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仪认识与介绍
红外光谱仪原理及应用

红外光谱仪原理及应用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红外光谱仪这玩意儿。
这东西啊,就像是一个超级敏锐的“侦探”,能帮我们解开物质世界的好多秘密呢!你想想看,红外光谱仪就像是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它通过接收物质发出的红外线,然后分析这些红外线的特征,就能告诉我们这个物质到底是啥成分,是不是很厉害?这就好比我们听声音能辨别出是谁在说话一样,红外光谱仪就是通过红外线来辨别物质的“声音”。
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物质在受到红外线照射的时候,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就像人对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喜好一样。
而这些被吸收的特征波长,就像是物质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
红外光谱仪就是抓住这些“指纹”,然后告诉我们物质的身份信息。
那红外光谱仪都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在化学领域,科学家们用它来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就像给化合物做一个详细的“体检”。
在材料科学里,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能和成分,看看这材料是不是符合要求。
在生物医药方面,它能检测药物的成分和质量,确保我们吃进去的药是安全有效的。
比如说,在制药厂里,红外光谱仪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质检员”。
每一批生产出来的药品都要经过它的检测,只有合格了才能流向市场。
要是没有它,哎呀,那可不敢想象会有多少不合格的药品在市面上流通呢!在环境监测中,它也能大显身手。
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让我们知道空气质量好不好。
这就好像有一个小卫士在时刻守护着我们的环境,一旦发现有“坏家伙”,马上就发出警报。
红外光谱仪还能帮我们研究历史文物呢!通过分析文物上的物质成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工艺和文化。
是不是很神奇?总之,红外光谱仪这个小宝贝可真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物质世界的无数秘密大门。
有了它,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能更加深入、更加准确。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看了这红外光谱仪,它虽然不声不响的,但却在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呢!让我们一起为这个神奇的“侦探”点个赞吧!。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来测试物质或物质表面的一种仪器。
它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波长红外线下吸收或散射不同程度的光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红外光谱仪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吸收光谱和反射光谱。
吸收光谱是利用物质吸收红外光的能量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反射光谱是利用物质反射红外光的能量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红外光谱仪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化学、石油、农业、食品、医药、环境、生物等领域。
如分析石油中的含量,鉴定药物成分,检测食品中毒素,监测环境污染等。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波长红外线下吸收或散射不同程度的光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可见光之外,波长在700纳米到1纳米之间。
当红外线照射到物质上时,物质中的分子会吸收其中的能量。
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吸收光谱,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红外光谱仪通常包括一个红外光源、一个分光仪、一个探测器和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
红外光源发出红外线,分光仪将红外线分成不同波长的光束,探测器检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程度,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检测数据处理成可视化的光谱图。
红外光谱仪还可以进行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的测试,其原理是一样的。
反射光谱是利用物质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而透射光谱是利用物质对红外线的透射能力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分析方法,不会对样品造成破坏,可以在试样的原始状态下进行测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红外光谱仪(Infrared Spectrometer)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物质的表征和定性分析领域。
它利用物质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光谱图像,得到物质的特征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一、工作原理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由红外光源产生,经过样品后,被红外探测器接收。
探测器将吸收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得到光谱图像。
1. 光源红外光谱仪常用的光源包括炽热丝灯、硅化钨灯和Nernst灯等。
不同类型的光源适用于不同的红外波段,可以提供适合的辐射强度和波长范围。
