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的采集和结果判读

合集下载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总结词
不规范留取痰标本会导致培养结果不准确,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痰标本的采集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如果留取的痰标本不规范,如口 腔唾液、鼻涕等混入痰中,会导致培养出的细菌不准确,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因此,正确留取痰标本对于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案例二:痰培养结果的误判与纠正
过2小时。
痰培养的报告解读
报告中应包含细菌名 称、药敏试验结果、 敏感药物和耐药药物 等信息。
若培养结果为多重耐 药菌感染,应加强隔 离措施,并采取相应 防控措施。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03 培养结果的判读与临床意义
CHAPTER
培养结果的判读
培养结果阳性
培养出细菌,可能表示感染存在 。
总结词
痰培养结果的误判可能导致养结果的误判在临床实践中时有发生,如将污染菌误判为致病菌,或忽略某些不常见菌种的感染。这种误判 可能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增加耐药性的产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应提高对痰培养结果的判 读能力,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案例三
01
护理人员需了解并能够解读痰培养的结果,以便为医生提供准
确的诊断依据。
与医生沟通
02
将培养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并与其进行沟通,协助医生进行
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制定。
健康教育
03
根据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自身
病情的认识和日常保健能力。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CHAPTER
案例一:正确留取痰标本的重要性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护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痰标本采集方法 • 痰培养检查流程 • 培养结果的判读与临床意义 • 护理在痰标本采集及培养中的应用 • 案例分享与讨论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以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呀。

先说这采集的注意事项呢。

哎呀呀,在采集之前呀,患者一定要先用清水漱口哦,这是为啥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内正常菌群的污染呀!采集的时候呢,一般是深咳出来的痰才好呢。

可不能随便吐一口就了事呀!如果是使用诱导痰采集的方法,那更得小心谨慎啦。

还有哇,采集痰标本的容器一定要是无菌的呢,这很重要的呀!不然被其他细菌污染了,那检测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再来说说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吧。

哇,合格的痰标本呢,在外观上就有讲究的呢。

一般是脓性或者黏液性的痰液比较好呢。

如果痰看起来很稀薄,像口水一样,那可能就不太合格喽!而且呀,合格的痰里面要有足够多的白细胞和较少的上皮细胞呢。

这是为啥呢?因为白细胞多说明有炎症反应呀,而上皮细胞太多的话,很可能是采集的时候混入了太多口腔或者呼吸道上部的细胞啦,这样的标本可能就不太能准确反映下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呢!总之呢,在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些注意事项来做,这样才能得到合格的标本,检测结果也才会准确呀!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哦!。

痰标本采集与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痰标本采集与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痰培养的原理基于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通过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和 生化反应等特征,确定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痰培养的意 义
痰培养有助于明确肺部感染的 病原体,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指导抗生素的合 理使用。
通过痰培养可以监测耐药菌株 的出现和传播,为防控感染提 供科学依据。
环境消毒
定期对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空气消 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痰培养在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 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
痰培养的适应症
01
02
03
04
咳嗽、咳痰、发热等症 状持续不退或加重。
肺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 部感染。
需要明确病原体以指导 治疗。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怀疑 抗生素耐药。
03
痰培养结果判读
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
痰培养中可能出现的正常菌群包括口腔常驻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咽峡炎链球 菌等。这些细菌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但在免疫低下或特定情况下可能成为条件 致病菌。
常见问题及处理
痰液过少或无痰
对于痰液过少或无痰的患者,可以采 用雾化吸入、拍背等方法刺激痰液产 生。
痰液中带血
患者不配合
对于不配合的患者,应耐心解释留取 痰标本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和指导。
若痰液中带血,应告知患者暂停留取, 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
02
痰培养的原理与意义
痰培养的原理
痰培养是一种通过采集患者痰液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的方法,用于诊断 和监测肺部感染。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有必 要,可进行吸痰处理。
指导正确咳嗽

痰培养肺念珠菌临床判读方法

痰培养肺念珠菌临床判读方法

痰培养肺念珠菌临床判读方法痰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痰中是否存在病原体。

肺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对于正确认识和及时治疗念珠菌感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痰培养肺念珠菌临床判读方法的详细介绍。

1.样本收集:进行痰培养之前,需要收集新鲜的痰样本。

患者应该被告知如何正确地咳嗽产生痰液,并注意避免额外的口腔和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

通常建议早上第一次起床后进行痰样本的收集,因为这时痰的浓度较高。

收集的样本应保持无菌条件。

2.样本处理:收集到的痰样本需要进行处理才能进行培养。

可以通过离心法或粘度增强剂等方法使痰液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处理后的样本可以直接用于培养,也可以在处理后的样本中离体培养细菌。

