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控制模式的工程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控制工程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

控制工程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

控制工程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核电站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产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核电厂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因此,控制工程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控制工程在核电站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节能与环保措施。

一、控制工程在核电站中的应用1. 自动化控制系统核电站的安全和效率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系统来管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集成多个子系统,如反应堆控制系统、冷却循环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实现全面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自适应控制策略,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优化核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2. 调度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是核电站的核心管理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实时数据,可以实现对整个核电站的智能管理。

调度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能源需求和生产计划,合理调度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功率输出,以确保核电站的最高效运行,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3. 监测与诊断系统监测与诊断系统通过对核电站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监测与诊断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二、节能措施1. 设备优化通过优化核电站中的设备和系统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采用高效的发电机组和传输设备,降低能源传输过程中的能耗损失;使用节能型的冷却系统和循环泵,减少能源的消耗;采用高效的反应堆控制系统,优化核反应堆的运行效率等。

2. 节能技术应用运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装备可以在核电站中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反应堆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用于供暖或其他用途;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电。

3. 能源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核电站实现节能目标。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能源的消耗和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测与分析,提供有效的管理决策。

核电厂调频实现方案研究

核电厂调频实现方案研究

核电厂调频实现方案研究吕爱国;陈卫华;黄伟军【摘要】频率是发电厂的一个重要运行参数,但是在发电领域,对于一次调频与二次调频的概念却有不同的理解。

澄清了机组调频的概念,介绍了一次调频与二次调频的物理意义。

分析了目前世界上主流汽轮发电机组的调频控制方案,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定性分析。

对今后汽轮发电机厂优化设计以及运行人员操作机组具有借鉴意义。

%Frequency is an important operating parameter of the power plant,but in the field of power generation there is a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for primary FM and secondary FM.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FM concept and gives an introduction on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primary FM&secondary FM.It also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FMcontrol schemes currently adopted by the world's major turbine generators wi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optimum design of designing of turbo generator plant and for unit operators.【期刊名称】《电气自动化》【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功率控制;频率控制【作者】吕爱国;陈卫华;黄伟军【作者单位】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4.2频率是电网的重要运行参数之一。

核电站控制室人因工程设计原则

核电站控制室人因工程设计原则

核电站控制室人因工程设计原则作者:王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4期摘要:核电厂主控制室人因工程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操作人员及仪控设备的效能并减少操作人员的差错。

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厂事故之后,首次在主控室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并逐步发展为核电厂设计的基本准则。

在研究目标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

在研究内容上:着重于研究人类以及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产品、设备、设施、程序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研究方法上:对人的能力、行为、限制和特点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用于产品、操作程序及使用环境的设计和制造中。

关键词:人因工程产品设计目标拆分需求功能对应概述核电站是用核能来发电,也就意味着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杜绝一切可能的事故。

引发核电站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外界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等,还有内部因素,例如设备维护不当,操作出错甚至人为的破坏。

实际上,外界因素是可以被最大限度的通过计算来避免和预防的,而内部因素也可以利用各类管理措施来解决。

本篇论文就是论证从人因工程的角度如何尽可能的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同时对核电站服务的目标群体也就是人带来最大的价值。

人性在设计原则中的体现SHEL模式是Elwyn Edwards教授于1972年提出的,在这个模式中,广场面的匹配与不匹配就意味着是一个人为差错源,其模式下关键定义如下:人——模式的中心,它是系统最关键最灵活的元素,也是系统中适应能力最强的部分。

因而重视人的因素,利用和发展人的潜力,必须注重研究人的特点,掌握人的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定义这一项。

人——硬件。

以飞行员驾驶飞机为例,航空公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飞行机组要熟练使用飞机,发挥飞机技术装务地的最大潜能。

