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旋毛虫病的检疫及处理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与防控分析

现代生猪养殖业不断向前推进,养殖密度增加背景之下,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
落实生猪检疫检验工作,尤其是落实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能够帮助基层兽医人员及时发现患病猪,及时处置患病情况,将各类疾病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少程度。
猪旋毛虫病是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法定检疫的对象,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生猪在未屠宰之前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特征,只有在屠宰之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的肌肉组织病变。
所以为了保证生猪产品的安全性,一定要落实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制度,并构建完善的防控措施,降低该种疾病对生猪养殖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本文主要对猪旋毛虫病流行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明确了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旋毛虫病是生猪养殖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病,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却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仅可以感染猪,还可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人畜构成的威胁较大。
猪旋毛虫病主要是由旋毛虫寄生在生猪的横纹肌而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疾病,除了危害猪之外还可以危害狗、猫、鼠、兔、狼等多种牲畜类的动物,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对人畜造成的危害极大。
当前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背景下旋毛虫病的危害呈现逐渐加重的态势,如若没有做出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特征,经常会造成带病的生猪进入到屠宰环节。
生猪屠宰检疫期间如果不能够严格落实同步屠宰检疫制度,没有及时发现带病的猪肉制品就会造成患病猪肉制品在市场中流,通危及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对此就需要提高对该种疾病危害性的认知,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一、流行病学1、寄生虫特征猪旋毛虫又被称为长旋毛虫,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终末宿主的小肠道中,虫体头细尾端较粗。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多发生于猪群中,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呼吸急促、发病时可有咳嗽、喘息、流涕、流浆等呼吸道症状。
本文将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临床症状:
1、精神不振:感染初期,猪群精神状态较差,显得比较懒散,不愿意活动,缺乏精神。
2、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患病猪表现出食欲不振,拒绝进食,从而导致其体重迅速下降。
严重者可导致瘦体质。
3、呼吸急促:猪在感染后呼吸急促,因为感染后引起阻塞和刺激呼吸道黏膜。
4、呼吸道症状:发病时猪可表现出咳嗽、喘息、流涕、流浆等呼吸道症状。
实验室检查:
1、粪便、呼吸道标本检查:采集患病猪的粪便、呼吸道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检测猪旋毛虫卵和成虫。
2、血清学诊断:采集患病猪的血清,进行血清学诊断,检测猪旋毛虫抗体。
防治措施:
1、消毒:定期对猪圈地面、墙壁、水源进行彻底消毒,消灭室内和外环境中的寄生虫和病毒。
2、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制度,避免猪群过度密集、通风不良等。
3、使用药物:可使用愈创木酚、氯霉素等药物,对患病猪进行治疗。
4、疫苗预防:猪旋毛虫病开发疫苗,加强猪群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抵抗力,是杜绝猪旋毛虫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猪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临床表现多样,正确诊断病情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及无害化处理 - 养猪技术

近年来畜牧业已是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猪旋毛虫作为猪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
猪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寄生有旋毛虫而导致,幼虫通常在横纹肌内寄生,成虫在肠管内寄生。
猪、野猪、鼠类、猫、犬、狼、狐狸以及人类等都能够感染该病。
