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 外阴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方进行坐浴治疗。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组在治疗期间各发生外阴感染1例,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中西医结合外用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具有很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包括阴道鳞形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阴道鳞形上皮原位癌,而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主要为外阴皮肤黏膜硬化性苔癣和鳞状增生[1]。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中医认为,血虚会生风、化燥,其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可通过药物口服与外敷来治疗[2]。
本文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120例。
纳入标准:符合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诊断标准;已婚且生育过;排除糖尿病、心脏病等;避开月经期;入院前3个月内未使用过本文药物;知情同意。
120例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54岁,平均(38.34±2.89)岁;平均病程为(1.22±0.43)a;疾病类型:苔癣病变78例,鳞状增生42例。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2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用200 mg丙酸睾丸酮或(和)100 g黄体酮油剂加入10 g凡士林油膏或软膏制成制剂涂擦患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 d。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方坐浴治疗。
组方:补骨脂60 g,淫羊藿10 g,当归20 g,丹参20 g,虎杖12 g,苦参15 g,白矾10 g,苍术10 g,防风10 g,野菊花15 g,艾叶15 g。
中医调理女性生殖道肿瘤的有效方法

中医调理女性生殖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女性生殖道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尽管现代医学在治疗这些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医调理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治疗副作用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女性生殖道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外感邪毒等。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形成肿块。
因此,中医调理的重点在于调整人体的整体状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抑制肿瘤的生长。
首先,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女性生殖道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对于正气虚弱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以益气养血、扶正固本;对于肝郁气滞的患者,则会使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以疏肝理气、解郁散结;对于热毒内蕴的患者,会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在中药的选择上,也有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常用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豆杉等。
这些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用药。
其次,针灸疗法在女性生殖道肿瘤的调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例如,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免疫力;针刺合谷、太冲等穴位,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患者的情志不畅。
此外,艾灸疗法对于虚寒型的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除了中药和针灸,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在女性生殖道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胡萝卜、苹果、香蕉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香菇、木耳、海参等,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情志调理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外阴癌西医治疗好还是中医好

/外阴癌西医治疗好还是中医好
外阴癌一直是困扰女性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常见并且比较难治愈的妇科疾病,尽管医学界一直在不断研究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但是对于不同女性的不同表现症状,医学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标准,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中医和西医治疗外阴癌的方法有所区别,下面来简单说明一下。
外阴癌的治疗,中医西医各有见解。