2. 样品样品置于红外光源与探测器之间,红外辐射通过样品后会发生吸收、散射和透射等过程。
样品的化学结构、纯度和浓度等特性会影响其对红外辐射的响应特点。
3. 分光装置分光装置用于将入射的红外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以获取样品吸收光谱。
常见的分光装置包括棱镜和光栅,它们具有不同的光谱分辨率和波长范围。
4. 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将样品吸收的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红外探测器包括热偶极化物(如热电偶、热电阻)、半导体和光学检测器(如光电二极管、荧光探测器)等。
5. 数据采集与处理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峰识别和谱图解析等步骤,以提取样品的化学信息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二、应用领域红外光谱仪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将介绍其几个主要应用领域。
1. 化学分析红外光谱仪可用于化学物质的分析和鉴别。
每种化学物质都有独特的红外吸收谱,通过与已知物质的光谱图进行比对,可以快速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2. 药物研究红外光谱仪在药物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新型药物进行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同时还可以研究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以及释放行为等。
3. 食品安全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与分析,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等。
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
定义: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
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
最新发展:传统光谱仪由于光源,测量方式等限制,需要几秒钟或者更长的测量时间来获取一个完整的光谱。
然而,生物医学、化学动力学等许多过程都是发生在微秒级的时间内,这些过程是传统技术的光谱仪没办法观察到。
时间分辨快速双光梳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频率梳的红外光谱仪,突破了传统光谱仪需要几秒钟或者更长的测量时间来获取一个完整的光谱
的限制,能实现高达1 μs时间分辨的红外光谱快速测量,完美提供了结合高测量速度(微秒级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
宽光谱范围的解决方案,这种高速的测量方案开启了生物医药、化学反应动力学光谱分析的全新的可能
应用领域:
1.时间分辨光谱
2.动力学研究
3.光催化研究
4.高通红外光谱分析
5. 适用固体、液体、气体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最新光谱仪特点:
> 1 μs时间分辨率
> 高达0.25 ~0.5 cm-1波数分辨率
> 双量子级联激光频率梳技术提供高能量光源> 测量数据信噪比高
> 易于微量及痕量光谱分析> 方便易用、可靠性高
原理示意图:。
红外光谱分析仪

红外光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分析仪(Infrared Spectrometer)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重要仪器。
它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和发射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关于样品分子的信息。
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红外光谱分析仪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是指位于可见光之外,波长范围从0.78至1000微米的电磁辐射。
物质分子在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下,会通过吸收、散射或透射而发生能级跃迁。
红外光谱分析仪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可以得到物质分子中各种化学键的振动和转动信息,进而推断样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极其广泛。
在化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用来识别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和结构,定量分析溶液中的物质浓度,监测化学反应过程等。
在生物领域,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折叠状态,诊断疾病,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农药残留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用来表征材料的晶体结构、杂质和缺陷等。
红外光谱分析仪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技术上的改进使得分析仪器更加紧凑、高效和精确。
第二,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第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红外光谱分析仪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谱图解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未来,红外光谱分析仪有望在多个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随着红外光谱技术的不断深入,仪器在光源、检测器和波数范围等方面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其次,红外光谱分析仪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再次,红外光谱分析仪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将会大大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仪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融合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将会创造出更强大、更高效的分析工具。
