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宾语和补语的区别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主谓宾定状补(详解版含-汉英两种)

主谓宾定状补(详解版含-汉英两种)

汉语中主谓宾汉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 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 、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 、符号:单行线 ________________ 。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完整)汉语主语谓语宾语

(完整)汉语主语谓语宾语

汉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含义1.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2.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3。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4.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 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5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

状语可以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6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口诀: 1.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2。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3.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举例:1.主语:孩子,谓语:挑起,宾语:重担,定语:穷人的、家庭的,状语:很快地,2.我最惦记外地读书的表哥.主语:我,谓语:惦记,宾语:表哥,定语:读书的,状语:最、外地3.我们在中秋节吃月饼.主语:我们,谓语:吃,宾语:月饼,状语:在中秋节4.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主语:我,谓语:去,宾语:市场,状语:星期天,补语:妈妈5.肥沃的田野展现无限的生机。

主语:田野,谓语:展现,宾语:生机,定语:肥沃的、无限的,7.天上的云悠悠地飘来。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的解释及区分
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也称为主谓宾补足语结构。

它包括谓语动词、宾语和宾语的修饰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

主:表示动作的执行者,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谓:表示动作、状态的词,通常是动词。

宾: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害者,通常是名词或代词。

定:用来修饰宾语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名词或介词短语。

状: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的成分,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或连词短语。

补: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等。

宾语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和宾语的补语在句中起到进一步说明和补充宾语的作用,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1.修饰语在形式上通常是在宾语之前直接修饰宾语,修饰语和
宾语之间通常没有介词;而补语则可以在形式上是紧跟在宾语之后,并且和宾语之间往往有关联的介词或连词。

2.修饰语主要是起形容、补充说明宾语的作用,使语意更具体、丰富和完整,修饰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而补语则是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特征、性质等,逻辑上和宾语的关系比较密切。

例如:
他把剩饭剩菜吃干净了。

主:他
谓:吃干净
宾:剩饭剩菜
宾的定:无
宾的状:无
宾的补:干净
她把草坪修得很整齐。

主:她
谓:修
宾:草坪
宾的定:整齐
宾的状:无
宾的补:很
总之,主谓宾定状补是由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宾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

定语和状语主要是修饰、说明宾语,补语则是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性质等。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状语、定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 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 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

状语可以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

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作状语,形容词性词组、时间名词、方位词、能愿动词、介宾词组也经常作状语。

状语也可以分为描写性的和限制性的。

多项状语的排列词序离中心语从远及近一般为:表示时间的名词、副词、方位词组、介宾词组;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方位词组、名词、代词;表示语气、关联的副词;表示条件、方式、范围、目的、对象、关涉的介宾词组和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动词。

举例说明如何辨认宾语和补语

举例说明如何辨认宾语和补语

举例说明辨认宾语和补语
---------------------------------------------------------------------- 宾语和补语是语法中常见的语法成分,下面我将举例说明如何辨认宾语和补语:
1、宾语:
例句1:我喜欢吃苹果。

在这个句子中,"吃苹果"是动作的承受者,完整的动作是"喜欢吃",其中"吃"是动词,"苹果"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因此"苹果"是宾语。

例句2:他买了一本书。

在这个句子中,"买了一本书"是动作的结果,"买了"是动词,"一本书"是买的对象,因此"一本书"是宾语。

2、补语:
例句1:她是一位医生。

在这个句子中,"是"是系动词,连接主语"她"和补语"一位医生",补语是对主语的描述或说明,因此"一位医生"是补语。

例句2:他们把屋子装修得漂亮。

在这个句子中,"装修得漂亮"是
动作的结果,"装修得"是动词短语,"漂亮"是对动词"装修"的描述,因此"漂亮"是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的对象,而补语则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描述或补充信息的成分。

识别宾语和补语可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来进行判断。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

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05277(共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表语是指什么?语文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表语是指什么?用句子加以解释1,主语、谓语和宾语例:我写字。

我,就是主语;写,是谓语;字,就是宾语。

2,状语、定语例:我慢慢地回答你的问题。

慢慢地,就是状语,它是修饰谓语动词“回答”的速度或者状态;你的,就是定语,用来修饰宾语“问题”。

3,定语、主语和表语例:漂亮的女人是傲慢的。

漂亮的,是定语,用来修饰主语“女人”;是,是谓动词,傲慢的,就是表语,是用来说明“漂亮女人”的心理状态的。

4,补语例:他走得慢。

他,是主语;走,谓语;得慢,就是补语5,宾补例:我十分讨厌她又哭又闹。

我,是主语;十分,状语;讨厌,谓语;她,宾语;又哭又闹,就是这一句里的宾补,用来修饰宾语“她”的。

一: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可以用这些词类或形式来担任:名词、代词二: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谓语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

三: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

宾语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四: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补语主要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五:状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1.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2.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状语说白了就是修饰动作的词六:定语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语法概念。

它们就像是句子的“零部件”,各自有着独特的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清晰、有逻辑的句子。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了解一下它们到底是什么。

