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ppt 第一章 军事思想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ppt

军事理论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ppt
一、为什么要在大学开设军事理论课
• 法律依据: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
义务
• 、世界趋势: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
作,将其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 •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 • 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
第四阶段 明至清前期的军事思想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革新与守旧并存的矛
盾中继续前进的时期
• 一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
单纯防守作战的思想
• 另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也从实践中总结出
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概要
• 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 • 战争与政治 • 战争与经济 • 战争与主观指导 • 将帅修养 • 治军 • 战略战术 • 战争保障
• 要整体把握 • 学会创造性思维 • 做到融会贯通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二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三阶段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四阶段 明至清前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概要
• 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
• 战争的起因。《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
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日内乱,五曰因饥”。
• 战争的性质。《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
二日强兵,三曰刚兵,四日暴兵,五日逆兵”。
• 战争的作用。《司马法》中指出,“是故杀人安
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 止战,虽战可也。”《尉缭子》则明确指出, “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ppt
一、为什么要在大学开设军事理论课
• 法律依据: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
义务
• 、世界趋势: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
作,将其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 •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 • 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
第四阶段 明至清前期的军事思想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革新与守旧并存的矛
盾中继续前进的时期
• 一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
单纯防守作战的思想
• 另一方面一些有识之士也从实践中总结出
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概要
• 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 • 战争与政治 • 战争与经济 • 战争与主观指导 • 将帅修养 • 治军 • 战略战术 • 战争保障
• 要整体把握 • 学会创造性思维 • 做到融会贯通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一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二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三阶段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军事思想 • 第四阶段 明至清前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阶段 夏、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容概要
• 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
• 战争的起因。《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
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日内乱,五曰因饥”。
• 战争的性质。《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
二日强兵,三曰刚兵,四日暴兵,五日逆兵”。
• 战争的作用。《司马法》中指出,“是故杀人安
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 止战,虽战可也。”《尉缭子》则明确指出, “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
第一章 军事思想

(2)常备不懈。
古人教重视备战工作。《吴子兵法》指出:“夫安 国之道,先戒为宝”。《司马法》指出:“天下虽 安,忘战必危”。
(3)力争主动
《孙子兵法》指出:“致人而不至于人。” 《尉缭子》指出:“故兵贵先,胜于此,则 胜彼矣。” 《白毫子》指出:“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 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必坚。”《孙子 兵法》指出:“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 分为十,是以十功其也。
(2)、战争与经济
《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 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 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孙子 兵法》中指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 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战国时期的管仲也指出: “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由 于战争对经济依赖较强,所以,《孙子兵法》中指出:“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 “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还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 则:“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
(四) 军事思想的特点
1、鲜明的阶级性 2、强烈的时代性
3、明显的继承性
二、军事思想的作用
1、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
能正确地认识战争的本质,从而能够指 导国家或政治集团正确制定国家大计, 确立国家和军队的战略。
2、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能制
定正确的国防战略使国家经济的发展与 国防力量的增强结合起来,加强国防力 量的建设,才能遏制战争,充分保卫国 家的安全。 3、人们只有坚持正确的军事思想来指 导自己的军事活动,才有可能在战争这 种残酷激烈的对抗斗争中夺取胜利。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等多个领域。
阶级性
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定义
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问 题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5
实践性
来源于战争实践,并指导战争 实践。
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映 时代的特征。
4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军事理论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4/1/25
18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
05
设
2024/1/25
19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基本概念
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以信息化军队 为主体,以信息化战略为指导,在陆、海、空、天、网络等多维空间进行的战争。
21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与指挥方式
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包括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精确打击战等。
指挥方式