提高飞行品质。

二是机务人员要确保飞机持续适航;这两个方面都是要建立良好的人与硬件的关系,达到人和飞机有交往的合作,融为一体。

人——软件。

DL575.5-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

DL575.5-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

A 25备案号:6753—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75.5—1999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5: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2000-02-24 发布2000-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总前言本系列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电力行业计划项目(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定的,其内容以ISO/TC 159有关文件为基础,并参考和融入了其他国外标准、国家标准和新近研究成果。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工业控制已由局部控制、就地控制,逐步发展为以在各类控制室的集中控制为主,而系统管理也发展为在各级调度室的集中调度管理。

生产系统的安全与效率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人和环境的协调程度。

在IEC964(=GB/T 13630—1992)《核电厂控制室的设计》中明确提出,控制室的设计和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人机工程方面。

制定本系列标准的目的,就是要求在设计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时,应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准则,结合生产、运行要求,使控制中心的布局、人机界面、环境和组织等方面能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实现人、机、环境间的协调和整体优化,使人能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地进行工作。

目前,控制中心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协调水平,已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控制中心(包括调度中心)的功能是监视和控制发电、输电或配电网的运行。

控制中心的人机工程设计要求,就是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人的因素和人的特性,例如,人体尺寸、人的反应能力和限度;把人机工程准则及所需的技术方法渗透到控制中心的设计之中。

强调以人为核心,使所设计的机器(包括设施)和环境条件适应于人,这既是对一些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

探究如何做好核电厂调试管理工作

探究如何做好核电厂调试管理工作

探究如何做好核电厂调试管理工作发布时间:2023-02-15T01:56:27.850Z 来源:《科技潮》2022年34期作者:李本睿[导读] 完善调试管理系统,从而使调试质量得到保障,达到缩短调试工期、减少工程投资的效果。

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 125100摘要:为了确保核电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做好调试管理工作。

调试管理工作是核电厂运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核电厂参建单位众多、质量标准严格且安全要求高,因此要想确保核电厂的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克服困难,利用科学完善的调试管理模式,针对调试整个过程以及核电厂施工质量严格把控,从而为核电厂的安全、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本文将深入探究如何做好核电厂调试管理工作,为相关企业后期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电厂;调试管理;探究核电厂的建设过程中项目众多、工程复杂,而设备调试作为最后一个环节,不仅要对于安装完毕的设施以及各部分系统进行检验,还要对整体施工以及设备性能进行评价,确定核电厂达到运行标准。

因此,相关单位部门必须重视调试管理工作,完善调试管理系统,从而使调试质量得到保障,达到缩短调试工期、减少工程投资的效果。

一、核电厂调试管理工作概述(一)简介在核电厂施工完毕后,需要安排专业调试人员针对已经建设完毕的机械设备、运行系统进行调试检查,确保核电厂的各项系统设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能正常投入运行。

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划分核电厂的调试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专业工程师类型与系统工程师类型。

专业工程师的调试管理工作指的是根据核电厂的实际要求,选择不同专业工程师对于其系统采取分析、处理;而系统工程师类型则需要依据核电厂系统的复杂程度来将其划分为多个调试管理体系。

这两种类型的调试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其核心是一致的,都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责任划分方案,利用系统的方案展开调试管理,最大程度确保系统运行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

MSHIM运行模式在M310机组的初步应用研究

MSHIM运行模式在M310机组的初步应用研究

Vol.36. No.2 A p r. 2015第36卷 第2期 2015年4月核 动 力 工 程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文章编号:0258-0926(2015)02-0101-04; doi: 10. 13832/j. jnpe. 2015. 02. 0101MSHIM 运行模式在M310机组的初步应用研究王静卉,王金雨,王 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摘要: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机械补偿控制策略(MSHIM )运行模式应用于M310核电厂。

分析表明,M310核电厂具有基负荷的MSHIM 运行能力,具备一定的不调硼负荷跟踪能力,但G1、G2、G3棒组和R 棒组存在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现有控制棒数量及布置前提下,通过重新分组并定义控制棒组,有可能在M310机组上实现MSHIM 运行与控制策略。