首先,主语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者被描述的对象。

简单来说,就是“谁”或者“什么”在做某个动作或者处于某种状态。

比如在“小明在跑步”这个句子中,“小明”就是主语,因为是小明在进行跑步这个动作。

再比如“这棵大树非常茂盛”,这里的“这棵大树”就是主语,它是被描述的对象。

谓语则是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者特征的部分。

通常是由动词来充当。

还是用前面的例子,“小明在跑步”中的“跑步”就是谓语,它说明了小明正在进行的动作。

而在“这棵大树非常茂盛”里,“茂盛”就是谓语,它描述了大树的状态。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对象。

比如在“小明吃苹果”中,“苹果”就是宾语,是小明吃这个动作的对象。

宾语一般是名词或者代词。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主语或者宾语的成分。

它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主语或者宾语的特点、范围等。

例如“漂亮的花朵”,“漂亮的”就是定语,它修饰了“花朵”,让我们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花朵,而是漂亮的花朵。

再比如“勇敢的战士”,“勇敢的”就是定语,突出了战士的特点。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句子的成分,它常常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

比如说“他飞快地跑”,“飞快地”就是状语,说明了跑的速度。

“昨天我去了公园”,“昨天”是状语,表明了去公园的时间。

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结果、趋向、时间、处所、数量等的成分。

例如“他跑得很快”,“很快”就是补语,补充说明了跑的程度。

“他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干净了”是补语,表明打扫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语法成分,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勤劳的农民在炎热的夏天辛苦地劳作”,在这个句子中,“农民”是主语,“劳作”是谓语,“勤劳的”是定语,修饰主语“农民”,“在炎热的夏天”是状语,表明劳作的时间,“辛苦地”也是状语,说明劳作的状态。

(完整版)数量短语作宾语与补语辨析

(完整版)数量短语作宾语与补语辨析

数量短语作宾语与补语辨析数词和量词很少单独使用,它们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状语、补语。

一般来说,用在名词或代词充当的主语和宾语前作定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谓语前作状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后作宾语或补语。

因为形容词不带宾语,所以用在形容词谓语后的数量短语,不管是物量词还是动量词,都一律作补语。

唯独动词谓语后的数量短语,是宾语还是补语,需要加以辨析。

一、首先抓住其中的量词进行辨析。

若是物量词,则为宾语;若是动量词,则为补语。

譬如:(1)这书很好,我买了两本。

(2)这书很好,我读了两遍。

例(1)“两本”表示事物数量,属于数量短语中的物量词,在句中指代的是两本书,中心词“书”承前省略,是动词动词谓语“买”所支配涉及的对象,两者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因此,在句中作宾语。

由此可见,物量词承前省略了中心词后,可以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

如果补上中心词,它就成为定语,不再作宾语。

例(2)“两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属于数量短语中的动量词,它不是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两者之间没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只是补充说明动词谓语“读”的次数,所以只能作补语。

若补上承前省略的中心词,则“两遍”由补语成为状语,由“书”作宾语。

物量词大多用在名词前充当定语,在省略了中心词后可以代替中心词充当宾语,而动量词大多用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

若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只对动作行为作补充说明。

即使能补出被省略的中心词,也不能充当宾语。

因为动量词只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不是动作行为支配涉及的对象,所以它不能充当宾语,只能充当状语或补语。

尽管有的动量词,既可以表示物量,也可以表示动量,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只能选择一种身份——不作物量词,就作动量词,绝不可能同时兼有双重身份。

譬如:(3)一阵风吹过,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4)我们与敌人拼搏了一阵,终于守住了阵地。

例(3)“一阵”表示物量,在句中作定语;例(4)“一阵”表示动量,在句中作补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中宾语和补语的区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三十四、汉语的补语包括哪些类型补语与宾语如何区分
1、汉语的补语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数量、可能补语、数量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时间处所补语。

2、补语和宾语都出现在述语之后,补语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趋向、可能性等。

宾语主要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指出述语所关涉、支配的人或物。

但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作宾语,而且补语和宾语都可以由量词短语充当。

补语和宾语的区别在于: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②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③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④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

补语和宾语都位于动词后,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补语是谓词性成分,但宾语可能用谓词性成分,补语可能用表时段的名词性成分,两者都可用量词短语充当。

划分宾语和补语:1、看关系,宾语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如“喜欢安静”,有动宾关系,补语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是补充说明,如“考虑清楚”;2、看成分的词性:量词短语里如果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看几本”,如果用动量词,一般是补语,如“看几遍”;3、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可以变换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则“两个钟头”是宾语,而“他干了两个钟头”不能变换成“把”字句,则“两个钟头”是补语。

三十四、汉语的补语包括哪些类型补语与宾语如何区分
1、汉语的补语包括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数量、可能补语、数量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时间处所补语。

2、补语和宾语都出现在述语之后,补语主要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趋向、可能性等。

宾语主要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作用在于指出述语所关涉、支配的人或物。

但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作宾语,而且补语和宾语都可以由量词短语充当。

补语和宾语的区别在于: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②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③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④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如果述语后出现表示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