红外光谱仪原理

红外光谱仪原理红外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仪器。
它利用物质吸收、散射、透射、反射或者发射红外光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红外光谱仪原理主要包括光源、样品、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四个部分。
首先,光源产生红外辐射,通常是通过加热钨丝或者使用红外激光器来实现。
这些光源产生的红外光通过样品,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其余的波长则通过样品。
吸收的红外光与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吸收光的强度和波长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其次,检测器接收通过样品的红外光,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常用的检测器有热电偶和半导体探测器。
这些电信号会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和波长,可以得到样品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情况。
最后,数据处理部分对检测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通常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处理可以通过比较样品的光谱图与标准库中的光谱图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此外,还可以通过峰位和峰面积的测量来定量分析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
红外光谱仪原理的核心在于利用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成分和结构。
通过光源产生红外光,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检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最后通过数据处理来分析样品的光谱图。
这一原理在化学、生物、药物、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分析和研究物质的重要工具。
总之,红外光谱仪原理的理解对于正确操作和应用红外光谱仪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物质分析和研究。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红外光谱仪知识点总结

红外光谱仪知识点总结红外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分子结构的仪器,通过测定样品在红外光谱区的吸收特性,可以得到关于样品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信息。
红外光谱仪在化学、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红外光谱仪的原理1. 红外光谱原理红外光谱是指光波长范围在700nm至1mm之间的电磁波。
红外光谱仪利用物质分子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得到与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关的信息。
2. 光谱仪结构红外光谱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路系统、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光源产生宽谱的光线,样品室用于放置样品,光路系统用于引导光线,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吸收光的强度。
3. 光谱测量红外光谱仪通常采用透射法或反射法进行光谱测量。
透射法是将光线透射通过样品,检测器接收样品透射光的强度;反射法是将光线反射到样品上,检测器接收样品反射光的强度。
二、红外光谱仪的应用1. 化学分析红外光谱仪可以对有机化合物、无机物质、高分子材料等进行分析,通过识别样品的红外吸收峰位和强度,确定样品的结构和成分,从而为化学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
2. 材料表征红外光谱仪可以对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对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质等进行研究。
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药物分析红外光谱仪可以对药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研发和生产中的过程控制,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4. 生物医学研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研究,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有利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5. 环境监测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对环境中有机化合物、污染物等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三、红外光谱仪的常见类型1. 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是最基本的红外光谱仪,用于检测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根据光路系统的不同,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两种类型。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和应用1. 红外光谱仪的原理红外光谱仪是一种能量分析仪器,可用于研究和分析材料的分子结构、化学成分和功能。
红外光谱仪基于材料对红外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
