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汉工程拾桥河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研究
引江济汉工程渠道4标施工总体布置及评价

引江济汉工程渠道4标施工总体布置及评价彭锋;兰阳;熊伟;陈崇德【摘要】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verall arrangement of No. 4 construction section in Yangtze River to Hanjiang River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middle route of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setting up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construction site utilization ratio, temporary facilities investment rat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site layout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 engineering validity and feasibility is completely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AHP, the conclus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reshold 4.2, the construction site utilization rate 4.2, temporary facilities investment rate 4.0,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site layout 3.8, accor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渠道4标施工总体布置的实例,建立了由施工场地利用率、临时设施投资率、现场布置综合效果等组成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工程实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论为:综合评价阈值G=4.2,施工场地利用率G1=4.2、临时设施投资率G2=4.0、现场布置综合效果G3=3.8,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引江济汉工程超大型闸门设计研究

引江济汉工程超大型闸门设计研究王业交;吴传惠;罗华;丛景春;马骥【摘要】介绍了引江济汉工程大型闸门设计研究的概况,在确定闸门门型的基础上,对闸门的结构形式、启闭装置等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布置,采用浮箱式门体结构、管系空间桁架式支臂结构、自润滑球铰、闸门对底槛压力值的测定传感装置等一系列技术和方法,使闸门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7-9,13)【关键词】对开弧形钢闸门;启闭机;布置;设计;研究【作者】王业交;吴传惠;罗华;丛景春;马骥【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63.21 工程概况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四项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之水通过人工渠道引入汉江,来补充因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汉江中下游的水源不足,以及避免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
该工程以调水为主要目的,兼顾航运,拾桥河枢纽左岸节制闸按限制性Ⅲ级航道、1 000 t级双排单列一顶二驳船队的标准设计,在拾桥河与引江济汉主干渠交叉处,设置通航孔,其单孔净宽60 m。
通航孔配设闸门,主要承担防御拾桥河洪水和满足上下游干渠检修的任务。
为此,超大型闸门设计成为本工程一大技术难点。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闸门门型较多,而大跨度的闸门相对较少,从国内外工程的闸门实例来看,没有一例是重复的。
在初设过程中,通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平面对开弧形钢闸门,双向挡水,该门型为介于三角闸门和横拉门之间的一种新型闸门,目前全国类似的门型仅有一例。
推荐方案能够满足防洪、航运、检修的功能;60 m航道内无妨碍通航的水工建筑物,河面通透,对通航运量和速度无影响;闸孔上方无高大建筑物,没有通航高度的限制;布置简洁,与相关建筑物的布局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引江济汉工程对四湖上区撇洪效果研究

2 3
现撇 洪 的较 大河 流有太 湖港 、 桥河 和西 荆河 。 拾
长湖 ( 则 失 去 撇 洪 意 义 ) 否 。故 选 取 于 渠 设 计 水 位 3 .9 m( 量 为 3 0 m / ) 为 撇 洪 最 低 控 制 水 位 35 流 5 s 作 ( 与拾 桥河 5a一遇 洪水 位基 本相 当 ) 。
和西 荆河几 条 主要 支 流 , 尤其 是拾桥 河集 水面 积 114 3
k 约 占长 湖 流 域 汇 流 面 积 的 一 半 以 上 , 果 结 合 引 m , 如
括 荆州城 在 内的 四湖上 区的 防洪 负 担 , 且撇 洪 水 位 而
江济 汉工程 实施拾 桥 河撇 洪 , 有 效 缓解 长 湖 防 洪压 可
1 研 究 方法
1 1 撇 洪 范 围 .
