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分类汇编及解析

新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分类汇编及解析
新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分类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5年李先生按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将30000元存入银行,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到期获得利息可以购买,10件A商品。2016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

A.30元

B.40元

C.50元

D.60元

2.2013年某企业生产商品A,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为

A.55万B.60万C.45万D.22万

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选项是

①X轴为人民币币值,Y轴为外汇汇率

②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

③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单位商品价值量

④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Y轴为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的是

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数量受政策影响减少

②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受市场需求影响,该商品市场价格提高

④受价值规律影响,该商品生产成本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启示企业要想挣更多的钱应该

A.创新科技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B.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要普遍提高

C.个别劳动生产率要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率

D.要比同行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6.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商品,有的赔有的赚。这主要是因为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商品的供求关系不同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D.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同

7.假设某行业2015年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货币贬值25%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大致是()

A.500元 B.625元 C.667元 D.768元

8.由于风调雨顺,琼斯一家获得粮食大丰收。年终,琼斯一家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计算一年的收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少见的好年景和大丰收却使这个农家的收入比往年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丰收悖论”。“丰收悖论”的主要成因在于( )

A.农业的总收人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

B.粮食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需求弹性

C.大丰收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

D.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

9.下面是某服装厂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在下述三种情况下该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价值量变化依次是

①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②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

③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

A.降低降低不变

B.不变提高降低

C.提高不变降低

D.降低不变提高

10.2017年某国生产M商品50万件,每件商品的侨值量为12元。如果2018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50%.通货膨胀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国M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用该周货币表示分别为

A.600万元 8元

B.900万元 12元

C.660万元 8.8元

D.900万元 13.2元

11.2017年某鞋厂生产鞋子200万双,每双鞋子的价值量为60元。如果2018年该鞋厂生产这种鞋子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鞋厂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

量分别为

A.14400万元、60元B.12000万元、50元

C.12000万元、60元D.10000万元、50元

12.去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1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为36元。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

A.20% B.50% C.40% D.60%

1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用来形容过去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商品供过于求

B.人们消费观念改变增加了高档品的消费

C.商品质量水平下降导致售价不断降低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14.2019年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要对我国保健品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为此国家需要

①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有效调节

②完善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提高保健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价格

④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免税收,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7年某国M商品的价值总量为110亿元人民币,总产量为1亿件。如果2018年M 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

①价值总量仍为110亿元人民币

②价值总量增长11亿元人民币

③单位价值量为110元人民币

④单位价值量下降10元人民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某行业2014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商品生产者2015年的劳动生产率是1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2015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25% B.30% C.35% D.40%

17.2016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价值600元。2017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7年A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A.500元

B.720元

C.480元

D.600元

18.假设2011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

用货币表示为14元,甲企业生产一件W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1.5小时。如果甲企业2012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2012年销售一件W商品的价格是A.7元B.10元C.14元D.21元

19.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假定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某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为每千克6元,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为每千克5元(按该国货币计价)。该国政府决定放开玉米的进出口贸易。如果不考虑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该国国内玉米供求变化対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影响。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下列正确的是()

A.当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50%时,该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将为每千克9元

B.当该国政府大力宣传玉米的营养价值时,该国玉米产量将会减少

C.该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为每千克5元,该国为玉米出口国

D.当该国玉米种植技术有大幅改进时,该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20.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图像表达的经济现象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

②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对进口汽车需求的变化

③高端商品供应应增加,对低端商品需求的变化

④家电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家电需求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假设某企业201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商品的劳动耗费为9元,产量为10万件。201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量为:

A.4.5元B.6元C.8元D.9元

22.商品生产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都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这是因为生产者认识到

A.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能提升商品的质量

C.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D.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就能够保证生产者获利

23.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受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下列关于两者关系的变动曲线图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如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关联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LL1为甲商品,MM1为乙商品),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

25.某国2016年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如果2017年从事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7年A 商品的价值总额是

A.200万元 B.220万元 C.242万元 D.244万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此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利息的知识。根据题意,李先生30000元存款一年的利息收入为30000×2%=600元。而600元刚好能购买10件A商品,由此可得1件A商品的价格为600÷10=60元。而2016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1件A商品的价格变化为60÷(1+20%)=50元。故本题选C。

2.A

解析:A

【详解】

A:2013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0元,2014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2014年单位商品价值量=60/(1+20%)=50元,2013年该企业的产量为1万件,2014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则2014年该企业的产量=1×

