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的采集与研判

合集下载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以及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呀。

先说这采集的注意事项呢。

哎呀呀,在采集之前呀,患者一定要先用清水漱口哦,这是为啥呢?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内正常菌群的污染呀!采集的时候呢,一般是深咳出来的痰才好呢。

可不能随便吐一口就了事呀!如果是使用诱导痰采集的方法,那更得小心谨慎啦。

还有哇,采集痰标本的容器一定要是无菌的呢,这很重要的呀!不然被其他细菌污染了,那检测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再来说说合格痰的评判标准吧。

哇,合格的痰标本呢,在外观上就有讲究的呢。

一般是脓性或者黏液性的痰液比较好呢。

如果痰看起来很稀薄,像口水一样,那可能就不太合格喽!而且呀,合格的痰里面要有足够多的白细胞和较少的上皮细胞呢。

这是为啥呢?因为白细胞多说明有炎症反应呀,而上皮细胞太多的话,很可能是采集的时候混入了太多口腔或者呼吸道上部的细胞啦,这样的标本可能就不太能准确反映下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呢!总之呢,在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些注意事项来做,这样才能得到合格的标本,检测结果也才会准确呀!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哦!。

痰标本采集与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痰标本采集与培养结果判读护理课件
痰培养的原理基于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通过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和 生化反应等特征,确定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痰培养的意 义
痰培养有助于明确肺部感染的 病原体,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指导抗生素的合 理使用。
通过痰培养可以监测耐药菌株 的出现和传播,为防控感染提 供科学依据。
环境消毒
定期对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空气消 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痰培养在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 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
痰培养的适应症
01
02
03
04
咳嗽、咳痰、发热等症 状持续不退或加重。
肺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肺 部感染。
需要明确病原体以指导 治疗。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怀疑 抗生素耐药。
03
痰培养结果判读
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
痰培养中可能出现的正常菌群包括口腔常驻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咽峡炎链球 菌等。这些细菌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但在免疫低下或特定情况下可能成为条件 致病菌。
常见问题及处理
痰液过少或无痰
对于痰液过少或无痰的患者,可以采 用雾化吸入、拍背等方法刺激痰液产 生。
痰液中带血
患者不配合
对于不配合的患者,应耐心解释留取 痰标本的重要性,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和指导。
若痰液中带血,应告知患者暂停留取, 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
02
痰培养的原理与意义
痰培养的原理
痰培养是一种通过采集患者痰液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的方法,用于诊断 和监测肺部感染。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有必 要,可进行吸痰处理。
指导正确咳嗽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2
3
4
采集时间:清晨空 腹时采集最佳
采集方法:使用无菌 棉签深入咽喉部,轻
轻旋转,采集粘液
采集后处理:立即 送检,避免污染和
干燥
采集量:至少1ml, 不超过5ml
采集后的处理
立即送检:采集后的痰标 本应立即送检,避免长时 间放置导致细菌生长和污 染。
送检时间:痰标本应在采 集后2小时内送检,避免 细菌生长和污染。
04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结合患 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资料,以便综合判 断患者的病情。
诊断疾病
1
痰标本采集:通过痰液检查,了解 呼吸道感染情况
2
培养结果判读:通过培养细菌,判 断感染类型和程度
3
临床意义:根据痰标本采集和培养 结果,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4
指导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主要依据抑菌圈 直径、抑菌圈边缘清晰度、抑菌圈 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定。
判读注意事项
01 观察痰培养结果时,应仔细 查看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颜色、大小等特征,以便准 确判断细菌种类。
02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区分致 病菌和非致病菌,避免误判。
03 判读结果时,应注意观察培 养基上的其他微生物,如真 菌、支原体等,以便全面了 解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
评估疗效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 结果可作为评估疗
效的重要依据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敏感 性,指导临床用药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耐药 性,指导临床调整
治疗方案
痰标本培养结果可 反映病原体的变异 情况,指导临床预
防和控制感染
谢谢
指导治疗
01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可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痰培养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PPT课件

