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家兔饲养实验报告总结

家兔饲养实验报告总结

家兔饲养实验报告总结
1. 引言
- 介绍饲养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 概述兔类作为常见的宠物动物之一的背景信息。

2. 实验设计
- 说明实验所采用的家兔品种和数量。

- 详细描述家兔的饲养环境:包括笼子大小、温度、通风等因素。

- 列举家兔所采用的饲料和水源。

3. 实验过程
- 说明实验的时间范围。

- 描述养兔员对家兔的日常管理工作。

- 记录家兔的饮食状况、行为习惯等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果
- 通过实验期间对家兔的观察和记录,总结家兔的生长情况。

- 统计家兔的平均体重、体长等数据,并作图展示趋势。

- 分析家兔在不同饲料和水源下的生长差异。

5. 结果讨论
-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不同饲料和水源对家兔生长的影响。

- 分析导致家兔生长差异的可能原因。

- 探讨改善家兔饲养的方法和建议。

6. 结论
-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 强调实验的成果和意义。

- 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 致谢
- 感谢参与实验的养兔员和实验人员的辛勤工作。

8. 参考文献
- 至少列举3-5篇参考文献,并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进行引用。

以上是《家兔饲养实验报告总结》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增减。

记得在Markdown格式中使用适当的标题和列表来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并使用图表展示实验数据和结果,以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你的研究成果。

祝写作顺利!。

兔子的呼吸实验报告(3篇)

兔子的呼吸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的呼吸系统结构及其功能。

2. 观察兔子在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3. 掌握呼吸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兔子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兔子为哺乳动物,采用双重呼吸方式,即吸气时氧气进入肺泡,二氧化碳排出;呼气时,氧气从肺泡排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本实验通过观察兔子的呼吸情况,了解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兔子1只。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刀、剪刀、镊子、酒精灯、注射器、记录纸、记录笔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碘酊、酒精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将兔子放入安静、通风的环境中,观察其呼吸情况。

2. 解剖准备:将兔子固定在解剖台上,用酒精棉球消毒实验部位,用碘酊消毒兔子的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3. 观察鼻腔: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兔子的鼻腔结构,注意鼻腔黏膜、鼻道和鼻甲骨等。

4. 观察气管:用解剖刀切开气管,观察气管壁的厚度、黏膜和软骨环等。

5. 观察支气管:用解剖刀切开支气管,观察支气管壁的厚度、黏膜和软骨环等。

6. 观察肺:用解剖刀切开肺,观察肺泡、肺小叶和肺血管等。

7. 观察呼吸情况: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兔子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等。

8. 记录实验数据:将观察到的呼吸情况、肺泡、肺小叶和肺血管等结构特点记录在记录纸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兔子的呼吸频率:实验过程中,兔子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0-40次。

2. 兔子的呼吸深度:兔子的呼吸深度适中,表现为胸廓的起伏。

3. 兔子的呼吸节律:兔子的呼吸节律较为规律,无明显异常。

4. 兔子呼吸系统结构特点:(1)鼻腔:兔子的鼻腔较宽,黏膜湿润,有利于气体交换。

(2)气管:气管壁较厚,软骨环明显,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3)支气管:支气管壁较薄,黏膜较光滑,有利于气体通过。

(4)肺:肺泡结构清晰,肺小叶明显,肺血管分布均匀。

六、实验结论1. 兔子的呼吸系统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兔刨检实验报告(3篇)

兔刨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兔刨检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兔刨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兔刨检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3. 提高对兔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

三、实验原理兔刨检是通过观察兔的粪便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对兔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初步诊断的一种方法。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兔若干只(健康兔、疑似患病兔)2. 实验仪器:显微镜、粪便采集器、粪便样品储存瓶、载玻片、酒精灯、酒精棉球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甲醛溶液、浓盐酸等五、实验步骤1. 观察兔的基本情况,如精神状态、采食量、活动能力等。

