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节流与进气节流的区别
气体节流效应

气体节流效应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气体节流效应。
您知道吗?这气体节流效应就好比是水流在狭窄的河道中突然变窄,流速和压力都跟着起了变化。
气体节流也是这么个道理。
想象一下,气体在一个管道里欢快地跑着,突然遇到了一个狭窄的
地方,就像是宽敞的大马路突然变成了羊肠小道。
这时候,气体的压
力下降,温度也可能跟着变。
这就像您跑累了,喘着粗气,速度慢下来,身体也觉得累得慌。
气体节流效应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挺常见的。
就比如说空调,那里面的制冷剂在管道里流动,通过节流装置,压力和温度一变化,
就能给咱们带来凉爽的风。
您想想,要是没有这节流效应,大热天的
可怎么熬呀?
再说说工业生产,那可更是离不开气体节流效应啦。
比如在石油化
工行业,通过控制气体的节流,能实现各种复杂的工艺流程。
这就好
比是一位大厨,巧妙地掌控火候和调料,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这气体节流效应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控好的。
得像驯服一匹烈马
一样,要了解它的脾气,掌握好分寸。
要是不小心弄错了,那可就麻
烦啦!
您说,这气体节流效应是不是很神奇?它看似不起眼,却在很多地方发挥着大作用。
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大,但是缺了它,机器可能就运转不起来。
所以啊,咱们可别小看了这气体节流效应,它在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中,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气体节流效应,您明白了吗?。
排气节流式进气节流式

有效截面积mm2 流量 /min (ANR)
流量 /min (ANR)
6
调整流量圈数
使用压力
调整流量圈数 使用压力
调整流量圈数in (ANR)
流量 /min (ANR)
调整流量圈数
调整流量圈数
6.06
速度控制阀: AS系列 外形尺寸图(毫米)
弯头型(口径 : M5)
软管外径Ød
(六角面)
弯头型(口径:18~12)
软管外径Ød
(六角面)
万向型 (口径: M5)
软管外径Ød (六角面)
万向型(口径:18~12 )
软管外径Ød (六角面)
6
6.07
速度控制阀/带快换接头
AS系列(直接安装型)
符号 排气节流式 进气节流式
弯头型
万向型
有效截面积mm2
注1)□ — 软管外径代号 23= Ø3.2mm 04=Ø4mm 06=Ø6mm 08=Ø8mm 10=Ø10mm 12=Ø12mm
注2)此项选择只限于弯头型 注3)万向型软管入口可自由转动360° 注4)软管外径是英寸,请与SMC营业员联络
流量特性图
使用压力
订货举例
1)订弯头型,排气节流式,口径 : M5×0.8,软管外径:3.2mm 正确型号 : AS1201F-M5-23
2)订万向型,进气节流式,口径 : PT 1 8 ,软管外径:6mm 正确型号 : AS2311F-01-06S
使用压力
使用压力
有效截面积mm2 流量 /min (ANR)
第14章 气动控制元件

第 14 章 气动控制元件