如果人们食入生的或者没有彻底煮熟的寄生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就会发病而死亡,因此在猪肉检疫时要加强谨防。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旋毛虫病的危害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
1、危害对猪的危害。
猪对旋毛虫的耐受力较大,感染虫体后往往会导致肌肉浮现病变,但临床上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主要是机体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症状严重,可能使病猪呼吸和吞咽艰难,发出嘶哑叫声,往往卧地,拒绝走动,还会导致贫血和局部发生水肿。
对养殖业的危害。
该病会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这是由于人们食入寄生有旋毛虫的猪肉后很大程度上可能发生感染,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强制将感染该病的猪销毁,发病死亡猪基本上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严重伤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其积极性。
2、病原形态特征。
旋毛虫是毛形科、毛形属,多种动物和人都能够感染。
成虫为白色,虫体细小,呈线形,肉眼往往很难发现。
虫体前部较稀,食道部位于该处。
虫体后部相对较粗,繁殖器官和肠管位于该处,后部长度基本上占虫体的一多半。
虫体前部 (食道部) 的中央即为阴门。
虫体繁殖为胎生。
肌肉内寄生的旋毛虫具有非常强的反抗力,在零下12℃的低温环境下能够生存 57 天摆布。
发育过程。
幼虫与成虫普通在同一宿主体内寄生,宿主先是作为终末宿主,之后作为中间宿主。
宿主由于食入的动物肌肉内存在包囊幼虫而发生感染。
包囊进入宿主的胃内会释放出幼虫,并在空肠和十二指肠内逐渐性成熟变成旋毛虫成虫。
雌雄虫体交配后,雄虫会很快死亡。
雌虫产出的幼虫通过肠系淋巴结侵入到胸导管,再进入到右心室,经由肺脏进入体循环,随着血液循环挪移到全身各处,但惟独进入横纹肌纤维内才干够继续发育。
旋毛虫病的检验和处理

1 2 个 肉粒 ( 2 块肉样共剪取 2 4 个 肉粒 ) 。依次均匀 地 附贴于载片上且排成 2 行, 每行 6 块。然后 , 再取 清洁载玻 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片上 ,并捏住两端轻轻 加压 , 把 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 , 以能通过 肉片标本看
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另一块膈肌按上法制 作, 2 片压片标本为一组进行镜检。
检 疫 检 验
旋 毛 虫 病 的 检 验 和 处 理
许素梅 ’ 白启安 2 白兰仙 3
( 1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2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3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坝心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镜检。把压片标本放在 8 0 倍左右 的显微镜下 , 从压的一端第一块 肉片外开始 , 顺肌纤维依次检查。
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速度 , 切勿漏检。
结果判定。在旋毛虫检验时, 往往会发现肉孢子 虫和发育不完全的囊 虫 , 虫体典型者 , 容易辨认 , 如
发生钙化 , 死亡或溶解现象时 , 则容易混淆 。若镜检 时发现旋毛虫包囊发生机化 , 可通过透明处理 , 在肉 粒上滴加数滴 5 0 %甘油水溶液 , 数分钟后 , 肉片变得 透明 , 再覆盖上玻片压紧观察。若观察到包囊 内有不
内, 血液 中出现大量幼虫 , 2 1 天左右幼虫可长到 1 毫
等, 统一进行处理。宰后检验在 2 4 个 肉片标本 内, 发 现包囊或钙化的旋毛虫不超过 5 个者 ,肉体经高温 处理后可供食用 , 超过 5 个 以上者 , 肉体、 心、 食道 和
喉头等作 肌肉间脂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方法及处理

加 。同时 , 应保证母猪适 当的运动 、 日光浴 , 促使母
猪 生理功 能正 常运转 , 以治疗本病时 , . 应抓住用
21 00年 第 5期
静 嗣毽鍪圈豳 ・
・ 静
养 猪
端 旋 毛 虫 高 的 捡 疚 法 & 处 理
赵 照 兴
( 江省杭 州 市余杭 区畜 牧兽 医局 。杭 州 浙 3 1 0) 1 10
DO 1 03 6 / . : .9 9J I 1 SSN.6 1 6 2 .0 0.50 4 1 7 - 0 72 1 0 .7
猪旋毛虫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 , 由于旋 毛 是 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 畜共 患寄生 虫病 ,人和其它 10多种 动物均可感染此 0 病, 因此猪旋毛虫病是猪肉 E常食 品卫生检验检疫 t
在 肉 样 上 顺 肌 纤 维 方 向剪 取 2 4块 米 粒 大 小 的 肉
猪旋 毛虫 病 是一 种 自然 疫 源性 疾 病 , 成 虫 细 其 小, 肉眼几乎很难看清楚 , 雌雄异体 , 寄生于宿主肠 内 , 肠 旋 毛虫 ; 虫 寄生 于 宿主 横纹 肌 细胞 内 , 称 幼 称
粒, 制成肌 肉压片 , 在低倍显微镜 (0— 0 ) 2 5 倍 下镜 检, 观察有无包囊和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 4 宰 后病 理变 化 患旋 毛虫病的寄生部位肌肉发生变性 , 肌纤维 肿胀甚至坏死 , 横纹消失 , 肌间结缔组织增生。
巢 、 宫、 子 阴道 和 外 阴 中发 挥 的作用 。蛇床 子 、 母 益
其各种生殖器官及腺体重新分泌促性腺激素 , 提高 血液 中荷尔蒙的水平。治疗时中西药同时使用 , 并
结合适 当的运动、 光浴。 日
32 治疗 方法 .
