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年军事理论课件 机械化战争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课 ppt课件

军事理论课
巡洋舰:主要为水上侦察机
,用于索敌和弹着观测
舰攻:主要搭载鱼雷 航母 舰爆:主要搭载炸弹
舰战:对空作战 舰侦:远距离侦查索敌
巡洋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
军事理论课
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
军事理论课
• 照明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照灯 • 雷达电探 • 反潜声呐 • 对空机铳 • 烟幕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战列舰
战列舰(Battleship,或又称为战斗舰,战舰)是 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 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1860年代开始发展,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一直是各主 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曾一度被称为主力 舰。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 道导弹潜艇所取代,不再是舰队中的主力,其称 呼方式也相对失去了意义。
TAG: 口径大小与命中 主炮位置 高爆弹与彻甲弹 弹着观测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 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提供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 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 程。航空母舰舰体通常拥有巨大的甲板和舰岛,舰岛大 多坐落于右舷。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 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 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发展至今,航空 母舰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战最重要的舰 艇之一。
军事理论课
战列舰 •航空母舰(轻空母) •重巡洋舰 •轻巡洋舰 •驱逐舰
•补给舰 •潜艇 •工作舰
军事理论课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信息化战争课件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越南战争简介
集结
受伤的美军士兵
进攻
被越共俘虏的美军士兵
(一)信息化战争的萌芽阶段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美军轰炸越南清化桥
“小斗犬”式 空对地导弹
普通炸弹成千上万 吨,飞机600架次, 损失飞机18架。
“宝石路”激 光制导炸弹
激光制导炸弹32枚, 飞机18架次,飞机
零损失。
(一)信息化战争的萌芽阶段
(二)信息化战争初始阶段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沙漠军刀”行动
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在强大空中支援和 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首先在科沙边境发起地面 进攻,代号“沙漠军刀”行动。
(二)信息化战争初始阶段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海湾战争结局
海湾战争中,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 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56架(包括直升机 22架),坦克35辆;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 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也 有损失。伊拉克参战的43个师中,有 38个师被 歼灭或重创,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 辆装甲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 机被击落或缴获。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一)信息化战争的萌芽阶段
一、信息化战争的形成
1967年,美军首次在越南战场上使用激光制 导炸弹;1972年,又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了激 光和电视制导炸弹。从此,这种新型的“灵巧炸 弹”为信息化战争埋下了第一粒种子。
1967年3月12日,美军首次使用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
(一)信息化战争的萌芽阶段
阿富汗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特种作战与反 特种作战,从2019年10月7日爆发,到2019年3月 4日基本结束。
军事理论—第四章

请欣赏视频定向武器动能武器一新军事变革的内涵新军事变革是指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是以夺取并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为目标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动力通过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最终实现军事体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的过程
军事理论—第四章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是指挥员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 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 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该系统一般包括信息获取分系统、信息 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 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 它们由部署在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装备组成,并且通过 通信分系统联成网络。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提高了作战指挥的 效率,使决策更加科学,调控更加完善。
②对军队机动能力的影响:提高了军队的 机动能力。
③对武器效能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作战 效能。
④对作战保障的影响:强化了战争保障能 力。
六、新概念武器
(请欣赏视频—定向武器、动能武器)
第三节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新军事变革是指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
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 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是以夺取并 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为目标,以高技术特别 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动力,通过“系统 集成”和“虚拟实践”,最终实现军事体系由 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的过程。
1、原有的作战方法发生变革 ①战场空间日益扩展。过去是陆、海、空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现在变成了陆、 海、空、天、电磁和心理的六维作战空间。 ②战争节奏日益加快过去战争是以年、月计算,现代战争是以天、时、分计算。 ③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通过对要害目标特别是首脑目标实施中远程 精确打击来直接达成战略目的。最典型的就是两次斩首行动。 ④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通过信息网络把各种武器装备横向链接 起来,朝着指挥一体化、部队编组一体化、各个作战单元行动一体化和补给保障 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⑤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2、新的作战方法或作战样式
军事理论—第四章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是指挥员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 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 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该系统一般包括信息获取分系统、信息 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 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 它们由部署在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装备组成,并且通过 通信分系统联成网络。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提高了作战指挥的 效率,使决策更加科学,调控更加完善。
②对军队机动能力的影响:提高了军队的 机动能力。
③对武器效能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作战 效能。
④对作战保障的影响:强化了战争保障能 力。
六、新概念武器
(请欣赏视频—定向武器、动能武器)
第三节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新军事变革是指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
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 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是以夺取并 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为目标,以高技术特别 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动力,通过“系统 集成”和“虚拟实践”,最终实现军事体系由 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的过程。
1、原有的作战方法发生变革 ①战场空间日益扩展。过去是陆、海、空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现在变成了陆、 海、空、天、电磁和心理的六维作战空间。 ②战争节奏日益加快过去战争是以年、月计算,现代战争是以天、时、分计算。 ③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通过对要害目标特别是首脑目标实施中远程 精确打击来直接达成战略目的。最典型的就是两次斩首行动。 ④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通过信息网络把各种武器装备横向链接 起来,朝着指挥一体化、部队编组一体化、各个作战单元行动一体化和补给保障 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⑤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2、新的作战方法或作战样式
