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生产性生物资产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浅析3篇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浅析3篇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浅析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对能够生长、繁殖或再生、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产的统称。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长,在其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损失,因此对于其会计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浅析。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征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中有能力产生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这类资产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长,通常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收益。

在此期间,生产性生物资产可能经历各种变化,如死亡、滞销、价格波动等。

(3)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中,它们可能会发生增值或减值。

增值可能来自于生物资产的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而减值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疫病、市场需求下降等多种原因。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1)购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时的会计处理购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种:1.已成熟生产性生物品种的购置对于已成熟的生产性生物品种,在购置时,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成本中(不含安装、试运转和调试费用)。

2.尚未成熟生产性生物品种的购置对于尚未成熟的生产性生物品种(如育种种子、种苗等),应该按照其购置成本在损益表中结转。

(2)生产性生物资产在种植、饲养、养殖等过程中的会计处理1. 种植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生物资产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收获,因此需对种植时间、种子、肥料、劳动力等进行精细成本核算。

同时,应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长状态进行跟踪记录,包括种植日期、种植面积、种子名称、出苗率、移栽率、生长状态、成熟期等。

2. 饲养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对于饲养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养殖过程中需记录相关成本和数量,包括饲料、消毒用品、饮用水、劳动力等。

同时,应对生物资产进行跟踪,记录其出生、编号、性别、出栏等情况。

记账实操-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

记账实操-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

记账实操-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
企业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 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生产性生物资——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累计折旧等
3. 自行繁育的产畜和役畜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4.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育肥畜与产畜或役畜的转化
(1)育肥畜转化为产畜或役畜: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2)产畜或役畜淘汰为育肥畜: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6.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补植
(1)资本化支出(形成资产):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2)费用化支出(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

对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植物和动物,以及与其相关的产物,因其具有生长周期,可以重复使用或出售,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益。

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其的会计处理需要特殊的考虑和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即以市场价格进行计量。

然而,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其市场价格可能不易确定,因此需要根据可靠的市场数据和专业判断进行估算和确定。

同时,应当将相关的建设成本和改良成本作为资产成本计入初始计量。

其次,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加和减少,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例如,对于生产性农作物的收获,应当将收益计入收入,同时将相应的生产性农作物的成本转化为库存。

对于生产性动物的出售或死亡,应当将相应的收入或损失计入损益。

在进行这些调整和处理时,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核算和记录。

另外,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摊销和折旧,也需要进行特殊的考虑和处理。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生长周期,其经济价值在成长期间是不断增加的,所以不适宜进行折旧,在使用寿命内应予以摊销。

摊销的基础可以根据成本或直到一些事件出现(如第一次收获或产品投产)才开始。

摊销的方法可以选用自然年度或者其他合理的摊销周期进行。

摊销的金额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反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经济价值变动情况。

最后,在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评估和报告时,应当注重信息的充分披露和透明度。

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提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详细信息,包括计量基础、增减情况、摊销和折旧情况等。

同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当对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假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全面了解生产性生物资产所涉及的会计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需要特殊的考虑和处理方法。

在初始计量、增减处理、摊销和折旧等方面,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此外,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全面了解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和变动情况。

专业合作社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财务处理

专业合作社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财务处理

成本模式核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政策第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从成长期开始计提折旧。

这样改进保证了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产能与折旧成本的匹配。

而且,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征的变化(比如,果树开始挂果等),成长期时点界定容易,开始计提折旧时点确定简便,易于操作。

第二,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

处于生长期的生物资产为满足自身生长投入较大,这部分投入一是满足生物资产自身生长、价值增值的要求,二是满足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

在这两中需求中,前者大于后者。

而且这期间价值升值较快,所以,这期间的投入,能够分清上述两类投入的,分别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成本或期间费用等。

不能分清两类投入的,依据重要性原则,全部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不仅能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自身价值,而且能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满足资产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所以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

第三,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后支出停止资本化。

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其自身价值趋于稳定,其后的支出主要是维持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属维护性支出。