1.1 红外光的特性红外光是电磁波谱中的一部分,具有比可见光波长更长的波长。
红外光的波长范围通常为0.78至1000微米(μm),可进一步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区域。
1.2 材料吸收红外光的原理当材料暴露在红外辐射下时,它会吸收红外光中特定波长的能量。
这是因为红外辐射能够引起材料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振动和转动。
不同的化学键和各种功能基团具有特定的振动频率,这些频率与吸收红外光的波长相对应。
1.3 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红外光谱仪包括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部分。
下面是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的基本步骤:1.光源发出宽谱的红外光;2.红外光通过光学系统进入样品室;3.样品室中的样品吸收一部分红外光,其余部分被透过;4.透过的红外光进入检测器,被转换成电信号;5.检测器将电信号发送给数据处理部分进行处理和显示。
2. 红外光谱仪的应用红外光谱仪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
以下列举了红外光谱仪的一些主要应用:2.1 物质鉴定和分析红外光谱仪能够通过测量材料的红外吸收谱来鉴定和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通过与已知谱图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未知物质的成分。
这在药物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有用。
2.2 药物研发红外光谱仪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纯度、结构和功能基团,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此外,红外光谱仪还可以用于药物微胶囊的监测和释放行为的研究。
2.3 生物医学研究红外光谱仪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蛋白质、核酸和糖类。
通过红外光谱仪的分析,可以获取关于分子结构、折叠状态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信息,这对于理解生物分子的生理和病理过程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灵敏度高:在单位时间内能测量全部的 (M个)光谱元。达到探测器的光流量比一 般仪器高M倍,信噪比就提高M的根号倍 (通常M的根号倍大于100)。因此,使测 量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使其能测量10-9g数 量级的样品。 ⑤杂散光:小且通常在全光谱范围内杂散 光小于0.3%。 ⑥光谱范围:宽且只需改变分束和光源, 用一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就能研究 10000~10 cm-1的红外光谱段。
红外光谱的表达形式
红外光谱常以波数和波长来表征光的频率的 单位。波数是指每cm中所含光波的数目,其 符号为じ;单位为cm-1。波长是指光波的运 动中,两个相邻波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 直线距离。一般用符号λ表示,单位常用µm 表示。波数与波长的关系如下: 波数じ(cm-1)=10000/波长λ
聚苯乙烯薄膜的吸收峰波数的标准值
(2)茚的校准法 用0.025mm厚的溴化钾 液体池盛茚。按照聚苯乙烯薄膜法的相同 操作步骤进行。茚的红外吸收峰的波数见 下表:
透射比准确度与重复性的检验
将仪器波数置于1000 cm-1处,测量各扇形转 板的透射比,没块板测三次。三次平均值与 扇形转板的检定值之差,即为透射比准确度。 通常要求红外光谱的透射比准确度为±1% ±1.5%。用聚苯乙烯薄膜连续扫描三次,观 察各波峰和波谷的透射比值。其最大差值即 为透射比重复性。通常要求红外光谱仪透射 比重复性为0.75%~1%。
分子要产生红外吸收作用,必须满足两个条 件: 第一,辐射能必须与分子的激发态和基态之间 的能量差相当,这样辐射能才会被分子吸收, 用来增强它的自然振动; 第二,分子的振动必须引起分子偶极矩的净变 化。
分子振动的分类
分子的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两大 类。 沿着原子之间连接方向发生的振动,即键角 不变,键长改变的振动,称为伸缩振动,其 符号为ⅴ。同一基团的伸缩振动,需要改变 键长,需要能量较高,常在高频率端出现吸 收。 伸缩振动又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伸缩 振动,分别以符号Vs和Vas表示。通常不对 称伸缩振动比对称伸缩振动的频率高。
(1)氨气法 在10cm的气池中充入适量的氨气, 其浓度使951.8 cm-1吸收峰的透射比约在50%附 近。狭缝置于窄缝宽,以慢扫描速度,扫描氨气 在900~1100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要求能分开。 1053.1 cm-1与1051.5 cm-1一对谱线,且分辨深度 大于1%,其分辨率为1.5 cm-1。若能开到1013.2 cm-1与1012.45 cm-1一对谱线,其分辨率为0.75 cm-1。 (2)聚苯乙烯法 将聚苯乙烯薄膜片插入红外光 谱仪的样品光束中,在正常的缝宽、扫描速度、 标尺扩展的情况下,在2800~3200 cm-1波段内 进行扫描,得到的聚苯乙烯七条谱线应分辨开。
减光器:减光器多采用楔型。减光器使透 过样品池和参比池的两光束达到平衡。 斩光器:用于调节光束,是光束变成交变 的光束,以便测量。 反射镜:现代红外风光光度计皆选用反射 镜,以达到聚光、发散以及改变光路等目 的,而不用透镜。即为了提高反射率,反 射镜表面镀铝、平面光滑;其镜面须严格 防尘、防腐蚀和防擦伤。必要时可用纯净 氮气吹洗、清除尘埃等污物。常用的有平 面反射镜、球面反射镜、轴外抛物面镜、 椭球面镜等。
红外光谱仪 的 认识与介绍
主讲人:Lonwell 检测中心
目录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分子振动的分类及表达方式 红外分光光度仪的介绍 仪器性能检验 红外光谱仪对实验室要求及管理使用注意事 项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红外光谱亦称为分子振动光谱,因为它主要是来源 于分子振动、分子转动。 分子的振动频率不仅与键本身有关,而且还受到全 分子的影响。一定频率的红外线照射分子时,如果 分子中某个键的振动频率和红外线的频率相同,这 个键就吸收红外线而增加能量,键的振动就会加强; 如果分子中没有相同频率的振动,红外线就不会被 吸收。因此,用红外线照射样品时,若连续改变红 外的频率,则通过样品吸收池的红外线的部分能量 被吸收,而使有些区域的光吸收较多,有些区域吸 收较少,这样就产生了红外吸收光谱。
