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旅游发展知识:旅游产业的生态建设与发展

旅游发展知识:旅游产业的生态建设与发展

旅游发展知识:旅游产业的生态建设与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保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生态建设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着重探讨旅游产业的生态建设与发展。

一、旅游行业的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社会稳定、提高旅游质量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行为。

旅游行业的生态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是旅游行业必须遵循的原则。

做好旅游生态建设,就要关注自然环境。

旅游行业要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旅游行业必须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尽可能减少破坏程度。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减少污染。

制定旅游行业环保标准,保证旅游用水、用电、废物处理等过程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2)加强绿化。

增加旅游景区的绿化面积,保护大自然,让游客在环境良好的地方游玩,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再次光临的意愿。

(3)加强宣传。

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让游客了解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维护社会稳定在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非常重要,因为旅游行业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安全管理。

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加旅游收入。

(2)保障劳动权益。

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维护旅游从业人员的权益。

(3)加强宣传。

加强旅游知识和价值观的宣传,提高居民对旅游行业的认同感,保持旅游行业与当地居民的良好互动。

3.提高旅游质量为提高旅游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旅游指导。

为游客提供旅游指南,提高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满意度。

(2)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提高公路、航空、铁路、港口、车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条件。

(3)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管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管理策略

旅游管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管理策略

旅游管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管理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方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和管理难题的增多。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个性化定制旅游的兴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体验独一无二的旅行。

个性化定制旅游的兴起成为旅游业的一大趋势。

旅游管理者应了解每位游客的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和产品,从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管理策略:建立客户数据库,收集并分析游客的个人偏好和需求。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行程定制服务。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重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业也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在旅行中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呼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旅游管理者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提供可持续的旅游产品,才能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管理策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节能减排的旅行方式,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

三、旅游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不断创新变革。

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使得预订机票、酒店和旅游线路变得更加便捷。

同时,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管理策略:投资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提升旅游产品的在线可见性和便利性。

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营销策略。

增强网络安全保护,防范网络犯罪的风险。

四、人才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因此,人才培养和管理成为旅游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管理策略: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

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计划和晋升通道,激励员工的学习和成长。

旅游业发展动态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旅游业发展动态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旅游业发展动态理论知识考核一、单选题1旅游者()的转变也是生态旅游迅速兴起的原因之一。

[单选题]*A.旅游动机√B.富裕程度C.闲暇时间D.身体状况2、生态旅游并非单纯到生态环境中看一看、走一走,而应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行动。

这体现了生态旅游具有()的特点。

[单选题]*A.保护性B.知识性C.高层次性√D.参与性3、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有()。

[单选题]*A.历史文化遗产√B.森林公园C.动物园D.植物园4、古生物化石属于()生态旅游资源。

[单选题]*A.水体B.生物C.地文√D.气候天象5、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不同。

[单选题]*A.旅游对象B.旅游方式√C.旅游地点D.旅游途径6、生态旅游的兴起,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觉醒,未来旅游热点将从阳光、海水、沙滩代表的"3S"转到()。

[单选题]*A.2NB.3N√C.4ND.5N7、()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其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

[单选题]*A.生态旅游√B.生态旅游资源C.旅游资源D.旅游业8、当地居民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并将部门受益投入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使旅游者从中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和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体现了旅游开发的()[单选题]*A."双赢"原则√B.严格管理原则C.保护原则D.少而精原则9、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其他人员广泛而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这表明生态旅游具有()。

[单选题]*A.天然性B.保护性C知识性D.参与性√10、属于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的是()。

[单选题]*A.民族风情B.冰川活动遗迹VC.园林生态D.历史文化遗产11、属于生态旅游的是()。

[单选题]*A.香港购物游B.普陀山朝圣游C.文物古迹游D.沙漠探险旅游√12、发展生态旅游应把()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旅游生态学试卷

旅游生态学试卷

-.名词解释1•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2•生态环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4•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坏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坏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二•填空题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坏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和前景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和前景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和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生态旅游,简而言之,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利用生态资源进行开发,提供旅游服务,同时促进旅游业和环保事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其核心价值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发生态旅游要遵循“保护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为了做好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需要有一些战略与规划。

一、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生态资源进行开发。

为了避免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需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分开发和消耗。

二、开发模式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一般采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共同发展的模式,重点在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

三、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

开发生态旅游要强化游客教育,提升服务质量,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等方向。

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营销能力,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

四、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规划和合理分配资源,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制定相应的旅游标准和行业标准。

同时,加大对生态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资本增加对产业的投入,推进相关政策的研究完善。

生态旅游的前景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各国也意识到生态旅游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加强投资,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正因如此,生态旅游也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1、生态旅游前景广阔生态旅游源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得益于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将为旅游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前景。