痰培养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PPT课件

儿童痰液收集法
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 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 舌刺激咳痰,可喷出肺部 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03
药敏试验概述
药敏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指导临床用药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病原菌对 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生选择 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提高
治疗效果。
监测耐药菌株
药敏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耐药菌株,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重要信息,防 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实验室处理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处 理,包括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 步骤;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生物安 全,防止交叉污染和感染。
01
采集前准备
向患者解释采集目的和方法,取 得患者配合;指导患者用清水漱 口,以去除口腔内杂菌。
02
03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死亡或 污染。
药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
采集标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同时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标本
类型。
试验药物选择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应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等因素进行综
合判断。
结果判读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包括常用药物和新型药物。
质量控制
药敏试验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包括 试剂、培养基、药敏纸片等的选择和保存, 以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连续多次的痰培养,可以监测病原菌的 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痰培养采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各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 、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但严重咯血、昏 迷等情况下应谨慎操作。

痰培养实验报告

痰培养实验报告

痰培养实验报告痰培养实验报告引言:痰培养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分离和鉴定痰中的细菌,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类型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痰培养实验的操作步骤、结果分析以及临床应用。

实验步骤:1. 样本采集:首先,需要从患者的呼吸道中采集痰样本。

患者应在清晨醒来后进行采样,以确保痰液的质量。

采集时应注意避免口腔和咽喉的污染,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痰液。

2. 样本处理:采集到的痰液样本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非细菌成分。

首先,将痰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痰液上清液和沉淀。

然后,将沉淀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以获得适合培养的浓度。

3. 培养基接种:将稀释后的痰液沉淀均匀地涂布在含有富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培养基通常包含琼脂、葡萄糖和氧气等成分,以提供菌落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温度和氧气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

5. 结果观察:通常在24至48小时后,可以观察到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不同细菌的菌落形态和颜色各异,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此外,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如荧光染色、生化试验等。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

例如,黏液状的菌落可能是肺炎克雷伯菌,而金黄色的菌落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然而,这只是初步的判断,需要进一步的鉴定才能确定细菌的种类。

在进一步的鉴定中,我们可以使用荧光染色来检测细菌的抗酸性,以区分酸性杆菌和非酸性杆菌。

此外,还可以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卡波西试验等,以确定细菌的代谢特性和酶活性。

这些鉴定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类型,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临床应用:痰培养实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离和鉴定痰液中的细菌,医生可以了解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痰标本采集及培养结果判读

痰液气味:正常为无特殊气味,异常
0 4 气味可能提示疾病
痰液细胞学检查:正常为无细菌、真菌
0 5 等微生物,异常结果可能提示感染
痰液培养结果:正常为无细菌、真菌等
0 6 微生物生长,异常结果可能提示感染
2
培养方法
03
04
观察结果:定期观察培 养基上的菌落生长情况, 判断培养结果
培养条件:在特定温度、 湿度和氧气条件下培养
05
培养结果与疾病诊断:根据培养结 果,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可初步诊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培养结果与治疗方案制定
01
培养结果:根据痰培养结果判断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
0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03
治疗效果评估:根据治疗后的痰培养结果评估治疗效果
04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效果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演讲人
目录
01. 痰标本采集 02. 痰培养 03. 痰培养结果判读
1
采集方法
采集时间:早晨 起床后,未进食、
饮水前
采集部位:气管、 支气管、肺泡等
呼吸道部位
采集方式:使用 无菌棉签或吸痰 器,深入呼吸道
采集痰液
采集量:一般需 要采集1-2ml痰 液,具体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
采集注意事项
01
采集前应漱 口,清除口 腔内的食物 残渣和唾液
炎等疾病
03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皮肤感染、
肺炎等疾病
04
肺炎克雷伯菌: 引起肺炎、尿路
感染等疾病
05
绿脓杆菌:引起 皮肤感染、肺炎
等疾病
06

痰检验的一般步骤

痰检验的一般步骤

痰检验的一般步骤痰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下面将介绍痰检验的一般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项检查。

一、样本采集痰检验的第一步是采集痰样本。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咳嗽产生痰液。

如果患者无法咳嗽或痰液不易产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人工刺激,例如通过吸气盐水进行刺激以促使咳嗽。