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方式具有扁平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实现了指挥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提 高了指挥效能。同时,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方式还强调联合作战指挥和军民融合指挥等新型指挥模式。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挑战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国防体系;需要加强信 息化军队的建设;需要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需要加强信息化战争的指挥和控制 能力。
2024/1/25
10
03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2024/1/25
11
中外军事思想概述
阶级性
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定义
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问 题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5
实践性
来源于战争实践,并指导战争 实践。
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映 时代的特征。
4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军事理论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4/1/25
18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
05
设
2024/1/25
19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基本概念
信息化战争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以信息化军队 为主体,以信息化战略为指导,在陆、海、空、天、网络等多维空间进行的战争。
21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与指挥方式
作战样式
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包括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精确打击战等。
指挥方式
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方式具有扁平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实现了指挥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提 高了指挥效能。同时,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方式还强调联合作战指挥和军民融合指挥等新型指挥模式。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新挑战
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国防体系;需要加强信 息化军队的建设;需要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需要加强信息化战争的指挥和控制 能力。
2024/1/25
10
03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2024/1/25
11
中外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大学军事理论PPT课件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俄罗斯的强势复兴战略
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谋求在国际事务中 的更大话语权。
其他国家的军事战略
如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的军事战略, 各有特点和侧重。
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国际合作 与竞争并存。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领域的问题,包括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军队的组建、 管理和运用,国防政策、战略和策略等。
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现实情况和未来趋 势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军事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02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当前趋势
智能化、网络化、高超声 速技术等成为现代国防科 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展望
量子计算、生物科技、人 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望引 领未来国防科技发展。
现代国防科技的主要领域与成果
武器装备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隐身 技术、高超声速武器
等。
侦察监视技术
卫星侦察、无人机侦 察、网络侦察等。
指挥控制技术
自动化指挥系统、智 能决策支持系统、网
络中心战等。
新型作战力量
网络战部队、太空战 部队、生物战部队等
。
现代国防科技对军事理论的影响与挑战
战略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改变了战争 形态和作战方式,对军事 战略和战争理论产生深远 影响。
战役战术层面
新型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 的出现,要求创新战役战 术理论和作战方法。
军队建设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发展要求军 队加快转型重塑,提高信 息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俄罗斯的强势复兴战略
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谋求在国际事务中 的更大话语权。
其他国家的军事战略
如日本、印度、欧洲等国家的军事战略, 各有特点和侧重。
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国际合作 与竞争并存。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领域的问题,包括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军队的组建、 管理和运用,国防政策、战略和策略等。
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现实情况和未来趋 势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军事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02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当前趋势
智能化、网络化、高超声 速技术等成为现代国防科 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展望
量子计算、生物科技、人 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望引 领未来国防科技发展。
现代国防科技的主要领域与成果
武器装备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隐身 技术、高超声速武器
等。
侦察监视技术
卫星侦察、无人机侦 察、网络侦察等。
指挥控制技术
自动化指挥系统、智 能决策支持系统、网
络中心战等。
新型作战力量
网络战部队、太空战 部队、生物战部队等
。
现代国防科技对军事理论的影响与挑战
战略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改变了战争 形态和作战方式,对军事 战略和战争理论产生深远 影响。
战役战术层面
新型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 的出现,要求创新战役战 术理论和作战方法。
军队建设层面
现代国防科技发展要求军 队加快转型重塑,提高信 息化、智能化水平。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国家安全面临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 挑战,如外部势力干涉、 经济制裁、网络攻击等。
机遇
全球化、信息化为国家安 全提供了更多合作与交流 的机会,如共同打击跨国 犯罪、维护国际秩序等。
应对策略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 合作与交流,积极应对各 种挑战和机遇。
06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国防建设概述
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 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个领域。
国防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国 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 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防建设需要依靠科技、人才 和法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强 军民融合,提高国防实力。
国防动员的意义与任务
国防动员是国家应对战争和其他 紧急状态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 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保障国家
01
03 02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 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
1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任务
2
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
3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01
