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0903,07,21,23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如果说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是林徽因诗歌中的婉转曲折的小溪,那么对人生的透视,对生命的感悟诗就是深沉的河水,澄清而静默。
睿智的诗人本就看透生活的变幻,加上一些至亲好友的离世更让她得出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的悲凉结论。
林徽因悲凉诗风的成因:经历过父亲和知己突然去世打击的林徽因还刚刚二十七岁,正是人生的'夏季,然而经过与死亡的直视她对生命的意义更加澄澈,更加恬淡豁达,却也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人生的苦短。
在社会中任何人不管地位多么高贵,仍然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未来的不可知的意外,一如她在《莲灯》中描绘的,生命“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人生“也就是个美丽的梦”。
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
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
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
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
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
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
二、哲理之思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
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
因此,对于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三、现代性构建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美特征。
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的诗艺。
迄今最唯美、最诗意、最精致的林徽因传记建筑学家,诗人,学者,美术家,翻译家,我们很难定位她确切的身份,但我们只要记住:她是独一无二的林徽因。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一、意象之美。
诗里充满了美好的意象。
“四月天”本身就是一个极美的意象,四月,大地回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这就像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或者一段最美好的感情,有着无限的活力与可能。
诗中还提到“星子在无意中闪”,星星闪烁是一种灵动的美,那种不经意间的闪亮,就像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小惊喜,给人一种俏皮又美好的感觉。
还有“细雨点洒在花前”,细雨轻柔,花是娇美的,这种组合营造出一种细腻、温婉的氛围,就像轻轻诉说着的情话,充满了诗意与柔情。
二、语言特色。
1. 用词清新。
林徽因的用词特别清新自然。
像“鲜妍”这个词,形容花朵的艳丽,比简单的“鲜艳”更有一种鲜嫩欲滴的感觉。
还有“娉婷”,用来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个词一出现,就仿佛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在眼前翩翩起舞。
这些词都不是那种很直白、粗俗的词汇,而是充满了古典美又不失清新感。
2. 节奏明快。
从节奏上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不是那种很沉重、拖沓的节奏。
比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句,简单的几个词,节奏明快地排列,就像轻快的脚步,一步步地把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能很容易地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所感染。
三、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很独特。
它没有那种直白的、热烈的爱情倾诉,而是一种含蓄的、充满了喜悦和赞美的情感。
它可以被理解为对爱人的爱,把爱人比作人间美好的四月天,这种爱里包含着欣赏,就像看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满眼都是喜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热爱。
林徽因用这样美好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感恩和珍惜之情。
就好像在说,生活中有这么多像四月天一样美好的存在,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感受、去热爱。
四、结构层次。
诗的结构层次很清晰。
开头就点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直接把主题抛出,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她所营造的这种美好的情境之中。
然后,中间部分通过描写各种美好的意象,如“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等,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这个“四月天”的形象,就像在给这个美好的形象添枝加叶,让它更加立体饱满。
《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文及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有学文学的朋友谈到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读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诗人徐志摩的情诗。
