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H股IPO融资案例
蜕变化蝶

一、蜕变化蝶——蒙牛上市前融资案例私募股权融资使得蒙牛得以扩张,并进一步占领市场,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融资历程中国市场上第二大乳制品企业——蒙牛集团,旗下拥有液态奶、奶品、冰淇淋等产品。
蒙牛集团于1999年1月成立,牛根生带领着蒙牛集团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蒙牛需要更多的资金突破束缚,在这种情况下,牛根生开始积极地和国内外投资者接触,希望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一臂之力。
在2004年6月上市前,牛根生先后引入两轮投资。
(2)蒙牛的融资策略根据以往的经验,企业融资,通常有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两种选择。
两种投资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往往是相关产业内的知名公司,关注的重点更多在于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而不是单纯的金融利益,法国达能对杭州娃哈哈的投资就是典例之一。
资金投资回报率是财务投资者的关注重点,因此它们通常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
牛根生在权衡了经营决策权和掌控力度方面的利弊决定引入财务投资者而非战略投资者。
以摩根为首的私募投资者不仅给蒙牛带来了资金,同时还提供了两大方面的增值服务。
第一,为蒙牛上市做好了准备工作。
摩根进入之后,积极帮助蒙牛重组了企业的法律结构和财务结构,同时助力蒙牛在管理、财务、决策过程等方面的规范化。
私募投资者的贡献之一在于帮助企业设计一个能被股市看好的、清晰的商业模式。
第二,私募资金主导了蒙牛成功香港上市。
蒙牛集团深知私募基金与自身利益一致,且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因而对摩根等运作充满信心。
私募基金的影响力及品牌效应也让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3)签订对赌协议期望丰厚回报的同时必然承担巨大风险。
牛根生在与投资方的谈判博弈中,将信心寄托于蒙牛的高速成长上。
蒙牛集团和摩根为首的私募投资者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中规定了2003年至2006年,蒙牛业绩复合年增长率不得低于50%。
若达不到该预期,蒙牛集团必须支付投资方78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反之,投资方奖励蒙牛管理团队相应股份。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
蒙牛乳业是一家中国乳制品公司,在进行私募权益融资时,采用了多种策略和手段。
其中之一是发行可转换债券,为公司筹集了资金。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股票上市来融资,但蒙牛乳业选择了另一条路,即私募权益融资。
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的具体案例如下:
- 2006 年,蒙牛乳业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4.5 亿美元的私人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在 2012 年前转换成股票。
- 2007 年,蒙牛乳业又向三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了 3.5 亿美元的债券。
- 2008 年,蒙牛乳业通过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向两家机构投资者发行了 2 亿美元的债券。
这些私募权益融资的方式为蒙牛乳业提供了资金,使其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推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3.5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
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
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其全资子公司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第一次作业:蒙牛融资案例分析小组成员:杨帆1201212159,汪乙戈1201212088,孔团有1201211927,陈磊1201211831,谭清1201212077,陈天鹏12012118351、创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何处?为什么?牛根生和他的创业伙伴跑遍全国,费劲艰辛筹措到了900万元。
这些钱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和信任,所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的钱。