02
03
推进信息化作战理论创 新
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培 养
完善信息化军队组织形 态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目 录
• 军事理论概述 • 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 •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 •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 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 •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01
军事理论概述
军事理论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 规律的科学,是指导国防和军队 建设的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PPT课件-军事思想(含古代军事思想)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间谍的重要性及应用
胜
孙子十胜论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胜于易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智,非善之善 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 之善者也。古之所谓善战者, 胜于易胜也……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 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唐
汉 水
淮水
柏举
蔡
凤台
大 别山
江陵 楚 武 汉
柏举之战为孙武指挥的西破强楚的一次战役 蔡
唐
汉 水
淮水
2、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三个谋略制胜思想
(3)不战而屈人之兵
——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 道也。
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 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第一篇 《计》 五事、七计 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 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取胜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 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 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 而劳之,亲而离之。
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篇

第四节 人民战争思想
一、人民战争思想概念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战争的基本概念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 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基本属性:正义性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军事理论宝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战争观与方法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 答了战争是什么,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采取的态度 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一)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三)战争是经济的竞赛 (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二、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人民军队
(一)依靠军队进行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二)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军队
三、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二)战争队、工作队、生产队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四、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 2、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 (二)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 1、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2、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 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 (三)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2、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1)一切行动听指挥;(2)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3)一切缴械要归公 八项注意:(1)说话和气;(2) 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4)损坏东西要赔;(5)不 打人骂人;(6)不损害庄稼;(7)不调戏妇女;(8)不虐 待俘虏 (四)加强“三化”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孙子兵法》的影响
(1)《孙子兵法》在中国的影响。它一问世, 就受到我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 与推崇。先秦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说:“境内 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三国时期 著名军事家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 孙子所著深矣”。
(2)《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
《孙子兵法》对日本军事思想的影响最为深 远,被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一度 成为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一战时,日 本海军把《孙子兵法》配发到驱逐舰一级。 1941年12月7日,日军就以“出其不意”的 原则偷袭珍珠港。二战后,日本研究应用 《孙子兵法》领域不断扩宽,已经广泛涉及 军事、商业、体育等多种领域。
四、西方近代军事思想
一、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萌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约在夏、商、西周时期。这时有师、旅、卒、两、伍的编制, 青铜兵器广泛使用,著名的战争有甘之战、鸣条之战,牧野 之战等。战法主要是步战与车站结合。在甲骨文、金文和 《尚书》等古代史料及大约在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志》、 《军政》等书中对这时的军事有所记载。
1.
(二)军事思想的内容
分成两个层次: 1、军事哲学 主要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军事实践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 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分类
1、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古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2、按阶级分:分为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 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军事思想; 3、按国家分:外国军事思想和中国军事 思想。
(2)、战争与经济
《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 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 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孙子 兵法》中指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 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战国时期的管仲也指出: “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由 于战争对经济依赖较强,所以,《孙子兵法》中指出:“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 “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还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 则:“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
(3)、战争的作用
《尉缭子》指出:“故兵者,所以诛暴乱, 禁不义也。”《司马法》提出以战止战的思 想。指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 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 也。”