在气压传动和控制系统中,气动控制元 件是用来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 和方向的,使气动执行机构获得必要的力、 动作速度和改变运动方向,并按规定的程序 工作。 气动控制元件按功能分类分为压力控制 阀、流量控制阀及方向控制阀。
1
14.2 流量 控制阀
图14-2 非溢流式 减压阀的使用
2) 精密型直动式减压阀 直动式精密减压阀的结构与普通型直动式减压阀类似,其 主要区别是在上阀体上开有常泄式溢流孔。其稳压精度高,可 达0.001MPa,在出口压力为0.3MPa时,泄漏量为5L/min。连 接方式有管式和模块式。 5
回首页
(2)直动式减压阀主要技术参数 直动式减压阀的主要性能有: 1) 输入压力
8
回首页
14.1.2 增压阀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增压阀,将工厂气路中的 压力增加2倍或4倍,但最高输出压力小于2MPa。
1.气路中个别或部分装置需使用高压。 2.工厂主气路压力下降.不能保证气动装置的最低使用 压力时,利用增压阀提供高压气体,以维持气动装置正常工 作。 3.空间窄小,不能配置大口径汽缸,但输出力又必须确 保。 4.气控式远距离操作,必须增压以弥补压力损失。 5.需要提高气液联用缸的液压力。 6.希望缩短向气罐内充气至一定压力的时间。
(1)普通型减压阀,出口压力不要超过进口压力的85%; 精密型减压阀,出口压力不要超过进口压力的90%。 (2)连接配管要充分吹洗。空气的流动方向按箭头方向 安装,不得装反。 (3)在减压阀前设置空气过滤器、油雾分离器。进口侧 不得装油雾器。先导式减压阀前不应安装换向阀。 (4)在化学溶剂的雾气中工作的减压阀其外部材料用金 属。使用塑料材料的减压阀应避免阳光直射。若减压阀要在 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下工作,阀盖及密封件等应改变材质。 (5)要防止油、水进入压力表中。 (6)减压阀底部螺塞处耍留出60mm以上空间,以便于 维修。
自动化知识—01气缸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3.1 气缸的选型步骤
气缸的选型应根据工作要求和条件,正确选择气缸的类型。下面以单活 塞杆双作用缸为例介绍气缸的选型步骤。
(1)气缸缸径。根据气缸负载力的大小来确定气缸的输出力,由此计 算出气缸的缸径。
(2)气缸的行程。气缸的行程与使用的场合和机构的行程有关,但一 般不选用满行程。
(3)气缸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4)气缸的安装形式。气缸的安装形式根据安装位置和使用目的等因 素决定。一般情况下,采用固定式气缸。在需要随工作机构连续回转时 (如车床、磨床等),应选用回转气缸。在活塞杆除直线运动外,还需作 圆弧摆动时,则选用轴销式气缸。有特殊要求时,应选用相应的特种气缸。 (5)气缸的缓冲装置。根据活塞的速度决定是否应采用缓冲装置。 (6)磁性开关。当气动系统采用电气控制方式时,可选用带磁性开关 的气缸。 (7)其它要求。如气缸工作在有灰尘等恶劣环境下,需在活塞杆伸出 端安装防尘罩。要求无污染时需选用无给油或无油润滑气缸。
排气侧的无背压时无法控制。 (活塞杆快速飞出现象)
排气压力
时 间 →
进气节流
不受排气侧的背压有无的影响。 启动快。
负载变化的影响大。 负载的惯性的作用影响大。垂直方向的控制 困难。 断熱膨胀・易发生结露。 气缓冲失效。
9.4 配管长度的不同
A:设置在气缸侧
B:设置在电磁阀侧
10 允许横向载荷
横向载荷的界限值根据作用在气缸部分的力判断
p 3.14 0.4
按标准选定气缸缸径为63 mm。
谢谢大家!
