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设计
高中化学学生实验课教案

高中化学学生实验课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掌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在实验中,我们将利用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器材:氢氧化钠固体、水浴锅、玻璃棒、温度计、玻璃棒、烧杯、滴管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并称量。
2. 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控制水浴锅的温度,使其缓慢升温。
4. 每隔一段时间用玻璃棒搅拌一下,直至溶解度达到平衡。
5. 记录每个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并绘制出实验数据图表。
6. 根据数据分析,总结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等敏感部位。
2. 温度控制要准确,不要超过溶解度实验的温度范围。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掌握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学习溶解度相关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实验新版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实验新版教案设计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目的: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和变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玻璃棒、试管、试管架实验步骤: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在盐酸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颜色变化。
4. 将氢氧化钠试管慢慢滴入盐酸试管中,并继续搅拌。
5. 当颜色完全变化时停止滴加,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强酸和强碱,在中和反应中会生成盐和水。
酚酞指示剂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呈现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粉红色。
通过颜色变化可以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进行。
实验结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会从无色变为粉红色,表示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戴上实验手套,避免溶液溅到皮肤。
2.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溶液溅出。
3. 实验台面要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混淆试剂或其它材料。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和试管架,保持实验室清洁。
实验延伸:1. 修改实验条件,比如改变溶液浓度或温度,观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进一步探讨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中和胃酸等。
3. 深入研究酸碱指示剂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其它反应中的应用。
实验评估:1. 观察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 分析学生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
3. 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索。
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高中化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高中化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反应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1. 玻璃试管
2. 稀盐酸溶液
3. 碳酸氢钠溶液
4. 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1. 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和少量酚酞指示剂。
2. 在另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3. 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同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 当观察到酚酞指示剂从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表示中和反应发生。
5. 再用滴管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直至酚酞指示剂变回无色。
6. 记录中和反应所需要的稀盐酸溶液的用量。
实验原理:碳酸氢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酚酞指示剂作为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无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粉红色,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2. 小心使用稀盐酸溶液,避免溅到皮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废液正确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实验结果:
1. 碳酸氢钠和盐酸中和后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 记录中和反应所需的盐酸用量及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情况。
拓展实验:
1. 用不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溶液所需的酸用量的差异。
2. 尝试使用其他指示剂,比如甲基橙、溴甲酚绿等,观察其在中和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情况。
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高中化学作业设计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气体的性质,比较它们的密度和可燃性;-研究气体的运动规律,了解气体分子的扩散和扩散速率。
2.实验材料:-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气体收集瓶、气体收集装置、气体瓶等实验器材;-火柴或火焰机、草纸。
3.实验步骤:a.比较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充满到气体瓶中;-接入气体瓶上的收集装置,使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瓶;-观察气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比较它们的性质差异。
b.比较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量取相同的气体体积,分别以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充满气体瓶;-将气体瓶倒置,观察气体的位置;-利用密度的性质,比较气体的相对密度。
c.探究气体的燃烧性质:-在安全的条件下,将氢气和氧气混合一定比例的气体;-用火柴或火焰机点燃混合气体;-观察气体燃烧的现象,并比较不同气体的燃烧性质。