3. 培养方法:对于肺念珠菌的培养,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

一种常用的培养基是Sabouraud琼脂平板培养基,其中包含有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将处理后的痰样本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上,并进行培养。

通常在室温下孵育48-72小时。

4.菌落的判读:培养时间结束后,可以观察到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念珠菌菌落通常呈现为白色或乳白色的各型或点状菌落,边缘光滑或呈波浪状。

念珠菌菌落比较容易分离,并且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类似于瓜的香气,这是一个有助于识别念珠菌的特征。

菌落的形态和颜色对于判读念珠菌的存在和数量是重要的参考。

5.鉴定:菌落培养的结果通常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初步鉴定,但最后的鉴定通常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鉴定方法包括芽孢的形态、热耐性、孢子的形态等。

6.念珠菌菌落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可以检测病原体DNA的方法,可以用于快速确诊肺念珠菌感染。

通过提取培养菌落中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对念珠菌的靶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凝胶电泳确定扩增产物的大小。

7.其他检测方法:除了痰培养和PCR外,还可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DNA序列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和抗原检测等方法来判定肺念珠菌感染。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2
3
4
采集时间:清晨空 腹时采集最佳
采集方法:使用无菌 棉签深入咽喉部,轻
轻旋转,采集粘液
采集后处理:立即 送检,避免污染和
干燥
采集量:至少1ml, 不超过5ml
采集后的处理
立即送检:采集后的痰标 本应立即送检,避免长时 间放置导致细菌生长和污 染。
送检时间:痰标本应在采 集后2小时内送检,避免 细菌生长和污染。
04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结合患 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资料,以便综合判 断患者的病情。
诊断疾病
1
痰标本采集:通过痰液检查,了解 呼吸道感染情况
2
培养结果判读:通过培养细菌,判 断感染类型和程度
3
临床意义:根据痰标本采集和培养 结果,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4
指导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主要依据抑菌圈 直径、抑菌圈边缘清晰度、抑菌圈 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定。
判读注意事项
01 观察痰培养结果时,应仔细 查看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颜色、大小等特征,以便准 确判断细菌种类。
02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区分致 病菌和非致病菌,避免误判。
03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观察培 养基上的其他微生物,如真 菌、支原体等,以便全面了 解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
评估疗效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 结果可作为评估疗
效的重要依据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敏感 性,指导临床用药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耐药 性,指导临床调整
治疗方案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变异 情况,指导临床预
防和控制感染
谢谢
指导治疗
01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可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解读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解读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口腔常见菌群: 白色念球菌、链球菌(甲型或乙型)、肺炎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奈瑟氏球菌、乳酸杆菌、 类白喉杆菌等;
鼻咽部常见菌群: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绿脓杆菌、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
下呼吸道则在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下自始至终 保持基本无菌状态。
药物敏感试验
药敏报告为敏感(S): 表示用常规剂量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
药敏报告是中介度(I): 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可有疗效;
药敏报告耐药(R): 表示该药无疗效。
抗生素敏感试验
药敏结果 ≠ 临床疗效: 敏感——有效 耐药——无效 敏感——无效(假敏感) 耐药——有效(假耐药)
痰或咳嗽无力,通过自主咳嗽无法获取痰标本。
[1]
[1] 张卓然 临床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检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68
痰标本的送检
采集后的痰标本应该在0.5h内送检,一般不超 过2小时;
延迟送检的标本置于4℃保存,保存标本应该 在24小时内送检。
指导患者正确咳痰
常规痰液采集应该以清晨为佳,清晨痰量多, 同时含菌量较大;
嘱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以清除口腔浅表固有 的定植菌;
指导患者深咳以采集气管深部的咳痰,而不是 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
痰标本: 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
原因:白细胞代表感染/炎症的存在; 鳞状上皮细胞分布在上呼吸道。
对产ESBLs细菌,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均耐药。 即使体外试验对某些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敏感, 临床上也应视为耐药,原则上不选用。即不管 体外试验结果如何,所有的产ESBLs细菌均应 视为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