技术说明: 1)给油气缸请用透平1号油(ISOVG32号)进行给油润滑。 2)不给油气缸也可以作为给油气缸使用,但是注意给油也需要使用透平1号 油(ISOVG32号),并且必须持续给油不能中停止,否则会使以前的润滑剂消 失而引起动作不良。
第五章 气动控制元件

滚珠
2 流量控制阀
单向节流阀的应用
63
2 流量控制阀
单向节流阀:利用单向节流阀控制气缸的速度方式有进气节流 (meter-in)和排气节流(meter-out)两种方式。 图(a)为进气节流控制,它是控制进入气缸的流量以调节活塞 的运动速度。仅用于单作用气缸、小型气缸或短行程气缸的 速度控制。 图(b)为排气节流控制,它是控制气缸排气量的大小,而进气 是满流的。 单向节流阀用于气动执行元件的速度调节时应尽可能直接 安装在气缸上。
气液动技术
第五章 气动控制元件
1
第五章 气动控制元件
内容: 方向控制阀的分类 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重点:方向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难点:流量控制阀
3
绪论
气动控制元件:控制和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流 动方向和发送信号的重要元件。 按控制元件功能和用途分为: 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此外,还有通过改变气流方向和通断实现各种逻辑功能 的气动逻辑元件。 阀门的基本功能是,为达到检测、信号处理和控制的目 的而改变、产生和消除信号。另外,阀门也可作为驱 动阀,供给执行机构所需的压缩空气。
“几位几通”的概念
对于换向阀来说,所谓的“位”指的是为了改变流体方向, 阀芯对于阀体所具有的不同工作位置,表现在图形符号中,即图 形中有几个方格就有几位; 所谓的“通”指的是换向阀与系统相连的接口(包括输入口、 输出口和排气口),有几个接口即为几通。 ★ 每个换向阀都有一个常态位(即阀芯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位 置)
32
1 方向控制阀-气压控制
用气压力来获得轴向力使阀心迅速移动 换向的操作方式叫做气压控制。 气压控制又可分为单气控和双气控。
34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13章 气动控制元件

图13-19所示为柔性节流 阀的原理图,其节流作用主要 是依靠上下阀杆夹紧柔韧的橡 胶管而产生的。当然,也可以 利用气体压力来代替阀杆压缩 橡胶管。柔性节流阀结构简单, 压力降小,动作可靠性高,对 污染不敏感,通常工作压力范 围为0.3~0.63MPa。
图13-19 柔性节流阀
1—上阀杆 2—橡胶管 3—下阀杆
三、单向节流阀
单向节流阀常用于气缸的调速和延时回路。
图12-29 单向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13.4气动逻辑元件
原理:通过元件内部的可动部件的动作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一 定逻辑功能的气动控制元件。 特点:抗污染能力强,无功耗气量低,带负载能力强。 一、气动逻辑元件的分类:
按工作压力分 按逻辑功能分
高压元件(工作压力0.2~0.8MPa) 低压元件(工作压力0.02~0.2MPa) 微压元件(工作压力0.02MPa以下)
由于信号的传输有一定的延时,信号的发出点与接受点之间, 不能相距太远。一般来说,最好不要超过几十米。
当逻辑元件要相互串联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流量,否则可能无 力推动下一级元件。
阀 4—换向阀 5—钻孔缸
4、快速排气阀
快速排气阀主要用于气缸 排气,以加快气缸动作速度。 通常,气缸的排气是从气缸 的腔室经管路及换向阀而排 出的,若气缸到换向阀的距 离较长,排气时间亦较长, 气缸的动作缓慢。采用快速 排气阀后,则气缸内的气体 就直接从快速排气阀排向大 气。快速排气阀的应用回路 如图13-7所示。
图13-7 快速排气阀应用回路
图13-6所示为快速排 气阀。当P腔进气后,活 塞上移,阀口2开启,阀 口1关闭,P口和A口接 通,A有输出。当P腔排 气时,活塞在两侧压差 作用下迅速向下运动, 将阀口2关闭,阀口1开 启,A口和排气口接通, 管路中的气体经A通过 排气口快速排出。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气动系统的设计一般应包括:1)回路设计;2)元件、辅件选用;3)管道选择设计;4)系统压降验算;5)空压机选用;6)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
以上各项中,回路设计是一个“骨架”基础,本章着重予以说明,然后结合实例对气对系统的设计计算进行综合介绍。
1气动回路1.1气动基本回路气动基本回路是气动回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可分为:压力与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换向)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和基本逻辑回路。
表42.6-1气动压力与力控制回路及特点说明简图说明1.压力控制回路一次压控制回路主要控制气罐,使其压力不超过规定压力。