(1+10%)=1.1万件,则该企业2014年生产的A商品价值总量=50×1.1=55万元,故A符合题意。

BCD:此几选项观点与上述计算与分析不符,故排除BCD。

故本题选A。

【点睛】

3.D

解析:D

【详解】

图像是一个反比例曲线,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是反比例关系,①正确;货币发行量多,商品价格就可能提高,二者应该是正比例关系,②与图像不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是正比关系,③与图像不符;某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比关系,④正确。

【点睛】

4.C

解析:C

【详解】

此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图的主旨是解题的关键。E点向E’点方向移动说明:该商品价格会下降,供给量会增加。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若是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格会下降,供给量会增加,故②符合题意;受价值规律影响,该商品生产成本下降,则该商品的价格会下降,故④符合题意;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数量受政策影响减少,故排除①;③表示价格上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③。故本题选C。

5.D

解析:D

【解析】要想挣更多的钱,就要创造比同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不是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A项不选;个别企业无法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B项不选;个别劳动生产率并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率,C项不选;并不会使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启示企业要想多挣钱就必须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创造比同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D项正确。

6.A

解析:A

【详解】

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商品,有的赔有的赚。这是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个别劳动生产率高,商品价值总量就大,就会赚钱。个别劳动生产率低,商品价值总量就小,就会赔钱。

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关系。C正确,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5年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是600/(1+20%) =500元;2016年货币贬值25%,甲产品价格为500/ (1-25%)≈667元, C入选.ABD与计算结果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8.B

解析:B

【详解】

供求影响价格,粮食丰收了,说明供给增加,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起需求量并不会大规模增加,因此粮食丰收吧,会改变供求关系,价格会下降,因此价值总量会变少。故题肢大丰收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是丰收悖论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B。

9.A

解析:A

【详解】

根据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可以判断出,如果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则衣服的价值量会下降;如果,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衣服的价值量同样会下降;如果,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则衣服的价值量不变。故A选项正确入选。其他选项判断均错误。

10.C

解析:C

【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M商品2017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则,2018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2÷(1+50%)=8元,又因为通货膨胀率为l0%,则,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国M商品的价值总量为8×(1+10%)=8.8元,价值总量为50×12×(1+10%)=660万元;故C选项入选。

11.A

解析:A

【解析】

其他条件不变意即生产该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该鞋的价值量也不变,仍为60元;该鞋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那么该鞋厂2018年生产该鞋的数量应为200×

(1+20%)=240万件,该鞋厂2018年创造的价值总量应为240×60=1440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关于商品价值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12.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目中“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算出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36÷(1+20%)=30(元),然后根据题目中“该企业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比去年增加60

万元”计算出今年商品的价值总量:10×36+60=420(万),然后算出今年生产的件数:

420÷30=14(万件)。然后根据去年生产的件数10万件,得出,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大约提高了(14-10)÷10×100%=40%。

13.D

解析:D

【解析】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并不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A项不选;消费观念的改变并不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B项不选;过去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并不是商品质量水平降低引起的,C项不选;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价值降低,进而导致价格下降,这是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可从多方面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商品的价值量。一般地说,价格高低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4)货币自身的价值。当商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与货币自身的价值成正比,即货币价值上升,则商品价格下降;货币价值下降,则商品价格上升。(5)市场调节自发性的影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极易出现哄抬物价等行为。(6)国家政策的影响。

14.A

解析:A

【详解】

①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要对我国保健品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进行有效调节,①②符合题意。

③:提高保健品的劳动生产率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保健品价格由市场形成,不是由国家确定,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国家要对我国保健品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管理,不涉及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免税收、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政府职能,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②选项错误,价值总量的变动只与各别劳动生产率有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总量仍为110亿元人民币,①入选。2018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10÷1)÷(1+10%)=100元,相比较2107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了110-

100=10元,故④选项入选。③选项计算错误。选B。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公式当前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有商品价值量÷(1+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幅度)。设该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本题当前单位商品价值量:400÷2=200,200=260 ÷(1+X),计算可得X=30%,故B 正确;选项ACD均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1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条件,2017年A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600÷(1+20%)=500元,故A正确,入选;选项BCD均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题目中,2017年某国生产一件W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每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4元,2018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发生改变,故甲企业2018年一件W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仍然是14元。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计算错误。