旋毛虫病的检疫及防制

2 0 1 3 年 l 0月
湖 北 畜 牧 兽 医
Hu b e i J o u r n a l o f A n i ma l a n d Ve t e r i n a r y S c i e n c e s
Vo 1 .3 4 N o . 1 0
4 宰后检验
宰后检验是关系到能否让人 民群众吃上 “ 放心 制 了猪旋毛虫病 的发生。 美国 1 9 8 3年制定 的“ 猪健 肉” 的关键一环 , 如果在这一环节 出现疏漏 , 就会导 康保护条例” 进一步明确规定 . 所有食物喂猪前必须 致患病肉品流向餐桌 .严重危害人 民群众 的身体健 煮沸 3 0 m i n 。此外 ,洗肉水或刷锅水拌 以草料喂饲
包囊型和混合型三种。有时可见浓淡不一黑色的钙
化包囊。
4 . 2 无 害化处 理
检疫 发现 旋 毛虫病 猪 时 , 不能 调运 屠宰 . 应 予治 热等全身症状。重症者可呈恶病质 。 虚脱 . 或 因毒血 疗控制。在 2 4 个标本内, 旋毛虫包囊或钙化包囊不 症、 心 肌 炎而死 亡 。 超 5个者 , 肌 肉和心 脏高 温处 理后 可 出厂 . 超过 5个
的动物 , 如树鼯和鲸也可发生 , 家畜 中黄牛也有 自 然
感 染 的 。旋 毛虫病 是通 过其 在肌 肉 中的包囊 幼 虫而 在宿 主 问传播 。
5 预 防措 施
5 . 1 加强 肉类 检疫
认真贯彻 肉品卫生检查制度 . 加强食品卫生管
理, 不 准未 经检 疫 的猪 肉上市 和销 售 . 感 染旋 毛 虫 的
按规 定 的程序 认真 进行 检验
4 . 1 检验 方法
病猪轻微感染多症状不 明显 . 或 出现轻微肠炎 严重感染 , 体温升高 , 下痢 , 便血; 有时呕吐, 食欲不 振, 迅 速 消瘦 , 1 5 d左 右死 亡 , 或 者转 为 慢 性 。感 染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猪旋毛虫病概述猪旋毛虫病,又称猪围口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旋毛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
病原体为猪围口虫,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受感染的猪排泄的寄生虫卵随粪便排出,再通过食入被感染的粪便或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而传播给健康猪。
猪旋毛虫病在猪群中易造成传染,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毛色暗淡、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粪便检查或肠道内容物检查来确认诊断,检测旋毛虫卵或成虫,以及寄生虫相关抗体等指标。
为了有效防治猪旋毛虫病,需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洁饮水、定期消毒猪舍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驱虫药物等措施。
对猪旋毛虫病有充分的认识,可以帮助养殖户及兽医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1.2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体是猪旋毛虫,属于原生动物门旋毛虫纲的一种寄生虫。
猪旋毛虫成虫生活在猪的小肠内,产生卵囊排入猪粪中,通过粪口传播给猪。
在环境中,卵囊中的幼虫经历不同阶段的发育,直至孵化为具有感染性的囊虫。
猪主要通过摄入含有囊虫的饲料或水源感染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也可通过直接摄食感染者粪便或受感染野生动物的粪便传播。
在养殖场环境中,粪便的不及时清理、饲料和水污染、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猪旋毛虫病的传播。
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清理环境、避免粪便污染等措施是预防猪旋毛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对病情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猪旋毛虫病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
2. 正文2.1 临床症状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猪体质虚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腹泻等症状。
猪在感染猪旋毛虫后会出现消瘦和萎缩的情况,体重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容易疲劳,食欲明显减退,严重时甚至拒食。
猪旋毛虫病还会导致猪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其他疾病,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
生猪屠宰检疫中旋毛虫病的检疫与处理

并对记录做好保存和上报工作。
采 取 5 ~ 8 g 膈 肌 脚, 在 样 达 到
目检镜检结合法流程:(1)采样: 100 ~ 160 g 后,进行匀浆 ;(2)加
每头猪的膈肌脚各取一块肉样,每 入 1% 胃蛋白酶和 1% 盐酸在 43℃下
块肉样的重量不少于 30 ~ 50 g,且 消 化,4 ~ 6 h 后 沉 淀 45 min, 倾
检疫合格的出具相应《动物检