2. 收集兔粪便,分别取新鲜粪便和陈旧粪便,置于粪便采集器中。

3. 将粪便样品置于生理盐水中,充分搅拌,取上清液滴于载玻片上。

4. 使用显微镜观察粪便中的寄生虫卵、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5. 记录粪便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

6. 对疑似患病兔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学检查、粪便细菌培养等。

六、实验结果1. 健康兔粪便:形态规则,颜色呈暗绿色或棕褐色,无特殊气味。

2. 疑似患病兔粪便:a. 形态不规则,颜色异常,如白色、红色、黑色等。

b. 气味异常,如恶臭、酸臭等。

c. 寄生虫卵、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测阳性。

七、实验分析1. 健康兔粪便:粪便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正常,提示兔消化系统健康。

2. 疑似患病兔粪便:a. 粪便形态异常可能与消化系统炎症、肿瘤、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b. 粪便颜色异常可能与消化系统出血、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

c. 粪便气味异常可能与消化系统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

d. 寄生虫卵、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测阳性,提示兔可能患有相应的寄生虫病、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

八、实验结论1. 兔刨检是一种简单、快捷的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对兔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 通过观察兔粪便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判断兔消化系统疾病。

3.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生理机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并分析兔子的心脏、肺脏、肝脏等主要器官的生理活动。

3. 掌握兔子生理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兔子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其生理机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通过兔子生理机能实验,可以了解兔子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为医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兔子(体重2-2.5kg)3只。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肝素、乌拉坦、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等。

3.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复方氯化铵、谷氨酸钠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家兔称重,并注射20%的乌拉坦进行麻醉。

2. 家兔固定在解剖台上,备皮,消毒。

3. 暴露气管,插管,连接记录系统。

4. 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心率、血压等指标。

5. 暴露肺脏,观察肺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

6. 暴露肝脏,观察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肝功能指标。

7. 暴露十二指肠,基底部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插管(朝向肠腔)。

8. 观察家兔正常生理指标,停止吸入麻醉。

9. 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甲组:注射复方氯化铵,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 乙组:注射复方氯化铵,同时耳缘静脉给予谷氨酸钠进行治疗。

- 丙组:不结扎肝脏,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10. 动态观察家兔各项指标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兔子心脏呈椭圆形,分为四个腔室,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脏跳动时,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从而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心率约为每分钟120-150次,血压约为100-150mmHg。

2. 肺脏:兔子肺脏呈粉红色,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0-40次,潮气量约为50-60ml。

兔子实验报告结果

兔子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兔的数量逐年增加。

兔子作为宠物,其饮食对健康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兔子对不同食物成分的反应,为兔子饲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对不同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情况;2. 探究兔子对不同食物成分的喜好程度;3. 为兔子饲养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10只健康成年兔子,体重在2.5kg左右,雌雄各半;2. 实验分组:将10只兔子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3. 实验食物:分别选取以下食物成分进行实验:A组:玉米、大豆、小麦;B组:玉米、大豆、胡萝卜;C组:玉米、小麦、胡萝卜;D组:大豆、小麦、胡萝卜;E组:玉米、大豆、小麦、胡萝卜;4. 实验方法:1) 将每种食物成分分别进行加工,使其成为粉末状;2) 将加工好的食物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合饲料;3) 分别将混合饲料喂给各组兔子,观察其消化吸收情况和喜好程度;4) 记录兔子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排泄物量、体重变化等数据;5)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吸收情况:A组兔子对玉米、大豆、小麦的消化吸收情况较好,无明显异常;B组兔子对玉米、大豆、胡萝卜的消化吸收情况较好,无明显异常;C组兔子对玉米、小麦、胡萝卜的消化吸收情况较好,无明显异常;D组兔子对大豆、小麦、胡萝卜的消化吸收情况较好,无明显异常;E组兔子对玉米、大豆、小麦、胡萝卜的消化吸收情况较好,无明显异常。