d.探究气体分子的扩散规律:-准备一段草纸,在纸的中央滴入氨水、盖上玻璃板;-在纸两侧分别放置氯气气体源;-观察纸上出现的氯气和氨水的反应,说明气体分子的扩散和运动规律。
4.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比较气体性质方面,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时会发出“噗噗声”、氧气不会燃烧,而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在比较气体密度方面,可以观察到氢气会上升,氧气和二氧化碳会下降;-在比较气体燃烧性质方面,可以观察到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可以燃烧爆炸,二氧化碳不燃烧;-在观察气体分子扩散和运动规律方面,可以观察到氯气和氨水发生反应区域扩散,并形成白色氯化铵沉淀。
5.实验结论:-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是燃烧的促进剂,而二氧化碳不燃烧;-氢气比空气轻,氧气和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气体分子具有扩散和运动规律,自然会向扩散速率较慢的区域移动。
6.实验安全提示:-实验中涉及到气体燃烧,请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没有可燃物;-实验中遵循教师的操作指导,注意个人和实验室的安全。
7.实验拓展:-可以使用不同气体进行液化实验,观察气体的液化点和液化条件;-可以进一步探究气体与液体和固体的相互作用和性质;-可以研究更多气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如稀有气体、有毒气体等。
高中化学 实验大全

答案: (1)提示:不能;因为 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 (2)提示:Cl2 中混有 HCl 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用 浓硫酸除去 Cl2 中的水蒸气。 (3)提示:不能;因为溶液中 Ca(OH)2 的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4)提示:集气瓶中充满了黄绿色气体。
SO2 的实验室制备系统 [实验装置]
(4)装置 E 中铜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方法二制取 SO2 时,如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 反应(3)萃取剂与溶质易分
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 离(4)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
液 里 提 取 出 来 (2) 分 (人教必修 1 图 1-8、1-9) 液:两种液体互不相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溶且易分层
(1) 温 度 计 的 水 银 球 在 蒸 馏
烧瓶的支管口处
15.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装置(人教选修 4 图 3-9)
16.铜锌原电池 装置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 ZnSO4 溶液 和置有铜片的 CuSO4 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 联一个电流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方案 5 「快得分」 考前重温实验很奇妙
环节一 教材重要实验再观摩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实验
方法、装置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实验设计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实验设计实验背景在高中化学课程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本教案将介绍一系列实验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研究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
实验材料•化学品:如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过硫酸铵溶液等•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温度计、天平等•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实验1: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不同浓度条件下反应进程的变化。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试管,并标记为试管A和试管B。
2.在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试管B中加入相同体积但浓度更高或更低的氢氧化钠溶液。
3.同时向试管A和试管B中加入相同体积的盐酸溶液。
4.观察两个试管中的反应进程,并记录所用时间。
实验结果与讨论观察到,浓度更高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反应速率更快,而浓度更低的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使反应速率变慢。
这是因为浓度越高,反应物之间发生碰撞的频率就越高,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实验2:平衡状态下的反应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于平衡状态下反应可逆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试管,并标记为试管C和试管D。
2.在试管C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试管D中加入相同体积但浓度更高或更低的盐酸溶液。
3.将两个试管放置在水浴中并保持恒定温度(如30°C)。
4.观察并比较两个试管内反应进程,在达到平衡后记录所用时间。
实验结果与讨论观察到,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较快,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
而当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变慢,并且反应可逆性更明显,在达到平衡后不再有明显的反应进行。
实验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安全设备,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准确测量:使用准确的仪器和设备来测量化学品的质量、体积和温度等参数。
3.数据记录: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绘制图表或曲线以便于分析与讨论。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高中化学实验(必考)超详细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帮助高中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实验材料
- 烧杯
- 试管
- 温度计
- 平衡
- 燃烧器
- 酒精灯
- 输液器
实验步骤
实验1: 酸碱滴定
1. 准备100 mL稀硫酸。
2. 将酸放入烧杯中。
3. 使用输液器,滴加碱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中性。
实验2: 气体收集与测定
1. 准备氢气生成装置。
2.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锌粉和稀硫酸。
3. 收集气体,并进行气体测量及密度计算。
实验3: 反应速率测定
1. 将一定量的亚硫酸钠和稀盐酸放入试管中。
2. 记录反应开始时间。
3. 观察反应的变化,并记录下消耗时间。
实验4: 非金属元素的检验与鉴定
1. 在燃烧器中加入适量的非金属物质。
2. 点燃燃烧器,并通过燃烧观察其特征变化,以鉴定该非金属
物质。
注意事项
-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佩戴实验室服和护目镜,确保安全。