关键词:反应堆;MSHIM 运行模式;M310机组 中图分类号:TL38+2 文献标志码:APreliminary Study on MSHIM Strategy in M310 Unit NPPWang Jinghui, Wang Jinyu, Wang D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Reactor System Design Technology Laborator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 as a research target, this paper applies the MSHIM strategy on the M310 unit. M310 unit could operate with MSHIM strategy under various modes of operation, including base load and load follow. But the ability of banks of G1, G2, G3 and R is insufficient during load follow. After the redesign of the rod cluster control assembly pattern,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mplement the MSHIM strategy on M310 unit with the current placement of control rods.Key words: Reactor, MSHIM strategy, M310 unit0 引 言为了满足先进轻水堆用户文件(URD )的要求,西屋提出了机械补偿控制策略(MSHIM ),以提高负荷跟踪运行能力和减少废水产生量[1]。

Mode-C运行与控制模式设计技术研究

Mode-C运行与控制模式设计技术研究

Vol 55 ,No. 1Jan 2021第55卷第1期2021年1月原子能科学技术AtomicEnergyScienceandTechnologyMode-C 运行与控制模式设计技术研究刘同先,李庆,王晨琳,李天涯,肖鹏,蒋朱敏,刘晓黎,甯忠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本文基于运行与控制模式设计,结合核电厂的运行需求,针对国内压水堆核电厂以基负荷运行方式为主、负荷跟踪运行需求较少的特点,首次开展了与之适应的Mode-C 运行与控制模式设计。

通过控制策略设计、控制棒设置设计、核电厂运行方式设计、核电厂运行范围设计等设计步骤,研究Mode-C 运行与控制模式的设计技术$结果表明:采用Mode-C 模式的压水堆核电厂能根据负荷变化需求选择执 行单变量自动控制模式或双变量自动控制模式,实现了设定的控制策略,Mode-C 运行与控制模式的设计技术在反应堆物理专业方面是可行的$关键词:压水堆;运行与控制模式;Mode-C %负荷跟踪中图分类号:TL3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931(2021)01012107doi :10. 7538/yzH 2020. youxian. 0085Study on Design Technology of Mode-C Oper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LIU Tongxian , LI Qing , WANG Chenln , LI Tianya , XIAO Peng ,JIANG Zhumin , LIU Xiaol , NING Zhonghao(Science and Technolo'y on Reactor Design Technolo'y La2orator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 Oper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should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estic PWR nuclear power plant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base load operation and less demands on load fo l ow operations !thestudy on designtechnology of Mode-C operationandcontrolstrategy wascarriedoutforthefirsttime.Throughthedesignstepsofcontrolstrategydesign !controlrodse t ingdesign !nuclearpowerplantopera- tion modedesign !and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on range design !etc.!the designtechnologyof Mode-C operationandcontrolstrategy wasstudied.Thedesignresultsshow that the PWR nuclear power plant with Mode-C modecanchoosesinglevariableautomaticcontrolmodeordualvariableautomaticcontrolmodeaccordingtothedemand of load change.The expected control strategy is achieved.The design technology ofMode-Coperationandcontrolstrategyinreactorphysicsisfeasible.Key words : PWR ; opera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 Mode-C ; load follow收稿日期2020-0216;修回日期:2020-05-09作者简介:刘同先(1982—),男,江苏灌云人,高级工程师,硕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122原子能科学技术第55卷运行与控制模式是指反应堆在各种允许工况运行时,通过控制棒、可溶硼等的使用,对功率水平、轴向偏移、堆芯冷却剂平均温度等参数变化范围的规定和控制方式⑴。

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

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

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是核电厂中一个重要的设备,其作用是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为主给水泵提供辅助水源,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当前,随着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背景:核电厂作为我国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作为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转速控制对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现有的转速控制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控制精度不高、响应速度慢等,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优化。

针对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于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的原理、现有控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控制方法的实施方案,以期为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1.2 目的目的: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是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安全运行。