首先需要申明的一点,中医是可以治疗外阴癌疾病的!一些医院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致力于望、闻、问、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通过运用中西医特色诊断方法治疗,对外阴癌的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中医认为外阴癌诱发的原因,大多数因肝脾肾功能不足和肝脾肾之间的功能不协调,气血失和,经络阻滞,内分泌失调,肌肤失养所致。
中草药相对于西药而言,有着作用广泛,副作用小,适合患者的长期服用。
中医药治疗外阴癌的历史比较长远,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绿色疗法,只要坚持治疗,正确辨证施治,大多数患者都可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但是在治疗的疗程方面,中医和西医治疗外阴癌的方法相比起效较慢、时间比较长。
外阴癌的治疗,中医西医各有见解。
在过去,西医治疗外阴癌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医生认为外阴癌发生癌变的机率比较大,因此大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方法治疗外阴癌,但是现在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不主张采用这种方法治疗。
由于外阴白色病变具有顽固性,因此西医也主张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诊,这样才能给治疗带去满意的效果。
以上就是外阴癌西医治疗好还是中医好,中医西医各有见解”的简要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链接:/wya/2015/0813/228674.html。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引言: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VN)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白斑、糜烂、增生和不规则上皮结构。
目前,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副作用。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在治疗妇科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VN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某医院的42名VN患者。
其中,20名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或激光治疗。
另外22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中药口服、中药局部涂抹和西医辅助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5.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治疗所需时间较短。
讨论:中治疗方案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药治疗具有温和、调节内环境的优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其次,中药的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减轻局部症状和炎症。
此外,中药局部涂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区域,对病灶起到排毒、消肿和防治瘢痕形成的作用。
最后,西医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局部的异常组织。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N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VN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VN的具体机制和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综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疱疹性口腔炎(VN)在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肿瘤

中医如何治疗妇科肿瘤在现代医学的舞台上,妇科肿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疗妇科肿瘤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认为,妇科肿瘤的形成与人体的整体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从病因病机来看,情志不畅,如长期的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久则结块成瘤。
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
痰湿与瘀血相互胶结,也可形成肿瘤。
此外,劳倦过度、外感邪毒、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体的正气,使邪气有机可乘,从而引发肿瘤。
在治疗原则上,中医强调扶正祛邪。
扶正即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自身的抗肿瘤能力。
祛邪则是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痰祛湿等方法,消除肿瘤的致病因素,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具体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出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对于痰湿凝滞型的患者,多使用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以化痰祛湿、软坚散结。
