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说课稿
高中美术课说课稿(共4篇)

篇一: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高中美术说课稿:《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优秀说课范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三、教学过程1、探究导入课题(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
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
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虚实相生的”远” 焦点透视的”深”
具体表达手段:构图
具体表达手段:构图
具体表达手段:肌理
《熏衣草之雾》,波洛克,1950年, 布上油画,223.5x292.3厘米,珐 琅和铝颜料,纽约私人收藏。
具体表达手段:中国画中:笔墨、章法、皴擦
米芾 米点皴
新授第三阶段:
教师的活动 : 结合学案,分组讨论 “问题探究4” ——美术家是如 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在学案“探究讨论”下完成 在各小组讨论探究时,教师要随堂进行引导、启发 学生的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探究讨论”环节:每组按小组组 序对应作品序号,分析讨论美术作品用了哪几种美术语言元 素和表达手段?最突出的美术语言是什么?
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 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
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
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 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 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 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 --《红楼梦》第四十回
美术家也用美术自身独特的方式 来展现艺术的魅力,
这种方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的艺术语言
美术的基本语言:
点、线、面、色
新授第二阶段:
教师的活动 :美术家是如何运用“美术基本语言”来展现作 品艺术形式呢?我们先来对比鉴赏三幅作品,之后请同学 们分小组探讨:同样是运用美术基本语言元素,但给你的 感觉有何不同?
3、学生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发现学生 对美术鉴赏课还是有相当大的兴趣的,但是他 们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鉴赏能力相比来说是 较薄弱的,对具体的美术作品也是辨识不清, 所以在上课时就要从最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着 手,来慢慢提高他们鉴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黑龙江大学大学的徐志刚,我今天抽取的题目是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本节课授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普通高中教材——《美术鉴赏》课时为一课时,课型为欣赏课。
教具是多媒体课件。
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课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结合本年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掌握课堂知识,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二是能力目标:了解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在众多作品中说说喜欢这些作品的理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为1、重点内容是:认识美术的语言,其中包括概念、内容及其形态分类。
2、难点是:分析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学情分析: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不同,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美国教育家布鲁洛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地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学法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上积极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部分学生学习以感性认识为主而感性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生动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根据学生的这种规律,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欣赏过程的讲解。
2、电化教学法,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来展示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了解3、练习法。
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以此来引起学生们心理上的共鸣。
精短美术艺术语言说课稿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范公中学鱼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主要从六个方面陈述。
一、说课标:美术鉴赏是《新美术课标》中规定的“模块A”的内容。
它要求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掌握艺术语言的特征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方面:掌握识别艺术语言的方法,学会分类鉴赏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方面:恰当地运用艺术语言表达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是:艺术语言的内涵、特点和分类以及学生的实践练习。
2.教学重点是:认识艺术语言的特点,包括艺术语言的概念和分类。
3.教学难点是,理解和体会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说学情:高一学生的美术基础大多比较差,尤其认为美术是副课,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愿意学习美术,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想学又不能学或精力顾不上。
四、说教法:一是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艺术语言的美术作品,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二是对于名画,运用分析鉴赏法,理解每一幅作品所传达的语言信息。
三是运用比较法,认识三种不同艺术语言的特点。
四是运用提问启发、讨论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说学法:教给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鉴赏等方法。
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意大利拉裴尔的油画《小考佩尔圣母》、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齐白石的中国画《虾》,以及克里福德·斯蒂尔的油画《1954》等几幅作品,让学生对这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这些作品的异同。
教师提示学生:几幅画的共同点一是都有美术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二是都运用一定的美术语言手段,但中西画的语言手段各有侧重:中国画侧重于笔墨、章法、皴法等手段;而西方绘画侧重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机理等手段。
又例如通过提问,“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使每个同学对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都得到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____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数月
一 天
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 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广义:凡是参与美术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 有语言属性。 狭义: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