19.D

解析:D

【详解】

当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50%时,该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一致,应为:5*

(1+50%)=7.5元,A错误;当该国政府大力宣传玉米的营养价值时,该国玉米需求量增加而不是产量将减少,B错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不具有比较优势,该国为玉米进口国,C错误;当该国玉米种植技术有大幅改进时,改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不会影响世界玉米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和世界市场玉米价格一致,不会发生变化,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图像表示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改革与消费品价格变化没有直接关系,①不选。降低进口汽车关税,进口汽车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正确。高端商品供应量与低端商品价格变化没有必然联系,③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商品价值量下降,需求量增加,④正确。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2)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21.D

解析:D

【详解】

D:根据题意,2018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商品的劳动耗费为9元,所以此时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为9元,2019年,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仍为9元。D正确。

ABC:选项ABC均错误,排除。

【点睛】

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关系1.单个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22.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A错误。

B: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提升商品的质量无直接关系,B错误。

C: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C符合题意。

D: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就能够保证生产者获利,说法绝对化,D错误。

故本题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图①体现的是二者成正比,故A错误。B: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而图②体现的却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B错误。

C: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图③体现的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与题干主旨一致,C正确。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而图④体现的却是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为曲线选择题,解答时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4.D

解析:D

【详解】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甲商品的价值量变小,则甲的价格降低,对甲的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商品乙的需求也会增加,MM1会向上移,A错误。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甲商品的价值量不变,甲商品的价格不变,但甲商品的供给会增加,甲商品的供给曲线会上移。甲商品的价格不变,则甲的需求不变,乙商品的需求也不变,甲乙商品的需求曲线不会移动, B错误。

C: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乙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价格也会下降,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多,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LL I会向下移, C错误。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乙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价格也会下降,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多,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LL I会向下移,D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D。

25.B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的计算。根据题中材料“某国2016生产A商品15万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可计算出2016年A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0÷15=40/3元,商品的价值总额等于商品数量乘以单位商品价值量,2017年从事A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后,201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可以表示为15×(1+10%)×(1+10%)×[40/3元÷(1+10%)]=220万元。B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带详细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带详细解析) 〔新课标卷〕19.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下图,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不为a η、b η.由图可知a η、b η的值分不为 A 、34、14 B 、13、23 C 、12、12 D 、23、13 答案:D 解析:电源效率E U = η,E 为电源的总电压〔即电动势〕,依照图象可知U a =E 32 U b =E 3 1,因此选项D 正确。 〔上海理综〕41.中国馆、世博中心和主题馆等要紧场馆,太阳能的利用规模达到了历届世博会之最,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103kW 。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为18%,地球表 面每平方米接收太阳能的平均辐射功率为 1.353kW ,那么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 m 2。 答案:1.9×1014 〔上海理综〕42.各场馆的机器人专门引人注目。在以下图设计的机器人模块中,分不填入传感器和逻辑门的名称,使该机器人能够在明亮的条件下,听到呼吁声就来为你服务。

答案:光;声;与〔&〕 〔上海理综〕44.在世博园区,运行着许多氢燃料汽车,其动力来源是氢燃料电池〔结构如图〕。 〔1〕以下是估测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实验步骤: ①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流档,并选择恰当量程,串联在电路中。读出电流I; ②把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电压档,把红、黑表笔并联在电动机两端,其中红表笔应该接在图中〔填〝A〞或〝B〞〕端。读出电压U; ③重复步骤①和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依照公式P= 运算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 〔2〕在上述第②步中遗漏的操作是; 〔3〕假如该电动机的效率为η,汽车运动的速度为v,那么汽车的牵引力为。 答案:〔1〕A;UI;(2)选择恰当量程;〔3〕 UI v η 〔上海物理〕5. 在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A变大,○V变大〔B〕○A变小,○V变大 〔C〕○A变大,○V变小〔D〕○A变小,○V变小答案:B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真题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出现从A点运行到B点(下图)情形的时候,其原因可能有() ①某品牌经销商实行饥饿营销策略,限量销售商品 ②某生产者为了调整产品结构,低价出售过时商品 ③某产品生产者为偿还债务,低价在国内倾销商品 ④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价值量降低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假设A国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5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4年提高2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4年相比,变化情况是 A.提高了1/24 B.提高了1/6 C.降低了1/6 D.降低了1/24 3.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选项是 ①X轴为人民币币值,Y轴为外汇汇率 ②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 ③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单位商品价值量 ④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Y轴为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的是