创业期,创业者依托的更多是创意、技术专利和人脉,而这些创业者认为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很难像固定资产一样度量。
企业实力小,没有固定资产,就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资金渠道获得融资。
凭借一纸创业计划书,创业者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都不明确,投资风险极高,所以创业者基本都是靠亲朋好友筹得创业资金的。
2、蒙牛引入风险投资时的估值大约是多少?可能的估值方法是什么?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
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
案例8蒙牛引入PE融资

(二)IPO
IPO就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一 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企业为何要进行IPO? 第一,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控制权理论 第三,价值提升理论
IPO的利弊
优势:第一,便于筹措新的资金 第二,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第三,便于原始股东分散风险
弊端:第一,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 第二,维持上市地位需要支付很高的费用 第三,必须对外公开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财务资料 第四,降低公司决策的效率
○ 开曼公司用三家金融机构的投资认购了毛里求斯公司 的股份
○ 毛里求斯公司又用该款项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购 买了蒙牛66.7%的注册股本
蒙牛第一轮引资后的股权架构图
金牛3.0% (16.3%)
银牛6.4% (34.7%)
MS Dairy60.4% (32.7%)
CDH19.2% (10.4%)
CIC11.0% (5.9%)
开曼群岛公司(100% 持股毛里求斯公司)
毛里求斯公司(66.7% 持股蒙牛公司)
蒙牛
第一次豪赌
蒙牛管理层提前完成任务,实现在开曼群 岛公司的投票权和股权比例一样,均为51%。
(二)蒙牛公司的第二轮资本运作—二次注资
开曼群岛发行可转换证券,再次引入外资
毛里求斯公司再次以3.038元的价格购买了 96,000,000股蒙牛股份,对于蒙牛乳业的持股比例 上升至81.1% 。
(一)蒙牛公司的第一轮资本运作
1、初始股权结构
发起人(共持股73.5%)
其他股东(包括15名人士及五 家独立公司共持股26.5%)
蒙牛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2、首轮投资前股权架构
金牛公司(2009年9月2 日在英属维京群岛出册,
【私募股权经典案例分析】蒙牛乳业的私募权益融资

达成协议: 外资系出资2.16亿元投资占其不超过1/3的股权
谈判结束!
达成协议!
接下来
该如何设计融资呢
?
第一轮融资设计:步骤是什么?
第1步: 开设离岸 控股公司
Text in here
第一轮融资设计:
金牛 银牛 51% MS CDH CIC 49%
开曼公司 100% 毛里求斯公司
Text in here
公开发售
IPO募集到的资金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的私募投资者在蒙牛 上市之后将如何
退出?
外资系怎样功成身退?
IPO
出售 1亿股
• 套现3.92亿港元
半年后: 第一次转股
出售 1.68亿 股
• 套现10.2亿港元
一年后: 全部转股
出售 3.16亿 股
2008
1亿股×3.925港元/股 =3.925亿
3.92+10.2+15.62=29.74亿
金牛
21.1%
银牛
44.8%
牛根生
6.1%
MS Dairy
18.7%
鼎晖CHD
5.9%
英联CIC
3.4%
65.9%
蒙牛乳业 02319.HK 开曼公司
100%
毛里求斯公司
88.1%
管理层股东
18.9%
蒙牛股份
蒙牛乳业与开曼公司有什么关系?
2004年2月,蒙牛乳业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根据协议,蒙牛乳业按确切股份比例及类别, ①向管理层股东、牛根生及三家私募机构 投资者配发及发行股份, 以换取其当时持有的开曼公司股份, ②向三家私募机构投资者发行可转债, 以换取其持有的开曼公司可换股证券,
蒙牛筹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选择 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快速扩张型 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 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在选择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同时,要 考虑到财务风险问题。蒙牛集团一方 面在警惕快速扩张带来高风险的同时 进行财务预测,另一方面能充分运用 资本运作在香港上市融资,采取了正 确的资本筹集战略。这些为蒙牛企业 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财务战略的选择
