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和“三言”

合集下载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2、官场新形象——“清官‛ 《滕大尹鬼断家私》:滕大尹‚有才有智‛,老百姓 赞扬他:‚恁般贤明官府,真个难遇。‛当梅氏领着十四 岁儿子告状时,他‚千思万想‛。但这个‚贤明‛清官, 看见‚行乐图‛中‚开着许多金银,未免垂涎之意‛,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装神弄鬼,既判明了他人无法 断清的遗产纠纷案,让被欺凌的弱小者得到万两白银;又 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行乐图‛中写明的‚奉酬白金三百两‛ 改成‚黄金千两‛,轻易吞了巨额资财。他一再表示是死 者鬼魂‚再三相强,我只得领了‛,显得无奈,使倪家 ‚相持鹬蚌枉垂涎‛,他却‚落得渔人取便‛。 《中国小说史略》说,《老残游记》“摘发所谓清官 者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并引作者自评:‚历来小说, 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
Hale Waihona Puke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1)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冯梦龙受李贽小说是‚发愤之所作‛思想影响,把拟 话本小说集命名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认为这些通俗小说可‚为六经国史之辅‛,甚至 比‚六经国史‛更具社会教育作用,使‚怯者勇,淫者贞, 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 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所谓‚喻世‛、‚警世‛、 ‚醒世‛,就是劝喻世人,警戒世人,唤醒世人。《醒世 恒言序》解释了命名的指导思想:‚明者,取其可以导愚 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 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这是对小说社会作用的极高 评价。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重对瑶琴‚一见钟情‛, 但瑶琴开始瞧不起他;当她受到秦重细心的照顾,听到秦 重真诚的言语后,深受感动,‚心里已有四五分喜欢了‛, 认为他‚又忠厚,又老实‛,‚千百中难遇此一人‛;但 又‚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 后来吴八公子粉碎了她的幻想,而只有秦重才是‚志诚君 子‛,终于主动提出嫁他。爱情婚姻的曲折艰难显示出它 的价值和意义,这比一见钟情的爱情要丰富和坚实得多, 从而更鲜明地表现出市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和新的爱情婚姻 观。

三言

三言



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一)内容与思想 1、故事梗概 贵公子李甲在京城与名妓杜十娘相遇,两人真心相爱。杜获 自由后,伴李甲返回南方故乡。途中遇一富商孙富,慕十娘 美色,欲以千金买之,遂与李私下成交。杜得知后,将所带 百宝箱内价值万金的珠宝尽投江中,然后投水自尽。 2、悲剧冲突的严峻性 1)社会的不公与杜十娘的悲剧处境构成悲剧冲突。 2)杜十娘明珠暗投的遭遇,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3)冲突的悲壮性。 2、主题思想。作品通过对杜十娘追求爱情幸福的愿望和行 为的叙写,以及她最终含冤自杀的悲剧,赞扬了杜十娘追求 自尊的刚烈不屈品格,从而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市民妇女爱情 幸福和美满婚姻的愿望与封建制度下的妇女,尤其是所谓失 节妇女低下地位的冲突,控诉了封建贞节观念对妇女的残害, 表现出作者可贵的女权意识。在作品中,这个主题得到了深 入的开掘。



第二节 《卖油郎独占花魁》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一、《卖油郎独占花魁》 (一)思想内容: 1、故事梗概:妓女莘瑶琴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因靖康之变战 乱与家人失散,被人卖入杭州妓院,成长为色艺俱佳的一代名 妓。卖油郎秦重偶遇莘氏,惊其貌美,欲与之交结。积数年, 凑够所需十两白银。然正逢瑶琴出局后酒醉,秦重一夜无眠, 悉心照料,引致瑶琴敬重。后瑶琴因不愿趋奉无良公子,被其 凌虐,赤足踏雪而归。秦重路遇,将其送回。瑶琴明言欲嫁之。 两人遂成百年之好。 2、人物形象分析 1)莘瑶琴。这是个具有双重形格的烟花女子。在她身上,既 有对真正爱情的向往的一面;同时又有贪慕虚荣,陷于泥淖不 能自拔的一面。 2)秦重。他是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性格写得相当丰满。他也 是在靖康国难的逃亡中,成为孤童,被开油店的朱十老收为养 子,学着卖油,成了卖油郎。他老实忠厚清贫。
1)将通俗文学提高到“六经国史之辅”的、甚至 超过的地位。他认为,通俗文学“怯者勇,淫者贞, 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 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不通俗能之乎?” 2)以真为正,以假为邪,主张以真发伪。冯梦龙 提出的真实性,是可真可赝。“事真而理不赝,即 事赝而理真”。 3)主张文学形式要通俗,要能够“入于里耳”, 为下层民众喜闻乐见。

