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维修教程之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

合集下载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是一种集中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器。

CPU的供电电路是其功能的关键模块,依赖其可靠的稳定供电能力,为电脑的运行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因此,对CPU供电电路的原理及故障现象的浅析显得愈发重要。

CPU供电电路原理就是向CPU提供功率,实现CPU功能的执行和运行。

总体来说,CPU供电电路有两个部分组成,即供电电路和保护电路。

其中,供电电路的作用是调节电源电压,给CPU提供安全稳定的电源;保护电路的作用则是保护CPU免受不正常电压的损坏,当电压超过正常范围时,保护电路会立即切断电源,避免CPU发生损坏。

CPU供电电路故障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于电源不稳定而引发的故障,另一部分是由于保护电路故障而引发的故障。

常见的电源故障现象有:CPU发热过热,电源过载,周期运行超时等。

而保护电路故障可用常见的有:电源电压过低,过压保护引起的电源切断等。

可以看到,稳定的CPU供电电路对电脑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来保护各种电路,确保电脑的稳定工作。

首先,应检查电源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确保它具有足够的输出能力,以及充分的热量分配和散热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CPU的发热量,降低CPU的过热可能性。

其次,我们应检查供电路中的安全保护电路。

比如,它应检查主板上电源连接的正负电压变化,当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才会关闭电源,以防止电路短路。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的保护措施来防止CPU供电电路故障,如使用自动化热传感器,增加热传感器的数量,采用智能风扇系统等,以确保CPU的正常工作,确保电路的稳定和安全。

总而言之,稳定的CPU供电电路对电脑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CPU供电电路的可靠性,以保护电脑的正常运行。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故障浅析CPU是计算机中常见的重要元件,电路设计者需要对它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设计出合理可靠的电路。

其中供电电路是CPU的关键,它负责CPU的供电、保护与控制。

本文将对CPU的供电电路原理、组成、结构和故障浅析进行介绍。

一、CPU供电电路原理CPU的供电电路原理是将较低的电压转换成CPU所需的电压,并保证稳定的输出电压。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源,变压器,电容器,稳压器,电感,热保护器等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将较低的电压转换成 CPU 需的电压,并通过稳压器对输出电压进行稳定。

二、CPU供电电路组成CPU供电电路的组成元件主要有电源、变压器、电容器、稳压器、电感、热保护器等。

1、电源:CPU供电电路的起点是电源,电源的主要作用是将市电转换成可以供给CPU使用的电压。

电源可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它的输出电压根据不同的类型有所不同。

2、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可以变换的电路元件。

变压器是通过交叉绕组,利用交流电磁感应原理,使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产生改变,从而达到输出电压满足CPU的要求。

3、电容器:电容器的作用是稳定CPU的电压。

当输入的电压大于稳定电压时,电容器可以吸收有效的电量,当输入的电压小于稳定电压时,电容器可以释放存储的电量,从而保证CPU的电压稳定的工作。

4、稳压器:稳压器是一种电路元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负载来保持输出电压不变。

稳压器可以抑制输入电压的变化,从而保证CPU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5、电感:电感是一种电路元件,它可以抑制CPU供电线路中的电流变化,从而有效抑制CPU供电电路输出中的噪音。

6、热保护器:热保护器的作用是当CPU的温度升高时,热保护器可以关断电路,避免CPU过热而发生损坏。

三、CPU供电电路故障浅析CPU供电电路故障的表现主要有电压过高或过低、功率过大或过小等现象。

造成故障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下文列出的。

1、电容器失效:电容器的失效可能是由于过载,过载会使电容器效率大大降低,从而影响CPU供电电路的正常工作。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处理数据。

为了保证CPU正常运行,主供电电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

一、主供电电路的基本组成CPU主供电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电源:供应电流和电压给CPU的电源单元。

2. 电源单元:负责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CPU需要的稳定电压。

3. 电压调节器:根据CPU的工作状态和需求,调节电压的大小,保证CPU供电的稳定性。

4. 电容器:用于储存电能,平衡电压波动,提供稳定的电流给CPU。

5. 稳压模块:用于控制电压的稳定性,防止电压过高或过低对CPU造成损害。

二、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源提供直流电:电源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给电源单元。

