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类五代两宋美术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第四章五代宋元美术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人物画:五代十国承晚唐余绪,人物、宗教画仍有相当规模。

以释道人物画、人物鞍马画为主。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其兄弟弈棋,李璟坐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

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

顾闳中顾以画人物肖像著称,《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山水画:出现南北体格。

花鸟画形成富贵、野逸两种风格。

青瓷发展。

山水画三大成就:1)找到了表现山石的皴法。

并逐渐形成斧劈皴(长于表现北方石质山崖)和披麻皴(长于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坡)两派。

2)初步完成写实性,成功地表现了空间深度和生动感。

3)出现了一批标程百代的山水画家,成为后人的典范和楷模。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是说五代宋初山水画坛三家,关仝、李成、范宽。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荆浩,《笔法记》山水画“六要”说:气、韵、思、景、笔、墨。

补充谢赫六法对于山水画的不足。

此外又提出“神妙奇巧”、“笔有四势”(筋、肉、骨、气)荆浩的山水画艺术思想与兴起于晚唐的新儒家追究宇宙万物之“理”与“性”的理论很相似,要把握宇宙、参悟奥秘,而非仅仅限于模仿自然。

这种自然观决定了中国写实性山水图像没有采用焦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通过山石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气效果。

中国古代绘画,自五代以后以山水居首,而水墨山水又居山水画的主流地位,这与荆浩的影响密不可分。

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关仝,师荆浩,笔法简劲而气势雄壮,后人合称他们为“荆关”。

《秋山晚翠图轴》、《关山行旅图轴》。

誉为“百代标程”的三家之一。

他所创造的雄壮深远的北方全景式山水体格,世称“关家山水”。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本次展览中的元代作品,有一幅颇为经典的反例作品: 盛懋的《山居纳凉图》。高居瀚先生并不主张将这幅 作品归入文人山水画中去。尽管此图所展现的母题是 文人化的。高居瀚先生对此举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反 例:盛懋山中人物过于突出,这流露出盛懋的一种心 态——不是文人出身却热衷于模仿文人绘画,最终只 能在母题上模仿形式,而无法在内涵上将精神体现。
卷轴—— 册页——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 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 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 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 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 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分别在什么时间,有哪些画家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起止
都城
梁907- 汴梁
923 唐923- 洛阳
936 晋936- 汴梁
947 汉947- 汴梁
950 周951- 汴梁
960 960-1127 东京
1127- 临安
1276 916-1125 上京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塘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赵构 耶律阿保机
唐朝画,色彩浓厚。图中人物所穿的衣物,不仅颜色鲜艳,更是有极细微的 花纹,若隐若现。
赵佶还有一幅画《五色鹦鹉图》,又叫杏花鹦鹉图。这个赵佶信奉道教。五, 是道教一个重要数字,比如五行;杏花,道教吉祥之花。仙人住的地方有杏花。
画家
董源,范宽,李成,北宋初年三大家 赵佶

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第四章五代宋元美术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周文矩作品有《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其兄弟弈棋,李璟坐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

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

顾闳中顾以画人物肖像著称,现在《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

《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的山水画特色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关仝,现存传为他所画的《山待渡图》和《关山行旅图》,都画出了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

特别是《关山行旅图》峰峦峻厚而富变化,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桥枯树、野店荒村,点缀以人物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董源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

《龙宿郊民图》则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

巨然巨然名迹《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

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

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

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

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黄筌:杰出画家。

为宫廷御用画师。

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

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与江南的徐熙并称“徐黄”,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秾芳诗帖》,绢本墨笔,纵27.2 厘米,横263.8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
学习要点但及是目五标代文人仍然促进了书法的发展。印刷术的发达使书法家从单纯的功能 (书1)了解性不书同写文活化动遗中址解陶放器纹出饰来的,特书点法,艺以术及特陶性器的被产进一步强调。法帖的普及使王羲之、 法 生在王美献术之史的上书的法重艺要术地位具;有领绝会对原的始典先范民意经义济生。活 艺 与艺术形宋式代之是间的中依国存书关法系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为后世所推崇者有苏轼、黄庭坚、 (术2)了解米史芾前和绘蔡画襄的四产大生家、形。式四及家特之点外。,宋徽宗赵佶独树一帜,亦堪称道。但宋代重 (3)掌握要新书石法器家时不代同雕程塑度的造地型受特到点具。有变革意义的中晚唐书法的影响,特别是颜真卿
《五马图》中“照夜白” (局部)
学习要点及目标
(宋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清明上河图》
《骷髅幻戏图》
学习要点及目标 《写生蛱蝶图》,纵27.2 厘米,横100.6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纵28.7 厘米,横335.5 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五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 代 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先民经济生活 绘 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画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琉璃堂人物图》,绢本设色, 纵31.3 厘米,横126.2 厘米,美国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15
4、北宋山水画:
李成: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代表作《读碑 窠石图》《寒林平野图》。
范宽:擅画山水,师荆浩、李成,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传世作品《谿 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雪景寒林图》。
李 成
李 成
范 宽
北 宋
北 宋
北 宋
读 碑 窠 石 图