- 每次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
-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不可乱丢乱放。
高中化学实验新版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实验新版教案全册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并掌握酸和碱的性质。
实验材料:
- 硷性试纸
- 盐酸
- 红色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玻璃棒
- 烧杯
实验步骤:
1. 取一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用玻璃棒将红色墨水滴在溶液中。
3. 用硷性试纸分别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4. 在盐酸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典型试剂,盐酸为酸性物质,氢氧化钠为碱性物质。
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中的红色墨水用于标
记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地点。
硷性试纸用于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室服装和手套。
2.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器材,不能将废弃液体随意倒入下水道。
3. 实验过程中如有不懂,应及时向老师请教。
教师评价:
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掌握酸碱性质的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增强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
实验内容简单易操作,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二)净化装置
→
→
洗气瓶(长进短出)
五、常☆见常气见干体燥的剂制及使取用原则
(三)干燥装置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装 →→
置
常见干燥 剂
可干燥 气体
不可干燥 气体
浓硫酸
H2,O2,Cl2SO2, CO,N2,CH4 H2S,NH3,HBr ,HI,C2H4
甲酸、 (3)所含杂质为:甲酸,水蒸气 沸石
(4)CO有毒,尾气应点燃
NaOH溶液 浓硫酸
1)用量筒取液体试剂时,洗量筒的液 体不能再倒入烧杯中 2)烧杯及玻璃棒的洗涤液要倒入容量瓶中 3改4))用在读胶液数头面时滴接,管近 视容线量应瓶与的溶刻液度的VVV123线凹读正读液2数确数—面偏读偏3恰c大数小m好时相,切应 5)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容器,不是装试剂用的
6)若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一定要注意将浓硫酸
---球形漏斗 ---导气管
---容器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发生装置
2、固体+液体不加热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 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S、H2(不可用于制C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 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
C.制H2S时应在通风厨中, H2S剧毒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3、固体(液体)+液体加热
----Cl2、HCl、CH2=CH2
液 注意体事--项--分:液漏斗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固 (2体)-加---热圆时底要烧预瓶热,受热均匀 石 (3棉)网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沸石,防暴沸
(四)收集装置
1、排水法
难溶于水的气体: H2、CH4、NO O2、N2、C2H2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五)吸收装置
1、吸收试剂 2、防倒吸
Cl2的尾气吸收
HCl的尾气吸 收
六、溶液的配制
(一)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1)计算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或 体积)和水的质量
2)称量(或量取) 固体----称量 托盘天平 液体----量取 量筒 3)溶解 烧杯 玻璃棒
化学多媒体教学
化学实验操作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发生 装置
净化 装置
干燥 装置收集 装置吸 Nhomakorabea 装置及反
反应 应物 条状 件态
的气
性体 质及
杂 质
选气
择体 干的 燥性 剂质
及气
密体 度水
溶 性
选气
择体 吸的 收毒 剂性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发生装置
1、加热固体 ----O2、CH4、NH3
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慢慢用玻璃棒引流到水中。切不可相反操作!
练习
1.在制取CO2中混有H2,除去的方法是(D )
A.碱石灰
B.干燥的五氧化二磷
C.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浓硫酸
D.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浓硫酸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若取浓硫 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则所得溶液的浓度( B)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无水CaCl2
碱石灰
O2,Cl2,HCl,SO2, H2,O2,N2,
H2, CO,N2,CH4 CH4,NH3
NH3
HX,H2S,SO2, CO2,NO2, Cl2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四)收集装置
2、排气法
(1)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的)
(2)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的)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D.无法确定
俯视刻度时,则实际所取的液体比 所需的少,故溶液浓度偏小
练习
实验室用甲酸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O气体反应
为:HCOOH
H2SO4 △
H2O+CO↑,请设计一装置以制取干燥
纯净的CO气体。
浓分硫析酸: (1)液体+液体△→气体
(2)甲酸易挥发,混合液易暴沸,应加沸石
(2)气体难溶于水且密度与空气相差不多
六、溶液的配制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使用 1)选择合适的容量瓶 2)检验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
1)计算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称量
5)洗涤
3)溶解
6)定容
4)转移
7)装瓶
六、溶液的配制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六、溶液的配制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注意事项
C2CaKH(OC3ClHOO)32O+M=N2n=NOa+H22NK4CaC(Oll=+H6=3)CCO→aa加O2C↑Cl热2H+时24↑N,+HN先3a↑2预C+O2热H3 且2O应用外焰加热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
(一)发生装置
2、固体+液体不加热
----H2、CO2、SO2、H2S、C2H2
五、常见气体的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