疫合格证明》(动物 A 或 B),不合 格 的 出 具《 检 疫 处 理 通 知 单 》 并 监 督 畜 主 或 货 主 按 国 家 规 定 处 理, 按 照“ 谁 检 疫、 谁 出 证 ” 的 原 则 负 责
检 疫 的 官 方 兽 医 应 在《 动 物 检 疫 合 格 证 明 》 或《 检 疫 处 理 通 知 单 》 上 签字盖章并对检疫结论负责。
3. 易感人群。不论男女老幼和 种族,对旋毛虫均易感。
三、检疫
猪 对 旋 毛 虫有很 大 的 耐 受 性, 感染后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活体猪 诊断较为困难,因此实际操作中一般 选择在同步检疫阶段进行检测,这里 着重介绍三种最常用的检疫方法。
1. 目检镜检结合法。这一方法
地检疫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八、检疫结论
2018 年第 8 期 动物卫生
生猪屠宰检疫中旋毛虫病的检疫与处理
谢弘历 /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畜牧兽医站
一、病原学
1. 病 原形态。 成虫形态微小, 细线状,乳白色,头端较尾端稍细。 旋 毛 虫 为 雌 雄 异 体, 雄 虫 大 小 为 (1.4 ~ 1.6)mm×0.04 mm, 生 殖 器 官 为 单 管 形, 虫 体 尾 端 有 两 个 叶 状交配附器。雌虫大小约为(3 ~ 4) mm×0.06 mm,尾部直而钝圆,生 殖 器 官 亦 为 单 管 形, 包 括 卵 巢、 输 卵 管、 子 宫、 阴 道 等。 卵 巢 位 于 虫 体 后 部, 子 宫 后 段 充 满 虫 卵, 近 阴 门 处 已 有 发 育 成 熟 的 幼 虫, 阴 门 位 于虫体前 1/5 处,成熟幼虫自阴门 排 出, 故 旋 毛 虫 的 生 殖 方 式 为 卵 胎 生。(1)无包囊的旋毛虫 :感染后 的 16.5 d 以内,显微镜下,旋毛虫 呈直线状或者弯曲状游离于肌纤维 之 间, 如 同 蚯 蚓 状 运 动。 幼 虫 长 度 0.5 mm ;(2)有包囊的旋毛虫 :感 染后 17 ~ 20 d 开始卷曲,虫体侵入 肌纤维,在寄生部位呈纺锤状膨胀, 形 成 成 熟 包 囊。 包 囊 具 有 内 外 两 层 厚 壁, 一 个 包 囊 一 般 只 有 一 条 盘 曲 的 虫 体, 少 数 两 条。 包 囊 形 态 随 宿 主 种 类 不 同 而 异, 人、 猪、 鼠 的 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Ⅱ
重新制作肌肉压片,老师抽查 进行操作评定
归纳总结
能力
①能够通过临诊检疫法对旋毛虫病进行初步检疫 ②能够通过肌肉压片镜检法对旋毛虫进行检疫 ③能够进行旋毛虫病的检疫后处理
知识
①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要点 ②肌肉压片镜检法 ③旋毛虫病检疫后处理
作业
1、旋毛虫病临诊检疫要点 2、旋毛虫病检疫及处理报告
3、肠黏膜增厚水肿,有黏液性炎症和出血班。肌肉间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 萎缩、横纹消失,关节囊肿。
旋毛虫病病检疫后的处理
由于该病对人的危害性极大,防止本病的流行具有重大意义。经检验发现囊 尾蚴和钙化虫者,全尸作工业用或销毁。
引入Ⅱ
猪屠宰过程中,旋毛虫病是必检的寄生虫病, 屠宰过程中是如何检疫的呢?肌肉压片又是 如何制作的呢?
深化Ⅰ
总结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要点
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要点
旋毛虫病病检疫后的处理
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要点
1、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昆虫都能感染旋毛虫,鼠类感染率高,存 在着广大的自然疫源。对人的危害大。呈地方流行性。动物旋毛虫病生前可 依据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诊断确诊。 2、急性卡他性肠炎,严重者出血性腹泻。急性肌炎有发热、局部肌肉疼痛、 水肿、硬实,吞咽、咀嚼、呼吸、行走困难。
能够通过临诊检疫法对旋毛虫病进 行初步检疫 能 力 目 标 能够通过肌肉压片镜检法对旋毛虫 进行检疫 能够进行旋毛虫病的检疫后处理
知 识 目 标
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要点 肌肉压片镜检法 旋毛虫病检疫后处理
旋毛虫病的临诊检疫
主要内容
旋毛虫病的实验室检疫 旋毛虫病检疫后的处理
熟悉旋毛虫临诊检疫的操作要点
主要目的
掌握肌肉压片检查法
认识肌旋毛虫
引入Ⅰ
观看幻灯片,请同学们判断是什么寄生虫?
幻灯片
旋毛虫成虫
旋毛虫成虫
旋毛虫肌肉切面
低倍显微镜下旋毛虫虫体
肌旋毛虫(虫体在囊外)
肌旋毛虫
肌旋毛虫(包囊内多个虫体)
肌旋毛虫(包囊内单个虫体)
旋毛虫检疫
操练Ⅰ
旋毛虫主要寄生在哪些动物体内, 会出现哪些症状及病变呢?
旋毛虫的实验室检疫-肌肉压片镜检法
操练Ⅱ 用肌肉压片镜检法进行旋毛虫病的检疫 (学生操作) 采样
制片
镜检
判定
肌肉压片镜检法
1、采样 自肉体左右膈肌脚各采取一块30~50g的肉样,并与肉体编成相同号码。如果被 检对象是部分胴体,可从腰肌、肋间肌或咬肌等处采样。
2、制片 用剪刀顺着肌纤维的方向,分别在肉样两面的不同部位,各剪取6个麦粒大小的 肉粒(共12粒),两块肉样共剪取24粒,随检随将肉粒放在夹压玻片上。然后取另一玻 片盖覆肉粒上,将肉粒压成厚度均匀又很薄的薄片,并使其固定后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