该支出由于不再增加生物资产自身价值,所以不进行资本化处理,即不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而应费用化处理,记入期间费用或作为当期产能的成本。

为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界定不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年限,以防范企业通过任意缩短或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人为调节利润。

第四,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的计算。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支出资本化,其账面价值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算增加了困难。

鉴于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和产能的增加,建议其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产能(量)法或其它更适合的方法,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且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其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总产能(量)均自成长期开始。

由于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所以,成长期折旧按选定的方法,分年度计算折旧额。

T+典型业务-资产管理

T+典型业务-资产管理
适用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5、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 适用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T+各版本支持的资产管理范围:
T+普及版: 不支持资产管理,不提供资产模块
T+标准版: 只支持固定资产管理;不支持周转材料、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
银行存款
20000
四、未成熟期向成熟期的转化:
目前T+暂不支持卡片之间的转换,对于未成熟生物资产向成熟生物资产的转化,可 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行区分;也可以在卡片上增加自定义项“资产状态”或者“成 熟状态”,以标识资产的成熟情况。
在资产由未成熟向成熟转化时,通过资产变动,或者直接修改卡片,可以将生物资 产的标识,由未成熟调整为成熟状态。
2、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 产的材料
适用折旧方法: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3、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适用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4、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 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管理,T+专业版的资产管理模块,并不能完 全匹配,但是,T+还是能够提供相对可以满足的解决方案:期初资产、 外购、自行营造、自行繁殖、计提折旧、未成熟期、成熟期、盘点、生 病死亡或售出
一、基础档案准备及期初资产录入:
系统在资产属性中预置了“生产性生物资产”。 进入资产分类档案后,在“生产性生物资产”资产属性下,用户需要增 加符合本单位的资产分类,比如:作物、经济林、产畜和役畜等; 在维护资产分类档案后,就可以对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期初资产维护。 期初资产在录入或导入时,卡片中的入账日期要求小于建账日期。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统一的生物资产计量和评估标准,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加强生物资产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生物资产数据库,实现对生物资产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提高计量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同时,加强对生物资产计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计量工作的规范和规范。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生物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对生物资产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将生物资产计量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实现生物资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总的来说,我国生物资产计量的问题需要从标准规范、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监管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推动生物资产计量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具有商业价值的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可用于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类商品的活性生物资产。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生物资产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非常多样,包括农林渔业中的作物、家畜、水产养殖等生物资源,以及微生物、海洋生物、森林生物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生产食品、饮料、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还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改良和加工,产生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微生物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中重要的一类,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空气、生物体等环境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种酶、代谢产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厚朴假单胞菌能够产生一种红色色素,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饮料、食品等行业;青霉素则是一种经典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传染性疾病问题。

除了微生物外,植物也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中的重要代表。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例如芳香化合物、发酵产物等。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具有生防、抗病、御虫等功效,还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

例如,葡萄籽提取物、茶叶等天然物质因其具有抗氧化功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环境保护等行业。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应用前景将愈发广阔。

在食品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食品。

在医药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开发新型药物,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

在化妆品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生产化妆品原料,提高化妆品的功效和质量。

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治理污染、减少碳排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我国生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生物性资产

生物性资产

上市公司中关于“生物资产”会计政策的批注16、生物资产⑴生物资产的分类及确认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有生命的劳动手段,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

生产性生物资产一般要经过培育、成熟投产和更新处置等阶段。

⑵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购买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自行繁殖的生产性生物性资产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⑶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率确定折旧率。

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资产类别残值率使用年限年折旧率产役畜 20%-28% 8 年 1 0.00%-9.00%经济林 20%-28% 8 年 10.00%-9.00%本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产畜和役畜,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20%-28%,预计使用寿命为8 年。

生物资产准则解析(一)新准则的主要特色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一致的,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和会计的发展水平,在生物资产的分类、公允价值的选择使用、跌价准备的转回、信息披露等方面又有所区别。