常采用外控式溢流阀1来控制,也可用带电触点的压力表1′,代替溢流阀1来控制压缩机电动机的启、停,从而使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采用溢流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无功耗气量大;后者对电动机及其控制要求较高二次压控制回路二次压控制主要控制气动控制系统的气源压力,其原理是利用溢流式减压阀1以实现定压控制高低压控制回路气源供给某一压力,经二个调压阀(减压阀)分别调到要求的压力图a 利用换向阀进行高、低压切换图b 同时分别输出高低压的情况差压回路此回路适用于双作用缸单向受载荷的情况,可节省耗气量图a 为一般差压回路图b 在活塞杆回程时,排气通过溢流阀1,它与定压减压阀2相配合,控制气缸保持一定推力2.力控制回路串联气缸增力回路三段活塞缸串联。
工作行程(杆推出)时,操纵电磁换向阀使活塞杆增力推出。
复位时,右端的两位四通阀进气,把杆拉回增力倍数与串联的缸段数成正比气液增压缸增力回路利用气液压缸1,把压力较低的气压变为压力较高的液压,以提高气液缸2的输出力。
应注意活塞与缸筒间的密封,以防空气混入油中1.1.1压力与力控制回路(见表42.6-1)1.1.2换向回路(见表42.6-2)表42.6-2气动换向回路及特点说明简图说明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图a 为常断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回路。
气动控制回路

气动控制回路气动系统由气源、气路、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辅助元件等组成,并完成规定的动作。
任何复杂的气路系统,都是由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气动基本回路、功能回路和应用回路组成。
本章将介绍这些回路。
6.1 基本回路基本回路是指对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方向等进行控制的回路。
基本回路包括供给回路、排出回路、单作用气缸回路、双作用气缸回路等。
一、供给回路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分、灰尘、油污等杂质及输出压力的波动,对气动系统的正常工作都将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及稳压处理。
气动供给回路即气源处理回路,它要保证气动系统具有高质量的压缩空气和稳定的工作压力。
图6-1所示为一次气源处理回路。
由空气压缩机1产生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器2冷却后,进入气罐3。
压缩空气由于冷却而分离出冷凝水,冷凝水存积于气罐底部,由自动排水器9排出。
由气罐出来的压缩空气经主路过滤器5再进入空气干燥器6进行除水,然后再通过主路油雾分离器7将油雾分离,即可供一般用气设备使用,供给回路的压力控制,可采用压力继电器8来控制空气压缩机的启动和停止,使储气罐内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该回路一般由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组成。
过滤器除去压缩空气中的灰尘、水分等杂质;减压阀可使二次工作压力稳定;油雾器使润滑油雾化后注入空气流中,对需要润滑的部件进行润滑。
这三个元件组合在一起通常称为气动调节装置(气动三联件),其简化图形符号如图6-2b 所示。
近年来,不供油气动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构成的气动系统不断增多,这类系统的气动供给回路不需油雾器来进行润滑。
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过滤精度、润滑或免润滑应该分别进行考虑,以保证供给用气设备符合要求的压缩空气。
实践证明,提供高质量的压缩空气对提高气动元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图6-2为二次气源处理回路。
图6-3所示为稳压回路,用于供气压力变化大或气动系统瞬时耗气量很大的场合。
在过滤器和减压阀的前面或后面设置气罐,以稳定工作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气节流与进气节流的区别
一、排气节流:
排气节流阀
采用排气节流后,换向阀换向后,气缸进气侧的单向阀开启,向气缸无杆腔快速充气,无杆腔的气体只能经排气侧的节流阀排气。
调节节流阀的开速,便可改变气缸的运动速度。
这种控制方式,活塞运行稳定,是最常用的回路。
排气节流应该用于双作用气缸。
电动千斤顶的液压系统中旋转那种节流方式都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
二、进气节流:
采用进气节流调速后,进气侧单向阀关闭,排气侧单向阀开启。
进气流量小,进气腔压力上升缓慢,排气迅速,排气腔压力很低。
主要靠压缩空气的膨胀使活塞前进,故这种节流方式很难控制气缸的速度达到稳定。
一般用于单作用气缸、夹紧缸和低摩擦力气缸等速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