结 合 引江济汉 工 程 建设 , 四湖 上 区需 要 且 可 能实
部 洪水 的撇洪研 究 , 由于涉 及汉江 水位 顶托 、 长湖运 行
调度 、 以及引 江济汉 渠道 自身控制 运用 等多方 面 问题 , 影 响 因素 非常 复杂 , 以往工 作均未 能进行 深入研 究 。
关 键 词 : 库 容调 洪 ; 洪 效 果 ; 湖 调 度 策 略 ;引江 济 汉 动 撇 长
文 献 标 志 码 :A
中 图 法分 类号 :TV 7 6
四湖 流域地 处 江汉 平原 腹 地 , 于 长 江 中游 一级 位
支 流 内荆 河流域 , 因境 内原有 4个 大型 湖 泊 ( 长湖 、 三
引江 济 汉 工程 对 四湖 上 区撇洪 效 果 研究
彭 习 渊, 德 才 林
( 北 省 水 利水 电勘 测 设 计院 , 北 武 汉 4 0 6 湖 湖 3 0 4)
引江济汉(项目区)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2 拾 桥 河 流 域 概 况
拾桥河流域北起荆门城西罗汉坡 , 南至长湖 , 东到 漳河水库三干渠二支二分干渠 , 西抵漳河水库二干渠 , 除车桥铺以北地 区外 , 均属漳河水库灌区范围。 拾桥河是四湖上 区的最大河流 。发源于荆 门城西 碑凹山下 白果树沟 , 自北向南流, 在双河 E汇西支草场 l 河, 河床最宽达 10 过鲍家河 , 5 m, 河流偏向东南 , 至拾
22t i最 大 5日暴 雨量 4611凡 桥站 18 ) 9 n, o 2 1( 11 1 90年 。
32 洪水特性 .
’
四湖上区是暴雨洪水多发区, 据建 国以来的雨洪 及洪涝灾情资料 , 拾桥河流域的洪水以梅雨型为主, 其 特征为 : 总量大 、 历时长 、 范围广 , 常形成大面积的严重 洪涝灾害。 梅雨型洪水一般发生在 6 7 问, 、月 如果 4 5 、 月间 的春雨与梅雨相继发生 , 则洪水的总量及灾害将更大 , 15 年的洪水就是这类洪水。 94
拾桥河洪水来 自暴雨 , 径流与降水分配一致 , 年最
大流量发生在 5 8 。洪水过程为典型的平原地区 月 的肥胖型, 峰型以单峰居多, 峰现时间大于 1 , 次洪历 d
时 在 3d以上 。
回桥与东支王桥河汇合后 , 南流经韩家场至老关嘴人
长湖 , 口段堤距宽为 1 。河道全长 15k 主河 河 3m 2 1 m, 道平均 比降 047 。流域 总 面积 1144k 2 .7% , 3 . m 。
上游大于下游。 自15 1 1 , 90 9 年 流域 内发生暴雨 中 9
心点最大 3日暴雨量超过 10t i 5 n 的暴雨 3 o 2次, 中 其
67 8 、、 月发生 2 , 8%; 7次 占 4 超过 20t i 0 n 的暴雨 1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次 , 中67 8 其 、、 月发生 9 次。实测最大 2 小时暴雨量 4
江汉运河——引江济汉工程

江汉运河——引江济汉工程刘克传【摘要】江汉运河(引江济汉)工程是汉江水在丹江口水库库水被部分调走后的补偿工程,也是连接长江和汉江的中国当代最大人工运河,全长67.23 km,渠道底部宽60 m,航道水深5~6 m,最大过流能力为Q=500 m3/s,2014年基本建成.它改善了汉江兴隆河段以下干流河道和6个灌区、7个城市(区)共计645万亩耕地、889万人的用水条件;可消除汉江中下游产生水华的条件;能通行1000 t级船舶,它缩短两江之间的绕道航程673 km.对修复和改善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促进湖北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攻克了长江泥沙,运河沙基、软基、强膨胀土和宽度60 m的大型水闸等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8(032)006【总页数】5页(P1-4,9)【关键词】江汉运河;引江济汉【作者】刘克传【作者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北武汉 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81 古代“江汉运河”古代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在地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
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在长江和汉江之间,形成众多河流和湖泊。
由于水系之间有分水岭相隔,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要开挖运河。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前613~前591)时,激沮水作渠,引江水循入古汉水支流扬水,东北流至今湖北潜江西北注入汉水,连通长江和汉水。