第五章 三言二拍

第五章 三言二拍

谢小娥智擒船上
盗》之“谜语”
2、“鸾胶续弦”法 “鸾胶续弦”,是粘合两条线索,使二者的遇 合自然合理、不露痕迹的结构方法。 (海外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 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东方朔《十洲记》 有鸾胶续弦法。如燕青往梁山泊报信,路遇杨 雄、石秀,彼此须互不相识,且由梁山泊至大名府, 彼此既同取小径,又岂有止一小径之理。看他便顺 手借如意子打鹊求卦,先斗出巧来,然后用一拳打 倒石秀,逗出姓名来等是也。都是刻苦算得出来。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凌濛初(1580——1644),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 人,官至徐州通判。在政治上,凌濛初是一个封建主义的补 天派,而为政清廉,有直声,并对晚明社会的极度腐败有较 深的愤慨。有诗文集多种并有杂剧、传奇等著作多种。写作 “二拍”是凌濛初在屡试不中、绝望于科举仕途之后。四十 八岁时,居南京,开始创作“二拍”。崇祯元年(1628)初 编《拍案惊奇》刻成;崇祯五年(1632)五十三岁时《二刻 拍案惊奇》刻成。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受冯梦龙 影响,除少数作品可能来源于话本,多数属于自己的创作。 从“二拍”始,我国的白话短篇小说由集体创作,也就是由 说话人的世代口耳相传、加工,由此一变而为作家的独立创 作,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在短篇白话小说发展史上, 是一个重要转折。

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商民,复姓欧阳,妈妈是本府崇明县 曾氏,生下一女一儿。儿年十六岁,未婚。那女儿二十岁了, 虽是小户人家,倒也生得有些姿色,就赘本村陈大郎为婿。 家道不贫不富,在门前开小小的一杂货店铺,往来交易,陈 大郎和小舅两人管理。 ——《乌将军一饭必酬》
只因夜珠是这大姓的爱女,又且生得美貌伶俐,夫妻两 个做了一个大指望道:“是必要拣个十全、毫无嫌鄙的女婿 来嫁他,等他名成利遂,老夫妇靠他终身。亦且只要入赘的, 不肯嫁出的。”左近人家有几家来说的,两个老人家嫌好道 歉;便有数家像意的,又要娶去,不肯入赘。有女婿人物好、 学问高的,家事又或者淡薄些;有人家资财多、门户高的女 婿,又或者愚蠢些。所以高不成,低不就。那些做媒的,见 这两个老人难理会,也有好些不耐烦,所以亲事越迟了。— — 《盐官邑老魔魅色》

中国古代文学1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1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小贩秦重,“做生意甚是忠厚”, 顾客“单单做成他”的买卖 。
《徐老仆义愤成家》的阿寄,长途贩运艰苦发家。
4、“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 冒险发财: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文若虚,海外冒险而发家; 《叠居奇程客得助》的程宰,囤积居奇而暴富。
二、张扬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 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韩秀才乘乱聘娇 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 女》,
3、“三言”商人往往“重义”,多为善良致富, 辛劳发财: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的布商吕玉、《施润泽滩阕遇友》 的小商人施复,都拾金不昧,心地善良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整 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凌蒙初与“二拍”
1、凌蒙初,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 人,18岁补廪膳生。科举不利,转而著述。55岁 任上海县丞,因功拔为徐州判官。崇祯17年,李 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 《初刻拍案惊 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简称“二拍”。 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刻,一篇杂剧, 故实有小说78篇。
第一节 白话小说的繁荣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 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名 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种,元一种, 明两种。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宣称 “的是元人写本”,但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