一般来说,财务战略有三种路径选择: 扩张型、稳健型、防御收缩型。蒙牛 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不是偶然的,这 与其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高成长 的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宜采取 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 取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 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直身 处初创期、成长期正是蒙牛选择扩张 型财务战略的现实基础。
2009年中粮 与厚朴基金 共同收购其 股份,成为 蒙牛第一大 股东
2012年爱氏晨曦22亿 入股蒙牛,成为其第 二大股东
香港上市
筹得大量资金, 并依靠香港主板 提升品牌全球知 名度,获得良好 声誉,获得外国 投资者关注
中粮入股
得到产技术 和管理水平, 实现与国际乳 业接轨
蒙牛从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 战略着眼,注重引入各项财务管理 工具,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以及改 善资产负债的状况。特别是战略 投资者进入蒙牛后,应收账款、存 货、长期借款有了极大的改善,财 务费用也有大幅的下降。大幅提 高了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发 展的支撑作用,也是造就蒙牛持续 和稳定盈利的重要因素。
蒙牛案例中的主要干系者原始股东得到高额收益外资系得到高额收益普通股民得到一直具有良好期望收益率的蓝筹股国内奶业市场得到快速和稳步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好奶为养殖户带来效益为国家gdp做出贡献1999年900万元注册资金到2011年总资产超200亿元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02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V2

02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V202蒙牛乳业私募权益融资案例V2蒙牛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业绩。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资金的投入和战略调整来保持竞争优势。
在2024年,蒙牛乳业面临了盈利增长放缓和竞争压力增加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推动业务发展,蒙牛乳业决定进行一次私募权益融资。
蒙牛乳业选择了国内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作为融资方。
双方达成协议,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将向蒙牛乳业注入10亿元的资金。
作为回报,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将获得蒙牛乳业一定比例的股权,并在一定时间内享有退出机制。
整个融资过程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双方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和谈判。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对蒙牛乳业进行了全面的商业尽职调查,了解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
蒙牛乳业则对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信誉和能力进行了评估。
接下来,双方达成了融资协议。
协议明确了资金投入的金额、股权比例、退出机制等重要内容,并签订了相关文件。
蒙牛乳业也向相关机构提交了必要的申请,获得了融资的批准。
随后,资金注入和股权转让的手续开始进行。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向蒙牛乳业注入资金,并获得相应比例的股权。
蒙牛乳业则进行了股权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确保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能够合法享有股权权益。
最后,融资交易完成后进行了后续的合作和管理。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与蒙牛乳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
双方共同商讨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并进行了监督和指导。
通过这次私募权益融资,蒙牛乳业成功获得了资金支持,改善了资金状况并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资金注入为蒙牛乳业提供了更多的扩张空间和战略机会,加速了企业的业务拓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通过这次投资获得了蒙牛乳业的股权,成为了企业的股东之一、在企业获得盈利增长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3.