采集到的痰液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二、样本制备在进行痰液检验前,需要对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制备工作。

首先,实验室技术人员会检查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和气味等特征。

然后,他们会将痰液样本放入离心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以分离出痰液中的固体物质和液体成分。

离心后,他们会将上清液和沉淀分开保存。

三、常规检验接下来,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对痰液样本进行常规检验。

常规检验包括观察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和气味等特征,以及测定痰液的pH值。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痰液的性质,例如是否为感染性痰液或非感染性痰液。

四、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是痰液检验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或真菌。

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将痰液样本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细菌或真菌的生长。

如果有生长,则可以通过进一步的鉴定测试确定具体的病原微生物。

五、细胞学检验细胞学检验是痰液检验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痰液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

实验室技术人员会将痰液样本制备成涂片,并使用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

然后,他们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不同类型的细胞,例如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这些细胞的类型和数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痰液中是否存在炎症或恶性细胞。

六、其他检验除了常规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和细胞学检验外,痰液检验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特殊检验项目,例如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肿瘤标志物检验等。

这些检验项目可以根据具体的临床需要进行选择,以更全面地评估痰液的性质和疾病的特征。

痰标本实验报告流程(3篇)

痰标本实验报告流程(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痰标本实验主要用于检查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协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本实验报告流程旨在规范痰标本的采集、处理、检验及报告流程。

二、实验流程1. 标本采集(1)评估患者病情:采集痰标本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治疗情况、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物品准备:备好痰标本采集容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漱口液等。

(3)采集方法:a. 常规痰标本:嘱患者晨起后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标本容器内。

b. 24小时痰标本:嘱患者将24小时内(晨7时至次晨7时)的痰液全部留于清洁广口瓶内。

c. 培养标本:嘱患者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儿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无菌培养瓶或盒内。

2. 标本处理(1)常规痰标本:将痰液置于生理盐水中,剧烈振荡5-10秒,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的脓痰小片沾出,放入另一试管内,重复此过程两次。

(2)培养标本:将痰液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

3. 检验(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挑选痰液中脓性或带血部分,涂成均匀薄片,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痰培养: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长,并进行鉴定。

4. 结果报告(1)根据检验结果,报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

(2)若为细菌感染,报告敏感抗生素及耐药情况。

(3)若为病毒、真菌感染,报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三、注意事项1. 采集痰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3. 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对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四、实验总结痰标本实验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报告流程规范了痰标本的采集、处理、检验及报告流程,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第2篇一、实验目的痰标本实验是对痰液进行微生物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方面的检测,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培养的采集与研判
痰的定义
➢ 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通过支气管纤 毛上皮纤毛的运动,从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动, 最后,从气管内咳出排出体外。 ➢ 痰其实就是肺里的脓液,细菌就包藏在脓 液中。 ➢ 正常人痰很少,只是保持呼吸道湿润而分 泌的少量粘液。

