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语音教案
高考字音复习导入语

高考字音复习导入语篇一: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补充参考)高考语文复习字音专题教案【复习专题】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教学目标】1、牢牢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2、区分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3、提高学生辨析多音字的能力。
4、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
考纲解读一、《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由此可见,语音的考查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判断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一般占3分。
二、近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去掉了“常用”二字,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但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考查,仍然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次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教材为依据。
三、分省命题,许多地方的语音试题具有针对性。
如2013年广东卷第一题所考的“峥”“狰”“慎”“缜”“诅”“趄”“狙” “沮” “诮”“梢”“峭”“辍”“拙”“绌”“啜” 等所有加点的字都是粤语方言区语音和普通话语音差异最大的字。
其它地方卷也是这样,像浙江卷就针对了吴方言的特点,江西卷就针对了赣方言的特点。
四、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多为选择题,所考的都是常见常用字的音。
也有的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
五、考题类型有:(1)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2)选择字音有错误的,(3)选择字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4)判断多音字有几种读音等。
【命题趋向】一、试题一般为单项选择形式,大多数省区的试卷只就字音设题,题干设置不与字形、字义结合。
比起以前的把字音、字形或字义相杂的考查方式,相对要简单一些。
二、语音题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初高中语文课本,其中包括课文中出现的较为生僻的汉字,如掎角之势的“掎”(jǐ)就易误读成犄角的犄(jī)。
三、考查重点仍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习惯误读字、难读字。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三语文单项复习教案-语音

语音教学目标:1.分析并掌握近年江苏高考语音题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典型题。
2.了解2009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语音部分。
3.识记并积累现代汉语的常用多音字。
4.识记并积累现代汉语的常用形近字。
教学重点:1.分析并掌握近年江苏高考语音题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典型题。
2.识记并积累现代汉语的常用多音字。
3.识记并积累现代汉语的常用形近字。
教学难点:1.分析并掌握近年江苏高考语音题以及其他省市的高考典型题。
2.识记并积累现代汉语的常用多音字。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指导总结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常用多音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考纲2009考试说明:“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能力层级为A。
2.研究江苏高考题⒈(2009年江苏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答案】B【解析】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qiàn/xiān 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 D.pǐ yuè/lè píng/bǐng2.(2008年江苏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答案】B【解析】A.shí/zhìmó/múbōB.cháo/zhāo dī/tílǜ/lùC. zhēn/jiān rúɡuǎnɡ/kuànɡD.tuān/zhuìhuì/wěi kān3.(2007年江苏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答案:C【解析】A中第一组都读jiào,B中第二组都读xiù,D中第二组都读zhuó【结论】江苏高考语音命题的特点和趋势:①单项选择形式,只就字音设题,不考查字形、字义。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1)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一)一、考点分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能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
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
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
②注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好”,读hào(动词)“喜好”,读hǎo(形容词)“好孩子”。
(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è”,作“凶恶”讲。
(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薄”,书面语读“bó”,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
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
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
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系列教案字音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年高考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字音【教学目的】1、根据课程标准,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察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察的重点。
3、理解字音致误的类型;4、掌握备考方法,夯实根底。
【教学重点】通过高考试题,理解汉字字音的特点,寻求高考试题规律,掌握考察的重点【教学难点】1.多音字错读2.形声字误读3.形似字误读4.统读字误读5.难读字误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本专题一一共5课时。