2. 电源单元转换电压:电源单元将直流电转换为CPU需要的稳定电压。

通常情况下,CPU需要的电压为1.2V、1.8V或3.3V。

3. 电压调节器调节电压:根据CPU的工作状态和需求,电压调节器调节电压的大小。

当CPU处于高负载状态时,电压调节器会提供更高的电压以满足CPU的需求;当CPU处于低负载状态时,电压调节器会降低电压以节省能量。

4. 电容器平衡电压波动:电容器储存电能,当电压波动时,电容器会释放或吸收电能,以平衡电压的波动,保持供电的稳定性。

5. 稳压模块控制电压稳定性:稳压模块监测电压的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电压过高或过低,稳压模块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节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或关闭电源,以保护CPU的安全运行。

三、主供电电路的分析解析在分析主供电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源的质量: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CPU的供电稳定性。

优质的电源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减少电压波动,保护CPU的正常工作。

2. 电压调节器的性能:电压调节器的性能决定了其对电压的调节能力。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的维修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的维修

电脑主板CPU供电电路的维修CPU供电电路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地运行,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CPU供电电路通常采用PWM(PtilseWidthMedulation脉冲带宽调制)开关电源,该部分电路主要是由PWM电源管理芯片、场效应管(MOSFET管)、储能线圈和滤波电容'等元器件完成。

CPU供电电路的电路框图如下图所示。

一、CPU 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不同的CPU需要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是不同的,P3CPU有内核和外核两种供电电压,内核供电电压Vcore为1.2V-2V,外核供电电压为固定的2.5V(外核供电电压一般由三端稳压器得到):P4CPU的供电电压有内核供电电压Vcore(通常为1.O5V-1.5V)和AGTL总线终端电压VTT(针对不同型号的CPU有1.8V、1.5V、1.l25V,这个供电电压一般由北桥供电电路提供,电路比较简单)。

CPU的核心电压供电电路是最容易损坏的电路,因此在维修工作中所指的CPU供电电路一般都是指核心供电电路(Vcore电路)。

主板上所用的PWM电源管理芯片都有几个电压识别控制踹(通常为VIDO-VID4),这些引脚通常与CPU相连(如不接CPU,则这几个控制端默认为高电平),通过控制这些引脚的电平,就可以控制输出的直流电压值,即CPU的供电电压。

不同型号的CPU在出厂时已通过对相应的VIDO-VID引脚悬空和短按的方法设定了CPU的供电电压值,如不接CPU则VIDO-VID4引脚为默认高电平,电源PWM电源管理芯片停止工作。

接上CPU后,电源电路中的PWM电源管理芯片就会先判断CPU需要多高的供电电压,然后就会通过改变驱动脉冲输出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单位时间内场效应管的导通时间和总时间之比)来控制场效应管的导通,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如下右图所示。

由于单个MOSFET管的输出电流通常为20A左右,而对于一些耗电量大的CPU(如Pentium4、AthlonXP系列CPU)其需要电流通常高于45A,这时就需要将多个供电电路并联起来为CPU供电,有几路供电电路并联就称为“几相”供电。

主板维修-CPU供电电路ppt课件

主板维修-CPU供电电路ppt课件
CPU供电电路
由于CPU核心电压较低,且有着越来越低的趋势,ATX电源供给主板 的12V和5V直流电不能直接供给给CPU,所以需要一定的供电电路来 进行高电流电压到低电流电压的转换(即DC-DC转换),这些转换 电路就是CPU供电电路。
CPU供电电路的功能: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 作状态下稳定的运行。同时由于CPU功耗非常大,从低负荷到满负 荷,电流变化非常大,为了保证CPU能够在快速负荷变化中,不会 因为电流供应不上而无法工作,CPU供电电路要求具有非常快速的 大电流响应能力。
可编辑ppt
1
CPU供电电路组成
CPU供电电路主要有电源管理芯片,场效应管(上下管),电感, 滤波电容等元件组成。
可编辑ppt
2
CPU三相核心供电电路
可编辑ppt
3
上下管的区分
1.上管D极与P4 12V相通。 2.上管S极接下管D极。 3.下管S极接地。 4.上下管G极都通电源IC。
CPU核心供电测试点
8
上下管形式: 1.一个上管、一个下管 2.一个上管、两个下管 3.两个上管、两个下管
可编辑ppt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ppt
5
CPU核心供电短路维修方法
1.电解电容有无击穿损坏。 2.上下管有无击穿。 3.黑色钽电容有无击穿。 4.检测电源IC有无短路损坏。 5.南北桥有无短路。
插上P4就掉电。 1.上下管有无击穿。 2.滤波电解电容有无击穿。
3.电源IC有无短路损坏。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1.上管S极 2.下管D极 3.供电电感 4.电容正极

