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36页PPT
合集下载
3.3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常见病毒的传播方式:
(1)AIDS(RNA病毒)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2)乙肝病毒HBV(DNA病毒)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大部分病毒是通过患者的体液接触进行传播的
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正常叶与花叶病叶比较
传播途径:由植株的伤口进入;昆虫传播; 携带病毒的种子或块茎传播
细菌病毒——噬菌体
埃博拉病毒
感冒病毒
H1N1病毒
第三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病毒
狂犬病
正常烟草叶片
表现出病征的叶片
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1.主要成分 核酸 + 蛋白质 DNA或RNA
DNA病毒
2.病毒的结构 核心 +
RNA病毒 衣壳(由衣壳粒组成)
3. 特征:非细胞结构、大小在150nm以下 电镜下看到 形态多样
朊病毒—蛋白质
病毒生活特点
3、病毒的生活方式 ——寄生生活 寄生性:一定种类的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 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
4、病毒的繁殖 —— 复制
动物病毒
5、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DNA病毒 RNA病毒
无细胞结构,但有遗传、繁殖等生命现象!
被病毒感染的郁金香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9
①吸 附
②穿 入 ③脱 壳
④生物 合成
⑤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治疗:
干扰素
(补充:用于细菌治疗的药物—— 抗生素)
“防病毒胜于治病毒”——注射疫 苗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危害:常见的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狂犬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禽流感、甲 型流感(H1N1)、水痘、脊髓灰质炎
《病毒》ppt课件

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粪口途径、血液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
宿主范围与致病性
宿主范围
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宿主范围,可感 染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体。
致病性
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从轻微感 冒到严重致命疾病,如流感、艾滋病 、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的致病性与 病毒类型、宿主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02
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害
计算机病毒
01
02
03
蠕虫病毒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网 络拥堵甚至瘫痪。
木马病毒
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 ,窃取用户信息,如账号 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勒索病毒
加密用户文件,要求支付 赎金以恢复文件,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
手机病毒
恶意扣费病毒
远程控制病毒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 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美国《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案》 等。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洞。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网络 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杀毒软件选择及使用技巧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杀毒软件品 牌,如卡巴斯基、诺顿等。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确保 计算机处于最新安全状态。
在安装杀毒软件前,先对计算机进行 全盘扫描,清除潜在的病毒和恶意软 件。
在使用杀毒软件时,注意开启实时监 控和自动更新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病毒威胁。
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粪口途径、血液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
宿主范围与致病性
宿主范围
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宿主范围,可感 染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体。
致病性
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从轻微感 冒到严重致命疾病,如流感、艾滋病 、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的致病性与 病毒类型、宿主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02
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害
计算机病毒
01
02
03
蠕虫病毒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网 络拥堵甚至瘫痪。
木马病毒
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 ,窃取用户信息,如账号 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勒索病毒
加密用户文件,要求支付 赎金以恢复文件,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
手机病毒
恶意扣费病毒
远程控制病毒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 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美国《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案》 等。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洞。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网络 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杀毒软件选择及使用技巧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杀毒软件品 牌,如卡巴斯基、诺顿等。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确保 计算机处于最新安全状态。
在安装杀毒软件前,先对计算机进行 全盘扫描,清除潜在的病毒和恶意软 件。
在使用杀毒软件时,注意开启实时监 控和自动更新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病毒威胁。
第四章-非细胞型生物--病毒