①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数量受政策影响减少 ②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受市场需求影响,该商品市场价格提高 ④受价值规律影响,该商品生产成本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假设某国2015年一件N商品的售价为50元,2016年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时该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该商品的售价为 A.50元 B.40元 C.60元 D.45元 6.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商品,有的赔有的赚。这主要是因为 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商品的供求关系不同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D.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同 7.某行业2017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00元。假定甲企业2017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3件商品,乙企业2017年每小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价值量计算共计600元。根据生活经验,在甲乙企业产品全部合格的情况下,下列推断完全成立的是() ①甲企业劳动生产率>乙企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劳动生产率 ②甲企业产品利润=乙企业产品利润>行业产品的平均利润 ③甲企业劳动生产率=乙企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劳动生产率 ④与同行业相比甲企业和乙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假设某行业2015年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600元,2016年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货币贬值25%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行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大致是() A.500元 B.625元 C.667元 D.768元 9.2017年甲企业1小时生产10件M商品,每件商品价值100元。2018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若其他条件不变,2018年甲企业1个小时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是() A.1200 元B.1000 元C.800 元D.1500 元10.2017年某国生产一单位A商品的价值量用该国货币表示为360元,如果2018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A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 A.400元B.360元C.375元D.425元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数列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答案部分 2019年 1.解析:对于B ,令2 104x λ-+=,得12 λ=, 取112a = ,所以211 ,,1022n a a == ?? ?…, 10n n a a +->,{}n a 递增, 当4n … 时,11132122 n n n n a a a a +=+>+=,

