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诗歌

合集下载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经》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7、《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文学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瑀、刘桢、应玚蔡琰诗歌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

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

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

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

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辞赋"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

"七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的作品有所增多;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

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

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

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

10首短篇古诗,短小精炼,首首经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一边劳动一边高歌,这才有了《诗经》。

在时间的浸润下,诗歌一再发展,到了唐宋时达到顶峰。

其实,在三千年前到魏晋南北朝时,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分享10首短篇古诗,首首经典!击壤歌【先秦】佚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

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

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

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明代胡应麟《诗薮》:“《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古艳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此诗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无作者名氏。

这首诗是弃妇诗,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终恋故人,下二句是说服故人也应该念旧。

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

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

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走。

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

全诗描写生动,气势磅礴,表现了一种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体现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
▪ (参看建安十五年《求贤令》、建安二十二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 建安十五年(210)求贤令
▪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 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 也!“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 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 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盗嫂 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 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 述志诗: ▪ 《杂诗》七首其五: ▪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 游仙诗:《远游篇》、《仙人篇》等。
▪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 《赠白马王彪》并序(p119) ▪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
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 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 七章蝉联递进,2-7章尾、首相连。激烈指斥之言; 兄弟情深之言: ▪ 鸱枭鸣衡軏,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 疏。(三章)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 亲。(六章) ▪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 辞。(七章)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笔记)

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学元明清文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1.诗歌②陶渊明与田园诗《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闲情赋》《归去来兮辞》“白璧微瑕,唯在《闲情》一赋”——萧统“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欧阳修1.诗歌③谢灵运与山水诗大小谢:(1)谢灵运、谢朓[tiǎo];(2)谢灵运、谢惠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2.辞赋①曹植——《洛神赋》②王粲——《登楼赋》③左思——《三都赋》3.小说①《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干宝搜集)《干将莫邪(gān jiāng mòyé)》、《董永》《吴王小女》、《李寄斩蛇》②《世说新语》——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刘义庆编撰)望梅止渴、七步成诗、咏絮之才、东床坦腹巩固练习1.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2.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白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是()。

A.《岳阳楼记》B.《桃花源记》C.《归去来兮辞》D.《归园田居》知识梳理中国文学之魏晋南北朝文学(笔记)【说在课前】这次是文学常识的第三节课。

幼儿翻到251页,小学在233页,中学在242页。

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解析】本节课讲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三部分内容,比较少。

【解析】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诗歌、辞赋、小说,诗歌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发展为三个流派,首先讲解诗歌中的第一个流派建安诗歌。

1.诗歌①建安诗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空陈王,需软硬留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之杰)【解析】建安诗歌:建安是一个年号,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他只是个傀儡,大权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就是汉献帝,这一时期诗歌特点慷慨、悲凉、刚健有力、渴望建功立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闲情赋》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 精神人格
南 北 朝 诗 歌
一、“永明体”
•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邪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 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约,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 体’。” ——《南齐书·陆厥传》
三、曹植
• 192-232,字子建 ,世称陈思王 • 才高命蹇,沦落失意 • 前期:抒写理想抱负,昂扬乐观
《薤露行》 《白马篇》 • 后期:倾泻抑郁悲愤,深沉凄婉
《赠白马王彪》《七哀诗》 《野田黄雀行》《杂诗》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四、“建安七子”
• 曹丕《典论·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南北朝民歌 “永明体” 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学
• 战乱与分裂 • 门阀制度与文人命运 • 玄学与文学 • “文学的自觉”
文学逐步取得独立地位 各种文体的辨析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建 安 诗 歌
一、曹操
•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 存诗20余首,多用乐府旧题写时事:
• “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功立业的抱负 人生苦短的哀叹 鲜明的个性色彩 浓郁的悲剧气息
正 始 诗 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必背篇目汇编

魏晋南北朝诗歌必背篇目汇编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步出厦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