2. 喜好程度:A组兔子对玉米、大豆、小麦的喜好程度较高;B组兔子对玉米、大豆、胡萝卜的喜好程度较高;C组兔子对玉米、小麦、胡萝卜的喜好程度较高;D组兔子对大豆、小麦、胡萝卜的喜好程度较高;E组兔子对玉米、大豆、小麦、胡萝卜的喜好程度较高。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兔子对不同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情况良好,无明显差异;2) 兔子对不同食物成分的喜好程度存在差异,其中玉米、大豆、胡萝卜组合的喜好程度较高;3) 兔子在摄入胡萝卜后,体重增长较快,说明胡萝卜对兔子有一定的营养补充作用。

兔子生理课实验报告

兔子生理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记录兔子的呼吸运动,了解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变化。

2. 探讨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和[H])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 分析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4. 掌握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

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

因此,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部位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一只(体重约2.5kg)2.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3. 实验器材:兔箱、电子称、手术灯、兔解剖台、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金属碗、纱布、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输液夹、皮剪、眼科剪、托盘金属、托盘陶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压力换能器和呼吸流量换能器。

- 将家兔称重,并用20%的乌拉坦进行麻醉。

2. 气管插管术- 剪去颈部和剑突腹部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

- 分离双侧迷走神经并穿线备用。

- 分离出气管,在2~3气管环处,作一“T”型切开,插入气管套管。

3. 呼吸运动观察- 连接压力换能器和呼吸流量换能器,记录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

- 改变血液中PCO2、PO2和[H]浓度,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4. 迷走神经切断实验- 切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 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再次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5. 实验结束- 解除麻醉,观察家兔恢复情况。

- 清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液中PCO2、PO2和[H]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当血液中PCO2浓度升高时,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节律加快。

- 当血液中PO2浓度降低时,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加,节律加快。

兔子血压生理实验报告(3篇)

兔子血压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血压的生理变化规律。

2. 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和技巧。

3. 研究不同生理因素对兔子血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血压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对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脏功能、血管阻力、血容量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兔子、血压计、生理盐水、麻醉剂、注射器、手术器械等。

2. 实验仪器: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显微镜、电子刺激器等。

四、实验方法1. 麻醉与固定:将兔子用麻醉剂麻醉,固定在手术台上。

2. 颈部手术:切开兔子颈部皮肤,暴露出两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分别穿线备用。

3. 血压测量:将血压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将血压换能器夹在兔子的颈总动脉上,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4. 生理因素影响实验:a. 心率影响:用电子刺激器刺激兔子心脏,观察血压变化。

b. 血管阻力影响:夹闭兔子一侧颈总动脉,观察血压变化。

c. 血容量影响:给兔子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压变化。

五、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将兔子用麻醉剂麻醉,固定在手术台上。

2. 颈部手术:切开兔子颈部皮肤,暴露出两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分别穿线备用。

3. 血压测量:将血压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接,将血压换能器夹在兔子的颈总动脉上,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4. 心率影响实验:a. 使用电子刺激器刺激兔子心脏,观察血压变化。

b. 记录刺激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5. 血管阻力影响实验:a. 夹闭兔子一侧颈总动脉,观察血压变化。

b. 记录夹闭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6. 血容量影响实验:a. 给兔子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压变化。

b. 记录注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率影响实验:刺激兔子心脏后,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2. 血管阻力影响实验:夹闭兔子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升高。

3. 血容量影响实验:给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后,血压升高。

兔子的肠道实验报告(3篇)

兔子的肠道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肠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探究兔子肠道对不同食物成分的消化吸收情况。

