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漏预防及处理措施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引言在钻井过程中,井漏是指岩层渗流导致钻井液或气体进入地层中,造成井底或井壁漏失的现象。
井漏不仅会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还可能导致井控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井漏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钻井过程中常用的井漏预防措施。
井漏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钻井方案合理设计钻井方案是井漏预防的首要步骤。
在设计钻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井深、井眼直径、井壁稳定性等因素,以最小化井壁渗流和避免井漏的发生。
同时,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到地层压力、渗透性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和钻井液体系。
2. 定期监测井漏迹象在钻井过程中,定期监测井漏迹象可以及早发现井漏的存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井、压裂测试和渗流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地层压力、液体流动速度和地层渗透性等参数,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井漏现象。
3. 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在井漏预防中,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井壁防漏材料包括水泥浆和钢套管等。
水泥浆可以填充井壁缝隙,防止钻井液渗透到地层中。
而钢套管可以作为钻井井筒的固定和防漏层,在井眼和套管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减少井壁与地层的接触面,防止井壁渗流。
4. 严格控制钻井液性能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对于井漏的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钻井液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液性能,包括密度、黏度、过滤损失、遗漏等参数。
在地层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提高钻井液的密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井漏的发生。
5. 加强井壁稳定措施井壁稳定性是井漏预防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适当的井壁支护措施,可以增加井壁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井壁发生塌陷和裂缝。
常用的井壁稳定措施包括钻井液循环、井壁固井、注浆和补齐等。
6. 增加井控手段在钻井过程中,增加井控手段可以提高井漏预防的能力。
常见的井控手段包括安全阀、盲井、井眼封隔器和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隔离井眼和井底,防止井液和气体进入地层中,减少井漏的风险。
井漏的预防与处理

井漏的预防与处理
井漏的预防
4、在满足井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
5、采用近平衡压力方式钻井,加强泥浆抑制性的处理, 高密度、小井眼井中应尽量降低泥浆切力,上部存 在低压层,应先行堵漏再钻开高压层。 6、下钻时应分段循环,开泵避开漏层,遵循“1、2、
3”的开泵方式。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高强度胶凝塞重钻时易钻出新井眼)。
3、在钻开预计高压层前,对上部裸眼段进行提高承压能力的封堵 时,应钻开一段、封堵一段,避免长井段及短时间内进行承压试验。
进行地层承压试验时,宜采用逐步提高钻井液当量密度的办法,而
不应采取一次憋漏的方法。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井漏的预防与处理
现场处理经验:
井漏的预防与处理 目录
...井漏的原因、条件
...井漏的类型、漏层判断 ...井漏的预防 ...井漏的处理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井漏的预防与处理
井漏的处理
1、处理井漏的基本原则:注意对产层的保护 钻遇非渗透性漏失,立即灌好泥浆、起钻出裸眼井 段,中途不停、不试图开泵 堵漏后,恢复钻进应避免泥浆大幅度变化、避免在 漏层 位置开泵 常规处理方法:静止堵漏、颗粒桥塞堵漏、用高失 水浆液堵漏、暂堵法、无机胶凝物质堵漏法、复合 堵漏技术、强行钻进套管封隔技术等。
4、在严重漏失层与低压漏失层并存的井段,堵漏施工应 采用低密度、中稠度、流动性好、滞流能力强并具有一 定强度的膨胀性堵漏液进行承压堵漏,避免堵漏液不能 进入低压层、在外来压力激动作用下产生新的漏失,导 致重复堵漏。 5、在严重漏失地层堵漏施工,尤其在水源不足的情况 下,从钻进开始即应制定实施尽可能完善的防漏、穿漏、 堵漏等措施,做好进行综合堵漏技术的充分准备。
井漏的处理措施

案例三:某深水油气田的井漏处理
原因分析:该深水油气田的井漏主要 是由于海底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深水环 境所导致。在深水环境下,海底地质 条件的复杂性和高压环境都可能引发 井漏问题。此外,深水环境下作业的 难度和风险也相对较高。
处理措施:针对该深水油气田的井漏 问题,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首先, 加强了海底地质条件的勘测和分析, 以了解可能存在的地质风险。其次, 采取了相应的防漏措施和设备,如使 用高密度的油管和封堵器等工具来预 防和封堵泄漏点。此外,还加强了深 水环境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 能。
