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阳光 阅读答案
《最后的阳光》读后感

《最后的阳光》读后感《最后的阳光》读后感我读过许多文章,文章中主人公或喜或悲的生活让我欣喜与感动。
可今天我读的这篇《最后的阳光》,却让我明白了人世最伟大的莫过于大爱与无私!文中的情节再次在我脑中闪现:患有肺结核的他,看到一位丧失了洋娃娃而号啕大哭的小女孩,哭得那么伤心,不免起了怜悯之心。
于是,他为逗她开心,成心哄她说:"洋娃娃一定会给你写信的!"小女孩马上停顿了哭泣,半信半疑地看着他。
过了几天,小女孩果真收到了洋娃娃的来信,她是那么的开心。
在小女孩心中她天真的认为那封信是洋娃娃写给她的,她殊不知写信逗她开心的那个人,已经悄然离开了人世。
读到这儿,我早已热泪盈眶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中的他是谁吗?他就是大作家卡夫卡,我被卡夫卡那种"欺骗"后面的大爱和无私所感动!他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垂危病人,在他有限的日子里仍不忘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关心他人,温暖他人,这需要何等的胸怀与气魄。
卡夫卡,你让我肃然起敬!我认为人生最幸福快乐的事情就是用自己有限的能力给别人送去无限的关心和快乐!卡夫卡做到了,因此,卡夫卡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他用智慧帮助小女孩驱赶了悲伤,把幸福快乐留在了人间。
联想到我自己,感到羞愧万分。
生活中,我只知道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一味地索取爱,从没想过长大的我也应该去关心爸爸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爸爸妈妈的爱,用善良去关爱身边每一个人。
我跟卡夫卡比,相差甚远,我没有卡夫卡的大爱,没有卡夫卡的无私,没有卡夫卡的伟大。
卡夫卡的大爱与无私,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示灯,将使我受用一辈子!怀着深深的感动,我一次又一次地阅读了《最后的阳光》一文,每次的阅读都让我思潮翻滚。
文章讲述了着名作家卡夫卡在生命里所剩不多的时光里,为一个丧失了洋娃娃的小女孩,做了一个善意的欺骗。
他告诉天真的女孩,洋娃娃只是出去旅行了,过些天,洋娃娃如果还不回来就会给女孩写信的。
最后的阳光读后感最后的阳光读后感400字

《最后的阳光读后感:最后的阳光读后感400字》摘要:93年春天那午女孩和卡夫卡因洋娃娃而相逢,卡夫卡用他生命里缕阳光照亮了女孩整人生这难道不是爱吗,我跟卡夫卡比相差甚远我没有卡夫卡爱没有卡夫卡无私没有卡夫卡伟关阳光了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编分享阳光感起看下吧阳光感怀着深深感动我次又次地了《阳光》每次都让我思潮翻滚讲述了着名作卡夫卡生命里所剩不多光里丢失了洋娃娃女孩做了善欺骗他告诉天真女孩洋娃娃只是出旅行了些天洋娃娃如还不回就会给女孩写信他生命段光这些特别信照亮了女孩灰暗心灵可是连些天女孩都没有收到洋娃娃信了直到有天当女孩明白己被欺骗了洋娃娃也没有了她伤心极了女孩渐渐长她慢慢地懂得了卡夫卡善欺骗背那份爱和无私她开始走进卡夫卡世界成了卡夫卡忠实者她卡夫卡作品推介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93年春天那午女孩和卡夫卡因洋娃娃而相逢卡夫卡用他生命里缕阳光照亮了女孩整人生这难道不是爱吗?这难道不足以成“爱”诠释吗?其实我们生活社会()也有许多像卡夫卡这样感人事例闲下候放段柔情音乐翻几页然睡懒觉快哉心情不候也可以睡觉从现开始聪明不要问别人想不想你?爱不爱你?若是要想你或者爱你然会对你说但是从你嘴里说出别人会很骄傲和不乎你有固定消遣场所比如固定咖啡馆、店让那地方生认识你这样你会孤单有温暖处不要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己比如不吃饭、哭泣、闭、抑郁这些都是傻瓜才做事当然偶尔傻下有必要人生不必聪明阳光感二我许多主人公或喜或悲生活让我欣喜与感动可今天我这《阳光》却让我明白了人世伟莫爱与无私情节再次我脑闪现患有肺结核他看到位丢失了洋娃娃而啕哭女孩哭得那么伤心不免起了怜悯心是他逗她开心故哄她说"洋娃娃定会给你写信"女孩马上停止了哭泣半信半疑地看着他了几天女孩真收到了洋娃娃信她是那么开心女孩心她天真认那封信是洋娃娃写给她她殊不知写信逗她开心那人已悄然离开了人世到这儿我早已热泪盈眶了学们你们知道信他是谁吗?他就是作卡夫卡我被卡夫卡那种"欺骗"面爱和无私所感动他是位身患绝症垂危病人他有限日子里仍不忘用己博、无私爱关心他人温暖他人这要何等胸怀与气魄卡夫卡你让我肃然起敬我认人生幸福快乐事情就是用己有限能力给别人送无限关怀和快乐卡夫卡做到了因卡夫卡是幸福、是快乐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他用智慧助女孩驱赶了悲伤把幸福快乐留了人想到我己感到羞愧万分生活我只知道要爸爸妈妈关心味地取爱从没想长我也应该关心爸爸妈妈用己方式回报爸爸妈妈爱用善良关爱身边每人我跟卡夫卡比相差甚远我没有卡夫卡爱没有卡夫卡无私没有卡夫卡伟卡夫卡爱与无私是我成长道路上指示灯将使我受用辈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同步练习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98分)1.(14分)按拼音写汉字pái gù tū zèng tiāo bié shū安照然送选告适2.(8分)多音字组词要:yāo yào间:jiān jiàn3.(1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zèng sòng tiāo xuǎn ān pái tū rángào bié shū shì zhào gù4.(8分)写出近义词安排—舒适—滑稽—照顾—5.(8分)写出反义词有趣—舒适—难过—糊涂—6.(16分)形近字组词喵猫铃龄糊蝴蹭赠7.(8分)猜一猜,连一连滴滴答答的丁丁冬冬的轰隆隆的呼呼的8.(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①糊涂②舒适③滑稽④照顾9.(8分)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兔子差点不见了─二个小人─热气被土地吸走了─10.(24分)字扩词涂:舒:余:卡:11.(16分)照样子写词语。
一个个:丁丁冬冬:12.(12分)填空细细的五彩的蓝蓝的机灵的勇敢的美丽的13.(16分)根据音节填空。
yú 数是小多fēi 机常是行14.(4分)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句的修辞方法。
①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②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5.(5分)将被字句改把字句。
①野蔷薇被大雨打得有气无力。
②所有的小猫都被妈妈送走了。
16.(12分)填入合适的词一松果一小车一鲜花一东西一小花一小伞17.(5分)扩句①阳光照耀着草地。
②草地上开着小花。
③燕子掠过湖面。
18.(5分)缩句。
①校园里的草地上有垂杨柳,十分阴凉。
②老师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
③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19.(5分)修改病句。
①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②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最后的阳光》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最后的阳光》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备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女孩扔掉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销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其余地方玩去了。
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
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若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 ?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
是的。
男子笑着点头。
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往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她读着,感觉真是奇异极了。
今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张开了一个奇异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忧如突然消失了。
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整天哭哭泣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其中年女子抵达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
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
小女孩捧着信,感觉惊诧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依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赫赫出名的作家卡夫卡啊 ! 小女孩可无论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
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迷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
