如何把爱国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高中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探究

1102021年35期总第579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丰富,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严格要求。
高中生学习能力提升,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内容,养成爱国情怀,有效融合传统文化与英语知识,以此加强英语学习能力。
本文研究中,围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展开讨论,合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作者简介】白生钰,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三岔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中英语课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探究文/白生钰英语教育持续深化改革,高中英语学习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传统文化渗透不全面。
高中生思想意识成熟,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以此展示出高中英语教育作用,不仅能够学习英语知识,还可以理解传统文化表达形式,采用字词积累方式,全面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一、高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传统文化地位。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价值非常强。
利用文化传播融合,能够实现世界多元化改革发展。
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较多优秀传统文化。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联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理解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丰富英语知识学习视野,同时能够传达中华民族文化魅力。
2.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度比较高。
高中生身心发展成熟,注重建立正确三观。
学习英语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继承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时,教师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此加强学生文化自信力。
二、高中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现状1.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例小。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可知,教材内容多为外国节日、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关于本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致使高中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度浅显。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而作为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高中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尤为重要。
英语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渗透原则1. 知行合一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也必须如此,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 贴近生活原则英语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也应该贴近生活,与之相结合。
在讲坛课或课堂讲解中,可以通过生动的例子或实用的经验,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学以致用。
3. “以小搏大”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要在英语教学中全面深入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恐怕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搏大”的原则,选取一些富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讨。
二、渗透策略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种策略:1. 建立情境情境是语言的载体,通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文化内涵。
如可以将学生带到景德镇瓷器博物馆参观,以此来了解中国的瓷器文化。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图像等来了解这一文化。
2. 利用广告广告语言短小精悍,常常反映了当代文化的特点。
通过分析一些中文广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如“佳节送礼,美满高雅”或“吃得好,穿得好,才有面子”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礼仪之道和物质文明之美。
3. 利用课外阅读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丰富的阅读材料,但对于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有些许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课外读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4.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例

2019·6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文/李书平——以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例本期策划关注引领与一、潜移默化,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融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德育无处不在,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在课内外坚持使用“Please”“Thank you”“Sorry”“Excuse me”等礼貌用语,教育学生养成待人友善,文明礼貌的习惯;在学习Unit4“Don’t eat in class”时,该单元话题主要语言功能是谈论并制定规章制度,教师可和校规校纪、班规、家规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归纳和练习使用祈使句的肯定式与否定式,适时开展遵章守纪的教育,如Don’t eat in class.Don’t arrive late for class;在学习“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和教学情态动词can 的用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谈论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归纳自己会做哪些事情,同时教育学生劳动光荣,要热爱劳动;在教学“Birthday Party”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查询父母的生日,交流在父母的生日时送他们什么礼物,或为他们做些什么,并说出理由。
总之,教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日常教学。
二、顺水推舟,在教材拓展中增强国家认同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也是德育的载体。
中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具有德育功能的语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抓住结合点,顺水推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融入英语课教学中。
如在八年级上册“Festivals and holidays”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中外节日文化的差异与融通,了解Christmas Day,Easter,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异同,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传播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唤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认同,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摘要:高中英语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为实现这一素养,文章中提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在课堂中能更好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并依托教材语篇、借助网络、试题等资源,以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端正学生文化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并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
这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但另一方面也强烈冲击着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
英语课本是学习中外文化的载体。
然而,当前笔者所在地使用的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阅读内容基本上以西方文化为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却很少。
再加上学校课程安排紧、升学压力大,教师自身缺乏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等因素,导致英语课堂与传统文化脱节,尽管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更无法树立文化自信。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中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成开放包容的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教育部,2020)这意味着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华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生活。
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文章特针对高中英语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有效措施,以此来提升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际成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爱国主义;教学策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界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并依据爱国主义开展高中英语课程,以对来更好的引导高中生的成长。
但如今的高中英语课程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与课程的结合效率较低,影响了高中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进程,阻碍了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文章特提出在高中英语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以此来陪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操。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渗透的作用1.1丰富了高中英语人文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特色。
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英语人文教育的内容,有效落实了新课标改革中与学生英语素养和终身教育有关的教学目标,不但可以丰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与爱国情怀。
1.2满足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爱国主义凝聚着我们中华人民的智慧,新时代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的教学工作可以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但可以确保高中生深入了解爱国主义,还可以让学生深入接受灵魂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提升。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学生爱国主义的实际措施2.1.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魅力情景教学是如今高中教学中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也可以使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以此来陪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提升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师可以给学生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全体学生都可以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高中生们讲解中国英语中被人熟知的爱国人士,例如屈原、林则徐、邱少云等等。
浅析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

浅析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郭玲(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甘肃金昌737100)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英语教育在迅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正朝着各个方向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但是,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化,英语教学方法不能忽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不能削弱,必须加强,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大大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习英语信心和决心,为我国的未来经济和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渗透—、引言爱国主义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构成的主要内容之一。
邓小平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把英语课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学生英语课堂课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二、英语课堂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一)在目前的国内外条件下,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引起了国际关注。
但是我们也发现,那些西方阴谋家和美国等一系列西方强国不希望中国变得强大。
他们一直尽力散布对我国的各种负面评论,并找到许多借口破坏中国的形象。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吃苦耐劳有更深刻的认识,就是要依靠举世无双的民族精神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
要使中国在世界上崛起,要在日常生活中牢记爱国主义精神,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从英语学科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必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英语不仅包括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策略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策略刘玉双(山东省滕州二中,山东滕州)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英语语言学科的教育在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遇到的最大困扰就是如何提升教学效率。
但从现在高中阶段英语教育教学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外语学习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因此,作者根据多年的英语一线教学经历,对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简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目标要把跨文化交流与英语语言技能作为重点内容。
所以,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学。
新课改重视对学生文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优越的环境,帮助学生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家国责任心,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引导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其责任心。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点一滴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增强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技能,还能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策略及方法(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都非常重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功底。
在以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都是教师先领学生把单词学完,然后一段一段地研究每句话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并翻译成汉语,最后让学生背诵文章或重点句型。
坦率地说,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机械化,重点都放在了词汇、语法和翻译方面,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文化意识层面的教育。
为了改进这方面的问题,在阅读课上,英语教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意识,让学生既学会单词和语法,又能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处。
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渗透爱国主义