处理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该油 田的井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漏油 量明显减少,对环境和经济效益都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二:某气田的井漏处理
原因分析
该气田的井漏主要是由于地层破裂和地下水涌入所导致。在开采天然气的过程中,地层压 力的下降可能导致地层破裂或地下水涌入井筒,从而引发井漏。此外,气田开采过程中的 压裂等作业也可能会破坏地层结构,进而导致井漏的发生。
井漏会导致地层压 力失衡,引发井喷 、井塌等事故。
井漏的原因
01
02
03
地层压力异常
地层压力高于钻井液液柱 压力,导致流体流入井内 。
井身结构不合理
井身结构不符合地层特点 ,导致地层流体流入井内 。
钻井液性能不佳
钻井液性能不符合地层要 求,导致地层流体流入井 内。
02
井漏的预防措施
合理设计钻井液体系
井漏处理的效果
经过合理的处理,大部分井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油气田 的正常生产和开发。
井漏处理技术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井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油 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井漏预防及处理措施

井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1.确定合理的泥浆密度,钻井过程中根据涌、漏、返砂、扭矩、悬重、气测值综合判定地层孔隙压力和侧向压力,从而适时调整泥浆密度, 防止实钻泥浆密度与地层压力相差较大时可能导致的井涌和井漏;2.坚持坐岗观察泥浆出口,注意测量泥浆罐液面变化情况,保证泥浆罐监视器灵敏,精确,以及时发现井漏;3.司钻应注意开泵方法,特别是下钻到底时,泥浆静止时间较长,切力大,先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渐开大排量;先单泵,再双泵。
4.在整个裸眼段,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下钻时坚持分段循环顶通,下到底后小排量开泵,防止蹩漏地层,顶通后逐渐加大到正常排量循环一个迟到时间后再继续钻进。
循环时大幅度活动钻具,禁止定点循环。
5.要求司钻密切注意钻速及泵压变化。
如果砂子不能及时返出,应减小钻压,控制钻速,防止蹩漏地层或卡钻。
4.接单根后,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漏地层。
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另外要求泥浆上储备好堵漏材料备用。
6.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揭开砂岩1~2米就循环观察溢流或井漏情况,必要时停泵观察,保证对可能出现的井涌、井漏都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钻时加快时,降低钻压控制钻速,钻进1m即循环观察,有涌漏迹象时,起钻至套管鞋压井或堵漏;7.为了防止下部砂岩地层压力枯竭或地层压力系数较低,发生井漏,储备50方的轻泥浆(密度1.20g/cm3左右),一旦发生井漏,可以混入胶液、加轻浆、开离心机降密度三路并进,及时的将泥浆密度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同时可以配置堵漏泥浆进行堵漏。
8.进一步加强坐岗观察,密切监视泥浆池体积变化并作好记录。
加强坐岗观察,及早发现井漏、井涌征兆,井漏时,作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9.降低泥浆环空压耗和激动压力,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泥浆粘度,降低固含和含砂量,降低失水,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因泥饼较厚引起环空间隙较小,导致环空压耗增加;9.泥浆加重时,应控制加重速度,并且加量均匀,每循环周泥浆密度提高幅度不超过0.02;10.当钻进时突发井漏、密度过高压漏、操作不当蹩漏时,采用静止堵漏,其施工要点如下:1)储备一定数量堵漏泥浆,暂时不加入膨胀材料,待堵漏施工前再加入;2)发生井漏时立即停止钻进和循环,起钻至套管鞋内静置8-24小时;3)最好在起钻前替入堵漏泥浆覆盖于漏失井段(替堵漏泥浆前适当起出部分钻具,使钻具底端位于漏层上方,防止卡钻),然后起钻,增强堵漏效果,;4)起钻和静置期间,必须定时向井内灌浆,保持液面,防止裸眼井段地层坍塌;5)再次下钻时,控制下钻速度,尽量避开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如必须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应采用小排量循环观察,不发生漏失后再逐渐提高排量恢复钻进;6)恢复钻进后,泥浆密度和粘切不宜立即作大幅度调整,要逐步进行,控制加重速度,防止再次发生漏失。
井漏处理措施及案例分析

某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出现严重井漏,漏失速度较快,达到每小时数方。
井漏情况描述
采用桥浆、堵漏剂等材料进行暂堵,降低漏失速度;优选钻井液,调整密度,控制压力;采取低钻压、慢转速的钻进方式。
处理措施
成功控制井漏,保障了钻井作业的顺漏,但漏失量逐渐增大。
井漏情况描述
处理结果
及时控制了井漏,保障了掘进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井漏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04
请输入您的内容
结论
05
井漏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资源损失、环境污染和生产安全等问题。因此,井漏处理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井漏处理的重要性