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手段:东西方艺术表现方式不同。 中国绘画:笔墨、章法、皴法等。 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
康定斯基油画作品
抽象作品欣赏
抽象作品欣赏
抽象艺术的特点
抽象艺术是一种利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 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 抽象艺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 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是以荷兰 画家蒙德里安为代表的“冷抽象”;另 一种则是以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为代表的 “热抽象”。
欣赏以下作品,你喜欢哪一幅并说明理由。
蓝马(油画)
马尔克(德)
意象艺术的特点
意象艺术不是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 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其 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 美理想等,并经常采用变形、夸张、重 组等手段。是介于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 之间的一种综合的艺术类型。
蒙 德 里 安 油 画 作 品
蒙德里安油画作品
康定斯基油画作品
二、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 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顾闳中
(五代 南唐)
维纳斯的诞生(油画)
波提切利(意大利)
三、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
小 考 佩 尔 圣 母 ( 油 画 ) 拉 斐 尔 ( 意 大 利
)
泼墨仙人图(中国画)
梁楷(宋)
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画) 石涛(清)
人美版 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学段学科: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 课时:1课时
课型:鉴赏课
教材分析: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这一课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中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之所以美术作品形象多样就是因为美术语言表达的手段不一样,本课主要是从狭义方面来介绍中西方美术作品在表现手段上的差异。而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就是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必须要能理解的,否则将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因此,本课的教学至关重要。
板书设计: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概念 特征 形态分类
语言元素 具体性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语言手段 形象性 抽象艺术
学生伴随老师的节奏与创设的情景进入课堂。
探究一:从作品写实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何差异。它们使用的共同符号(语言元素)。
总结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形态。
探究二、《簪花仕女图》、《荷拉斯兄弟宣誓》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
总结具象艺术的特点。
探究三、作品中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
难点: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 法:
讲述法、欣赏法、探究法、启发引导法、实践法等
学 法:
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师准备:
课本、课件、音频及相关资料图片等
学生准备:
课本、笔、纸、绘画工具和颜料等
2、问题:它们属于具象艺术、意象艺术还是抽象艺术?这三种美术类型又有哪些特点?(展示作品)
展示作品《蓝马》 马尔克 、《虾》 齐白石
教师引导鉴赏
第2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教案-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设计一、课题:第二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课内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艺术创造可以采用不同艺术手法来表现,艺术手法就是美术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构成美术作品的符号,认识艺术语言,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独特的面貌,正确点评美术作品。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比较差,但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具有对事物基本的分析判断的能力,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和作品点评热情还比较高。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可塑性很大,教师正确引导,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的眼光。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2.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五、教学重点:通过3类美术作品讲授,引导学生总结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概念,并理解美术作品艺术方式及这三种艺术表现类型。
六、教学难点:通过美术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美术家在创造作品时运用的艺术语言方式及其表现的手法,让学生可以自主评价几副美术作品,并讲讲作品的类型和采用的表现手法。
七、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八、教学课时: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情景创设1.设置情景:通过展示文学作品描述的月亮形象、音乐作品歌唱的月亮形象和美术作品描绘的月亮形象,来呈现出同一事物在不用的艺术作品表现中采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方式,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2.教师提问:《月亮》的形象,在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提示学生可结合课本中的理论介绍来理解)学生活动:感受图片信息,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并预习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表现方式文字-眼睛-视觉;音乐-耳朵-听觉;美术-眼睛-视觉导入新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二、新课讲授(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老师: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欣赏几幅美术作品。
高中美术教案第二课

二、 讲授新课:
1、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
首先从三件具体的美术作品——五代画家顾闳中的工笔重彩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破墨仙人图》和美国画家斯蒂尔的油画《1954》开始直接的语言辨析。
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区别。生答:绘画种类不同,有油画,有中国画。生答:有具体形的,有看不懂的。生答: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有具象的,有抽象的。师总结:这三幅作品在艺术形象和绘画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艺术家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以表达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意图。广义的说,美术作品中参与作品表达的一切都具有语言的属性,而狭义的则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
学情分析