是牛海绵状脑病的俗称,疯牛病的病因是朊病毒,朊病毒 (Prion Protein,PrPcs)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27-30 kd, 极端耐热,抵抗对各种射线及消毒剂,1320C 3小时或2 mol/L的NaOH 12小时才失活。
传染性
人畜共患,人库鲁病、克雅病、羊痒病等。
症状
痴呆、震颤不稳、智力减退,脑海绵状病变,中枢神经系统 受损。
在被λ噬菌体感染形成溶原细菌后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温和噬菌体及其溶原化
λ噬菌体DNA通常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并有特定位
点,在bio和gal基因之间。
PI 噬菌体感染宿主后主要游离在细胞质中,如果整 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也是随机插入,没有特定位点。
真菌病毒Mycoviruses:dsRNA 藻类病毒Phycoviruses:dsDNA 原生动物病毒
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形成非结晶性内含体。
第五节 脊椎动物病毒
单链或双链, DNA (天花)或 RNA(流感)。 有的具有包膜,有的不具有包膜。 多为球状,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动物病毒参与了正常动物细胞转化成癌细胞的过程。 人类疾病:80%的传染病由病毒引起。如:天花,流感,肝炎,
麻疹,脊髓灰质炎,爱滋病等 畜禽疾病:口蹄疫,狂犬病,疯牛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其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属RNA型,少数属DNA型,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噬菌体多数属DNA型少数属RNA型,如大肠杆菌噬菌体M13和 f2 等。
核酸有单链和双链之分。在一般细胞型生物中,DNA往往是双 链(DNA-ds)的,而RNA是单链(RNA-ss)的。
从结构来看,大多数DNA病毒含有开放式双链DNA,有些病 毒 则 含 有 开 放 式 或 封 闭 式 单 链 DNA, 有 些 则 含 封 闭 式 双 链 DNA或一链中断的开放式DNA。绝大多数RNA病毒含开放式单 链RNA。单链DNA或RNA有“+”、“-”链之分。
传染性
人畜共患,人库鲁病、克雅病、羊痒病等。
症状
痴呆、震颤不稳、智力减退,脑海绵状病变,中枢神经系统 受损。
在被λ噬菌体感染形成溶原细菌后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温和噬菌体及其溶原化
λ噬菌体DNA通常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并有特定位
点,在bio和gal基因之间。
PI 噬菌体感染宿主后主要游离在细胞质中,如果整 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也是随机插入,没有特定位点。
真菌病毒Mycoviruses:dsRNA 藻类病毒Phycoviruses:dsDNA 原生动物病毒
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形成非结晶性内含体。
第五节 脊椎动物病毒
单链或双链, DNA (天花)或 RNA(流感)。 有的具有包膜,有的不具有包膜。 多为球状,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动物病毒参与了正常动物细胞转化成癌细胞的过程。 人类疾病:80%的传染病由病毒引起。如:天花,流感,肝炎,
麻疹,脊髓灰质炎,爱滋病等 畜禽疾病:口蹄疫,狂犬病,疯牛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其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属RNA型,少数属DNA型,如花椰菜花叶病毒。
噬菌体多数属DNA型少数属RNA型,如大肠杆菌噬菌体M13和 f2 等。
核酸有单链和双链之分。在一般细胞型生物中,DNA往往是双 链(DNA-ds)的,而RNA是单链(RNA-ss)的。
从结构来看,大多数DNA病毒含有开放式双链DNA,有些病 毒 则 含 有 开 放 式 或 封 闭 式 单 链 DNA, 有 些 则 含 封 闭 式 双 链 DNA或一链中断的开放式DNA。绝大多数RNA病毒含开放式单 链RNA。单链DNA或RNA有“+”、“-”链之分。
第五章非细胞生物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第五章 病毒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二、 噬菌体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1、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 只含有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 生;在离体条件下,它们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 状态存在. 病毒粒子: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病毒的基本特点
▪个体极小(以nm计),能通过滤菌器,形态多 样,有球状、杆状、复合型。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核酸构成,一个 病毒体内仅含一种核酸,核酸以单链或双链形式 存在。 ▪生活方式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病毒酶系不全, 离开活体后无生命特征。 ▪病毒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包括核酸复制、核酸蛋 白质装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噬菌斑
噬菌斑(plaque)
噬斑
荧光假单胞菌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 噬菌斑数为纵坐标,绘 制成的曲线为一步生 长曲线。
可分以下阶段:
潜伏期
裂解期
稳定期
一步生长曲线
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细菌到细菌细胞释放 新的噬菌体之前的这段时期.曲线平行于横 轴,噬菌体数无变化.样品中无游离的噬菌 体。(潜伏期前的噬菌斑数是噬菌体数,也 就是感染噬菌体的细菌数).
1. 实验设计依据:1个菌体被1个噬菌体感染,避免二 次吸附;细菌群体被噬菌体同步感染。
2. 实验过程: 敏感菌10ml
Phage 1ml
混匀,5min,使之吸附
离心或用抗phage血清处理, 去除过量phage
高倍稀释,吸附phage的菌悬液(避免多次吸附)
37℃培养,定时取样
取样人为裂解处理(每5min) 样品中加入氯仿裂解细胞
此时为潜伏期,在细胞内还观察不到噬菌体粒子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二、 噬菌体
一、 病毒的一般特性
1、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一种病毒 只含有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 生;在离体条件下,它们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 状态存在. 病毒粒子: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病毒的基本特点
▪个体极小(以nm计),能通过滤菌器,形态多 样,有球状、杆状、复合型。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核酸构成,一个 病毒体内仅含一种核酸,核酸以单链或双链形式 存在。 ▪生活方式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病毒酶系不全, 离开活体后无生命特征。 ▪病毒以复制的方式增殖,包括核酸复制、核酸蛋 白质装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噬菌斑
噬菌斑(plaque)
噬斑
荧光假单胞菌
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 噬菌斑数为纵坐标,绘 制成的曲线为一步生 长曲线。
可分以下阶段:
潜伏期
裂解期
稳定期
一步生长曲线
潜伏期:从噬菌体吸附细菌到细菌细胞释放 新的噬菌体之前的这段时期.曲线平行于横 轴,噬菌体数无变化.样品中无游离的噬菌 体。(潜伏期前的噬菌斑数是噬菌体数,也 就是感染噬菌体的细菌数).
