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赏析一、意象之美。
诗里充满了美好的意象。
“四月天”本身就是一个极美的意象,四月,大地回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这就像一个人最美好的状态,或者一段最美好的感情,有着无限的活力与可能。
诗中还提到“星子在无意中闪”,星星闪烁是一种灵动的美,那种不经意间的闪亮,就像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小惊喜,给人一种俏皮又美好的感觉。
还有“细雨点洒在花前”,细雨轻柔,花是娇美的,这种组合营造出一种细腻、温婉的氛围,就像轻轻诉说着的情话,充满了诗意与柔情。
二、语言特色。
1. 用词清新。
林徽因的用词特别清新自然。
像“鲜妍”这个词,形容花朵的艳丽,比简单的“鲜艳”更有一种鲜嫩欲滴的感觉。
还有“娉婷”,用来形容女子姿态柔美,这个词一出现,就仿佛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在眼前翩翩起舞。
这些词都不是那种很直白、粗俗的词汇,而是充满了古典美又不失清新感。
2. 节奏明快。
从节奏上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不是那种很沉重、拖沓的节奏。
比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句,简单的几个词,节奏明快地排列,就像轻快的脚步,一步步地把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能很容易地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所感染。
三、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很独特。
它没有那种直白的、热烈的爱情倾诉,而是一种含蓄的、充满了喜悦和赞美的情感。
它可以被理解为对爱人的爱,把爱人比作人间美好的四月天,这种爱里包含着欣赏,就像看着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满眼都是喜爱。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热爱。
林徽因用这样美好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感恩和珍惜之情。
就好像在说,生活中有这么多像四月天一样美好的存在,我们应该好好地去感受、去热爱。
四、结构层次。
诗的结构层次很清晰。
开头就点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直接把主题抛出,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她所营造的这种美好的情境之中。
然后,中间部分通过描写各种美好的意象,如“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等,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这个“四月天”的形象,就像在给这个美好的形象添枝加叶,让它更加立体饱满。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赏析《人间四月天》是作者林徽因所写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四月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歌以其抒情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四月天的美好与激情。
首先,诗中通过对四月天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四月天的鲜明特点。
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可以说是整首诗的开篇,四月天的特点在这一句中得到了完整的展现。
作者通过四个字“芳菲尽,始盛开”来表达四月天的短暂,像极了花朵的生命,短暂而美丽。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以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月天的明媚、“云间好仙人”的美好景色。
另外,作者还运用了色彩的描绘,如“红烛映玉肌,美人如兰出翠微。
”,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四月天的绚丽与美丽。
其次,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四月天的喜爱之情。
作者通过描写四月天的景色,将自己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
诗中写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诗用“人生如梦”表达了一种感伤和无奈,人的一生犹如一场梦境,如同四月花开一样短暂。
而“一尊还酹江月”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四月天的描写,借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谢。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哲理思考,给人以启示。
诗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这句诗用“恰同学少年”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年轻时代的追忆。
同时,也表达了对勇敢面对人生的期许和呼唤。
此外,诗中还有一句“人琴俱亡”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给人深深的思考。
综上所述,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通过对四月天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细腻而抒情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四月天的美好与激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四月天的短暂和美丽与人生相对照,传达了一种深思和哲理,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四月天的魅力,也能在诗的启示下对生活有所思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文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文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赏析摘要:一、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简介1.作者简介2.作品背景3.作品主题二、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1.四月天2.春风3.繁花4.阳光5.燕子三、总结与赏析1.作品意象的丰富性2.意象的象征意义与主题的关联性3.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正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以四月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诗中的重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并进一步赏析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背景。