痰培养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PPT课件

痰培养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PPT课件

儿童痰液收集法
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 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 舌刺激咳痰,可喷出肺部 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03
药敏试验概述
药敏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指导临床用药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对 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选择 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提高
治疗效果。
监测耐药菌株
药敏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耐药菌株,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重要信息,防 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实验室处理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处 理,包括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 步骤;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生物安 全,防止交叉污染和感染。
01
采集前准备
向患者解释采集目的和方法,取 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用清水漱 口,以去除口腔内杂菌。
02
03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死亡或 污染。
药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采集标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同时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标本
类型。
试验药物选择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应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等因素进行综
合判断。
结果判读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包括常用药物和新型药物。
质量控制
药敏试验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包括 试剂、培养基、药敏纸片等的选择和保存, 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连续多次的痰培养,可以监测病原菌的 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痰培养采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严重咯血、昏 迷等情况下应谨慎操作。

痰培养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痰培养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1. 收集痰样:患者需要咳嗽产生痰液,最好是清晨第一次咳嗽时收集。

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痰液,避免混入口腔中的细菌。

2. 准备培养基:准备适当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血琼脂培养基和巴豆酸盐琼脂培养基。

这些培养基提供了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涂布法:将收集到的痰液用一根无菌的平滑铂丝或棉签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上。

要避免将口腔中的细菌带入培养基中,所以要尽量避免接触到舌头、牙齿和口腔黏膜。

4. 培养:将涂布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常是37摄氏度,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5. 分析结果: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根据细菌的形态、颜色和其他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有些实验室还会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进气管吸引术,可避免口腔正常菌群的污 染,主要用于肺部厌氧菌的感染、免疫受 损的患者和非典型肺炎的病原菌检查,但 其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目前已很少 应用。
? 纤支镜的检查不但可以目视三级以上支 气管的内壁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灌洗和 保护性毛刷采样而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 行培养。
? 目前保护性毛刷采样进行定量培养被认 为是痰细菌培养的“金标准”,其敏感性 可达80% ,特异性达90% 。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
? 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好,因此时痰量 多,含菌量大 。
? 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取样。 ? 嘱病人漱口三遍以除去浅表固有定植菌。 ? 指导病人深咳以取得下呼吸道标本(而不
是唾液及鼻咽部的分泌物 )置于一无菌容 器。
? 注意:咳痰不能做厌氧培养!!!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
如患者昏迷或无力咳嗽,先协助患者取 合适体位,叩背以使痰液松动,再用吸痰 器吸引,在吸引器吸管中段接集痰器,按 吸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
? 有意义: 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②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③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 无意义:
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 (如草绿色 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 杆菌等 );
②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 (<+++) 生长。
抗生素敏感试验
? 当药敏报告为敏感( S),表示用常规剂量治疗可 获得临床疗效;
? 药敏报告是中介度( I)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 部位可有疗效;? 药敏报告耐药( R)表示 Nhomakorabea药无疗效。
抗生素敏感试验
? 药敏结果 ≠ 临床疗效:
敏感——有效 耐药——无效 敏感——无效(假敏感) 耐药——有效(假耐药)
? 临床医师正确评价药敏试验结果的同时,必 须参考病人机体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 动学、药物毒副作用和药物价格以及本地区 本医院等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合理选用药物。
抗生素敏感试验
? 药敏标准是以不同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中最高 浓度与该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 MIC )间的关 系所制定。一般情况下,最高血药浓度( Cmx ) 高于待检菌最低抑菌浓度( MIC )4-8倍为敏感 (S);Cmx/MIC=1-2 倍为中介度 (I);Cmx/MIC<1 为耐药(R) 。
? 一般患者难以接受,其临床的广泛应用 受限,但对于复杂肺炎的患者,明确病原 菌的类型和药敏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学筛选标本
? 不合格标本
指唾液或唾液严重污染 的痰标本,含鳞状上皮 细胞多,而白细胞少
? 合格标本
应是从下呼吸道咳出的 痰,内含颊部鳞状上皮 细胞少,而白细胞较多
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室报告
病原学检验报告的解释
? 有无阳性检测结果 ? 感染,污染? ? 耐药药物 ? 可供选用的治疗药物
? 在培养出细菌时都面临判断该细菌是致病菌或 携带菌的问题,而这些标本的采集很难不污染携 带菌。
? 现代感染的特点是,低免疫人群大大增多,条 件致病菌、非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这些特点 给致病菌的判断带来了困难。
痰培养的采集和结果判读
内科住院医生 余婷婷
感染病原学诊断
? 临床微生物室 ——提高细菌培养药敏检测质量 ? 临床医生 ——送合格标本
——准确解读报告单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要点
? 一般原则
– 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 采集后及时送检,最好在0.5h 内,不得超过2h。延迟送
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保存标本应在24h 内 处理。 – 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 标本量足够 – 专用培养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