林和徐的确是有过许多美丽故事的一对。
但从经历、传记中看林徽因,其实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她在浪漫云游的诗人和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选择了后者。
多年以后,林对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个。
”——其实她对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点评鉴赏林徽因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你是美丽的四月天》原文及赏析

林徽因《你是美丽的四月天》原文及赏析
《你是美丽的四月天》是著名女作家林徽因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你是美丽的四月天,
让我怎能不忆思,
是你春风化雨,
撩动了我的心弦。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林徽因对四月天的美丽和情感的赞美之情。
她通
过四月天的描述,表达了对春天的爱慕和思念之情。
首句“你是美丽的四月天”,直接将四月天与美丽联系在一起,
展现出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让我怎能不忆思,是你春风化雨”,更加强调了四月天给人带来的想念和感动。
下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则是对情感的深
沉思考。
作者在这句中提出人们对于感情的追问,以表达自己对于
真爱的认同和追求。
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则是以意境的
方式描述了作者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遭遇和坚持。
并且通过灯火阑
珊处的描写,给人一种温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感。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优美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爱情的热
爱之情,触动了人心。
它以其情感真挚、意境唯美的优点,成为了
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赏析一下林徽因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啊,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到心里的时候特别舒服。
先来说说诗里描绘的那些画面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哎呀,我就想啊,这写得可太妙了。
就好像有一个特别美好的人,他的笑啊,就像小铃铛一样,笑起来的时候呢,周围的风好像都被他的笑给弄得活泼起来了,就像咱们在操场上跑啊跳啊,风也跟着一起欢快地跑着似的。
“春的光艳”呢,我想那就是春天阳光灿烂的时候,到处都亮堂堂的,这个美好的人就在这春光里,像个小精灵一样轻盈地舞动着。
也许林徽因写的是她心里觉得特别美好的一个人,也许是她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种感觉呢,我觉得都有可能。
再看“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这几句啊,就像一幅画儿似的。
我就想到我有一次在乡下奶奶家,傍晚的时候,天上有些淡淡的云,就像烟一样,那风啊,轻轻吹着,软乎乎的,就像妈妈的手摸着我的脸。
星星呢,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就像小眼睛在偷偷地看我们。
还有那小雨,滴答滴答地落在花朵前面,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姑娘,被小雨滴弄得有点害羞呢。
这诗里写的场景啊,真是太有画面感了,就像我真的能看到一样。
我觉得这首诗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它读起来的时候,感觉特别温暖。
就像冬天里的热水袋,拿在手里热乎乎的。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这里把这个人形容得就像最漂亮的花一样,戴着最美的王冠。
而且啊,还说这个人既天真又庄严,这感觉有点矛盾呢。
不过我又想啊,也许在林徽因眼里,这个人就是这样特别的存在。
就像我们班有的同学,平时很调皮,但是在升国旗的时候,又特别严肃庄重,人可能就是有很多不同的面。
那“夜夜的月圆”,月圆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美好,很圆满,这说明这个人在她心里就像月圆一样,是特别完美的存在。
林徽因《你是梦境的四月天》原文及赏析

林徽因《你是梦境的四月天》原文及赏析《你是梦境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梦境的渴望和向往。
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人们在四月天爱情中死去忽然回来,忽然在路上又死去而我哭他,又爱上一个人自己成了一条蜿蜒的烟云我爱她,她死了如我爱的人而我活,而我坐在墙根八月的风又把门帘吹开夜里,梦里,人来拍我的门我醒来,我的门却把人死住喧嚣三杯酒的房间里她从迷朦的梦中进来我叫她,如叫十年前的她人们说我爱四月天的水你也爱这片八月的湖而你的迷离的眼,像夜来的雨晓见了,美丽地坠落人们说她爱金色的脚印我说我不爱,我爱白色的脚印她的追随者们还是回来,回到这片湖她为约会,在湖上划船我说我不会划,她划船她说我还是划吧,你爱湖然后我们就出发了我们真幸福,我们真幸福我们嬉戏着,乘风逐浪湖水的光彩照着我爱的人,和我爱的人。
赏析:这首诗以林徽因独特的抒情方式,表达了对梦境和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通过描写人们在四月天中死去,然后再回来,在路上又死去的情景,表达了对短暂的生命和爱情的珍惜。
诗中的“自己成了一条蜿蜒的烟云”意喻诗人如同融入了梦境般的虚无与微弱。
诗人表达了对曾经爱过的人的思念,以及对新的爱情的迷恋。
她描述了自己坐在墙根,听着夜里梦中有人拍门的情景,以及醒来后门仍然将人阻止,暗示了对过去爱情的执念与无法忘怀。
诗人用“喧嚣三杯酒的房间里”的景象,将现实与梦境相对比,传达了对痛苦与喧嚣的逃离渴望。
诗中的金色与白色的脚印对比,表现了诗人与她的追随者们对不同美好事物的不同选择和追求。
最后,诗人以美丽的湖水为背景,描绘了与爱人共同畅游湖上的幸福场景。