由于面对的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基本上属于谈不上有什么美术基础,基于这种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以欣赏为主,多跟学生互动,给学生们观看大量的画家名作,详细讲解作品和介绍画家的生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作品的含义。多提问,多启示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种类和特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美术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美术语言表达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笔墨、章法、皴法。他们作为美术语言特殊的表达和实现手段也可以看成是语法规则,同样构成了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一部分。
美术的语言方式: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2、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板书)师问:大家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总结一下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意象艺术有什么区别?生答:具象艺术、意象艺术能看懂了,抽象艺术看不懂。师总结: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意象艺术不在以纯粹的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而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闸述。
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语言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了解,这是美术鉴赏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使用艺术语言上的不同方式,美术作品也由此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意韵。
2、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内容、形态分类。
3、难点:美术语言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是包含在整体美术作品之中的,学生理解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并调动学生既往的美术知识来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手段:课件展示、讲授、练习三、教学过程1、探究导入课题(1)教师活动:展示相关图片,并引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然后提出问题:A、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B、在美术作品中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2)学生活动:A、感受图片信息,领会本课的意图,轻松的接受课题B、思考老师设置的问题,进入求知准备状态2、投放目标: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投放学习目标学生活动:了解学习目标,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3、新知探究(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概念: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其特征就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美术语言的概念学生活动:标记知识点(2)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教师活动:A、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分析三件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运用了那些类型的艺术语言形式学生活动:A、欣赏绘画作品,并用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讨论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B.踊跃回答问题,总结出三件作品都运用了点、线、面、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内容(3)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具象艺术、意想艺术和抽象艺术教师活动:A、再次展示中国工笔画《捣练图》、中国写意画《泼墨仙人图》及油画《1954》三幅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作品。
B、提出问题:从作品写实的程度的角度去对比分析三件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学生活动:A.欣赏作品,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踊跃回答问题,《捣练图》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真实具体,《泼墨仙人图》看上去似一个人,但又不是十分的具体准确,只是大笔概括。
《1954》让人看不出什么具体的现实形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美术语言的形态分类。
(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1)、具象艺术:目的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教师活动:A、展示顾闲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并以一幅工笔花卉为例演示其绘画技法。
B、提出问题:结合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总结《韩熙载夜宴图》图中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学生活动:A、结合图示分析工笔画的绘画技法。
B、根据工笔画的技法,总结出《韩熙载夜宴图》运用了线条勾勒、随类敷彩的语言表现方式。
教师活动:A、展示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宣誓》,指导学生从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等几个方面了解具象艺术的其他表现方法。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学生活动:A、分析并总结《荷拉斯兄弟宣誓》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
B、师生共同总结具象艺术的创作目的(2)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生观的精神世界,其中包括艺术家的感受、情感、观念和审美理想等,为此,艺术家常常采用变形、夸张、重组等语言表现手段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达利《记忆的永恒》、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德国马尔克的《蓝马》、齐白石的《虾》和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B、提出问题:观察分析以上作品中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语言表现手段?学生活动:A、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对展示的作品给与鉴赏和分析B、学生讨论并回答:变形、夸张、重组、概括、提炼老师总结: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而是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的精神世界(3)抽象艺术:主要是在20世纪才开始逐步形成的一种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进行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冷抽象:以几何块面构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冷抽象”或“理性抽象”热抽象:完全或主要用色彩和有变化的线条来创作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热抽象”教师活动:A、展示作品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黑黄兰构成》、捷克画家库普卡的《牛顿色盘》B、提出问题:我们从这两幅作品中分别着到了什么形象?两幅作品在运用美术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上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A、鉴赏作品B、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也就是我们什么形象也辨别不出来,完全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