3. 分析兔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兔子2只,体重约2kg。

2. 实验食物:胡萝卜、青菜、玉米、小麦、豆类等。

3.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显微镜、离心机、电子天平等。

4.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碘液、甲醛等。

三、实验方法1. 肠道解剖与观察(1)将兔子麻醉后进行解剖,观察其肠道结构,包括小肠、大肠、盲肠等。

(2)用生理盐水清洗肠道,去除杂质,然后进行切片,观察肠道黏膜、肌层等结构。

2. 食物消化吸收实验(1)将兔子分为两组,分别喂食胡萝卜和青菜。

(2)在喂食后一定时间,收集兔子粪便,进行重量和体积的测量。

(3)将粪便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测定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3. 肠道微生物群分析(1)取兔子肠道内容物,进行DNA提取。

(2)对DNA进行PCR扩增,获取肠道微生物群的基因序列。

(3)将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

四、实验结果1. 肠道解剖与观察(1)兔子肠道结构完整,包括小肠、大肠、盲肠等。

(2)小肠黏膜表面有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大肠内有大量细菌,参与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

2. 食物消化吸收实验(1)胡萝卜组粪便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青菜组。

(2)胡萝卜组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低于青菜组。

3. 肠道微生物群分析(1)兔子肠道微生物群丰富,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2)细菌在肠道微生物群中占主导地位,其中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比例较高。

五、实验讨论1. 兔子肠道结构完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 胡萝卜和青菜在兔子肠道中的消化吸收情况不同,可能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肠道微生物群有关。

3. 肠道微生物群在兔子肠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益菌比例较高有利于维持肠道健康。

六、结论1. 本实验成功观察了兔子肠道结构,并分析了其消化吸收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兔子实验报告
主题:血压测量、呼吸运动调节
实验班级:151541 实验小组:第三组
实验日期:2016年5月31日
具体分工:主刀:15154114李睿哲
副手:15154111朱梦洁、15154113周紫星
麻醉:15154112陈海芹、15154115谢明思
器械管理:15154130李部
实验数据记录整理:15154131毕长鹏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兔子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了解兔子与人类一些相似的生命活动过程,更好地认识生物机体活动规律。

二、实验原理: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合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极为重要,动脉血压的剧烈变化会显著影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

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

通过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各种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自主性调节。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
应,主要是由于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外周或中枢化学感受器或者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动的结果。

三、实验器材:
实验动物:一只健康兔子(2.88Kg)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
实验设备:兔箱、电子称、手术灯、兔解剖台、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金属碗、纱布、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输液夹、皮剪、眼科剪、托盘金属、托盘陶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四、实验步骤
1.实验仪器的准备
首先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通道1接通压力换能器,通道2接通呼吸流量换能器,从系统的“生理学实验”中找出“血压-呼吸的(学生)实验”,使显示器显示压力和呼吸的读数,并调节至合适比率。

2.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液体传递系统
用注射器向连接动脉插管的导管内推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使之充满液体。

3.动物准备
1)术前准备
a.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
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
(5mL/kg体重)进行麻醉。

注射
时速度要慢,并注意观察动物
情况。

当动物四肢松软,呼吸
变深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
表明动物已被麻醉,即可停止
注射。

b.固定与剪毛:将动物背位固定于手术
台上(如图-2),用剪毛剪将颈部手术区的被毛剪去,即可进行术。

2)手术
a.切开皮肢:在紧靠喉头下缘,沿颈部
正中线作一长约5~7cm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后,夹住少许皮肤并向两侧分开创口。

b.分离气管,颈部迷走、交感、减压神
经和颈总动脉。

将气管旁肌肉翻开,内面朝上,暴露血管和神经。

见到三
条平行排列的神经:迷走神经最粗、明亮;交感神经较细,光泽较暗;减
压神经最细,用玻璃分针分别沿动脉、神经纵向划开附着的结缔组织膜,游离出一段。

动脉尽量游离得长一些。

分别穿双线备用,先不结扎。

尽量清除掉神经外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但切勿损伤神经和伴行的小血管,以免影响神经的鉴别和实验观察。

