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摄像景别和角度PPT课件

摄像景别和角度PPT课件
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 ,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精选ppt
38
仰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 更雄伟高大:
精选ppt
39
(仰摄)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 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
这种画面产生的震撼力 较大,会使得观看者在心理 上和实质上更接近影片的场 景。
精选ppt
20
3、不同景别的意义
不同的景别,往往表现不同的视野、空间范 围、视觉韵律和节奏。景别不同,所表现的内容 和功用均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 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16
中景
可以让主体四周空出很多 空间,并可以看到他们四周的 部分活动。中景经常用来拍摄 两个人的画面,这样,两个人 的交谈和反应,都可以在同一 时间看得到。
精选ppt
17
4).近 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 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 的细腻质感 。
如果以人来作为被 摄的主体,则主要表现 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 局部的画面。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 、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 深远、辽阔的感受。
俯拍拍摄在表现人物活动时,易于展现 人物的方位和阵势!
精选ppt
36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 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
精选ppt
37
3). 仰 摄(由下往上拍摄 )
仰拍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 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 目的不同需要来确定被摄体的画面取舍与范围。

摄像基础知识(构图、镜头角度和动作、用光技巧) ppt课件

摄像基础知识(构图、镜头角度和动作、用光技巧)  ppt课件

描述环境、表现时间流逝、季节变化、人物
情绪、创造特定气氛和暗示、隐喻等,对剧
情内容起烘托作用。风景构图多散置于影视
教材各段落中,与特定剧情内容有内在的联
系,处理时应注意上下镜头情节内容的贯穿
及各组接因素的关系。在影视摄影(象)中,
摄影人员要特别着力运用各种造型表现手段
对风景构图进行气氛和情绪的渲染。
趣点位置的构图。学生在观看影视教材时,总
是从银(屏)幕上寻找兴趣点,将注意力集中
于这一点上。可以引起学生注意的兴趣点一般
是光学镜头对准焦点的对象、动的对象、线条
汇集的对象、暗调画面中亮的对象或亮调画面
中暗的对象、彩色对比中突出的对象等。摄影
(象)人员在处理一系列的镜头构图时,要考
虑学生视觉注意活动的规律,注意对兴趣点的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摄影(象)画面的
布局、结构而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又以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染力的表现手段,把客观对象有机地组
织安排在画面里,使思想得到充分的表
达。
PPT课件
4
2.运动构图
• 影视画面构思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由两个因素组成:
一是被摄对象运动,二是摄影(象)机运动,有时两
者同时形成综合的运动。运动会使构图不断发生变化,
减少。但导演和摄影(象)人员从内容出发,为
表现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气氛,追求某种风格,仍
在一些影视片中较多地采用单构图画面,尤其在
某些影视教材中单构图画面运用就更多了。单构
图多为静态构图,但有时摄影(象)机伴随被摄
动作移动,也会出现动态构图形式。
PPT课件
10
8.匹配构图
• 利用视觉规律造成视觉连贯性和保持画面上兴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电子教案(11-12)从0到1拍出高质量短视频(2)

短视频策划、制作与运营电子教案(11-12)从0到1拍出高质量短视频(2)
【教法学法】
自学为主,老师讲解为辅。
20
输出
景别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认识景别有助于营造画面的空间感。景别一般分为5种,由远及近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选择拍摄角度。拍摄方向主要包括正面方向、正侧面方向、斜侧面方向和背面方向。不同的拍摄方向能拍摄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拍摄人员需要根据内容合理选择拍摄方向。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拍摄短视频时,拍摄人员还可以巧妙选择光位,利用光与影呈现完美的画面效果。1.顺光拍摄2.侧光拍摄3.逆光拍摄4.顶光拍摄
对焦也叫对光、聚焦,是改变镜头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使被摄主体成像更清晰的过程。对焦分为两种方式:自动对焦(Auto Focus,AF)和手动对焦(Manual Focus,MF)。
反思
怎样实现浅景深拍摄。怎样进行.降格拍摄、升格拍摄
教师小结
景别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造成的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认识景别有助于营造画面的空间感。景别一般分为5种,由远及近分别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拍摄方向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选择拍摄角度。拍摄方向主要包括正面方向、正侧面方向、斜侧面方向和背面方向。不同的拍摄方向能拍摄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拍摄人员需要根据内容合理选择拍摄方向。
10
本课介绍
完整的短视频作品一般由多个镜头画面组合而成,为了保持镜头画面的连贯性并利用镜头画面正确地传递短视频主旨,拍摄人员需要了解景别、拍摄方向、镜头角度、运动镜头、光位选择、景深、拍摄帧率等方面的拍摄技巧。
5
输入
知识目标1
能力目标
1

