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合集下载

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和研究

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和研究

目录第一章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1)1.1乙醇提取法 (1)1.2 酸水解提取法 (2)第二章大豆异黄酮的性质 (2)2.1 溶解性 (3)2.2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 (3)2.3 水解 (4)第三章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 (5)3. 1 抗癌防癌 (5)3.2 对骨代谢的作用 (6)3.3 预防心血管等其它疾病 (7)第四章总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进展。

天然大豆异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他的提取方法以及性质作用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性质作用研究Abstract: soybean isoflavone is a kind of flavonoid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ybean isoflavone of soybean isoflavone. Natural soy isoflavone. Soy isoflavones are a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growth of soybean.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ybean isoflavon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for his.Keywords: nature of extraction methods of soybean isoflavone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大豆科植物中,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

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

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

大豆异黄酮提取与纯化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主要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及伴存杂质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提取用溶剂。

总的说来,对大豆异黄酮的甙类成分,一般可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甙元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醚、氯仿、乙乙酸乙酯等来提取。

在综合提取大豆异黄酮时一般采用乙醇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丙酮酸性溶液和弱碱性水溶液等。

大豆粗提取物含有蛋白质、低聚糖、皂甙、油脂等杂质,其精制纯化一般根据所含杂质的性质,采用多次溶剂萃取、树脂吸附等方法。

由于溶剂萃取精制法存在溶剂残留、收率低、能耗大、溶耗高、不能解决重金属残留等问题,所以树脂吸附法将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提取精制路线一:
豆粕――甲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甲醇――甲醇膏――加水溶解――树脂吸附――无水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乙醇精制――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二:
豆粕――加β-葡萄糖甙酶,370C温浸――水浸液――700C加热――水浸液――乙酸乙酯逆流萃取――乙酸乙酯液――回收乙酸乙酯――粗大豆异黄酮――酒精精制――回收酒精――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三:
豆粕――甲醇回流提取――回收甲醇――膏状物――加入中性醋酸铅――过滤――滤液――加入碱性醋酸铅――过滤――沉淀――悬浮于醇溶液中并通入硫化氢气体――过滤――滤液浓缩――干燥――成品
提取精制路线四:
豆粕――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苯脱脂――盐酸(0.1-0.5mol/L)水浴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滤液――乙酸乙酯提取――加收乙酸乙酯――乙醇结晶――干燥――成品
注:路线一、三精制成品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甙形式存在,路线二、四主要以甙元形式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任红丽2009090141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在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

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

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1.1 传统提取方法1.1.1 热水提取法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

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

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

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大豆异黄酮提取

大豆异黄酮提取

大豆异黄酮提取大豆异黄酮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它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豆异黄酮的来源、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和潜在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大豆异黄酮的来源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天然植物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大豆中。

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较高,尤其是在大豆的皮和种子中含量最为丰富。

通过对大豆进行提取和纯化,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

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大豆中的异黄酮溶解出来,然后经过蒸馏和浓缩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大豆异黄酮。

三、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首先,它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其次,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

此外,它还具有调节雌激素水平的功能,对于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还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系统和骨骼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四、大豆异黄酮的潜在应用由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和抗炎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

研究还发现,大豆异黄酮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大豆异黄酮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它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和保健品的需求。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豆异黄酮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香豆素提取分离纯化的原理

香豆素提取分离纯化的原理

香豆素提取分离纯化的原理香豆素是从大豆种子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其提取分离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预处理将大豆种子进行粉碎、脱脂等预处理,去除脂肪后得到大豆粉,增大接触面,有利于提高提取率。

二、提取常用的提取方法有乙醇提取、乙酸乙酯提取等。

将预处理后的大豆粉与提取溶剂混合,保证溶剂量足以溶解样本中目的成分。

常在50-70C条件下回流提取1-3小时,重复2-3次,即可从大豆粉中有效提取出香豆素。

三、粗提与除脂将提取液用减压浓缩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溶剂,得到浓缩提取液。

然后进行液-液萃取,以正己烷等脱脂溶剂除去提取液中的脂肪成分,洗去杂质。

四、色谱分离提纯常用的色谱方法有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明胶层析等。

根据不同化合物在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通过洗脱收集含香豆素的部位,即可得到香豆素的粗提物。

五、再结晶将粗提物溶解于适宜的溶剂后,调整溶液浓度,降低溶液温度,使香豆素析出并结晶。

经过滤、干燥后,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香豆素晶体。

可重复再结晶,提高纯度。

六、列chromatography采用各种COLUMN chromatography 的方法,如硅胶、反相C18等,可进一步除去香豆素中的杂质,得到更高纯度的香豆素。

七、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选用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实现对香豆素样品中各成分的有效分离,检测不同时间段流出的香豆素,收集得到高纯度香豆素。

综上所述,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主要通过物理方法的粉碎和溶剂提取,以及色谱技术等进行分离提纯,经过层层处理,可从复杂的大豆样品中分离提取出高纯度的香豆素化合物,用于功能性研究与应用。

这一过程融合了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与检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过程。

大豆中总黄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大豆中总黄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大豆中总黄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大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总黄酮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总黄酮是指在植物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黄色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游离基的损害,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低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测定大豆中总黄酮的含量对于评价大豆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测定大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其中,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经济、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方法,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大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下面,将对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征来测定物质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域有吸收峰,其波长范围在200~400nm,且波长在27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