那么怎样曝光呢?可以让旅游业者利用转行之后刚开始会的社交技能,打造生态旅游的品牌,做优质的内容营销,最大化地让消费者了解和认知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优势明显生态旅游的优势在于无污染、生态优美、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等方面,这为各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路漫漫其悠远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
2、强调持续性。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 性。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在自然资源及其 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 加达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 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必须在生态环境的 承载能力之内,也就是对发展规模、发展速 度要有一定限度的限制,改变长期以来人类 在追求发展、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以牺牲生态 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的做法,以保证 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持续到永远,以便给 后代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路漫漫其悠远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还
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大体上可以从这几
个方面加以理解:生态旅游是一种“旅
游形式”;一种“旅游产品”;是一种
“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人们通过对
“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
的游览,达到“了解当地文化与自然历
路漫漫其悠远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
3、强调公平性。可持续发 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 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 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 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 的问题来考虑。
路漫漫其悠远
旅游资源与开发——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
4、强调共同性。可持续发展共同 性是源于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 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 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地球上的人, 生活在同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本国还是别国, 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必须采 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1、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旅游环境所面临生态问题及对策

旅游环境所面临生态问题及对策

旅游环境所面临生态问题及对策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旅游业开发与经营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对环境不合理的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阻碍。

要使旅游业步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首先对旅游环境加以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赢。

关键词: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环境与旅游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正反两方面的,在城市绿化、河流疏浚、交通顺畅的同时,大量的旅游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开发不规范与经营只注重经济效益的表面性,使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

一、旅游资源现状我国地域宽广,地理结构复杂,这也决定了我国存在形式多样的地质环境,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中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都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基础。

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程度不一致,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地区性不协调性,主要因素在于资源所在地经济实力、开放性,社会文化的程度、人口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经营,甚至将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带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我国现有旅游资源的显示状况。

我们必须成分认识到我国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威胁。

旅游经营的高回报率,让广大地区看到了实际利益进而纷纷开始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作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这不仅客观上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积累更多宝贵经验,特别是民族文化和宗教资源。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为不同地区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这个特点也决定了一种民族文化资源不可能具有多个表现地,它的易损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宗教文化相对民族文化虽然存在地域上的广泛性,但毕竟比其他资源缺少心理上的可接受性。

它们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性成为各地发展特色旅游,增加收益的有利手段。

生态旅游的研究与发展策略

生态旅游的研究与发展策略

生态旅游的研究与发展策略第一章绪论生态旅游被定义为“一种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资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能力为目的,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手段的休闲旅行方式。

”生态旅游以其环保、可持续和文化多元性等优势,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由于其既能满足游客的健康娱乐需求,又能支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2.1 生态旅游的特点和类型生态旅游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以自然为主题、以经济和实用为导向、以教育和文化为基础、以环保和可持续为前提、以人文和休闲为目标等。

根据旅游活动的特点和景观类型,生态旅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自然景观旅游、农村旅游、生态景观旅游、生态探险旅游、自然保护区旅游等。

2.2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全球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政府也将生态旅游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统计,2019年中国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约为2.5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旅游总市场的10%。

而在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厄瓜多尔、挪威、哥斯达黎加等国家的生态旅游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2.3 生态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模式不够环保和可持续。

其次,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混乱,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最后,一些旅游者环保意识不够,对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够重视。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3.1 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建设为了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遵循环保和可持续的原则,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

该规划应考虑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提高景点的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以满足游客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3.2 生态旅游的管理和运营加强管理和运营对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生态旅游项目的特点和环境保护问题,管理者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6期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V o l.23 N o.6 2003年12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FOR ESTR Y UN I V ER S IT Y D ec.2003 Ξ[文章编号]1000-2502(2003)06-0001-05生态旅游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李长荣(中南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 21世纪,生态旅游将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但生态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意义及其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条对策和措施:必须普及生态环保教育,引导人们科学地认知生态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有效地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促使生态旅游建立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必须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游。

[关键词] 旅游管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中图分类号] S788.2 [文献标识码] ASusta i nable D evelopm en t Stra tegy:Top Pr ior ity of Eco-tour is mL I Chang2rong(Central South Fo restry U niversity,Changsha410004,H unan,Ch ina)Abstract:A s the m ainstream of internati onal touris m developm ent in21st century,eco2touris m has developed in very fast speed,ac2 companied by m any p roblem s and negative effects,w h ich are only to be so lved w ith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strategy.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significance of eco2touris m and the p roblem s it p roduced,th is paper expounds the po ssibility,feasibili2 ty and necess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fo r eco2touris m,fo r w h ich w e offer5counterm easures and so luti ons:to popularize educa2 ti on in eco logy and environm ent p ro tecti on and cultivate peop le’s aw areness of the ro l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2touris m;to strengthen legal constructi on and m anagem ent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of eco2touris m;to enfo rce scientific p lanning so as to devel2 op eco2touris m on sustainable basis;to encourage eco2agriculture and realize the coo rdinated developm ent of eco2touris m and eco2agri2 culture;and to construct full2scale eco2cities and develop eco2tour in urban areas.Key words:touris m m anagem ent;eco2touris m;sustainable developm ent;counterm easures;so luti ons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开展20年来,年平均增长率达20%~25%,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产业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据专家预测,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我国开展生态旅游仅10年,就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框架体系,并显现出良好的快速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运作及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等相对滞后,目前生态旅游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和负面影响。