针灸治疗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中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通过针刺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艾灸则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功效,对于虚寒型的患者尤为适用。
中医还注重情志调理。
医生会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冥想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饮食调理也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应遵循清淡、均衡、有营养的饮食原则。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同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腌制、熏烤、油炸食品。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是什么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是什么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医认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侵袭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正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脾肾虚弱等;邪气侵袭包括湿邪、热毒、血瘀等;脏腑功能失调则涉及肝、脾、肾等脏器。
在辨证论治方面,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1、肝郁气滞型:这类患者往往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伴有乳房胀痛、胁肋胀满、月经不调等症状。
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加减,药物包括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等。
2、痰湿凝滞型:患者多形体肥胖,常感身体困重,胸闷痰多,带下量多质稠。
治疗上以化痰祛湿、软坚散结为法,方用苍附导痰丸加减,用药有苍术、香附、茯苓、半夏、陈皮等。
3、热毒蕴结型:常见症状有发热、口渴、带下色黄秽臭、小腹疼痛拒按等。
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结,可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物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连、黄芩等。
4、血瘀内阻型:表现为小腹刺痛,固定不移,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主,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加减,包含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等。
5、气血两虚型: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
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为主,常用归脾汤加减,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
除了中药方剂治疗,中医还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治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以调节人体气血、增强免疫力,缓解肿瘤患者的疼痛、乏力等症状。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建议。
如肝郁气滞型患者宜多吃疏肝理气的食物,如佛手、玫瑰花等;痰湿凝滞型患者应少吃肥甘厚腻之品,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等。
『治癌验方』外阴癌的中医治疗

『治癌验方』外阴癌的中医治疗
外阴癌是外阴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和前庭大腺的恶性肿瘤,中医称“阴蚀疮”。
患者可在中医生指导下按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肝经湿热型:患者阴户瘙痒,脓水淋漓,甚则溃烂,灼热疼痛,时流黄水或血水,心烦急躁,口苦咽干,小便灼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解毒。
处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当归、黄柏各9克,泽泻、车前子各12克,萆薢、生地各10克,滑石30克,柴胡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气虚毒陷型:患者外阴蚀烂,脓血淋漓,疮久不敛,神疲乏力,食不香,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腻,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营,托毒外出。
处方:黄芪15克,党参20克,白术、当归、白芍、升麻各10克,熟地、茯苓各12克,陈皮4克,柴胡、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3.肝肾阴虚型:患者病延日久,腰膝酸软,烦热少眠,发热起伏,舌质红绛,舌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虚,调益肝肾。
处方:熟地、淮山、杜仲、茯苓各12克,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牛膝、当归、龟版、阿胶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效果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外阴白斑患者。
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
结论:治疗外阴白斑,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对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标签:中西医结合;外阴白斑;效果外阴白斑属于常见的妇科性病症。