楚灵王时期[1](公元前540年~公元前529年)在江汉平原上开凿了一条从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到章华台(今湖北潜江市)连通长江和汉江的水道。
楚昭王(前515~前489)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河道以入,故称“子胥渎”。
这就是古代的“江汉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运河。
如何有效掌控调水与防洪的矛盾

长江水文情况
2
98洪水特点
1998年7月份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仅 7月11日间歇一天。1998年汛 期长江流域共出现74个暴雨日, 其中大暴雨为64天,占暴雨日 总数的86%,特大暴雨日为18 天,占暴雨日总数的24%。
01
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 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 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
3
Part
3
汉江水文情况
1 2 汉江季节流量 汉江汛期特点
汉江水文情况
汉江季节流量特点
汉江全长 1577 千米,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平均径流量 245 亿立方米。汉江干流水位与流 量变化,基本上与降水变化相应,每年 5 - 10 月为汛期, 12 月至来年 2 月为枯水期,全年中 最高水位与最大流量出现的时期,呈现自下 游向上游逐步推迟的规律。汉江径流的年内 分配不均,夏季、秋季干流的径流相近,各 占 37% ~ 40% ,春季径流占 16.6% ~ 17.5% , 冬季只占 5% ~ 6.7% 。 7 月径流一般低于 9 月而 大于 8 月,因此,汉江汛期径流具有双峰型的 特点。最小月径流一般出现在 2 月,各河最小 月径流量均低于年径流量的 2% 。
清澈的长江水以每秒7立方米的流量,通过港南渠引水渠道进入荆州 古城护城河,对荆州古城实施生态补水,将大大改善城区的水环境。
引江济汉工程防秋汛
2017年9月下旬以来,受丹江口泄洪和丹皇区间来水影响,汉江兴 隆段出现2011年以来最大洪水。受汉江水位持续上涨影响,9月30 日8时至10月4日8时,引江济汉工程高石碑出水闸上下游落差超过
02
主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频繁、 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 时间长;松花江流域雨季提 前,降雨量明显偏多。
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简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简介引江济汉工程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河段,地跨荆州、荆门两个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和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贯穿江汉平原腹地。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和改善汉江兴隆以下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用水条件,并解决东荆河灌区的灌溉水源。
同时,其自身还兼有航运效益。
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湖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引江济汉通水工程全长67.23公里,在荆州区长27.05公里,工程总投资61.69亿元。
工程涉及荆州区李埠、太湖、纪南、郢城等4个镇(管理区),15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
永久占地7840.8亩,临时用地9515.4亩。
需搬迁农户730户,迁移人口3370人,拆迁房屋15.06万㎡。
引江济汉工程的引水规模为设计流量350m3/s,最大流量500m3/s;多年平均引水量28.0亿m3,供水保证率为85%,保证引水量39.8亿m3。
补东荆河设计流量100 m3/s,加大流量110 m3/s。
引水渠进口渠底高程26.10m,出口渠底高程25.0m,开口宽120m,渠底宽60m。
渠道在拾桥河相交处分水入长湖,经田关河、田关闸入东荆河。
根据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技施设计成果,进口段主要由三个标段组成,渠道工程由四个标段组成。