CPU单相供电电路详解及检查维修流程

CPU单相供电电路详解及检查维修流程

板通电后,电源IC(又叫PWM Control)开始工作,发出 脉冲信号,使得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当负载两端的 电压VCORE(如CPU需要的电压)要降低时,通过MosfET 场效应管
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对L2电感进行充电并达到所需的 额定电压。 当负载两端的电压升高时,通过 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供电断开,电感 L2释放出刚才充入的能量,这时的L
本文一共三个部分:CPU主供电电路构成、CPU单相供电 电路的工作原理(以HIP6021电源IC为例)、CPU单相供 电电路维修流程详解。感谢深圳红警电脑维修培训学校 提供技术资料对本
文的支持。 供电电路大致构成 CPU主供电是CPU 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多由电源IC、场效应管、电感线 圈、电容等组成,有时会再加入稳压二极管、三极管组 成CPU主供电路。 电脑主板主
PU核心电压(Vcore)不正常。而这有两种情况:第一是: CPU核心电压偏高或偏低: 电压偏高查Q1是 否击穿或查反馈电路。 电压偏低查Q2击 穿或电容漏电以及短路。 第二种
是:无供电 首先测量Q1 D极5V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就修复ATX 5V到Q1 D极之间的电路(通常情况 下很少坏)如果正常就继续第二个维修步骤: 查Q1 G极控制波形:如果
正常就需要更换Q1和Q2,如果不正常就继续第三个维修 步骤: 查电源IC的12V供电:如果不正常 就更换12V供电保险电阻或查ATX12V到IC之间的线路,如 果正常就继续第四个维修
步骤: 检查VID0-VID4电路,如果不正常就 需要更换5V上拉排阻或与之相关的监控芯片、I/O、缓冲 器。如果正常就继续第五个维修步骤: 查IC周围电路:如果正常就更换掉电
电1.5V,内存3.3V(也有北桥、南桥通过这种方式供电)。 电路工作原理 CPU单相供电电路工作原理详解: ATX5V经过Lin加到Q1的D极,12V功过电容滤波直接加到 HIP30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

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解析一、引言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其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源供应。

而CPU主供电电路作为CPU电源的核心部份,起着将电源输入转换为CPU工作所需的电压和电流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进行分析解析。

二、CPU主供电电路的组成1. 电源输入:CPU主供电电路通常由电源输入、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

电源输入是CPU主供电电路的起点,它接收来自计算机电源的直流电,并通过滤波电路进行初步滤波。

2.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主要由电容和电感组成,其作用是过滤掉输入电源中的噪声和干扰信号,确保供给CPU的电源电压干净、稳定。

3. 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是CPU主供电电路的核心部份,其作用是将经过滤波的电源电压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其稳定在CPU所需的工作电压范围内。

稳压电路通常采用稳压二极管、稳压三极管、稳压芯片等元件来实现。

4.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是为了保护CPU主供电电路和CPU本身不受电源异常、过压、过流等因素的影响。

保护电路通常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

三、CPU主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1. 电源输入:CPU主供电电路通过电源输入接收来自计算机电源的直流电。

计算机电源通常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电源线输出给CPU主供电电路。

2.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通过电容和电感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处理。