谿








李成、范宽两家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但由于他 们所处地区不同,所写景物和画家的胸襟气质 的差别,而各创门户。他们都在忠实自然的的 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把北方 山水画派推向新水平。
董源 五代 潇湘图


五 代 秋 山 问 道 图
董源 潇湘图
10
巨然 万壑松风图
11
3、花鸟画:
“徐黄异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是宋代郭若虚对五代画家徐熙、黄荃 的评论。
徐熙、黄荃同时花鸟画家。黄荃妙在赋色,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 人称“黄家富贵”。徐熙为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写江湖汀 花野竹、花果禽鱼,人称“徐熙野逸”。


山水颇能表现关陕一带山川 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代表作 品《关山行旅图》《山谿待 渡图》。
匡 庐 图
山 行 旅 图
荆浩 匡庐图
7
关仝 山溪待渡图
8
董源:独创水墨山水。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图》 《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 云气蓊郁的特定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巨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笔 墨秀润,为董源画风只嫡传,代表作《万壑松风 图》《秋山问道图》。
刘松年 南宋 四景山水图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董源 潇湘图 “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 皴 文甚少, 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 “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
龙宿郊民图
元代的<画鉴>里记载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 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 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川远近层次
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 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前三 图皆为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风光。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五代美术PPT课件