井漏处理技术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工程、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同时,井漏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此外,井漏处理成本较高,需要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采用纤维颗粒、橡胶颗粒等堵漏剂进行封堵;调整压裂液性能,降低滤失量;优化施工参数。
处理措施
有效控制了井漏,提高了压裂效果,保障了气田的开发生产。
处理结果
处理措施
采用快干水泥、膨胀性堵漏剂等材料进行封堵;加强地层监测,及时调整掘进参数;采取适当的注浆措施。
井漏情况描述
某煤田在掘进过程中出现井漏,主要原因是地层压力异常。
根据油井实际情况,调整生产参数,降低井漏发生的风险。
03
02
01
快速响应
一旦发现井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
控制泄漏源
采取有效措施,如封堵、夹持等,控制泄漏源。
清理泄漏物
及时清理泄漏的油品,减轻环境污染。
修复泄漏部位:对泄漏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部件,消除漏失根源。
钻井井漏防漏堵漏技术规范-7.20

钻井井漏预防与堵漏技术规范冀东油田钻井施工中发生的井漏既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又具有明显的地层特点。
在钻井施工中,规范操作,严格落实钻井施工技术措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井漏;对于漏失层,要“以防为主,以堵为辅,防堵结合”,需要针对不同的漏失特点,采取相应的堵漏材料和堵漏方法,降低井漏对钻井施工的影响。
一、钻井井漏的预防(一)管理措施1、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及技套下入方式,减少井漏对定向井仪器和钻具安全的影响。
2、针对断层、欠压层等易漏地层,优化井眼轨迹控制与监测方式。
揭开潜山面前,简化钻具组合,降低定向井仪器、钻具安全风险。
3、及时沟通协调,进入断层、漏层前,现场地质施工小队做好井漏提示;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在实现地质目的的前提下,考虑提前完钻,减少油层污染。
4、根据工程地质设计提示,参考邻井施工情况,提前制定针对性的防漏堵漏措施,现场要按设计储备足堵漏材料,对于周边凸起的井,需要另外储备石棉绒、核桃壳、凝胶堵漏剂等。
5、加强坐岗制度的落实,密切监测泥浆液面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二)钻进过程中预防措施1、明化镇地层钻进,钻速很快,应适当控制钻速,或者每打完一个单根,划眼1~2次,延长钻井液携带岩屑时间。
2、明化镇地层钻进,采用低粘、低切、强抑制钻井液性能,适当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采用合理的排量,如215.9mm井眼,合理的排量应该为30-32 L/s,落实好短起下措施。
3、明化镇地层钻进,搞好钻井液固控工作,使用好离心机,及时清除劣质固相,降低钻井液密度,防止钻井液密度自然增长。
4、需要提高密度时应首先把基浆处理好,先在井浆中加入足量的磺化沥青、超细碳酸钙和单封等,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循环两周后,才能逐渐加重。
严格执行加重程序,每周只提高0.02g/cm3,使易漏层井壁对钻井液液柱压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5、钻穿易漏失地层前,在钻井液中加入堵漏剂,加量为8-14kg/m3,封堵细小裂缝和孔洞。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损失较大。
在钻井实践中,虽然对井漏的原因与预防己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些方法虽然有效,但如果选用不当,掌握不好,不能对症下药,同样收不到好的效果。
本文从井漏产生的原因、预防及发生井漏的处理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井漏的原因井漏主要是由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或破裂压力造成的。
其主要原因有:1. 地层因素:天然裂缝、溶洞、高渗透低压地层;2. 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引起的漏失: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发生的漏失,主要发生在上部地层环空堵塞,造成环空憋压引起漏失;开泵过猛、下钻速度过快、加重过猛造成井漏;3. 井身结构不合理,中间套管下深不够。
或不下中间套管致使高低压地层处于同一裸眼井段,造成井漏。
二、井漏的预防在钻井过程中对付井漏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包括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降低井筒内钻井液激动压力、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从钻井液技术上采取的措施:1、选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与类型,实现近平衡钻井(1)对于孔隙压力较低的井,首先考虑选用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水包油钻井液、油包水钻井液、充气钻井液、泡沫钻井液或空气钻井。
在选择钻井液类型时,除了考虑钻井液密度能满足所钻井段防止井漏的最小安全密度外,还要考虑其流变性。
对于压力低、大井眼井段,应适当提高钻井液的粘切;而对于深井压力较高的小井眼井段,应降低钻井液的粘切。
(2)当井身结构确定后,为防止井漏的发生,应使钻井液液柱压力低于裸眼井段地层的破裂压力或漏失压力,而且能平衡地层孔隙压力。