刘璞 × 孙珠姨
裴政 × 刘慧娘 孙玉郎 × 徐文哥

作家榜名著:三言二拍 喻世明言

作家榜名著:三言二拍 喻世明言

06
第十六卷范 巨卿鸡黍死 生交
05
第十五卷史 弘肇龙虎君 臣会
第十八卷杨八老越 国奇逢
第十七卷单符郎全 州佳偶
第十九卷杨谦之客 舫遇侠僧
1
第二十卷陈从 善梅岭失浑家
第二十一卷临 2
安里钱婆留发 迹
3 第二十二卷木
绵庵郑虎臣报 冤
4 第二十三卷张
舜美灯宵得丽 女
5 第二十四卷杨
思温燕山逢故 人
第二十五卷晏 1
平仲二桃杀三 士
第二十六卷沈 2
小官一鸟害七 命
3 第二十七卷金
玉奴棒打薄情 郎
4 第二十八卷李
秀卿义结黄贞 女
5
第二十九卷月 明和尚度柳翠
第三十一卷闹阴司 司马貌断狱
第三十卷明悟禅师 赶五戒
第三十二卷游酆都 胡母迪吟诗
第三十三卷张 1
古老种瓜娶文 女
第三十四卷李 2
公子救蛇获称 心
3 第三十五卷简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作家榜名著:三言二拍·喻世明言》的读书笔记来自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帖僧巧骗皇甫 妻
4 第三十六卷宋
四公大闹禁魂 张
5 第三十七卷梁
武帝累修归极 乐
第三十九卷汪信之 一死救全家
第三十八卷任孝子 烈性为神
第四十卷沈小霞相 会出师表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子犹等,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 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 业,未成,忧愤而终。冯梦龙的作品强调感情和行为,代表作《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 “三言”)与凌濛初所著《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冯梦龙以其对通俗文学的创作、 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中国古典文学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


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一种商品,必
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群和其它的文艺形式如诗词一 类,可以摆在案头供自己消遣,或供一二好友欣赏的作品 不同。凌濛初多次表示自己的作品,是因为“为书贾所侦, 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民编”。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 觉察到要把文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这 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
“三言”“二拍” 与
明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 白话小说的繁荣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共有小 说60种,又称《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刻的话本小说今仅存四种,名 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种,元一种, 明两种。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宣称 “的是元人写本”,但被多数学者疑为伪书。
天下事有好多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 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 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 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 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 作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 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
3、对黑暗的政治统治和地主恶霸的揭露批判。
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少数 篇章,或通过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或通过恶霸横行 最后遭到惩治的故事,歌颂了正义,善良,鞭挞了邪恶、 强暴。
4、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行为。
这类题材未可谓新,但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如《施润 泽阙滩遇友》歌颂了小商之间诚挚的友情。《吴保安弃家 赎友》写吴保安十年如一日,专心营救一个从未谋面的朋 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中贾石冒着灭门的危险,救助 落难的沈链。这些故事都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相反, 《桂员外穷途忏悔》则严厉谴责了朋友间忘恩负义的行为, 作品结尾让桂富五全家变狗以示惩罚,虽落入因果报应的 藩蓠,却表现了作者申张正义的思想。

第六章三言二拍

第六章三言二拍

2、题材内容 为市民喜闻乐见。 现实生活,表现了金钱、权势、情欲 (包括情感和人的本能欲望)对于传统道德 的冲击和破坏。 还有国家大事,神怪题材。 3、艺术特色:故事性强,文字浅显 , 描写细致
4、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区别 (1)创作 市民文学,具有世俗、平民化的特征 人物形象多以市民形象为主体。 表现市民的思想感情。普通人的情感欲 望。 艺术表现上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符合 市民的审美情趣。
三、“三言”的思想内容
1、情爱观 (1)对传统爱情题材的突破 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物形象已发 生变化,大多为市民化。 如《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娇鸾百年 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衙内邻舟 赴约》。
(2)肯定人的情欲 提倡以理顺情 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乔太守乱 点鸳鸯谱》。
2、追求人格的平等、尊严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 占花魁》。
第 六 章
三 言 二 拍
三言: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话短 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 二拍:明代凌濛初编创的拟话本白话短 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 案惊奇》。
第一节
冯梦龙与“三言”
一、冯梦龙的生平 1、科场失意 为官清正 2、生活落魄、放浪形骸 3、推崇李贽的学说 “酷嗜李氏之学,奉为蓍蔡” 。 4、文学主张 重情、注重通俗文学的娱乐教化功能。 5、大量的通俗文学的整理和创作
(3)树立贞节的女性形象 如《张福娘一心贞守》中的张福娘。
5、对腐败的社会现实的揭露 (1)暴露、指斥官场黑暗 如刘生为官三任皆贪赃纳贿。指斥祸国殃 民的官吏为“大盗”。 (2)反映了物欲、情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 会现实 在物欲驱使下道德沦丧:如张溜儿、赵聪、 高愚溪、妓女“赵县君”。 纵欲放荡的世风。如铁生与胡生及其双方 妻子。