吸入刺激性气体、尘埃、致病
痰检的目的
➢ 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可根据需要进行需氧菌培养、厌氧 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用于呼吸道感染的 病因诊断。痰培养的理论依据是致病菌应高于污染菌,据 此,对痰液进行定量培养和半定量培养。常与药物敏感试 验一起进行。在抗菌素使用前采集价值高。最好注明相关 体征、感染指标、前期用药情况。
• ②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 ③不符合上述可确诊或有意义检测结果中的任何
一项; • ④对革兰阴性杆菌培养和涂片均阳性时才有意义,
仅培养阳性而涂片阴性则大多属污染菌或低浓度 定植菌。
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部位 常见菌种
口腔
链球菌(甲型或乙型)、乳酸杆菌、螺旋体、梭形杆 菌、白色念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奈瑟 氏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痰培养的采集和结果判读
是感染还是定植?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 要结合“标本涂片、培养及临床表现”,才能判定是定植 还是致病菌。痰可分离到的三大类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公认的病原菌:结核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 .逐渐被认识的病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它 布拉汉菌 .条件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葡萄球菌等 一般痰中分离出的以上是条件致病菌,是否致病取决于: ①患者的血象,体温,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感染症状; ②痰涂片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吞噬或伴行非上呼吸道正常 菌群;
鼻咽腔 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 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 菌等
较之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则在机体免疫功能的 作用下自始至终保持基本无菌状态。
抗生素敏感试验
➢ 当药敏报告为敏感(),表示用常规剂量治疗可 获得临床疗效;
➢ 药敏报告是中介度()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 部位可有疗效;
合格标本
• 不合格标本 • 指唾液或唾液
严重污染的痰标 本,含鳞状上皮 细胞多,而白细 胞少。白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下呼吸道咳出的 痰,含鳞状上皮 细胞少,白细胞 较多。白细胞:
细胞学筛选标本
标本质控
➢ 判断是否合格标本: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
➢ 痰涂片:平时处理痰标本就必须涂片,这是基本工作之一, 不会因为院感和临床医生的要求而增加,也不会因为他们 不要求,或者人手不足就不做。就如同建房子之前要挖地 基一样,不会因为客户不要求就省掉这个步骤
➢ 药敏报告耐药()表示该药无疗效。
产细菌
➢ 临床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等,均应检 测是否产
➢ 对产细菌,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均耐药。即使体外试验对某些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敏感,临床上也应视为耐药,原则上不选用。即不管体 外试验结果如何,所有的产细菌均应视为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
• ③痰涂片见到的细菌,培养大量生长。
是感染还是定植?最后一招诊断性治疗
➢ 针对性抗菌药物之后临床症状减轻(缓解),同 时感染部位目标性细菌数减少则为病原菌;
➢ 仅有数量减少而临床症状没有改变则最大可能为 定植菌。
培养阳性的细菌 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
• 不是的 • 培养阳性 感染,可能为污染(血培养),可能为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指导患者咳痰
➢ 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好,因此时痰量多,含 菌量大 。
➢ 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取样。 ➢ 嘱病人漱口三遍以除去浅表固有定植菌。 ➢ 指导病人深咳以取得下呼吸道标本(而不是唾液
及鼻咽部的分泌物 )置于一无菌容器 。 ➢ 注意:咳痰不能做厌氧培养!!!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
➢ 如患者昏迷或无力咳嗽,先协助患者取合 适体位,叩背以使痰液松动,再用吸痰器 吸引,在吸引器吸管中段接收集器,按吸 痰法将痰液吸入集痰器内。
➢ 对产细菌:宜选择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 制剂复方制剂。氨基糖苷类可作为产细菌严重感染时的联合用药之一
抗生素敏感试验
➢ 药敏结果 ≠ 临床疗效: ➢ 敏感——有效 ➢ 耐药——无效 ➢ 敏感——无效(假敏感) ➢ 耐药——有效(假耐药) ➢ 临床医师正确评价药敏试验结果的同时,必
➢ 痰培养:取脓性痰、粘液脓性痰
病原学检验报告的解释
➢ 有无阳性检测结果 ➢ 感染,定植,污染? ➢ 耐药药物 ➢ 可供选用的治疗药物
可确诊的检测结果
➢ 血或胸液培养到致病菌 ➢ 经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到病原菌浓
度≥(半定量培养) ➢ 标本≥(半定量培养) ➢ 标本≥(半定量培养)
有意义
• 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②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③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 ④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典型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之类的苛养菌,即使培养阴性,也有重 要参考意义。
无意义
• 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如草绿色链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念 珠菌等);
须参考病人机体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 动学、药物毒副作用和药物价格以及本地区 本医院等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合理 对于痰培养分离到的细菌是否为可能的感染菌,最简单和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痰涂片,首先感染菌会导致白细胞大量 增加,其次由于感染早期(细菌真菌)启动非特异性免疫 因子中中性粒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吞噬和包裹现象 是反映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的最重要的信号,观 察这一现象有助于区别是感染还是定植。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
人工气道:气管内吸引,可避免口腔正常菌群的污染。 敏感性()特异性()
:保护性毛刷采样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敏 感性()特异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敏 感性()特异性()
住院肺炎患者同时留取以下标本
• 血液培养 • 肺炎旁胸腔积液培养
细胞学筛选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