2、降低钻井液环空压耗和激动压力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环空压耗。
(1)在保证携带钻屑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钻井液粘度。
(2)降低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含量和含砂量。
(3)降低钻井液滤失量,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因井壁泥饼较厚起环空间隙较小,导致环空压耗增大。
(4)钻井液加重时,应控制加重速度,并且加量均匀。
要求每循环周钻井液密度提高幅度不超过0.02g/cm3。
井漏预防和处理

堵漏时,将钻杆 下至漏层底部, 并把堵漏浆液替 到漏失井段,起 钻至堵漏浆液上 面,逐步提高排 量循环。
图形绘 制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工作不 足
明年计 划
第四部分
水泥浆堵漏
简介
水泥是常用的一种无机胶凝堵漏材料,其堵漏原理 是把水泥配成水泥浆,泵送至漏层中,一段时间后,
水泥浆从稠化到固化,形成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凝
3
当水泥浆出钻具时,则关 井挤注并顶替钻井液,把 水泥浆全部推出钻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柴 油 机 去 井 口 水 泥 泵
柴 油 机 去 井 口
空 气 下 灰 器 空 气 水泥 粉压 力罐
水 泥 泵
注入泵
水泥浆混合池
混合器 水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小结
地层井漏类型
√ √ √
井漏的预防及处理
类别 原因 预防 措施
目 录
井漏的含义和危害
井漏的分类
井漏的预防
井漏处理的施工方案
01
井漏的含义和危害
图形绘 制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完成情 况
工作不 足
第四部分
井漏的定义
井漏是指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钻井、 修井等作业过程中,井内工作流体(钻井液、修井 液、固井水泥浆等)漏入地层的一种复杂情况。 井口无钻井液返出(失返),井口钻井液返
第四部分
随钻堵漏
1
方法:把桥接堵漏材料 加入到钻井液中进行边 钻进边堵漏 方式:“段塞 式”和“全井 式”
注意:①短程 起下钻;②井 漏停止后,及 时清除堵漏剂
5
2
优点:节省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1.确定合理的泥浆密度,钻井过程中根据涌、漏、返砂、扭矩、悬重、气测值综合判定地层孔隙压力和侧向压力,从而适时调整泥浆密度, 防止实钻泥浆密度与地层压力相差较大时可能导致的井涌和井漏;
2.坚持坐岗观察泥浆出口,注意测量泥浆罐液面变化情况,保证泥浆罐监视器灵敏,精确,以及时发现井漏;
3.司钻应注意开泵方法,特别是下钻到底时,泥浆静止时间较长,切力大,先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渐开大排量;先单泵,再双泵。
4.在整个裸眼段,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下钻时坚持分段循环顶通,下到底后小排量开泵,防止蹩漏地层,顶通后逐渐加大到正常排量循环一个迟到时间后再继续钻进。
循环时大幅度活动钻具,禁止定点循环。
5.要求司钻密切注意钻速及泵压变化。
如果砂子不能及时返出,应减小钻压,控制钻速,防止蹩漏地层或卡钻。
4.接单根后,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漏地层。
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另外要求泥浆上储备好堵漏材料备用。
6.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揭开砂岩1~2米就循环观察溢流或井漏情况,必要时停
泵观察,保证对可能出现的井涌、井漏都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钻时加快时,降低钻压控制钻速,钻进1m即循环观察,有涌漏迹象时,起钻至套管鞋压井或堵漏;
7.为了防止下部砂岩地层压力枯竭或地层压力系数较低,发生井漏,储备50方的轻泥浆
(密度1.20g/cm3左右),一旦发生井漏,可以混入胶液、加轻浆、开离心机降密度三路并进,及时的将泥浆密度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同时可以配置堵漏泥浆进行堵漏。
8.进一步加强坐岗观察,密切监视泥浆池体积变化并作好记录。
加强坐岗观察,及早发现井漏、井涌征兆,井漏时,作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
9.降低泥浆环空压耗和激动压力,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泥浆粘度,降低固含和含砂量,降低失水,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因泥饼较厚引起环空间隙较小,导致环空压耗增加;
9.泥浆加重时,应控制加重速度,并且加量均匀,每循环周泥浆密度提高幅度不超过0.02;
10.当钻进时突发井漏、密度过高压漏、操作不当蹩漏时,采用静止堵漏,其施工要点如下:
1)储备一定数量堵漏泥浆,暂时不加入膨胀材料,待堵漏施工前再加入;
2)发生井漏时立即停止钻进和循环,起钻至套管鞋内静置8-24小时;
3)最好在起钻前替入堵漏泥浆覆盖于漏失井段(替堵漏泥浆前适当起出部分钻具,使钻具底端位于漏层上方,防止卡钻),然后起钻,增强堵漏效果,;4)起钻和静置期间,必须定时向井内灌浆,保持液面,防止裸眼井段地层坍塌;5)再次下钻时,控制下钻速度,尽量避开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如必须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应采用小排量循环观察,不发生漏失后再逐渐提高排量恢复钻进;
6)恢复钻进后,泥浆密度和粘切不宜立即作大幅度调整,要逐步进行,控制加重速度,防止再次发生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