此种疾病的病程比较长,病因尚未明确。
研究表明,外阴白斑与外阴癌具有一定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外阴癌患者普遍存在外阴白斑病史。
从最近几年的临床数据了解到,外阴白斑的癌变率可达到5%。
此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外阴皮肤与黏膜组织发生变形,色素发生改变,使病变部位与黏膜呈现出白色,由此被称为外阴白斑。
临床上也称之为外阴营养不良。
此种疾病好发于育龄女性,且常见于绝经期前后妇女。
此种疾病的产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外阴白斑属于临床上的疑难杂症。
本文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外阴白斑患者。
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经诊断,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表现均符合外阴白斑的判断标准。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6.3±5.7)岁。
病程1~14年,平均病程为(6.9±3.2)年。
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5.3±5.6)岁。
病程为0.5~13年,平均病程为(7.1±3.1)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一般性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即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mg,每天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治疗—外阴鳞状细胞癌
(3)化学药物治疗 抗癌药可作为较晚期癌或复 发癌的综合治疗手段。常用药物有阿霉素类, 顺铂类,博莱霉素,氟尿嘧啶和氮芥等。为提 高局部药物浓度,也可采用盆腔动脉灌注给药。
西医治疗—外阴恶性肿瘤
2.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原则是行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 巴结清扫术。由于外阴部黑痣有潜在恶变的可能,应 及早切除,切除范围应在病灶外1~2cm处,深部应达 正常组织。 3.外阴基底细胞瘤 治疗原则是较广切除局部病灶,不需做外阴根治 术及腹股沟淋巴清扫术
———外阴(左大阴唇)
上皮包涵囊肿
外阴粘液囊肿——
——圆韧带腹膜 鞘突囊肿
——汗腺瘤
血管瘤——
皮脂溢性角化病
——黑变病 [外阴(良性)黑色素沉着病]
外阴鳞状细胞癌——
黑色素瘤——
——外阴的转移性 子宫内膜癌
尿道口的(移行细胞)尿道癌
——阴蒂纤维瘤
右侧大阴唇带蒂的纤维瘤——
包皮上可见结节性鳞状细胞癌
西医治疗—外阴良性肿瘤
1.平滑肌瘤 治疗原则为有蒂肌瘤局部切除或深部肌瘤摘除。 2.纤维瘤 治疗原则为沿肿瘤根部切除。 3.脂肪瘤 小脂肪瘤无需处理,肿瘤较大,引起行走不适和 性生活困难,需手术切除。 4.乳头瘤 2%~3%有恶变倾向,应手术切除。术时作冰冻 切片,若证实有恶变,应作较广泛的外阴切除。 5.汗腺瘤 切除。 治疗原则为先作活组织检查,确诊后再作局部
证候特点:阴户赘生肿物,或有瘙痒疼痛、溃烂,伴口干 心烦,小便淋涩,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 地黄,柴胡,甘草,苡米,黄柏。
中医辨证论治—寒邪凝滞
证候特点:外阴肿块坚硬,皮色不变,不肿痛,伴神疲
西医治疗—外阴恶性肿瘤
4. 随访 治疗后的外阴癌应按下列时间进行随访。
第1年:1~6个月每月1次;7~12个月每2月一
次;第2年:每3个月1次;第3~4年:每半年1
次;第5年及以后,每年1次。
中西医结合思路
中药内外治法对某些外阴良性肿瘤在改善症状方面有 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外阴肿瘤的治疗,手 术摘除比较理想,但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疗效更加满
病理—外阴良性肿瘤
(五)汗腺瘤
汗腺瘤(hidradenoma)由汗腺上皮增生而成。生 长缓慢,直径为1~2cm。肿瘤包膜完整,与表皮不粘 连。镜下见高柱状或立方形的腺上皮交织形成绒毛状 突起。病理特征为分泌形柱状细胞下衬有一层肌上皮
细胞。一般为良性,极少恶变。
病理—外阴上皮内瘤样变
(一)外阴鳞状上皮内瘤样变 分三级。
芋肉12,瓜蒌9,贝母10,鳖甲20(先煎)。
其他中医疗法
1.熏洗药
(1)黄芩洗方 当归、黄芩、白芍、大黄、枯矾、黄连、雄黄。煎水外洗, 每日3次。 (2)芎归汤 川芎、当归、白芷、甘草、龙胆草各等份。煎水外洗,每日 3次。 2.涂敷药 (1)雄黄藜芦散 雄黄、藜芦、轻粉、鳖头、冰片研细末,和匀外涂,早 晚2次。 (2)蝉蜕散 蝉蜕、枯矾、黄丹、萹蓄、蒿本、硫磺、荆芥穗、蛇床子为 细末,香油调搽。
表14-1 外阴癌的临床分期标准
FIGO 0期 Ⅰ期 肿瘤范围 原位癌,表皮内肿瘤 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物直径≤2CM, 无 淋巴结转移 Ⅱ期 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物直径>2CM, 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 任何肿瘤大小,侵犯下尿道和(或)阴道,或肛门,和 (或) 有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 Ⅳa期 Ⅳb期 肿瘤侵犯尿道上段、膀胱粘膜、直肠粘膜,盆腔淋巴结和 (或)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或 劳伤房欲亏阴,引起湿热下注、寒邪凝滞、郁 火内蕴、脾虚生湿、肝肾不足等,导致阴器局 部气血留滞、血虚不荣而发病。
常见的証型有热毒、寒凝、脾虚、肾虛。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但外阴癌患者常伴有外阴色
素减退疾病,其中仅5%~10%伴不典型增生者可能发
病理—外阴良性肿瘤
(三)脂肪瘤
脂肪瘤(lipoma)来自大阴唇或阴阜的脂肪组织, 为生长缓慢、质软肿瘤。位于皮下组织内,呈圆形分 叶状,大小不等。也可形成带蒂块物。镜下见成熟的 脂肪细胞间有纤维组织混杂。 (四)乳头瘤 乳头瘤(papilloma)为单个肿块,多发生于阴唇。 表面见多数小乳头状突起,覆有油脂性物质,呈指状, 突出于皮肤表面,其大小由数毫米至数厘米。大乳头 瘤表面因反复摩擦可破溃、出血、感染。镜下见指状 疏松纤维基质,其上有增生的鳞状上皮覆盖。表皮增 厚以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为主。