其中讲读课1节,练习课2节,讲评课2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重点难点:全面理解拼音考试的重点与解题的技巧〔一〕考点精析1、多音字多音字可以分为两类:①多义多音字的错读:有些字的字义不同,字音也不同,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
例如:“耙〞,读bà是一种弄碎土块的农具。
使用这种农具碎土平地叫“耙地〞。
假设读pá就是另一种农具,有铁耙子、竹耙子等。
“乘〞,作动词时读chéng(特别:姓乘),作量词时读shèng〔特别:历史书叫史乘〕。
“泊〞作动词时读bó,停泊、船泊、泊位、淡泊,作名词时读pō,湖泊、血泊、罗布泊、血泊。
“屏〞表“抑止或者者除去〞读bǐng,屏住呼吸、屏退、屏除,表“遮挡〞读píng,屏风、屏障、屏蔽。
②同义多音字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没有显著的不同,但字音却不同了,例如:“剥〞意思是去掉外面的皮、壳或者者其他东西,单用〔常用于口语〕读bāo,剥皮,剥花生;复合词中读bō,剥夺、剥削。
“壳〞有两种读音:例如口语中读ké,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书面语中读qiào,地壳、甲壳、躯壳。
“逮〞,解释为捉,只有“逮捕〞的“逮〞读dài,其它都读dǎi〔还有一种含义:到、及读dài,力有未逮〕。
“苔〞,只有“舌苔〞的“苔〞读tāi,其于都读tái。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语音部分复习教学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一)一、考点分析《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能力层次为A 级,一般占3分。
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
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采用的题型是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
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
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
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
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
②注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好”,读hào(动词)“喜好”,读hǎo(形容词)“好孩子”。
(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恶”,读“ě”,作“恶心”讲,读“a”,作“凶恶”讲。
(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薄”,书面语读“b?”,薄弱,口语读“báo”,厚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
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
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
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
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
高考复习之语音专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设计

考纲展现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纲解读一、总体要求与导向:此考点的能力要求是“识记”,即识别和记忆;涉及的范围是“现代汉语”,而不包括古代汉语语音;考查的对象是“普通话”,不涉及方言;考核的直接要点是“字音”,能识别字音的正误即可。
二、备考重点:1.注意形声字的错读2.注意形近字的错读3.掌握词的多义而形成的不同读音4.掌握难读字的读音三、以下内容不在高考考查方向上:1.名词术语。
2.拼写,包括拼读、连写与分写、大写与小写等。
3.方言知识与方言语音。
4.文言词语的读音。
知识梳理说明:以下举例中,前一个音为正确读音,后一个为常见错误读音1.形声字的错读鞭笞(chī―tái)旖旎(yǐ―qí)2.形近字的错读狙击(jǔ―zǔ)谄媚(chǎn―xiōn)3.多音多义字的错读押解(jiè―jiě)称心(chèn―chēng)开拓(tuò)拓片(tà)莘莘学子(shēn)莘庄(地名)(xīn)铜臭/乳臭未干(xiù)臭气逼人(chòu)4.同义多音字的错读剥花生(bāo―bō)剥削(bō―bāo)5.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读音熟(口语shóu―书面shú)嚼(口语jiáo―书面jué)6.难读字的错读命运多舛(chuǎn)鹬蚌相争(yǜ)亵渎(xiè)7.特殊读音否极泰来(pǐ)单于(shàn)课堂互动知识点1形声字的错读,形近字的错读例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粘贴(zhān)玷污(zhān)龌龊(wò)运筹帷幄(wò)B.蹉跎(cuō)磋商(cuō)遭殃(yāng)怏怏不乐(yāng)C.飞镖(biāo)剽悍(biāo)绯红(fēi)妄自菲薄(fēi)D.蜿蜒(yán)筵席(yán)市侩(kuài)脍炙人口(kuài)【分析】A项,“玷污”的“玷”应读diàn;B项,“怏怏不乐”的“怏”应读yàng;C项,“剽悍”的“剽”应读piāo,“妄自菲薄”的“菲”应读fěi【答案】D【点评】此题考查形声字的错读巩固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奴婢裨益捭阖俾众周知B.纰漏毗邻枇杷蚍蜉撼树C.糜烂羁縻荼蘼望风披靡D.伶仃囹圄花翎玲珑剔透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龟甲皈依瑰丽名门闺秀岿然不动B.攫取诀窍崛起波谲云诡一蹶不振C.窈窕舀水叨扰咬文嚼字杳如黄鹤D.悭吝纤弱铅华无牵无挂谦谦君子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静谧rnì觊觎jì豁达huò毁家纾难shū拈轻怕重niānB.油渍jì羞赧nǎn采撷xié敷衍塞责sè纵横捭阖bǎiC.龋齿qǔ窥探kuī凄怆chǎng讳疾忌医huì日臻完善zhēnD.毗邻pí戏谑nüè蜷伏quán一蹶不振jué泾渭分明jīng例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碉堡堡垒暴露曝晒B.婢女裨益弊端逃避C.阿姨阿谀婀娜阿胶D.适当档案阻挡党羽【分析】B.都读bì(A.碉堡堡垒都读bǎo暴露读bào曝pùC.阿姨ā其余全读ē;D.适当档案都读dàng阻挡党羽都读dǎng)【答案】B【点评】此题考查形声字的错读,形近字的错读。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语音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语音复习目的: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围绕常用易错,紧抓多音方言,提高辨析能力。
复习方法:导-学-练-评。
复习时间:一课时具体步骤:一、高考字音考查规律1、越来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
难字僻字愈来愈少,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
2、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
如四川省2006年考查的“鞭笞(chī)”,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两字。
3、常见常用的多音字始终是每年考查的重点。