电容可以对高频噪声进行滤波,而电感则可以对低频噪声进行滤波。

通过滤波电路,CPU主供电电路可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干净的电源电压。

3. 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是CPU主供电电路的核心部份。

稳压电路通过稳压二极管、稳压三极管、稳压芯片等元件,对滤波后的电源电压进行进一步调整,使其稳定在CPU所需的工作电压范围内。

稳压电路可以根据CPU的工作状态和负载变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

4.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起到保护CPU主供电电路和CPU本身的作用。

电脑维修-主板维修-CPU供电维修

电脑维修-主板维修-CPU供电维修

.CPU主供电不正常维修方法当诊断卡不跑代码,我们首先要查CPU主供电是否正常。

一、检修思路1.量 CPU旁边场效应管的D极是否正常。

上管有12V,下管有 1.5V 左右。

2.如不是这两个电压,就是CPU主供电不正常了。

3.高的 12V 我们不管,我们只管那个 1.5V 的。

主供电不正常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电压为0,一种是偏低,还有偏高的。

4.电压为 0 的检修方法,我们先摸一下场效应管是否发烫,表面有无烧焦的痕迹和异味,电解电容有无漏液等,如有直接换掉。

5.接着我们断电量主供电点的对地阻值是否为 0 欧左右,正常插 CPU应为 10 欧,不插为 30 欧。

6.如为 0 欧,肯定是有短路的了,有可能北桥短路, CPU短路,滤波电容短路,场效应管击穿。

7.如阻值正常,我们看场效应管的 G极是否有正常的高电平,如没有是不是 G极对地短路,可断电量对电阻值。

8.G 极对地短路不是场效应管就是电源 IC。

断开脚量就知道是哪个了。

9.G 极没短路电压又没有,查电源芯片的工作条件是否具备,具备了就直接更换。

10.G极正常, D极又没对电短路。

那就是上管没有12V 电压了,场管全部开路是不可能的。

二、检修步骤主供电为 0用手触摸场管、电源芯片,用眼看相关元件有无外观问题,如电容漏液等↓断电查供电点有无对地短路有→逐步排除可能短路的元件,如场管、CPU、北桥(有无发烫)、电容等↓无查所有下管的G极是否都有高电平有→查上管的12V 供电↓无断电量所有下管的G极,有无对地短路的是→断开脚判断是场效管还是电源IC↓无查电源 IC 工作条件是否正常否→查不正常的原因↓正常换电源 IC主供电偏低↓断电量所有下管的G极是否对地短路是→断开脚判断是场效管还是电源IC↓否有场管未工作,须用手去感知温度没温度→换那个↓查不出来断电量场管三个引脚的对地阻值,找出不同的,换掉.三、根据诊断卡代码查故障1.如果一开机只有电压、时钟显示,而没有代码显示就检查CPU有无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板维修教程之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

主板维修教程之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显示器在不亮,检修重点在CPU主供电电路,CPU主供电电路是在维修中最易损坏的一个区域,它损坏后测试卡显示FF00。

主板可以加电,但CPU不工作,因为CPU需要一个稳定供电电流,才能工作。

CPU主供电损坏的特征,如一些网吧的,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周围电容鼓包漏液,电容防爆槽爆开,接到这样的主板,首先将鼓包漏液的电容进行更换,更换的耐压值可以大一点,容量可以误差不超过20%。

场效应管击穿,用万用表打在蜂鸣档上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场效应管击穿。

通过测ATX 电源的接口对地数值也可以判断出来是5V不是12V击穿根据电容的特征去修。

一般CPU主供电电路所有与之相关电路都设置在CPU插座附近。

不会在主板上的任何地方设置它的主供电电路。

电压识别管脚VID0—VID4,也就是说CPU需要量多大的电压,需要多大的电流。

如P3的CPU需要的电压稍高,P4CPU需要的电压比较低,针对不同频率的CPU需要的电压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主板CPU需要多大的电压必需要将自己的信息告诉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经过内部编程之后,输出CPU所需要正确电压。

相知道CPU供电电压是多少,自己去下载CPU底视图,里面有教你如何测CPU供电。

整个工作流程:主电的产生,电路由电源控制芯片(CPU的供电芯片U1)、声效应管(其中场效应管Q1是起电压调整作用,Q2为续流稳压作用),滤波电容(C1~CN)、电感(L1、L2)、稳压二极管(D)和一些帖片电阻电容元件等构成。

其中电源控制器的供电为12V,由ATX电源的黄线直接提供。

场效应管的供电为5V,由ATX电源红线提供(P4以上的主板由附加电源共色线提供12V)。

主板空载:主板空载,就是主板在未装CPU的情况下,按PS—ON键,U1由于得到一个12V供电电压,控制场效应管通过电感、电容会产生一个功率很低的主电压或者U1不工作,这时电压输出为零,其主要原因是CPU没有提供一个电压识别信号,来控制电源管理器产生CPU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主板,此电压值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0.?V、1.?V、2.0V、5.0V。