色散元件: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两种。早期的 红外仪器用棱镜作色散元件。棱镜在获得高色散 时会引起介质吸收。限制测定波长和分辨效果。 均匀的单晶体材料较难得到,且价格昂贵。常用 于红外光谱仪的棱镜材料如KCl、NaCl、KBr、 CsBr溴化铯、TlBr溴化铊、TlI碘化铊等卤素盐,易吸潮、较 难保存。 目前大部分仪器采用复制闪耀光栅为色散元件。不 仅扩大了测量波长范围,同时提高了光谱的分辨 率。价格也较棱镜便宜。 光栅分辨率R=mN m——光栅级数 N——光栅的刻线总数 由此可见,当确定光栅的刻线总数后,可改变光栅 的级数来提高分辨率。
仪器基线的检验
将仪器波数置于4000
cm-1处,记录笔调 到95%附近,以常用的狭缝宽度和正常 的扫描速度作全波段扫描,测量的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中点值为基点,其最 大值和最小值相对于基点的变化量不大 于±2%。
仪器分辨率的检验
分辨率是仪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它表 示相邻两谱带分离开的能力。影响分辨率的 主要因素,取决于光栅、棱镜的色散率,狭 缝宽度及扫描速度对它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此外,检测能量的降低和系统噪声的增大会 导致分辨率降低。检验仪器分辨率的方法有 如下两种:
采用电学平衡原理设计的双光束红外光谱仪器, 能改善和消除以光学平衡原理设计的双光束红外 光谱仪器的不足之处。为了根除测量的死区,在 参比光束中不设置减光器,直接使参比与样品两 信号,分别与两束的强度成正比来达到消光补偿。 两光束强度采用双光束电子比率记录系统,到达 检测器的光通量大,是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随之 提高。近几年生产的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多采用电 比率记录自动平衡系统。 按照电学自动平衡原理设计的仪器,不仅保持了 光学平衡的优点,还提高了信噪比与测定准确度。
红外分光光度仪性能检验
红外分光光度仪对于仪器的波数准确
度与波数重复性;仪器的透射比准确 度与投射比重复性;仪器的分辨能力; 仪器的杂光、仪器的噪声等都有一定 的指标。在仪器日常使用中,需要对 仪器性能指标进行检验,以保证仪器 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准确可靠。
波数准确度与波数重复性的检验
(1)聚苯乙烯薄膜法 由于聚苯乙烯薄膜便 于保存,且操作简单。一般用厚度为0.04mm 的聚苯乙烯薄膜片插到样品光束中,在正常 的增益和常用的狭缝宽度、常用的扫描速度 条件下,进行全波段范围内的连续扫描三次。 三次扫描所得各吸收峰的波数平均值,与聚 苯乙烯薄膜的吸收峰波数的标准值(见下图) 之差,即为波数准确度。三次读数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差,即为波数的重复性。
优点: ①分辨率高:整个红外光谱范围内可达到 0.1~0.005cm-1分辨率。而棱镜式红外光谱 仪分辨率很难达到1 cm-1,光栅式红外光谱 仪分辨率仅在0.2 cm-1 ②波数准确度高:由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谱仪用He-Ne激光测定动镜的位置,因而波 数测定精度可达0.01 cm-1 ③扫描速度快:可在一秒之内完成全波段 范围的扫描,而另外两种需3~5min。
(备注: KRS-5晶体是一种无色光学玻璃,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硼,加入了 一些对光敏感的物质,如氯化汞、溴化汞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氧化铜等)
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的特性
微机-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仪
70年代中期,采用电学自动平衡系统设计的 光栅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仪与微机联用的仪 器,将其称为微机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仪。 由于采用了微机,使仪器的自动水平提高, 实现了仪器操作程序自动化,参数选择最佳 化,具有多种数据处理系统。并可以对扫描 的光谱进行基线平直、平滑光谱、累加和差 光谱等数据处理,以及谱图显示、储存、检 索、打印等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的结构:主 要由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试样池、检测器和计 算机等部件组成。其结构如下:
工作原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多采用迈克尔 逊干涉仪实现干涉调制分光。从光源发出的光, 经准直镜后变为平行光,平行光被分束器分成两 路,分别到达固定平面反射镜和移动反射镜,经 反射后又原路返回、产生干涉,并由接收器接受。 在连续改变电路差的同时,记录中央干涉条纹的 光强变化,即得到含有样品光谱信息的干涉图。 但是这种干涉图是时域函数,人们难于对它解析。 因而必须进一步把这种干涉图数字化,由计算机 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最后得到随频率(波数) 而变化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滤光片:红外仪器上用滤光片来消除各种 杂散光及衍射光栅的多级光谱的重迭干扰。 一般仪器中用5~7块滤光片。棱镜红外仪器 多用透射镜滤光片,光栅仪器中还可用干 涉、反射和散射、偏振和吸收等滤光片。
检测器:目前红外分光光度仪常用真空热电偶检 测器。使用波长范围为2~5µm。其时间常数为 0.03s。它是由两种不同的温差电势率的金属 (如:Ni镍、Sb锑、B硼及合金)制成的热容量很 小的结点,其表面蒸发镀上一层金黑,以增强对 光的吸收。其接受表面约为(0.2~0.4)×2mm。 当吸收辐射时引起结点温度上升,是热电偶的温 差电动势增加。测其电动势就等于测量红外辐射 的强度。为提高热电偶检测器的灵敏度和防止热 辐射与热传导的损失,将热电偶密封于真空度达 0.001Pa的小室内。其密封口常用KBr溴化钾,CsI碘 化铯或KRS-5等晶体制成。
变形振动也称为变角振动,是基团键角发生 周期变化的振动,通常以δ表示。 同一基团的变角振动的频率都出现在其伸缩 振动的低频率端,它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 所以一般不把它作为基团频率处理。 根据其振动的特点,又可分为面内变形振动 和面外变形振动两种。面内变形振动又分为 剪式振动和平面振动。面外变形振动也可分 为非平面振动和扭曲振动等。
杂光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