全球受股申购
全球售股情况
售股公司名称: 发售股份数目: 香港发售股份数目: 新配售股份数目: 待售股份数目: 发售价: 面值: 股份代码: 保荐人;副保荐人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3.5亿股 0,35亿股 2.15亿股 1亿股 每股3.925港元,全面摊薄市盈 率18.96倍 每股0.1港元 2319 法国巴黎百富勒;摩根士丹利
目录
2.
上市前的资本创新
创始人牛根生的传奇人生
离开伊利 进入伊利 出生
生下来一个月 就被亲生父母 以50元的价格 卖给了养父母 。
1983年,牛根生进 入伊利股份的前身 ——回民奶食品总 厂。牛根生从一个 洗瓶工干起,从班 组长、工段长、车 间主任、分厂副厂 长、分厂厂长,到 38岁成为伊利乳业 的经营副总裁。
蒙牛的业绩增长令人惊讶
第二次注资==千万豪赌 第二次注资 千万豪赌
注资过程: 注资过程:
2003年10月,三家“外资系”公司通过认购开曼公 年 月 三家“外资系” 司发行的可转股证券,再次注资3523.3827万美元, 万美元, 司发行的可转股证券,再次注资 万美元 得到了可购买3.67亿股蒙牛股票的等值可转换证券, 亿股蒙牛股票的等值可转换证券, 得到了可购买 亿股蒙牛股票的等值可转换证券 约定可换股证券未来转股的价格为0.096美元 股,并 美元/股 约定可换股证券未来转股的价格为 美元 约定在蒙牛境外IPO上市半年后可转股 上市半年后可转股30%,上市一 约定在蒙牛境外 上市半年后可转股 , 年后可全部转股。 年后可全部转股。 二次注资后, 二次注资后,毛里求斯公司进一步增持购买蒙牛股 对蒙牛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81.1% 份,对蒙牛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
苛刻的协议 如果蒙牛管理层实现蒙牛的高速增长,蒙牛 如果蒙牛管理层实现蒙牛的高速增长, 可以实现在开曼群岛公司的投票权与股权比例 相一致。反之, 相一致。反之,则开曼群岛公司及其子公司毛 里求斯公司账面上剩余的投资现金将要由三家 外资系”公司完全控制, 外资系” “外资系”公司完全控制,“外资系”将因此 占有“蒙牛”60.4%的绝对控股权 的绝对控股权。 占有“蒙牛”60.4%的绝对控股权。
数字见证发展——销售额的奇迹 销售额的奇迹 数字见证发展
2000 2001 2003 2004 2007
2.46亿元 亿元 7.24亿元 亿元 40.715亿元 亿元 72.13亿元 亿元 200亿元 亿元
跨越式的快速发展
2003年伊利股份以年营业收入 2003年伊利股份以年营业收入62.99亿元占 年伊利股份以年营业收入62.99亿元占 据国内乳品市场第一的位置,光明乳业以59.81 据国内乳品市场第一的位置,光明乳业以59.81 亿元的营业规模紧随其后,蒙牛股份以40亿元 亿元的营业规模紧随其后,蒙牛股份以40亿元 的营业收入荣登中国乳业前三甲。 的营业收入荣登中国乳业前三甲。 蒙牛也因此创造了在诞生最初的1000余天 蒙牛也因此创造了在诞生最初的1000余天 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成长奇迹。 里,平均一天超越一个乳品企业的成长奇迹。
蒙牛乳业H 蒙牛乳业H股IPO 融资案例
股权融资案例
目录
1. 2. 3. 4. 5. 6.
公司背景及业务开展 上市前的资本创新 全球受股申购 蒙牛走向世界 外资系套现26亿港元 外资系套现 亿港元 案例启示
目录
1.
公司背景及业务开展
案例特色
•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他是一头牛, 他是一头牛
第二次注资==千万豪赌 第二次注资 千万豪赌
苛刻的协议 蒙牛在2003年的盈利基础上 蒙牛在2003年的盈利基础上,实现后续三年 年的盈利基础上, 每年50%的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 的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 每年50%的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意味着蒙牛 2004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 亿元以上,2006年的 2004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3亿元以上,2006年的 年的税后利润要达到3 税后利润要达到5.5亿元以上 亿元以上, 税后利润要达到5.5亿元以上,如果税后利润率 保持在4.5%, 2006年的销售额需要在 亿 年的销售额需要在120 保持在4.5%,则2006年的销售额需要在120亿 元以上。 元以上。
着眼于“净”, 在国内第一个建起 了“运奶车桑拿浴 车间”。
着眼于“稠”, 在生产中添加了 “闪蒸”工艺,从 而使所生产的牛奶 更加香浓。
公司优势
——公司管理层从业敬业丰富,拥有广泛的实 公司管理层从业敬业丰富, 公司管理层从业敬业丰富 务经验和行业知识,并获得有效激励。 务经验和行业知识,并获得有效激励。 ——品牌知名度高,配合强大的销售和分销网 品牌知名度高, 品牌知名度高 络,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 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 ——原料鲜奶供应稳定,质量上乘。 原料鲜奶供应稳定, 原料鲜奶供应稳定 质量上乘。 ——研发能力强大,以市场为导向。 研发能力强大, 研发能力强大 以市场为导向。 ——品质控制标准严格。 品质控制标准严格。 品质控制标准严格 ——生产设施达到世界水平。 生产设施达到世界水平。 生产设施达到世界水平