所以54 65109 323232a a a a a a ?>???> ???? ?>??M ,所以6 10432a a ??> ???,所以107291064a > >故A 正确.故选A . 2.解析:(1)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题意得 11124,333a d a d a d +=+=+, 解得10,2a d ==. 从而* 22,n a n n =-∈N . 由12,,n n n n n n S b S b S b +++++成等比数列得 () ()()2 12n n n n n n S b S b S b +++=++. 解得()2 121n n n n b S S S d ++= -. 所以2* ,n b n n n =+∈N . (2 )*n c n = ==∈N . 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c 1=0<2,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 *n k k =∈N 时不等式成立,即12h c c c +++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xiniz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 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价值总量 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国家所有制就经营方式而言有哪些实现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一,国有国营,就是企业的资本完全属于国家,生产经营由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加以规定,企业的盈亏由政府负责。二,国家委托经营,这是为了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家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授予国有经济组织,委托其经营。经营者具有了国有资本的独立经营的权力,同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承包经营,是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经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 政企分开。四,租赁经营,是以租金作为价格,国家将国有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权让渡给承租者,国家保留所有权,并收取租金。 ●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 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 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 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个人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1)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交换、分配是决定消费的,但消费对它们有重大的反作用。 (2)个人的消费需要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推动力量。3)个人消费水平是个人生活水平的尺度,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提高要通过增加消费数量、改善消费结构,也就是要通过提高消费水平来实现。 ●试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及其各自的作用。1)主要有五个: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级、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2)五大主体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资本主义企业从事生产、贸易、运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和利益主体。雇佣劳动者阶级是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阶层,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也称小资产阶级。他们带着自己的利益和特点参与市场活动,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一定的影响作用。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 点和缺隐是什么?(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的 总和。(2)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 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3)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第一,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统计的范围过宽。第二,把所有的服务增加值同 时都计入了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 ●竞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待竞争和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 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2)竞争是商品经 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 必然表现。竞争的规律是优胜劣汰。3)总的来说, 竞争是推动进步的,垄断则是阻碍进步的,应当 鼓励竞争、打破垄断。要提倡公平竞争,反对不 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打破垄断并非完全禁止垄 断,而应对基于不同原因形成的垄断采取不同政 策。垄断有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经营性垄断。 行政垄断基于政治权利,往往造成行业垄断和地 区封锁,除个别行业需保留外,其余均应取消;自 然垄断以输送网络系统存在为基础,由规模经济 和范围经济决定;经营性垄断有两种:一是竞争 性领域的完全垄断。二是竞争性领域的寡头垄断, 产生于规模经济要求,只要它们不仰仗垄断地位 损害社会和大众利益,在行业内部存在正常竞争, 其存在和发展就有其必要性,有利于获得规模效 益,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国家经济实力。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控制货币发行。(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5) 调整再贴现率。(6)选择性信用管制。(7)直接信 用管制。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和主要 内容是什么?(1)资产阶级政府执行经济职能 的目标,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节整 个社会经济。(2)资产阶级政府执行职能的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国有经济成份和它作为 最大的消费者和最大的债券发行者等,参与市场 经济活动和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二是制定法律、 法规,成立机构,管理、规范和监视市场经济活动。 三是运用经济杠杆及法律、行政手段调节经济以 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缓和各种矛盾。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由粗放型转变 为集约型?1)按实现经济增长用途的不同,经济 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 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2)一个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 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 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为发达 阶段的重要标志。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 经济增长需要各种资源的供应,但是,资源对于经 济增长的需要总是有限的,尤其我国,人均占资源 不足,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型,就很难支撑日益 扩大的生产规模。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 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粗放型方式,投入大,成 本高,效益低。而集约型方式则投入小,成本低,效 益高。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 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高超技 术,向国际市场推销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丰 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则只能出 口初级产品或低档次的产品,不仅价格低,收入少, 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处于极 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 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竞争中 取胜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 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2)剩余价值规律 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 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 决定作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 产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 生产的各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 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由于剩余价值规 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 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 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 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 济规律。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 现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1)资本主义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来 追加生产资料,使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2)社 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第一,第I部 类生产的生产资料,要大于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 产资料;第二,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要大于 两大部类原有工人和资本家有购买能力消费需 要之和。(3)扩大再生产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概 括起来要经过三个大的交换过程,即:I(c+△c) 通过第一类部内部的交换实现;Ⅱ(v+△v+x/m) 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I(v+△v+x/m) 和Ⅱ(c+△c)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4)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 △v+x/m)=Ⅱ(c+△c).两个引申条件是:I(c+ v+m)=I(c+△c)+Ⅱ(c+△c); Ⅱ(c+v+ m)=I(v+△v+x/m)+Ⅱ(v+△v+x/m)(5)上述 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 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 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 产才能顺利进行。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应采取何种对策? (1)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无所不包的和充 分发展的经济国际化状态,它是在经济国际化基 础上形成的,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2)经济全 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 战。从机遇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地利用外 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国外市场和学习科学管 理的机会。从挑战看:主要是它带来的是不均等 的竞争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 位。(3)我国的对策是:第一,审慎参与,充分利 用机遇,主要通过引进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自己, 提高竞争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第二,面对挑战, 既要顺应潮流,又要循序渐进,趋利避害,努力减 少负面影响。 ●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如何实施?(1)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关鍵地位,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以便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动力。(2)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迎接知识 经济的需要。从根本上说都依靠教育来提高劳动 者素质,培养人才。因此,科技和教育直接关系到 国家的兴衰。(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途径 是: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速实现 高技术产业化。第二,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加快技术进步。第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 的素质。第四,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以加快科 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五,深化科技体制和教 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走产 研学结合的道路。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四环节的相互关系如何?(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 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 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2)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 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 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 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 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分配、交 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 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 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 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 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 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1)劳动力是 指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 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要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 一,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失去 生产资料,一无所有。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一、选择题 1 .(2013年高考安徽(文))已知{}{}|10,2,1,0,1A x x B =+>=--,则()R C A B ?= ( ) A .{}2,1-- B .{}2- C .{}1,0,1- D .{}0,1 【答案】A 2 .(2013年高考北京卷(文))已知集合{}1,0,1A =-,{}|11B x x =-≤<,则A B = ( ) A .{}0 B .{}1,0- C .{}0,1 D .{}1,0,1- 【答案】B 3 .(201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文科))设常数a ∈R ,集合()(){} |10A x x x a =--≥,{}|1B x x a =≥-. 若A B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答案】B 4 .(2013年高考天津卷(文))已知集合A = {x ∈R| |x|≤2}, B= {x∈R | x≤1}, 则A B ?= ( ) A .(,2]-∞ B .[1,2] C .[-2,2] D .[-2,1] 【答案】D 5 .(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设集合{1,2,3}A =,集合{2,2}B =-,则A B = ( ) A .? B .{2} C .{2,2}- D .{2,1,2,3}- 【答案】B 6 .(2013年高考山东卷(文))已知集合 B A 、均为全集}4,3,2,1{=U 的子集,且 (){4}U A B = e,{1,2}B =,则U A B = e ( ) A .{3} B .{4} C .{3,4} D .? 【答案】A 7 .(2013年高考辽宁卷(文))已知集合{}{}1,2,3,4,|2,A B x x A B ==<= 则 ( ) A .{}0 B .{}0,1 C .{}0,2 D .{}0,1,2 【答案】B 8 .(2013年高考课标Ⅱ卷(文))已知集合M={x|-3