文学基础知识——《三言二拍》

文学基础知识——《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

➢ “三言二拍”的艺术特征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1.常常采用误会巧合的手法。

2.为了使故事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穿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

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

3.悲剧性和喜剧性的情节相互穿插,创造出一种“奇趣”。

二、体式和语言的变化冯梦龙在加工、编写“三言”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突破了说话人的话本模式,而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

语言通俗贴切。

➢ ❽三言二拍❾的历史意义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

从表面上看,“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

编辑与修订便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

从“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中分辨出其思想的总体结构形式,这便是: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

“三言”即是冯梦龙那种思想形式下的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

这具体体现在"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诸方面。

➢ ❽三言二拍❾的名句摘录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3、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4、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

5、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6、临歧费尽叮咛语,只为当初爱德深。

7、今朝诉出衷肠事,铁石人知也泪垂。

8、任是泥人应堕泪,纵教铁汉也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冯梦龙和“三言”
一、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 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 顾曲散人等,长洲(今苏州)人。他少 有才气,狂放不羁,但一生功名蹭蹬, 五十六岁才补岁贡生,任丹徒县训导。 四年后升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 (1638)秩满离任,归隐乡里。明王朝 灭亡后忧愤而卒。
凌濛初(1589—
1644),字玄房,号 初成,别号即空观主 人,乌程(今浙江吴 兴)人。曾以副贡授 上海县丞,后擢徐州 通判,分署房村。崇 祯十七年在房村镇压 李自成农民军,因失 败呕血而死。
他著有杂剧《虬髯翁》等,编有戏 曲散曲集《南音三籁》及其他诗文杂著 共二十多种,但最有名的还是“二拍”。 “二拍”均为拟活本,题材不少取自 《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 话》、《剪灯余话》及其他古籍,多数 可能出自凌濛初手笔。
“二拍”也写了 很多爱情婚姻故事, 不仅肯定了“情”对 于人生的至高价值, 还更多地把“情”与 “欲”即性爱联系在 一起,并给予肯定。 如《闻人生野战翠浮 庵》、《通闺闼坚心 灯火》等故事。
在艺术上,“二拍”与“三言”特点相 近,唯缺特别精彩的精致之作,但有一点是 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他在《拍案惊奇序》 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这就在婚姻问题上提出 了新标准:彼此尊重,倾心 相爱。而门第、权势、富贵 和等级全被唾弃了。这种以 宣扬优美人情为中心内容的 作品,不仅有别于士大夫那 种帮忙、消闲的文学,而且 与传统诗文所表达的主题, 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作品 体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 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这在 当时有着冲击封建礼教、习 俗,为“人性”张目的意义。
“二拍”和 文言短篇小说