第二次注资==千万豪赌 第二次注资 千万豪赌
苛刻的协议 如果蒙牛乳业每年每股盈利的复合增长率低 50%, 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层就必须将 所持有的7.8%的公司股权 的公司股权, 7830万股股权 万股股权, 所持有的7.8%的公司股权,即7830万股股权, 无偿出让给三家“外资系”公司股东, 无偿出让给三家“外资系”公司股东,或者以 现金代价支付;反之,如完成上述指标, 现金代价支付;反之,如完成上述指标,“外 资系” 资系”股东将向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团队赠 7830万股蒙牛股票 万股蒙牛股票。 与7830万股蒙牛股票。
5500000美元 (10372股)
资本运作
蒙牛
•股份数量比:9.4% •股票权比:51%
外资系
•股份数量比:90.6% •股票权比:49%
资本运作
第一次注资==第一次豪赌 第一次注资 第一次豪赌
第二次注资==千万豪赌 第二次注资 千万豪赌
上市前资本运作基本完成
第一次注资==第一次豪赌 第一次注资 第一次豪赌
成立初期的资本运作
“先建市场,后建厂房”的逆向经营模式 先建市场,后建厂房” 1-虚拟联合的生产经营方式 虚拟联合的生产经营方式
按照“虚拟联合,承包经营”这一经营方式, 按照“虚拟联合,承包经营”这一经营方式,通过 为合作方出技术、出品牌、出标准的“虚拟联合” 为合作方出技术、出品牌、出标准的“虚拟联合”, 把别人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 把别人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 牛根生利用黑龙江、包头和宁夏等地的乳制品企业, 牛根生利用黑龙江、包头和宁夏等地的乳制品企业, 贴牌生产出“蒙牛”牌产品, 借鸡生蛋” 贴牌生产出“蒙牛”牌产品,“借鸡生蛋”,成功运 作了国内8家乳品企业 共盘活了7.8亿元的不良资产 家乳品企业, 亿元的不良资产。 作了国内 家乳品企业,共盘活了 亿元的不良资产。
揭示牛根生如何带领蒙牛创造快速成长的财富神话
•蒙牛国际私募融资历险记 蒙牛国际私募融资历险记
客观地看待国际市场的私募风险投资
•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蒙牛成功境外上市, 蒙牛成功境外上市,值得国内广大民营企业借鉴
公司背景及业务发展
内蒙古蒙牛乳业( 集团) 内蒙古蒙牛乳业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 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 年 月 济园区。 艰辛创业十多年来, 济园区 。 艰辛创业十多年来 , 现在已经发展成 为拥有总资产173亿多元 、 职工近 万人 、 年生 亿多元、 万人、 为拥有总资产 亿多元 职工近3万人 产能力达650万吨 、 销售超 万吨、 产能力达 万吨 销售超300亿元的规模化乳 亿元的规模化乳 制品加工企业。 制品加工企业。
任务完成
1. 销售收入 增长144% 增长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02年 年 2003年 年 16.687 40.715
2. 税后利润 增长194% 增长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7786 0 2002年 年 2003年 年 230000
成立初期的资本运作
“先建市场,后建厂房”的逆向经营模式 先建市场,后建厂房” 2-有效的品牌宣传 有效的品牌宣传
牛根生不惜投入三百多万元的资金, 牛根生不惜投入三百多万元的资金,在呼和浩特市 所有主街道上进行路牌广告宣传。 所有主街道上进行路牌广告宣传。提出的第一个广告创 意就是“蒙牛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意就是“蒙牛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蒙牛迅速成为呼和浩特市家喻户晓的品牌。1999年, 蒙牛迅速成为呼和浩特市家喻户晓的品牌。 年 投入35万元在央视六套进行广告宣传 并投入330万元 万元在央视六套进行广告宣传, 投入 万元在央视六套进行广告宣传,并投入 万元 竞得春晚8: 报时 秒的广告权。 报时10秒的广告权 竞得春晚 :00报时 秒的广告权。
1998年,牛根 生突然被伊利 股份董事会免 去了职务。
初创的困难
A 公司该如何 发展??? 发展??? C
没有奶源、没有厂房、 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
注册资本仅为1398万元 注册资本仅为1398万元
一台液态奶设备的价值高达2500万元 一台液态奶设备的价值高达2500万元
B
D
蒙牛无疑是一个“三无公司” 蒙牛无疑是一个“三获空前成功 倍超额认购, 倍超额认购
1.公开招股 1.公开招股 机构投资者对配售反应热烈,国际认购踊跃。 机构投资者对配售反应热烈,国际认购踊跃。
2.公众发售 2.公众发售 面向香港公众发售的部分,更是创造了奇迹。 面向香港公众发售的部分,更是创造了奇迹。
数据的比较
•伊利股份,从10 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 亿元至40亿元营 亿元至 亿元营 业收入的跨越, 业收入的跨越, 足足用了4年时 足足用了 年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