2、战争与政治、经济、主观指导的 关系
(1)战争与政治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谓正,正不获 意则权,权出于战争,不出于中人。《孙子 兵法》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 能为胜败之政”。《尉缭子》指出:“兵者, 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
第一章
军事思想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论
一、军事思想的内涵 二、军事思想的作用 三、军事思想的本质
一、军事思想的内涵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
根据《军事大百科全书》定义:军事思
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 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 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概念分析:
军事思想是人们对军事活动客观规 律的认识 2. 军事思想是人们对军事斗争活动实 践经验的总结 3. 军事思想是人们在军事活动中的指 导思想
(四) 军事思想的特点
1、鲜明的阶级性 2、强烈的时代性
3、明显的继承性
二、军事思想的作用
1、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
能正确地认识战争的本质,从而能够指 导国家或政治集团正确制定国家大计, 确立国家和军队的战略。
2、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能制
定正确的国防战略使国家经济的发展与 国防力量的增强结合起来,加强国防力 量的建设,才能遏制战争,充分保卫国 家的安全。 3、人们只有坚持正确的军事思想来指 导自己的军事活动,才有可能在战争这 种残酷激烈的对抗斗争中夺取胜利。
2、形成时期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春秋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时期。 这时期一大批兵书诞生,以《孙子兵法》为 代表,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初步确 立。
这时期的军事思想是:
(1)对战争的认识逐步深化; (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建军理论,提出了一系 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奠定了古代军事哲 学思想的基础。 如《孙子兵法》反对战争的不可知论,认为 战争可先知、先算、先胜,提出了“知彼知 己,百战不殆”的观点。
3、充实提高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 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 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 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是中国古代军 事思想的充实提高时期。
这时的军事思想的主要是:
在继承先秦传统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运用, 内容更加丰富,水平进一步提高。 (1)一是高度重视战略谋划。 在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一些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能 力。例如:楚汉战争中,汉对经营基地、收 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盟国以及正面坚持、 敌后袭扰、两翼牵制等战略运用甚为成功。
6、战争其他保障
古代军事思想家重视战争物资储备和后方补给。《孙子兵法》 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积委则亡”,“取 用于国,因粮于敌。” 地形。《孙子兵法》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 天知敌,胜乃不穷”。 用间。《孙子兵法》指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先 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 知敌之情也。”又说:“无所不用间也。” 还有有关阵法、守城、攻城、乡导、行军、安营、警戒等方 面的论述。
1、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
(1)、战争的起因。 《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二曰争利, 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该书虽 未能揭示战争的本质,但对我国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初期战争起因的归纳、论述是非常 精辟的。
(2)、战争性质
《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二曰强兵, 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这时虽 然没有明显的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但已经明确指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 逆兵的界线。
这时期的军事思想是:
(1)一是以兵权高度集中为统兵建军宗旨。 (2)二是练兵、练战思想日益深化、系统。 随着武学、武举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将领 的培养教育制度化、系统化。 (3)三是战略思想更加丰富、系统。 如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突然奔袭, 中间突破以及假道南宋的灭金方略。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军事思想的本质内涵
1、军事思想的真谛和最高境界是避
免战争。 2、军事思想的真谛和最高境界还在 于遏制战争。
3、军事思想的作用也在于使战争成
为真正的政治手段。 4、军事思想的作用在于实现战争的 理性化。
第二节 军事思想发展史
一、古代的军事思想 二、孙子兵法简介 三、我国近代军事思想
(3)战争与主观指导
我国古代军事家不但清楚认识到主观指导的 重要性,而且还分为战前和战中的指导。关 于战前的主观指导,《孙子兵法》指出: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关于战中的主观指导,《孙子兵法》指出: “因利而制权”。“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将帅修养
(4)注重人事,反对“取于鬼神”、“象于 事”、“验于度”; (5)注重以”智”使“力”和趋利避害; (6)注重从总体上联系多方面地观察战争,提 出了虚实、奇正等一系列反映军事理论认识 对象的性质、范围和内容的范畴、 (7) 对军事领域内的诸矛盾关系、军事与政治、 军事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十分深入。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争 中,手不释卷地批阅《孙子兵法》。德皇威 廉二世在一战失败后,读到《孙子兵法》的 “火攻篇”中的“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 可以愠而致战”时,叹惜自己在20年前没能 看到这本书。
(三)《孙子兵法》13篇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共13篇,6000余字。各篇虽自 成一体,却又前后贯通,脉络一贯;从“计 篇”到“用间篇”,篇次有序,立论有体, 从而构建了《孙子兵法》结构体系的基本框 架,形成了自己论述军事问题的突出特点。
(4)先发制人
(5)集中兵力
(6)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指出:“功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兵法》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 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 河。”
(7)奇正互变
(8)速战速决
历代军事家都十分强调速胜。《孙子兵法》 指出:“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久 暴师则国用不足”,“久则钝兵挫锐”, “故兵贵胜,不贵久。”
二、《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 他出身于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 人。具体的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孔子同时 期,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
(二)《孙子兵法》流传与影响
1、《孙子兵法》一书,版本繁多,流传甚广。其 中,刊刻最广的是《武经七书》本,其次为《十一 家注孙子》本。《孙子兵法》早在唐代,即公元 778年传入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国。 1772年,法文版《孙子兵法》在巴黎出版,开始了 《孙子兵法》一书在西方的传播。随后又相继传到 俄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到现在,《孙子 兵法》一书以近3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这时期军事思想主要是: (1)对战争的看法,强调天命,伸张正义和 保民; (2)在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 (3)在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 想,战争实践中也注意到以谋取胜; (5)在作战指挥上,也注意到前锋和主力、 车兵和徒兵的配合及阵法的应用。 这时期的战争样式简单,规模小,持续时间 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尚未形成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