若不加以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会引发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因此,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入地研究和有效地实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Ξ[收稿日期]2003206226[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03A057)。

[作者简介]李长荣(1954-),男,湖南邵东人,教授,大学,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第23卷1 生态旅游的特点,决定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1.1 自然性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它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

旅游者脱离人为的粉饰、脱离刻意的雕塑、脱离一味的模仿,走入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

回避大自然,缺乏大自然,就没有生态旅游存在的前提。

自然性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特征。

1.2 生态性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构成。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产生和发展,正因为它反映出人类对生态的一种高层次的回归,满足了人们对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种渴望。

没有生态景观,没有与生态景观相协调的生态环境,没有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态平衡,就不可能有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旅游既是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对旅游者身心和生活的一种保护,又是唤起人们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特殊旅游过程。

总之,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只有依赖和保护生态,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所以说,生态性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

1.3 多样性自然和生物的多样性[2]使世界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呈现出神奇和无限的生命力。

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一种发展,它的意义就是把旅游同自然、生态和人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变得更富有生机、更富有多样性,更富有活力。

实践告诉我们,自然和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旅游的内容更丰富,项目更多,参与者更广泛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其活动将日益丰富多彩,其形式将会更加多样。

1.4 专业性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这是多门学科构成的一个系统科学工程[2]。

生态旅游具有自然性、生态性、多样性,它以生态、自然、环境为依托,这就决定其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在项目、路线、设施、服务的设计以及管理上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能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享受和满足;启发和增强游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业旅游活动范畴,其旅游取向多集中于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的自然景观上,因而其专业性是很强的。

1.5 融入性自然和生态从来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因此,人们与自然、与生态资源和环境本来就是互相交织、互相融合而密不可分的。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对象的旅游形式。

一方面,生态资源、生态环境需要人们去开发利用,才可显现其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本身又引导旅游者去认识自然和生态,去享受自然和生态,去保护自然和生态,去改善自然和生态。

这种人与自然生态、旅游者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的人性特点。

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管理者及其他从业人员,应该依据生态融入性特点,充分考虑和营造一种相互相融的旅游环境,引导旅游者去感受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去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的自然性、生态性、多样性、专业性、融入性等特征,证明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潜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内在可能性。

[3]2 生态旅游的意义,决定其持续发展的社会可行性2.1 有利于提升旅游的品位和层次,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旅游的初始阶段,它只是一种贵族和文人游览观景的一种形式。

即使到后来,旅游也是作为一种高层次人员的一种消费活动而在社会中出现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态旅游兴起并快速发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是景点增多了,景区扩大了,参与的人更多了,旅游作为一种产业,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次是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纯粹的消费活动,而是一种欣赏,一种对自然的回归,一种对自然、生态、文化的感悟,一种对自然和生态的交融和保护,一种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赢的方兴未艾的事业。

再次是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使相当一部分景区扩展了内涵,把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协调统一起来,把生态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于是,出现了自然生态游和人文生态游,从而使生态、旅游、娱乐、休闲、度假出现了必然联系,使旅游从一种单纯游览观光变成一种学习过程,变成一种认知过程,变成一种教育过程,使旅游的品位和层次提升了,使其社会形象得到极大改善,从而表现出一种勃勃生机和万千活力。

2.2 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2.1 能促进旅游经济的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使旅游项目增多了,范围扩大了,参加旅游的人数增多了,人们的旅游消费增加了,从而促使旅游经济的比重增加了。

在一些旅游发达的国家,旅游业在GT P 中所占比例已达40%,我国也达到了5%~10%。

在旅游经济中,生态旅游的比重在30%左右,而且以20%~25%的高速度增长。

所以,未来的生态旅游将是“朝阳产业”、支柱产业的重要构成。

2.2.2 能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传统的社会经济是一种农业经济。

到工业社会,社会经济是一种工业经济。

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经济。

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随着工业后社会的到来,社会经济渴望一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的合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的社会经济结构。

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第三产业的比例,并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无烟工业”,能促使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