该准则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划分了生物资产的类别根据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进行了定义,规定了确认、计量等相应的会计处理,没有再按其成熟程度分为成熟性生物资产和非成熟性生物资产。

2.界定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标准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性生物资产解决方案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

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否具备生产能力,对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划分为未成熟和成熟两类,前者指尚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够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例如尚未挂果的果树、尚未开始产奶的奶牛等;后者则指已经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管理,T+专业版的资产管理模块,有一套比较专业的解决方案:期初资产、外购、自行营造、自行繁殖、计提折旧、未成熟期、成熟期、盘点、生病死亡或售出。

T+的资产卡片可以对资产提供单数量管理,也可以提供多资产管理,即一张卡片管理多个资产。

一、基础档案准备及期初资产录入系统在资产属性中预置了“生产性生物资产”。

进入资产分类档案后,在“生产性生物资产”资产属性下,用户需要增加符合本单位的资产分类,比如:作物、经济林、产畜和役畜等;在维护资产分类档案后,就可以对单位现有的资产,进行期初资产维护。

期初资产在录入时,卡片中的入账日期要求小于建账日期。

二、资产新增完成期初建账后,企业日常新增的资产,在资产管理模块下的新增资产处录入。

日常新增的资产在录入时,要求入账日期要求不能小于建账日期。

对于企业经营中发生的,外购、自行营造、自行繁殖、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在执行资产新增后,通过凭证接口,可以生成总账模块的记账凭证:(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应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企业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应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天然起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名义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举例:甲企业2007年初自行营造100亩苹果树。

当年发生种苗费180000元,当年肥料9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80000元,管护费70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430000贷:原材料——种苗180000——化肥 9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 80000银行存款70000对于期初建账后,管理人员发现,存在期初遗漏的、未录入系统的资产,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补录。

有以下两种方式实现:(1)从期初建账开始,截止到当前月份,该资产需要逐月补录每月的折旧。

这种情况需要用户将前几个月的月末结账逐月取消,并且删除所有月份已经计提的折旧单据,然后,就可以在第一步的期初资产录入处,补录期初的资产卡片了。

(2)如果从期初建账开始,截止到当前月份,该资产不需要补录期间的每月折旧,那么可以在资产新增处,直接补录对应的卡片,录入时,卡片上的卡片日期可以录入为该资产进入企业的日期。

在第二种情况下,卡片上的累计折旧可以包含前几个月的未计提的折旧,也可以不包含前几个月的未计提的折旧。

如果包含前几个月的未计提的折旧,则需要在总账模块做调整凭证,将科目中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余额,调整为资产模块的资产余额和累计折旧余额。

三、未成熟期资产在未成熟期间,生物资产发生的资产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

通过T+的变动单,进行原值的变动,可以实现每个年度的资产原值的增加。

举例:苹果树3年挂果,2007年投产后,至挂果期间的2008、2009年,年抚育发生化肥费用7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5000元,管护费20000元。

2008年及2009年账务处理: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生长期生物资产115000贷:原材料——化肥7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15000银行存款 20000四、未成熟期向成熟期的转化目前T+暂不支持卡片之间的转换,对于未成熟生物资产向成熟生物资产的转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行区分;也可以在卡片上增加自定义项“资产状态”或者“成熟状态”,以标识资产的成熟情况。

在资产由未成熟向成熟转化时,通过资产变动,或者直接修改卡片,可以将生物资产的标识,由未成熟调整为成熟状态。

转化时,需要在总账模块做凭证,将该资产由科目“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生长期生物资产”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660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 660000五、成长期和成熟期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

处于生长期的生物资产为满足自身生长投入较大,这部分投入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满足资产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所以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

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后支出停止资本化。

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其后的支出主要是维持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属维护性支出,应费用化处理,记入期间费用或作为当期产能的成本。

通过T+的变动单,进行原值的变动,可以实现成长期资产原值的增加。

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资产,需要计提折旧,T+的“计提折旧与摊销”功能,可以完成每个月折旧的计提。