4、自我评价练习:教师活动:展示具象、意象和抽象美术作品若干幅让学生来辨别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回答5、课堂回顾总结:教师活动:A、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B、提问: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语言表现手段是什么?美术语言的表现形态分为哪三类?学生活动:学生踊跃复述回答教师活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走进具象艺术”,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研究具象艺术的有关内容,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
6、板书设计: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特征:具体性和形象性美术语言的内容: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语言表现手段:西方绘画:明暗、空问、透视、构图、肌理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二)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1)具象艺术(2)意象艺术(3)抽象艺术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课题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学目地1使学生理解美术语言的含义2、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在美术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重点美术语言整体和构成成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几种基本美术语言的特征及其运用。
难点不同的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教法讲授课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按美术常规教学进行,稳定情绪。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引入新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这说明人和动物各有自己传达信息的符号。
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
其实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我们都在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
语言从狭义上理解,那就是我们通常用来交流的语音和文字;从广义上讲,可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里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殊的语言,只是看我们能不能懂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样,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如果我们不了解艺术语言,不懂得艺术传达出的符号,我们就看不懂艺术作品,所以了解艺术语言,对于我们创作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作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家知道艺术的门类很多,它们传达信息的符号,使用的语言也就各不相同。
如:音乐(节奏、旋律、和声、速度等)、舞蹈(音乐、肢体、服装等)、戏剧(文学、舞美、音乐、人物动作、唱腔、对话等),哪么美术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来共同研究的问题。
【讲授新课】(板书)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什么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美术家创造美术形象并通过它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和审美理想,需要运用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和手法来实现。
在这种交流美的信息的方式中,这些手段和手法起着与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符号系统相近似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艺术语言。
哪么如何来认识美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呢?我们不妨借鉴我们学习其它语言形式的方法来看我们的美术语言。
我们学的中文,是由一个一个的字组成的,英语也是同字母组成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美术语言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单词来看,我们可以把我们常用的美术语言归类为一些基本的语言符号。
二、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1、形体: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
如P39《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的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工笔画的重要特征。
P47《朝元图》等。
P137《格尔尼卡》中,也是大量的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信息的。
体的运用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大量的雕塑、建筑作品当中。
2、明暗: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
(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自从达·芬奇总结出明暗造型法以后,它就成为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一种主要的虚拟语言。
最典型的代表作P116《蒙娜丽莎》:在作品中作者就是充分的利用明暗这一语言来传达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
3、色彩: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
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
在西方绘画中,19世纪以前大量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都是以固有色为主。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
在很多的写生作品中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条件色在作品中的运用。
如:P134《静物:苹果和橘子》,在作品是的白盘子和白布上明显的有环境色对它的影响。
表现性色彩: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
如P137《呐喊》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P136《舞蹈》中单纯、明快的色彩,都是极具表现力的。
装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作品中。
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到的色彩就有黄、红、表、绿等色彩。
如P71的中国古建筑。
另外在商业美术、工业美术等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4、空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
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
建筑、雕塑和环境艺术都以空间排列体现不同的美感。
如:中国传统的园林P72,民居P77等;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主要以焦点透视(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来虚拟性的表现空间感。
如P128《拾穗》,通过透视表现了农场的辽阔。
而在中国画中,则多采用散点透视(多视点)的方法来表现作品内容。
如P39《韩熙载夜宴图》P41《清明上河图》等。
5、材质、肌理: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纹理。
无论中外美术家创造艺术形象都与使用的物质材料有关。
如西方传统绘画离不开画布和油彩的表现力,如P134《麦田》,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油画材料的特征。
中国画也一样离不开笔墨和宣纸的性能。
雕塑作品也一样,如P113《佛罗里达州的顾客》,这里作者采用的是一种新型塑料(聚合树脂)和玻璃纤维为材料来完成的。
三、美术语言整体和基本语言的关系刚才我们给大家分析了在美术作品中常见的几种美术语言,但这里要请大家注意,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