3)实施气管插管
将玻璃分针从气管下穿过,顶起气管,在气管下穿双线。

用镊子清除气管表面的结缔组织,选择合适位置(避开喉头),用眼科剪在软骨环上横向切开(不要在肌肉上切口,容易出血),开口要大,约气管直径的1/2(不要切断气管),再向下纵向切开0.5cm,形成“T”型切口。

将气管插管插入,结扎紧,避免脱出。

将玻璃分针取出。

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4)实施动脉插管
钝性分离左颈总动脉,靠动物头侧的部分尽可能多分离些,并在其远心端穿线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端。

在此段血管下穿一条线以备套管插入后结扎用。

用眼科剪在尽可能靠远心端处作一斜形切口,约剪开管径的一半,然后把动脉套管经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用已穿好的丝线扎紧插入动脉的套管前端部分,并以同一丝线在套管的上端(针头与塑料管交连处)缚紧固定,以防套管从插入处滑出。

4.实验观察
1)观察正常血压、呼吸曲线。

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心室射血与主动脉回缩形成的压力变化与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

2)刺激迷走神经。

使刺激输出端连接保护电极,轻轻提起迷走神经上的备用线,小心地将神经置于保护电极之上。

记录对照血压曲线后,再用中等强度的连续电脉冲信号,通过保护电极,刺激神经。

血压明显下降后即可停止刺激,并待血压恢复。

如果血压并不下降,可调整刺激强度或刺激频率再行刺激。

3)刺激减压神经,方法同上。

4)刺激交感神经,方法同上。

5)在兔子的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肾上腺素。

注射时速度要慢,并注意观察血压、呼吸曲线。

5、处死动物,结束实验。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兔的正常活动表现
2、夹闭颈总动脉表现
当夹住劲动脉时,血压上升明显。

原理:当夹闭颈总动脉时,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因容量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3、刺激迷走神经表现
当刺激迷走神经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原理:刺激外右侧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Ach:一方面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结果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使自动去极速度减慢。

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血压降低。

刺激强度加大时,甚至可出现窦性停搏,使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

4、刺激减压神经表现
当刺激减压神经时,血压下降。

原理:当电刺激主动脉神经时: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心交感中枢抑制、缩血管中枢抑制,使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而至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小静脉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5、刺激交感神经表现
当刺激交感神经时,刺激强度加大并且刺激时间延长但是血压上升不明显,只有些微上升。

原理: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

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

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

所以血压上升。

6、注射肾上腺素的表现
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恢复。

原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开始浓度较高,对心脏和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皮肤、肾和胃肠等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血压升高。

随着血中肾上腺素的代谢,其浓度逐渐降低,对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作用减弱,而对B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发生作用,使之扩张,同时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心缩力减弱,最后逐渐恢复正常。

六、小结
本次实验很成功,组中的每个人都做到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完成这次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出现什么
较大的差错,在老师学长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完成操作的每一步。

虽然之前我们都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我们通过自己努力的观察和学习老师的演示,来模仿实验过程,从而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这样的一场实验之后内心充满成就感。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从兔子的实验中也得到了以下经验:
1、实验中得到的有些数值与理论值不符。

可能是由于:操作的失误、仪器不灵敏、记录数据时找的区间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

2、本实验的优点:A、大家分工合作,王红霞、李元新、王鑫负责麻醉兔子,为兔子做手术找神经和血管。

B、操作时细心认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效率也比较高。

C、基本上找全了所需血管和神经。

3、实验的缺点:A、大家可能开始不太清楚步骤,盲目性较强,有的操作不知道如何下手。

B、有些操作过于着急,做的不是很好,给后来的操作带来一定的负担。

如切割气管时应该在软骨环上切,但我们切得有点向下,所以有一些出血,不过后来及时补救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C、在处理气管中的分泌物时未清理干净,所以在插管后,导致兔子呼吸困难,不停挣扎。

D、在使用仪器测量血压时,标记标得不太适当,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