1. 实验设计依据:1个菌体被1个噬菌体感染,避免二 次吸附;细菌群体被噬菌体同步感染。
2. 实验过程: 敏感菌10ml
Phage 1ml
混匀,5min,使之吸附
离心或用抗phage血清处理, 去除过量phage
高倍稀释,吸附phage的菌悬液(避免多次吸附)
37℃培养,定时取样
取样人为裂解处理(每5min) 样品中加入氯仿裂解细胞
此时为潜伏期,在细胞内还观察不到噬菌体粒子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20
传播速度
2020/12/15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21
现状
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 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2001年增长17%。 不过,随着近年来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中低 收入国家不断普及,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270万人,较1997年高峰期下降 21%,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新增感染者190 万人,较1997年的260万降低26.9%。同时, 艾滋病相关疾病致死人数也由2005年高峰期 的220万人减至180万人。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30
7)脊髓灰质炎, 又名小儿麻痹症
正在服糖丸(脊髓灰
质炎疫苗)的儿童 脊髓灰质炎病毒 患儿被固定在
囊膜(部分病毒有)
蛋白质
核
(衣壳)
衣
核酸(RNA) 壳
(核心)
2020/12/15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9
一、病毒的一般特点
4、生活方式: 寄生
◆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 ◆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进行增殖 ◆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
2020/12/15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10
病毒的增殖(复制)过程
2020/12/15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PPT课件
16
2)人乳头状瘤病毒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获奖者之一
德国科学家豪森
豪森的获奖成就是发现了人乳
2003年梅艳芳
头状瘤病毒(HPV)。该病毒
不幸死于宫颈癌
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3)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 中文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ppt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 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 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病毒的形状; (1)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冠状病毒;(5)丝状病毒 (6)有包膜的球状病毒;(7)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8)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的大小;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 径仅为18-22纳米
Sars简介;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科学家们 •说,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 •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SARS就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 •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 •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 •强、病情进展快速。 •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 • •的一种 。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
姓名;张婧 学号;Z10075116
概念: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 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 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可修改版ppt]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8499cba8114431b80dd85c.png)
问题3. 什么是病毒?
病毒的发现
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在发现病毒之前,病 毒病就已经被人类所认识。
病毒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病毒的发现到目前仅有百余年的研究 历史。然而,人类对病毒病的明确记载却已经有四百多年了。
17世纪30年代,一种得病的郁金香在荷兰掀起“郁金香热”,这就是被 最早记载的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7)释迦牟尼(-566--486)印度佛教的创始人,觉悟而成佛, 以“苦集灭道”四命倡导修行。其小乘教派传至东南亚一带,大乘 佛派北传至中国和日本。 (8)古腾堡(1400-1468)德国,发明活字印刷。 (9)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 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0)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的相对论是空时关系的新认识。 (11)马克思(1818-1883)德国,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 主义学说。 (12)巴斯德(1882-1895)法国,在医学史上首次倡导疾病细 菌学说。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小思考:
问题1. 大家耳熟能详的病毒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疯牛病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 病毒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问题2. 病毒有没有有益的一面?
病毒疫苗(vaccine)的发展,为控制人类疾病(如天花、黄热病、脊髓 灰质炎、麻疹等)和畜禽疾病(如牛瘟、猪瘟等)提供了有效措施; 病毒杀虫剂取代传统的化学杀虫剂,就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 染和破坏。
病毒的发现
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 叶病毒。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 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 用。
病毒的发现
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在发现病毒之前,病 毒病就已经被人类所认识。
病毒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从病毒的发现到目前仅有百余年的研究 历史。然而,人类对病毒病的明确记载却已经有四百多年了。
17世纪30年代,一种得病的郁金香在荷兰掀起“郁金香热”,这就是被 最早记载的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7)释迦牟尼(-566--486)印度佛教的创始人,觉悟而成佛, 以“苦集灭道”四命倡导修行。其小乘教派传至东南亚一带,大乘 佛派北传至中国和日本。 (8)古腾堡(1400-1468)德国,发明活字印刷。 (9)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 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0)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的相对论是空时关系的新认识。 (11)马克思(1818-1883)德国,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 主义学说。 (12)巴斯德(1882-1895)法国,在医学史上首次倡导疾病细 菌学说。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小思考:
问题1. 大家耳熟能详的病毒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疯牛病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 病毒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问题2. 病毒有没有有益的一面?
病毒疫苗(vaccine)的发展,为控制人类疾病(如天花、黄热病、脊髓 灰质炎、麻疹等)和畜禽疾病(如牛瘟、猪瘟等)提供了有效措施; 病毒杀虫剂取代传统的化学杀虫剂,就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 染和破坏。
病毒的发现
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 叶病毒。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 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