林徽因(1904-1955)是我国著名的女诗人、作家、建筑师,她的诗歌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1936 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内局势动荡,人们生活困苦。
然而,林徽因在这首诗中并未直接描述战乱的残酷,而是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现春天的美好。
下面我们分析这些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1.四月天:四月是春天的季节,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四月天象征着生命力、希望和美好。
2.春风:春风是春天的代表,带来了温暖和活力。
春风象征着温柔、关爱和抚慰。
3.繁花:繁花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景象之一,五彩斑斓的花朵争相绽放,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繁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繁荣和昌盛。
4.阳光:阳光是春天的象征,驱散寒冬,带来光明。
阳光象征着温暖、正能量和希望。
5.燕子: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们在春天回归,象征着生命的轮回、新生和希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重要意象都具有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它们共同表现出春天的美好、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对挚友的怀念,我们可以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可以了解一般;一说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放下这些争论,因为这首诗确实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东西来支撑。
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
四月,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一如初恋转瞬即逝。
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
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
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
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
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
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艺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赏析一下林徽因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啊,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到心里的时候特别舒服。
先来说说诗里描绘的那些画面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哎呀,我就想啊,这写得可太妙了。
就好像有一个特别美好的人,他的笑啊,就像小铃铛一样,笑起来的时候呢,周围的风好像都被他的笑给弄得活泼起来了,就像咱们在操场上跑啊跳啊,风也跟着一起欢快地跑着似的。
“春的光艳”呢,我想那就是春天阳光灿烂的时候,到处都亮堂堂的,这个美好的人就在这春光里,像个小精灵一样轻盈地舞动着。
也许林徽因写的是她心里觉得特别美好的一个人,也许是她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种感觉呢,我觉得都有可能。
再看“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这几句啊,就像一幅画儿似的。
我就想到我有一次在乡下奶奶家,傍晚的时候,天上有些淡淡的云,就像烟一样,那风啊,轻轻吹着,软乎乎的,就像妈妈的手摸着我的脸。
星星呢,在天上一闪一闪的,就像小眼睛在偷偷地看我们。
还有那小雨,滴答滴答地落在花朵前面,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姑娘,被小雨滴弄得有点害羞呢。
这诗里写的场景啊,真是太有画面感了,就像我真的能看到一样。
我觉得这首诗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它读起来的时候,感觉特别温暖。
就像冬天里的热水袋,拿在手里热乎乎的。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这里把这个人形容得就像最漂亮的花一样,戴着最美的王冠。
而且啊,还说这个人既天真又庄严,这感觉有点矛盾呢。
不过我又想啊,也许在林徽因眼里,这个人就是这样特别的存在。
就像我们班有的同学,平时很调皮,但是在升国旗的时候,又特别严肃庄重,人可能就是有很多不同的面。
那“夜夜的月圆”,月圆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美好,很圆满,这说明这个人在她心里就像月圆一样,是特别完美的存在。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原文解析

林徽因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经历了很多事情。她的学识、她的经历、她的审美,都在这首诗里有所体现。她能够用这么细腻的笔触写出这样的诗,和她的成长环境、文化修养都是分不开的。她见过很多美好的东西,也感受过很多复杂的情感,这些都化作了诗中的一个个字符。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原文解析
一、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整体感受
哎呀,说起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真的是超级美的一首诗呢。每次读这首诗,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世界。诗里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美好的四月天里,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周围都是盛开的花朵,特别惬意。这诗啊,就像是林徽因用最细腻的情感编织出来的一个梦。
二、诗歌风格分析