摄影教程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

摄影教程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
数量距离; C、使物体的影子也参与构图,活跃了画面气
氛;#
F2.5 1/400
F2.5 1/640
(2)使用逆光注意问题:
A、要考虑加辅助光照明; B、要充分考虑到照明的明暗比例,确定准确的
曝光; C、要注意到背景与陪体的选择; D、要注意时间的选择; E、要防止太阳光线直接进入镜头,造成不规律
C、利用云彩、树木、岩石、房檐等物体的投影, 改善画面明暗的布局;#
照相机
光源
前侧光
从照相机后方一侧(左侧或右侧)大约与镜头光轴 构成30—60度夹角的方向投向被摄者的照明光 线叫做前侧光。
其主要是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 均衡,又能产生一种立体感的效果;
这种光出现上午九十点钟和下午三四点钟,被认 为是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 #
三、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
拍摄角度——“透露了摄影机后 面那个人的内心状态”
——贝拉·巴拉兹
拍摄角度的变化在于:
拍摄距离的变化; 拍摄方向的变化; 拍摄高度的变化; #
作者:姜姜
不同摄距与画面效果
远景:表现景物气势,以大自然为主 全景:表现被摄物全貌及环境特点 中景: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为主 近景:表现人物神态和景物主要面貌细腻的刻画 特写:局部的突出再现,更为细腻
业余摄影师很少用反光板,几 乎从来不用反光板拍摄;
职业摄影师拍摄一般很少不用 反光板。
人像摄影更是如此。
误区之三:
业余摄影师基本上只是运用日光 拍摄;
职业人像摄影师一般都运用灯光 拍摄。
广告和静物的拍摄更是如此。
第三个问题:
这几幅照片的光源有什么特 点?
第四个问题: 这一幅照片的拍摄有什么特点?
2、直射光线条件的特点与效果: 1)有明显的光线方向性,并有明显的光影; 2)景物被照明的部分亮; 3)不同的光线方向,物体有不同的明暗配置及形

摄影中的构图与视角选择技巧大全

摄影中的构图与视角选择技巧大全

摄影中的构图与视角选择技巧大全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构图和视角选择,我们可以将平凡的场景转化成令人惊艳的画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摄影中常用的构图与视角选择技巧,帮助您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

一、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构图技巧,它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体通常位于较小的两个部分之一,而不是画面中心。

这种布局创造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感,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在摄影中运用黄金分割法,可以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个侧面,或经过适当的角度和距离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使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为两个部分,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二、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平均分为两半,两侧的元素呈现镜像对称的方式布局。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于强调平衡和稳定感,常被用于拍摄建筑物、桥梁等对称结构。

在运用对称构图时,需要确保两个对称部分具有一致的色调、纹理和亮度,以确保画面的整体和谐与统一。

三、逆光构图逆光构图是通过利用光线从后方照射主体来创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拍摄人物肖像,使主体背光,形成轮廓效果。

在逆光构图中,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以及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度。

适当的曝光设置和后期调整,可以强化画面的光影效果,增加艺术气息。

四、鸟瞰视角鸟瞰视角是指从上方向下拍摄的角度,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视角常用于拍摄人物、城市或风景,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宽广感。

在使用鸟瞰视角时,可以通过爬高、使用无人机等方式来获得更高的拍摄地点。

同时,还要注意景深的控制,使整个画面保持清晰度,并注意构图的平衡和比例。

五、低角度视角低角度视角是指从下方向上拍摄的角度,可以强调主体的高大和威严感。

这种视角常用于拍摄建筑物、人物等。

在运用低角度视角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以突出主体的立体感和线条感。

同时,还要注意背景的处理,避免杂乱和干扰主体的元素出现。

六、近景构图近景构图是指将摄影机与主体较近地拍摄,突出主体的细节和纹理。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摄影角度景别》课件