军事理论》信息化战争PPT文档共32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军事理论》信息化战争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机械化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机械化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机械化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正确。
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点有:
1、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
3、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
4、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5、协同作战、联合作战发展迅速,破坏力强且消耗巨大。
6、对参战人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以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其理论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在战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制信息权正在逐渐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机械化战争形态也将为信息化战争所取代。
军事理论课件

3、国防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简介 (一)步兵的组成、基本任务、主要装备 (二)炮兵的组成、主要任务(地面、高射) 火炮区别的主要标志: ⑴身管长短 ⑵射程远近 ⑶初速度大小 ⑷弹道曲直 一般规律:装药相同的情况下,身管越长、初速 越大、弹道越低伸、射程越远。反之,身管越短、 初速越小、弹道越弯曲、射程越近。(导弹、火 箭炮除外)
第一讲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概述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 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 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研、教育等方面 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二、国防的主要内容 (一)保卫国家主权 (二)保卫领土完整 (三)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 (四)保卫国家荣誉 三、现代国防的一般特点 现代国防亦称为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根据这一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⑴军队精减100万; ⑵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⑶走“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道路; ⑷完善和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 ⑸重视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研究等 二、我国的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 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它取决于 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是由国家的政治目标和 整个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其基本精神是: 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 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 设的轨道上来。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 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以现代 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设 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从主要准备对 付全面战争转变到重点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 争上来
新科技和新军事变革-精选文档

2、战争节奏日益加快。
3、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
4、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
5、军队作战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6、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一)从变革产生的机理上讲,可概括为:
需求牵引主动变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可概括
为:快、广、猛
首先提出。
歇尔提出“新军事革命”一说。
一、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2019年,美国防部长威廉· 佩里认为: “军事革命是采用新技术的军事系统同创新 的作战理论和组织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根本 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和进行方式的过程。”
美军依据这一理论,边实践、边探索,新 军事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美军计划到2019年前,完成陆军全部10个 作战师的数字化建设。
术和武器装备发展,只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形成
“点”的突破,这次新军事变革却截然不同,
它在每一个“点”上的发展,都具有全局意义,
都将带来军队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的整体性变 化。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 可概括为:快、广、猛
3、猛 就是加速度趋势明显。新军事变革与以往
的军事变革完全不同,每一项新的技术突破, 其能量总是在军事领域迅速得到释放,并广泛 渗透于各个方面,这种由技术突破到军事运用,
到理论创新,再到融入整个军事体系,迅猛通
畅,毫无阻碍。
复习题Biblioteka
1、高技术、军事高技术的含义。 2、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3、试述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4、为什么科技的发展,强制性的改变了 战争的形态和方法、方式? 5、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说明了什么? 6、自动化指挥有什么意义? 7、精确制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具有什么关系?
[军事]军事理论5-1高技术战争
![[军事]军事理论5-1高技术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24acce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7.png)
高技术使武器装备发生质的变化
第一是毁伤效能剧增 第二是突防能力增强 第三侦察监视能力扩展 第四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五机动能力更强
武器的机动速度(公里/小时)
武器 坦克 飞机 舰艇
过去 现在
5--9 公里 7 0 公里
140 公里 10 节
3000公里 50节
(一)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原因
1、高技术战争是社会形态转变的产物
一、高技术战争的含义
高技术战争 是指大量运
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 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 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 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大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
高
导
技
弹
术
武
器
装
备
精确制导武器
宝石路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风暴亡灵撒布弹
贾斯姆导弹
MOAB炸弹
思考题
1、什么是高技术战争? 2、高技术战争形成的主要原因? 3、高技术战争有哪些特点? 4、战争的可控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战争
是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 、经济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 用武力进行的激烈的军事对抗活 动。是解决阶级、民族、政治集 团、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高斗 争形式,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 继续。
36000
(二)战场空间广阔
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2、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
B-1 B
轰 炸 机
空中加油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航天员捕捉卫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共发射航天器 5400多个,其中有70%是军用卫星,美国 和前苏联占发射总数的93.8%。
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70%的战略 情报来自侦察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 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 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康布雷战役是坦克战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康布雷 战役中,双方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都受到巨大损失, 并且未分胜负。同时,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 的第一个范例,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1944年西 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德军伤亡10万人,损失坦克 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
视频:机械化战争的经典
视频:二战德国的阅兵与投入战场的机械化
视频:机械化战争超震撼
机械化战争的启示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战争样式,机械化战争的基 础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钢铁冶炼, 化学工业,特种金属液冶炼,内燃机,无线电通讯, 光学仪表技术等等。这些带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导 致新武器新装备的发明,而新武器促使新军事思想的 诞生,带动军队的编制,训练,战略和战术的革命。
的作用 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使用原则等问题。
发展演变
第
二
陆海空各军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次
世