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意味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对爱情和梦境的复杂情感。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原文解析

林徽因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经历了很多事情。她的学识、她的经历、她的审美,都在这首诗里有所体现。她能够用这么细腻的笔触写出这样的诗,和她的成长环境、文化修养都是分不开的。她见过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感受过很多复杂的情感,这些都化作了诗中的一个个字符。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原文解析
一、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整体感受
哎呀,说起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真的是超级美的一首诗呢。每次读这首诗,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世界。诗里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美好的四月天里,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周围都是盛开的花朵,特别惬意。这诗啊,就像是林徽因用最细腻的情感编织出来的一个梦。
二、诗歌风格分析
这首诗的风格特别轻柔、优美。它没有那种特别强烈的情绪爆发,而是像涓涓细流一样,缓缓地流淌在读者的心间。诗中的用词都很精致,像“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这种描写,就特别生动形象,把那种柔美的画面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而且她的诗句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
三、意象解读
诗里有好多意象呢。就说“四月天”这个意象吧,四月天是春天最美好的时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用四月天来形容心中的美好,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还有“星子”“细雨”这些意象,它们都给人一种轻柔、灵动的感觉。星子在夜空中闪烁,细雨轻柔地洒落,就像是爱的点点滴滴,悄悄地渗透到人的心里。
四、情感内涵
这里面蕴含的情感超级丰富。有人说这是林徽因写给自己孩子的诗,那里面就充满了母爱,是那种温柔又深厚的爱。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表达对爱人的情感,那就是一种甜蜜又含蓄的爱情。不管是哪种情感,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你是人间四月天作品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作品赏析《你是人间四月天作品赏析》“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次读到林徽因的这首诗,我就感觉像被一阵春风吹过似的,心里暖乎乎的。
咱先说说这诗里的画面感吧。
四月天,在我脑海里那就是一幅特别美的画。
我觉得四月就像是一个魔法世界,到处都是嫩绿嫩绿的,小草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从土里探出脑袋来,东瞅瞅西看看的。
花儿呢,那可真是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就像一群爱美的小姑娘在比美呢。
这时候的天,蓝汪汪的,就像一块巨大无比的蓝水晶,偶尔还会飘过几朵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
这诗里描写的感觉,就像是把这整个美好的四月天打包送给了一个特别的人。
也许这个人对于林徽因来说,就像这四月天一样美好,充满了爱、温暖和希望。
我还想啊,这诗为啥用“你是人间四月天”来形容呢?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四月天有一种刚刚好的感觉。
不像冬天那么冷,冻得人直哆嗦,也不像夏天那么热,热得人像是在蒸笼里一样。
四月的温度啊,就像是妈妈给你盖的被子,不厚也不薄,正正好。
这就像一个人给另一个人的感觉,不会太浓烈让你觉得有压力,也不会太冷淡让你觉得被忽视。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四月的时候去公园玩。
那公园里啊,到处都是花开的香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我就想,这就是诗里的画面啊。
我就跟小伙伴说:“你看这四月天,像不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美好?”小伙伴还笑我,说我净说些文绉绉的话。
可我就觉得,当你真的身处这样的美景之中的时候,就特别能理解这首诗。
不过呢,对于这首诗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这是林徽因写给她孩子的,表达对孩子满满的爱。
但也有人说这是写给她心里爱慕的人的。
我觉得吧,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有道理。
也许在林徽因的心里,她爱的人也好,她的孩子也好,都像这人间的四月天一样珍贵。
就像我们有时候对一个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既可以像对孩子一样充满宠溺,又可以像对爱人一样充满欣赏。
再看这诗里的用词,简单却又特别有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不朽的诗篇,永恒的怀念——林徽因诗歌赏析
摘要: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1904—1955),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
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
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
的。
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
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