引江济汉工程干渠沿线建各类建筑物共计83座,其中各种水闸14座,泵站1座,船闸2座,东荆河橡胶坝3座,倒虹吸30座(其中河渠交叉7座,左岸排水19座,渠渠交叉4座)。
修建跨渠公路桥32座,铁路桥1座。
拾桥河左岸节制闸饱和含水率淤泥的开挖

拾桥河左岸节制闸饱和含水率淤泥的开挖
洪宁;陈新;巫昌斌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17(0)S1
【摘要】1工程概况工程地点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荆门市沙洋县,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差起伏不大,拾桥河的两侧,特别是节制闸所处范围内多为鱼塘,局部夹带沟渠,地面高程在30m左右。
拾桥河左岸节制闸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按1级建筑物设计,消能防冲设施等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
拾桥河左岸节制闸既要具有通水调节水位和流量的作用,还应具有能保证引江济汉渠道满足1
【总页数】3页(P73-75)
【关键词】拾桥河左岸节制闸;南水北调;饱和含水率状态;机械开挖
【作者】洪宁;陈新;巫昌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二总队第四支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二总队第六支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54.1
【相关文献】
1.引江济汉输水干渠阻隔对拾桥河拾桥镇段水质的影响 [J], 常立早;杨木壮;张建峰
2.深井泵井点在七门吐排灌站饱和淤泥质细砂基坑开挖中的应用 [J], 孙兴杰;华四
大
3.含水率和饱和度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J], 周向东;李建华;胡滨;刘世强
4.饱和流塑状淤泥质土方开挖及桩位质量控制技术 [J], 计克贤;王松;陈衍庆;陈良斌;
5.连云港市排淡河治理工程淤泥质海淤土开挖施工实践 [J], 潘荣生;张勇军;沈静;宋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工程 概 况
引江济 汉作 为南 水北 调 中线水 源 区工程 之 一 , 是 从长江 上荆 江河段 附 近 引水 至 汉 江兴 隆 河段 , 济 汉 补
为 3 .7m,0 2 9 2 0a一遇 校核洪 水位 为 3 .4m, 引江 36 而 干渠设计 流量 ( 5 s 输 水 位 为 3 . 5 m, 核 流 30m/ ) 1 7 校 量 ( 0 s 洪 水位 为 3 . 3 m, 高 洪水 位 高 于 最 50m / ) 2 6 最
高输 水位 10 . 1m。由此可见 , 干渠 不设 节 制 闸控 制 如 渠道水位 , 拾桥 河 以下 至汉 江 干 堤渠 段 顶 部 高程 须 按 最 高洪水 位设计 , 言之 , 换 不设节 制 闸渠顶高 程 比设 节
制 闸渠顶 高程要 高 0 5 . 9~1 8 . 7m。因此 , 置节 制 闸 设 还是 加高 渠顶需 要进 行经 济 比较 。 引江 济汉干 渠拾桥 河 至高石碑 段挖 方量 远远大 于
根据 地形条 件 和运 用要 求 , 桥 河 节 制 闸设 计 于 拾
引 江 济 汉 干 渠 拾 桥 河 左 侧 。 根 据 干 渠 宽 度 , 制 闸 设 节
计 过流 总 宽 度 5 . 共 6孔 , 口宽 度 为 8 7 2 5 m, 孔 . 5 m。 节制 闸 主体组成 有 : 闸室段 、 上游 护坦 、 上游 消力池 、 下 游 消力池 和海漫 等 。考虑 干渠分段 检修需 要 和汛期 利 用拾 桥河 下游渠 道容 积调节 洪水从 而减 少长 湖排水 压
江下游 流量 的一项 大型 输水工 程 。工程 的主要任 务是
向汉 江兴 隆 以下 河 段 ( 东 荆 河 ) 充 因南水 北 调 中 含 补 线调水 而减少 的水 量 , 同时 改 善该 河 段 的生 态 、 溉 、 灌
供水 和航运用 水条 件 。
引江济汉 干 渠 设 计 流 量 3 0 m / , 大 流量 5 0 5 s最 0 m/ , s 渠底 宽 6 纵 坡 1 3 5 。拾 桥 河 枢 纽 5 0 m, / 35 0 0a
一
填方 量 , 堤加 高不仅 具备所 需 的土料 , 渠 且填堤 后可 减
少 弃渣 10万 m , 2 可减少 临时 占地 。
遇设 计 流 量 9 0 m / ,0 8 s 2 0 a一 遇 校 核 流 量 12 0 7
m / 。拾桥河 枢纽距 荆 江 大 堤 2 m, 汉 江 干 堤 3 s 4k 距 7 k 与长湖 规划航 道 同为 10吨级 。 m, 0
对 引江干 渠而 言 , 干渠 上 拾 桥河 泄 水 闸建 筑 物 等
按 1 级建 筑物设 计 , 水重 现期 为 5 洪 0a一遇 ,0 2 0 a一
力等 功能 , 闸室按 双 向档水要 求设 计 。
2 2 2 加 高拾 桥 河 一高石 碑 渠堤 . .