五代美术PPT课件
(一)、山水画 一、自五代始形成了南北两大阵营:
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 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从此,正式确立了画史上的两种风 格、两种画派。
2021
3
二、画家与作品:
1、董源:字叔达,南京人,在南唐 任北苑副使,南唐画家。擅水墨或淡着 色山水,创披麻皴。水墨山水类王维, 着色山水似李思训。
传世作品: 《潇湘图》 《夏山图》 《龙宿郊民图》
2021
4
2021
5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绢本 设色 纵49·8厘米 横329.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2021
11
2021
12
2021
13
2021
14
2021
15
2021
16
2021
17
2021
18
2021
19
2021
33
2021
34
2021
35
2021
36
2021
37
2021
38
2021
39
2021
40
2021
41
2021
42
(二)人物画:
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
展。
1、题材更加多样化;
2、描写现实生活、现实人物的作品增多;
3、表现手法丰富:
(1)吴道子兰叶描;
(2)顾恺之高古游丝描;
57
2021
58
2021
59
2021
60
2021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五代宋元美术 优质课件
开篇首先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 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 石啸傲”的精神追求。郭熙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 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季节,角度,气候 各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 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仪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 于勤,饱游沃看”,才能胸有丘壑。他还强调画“可游可居 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画论中还论及如 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 笔墨技巧,其中如”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作品 《早春图》
《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郭熙《早春图》,敏
锐地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 苏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浮 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 待渡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 荣的感情。
《韩熙载夜宴图》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
五代一些画家进行深入自然 ,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 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 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荆浩,自号洪谷子,标志着中国画水墨山水画的成熟。在其重要的山
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不但提出“图真”,“搜妙创真”,还提 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代表作《匡庐 图》表现了巍峨山峰及脚下幽居的景象,笔法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 平远、深远兼具,技法上较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
《雪竹图》
徐熙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
«豆花蜻蜓图»
«蘋婆山鸟图 »
五代绘画小结
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在隋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两地的统治 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院,绘画上呈现 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中,西蜀更多的继承 了唐代中原绘画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 面颇有建树。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 水、花鸟画领域颇有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氏以前,山水画皆崇尚传神的描绘自 然山川景物。米氏父子则运用简率淡墨, 表现烟云溟蒙的意趣。古谓山水画“至 两米而画法大变,盖意过于形”,这一 画风不仅在水墨山水技巧上有所贡献, 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长1183厘米,大青 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画中山 川江河交流展现,点缀以飞流瀑布、丛 林嘉树、庄园茅舍,令人目接不暇,代 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尊依 格法的画风。是青绿山水的一次复兴。
董源
所画风光,烟雾迷朦,江湖纵横,千岩万 壑,重汀绝岸,林木清幽,与北方荆关画中 雄伟险峻的山水相比,更加带有秀美抒情的 意趣。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其 擅长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 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 川远近层次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 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 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 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 《龙宿郊民图》等。前三图皆为水墨为主, 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 风光。
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 活环境,思想情怀以及不同的笔墨技巧,都 使得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皇家富贵, 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
北宋山水画
一、李成与范宽 李成 字咸熙。李成喜爱山水,“性爱山水,
弄笔自适耳,岂能奔走豪士之门。”其山水 多是寒林平远之景,下笔有神,在宋初极有 盛名。李成山水皆是山东平原的特色,其画 特点是“烟云远近”和“木石瘦硬”。李成 很少用大块的浓墨,可谓惜墨如金。代表作 有《读碑窠石图》和《晴峦萧寺图》。
李成、范宽两家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 但由于他们所处地区不同,所写景物和 画家的胸襟气质的差别,而各创门户。 他们都在忠实自然的的基础上,为山水 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把北方山水画派 推向新水平。
郭熙与《林泉高致》
郭熙字淳夫,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 对山川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早年他的风格 细致秀美,晚年落笔益壮,技巧熟练,构思 敏捷。重视意境,无论高山峻岭,还是平原 小景,取景布置都富有新意。现存作品《早 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 等。
巨然
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充满田园自然 风致。现存《万壑松风图》。
徐黄异体
黄荃 西蜀宫廷画家,所作多为宫廷中 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合以 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乎不见勾勒 痕迹,情态生动逼真。由于他所画的题 材和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画中具有精 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徐熙 南唐士大夫,终身不仕。他的画注意 “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 笔抒写,略加色彩。他所谓“落笔之际,未 尝以赋彩晕淡细碎为功”,在一定程度上突 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 而有所创造,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三、马远 字遥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 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画奇异险峻的山石 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 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 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副空白以突出景 观,表现空旷浓郁的诗意。这种“边景之景” 被后世称为“马一角”重要传世作品有《华 灯侍宴图》、《山径春行图》、《西园雅集 图》等。
南宋山水四家
一、李唐 字 古。他的山水画严谨质朴, 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以及 笔墨上均明显地趋向简括,开创南宋山水画 的新风。传世:《万壑松风图》、《清溪渔 隐图》等
二、刘松年 刘工山水人物。其山水皴法受 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密不苟, 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现存《四景山 水图》、《罗汉图》等。
荆浩
笔下山水大多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 嶂,气势宏伟而壮观。他在唐代发展起 来的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 突破。其重要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 所作《匡庐图》巨副中表现了巍峨山峰 及山脚下的幽居景象,笔墨皴法,全景 式构图,高远、深远、平远兼具,技巧 上较唐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仝
荆浩之追随者。他多描绘关陕一带山 水,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气壮, 竟景少意长,予人以深刻印象。所作 《山鼷待渡图》和《关山行旅图》,都 画出了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特 别是《关山行旅图》,峰峦峻厚而富变 化,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桥枯树,野 店荒村,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人物画 一、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宫中图》 二、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山水四家
中晚唐之际山水画已经有明显的进步。 五代时期一些画家进而深入自然,创作 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 丽风光。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 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了两种不 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 画的巨大成就。
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 泉高致》,全书共分水训、画意、画诀、画 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
米点山水(米氏云山)
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江 南山水的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 映树木,信笔作画而不求工细;米友仁画山 水亦“点滴云烟,草草而成”,自题为“墨 戏”。这种以落茄(即墨点)表现江南烟雨 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 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与北宋流行 的李成、范宽画雄峻山川迥然不同而别开生 面。
《读碑窠石图》中画有一土岗,岗上树立一 块大石碑,一老翁正在读碑文,旁边一位侍 者持丈而立。图中乔木老树画得非常劲拔, 爽润秀丽的笔锋画出寒林树杈,俗称“蟹 爪”。画面体现出“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的风格。
《晴峦萧寺图》描绘的是冬日谷中之寺庙, 两座主峰高耸重叠,左右的山峰低小远淡, 山中楼阁突出,山下小桥流水,树木环绕, 人来人往。“勾勒而形极层迭,皴擦甚少而 骨干自坚”。
范宽 字中立。初学李成、荆浩,后主要师 法造化,深入自然山水间,“常危坐终日, 纵目四顾,以求其趣”。
《溪山行旅图》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画面 几乎被山峰占据,顶天立地,壁立万仞。生 动真实的展现了北方山水的壮美景色。从技 法上可以看出范宽使用铁线描勾勒山型,线 条方硬,山体用密集的“雨点皴”画成,成 功的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 雄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 山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