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样品在270nm处的吸光度值,从而推算出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二、操作步骤1.准备样品将大豆样品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并放入超声器中超声提取30min,然后用离心机离心10min,取上部透明液体即可。

2.制备标准曲线将标准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10ml的乙醇中,摇匀后,用超声波清洗30s。

然后用1ml移液管取出每个浓度的标准物质溶液置于1cm的光程比色皿中,加入足量的乙醇至刻度。

然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70nm处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值,制成标准曲线。

3.测定样品将经过提取的大豆样品取适量,按2中方法进行测定,在270nm处记录吸光度值。

4.计算结果根据标准曲线的结果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注意事项1.制备标准曲线时,应尽量选择与样品同一提取方法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2.制备样品时应充分超声,并注意结果的重现性,避免出现因提取不彻底或过度提取等问题导致的误差。

3.操作时应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光路的清洁与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析

大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析
工 艺 技 术
大豆 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析
张运 运 刘 一 鸣 刘 金玉
( 长春农业 学校 吉林长春 1 3 0 0 0 0 ) 摘要: 大豆是最为常见的豆制品食物, 是人体营养摄入的保障之一。 大豆中含有革富的营养物质如糖类、 维生素等 , 另外
异黄酮在 大豆 中的含量也较为丰富。 从生物特性上来看大豆具有 降血糖、 降低 血脂并能够预防心脑血 管疾病 , 因此近年 来对 于大
2大 豆 中异 黄酮 类化合 物 提取 工艺 分析
2 . 1实验试 剂 与 实验 器材 实验试剂 : c , H OH( 9 5 %乙醇 ) , 异 黄酮标准 品( 纯
度超过9 9 %) , 豆粕 , 盐酸 、 氯化 钙 、 氯化镁 以及G D L( 分
析纯 ) 等。 实验 仪器 : 分 光 光度 计 、 粉碎机、 分样筛、 电子 天 平、 恒 温水 浴锅 。 2 . 2实验 方 法 样 品处理 : 用粉碎 机将豆粕 粉碎并 干燥 , 用 分样筛 进行分 样 ( 4 0目筛 ) , 加 热回流 1 小时进 行脱 脂 , 完成 后 对 其进 行 真空 干燥 。 提取 : 将上述样 本溶于 乙醇 中并加 热 , 加 热过程 中 采取真空泵进行 抽滤 , 然后将滤 液进行浓缩 。 其 主要流 程如下 , 豆粕 在粉碎 以后通过分 样筛 , 然后进行 称量取 样。 对样本进行 回流浸提 , 在 加热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抽 滤。 收集 滤液 加入盐 酸 , 以P H试 纸作为鉴 定标 准将溶 液调为 中性 , 在水浴条件 下蒸发滤液 , 在都得 到浸膏后 对其样 本进 行定容 , 最 后对所 得样本 进行 定量 分析 。 样 品异黄酮的测定 : 对样品采用5 0 ml 容量瓶进行定 容, 并准确测量提取液 1 . 0 ml 置于 比色管 ( 1 0 m1 ) 中, 向其 中加入 乙醇 , 以标 准 曲线为参 考来得 到异黄 酮的量 。 2 . 3实验 分析 及 结论 在试 验过 程 中进行 了分 析来判 断相关 因 素影 响 。 2 . 3 . 1 乙醇 浓 度 在对 乙醇浓度进行 配置 时事实上 是与大豆 异黄酮 的分子极 性存在 关联性 。 大豆 异黄酮 是一种 极性化 合 物那 么 以 乙醇作 为 溶剂 便 能够将 大豆 异 黄酮 充分 溶 解。 经过 分析 得 出在 乙醇浓 度 不断 上升 的情 况下 , 异 黄酮 的量 也 在不断 升高 , 在 乙醇浓度 为7 5 %左 右时异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 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 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

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结构, 又呈黄色或淡黄色, 故称黄酮[ 1]。

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

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 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 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 需进一步分离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 2-5]。

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的热门课题。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

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

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 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简介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几乎每种植物体内都有,它们常以游离态或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入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们在大豆中生长形成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又称为植物雌激素,具有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作用。

•分类
大豆中的黄酮为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可分为三类:黄豆苷类、染料木苷类、黄豆黄素苷类,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四种形式存在。

化学
结构式
大豆异黄酮苷
元结构式
大豆异黄酮葡萄苷结构式
提取
•常规浸渍提取法
最佳条件:70%乙醇水溶液、温度50度、时间5h、料比液1:6浸提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2.54%
超声波浸渍法
最佳条件:50%乙醇水溶液、温度70度、时间1h、料比液1:8浸提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为2.74%
(1)溶剂萃取法
纯化
浸提物
杂质(皂苷、单糖小分子蛋
白质)大豆异黄酮
乙酸乙酯(25度)
(2)大孔吸附树脂(70%的乙醇洗脱LSA8型)
硅胶柱
大豆苷元染料木苷
染料木黄
酮大豆苷单体分离
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5:1)乙酸乙酯-甲醇(10:1)
生物活性及应用
•抗氧化作用
•雌激素作用
•降低胆固醇及保护心脑血管作用•明显预防骨质酥松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