一、凌濛初和“二拍”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继起仿效。 由于宋元旧篇已被冯梦龙“搜括殆尽”,他不 得不别出心裁,在古事今闻的基础上进行拟话 本创作,并将自己和少数同时代人的拟作编辑 为《初刻拍案惊奇》(1628年 刊行)和《二刻拍案惊奇》 (1632年刊行),总称为 “二拍”。每集各四十篇, 但有一种重出,不可 为”,为韩信、刘文敬等人鸣不平。时在朱元 璋大杀功臣名将,文臣又多遭猜忌不得善终之 日,矛头所向,不言自明。所以,正统六年 (1442)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就曾奏请禁毁本书, 罪名是“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 “若不严禁,恐邪说异端。日新月盛,惑乱人 心”(顾炎武《日知录之余》)。此后,本书 的上述作品就很少流传,作品的现实意义,于 此可见一斑。
书中所写爱情婚姻的小说,更为细腻, 富有文采。作者以同情或欣赏的态度用洁净 的笔墨,来写青年男女的自由爱情。《翠翠 传》一篇写一对青年男女自小青梅竹马,长 大后男方家境贫寒,但女孩誓不易嫁,其父 母也坚定不移,支持这桩婚事。女方家长表 示:“婚姻论财,夷虏之邀。吾知择婿而已, 不计其他。”《爱爱传》描写了妓女出身的 罗爱爱的不幸遭遇,谴责了官军奸淫掳掠的 暴行,受憎分明。《绿衣人传》里的绿衣女 子与书生赵源的生死恋情,更写得委婉动人。
语有之:“少所见,多所怪。”今 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 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 非可以常理测之者固多也。
又批评当世小说:
失真之病,起于好奇。知奇之为奇, 而不知无奇之所以为奇。
“二拍”中的作品虽然未必达到作者所提 出的标准,但已有不少篇目,如《韩秀才趁乱 聘娇妻》、《恶船家计赚假尸银》、《懵教官 爱女不受报》等,非但没有神奇鬼怪或大奸大 恶之类,而且也没有过于巧合的事件,主要靠 巧妙的叙述手法营造故事的生动性。
冯梦龙还在《醒世恒言》序中指出: “三言”命名的用意是:“明者,取其 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 恒则习而不厌,传之 而可久。三刻殊名, 其义一也。”很显然, 作者编辑“三言”的 目的,在于劝谕、警 戒、唤醒世人,有明 确的社会功能。
二、“三言”的 内容和艺术
“三言”的内容,包括冯梦龙搜集并加 工整理的宋元旧篇五、六十种和明代拟话本, 包括冯梦龙自己写作的话本共有六、七十篇。 各篇标题均按长篇章回小说样式,编成字数 整齐的回目(单句)。这部“三言”成为宋 元明三代短篇活本和拟话本最重要的一部总 集,被称为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宝库。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 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强有力地进一步推 动了白活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
万历四十年(1612)前后,他曾 搜集、编印两部民歌集《挂枝儿》和 《山歌》,收录盛行于吴中的民间歌 曲八百多首,目的是“借男女之真情, 发名教之伪药”(《山歌序》)。但 他一生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还是“三 言”的编辑。
冯梦梦特别推崇通俗小说。他认为:“大 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 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 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 写……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 之捷且深也”(《古今小说序》)。说明冯梦 龙已明确意识到通俗小说在广大群众中具有深 刻的艺术影响。他还认为通俗小说能够“与 《康衢》、《击壤》之歌并传不朽”,甚至可 为“六经国史之辅”(《醒世恒言序》)。
他收藏了很多古今通俗小说,在天 启年间(1621—1627),择其可以“嘉 惠里耳者”共一百二十篇,分别编辑成 《古今小说》(天启初年编,茂苑野史 氏撰,绿天馆主人序)、《警世通言) (天启四年1624,可一居士评,无碍居 士校)、《醒世恒言》(天启七年1627, 可一主人评,墨浪主人校)。其中《古 今小说》在天启七年以前改名《喻世明 言》,合称“三言”。
他毕生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 和编辑工作,是我国著名的、被称为 “全能”的通俗文学家。他增补、改编 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 创作了传奇《双雄记》、《万事足》两 种,改编了他人传奇十余种,曾合刊为 《墨憨斋定本传奇》。他还纂辑过文言 小说杂著《情史》、《古今谭概》、 《智囊》及散曲选集《太霞新奏》等。