角度
俯拍
仰拍
视角
通过从上往下的角度拍摄, 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从下往上的角度拍摄, 制造出震撼或英雄主义的氛 围。
通过选择与被摄对象平行的 角度,展现真实的视觉感受。
鸟瞰角
虫瞰角
从上方向下拍摄,展现大局观和空间感。
从下方向上拍摄,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和力量感。
景别
建筑景别
展示建筑物的特点和结构,捕捉 独特的线条和形态。
风景景别
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展现山水之 间的和谐与宁静。
人像景别
突出被摄者的特点、表情和情感, 展现人物的生动性。
实战演练
使用不同角度和景别 进行拍摄
通过实际拍摄,探索不同角度 和景别的效果。
分析不同拍摄效果
对不同角度和景别下的照片进 行剖析和评估,了解其优缺点。
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教 训
总结实战经验,分享拍摄过程 中的教训和收获。
结论
摄影角度景别在拍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景别能够让照片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同 时,摄影师需要具备技术和判断力,才能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景别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杂志
包括《摄影艺术大师》、《摄影技巧指南》等。
具有权威性的网站和文章
如国际摄影联盟官方网站、摄影师博客等。
《摄影角度景别》PPT课 件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根据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景别来创造丰富多样的照片效果。 本课件将介绍摄影中常见的角度和景别,并分享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摄影角度景别
摄影角度景别是指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选择不同的景别来创造独特的照片效 果。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让照片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Hale Waihona Puke

写出景别五要素及拍摄范围

写出景别五要素及拍摄范围

写出景别五要素及拍摄范围一、景别五要素(一)景别五要素之概念景别就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五要素包括:画面中主体的大小、画面包含的范围、画面的空间深度、画面的构图形式、画面的叙事功能。

1. 画面中主体的大小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直接影响观众对主体的关注度。

比如在特写镜头中,主体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像拍摄一朵盛开的花朵,花瓣的纹理、颜色都能清晰展现,观众的注意力会完全被花朵吸引。

而在全景镜头中,主体相对变小,可能是众多元素中的一部分,例如拍摄一个校园全景,主体可能是在操场上玩耍的学生,他们只是整个校园画面中的一部分。

2. 画面包含的范围这个要素决定了画面内有多少元素。

远景包含的范围很广,能展现宏大的场景,像连绵的山脉、广阔的海洋等。

中景则侧重于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局部场景,比如几个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的场景。

近景主要聚焦于人物或物体的某一局部,像拍摄人物的半身像。

3. 画面的空间深度空间深度会给画面带来层次感。

通过前景、中景、背景的合理安排,可以营造出空间感。

例如在拍摄一条古老的街道时,近景是街边的路灯杆,中景是行走的路人,背景是远处古老的建筑,这样的安排能让观众感受到街道的纵深空间。

4. 画面的构图形式不同的景别适合不同的构图形式。

在特写中,可能会采用中心构图,突出主体的中心地位。

在全景中,可能会运用对称构图来展现场景的平衡与和谐。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宫殿,全景画面中宫殿的中轴线两边建筑对称,给人一种庄重稳定的感觉。

5. 画面的叙事功能景别在叙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特写可以用来强调细节,推动情节发展,比如侦探发现线索时特写线索的画面。