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只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意义而将几个注音弄混。
如四川卷2006年考查的“模样(mó)”、“解甲归田(jiě)”,2007年考查的“着陆/着想”、“呜咽/哽咽”。
4、个别普通读音大家比较熟悉,但个别破读的大家不熟悉,但又常用的特定词语中的读音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
如“心宽体胖”、“埋怨”、“呱呱坠地”等。
5、逐渐淡化声调。
二、命题特点讲解1、单项选择形式,多只就字音设题,不与字形、字义结合,但多音字必须理解字义。
2、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音,古汉语涉及到的汉字音不考。
3、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
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据统计每卷均有4至5个出自此表。
4、考查重点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常用常错字。
大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
三、复习方法介绍1、积累为主。
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
2、强化记忆。
对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中的易读错的字,要强化记忆,准确地读出字音,最好能形、音、义兼顾。
记忆重点是《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社版),第二册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还可删去许多)、第四册附录《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
既要集中突击记忆,更要采用游击战术分散记忆。
高考语音教案范文

高考语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
3. 通过对高考语音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语音要点,提高高考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介绍2. 声母、韵母、声调的练习3. 高考语音重点难点解析4. 高考语音模拟试题讲解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
4. 分析高考语音重点难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
5. 进行高考语音模拟试题练习,讲解答案。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堂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等。
3. 模拟试题:定期进行高考语音模拟试题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高考语音教学的教材,如《高考语音教程》等。
2. 教学音频:或制作有关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音频,用于学生跟读和复习。
3. 高考语音模拟试题:整理近年来的高考语音试题,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
4. 教学PPT:制作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示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语音知识。
2.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反复练习发音,提高语音水平。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 应用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
3. 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纠正发音错误。
4. 引导学生将语音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语音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语音教案 "
【题型探究】
《考试说明》对语音考核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容易读错的字。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近误读。
汉语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对其字形识记不扎实,就会出现误读。
如“赝品”的“赝”(yàn)误读为“yìnɡ”,“床笫”的“笫”(zǐ)误读为“dì”等。
2.音近误读。
有些字的读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在日常交际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
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ǔ”,“绮丽”的“绮”误读为“qī”等。
3.多音字误读。
汉语中有许多多音字,它们的读音随着具体的语境而变化,一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
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误读为“ài”,“厦门”的“厦”(xià)误读为“shà”等。
4.习惯误读。
有些汉字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误读习惯,如“包庇”的“庇”(bì)误读为“pì”,“畸形”的“畸”(jī)误读为“qí”等。
5.不规范的简化字误读。
例如“停”的不规范简化字为“仃”,因而把“伶仃”的“仃”(dīnɡ)误读为“tīnɡ”等。
从2001年恢复考查语音以来,语音题一直比较稳定。
一般都是在第Ⅰ卷中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赋分3分。
其具体的形式有:
1.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2.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
3.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
4.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综观近年高考识记字音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本能力点所命试题的基本趋势。
1.所考及的汉字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且经常误读的字,古代汉语中的异读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
2.《普通话审音表》中的字占重要席位。
3.形旁相同的字是考查热点。
4.题支设计干扰有效,试题难度适中,考生作答区分度明显。
5.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多音字的读音。
6.近五年考及的字一般不重复考查。
二、考试中的误区
在字音的考试中,常见的错误有:
1.凭习惯,想当然,不假思索,轻率地按习惯误读来判断。
例如答1997年试题,一看“标识(zhì)”,心想:这不是认识(shí)的“识”吗?题中注“zhì”,错了。
从而否定该选项,把正确答案给否了。
2.望形猜音,见边(偏旁)读边。
汉字的形声字,其读音常常与偏旁有关,但并没有一定规律,需要一个个地识记。
有的同学在1997年的高考中,认为“见边读边”,“风光旖旎”的“旖”注“qí”没错,把这项选作答案,结果错了!