原因是因为在未装CPU的情况下,电源控制器的电压识别管脚(VID0~~VID4)没有得到CPU加过来的电压识别指令,无电平信号。

所以电源控制器芯片内部电路就不能完全工作,也就是说电源控制器输出时不知把该电压控制在多少伏,同时电源控制器也不会向场效应管的G极输出脉冲控制电压,场效应管就不会工作。

所以主板在空载的情况下,只会输出以上几个不同的电压值。

即使偶尔在空载时,能测出2.0V电压值,此时的电压功率也是很小的,因为场效应管没有完全工作。

主板插上CPU:当主板装上CPU之后,CPU的5个电压识别管脚就会自动的固定一组电压识别指令信号,将电平信号加到电源控制器的电压识别引脚上,这时电源控制器内部电路就会完全工作,然后根据CPU加来不同的电压识别指令信号,氢电压自动的调整在CPU工作时所需要的电压。

它是通过向场效应管G极输出脉冲控制电压,让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使其工作在开关状态。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主板在加电的瞬间,12V、5V、3.3V等电压进入主板,这时CPU的5个电压识别管脚就会提供固定的一组电压识别指令,给电源管理器,电源管理器在供电和VID信号的作用下,其芯片内部电路完全工作。

当电源管理器的高端门向场效应管Q1的栅极(G极)输出高电平,此时Q1导通,同时,电源管理器的低端门向场效应管Q2栅极(G极)输出低电平,Q2截止。

电源Vcc的5V通过Q1调整,由电感电容滤波加入负载CPU,这时电感L2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左正、右负),阻止电流增大,电感这时处于一个储能状态,电感具滤波储能的作用,当Q1截止,Q2导通,电感为阻止电流变小,也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左负、右正),给电容充电。

当Q1属于截止状态的时候它内部存储的电容经过CPU消耗以后经过Q2形成一个回路,Q2在这个位置主要起到一个储留和保护的作用。

往往它这个特定的作用决定它不是一个容易受损坏的一个元件,当这个电感的电流或电压增大,最容易烧坏我们的场效应管,当下一周期到来时,重复上面的动作,这样周而复始,CPU就会得到恒定的电压能量。

因此,通过Q1,Q2的导能和截止,电感和电容滤波整流,产生CPU所需要的稳定电压。

这就是它的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

这是多项供电中的供电中的单项原理,370主板接口的内核电压1.5V和2.5V的产生,各个主板是不同的1、直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外的电阻产生,一般1.5V电流比较大,不会使用这种方法2、电源管理芯片输出并控制场效应管G极和三极管B极,一般在场效应管D极或三极管C极上接5V或是3.3V电压,S极输出。

3、1.5V与2.5V线性模块降压等得到,一般输入电压为3.3V。

478的CPU只有一个供电CPU通过电源识别管脚告诉电源管理芯片所需要的电压,电源管理芯片控制场效应管,通过电感,电容产生CPU所需要的电压。

在478中,CPU需要电流很大,一对场效应管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并联4个或6个场效应管,俗称多项供电。

! 像现在的CPU供电电路,一般是三对场效应管,这属于多项工作原理,三组供电,在现在一般的CPU工作功率达到了80瓦,所需要的电流是非常大的。

这时为CPU能在高频大电流下稳定的运行,稳定的工作,必需采用多项供电,那这就是多项供电中的单项工作原理。

在以后遇到主板,检修CPU主供电电路的时候,同样只要会单项中的原理,多项供电检修原理是一样的。

在主板插上CPU以后,测示卡显示的是FF00,那就证明CPU没有工作,CPU没有工作,第一个检查的就是它的工作条件——供电主板上的所有设备,要想保证其工作稳定或工作正常,首要问题就是它的动力源也就是供电源必需,其次时钟也就是芯脉跳动必需正常,检修它的复位是否正常。

在主板的Q1X极,场效应管的X极就可以测定供电是是否正常。

将万用表打在直流20V 档上,红表笔接地,黑表笔点测试点Q2的D极或者说点Q1的X极;或者点电感线圈L2,即可判断出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那哪个才是Q1哪个才是Q2,Q1D极接的是红色5V或者12V,这时将万用表打在蜂鸣档上,一支表笔放在ATX电源的黄SE12V里面,另一支去连接Q1的D极,点哪个D极,响有蜂鸣声哪个就是Q1。