本文旨在通过对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改进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和应用性能,为核电厂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具体来说,本文的目的如下:1. 分析汽动辅助给水泵的功能和作用,深入了解其在核电站中的重要性;2. 探讨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的原理,揭示其控制机理和作用机制;3. 分析现有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4. 提出改进控制方法的实施方案,探讨如何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5. 研究控制效果及应用情况,评估改进方法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核电厂汽动辅助给水泵转速控制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升核电站的运行水平和安全性。

2. 正文2.1 汽动辅助给水泵的功能和作用汽动辅助给水泵是核电厂中一个重要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为主给水泵提供必要的启动辅助动力,保证主给水泵在启动过程中顺利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控制模式的工程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03-10T11:28:53.51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1期作者:徐鹏栋[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段增加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段增加,核电厂建设越来越多。

核电厂主控室是对核电站进行监督、控制和操纵的主要场所,几乎所有运行工况下,通过操作员站或后备盘能使核电厂安全地运行;当主控室失效时,就需要在远程停堆站继续对核电厂进行控制,确保核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

遵照核电厂相关法规标准,运用人因工程理论,结合数字化仪控平台特点,对主控室操作员站、后备盘及远程停堆站之间操作权限切换进行工程设计与研究,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主控室;远程停堆站;后备盘;控制权限切换
引言
数字化仪控系统是指以微处理芯片构成的,以数字处理技术为特点的智能化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它除了具有常规测量仪表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外,还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和通讯能力,并且数字化仪控系统采用统一的人机界面,为电厂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1控制网点的设计
次级平面控制网宜布设成三角形网或GPS网等形式。

其网形设计应充分顾及精度、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指标。

控制网点应根据核电厂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并结合施工场区内、外的地形条件布设,并满足厂区内主要建筑施工测设的需要。

控制网点标石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钢筋混凝土观测墩,其基础宜建立在基岩上。

某核电厂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区的次级控制网。

随着现场施工工作的开展,控制点A02因与其他在建工程冲突被拆除,控制点A03因循环水管廊爆破开挖被拆除重新布置,控制点A06因离核岛区域太远使用频率不高不再进行复测。

通过对变更前后控制网点的分析得知,此次级网的布设还存在很大缺陷:首先,次级网控制墩的布设距离厂房太近,在厂房负挖过程中,次级网损失1/2;其次,次级网点的点位不太理想,没有能互相通视的次级网点。

因此,控制网点优先布置施工区域附近的山腰处,以避免施工的影响,并保证点的稳定性和通视。

2现场安装调试阶段
DCS设备的安装工作一般由专门的建安单位负责,但是为了规范安装阶段的工作,保障安装质量,一般需要DCS供方提供安装指导文件,或者派驻专业人员到现场做安装指导,并参与安装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见证签点等。

此外,安装配件的完整性也是此阶段管理的重点,安装配件和专用工具应与主设备一起供货,以免现场安装时才发现设备缺失,引起供货纠纷。

在安装完工状态报告(EESR)签署后,DCS系统进入调试阶段。

调试阶段各个设计接口开始实际对接,由于现场工况复杂,大量的现场缺陷需要通过DCS系统甄别确认,调试阶段是暴露和消除这些缺陷的主要阶段。

对于DCS系统来讲,此阶段通常不会出现大范围硬件设备的变更,但是大量的工艺参数、动作限值、闭锁逻辑、画面设置等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些变更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所以供方在现场的调试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调试阶段的变更需提前准备程序,授权专人进行操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此阶段的变更费用也需制定对策,避免由于合同定义宽泛造成商务谈判中针对软件变更的争议。

3模式分类
(1)MCM操作模式。

当核电厂的监控系统一切正常时,操纵员通过MCM模式实现电站全部的控制和监视。

BUP的控制功能被抑制,不能向DCS发出控制指令,仅监视功能有效:BUP上的模拟量、开关量信息可显示相关信号的实时变化;BUP上的报警可用,但报警被自动确认和复位;报警闪烁和声音功能也将被抑制。