3.弃易抓难,本末倒置。
常用字、次常用字以外的难字、生僻字,不在考查范围,如果考题中出现难字,往往是用来作“陪衬”的,考生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字上。
如被难字难住,就考砸了。
如在1996年的高考中,有的同学被“戕”(戕害)、“帙”(卷帙浩繁)难住,看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胡乱填个答案了事。
【备考策略】
要“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关键在于:一要重视积累;二要讲究方法。
1.积累多音多义字。
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造成多音多义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词性不同而异读,如“相”作名词语素时读“xiànɡ”如“相貌”,作动词语素时读“xiānɡ”如“相看”,作副词时也读“xiānɡ”,如“互相”。
再如“难”,作形容词语素时读“nán”,如“困难”,作名词语素时读“nàn”,如“灾难”。
二是由于词义不同而异读,如“看”,“看见”读“kàn”;“看守”读
“kān”;“差”,“差距”读为“chā”,“差劲”读“chà”,“差使”读“chāi”,“恶”,“恶心”读“ě”,“恶意”读“è”,“可恶”读“wù”。
三是文白不同而异读,如“薄”,组成书面语汇读“bó”,口语中读
“báo”。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积累,要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平常遇见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在上面,也可常翻阅字典,把常见的多音多义字摘录出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
汉字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读错,如懦(nuò)、嚅(rú),羸
(léi)、赢(yínɡ),肓(huānɡ)、盲(mánɡ)。
一些形声字由于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造成了误读,如“獭”错读为“lài”,“莠”错读为“xiù”,“绽”错读为“dìnɡ”。
一些同学常常根据同一声旁的某一字的读音类推其他字的读音,如“拙”读“zhuō”,“咄”、“绌”也都读成了“zhuō”。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因此我们只有常查字典,日积月累,分类整理,才能将字音读准。
3.要重视课本中的词语。
近年来,课本词语或与之相关的词语在试题中的占有量有增大的趋势。
要正确识记新教材中试验修订本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及课文和注释中的词语,特别要注意其中容易读错音的字,并以此展开,扩大复习的涵盖面。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成语中的某些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及古今异义字的读音是否还要求变读。
对积累起来的词语,要善于分类归纳,抓住重点,总结规律。
对高考语音题中常考到的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方言字等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强记忆。
1.多音字——切记据义定音
多音字,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以示区别,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读音。
如1997年高考第1题中“参与”的“与”意为“参加”,它就不读“yǔ”而读“y ù”;又如1998年高考第1题“押解”的“解”,意为“押送”,它就不读“jiě”而读“jiè”。
2003年B项中的“禅让”的“禅”应读“shàn”,“薄荷”中的“薄”应读“bò”,“簿册”中的“簿”应读“bù”。
2.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所以形声字并不能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
如1995年高考第1题中“畸形”的“畸”,它就不读声旁“奇(qí)”而读“jī”;又如1997年高考第1题中“旖旎”的“旖”,它不读声“奇 (qí)”而读
“yǐ”。
2001年考题中“泌”不读“必(bì)”而读“mì”。
2002年高考第1题A项中的“箴”不读“jiān”,而读“zhēn”,B项中的“阐”读“chǎn”,D项中的“滇”读“diān”,“缜”读“zhěn”。
3.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
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
如1992年高考第1题中“庇护”的“庇”(bì),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屁”而错读为“pì”;又如1996年高考第1题中“璞玉”的
“璞”(pú),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蹼”而错读为“pǔ”。
4.方言字——矫正地区缺陷
我国人口众多,方言比较复杂,共有七大主要方言区,考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
如1996年考题中“姊妹”的“姊”(zǐ),北方的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jiě”;又如1997年考题中“结束”的“束”(shù),南方的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s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