设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桥河节 制 闸 , 桥河 一高 石 碑 渠堤 高 程 为 拾
2 0 01
引江 济 汉 工程 拾 桥河 枢 纽 总体 布置 方 案研 究
刘 家 明, 鹏 飞 孙
( 北 省 水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院 , 北 武 汉 4 0 6 ) 湖 湖 30 4
摘要 : 引江 济 汉 干 渠 为 南 水 北调 中线 水 源 区工 程 之 一 , 穿越 江 汉 平 原 腹 地 , 断 了 大 大 小 小 河 流 和 沟 渠 5 多 截 0 条 , 桥 河 是 最 大 的 一 条 。通 过 对输 水 备 件 、 资等 因素 的 比较 分 析 , 定 采 用 建 节 制 闸 的 方 案 。拾 桥 河输 水 拾 投 确 枢 纽是 我 国 最 大的 平 立 交相 结 合 的 输 水 工程 。通 过 对 拾 桥 河枢 纽 工 程 3种布 置 方案 的 比较 与 研 究 , 最后 确 定
遇洪水 校核 。根据计 算 , 桥河 5 遇设 计洪 水 位 拾 0a一
收 稿 日期 :0 0— 4— 0 2 1 0 3
作者简介 : 家明, , 刘 男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利 规 划 设 计 工作 。E—m i l 99 @ 13 em 主 a :m 5 5 6 .o lj
第1 1期
刘家明 , : 等 引江 济 汉 工 程 拾桥 河 枢 纽 总 体 布置 方 案研 究
3 .6~ 2 2 I渠 顶 宽 7 m; 消 拾 桥 河 左 岸 节 制 3 5 3 . 8 I, T 取
3 . 8m( 桥河 一汉 江 干堤 ) 设 计渠 顶高 程 3 . 6~ 1 2 拾 , 35
第4 1卷 第 1 1期 20 年 6 月 10 文章 编 号 :0 1 4 7 ( 0 0 1 — 0 0— 3 10 — 1 9 2 1 ) 1 0 1 0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1 41. No. l 1
J e. un
2 2 设 计 方 案 .
2. . 设 置 节 制 闸 21
2 设置左岸节制 闸和渠堤加高方案 比选
2 1 方 案 比较 的 原 因 .
在 一般工 况下 , 拾桥 河洪水 低于 引江干 渠水位 , 设 计 洪水 标准也 低于 引 江干 渠 水位 , 为减 少 拾桥 河 两 岸 堤顶加 高和建 筑物加 固工 程量等 , 采用 平交 、 立交 布置 方案。
了包括 上 下游 泄 洪 闸 、 虹 吸 、 岸 道 路 、 头 ( 岸 ) 方 案 。 所 确 定 的 方 案 具 有 枢 纽 建 筑 少、 行 管 理 方 倒 左 码 驳 的 运
便 、 资省等特点。 投 关 键 词 : 水 枢 组 ; 案 比 较 ; 洪 闸 ; 虹 吸 ;总体 布置 ;引 江 济汉 工程 ;拾桥 河 输 方 泄 倒 中 图 法分 类 号 : V 7 T 6 文献标志码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