举例:该苹果树成长期2年。

即开始挂果至稳产成熟期需要两年时间。

成长期年抚育发生化肥费47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0000元,管护费10000元。

2010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 77000贷:原材料——化肥47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银行存款 100002010年该苹果树开始挂果,即达到预期经营目的,其成本为660000元(430000 + 115000 + 115000)。

该苹果树从挂果时起,预期经济收费经济寿命12年。

(假定该苹果树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苹果树期满无残值)2010年年折旧额=660000/12=550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 55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550002011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会计分录同2010年。

2011年账务处理:年初成长期生物资产成本=660000+77000=737000(元)2011年年折旧额=(737000-55000)/(12-1)=620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62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620002011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会计分录同2010年。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 77000贷:原材料——化肥47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 10000银行存款 10000该苹果树2012年进入成熟期。

其账面成本为814000(660000+77000+77000)元。

2012年—2021年(共10年)账务处理:各年折旧额=(814000-55000-62000)/10=697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697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69700成熟期后,年化肥2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3000元,其它管护费2000元。

成熟期后各年,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予以费用化处理:借:农业生产成本35000贷:原材料——化肥 2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3000银行存款 2000六、盘点固定资产的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给固定资产盘点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生物资产因为其特性,盘点起来更加困难,比如,以下几种情况的资产的盘点:(1)猪、鸡、牛、马等生物性资产,资产是可见的,数量是可以计量的,只是盘点的单位与记账单位不同。

公司在账面上记录的单位往往是重量,盘点时,只能去数数,逐个去称重量就比较困难了;(2)虾、鱼、螃蟹等水产品,资产是可见的,数量是不可计量或者很难计量的,这部分生物资产你能见到他们,但是你不可能把它们从散养的海里或者河里捞出来,一个个的过称去称重量;(3)种在地下的笋、萝卜等作物,资产由于其储存的方式导致不能直接用观察的方式进行盘点,或者其本身就是不可见的。

T+有资产盘点单,支持按资产属性盘点、按资产分类盘点、按使用部门盘点、按管理部门盘点、按使用人盘点、按存放位置盘点、按使用状况盘点。

并根据账面与实际数量的差异,生成盘盈、盘亏状态。

T+暂不支持盘盈生成新增资产,盘亏生成资产减少。

需要用户在资产新增和处置单,新增单据完成资产新增和资产减少。

七、拆分T+支持一张卡片管理多个资产,同一张卡片的生物资产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成长变化,需要分开管理时,T+的拆分单,支持将一个卡片拆分为多个资产卡片,分开管理。

拆分单保存时,被拆分资产处理为资产减少;拆分后的资产,处理为新增资产;同时,记录新增资产的数量、原值、累计折旧等数据。

对于一个卡片上的多个资产,发生部分出售或者部分死亡时,T+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一张卡片上管理多个资产时,生物资产会难免发生部分出售或者死亡的现象。

可以通过拆分单,将卡片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记录留存的资产,另一部分记录出售或者死亡的资产。

对出售或者死亡的资产,以处置单的形式进行资产减少。

对于一张卡片上管理多个资产,发生部分出售或者部分死亡的现象,还可以通过变动单的形式进行处理:在新增变动单时,变动项目选择数量、原值和累计折旧,并对数量、原值和累计折旧进行同比例减少,就可以实现生物资产的部分损失的处理。

八、出售或盘亏、毁损、生病死亡T+的资产处置单,通过选择不同的处置方式,可以处理资产的出售、转出、盘亏、报废、毁损、生物死亡等场景。

通过凭证接口,对不同的处置方式,可以生成相应的科目。

(1)生物资产出售出售生产性生物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银行存款 25000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9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36000营业外收入 18000(2)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举例:甲企业于丢失三头种牛,账面原值为11600元,已经计提折旧600元: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1000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6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种猪 11600九、收获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