这首诗的风格特别轻柔、优美。它没有那种特别强烈的情绪爆发,而是像涓涓细流一样,缓缓地流淌在读者的心间。诗中的用词都很精致,像“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这种描写,就特别生动形象,把那种柔美的画面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而且她的诗句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唱歌一样。
三、意象解读
诗里有好多意象呢。就说“四月天”这个意象吧,四月天是春天最美好的时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用四月天来形容心中的美好,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还有“星子”“细雨”这些意象,它们都给人一种轻柔、灵动的感觉。星子在夜空中闪烁,细雨轻柔地洒落,就像是爱的点点滴滴,悄悄地渗透到人的心里。
四、情感内涵
这里面蕴含的情感超级丰富。有人说这是林徽因写给自己孩子的诗,那里面就充满了母爱,是那种温柔又深厚的爱。也有人觉得这可能是表达对爱人的情感,那就是一种甜蜜又含蓄的爱情。不管是哪种情感,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
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艺术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
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
而且,作者在描写这些美感的时候,又采用了跳动的笔法,也就是说于变化中、动作中展示色彩,这可以从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有“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在无意中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从人类的接受心理来说,这样的色彩点燃恰好是抓住了人类注意力的某些特点:再似乎不注意的地方写下动态的景观,稍一提神,便豁然开朗,这正是美学欣赏中的恍然一悟。
而且,在这样两组文字中,有一种顺承的关系,第一组纯粹的色彩只有到了第二组跳动的组合中才更生动,试看这些词:“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云烟”则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渺渺茫茫、“黄昏”看似暗淡实则隐喻了温暖,因为它后面紧跟着的是“风的软”、而“星子在无意中闪”承续“黄昏”这一意象,突出了“闪”的动态感,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在“夜夜的月圆”和“水光浮动”中,以“暗”和“柔”进一步烘托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
所以,在这样的文本细读中,我们会发现,当单纯的文字组合在某种一致性的情感脉动中的时候,那些文字就会突破其单一的意义,而获得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
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声音,在洁白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喧闹起来,但并不觉得杂乱,热闹而不杂乱,一定是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关,所以,透过这些表达声音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歌完整的情绪流,那是欢快的声音,类似溪水的流动———如同一个场景,春暖花开,但是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溪水在雪下流动,阳光照耀之处,漏出的一线溪流冰澈清凉,在冷与暖的交界处,这些文字在跳动:“笑声、交舞着变、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水光浮动、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这里的每一组文字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画面、一是画面的流动,笑是一种形态,要有人来构成,我们可以想象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白衣少女,那声音可以“点亮”周围的“风”,而“轻灵”是由声音的“脆质”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面相,这一组文字中,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的变是写场景,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开端。
接着换了一个场面,其实是一个黄昏,但是不是凄冷的黄昏,而是温暖微醺的黄昏,在这里,写了“风吹”、“星闪”和“雨洒”,这些动感的词语引起阅读者对意象的认同,那是一种湿润的感觉,是早春的感觉,从唯美的角度来说,这一节诗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转折,但是,也正是在这一转折中,诗的意象才构成了跌宕,不那么单一的灿烂,就像一幅画,是在鹅黄的飘扬中晕染了蔚蓝的底色,而且动感十足,又轻柔得仿佛不见。
下面两节转入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这实际上是诗的主题地呈现,即歌颂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悦和春天的“轻、娉婷;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质便是“你”的面貌,于是“你”获得了“鲜妍、天真、庄严、柔嫩喜悦”的赞美,最关键的两组意象在这里出现“你是夜夜的月圆”和“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说实话,这两种意象与“鹅黄”是由冲突的,在风格上一个肃穆,一个温馨,其间的差异在过去对此诗的诗评中并没有人注意,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期待后的两种呈现,如果进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会发现,在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中,其间的曲折变化原本是缘于各种风格之间的不同、对话与妥协,在诗歌文本深处,这种隐秘的心理,不能不说是一种解读的角度。
所以,诗歌的第三、第四节隐含的声音远远比第一、第二节更为隐秘而难猜。
第五节的声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树的花开”、“你”还有“四月天”,他们统一在“爱”、“暖”和“希望”这三个词中,而“燕”的形象出现了,如果把它比喻成“家的怀想”———缘于“燕子”的驻巢本能,可能略显牵强,但是,燕子的另一种经典意象也可以达到与此同等的归旨,“双飞燕”与“春燕”都是与爱情相关的意象。
“梁间呢喃”才是“诗眼”,声音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个词组之中。
诗歌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