那处是这样的广博和高妙,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模糊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崇拜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今后,她开始研究他,推断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
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初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 30 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的乌镇禾源①三月,在家乡是个潮湿的时节,山野遇潮,小草含露,树叶新萌,展露着新生的气象。
村子遇潮,磨石路边爬上青苔,老屋壁板出现霉斑,有着一股腐去的气息。
三月的乌镇会是怎样?她可是镶在江南水乡名片中的乌镇。
②三月的乌镇,是种一觉初醒梦境犹在的状态。
和煦的阳光照得乌镇温馨如室,老屋、水街、小舟、柳树……享受着这一温情。
树不想动,水不想流,老屋的门不想打开,还有许多的许多都想静静地躺在这个大温床上,把三月温存。
③然而春风总爱撩拔春芽,哪怕很轻很轻,所触之处便有痒痒的感觉。
柳条儿轻摆,柳絮轻盈,若有若无地飘扬;舟橹轻摇,桨儿轻划,水街有了荡漾的涟漪。
醒来的柳条、醒来的水街先把老屋摇醒,老屋再把熟睡的人唤醒,刚醒来的一切回味着睡时的梦,把梦呓复述在三月的阳光下和春风中。
情景里我如入梦境,小桥、流水、磨石、街弄,这一切我都似曾相识,一拔拔的人流我也似曾相识。
我向街边小店哼着小调拉麦芽糖的伙计打招呼,向卖花纸伞的姑娘打招呼,向挂满纸扇的店里老板打招呼,还向……可还没等到他们回应,自己则随人流匆匆而逝,只有梦境才是这样,一定是梦里江南,梦里的乌镇。
④小舟在水街徜徉,人流在石街流动,三月的乌镇,就在这些律动里传递着古老回音,振动着当下游人踩出的节奏。
老街两边的木板楼,以千百年来民房的高度相挨相对,谁也不敢突兀高起,我知道这是民风俚俗所至,在天地间,上苍所赐的福份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每家每户一样平均,敬畏天地一样情怀,天机地福同等享受。
熊红久《端午的阳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i}x,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记叙文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练习及答案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爱尔克的灯光(有删节)巴金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前的故居。
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
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
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
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
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
我只得失望地走了,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
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
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
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里希岛上的灯光。
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
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
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十八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
我相信自己的诺言。
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
这应该是一个“意外”。
但这一“意外”毫不留情地击中了光明之心。
我离家不过一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
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
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
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
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牡丹江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
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A. 月球南极B. 地球南极C. 太阳D. 中国空间站2. 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D. 号声属于超声波3. 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
“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凝固B. 汽化C. 升华D. 液化4. 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6.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物体的长度是1.8cmB. 物体的温度是34℃C. 物块的体积是80mLD. 物体的重力是3kg7. 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 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 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 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8. 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 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 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C. 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 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9. 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镊子B. 天平C. 瓶起子D. 核桃夹10. 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
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
是的。
男子笑着点头。
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
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
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
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
笔迹,调皮的口吻。
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
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
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
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
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1.做人应讲求诚信,为什么卡夫卡要欺骗小女孩?(2分)
2.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4.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请概述其中的一件,与大家分享。
(2分)
答案:
1.示例:这是善意的谎言,可以帮助小女孩忘记烦恼,收获希望。
(或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
)评分标准:(2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或摘引文中的原话均可得分。
2.卡夫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善意的谎言帮助小女孩,使她感受到爱的温暖。
(或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评分标准:(2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或摘引文中的原话均可得分。
3.示例:篇末回扣题目,点明、深化主旨。
评分标准:(2分)答出一点得1分。
4.评分标准:(2分)不设标准答案,能结合自身实际(1分),内容符合题意,表述清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