RSS处于监视模式,不能向DCS发出控制指令,报警提示声音功能无效。

(2)BUP操作模式。

当MCM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失效工况时,操纵员需要从操作员站转移到BUP上,对电厂进行监视和控制。

本操作模式下,MCM控制功能被禁止,不能发出控制指令,监视功能有效。

BUP的控制功能和声光报警功能被激活,实现电站的控制和监视功能:通过BUP向DCS发送控制命令;BUP上的模拟量、开关量信息显示可显示相关信号的实时变化;BUP上的报警功能可用,需手动确认和复位报警信息、对声音报警消音。

RSS处于监视模式,不能向DCS发出控制指令,报警提示声音功能无效。

(3)BUP测试模式。

当需要对BUP上设备的可用性进行试验时,操纵员通过MCM对电厂信息进行监视和控制,对BUP上的设备进行试验。

BUP测试是为了测试BUP上模拟手操器、开关手操器与IO站端子板之间的硬接线连接,报警声音提示功能,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显示等功能的一种特殊的操作模式。

BUP的测试信号,不会送往现场设备,而是经过控制机柜处理后,产生模拟操作结果,返回给BUP显示,也不会对MCM上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

本操作模式下,MCM处于正常的控制模式。

BUP的控制功能被抑制,监视功能仍然有效;BUP上的报警功能正常,需手动确认和复位报警,手动关闭声报警功能。

RSS处于监视模式,不能向DCS发出控制指令,报警提示声音功能失效。

(4)RSS操作模式。

当核电厂主控室不可用时,操纵员需要从主控室撤离至远程停堆站,继续完成对反应堆的控制,将反应堆带入并维持在冷停堆状态,保证核电厂的安全。

本操作模式下,RSS处于控制状态,通过RSS操作员站向DCS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电站的控制功能,同时也接受DCS反馈信息,监视电站状态。

MCM处于监视模式,报警及声报功能无效。

BUP的控制功能被抑制,自动完成报警确认和复位。

4运用人因工程原则设计先进控制室
人因工程是在一项产品或一个系统研制过程中研究如何系统的利用人的特性,包括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特性。

核电厂设计中使用人因工程原则,可以减少可能危及电厂安全和可运行性的人因错误,改善电厂安全。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因失误,在数字化控制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发挥人的长处,避免劣势。

比如功能分析与分配时综合考虑操纵员能力和仪控系统的处理能力,操纵员来不及干预时的快速响应操作,工作负荷大的要分配给仪控系统等。

进行画面设计时也要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原则,如字体的大小、颜色、信息分组等都要考虑人的因素。

报警设计应根据重要程度进行分级,报警设计还需考虑报警分类、过滤、抑制,这样,操纵员就可以快速获得他需要的报警。

操纵员的工作盘台设计要考虑为操纵员提供较为舒适的坐姿或站姿操作,比如操纵员工作站的盘台尺寸,操纵员的视角大小。

数字化控制室也要为操纵员的安全操作提供舒适的环境,这可以减少操纵员的疲劳和压力,避免失误。

比如要考虑主控室的通风设计、主控室的噪声设计以及照明设计等环境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正常运行工况下,主控。

室中操作员站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对其进行控制操作。

为了保证控制方式多样性需要,应对主控室操作员站不可用情形,在主控室也保留着常规的操作手段:后备盘。

极端情况下,整个主控室可能出现失效,就需要退防到远程停堆站,继续监视和控制电厂,并安全地停堆,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廉隅,张帆,田晖.核电厂数字化控制室控制权切换功能实现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5,3:203
[2]孙小凌,祝永刚.核电站控制权限切换功能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11:83~88
[3]程波,梅世柏,周毅超,张建波,邹杰.核电厂远程停堆站事故准则的标准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5,11:110-112 [4]马丹旎,高滨.电伴热的选用及设计[J].山东化工,2014,43(10):113-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