瘤,还有罕见的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等。 外阴恶性肿瘤是来源于外阴部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和 前庭大腺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占第四位, 约占女性生殖系统原发肿瘤的3~4%。常见于60岁以上的
老年妇女。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约占整个外阴癌
的85~90%。腺癌、柏杰氏病(Paget’s disease)、恶性黑 色素瘤等较少见。
VIN Ⅰ:即轻度不典型增生。
VIN Ⅱ:即中度不典型增生。
VIN Ⅲ: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二)外阴非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主要指外阴
paget’s病,即未浸润的黑色素细胞瘤。
病理—外阴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小阴唇和阴蒂,其次为大阴唇和后 联合。病灶大体观开始多为一圆形小硬结, 日后表面破溃可形成溃疡。 根据肿瘤的不同生长方式,可分为外生型和 内生型。 1)外生型即肿瘤形成乳头状或菜花样,深层 浸润较少,且常伴有感染,坏死,易出血。 2)内生型即肿瘤形成浸润性肿块,表面成为 火山口样溃疡。另外,在癌肿的邻近或边缘 部分常可见到白色增厚而无弹性的病变区。
成束状,与胶原纤维束纵横交错或形成漩涡状结构,
常伴退行性变。
病理—外阴良性肿瘤
(二)纤维瘤
纤维瘤(fibroma)由纤维母细胞增生而成。多见 于大阴唇。初起为硬的皮下结节,继而可增大,形成 有蒂的硬的实性块物,大小不一,表面可有溃疡和坏 死。其切面为致密、灰白色纤维结构。镜下见波浪状
或相互盘绕的胶质束和纤维母细胞。
外阴肿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妇科教研室
定义与概说
外阴肿瘤包括大小阴唇、阴蒂、阴阜、前
庭、会阴、尿道口等处的肿瘤,有恶性与良
性肿瘤之分。因外阴位于体表,肿瘤易于较
早发现,有利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但传统
意识常常延误了本病的诊断,故影响了疗效。
中医称本病为阴肿、阴疮。
概说
外阴良性肿瘤主要有乳头瘤、纤维瘤、脂肪瘤、汗腺
治疗—中医辨证论治
外阴肿瘤的辨证应注重局部的改变,再参合全身
症状分别论治。主要分型有湿热蕴结、寒邪凝滯、脾 虛痰阻、肝肾不足, 治疗以调整肝、脾、肾三脏功能 及清热泻火、解毒化湿、祛瘀泻浊为主。以内服、熏 洗、坐导、贴敷等多种方式用药,内外兼治、局部与 整体配合,驱邪治病。
中医辨证论治—湿热蕴结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外阴部,再用冰醋酸 洗去染料,在蓝染部位作活检。 二、 阴道镜观察外阴皮肤也有助于定位活检。 三、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不难。早期 常被患者本人及医务人员忽略而漏诊。 本病需与外阴尖锐湿疣相鉴别,根据活
组织病理检查,鉴别诊断不难。临床表现症状
良性肿瘤一般无症状,
外阴癌主要症状为不易治愈的外阴瘙痒和各种
不同形态的肿物,如结节状、菜花状、溃疡状。 肿物合并感染或较晚期癌可出现疼痛、渗液和 出血。
临床表现
体征
良性肿瘤根据其性质有不同的体征。
外阴癌 癌灶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大阴唇最多见,其
次为小阴唇、阴蒂、会阴、尿道口、肛门周围等。早期 局部丘疹、结节或小溃疡;晚期见不规则肿块,伴或不 伴破溃或呈乳头样肿瘤。若癌灶已转移腹股沟淋巴结, 可扪及一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质硬、固定。
党参15,白术15,茯苓20,苡米20,砂仁6,淮山药15,
扁豆12,陈皮6,法半夏10,石菖蒲12,夏枯草15。
中医辨证论治—肝肾不足
证候特点:外阴赘生物或局部稍肿,皮色较深,或按之
褪色,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消症散结。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15,茯苓15,淮山药12,泽泻12,丹皮12,山
癌时,需作外阴根治术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西医治疗—外阴恶性肿瘤
1.外阴鳞状细胞癌 (1)手术治疗 0期 单侧外阴切除。 I期 外阴广泛切除及病灶同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 扫术。 Ⅱ期 外阴广泛切除及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Ⅲ期 同Ⅱ期或加尿道前部切除与肛门皮肤切除。 Ⅳ期 外阴广泛切除、直肠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门 形成术及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癌灶浸润 尿道上段与膀胱粘膜,则需作相应切除术。
意。
对于外阴恶性肿瘤,西医强调手术、放疗、化疗综合 治疗,但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重在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攻补兼施,作用缓慢而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
若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 疗效。
展为外阴癌;其他如外阴受慢性长期刺激如乳头瘤、尖
锐湿疣、慢性溃疡等也可发生癌变;外阴癌可与宫颈癌、 阴道癌合并存在。现已公认,单纯疱疹病毒Ⅱ 型、人 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与外阴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病理—外阴良性肿瘤
(一)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leiomyoma)来源于外阴平滑肌、毛囊 立毛肌或血管平滑 肌。多发生在生育年龄,主要发生 在大阴唇、阴蒂及小阴唇。呈有蒂或突出于皮肤表面, 形成质硬、表面光滑的块物。镜下见平滑肌细胞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