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渗透爱国主义摘要:当代教育教学进程中的教学目标已经涵盖了学生知识理论积累、文化素养提升以及个人素质全面提升等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尤其是近年来“立德树人”德育教学根本任务的确立,各个阶段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学生道德品行提升等教育理念的渗透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常态化,英语学科作为外来语言学科,其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高中阶段英语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的基础开阔度,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指导下进行的西方文化探究意义更加深远,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英语学科学习中渗透的长远意义入手,总结分析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有效的渗透爱国主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爱国主义;意义与策略随着中国入世程度的逐渐加深,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形成与培养在日常对外交流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不仅是知识储备和认知视野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的确立,甚至关系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为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1.爱国主义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深远影响首先,爱国教育是学生国际视野形成的根本,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非常加快的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等层面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我国在外交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爱国主义为指引的国家利益维护意识是学生形成和发展国际视野的思维基础,高中英语学习内容中渗透爱国教育,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学生德育教学的范畴,而是学生民族气节培养的契机。
其次,爱国主义引导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向,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人际交流,利用英语技能更好的实现自身成长体现社会价值,英语学习中爱国主义内容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进而点燃学生积极进取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三,爱国主义是我国英语育人的原则,英语学科背后所承载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大相径庭的,英语知识育人过程中爱国主义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清晰的感知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并能够将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与我国文化进行融合,在以学促学思想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爱国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李进
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并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感恩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中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课文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新时期社会风尚和道德建设的实际,适时提出的一个思想建设的重要论断,这为我们提供了道德评价和人生评价的标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性作用,还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度的拓展。
例如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3,Unit2 Crossing limits,Reading(阅读)部分,Reading讲述了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发展和繁荣,文章的后半部分重点记叙了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Reading的主题内容明确,此主题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材料。
本人先提出两个问题:
1.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ilk Road?
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用英语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Answers will vary)。
王涛:The Silk Road,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East-West trade route , was first traveled by Zhang Qian.
马秀萍:Zhang Qian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The Silk Road was not only
for goods but also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east and west.
李老师:Well done,we know The Silk Road was not only for goods but also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east and west.
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丝绸之路但不完全,我对其进行补充:丝绸之路不仅连接东西方的贸易更是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2、In ancient China,there were some famous explorers,such as Gan ying and Zheng He.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董江明:Zheng He was a great explorer of the Ming Dynasty
胡建红:Zheng He’s purpose of exp edition was to make trade and show friendship to other lands while Columbus was to seek treasure.
这样就直导入课文内容(Reading),布置学生阅读使他们了解到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和成就,通过以上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航海历史,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热情。
要求学生理解重点句子从中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例如:
1.The contacts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over the centuries had
led to the awareness of each other’s existence, but still no
accurate maps of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Indian Ocean existed 赵平:中国和非洲经过几个世纪的联系已经知道彼此的存在,然而,仍没有精确的地图标示印度海岸周围国家的存在。
2.. Zheng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hat mapped the Indian coast. 李文苗:郑和是第一个在地图上标示印度海岸的人。
李老师:翻译的不错,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郑和代表我们的祖国为世界地图的形成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同时我还可以联系祖国航天科学的巨大成就,与学生一起探讨神州五号、六号的成功发射,对宇宙空间的探索等等问题。
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下面是课堂练习作文:
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郑和下西洋历经了许许多多艰难困苦,比如:在海上缺淡水,
遇见海盗,风暴等等,他和他的船员都克服了。
并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与西方
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发扬中国的文化。
那么假如你遇到以下的情况会怎么办
呢?
Situations
Exploring an uninhabited (居住的) island
Going through a cave
Discover a special plant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and try to find out possible solutions.
卢福生: Take exploring an uninhabited island as an example, we may meet the following dangers and difficulties and we have found out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m, as is shown in the below.
Dangers and difficulties Solutions
We may meet with big waves on the voyage Prepare a boat strong enough
and listen to weather forecast before hand
We may get lost in the island Take a compass and make marks along the way
王勇:We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meals Prepare enough food and fresh water and take some matches
We may be attacked by the snakes Prepare a safe sleeping bag and some medicines.
贺巧琴:From my point of view, I think life means to experience. And
we can be more independent only when we tak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everything. Therefore, I will take part in it.
李老师:两位男生回答很实用的处理办法,贺巧琴的答案别出心裁,生活就
是要经历磨难,只要我们努力就会不辜负祖国和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要
感谢祖国给我们创造的好条件,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回报祖国!对不对?
全班同学意气奋发回答:对!一定!
通过这堂课,学生感到了做中国人的自豪,以及祖国的伟大。
使他们更加热
爱祖国。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
息的教材内容,正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塑造学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