全景可以用来交代环境,让观众对故事发生的场景有整体的认识,像电影开场时用全景展现故事发生的小镇全貌。

二、拍摄范围(一)不同景别的拍摄范围1. 远景远景的拍摄范围非常广阔,它可以涵盖整个城市、山脉、海洋等大场景。

在拍摄自然风光纪录片时,远景可以展现出山脉的起伏、森林的茂密等,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侧面
其特点: 1、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 轮廓线条。 2、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时,能显示彼此的位 置关系 3、弊端:不利于展示立体感和空间感
拍摄会谈、会见等双方有对话交流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该角度
斜侧面
其特点: 1、能使画面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 深度。 2、能够突出两者之一、分出主次关系, 把主体放在突出位置。 3、有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有利于场 面调度和取景
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
景和特写。
1. 远景。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视野广阔,景深悠 远。一般表现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场面、群众
集会、田园风光等。展现事物的规模和气势。
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占画幅高度关系的二分之一。
“远取其势”,远景经常作为影视片的开 篇或者结尾。 远景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现不同景别的方法 (一)改变拍摄距离 (二)改 变 焦 距 两种方法的区别:
①景深的大小②背景范围的大小
四、电视景别的作用——概括的说 • 体现影片叙事风格 • 表现戏剧情节、内容的重点,强化演员表演的重 点 • 对场景、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及构图进行有机地取 舍 • 焦距、规范的视觉注意力 • 决定和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 • 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体现场面调度关 系
正面
其特点:
1、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 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敬慕的气氛。 2、正面拍摄人物近景,有利于人物和观众 面对面交流,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 3、新闻节目中正面拍摄,强调庄严、隆重 4、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 5、弊端:画面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
一般地说,各类节目的主持人,都采用 这个拍摄角度
总结: 1、不同景别的作用、特点 2、不同景别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 在处理画面景别时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二 拍摄角度与构图(P99——109)
拍摄角度: 又称为画面角度、镜头角度、机位高度 的角度,其实就是摄像机拍摄时的视点 一、拍摄角度决定镜头的三种关系(三坐标) 1、拍摄距离: 表现了画面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 2、拍摄方向: 表现了画面的背景关系——朝哪个方向拍, 决定画面的背景构成 3、拍摄高度:这是画面拍摄角度的核心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开场——远景
电影《山楂树之恋场景》
2. 全景。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 围的环境。全景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结构中心 作为主体。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 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 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
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的占画幅高度关系属于“顶天立地”。也叫 人全镜头、带头带脚的镜头。
表现近景的视频
近景《云水谣》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近景
5. 特写。特写是把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进 行更加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起到形象 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特写能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使用时要有明确的针对 性和目的性。
通常是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
特写画面: 人物形象占据整个画幅,环境空间由于构图关系和 镜头焦距的关系而完全淡化和虚化 特写画面拍摄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经营好人物的眼睛在构图中的位置,一般讲是 靠上不靠下,要尽可能的体现人的眼睛和嘴,表 达人物的性格及情感。 2、除了要注意人物的视线方向、轴线关系之外,还 要注意视点关系的准确,视线要略高一些为好 3、拍摄人物谈话双方的特写镜头时,应分别使用相 同焦距的镜头拍摄,这样可以保证画面视觉一致 性。 4、在一组镜头排列中,不能滥用特写镜头,以免造 成空间关系不明确
例:双人对话场景,人物关系是一人坐着一人站着,常规的拍摄就是站着的人要 仰拍,坐着的人要俯拍;拍摄关系如果改成A、B两人都是坐着交谈,为完成 叙事,镜头角度的处理有三种:都平拍或都仰拍、都俯拍,这样才能体现人 物平等关系。
3、表达人物的特定形象
角度对人物形象的表达具有视觉揭示功能,通过角度来揭示、表达人 物自身形象、气质形体动作,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人物的性格、思想。 例如: 仰拍——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俯拍——人物形象则会略为逊色 仰拍——瘦人会使人物略显胖和丰满 俯拍——胖人会使人物略显瘦和灵活
例如:《红高粱》开始的迎亲、颠轿一场戏(P101)
注意: 拍摄角度必须是精心选择、安排、设计的,绝不能随意为 之,否则会形成难以让人接受的“风格”
三、影视摄像中的角度
拍摄角度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1.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拍摄方向)。 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 心,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方位拍摄所 构成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背面、 侧面、斜侧面等几种角度。