蒋兴哥在善良的感情支 配下,与有不贞节行为的妻子 重新和好;杜十娘一旦发现李 甲负情,为珍惜人的尊严,便 毅然沉江而死,决不用“百宝 箱”去乞求苟活;卖油郎秦重 之所以博得花魁女莘瑶琴的欢 心,就在于他的忠厚老诚,知 情识趣,尊重她的人格。莘瑶 琴决心委身事之,就在于他看 清了衣冠于弟,均是为了自己 的欢乐去制造别人的痛苦的酒 色之徒。
《清平山堂话本· 西湖三塔记》:
宣赞着眼看那妇人,真个生得:绿 云堆发,白雪凝肤。眼横秋水之波,眉 插春山之黛。桃萼淡妆红脸,樱桃轻点 绛唇。步鞋衬小小金莲,玉指露纤纤春 笋。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头 髻,乌云畔插着写素钗梳,穿一领白衫 儿,下穿一条细麻布布裙。
第三节
二、文言短篇小说
明代的短篇小说 局面冷落,成就不高。 但亦非不值一提,其 中以“剪灯系列”较 有价值。
剪灯系列
《剪灯新话》四卷二十 一篇,瞿佑撰,今存明正德 六年杨氏清江堂刻本、清乾 隆刻本等。1917年董康据日 本所藏活字本重刊,1957年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此校 注排印。
关于此书作者,向有不同说法。瞿佑在本 书自序(1378)中,明言是他在辑录前代作品 《剪灯录》四十卷之后,又据近世传闻,写成 此书。当时的一些著名文人凌云翰、吴植、桂 衡等为此书作序时(均洪武年间),也都承认 是瞿佑所作。后来的《菽园杂记》、《蓬窗类 记》、《百川书志》、《少室山房笔丛》等也 均无异词。但明中叶王奇的《寓圃杂记》、都 穆的《听雨纪谈》却引周鼎之言,说此书系瞿 佑窃取杨维桢原槁,加入部分己作而成。明人 丛刻在选录此书篇目时.往往妄题撰者姓名, 更制造了紊乱。实际上,这些都不足凭信,连 都穆自己也对周说持存疑态度。
本书作者生逢乱世,由元入 明,对战乱灾祸和社会黑暗感触 颇深,撰语成篇,不时流露出不 满情怀。书中写社会政治问题诸 篇,大多采用神怪、荒诞的形式, 隐含讥讽,对奸臣赃官及为富不 仁者作了抨击,称贪官污吏为 “无厌鬼王”,称残杀人民的军 将为“多杀鬼王”,谴责了秦桧、 贾似道等误国奸臣。
《绿衣人传》一篇,以爱情故事为框架, 对贾似道的罪行作了较为全面的揭露。《太虚 司法传》则把当时的杜会现实写成了一个使善 良人受尽折磨和痛苦的鬼怪横行的世界,对封 建制度的腐朽和不公渑表不满。《修文舍人传》 中有段很精采的文字:“冥司用人,选擢甚精, 必当其才,必称其职,然后官位可居,爵禄可 致;非若人间可以贿赂而通,可以门第而进, 可以外貌而滥充,可以虚名而躐取也”。要语 不烦,深中肯綮。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 内容复杂。其中有对佞臣的谴责和对良 吏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 富易交、贵易妻行为的鞭挞,也有不少 描写市井生活的作品。如《闹樊楼多情 周胜仙》、《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施润泽滩阙遇友》、《杜十娘怒沉百 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等。
这些描写市井 生活的作品,强调 人是情种,人情应 受到尊重,道德标 准,婚姻原则,都 应以人情为基础, 反对用封建名教、 传统观念来束缚人 性,摧残人情。
在表现艺术方面,冯梦龙已开始注 意到描写真假关系,《警世通言序》中 指出:
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 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 不必也。……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 人。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而赝者 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 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在情节结构上, 《三言》善用“无 巧不成书”的手法, 把故事写得波谲云 诡,迷离恍惚,波 澜起伏,曲折多变, 悬念重重,引人入 胜。最典型的例子 可推《十五贯戏言 成巧祸》。
小说摆脱传奇性,这是艺术上的重要进 步。因为这样有益于小说更贴近人们的日常 生活,从而更有利于对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
但从总体上讲,由于取材于旧籍,缺乏独 创精神,现实意义不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也略有公式化之弊。不少作品还流露出封建迷 信、因果报应、宿命论和色情成分。对于封建 道德的宣扬更是充斥全书。因此,价值略低于 “三言”。但文笔尚称流畅,情节也还曲折, 思想与艺术水平均在明末那些拟作末流之上。 而且,“二拍”的出现,开创了文人拟作话本 专集的先例,在古代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一般都将“二拍”与“三言”并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