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界
大
作战理论上,出现了杜黑的“空军制胜论”、 富勒的“机械
战 期
化战争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著名的机械化战争理 论;德国的“闪击战”理论;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
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 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德国方面动用了2700辆坦克, 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 式、豹式坦克;而苏联方面 则更是动用了3400辆坦克。
视频:
库尔斯克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又称莫斯科战 役,是指第二 次世界大战苏 德战争中的一 系列重要战略 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此 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 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 "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 击侵略的决心。
3
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
4 是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5
合同 对参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三、机械化战争的代表性战例
机械化战争的典型战例 为索姆河战役。同时,索 姆河会战也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役。
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 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
间
发展演变
二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宣告核时代的到来。
十
各国军事装备不断升级。
世
纪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进一步形成核威慑条件
四
下的常 规战争理论。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
十
论,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 论又发展为“大纵深立体战役”
至
理论,机械化战争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aidu
军事理论课件
国防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四章 现代战争
01 02 03 04
一、机械化战争的内涵与发展演变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 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发展演变
第
1916 年起,英军先后在索姆河战役和康布雷战役中使用了具
一
有突击能力的坦克
次
1918 年,英国出现了装甲输送车,并组建机械化部。随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的军事学术状况反映了人类战争 史的一般规律,当科学技术飞跃带来新军事技术革命 的时刻,也是军事学术思想创新的契机。这些崭新的 军事观念必将深深影响下一次战争的作战样式。
视频: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
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 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 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 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 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
八
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飞速发展
年
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技术革命。
代
1991年海湾战争标志信息作战系统及其他高技术在军事 领域
里广泛运用。
二、机械化战争的特点
1 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 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 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
世
欧洲其 他国家的军队也先后组建机械化步兵团、师和军。
界
1918 年 5 月,英国的富勒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
大
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
战
1934 年,奥地利的 艾曼斯贝格尔出版《坦克战》;
期
1937 年,德国的古德里安出版的《注意坦克!》
间
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
康布雷战役是坦克战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康布雷 战役中,双方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都受到巨大损失, 并且未分胜负。同时,康布雷战役是大规模使用坦克 的第一个范例,对于军事学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1944年西 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德军伤亡10万人,损失坦克 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
视频:机械化战争的经典
视频:二战德国的阅兵与投入战场的机械化
视频:机械化战争超震撼
机械化战争的启示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战争样式,机械化战争的基 础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钢铁冶炼, 化学工业,特种金属液冶炼,内燃机,无线电通讯, 光学仪表技术等等。这些带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导 致新武器新装备的发明,而新武器促使新军事思想的 诞生,带动军队的编制,训练,战略和战术的革命。
的作用 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使用原则等问题。
发展演变
第
二
陆海空各军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次
世
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
界
大
作战理论上,出现了杜黑的“空军制胜论”、 富勒的“机械
战 期
化战争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等著名的机械化战争理 论;德国的“闪击战”理论;苏联“大纵深战役”理论。
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 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 德国方面动用了2700辆坦克, 其中包括首次投入使用的虎 式、豹式坦克;而苏联方面 则更是动用了3400辆坦克。
视频:
库尔斯克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又称莫斯科战 役,是指第二 次世界大战苏 德战争中的一 系列重要战略 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此 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 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 "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 击侵略的决心。
3
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
4 是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
5
合同 对参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三、机械化战争的代表性战例
机械化战争的典型战例 为索姆河战役。同时,索 姆河会战也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役。
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 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
间
发展演变
二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宣告核时代的到来。
十
各国军事装备不断升级。
世
纪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进一步形成核威慑条件
四
下的常 规战争理论。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
十
论,苏军的“大纵深战役”理 论又发展为“大纵深立体战役”
至
理论,机械化战争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aidu
军事理论课件
国防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四章 现代战争
01 02 03 04
一、机械化战争的内涵与发展演变
机械化战争是指主要使用坦克、飞机等机械化武器装备 进行的战争,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发展演变
第
1916 年起,英军先后在索姆河战役和康布雷战役中使用了具
一
有突击能力的坦克
次
1918 年,英国出现了装甲输送车,并组建机械化部。随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的军事学术状况反映了人类战争 史的一般规律,当科学技术飞跃带来新军事技术革命 的时刻,也是军事学术思想创新的契机。这些崭新的 军事观念必将深深影响下一次战争的作战样式。
视频: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
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与苏联 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 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 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 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
八
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飞速发展
年
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技术革命。
代
1991年海湾战争标志信息作战系统及其他高技术在军事 领域
里广泛运用。
二、机械化战争的特点
1 具有高速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 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
2 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
世
欧洲其 他国家的军队也先后组建机械化步兵团、师和军。
界
1918 年 5 月,英国的富勒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
大
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
战
1934 年,奥地利的 艾曼斯贝格尔出版《坦克战》;
期
1937 年,德国的古德里安出版的《注意坦克!》
间
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