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
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
一起。
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
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
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
作。
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
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名作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赏析: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
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
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林徽因的诗歌: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升起在诗坛上的一颗新星,虽然她与文化界早有往来,但个人开始创作却是在1931年在香山养病期间。
这时正逢新月派后期,大多数新月诗人已经厌倦了前期纯抒情的创作,纷纷转向以理智挟制情感,而林徽因却继承了新
月前期的浪漫抒情笔调,保持至终,其中不
乏受徐志摩的影响。
林徽因的诗美丽清新,浪漫典雅,有些诗歌是大
胆抒发个人情怀,有些诗歌是理智叙写人生感悟,但无论是哪个主题,
细细品味其中都不乏淡淡的哀愁透着些许的悲凉。
在林徽因的诗歌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这些诗中,读者
可以体会到一个少女在恋爱时的各种心态:对爱情的憧憬、渴望、娇
羞、勇敢、怀疑、回忆,但是结局往往都指向一个-拒绝。
”对永恒
爱情的无望让诗人虽然心底微动但是含蓄的以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
度。
如果说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是林徽因诗歌中的婉转曲折的小溪,那
么对人生的透视,对生命的感悟诗就是深沉的河水,澄清而静默。
睿
智的诗人本就看透生活的变幻,加上一些至亲好友的离世更让她得出
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的悲凉结论。
林徽因悲凉诗风的成因:
莲灯微光里的梦
经历过父亲和知己突然去世打击的林徽因还刚刚二十七岁,正是人生的夏季,然而经过与死亡的直视她对生命的意义更加澄澈,更加恬淡豁达,却也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人生的苦短。
在社会中任何人不管地位多么高贵,仍然很难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控制未来的不可知的意外,一如她在《莲灯》中描绘的,生命“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人生“也就是个美丽的梦”。
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林徽因是个独特的存在。
她曾被誉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
她的作品精致玲珑,独具韵味,在现代诗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闪烁着灵性和智慧之光的艺术风景。
林徽因的诗具有多重美学意蕴:真纯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种艺术影响下的具有“现代性”的诗歌构建,显示了较高的诗性品格。
林徽因诗歌兼有“新月派”和“现代派”的风格,是其间过渡型的一位诗人,她的这种开放性和综合性,也正体现了其诗歌的现代性。
一、真纯之美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对一位女诗人来说,她也一定会在诗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涟漪。
林徽因的爱情诗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华彩的乐章,也最能体现真纯之美。
二、哲理之思
走进林徽因的诗歌世界,还有一种质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
林徽因是个敏锐、善于思考且富有创造性的人。
因此,对于
生命本体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诗歌的主题。
三、现代性构建
林徽因极富灵性和创造性,她的诗整体上呈现出“现代性”的审
美特征。
应该说,是她身上东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种艺术才华点亮了她
的诗艺。
建筑学家,诗人,学者,美术家,翻译家,我们很难定位她确切的身份,但我们只要记住:她是独一无二的林徽因。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为她终身未娶的哲学家金岳霖和她的另外一位友人邓以蛰为她合撰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用“极赞欲何词”一语作为对林徽因的评价。
迄今最唯美、最诗意、最精致的林徽因传记
名人看徽因
——《金岳霖忆林徽因》
胡适眼里的林徽因,除了是徐志摩的追求对象和梁思成的定局情人,更多是个聪慧的中学生,年幼小妹妹。
——《民国女子:此情可待成追忆》卞之琳说,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助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参考文献:
[1]田时雨.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东方出版社[2]张清平.林徽因百花文艺出版社
[3]郑娟.穿越岁月的灵性之光——试析林徽因诗歌的美学意蕴[4]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中国华侨出版社
浅析学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高一(9)班
03号梅莹 07号王铭 21号周一迪 23号李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