魏晋南北朝爱情诗歌春日行——【南北朝】鲍照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登二妃庙——【南北朝】吴均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作蚕丝——【南北朝】佚名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南北朝】佚名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南北朝】佚名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定情诗——【魏晋】繁钦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容 • 语言 • 意境
• 浑厚:“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 情趣与理趣 • 极炼如不炼
• 豪放:“豪放得来不觉”
(五)陶渊明的意义
• 题材创新
• 诗歌风格
• 精神人格
南 北 朝 诗 歌
一、“永明体”
•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邪王融以 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其一
二、嵇康
• 224-263,字叔夜,世称嵇中散 • “非汤武而薄孔周” • 存诗50余首,以四言为高 《赠秀才入军》18章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讨论题目(一):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先生传》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
• 古典诗歌的新题材 • 田园生活的真切感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愿得展功勤, 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 慷慨独不群。 ——《薤露行》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杂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
文学逐步取得独立地位 各种文体的辨析 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建 安 诗 歌
一、曹操
•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 存诗20余首,多用乐府旧题写时事:
反映动乱现实,抒发壮志雄心
《薤露行》《蒿里行》
《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 古直悲凉,气韵沉雄
二、曹丕
• 187-226,字子桓,世称魏文帝 • 文论名作:《典论· 论文》 • 存诗40余首,主要有三类题材:
四、“建安七子”
• 曹丕《典论· 论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 “七子之冠冕”:王粲,字仲宣,《七哀诗》
五、蔡琰
• 字文姬,蔡邕之女 • 颠沛流离的身世 • 《胡笳十八拍》 骚体《悲愤诗》
五言体《悲愤诗》
六、“建安风骨”
• 何为“风骨”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
莫先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
• 建安诗歌:“三曹”、“七子”、蔡琰
• 正始诗歌:阮籍、嵇康
• 西晋太康诗歌:“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 东晋诗歌:陶渊明、玄言诗
• 南北朝诗歌:谢灵运、鲍照
南北朝民歌
“永明体” 宫体诗
魏晋南北朝社会与文学
• • • • 战乱与分裂 门阀制度与文人命运 玄学与文学 “文学的自觉”
两 晋 诗 歌
一表诗人:孙绰、许询 •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钟嵘《诗品序》
二、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人生与思想
• 365?-427,名潜,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人,
谥靖节,世人又称彭泽先生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闲情赋》
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
• “建安风骨”的内涵
建功立业的抱负 人生苦短的哀叹 鲜明的个性色彩 浓郁的悲剧气息
正 始 诗 歌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一、阮籍
• 210-263,字嗣宗,陈留人,阮瑀子,世称阮步兵 • 《咏怀诗》82首, 忧愤深广,寄托遥深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钟嵘《诗品》)
1.以《白马篇》、《薤露行》等为例分析曹植前期 诗歌创作的特点。 2.以《赠白马王彪》、《杂诗》、《七哀》等为例 分析曹植后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3.分析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点。
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宴游诗、言志诗、抒写相思离别之情
《燕歌行》 《杂诗》
• 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情思委婉 “有文士气” (清· 沈德潜)
三、曹植
• 192-232,字子建 ,世称陈思王 • 才高命蹇,沦落失意 • 前期:抒写理想抱负,昂扬乐观 《薤露行》 《白马篇》 • 后期:倾泻抑郁悲愤,深沉凄婉 《赠白马王彪》《七哀诗》 《野田黄雀行》《杂诗》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钟嵘《诗品》)
• 代表诗人: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 纲、梁元帝萧绎以及徐摛、徐陵父子, 庾肩吾、庾信父子和陈后主等。 • 主要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的 题材不外咏物和描写女性,风格轻艳 柔靡。 • 多用典故,辞藻艳丽,比“永明体” 更趋格律化,对律诗形成起到了推动 作用。
讨论题目(二):
1.以《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为 例分析陶诗的艺术风格。 2.分析陶渊明的地位与影响。 3.谈谈你对宫体诗的认识。
(三)陶渊明的咏怀诗
• 组诗的形式:《饮酒》20首、《杂诗》12首 • 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深沉感慨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 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 ——《饮酒》序
(四)陶渊明的诗风
• 平淡:“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约,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 体’。”
——《南齐书· 陆厥传》 • “四声八病” • 代表诗人:沈约、谢脁
• “永明体”的意义
二、齐梁“宫体诗”
• “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 雕琢蔓藻,斯极闺闱之事。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
纷,号为‘宫体’。
——《隋书· 经籍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