项目三
摄像构图
模块一 景别与构图
模块二 拍摄角度与构图
知识目标: 1、了解电视画面的取景与造型的特点与作用。 2、理解与掌握电视景别、拍摄高度、拍摄方 向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能力目标: 学会根据具体情况,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 的画面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模块一 景别与构图(P88——98)
二、拍摄角度的功能 1、夸大强化原有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
(运用仰拍和俯拍在画面视觉上强化场景空间关系)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
2、体现人物的位置和叙事关系
创作中常遵循的规律是:叙事结构、叙事内容 决定人物的动作和形体关系(无论坐着还是站 着),而人物的动作(更主要的是人物的形体关 系)决定着摄像机的角度
影视剧中的特写镜头
《云水谣》
补充: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的特性 • 所谓全景系列景别,是由远景和全景组成 的,具体又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 和全景 • 所谓近景系列景别,是由近景和特写组成 的,具体又划分为中近景、近景、特写和 大特写
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在拍摄和表现上的特性
全景系列景别:
仰摄
其特点: 1、有利于强调高度和气势; 2、仰拍对胖人及脸颊宽阔的人会有一定的夸大作用; 注意:胖人、宽脸的人不宜采用仰拍 3、仰拍能够表现崇高、庄严和伟大; 4、广角仰拍会使画面在构成上近景的人物更加高大,远景 的人物更加远离,造成强烈的距离感和透视感。
《 建 党 伟 业 》
《红高粱》抬轿过桥
《红高粱》颠轿
俯摄
《红高粱》
其特点: 1、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 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2、有利于展示人物的方位和阵势,有利于表现整体气氛,矛盾双方的力 量对比和相互关系; 3、采用全景俯拍,有利于场景气氛和空间关系的渲染。 4、弊端:俯拍人物时,被摄对象会显得萎缩、低矮,带有贬低、蔑视的 意味,画面形象受到压抑,显出人物的弱小。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近景系列景别:
(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1、 抒情的、写意的。 2、 画面强调“势”。 3、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4、 空间“写实”。 5、 大景深,背景实像。 6、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7、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8、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9、 构图更注重绘画性。 10、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2、背面方向拍摄人物,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人 物表情,具有不确定性,带有一定的悬念,处理 好了能勾起观众兴趣
《建党伟业》
2.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摄 像高度) 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
镜头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 高度拍摄所构成的拍摄角 度。一般分为平摄、仰摄、 俯摄3种。
平摄
《业建党伟》 其特点: 1、如果用标准镜头平拍,画面透视关系、结构形式、景物 大小对比和人眼看到的大致相同 2、被摄对象不易变形,给人以平等、客观、公正、冷静、 亲切的感觉 平拍画面结构稳定,是新闻摄像通常选用的拍摄高度 注意事项: 平拍忌将水平线放在画面中间(除有特殊要求) 《阳光灿烂的日子》 《 业 建 党 伟》
影片《霸王别姬》
例如:在电视采访中通常的做法是以 近景景别构图,采访者位于前景, 被采访者位于中间稍后,前侧面角 度拍摄
例:零距离南京小伙:为梦想改行 当上 飞行员采访
背面
其特点:
1、背面拍摄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 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可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 的主观效果
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采访,具有强烈的纪实效果
全景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 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个具体具体对 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
全景拍摄的注意事项: 1、除特殊表现外,全景构图决不允许人物顶天立地, 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2、画面中要明确表达突出场景中人物的位置关系。
3、全景中注意光线的使用,要考虑人物身上的环境 光效变化,要求准确、统一、真实。 4、要考虑人物服饰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考 虑人物与环境的构成关系和构图关系
表现全景的镜头:舞台剧
《我的父亲母亲》
《山楂树之恋》
3.中景。中景包括对 象的主要部分和事物的 主要情节。使用中景画 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 交流,也能看清人与物、 物与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中景中的画面一般是取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中景在影片中主要担负着远景、全景和近景等 之间的景别过度,较难驾驭。 中景拍摄的注意事项: 1、构图上,尽量避免单人画面的构成,而采用双人 或多人画面。 2、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叙事性 3、构图要防止呆板,避免平面排列,要强调前后景 关系和角度变化,适当运用焦距变化来改变画面 虚实
叙事的,纪实的。 画面强调“质”。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虚”写。 小景深,背虚像。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不重要。 画面构图十分重要。 人物为主,环境为辅。 构图更注重随意性。 画面角度十分重要。
补充:景别的对位与呼应
1、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景别与全篇结束的最后一个镜 头的景别的对位与呼应 2、每一场戏开头的第一个镜头景别与这场戏最后一 个镜头及下一场戏第一个镜头景别的对位与呼应 3、下一场戏开头第一个镜头景别与上一场戏最后一 个镜头景别的对位与呼应 4、每一场戏第一个镜头景别的呼应对位规律,以及 每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景别的呼应对位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