当找到Q1,那Q2就容易找到,当我们确定Q1以后,,红表笔点入Q1的X极,黑表笔在它旁边找跟Q2的地极哪个相连或蜂鸣,那就可以确定出它的单组供电,确定出一项供电。

那像有些主板它属于三相供电,在主板中多项供电也主是单项供电的并联,为了增大电流采取了并联关系,现在多数主板的供电电路都采用了两项电路,或多项设计,用力满足CPU 高功耗的需求,使功率达到80瓦,工作电流达到50A。

采用多项供电不仅可以为CPU提供足够可靠的电能,还可通过分流的使作用使每项场效应管的负载减少,为主板的稳定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三项供电电路采用Intel公司一个特定的工作模式。

怎么样才能找到CPU供电电路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只要确定出一项供电以后,用万用表打在蜂鸣档上,一支表笔接差场效应管Q1控制极(G极),另一支表笔和旁边的芯片去连接一下,连通以后即可知道它是不是电源管理芯片。

找到电源管理芯片,就不用找电压识别管脚。

如何检修CPU供电路:1、测Q1的D极5V或12V,他是由ATX电源的红色5V或黄SE12V直接提供。

如果不正常,查电源红线或黄SE线到D极。

如果正常,进行下一步工作。

2、测Q1的G极3~5V控制电压,由电源管理芯片提供,如果正常,场效应管坏,更换场效应管。

如果不正常,把Q1的G极悬空,测电源芯片的输出端电压。

3、测电源芯片输出电压,如果没输出,查电源芯片的供电12V或5V,由ATX电源提供,如果没有供电,查相关线路。

如果有供电,换电源芯片。

4、测PG电源源好5V(电源灰线),如果正常,换电源芯片,如果不正常,更换与电源灰线相连的芯片。

注:常坏是电源控制芯片和场效应管以及R1限渡电阻,一般CPU供电中15V,主供电会无输出时,电源控制芯片坏的可能性最,如果具有基某中一项输出不正常,则是输出此项的场效应管坏的最多(如Q3的1.5V输出)。

一般在1.5,2.5V都有情况,主供电如果没有,一般是Q1或Q2、D1损坏比较多。

在有2.5V主供电的情况下,如果1.5V没有,百分之八十是控制1.5V输出场效应管损坏;如果有2.5V不输出的话,与修1.5V同样;如果1.5V,2.5V主供电同时没有,而且电源芯片供电正常时(12V、5V),百分之八十是芯片坏了。

由于主供电电路中的采用的是多项并联的关系,它每单项的供电,单项场效应管损坏,都会导致整个CPU供电电路的不稳定。

所以要检修中不要盲目的去折看供电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可用断路法来排除,首先将场效管断开一组,然后再判断其好坏这个就是CPU主供电电路的检修流程。

这就是整个CPU供电电路的检修流程。

CPU不工作,测试卡只跑00、CF、C0、FF等。

不能跑到C1但有些朋友还问,为什么CPU供电都正常了,为什么测试卡还是跑FF或00呢,为什么CPU还没有工作呢?这可就要按我们的维修规则了,先修供电,再修时钟,后修复位。

就算你CPU供电正常了,但时钟不正常或复位不正常,也会导致CPU不工作南桥没供电,供电偏高或偏低,也会导致CPU不工作。

北桥没供电,供电偏高或仿低,也会导致CPU不工作。

南桥、北桥虚焊、不良,也会导致CPU不工作内存没供电也会导致CPU不工作(相对板来说)。

CPU座的数据线,如果有一条和北桥开路,或短路,也会导致CPU不工作。

最好有一个CPU 灯座,放到CPU插座上,一通电,就知道哪条数据线开路,短路等,总比你一根根的去量CPU 的数据线。

CPU频率跳线不对,也会不工作。

BIOS坏CPU也会不工作,对于CPU不工作的原因还有很多,这些需要大家在维修经验中慢慢总结。

CPU 主供电的检修流程图注:常坏的元器件是电源控制芯片和场效应管以及R1限流电阻,一般CPU供电中15V,25V,主供电全无输出时电源控制芯片损坏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只有其中一项输出不正常,则是输出此项的场效应管坏的最多(如Q3的15V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