2019-2020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9---2020年真题分类汇编 一、 集合(2019) 1,(全国1理1)已知集合}2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2,(全国1文2)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U B A = A .{}1,6 B .{}1,7 C .{}6,7 D .{}1,6,7 3,(全国2理1)设集合A ={x |x 2–5x +6>0},B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4,(全国2文1)已知集合={|1}A x x >-,{|2}B x x =<,则A ∩B = A .(-1,+∞) B .(-∞,2) C .(-1,2) D .? 5,(全国3文、理1)已知集合2{1,0,1,2}{|1}A B x x =-=≤,,则A B = A .{}1,0,1- B .{}0,1 C .{}1,1- D .{}0,1,2 6,(北京文,1)已知集合A ={x |–11},则A ∪B = (A )(–1,1) (B )(1,2) (C )(–1,+∞) (D )(1,+∞) 7,(天津文、理,1)设集合{1,1,2,3,5},{2,3,4},{|13}A B C x x =-==∈≤∈R ,则A B = . 10,(上海1)已知集合{1A =,2,3,4,5},{3B =,5,6},则A B = . 一、 集合(2020) 1.(2020?北京卷)已知集合{1,0,1,2}A =-,{|03}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2}- D. {1,2} 2.(2020?全国1卷)设集合A ={x |x 2–4≤0},B ={x |2x +a ≤0},且A ∩B ={x |–2≤x ≤1},则 a =( ) A. –4 B. –2 C. 2 D. 4 3.(2020?全国2卷)已知集合U ={?2,?1,0,1,2,3},A ={?1,0,1},B ={1,2},则()U A B ?=( ) A. {?2,3} B. {?2,2,3} C. {?2,?1,0,3} D. {?2,?1,0,2,3} 4.(2020?全国3卷)已知集合{(,)|,,}A x y x y y x =∈≥*N ,{(,)|8}B x y x y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6 5.(2020?江苏卷)已知集合{1,0,1,2},{0,2,3}A B =-=,则A B =_____.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的理论在逻辑上和实践上都存有缺憾。这一缺憾不仅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长期争论,也与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和社会财富的价值总量日渐增加的经济现实相悖。 本文试图在坚持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上,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运动规律”这一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作一新的创造性地发展,并构成笔者确立的“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重要内涵之一。 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反向运动规律”的争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代遇到了极大挑战的关键点之一,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劳动时间)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的规律这一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商品生产中的社会劳动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在不断增加的这一现象,即社会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一般会产生正向变动的事实。如美国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量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我国直接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量远远大于美国,但是,国民生产总值却仅是美国的1/9。[1] 为此,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运动规律的作了许多的探讨,大致有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坚持马克思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规律。持这类观点的经济学者在解释当代经济实践问题时的理由又都不同。 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外关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它实际是使用价值量的指标,或者说反映使用价值量的价格量的指标,而非价值量指标。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单位商品价值成反比,但与同一劳动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与价格的增加也成正比。[2] 这种解释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并不一致,因为无论如何含有新价值的商品价格都是以它的价值为基础,是它的价值的表现形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剔除了币值变动因素和非价值表现的价格之后,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观察,其基础仍是价值。这些学者的解释,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导数)

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导数) (福建理11文) 已知对任意实数x ,有()()()()f x f x g x g x -=--=,,且0x >时,()0()0f x g x ''>>,,则0x <时( B ) A .()0()0f x g x ''>>, B .()0()0f x g x ''><, C .()0()0f x g x ''<>, D .()0()0f x g x ''<<, (海南理10) 曲线12 e x y =在点2(4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D ) A.29 e 2 B.24e C.22e D.2e (海南文10) 曲线x y e =在点2(2)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D ) A.294e B.2 2e C.2 e D.2 2 e (江苏9) 已知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的导数为'()f x ,'(0)0f >,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0f x ≥, 则(1)'(0) f f 的最小值为( C ) A .3 B .52 C .2 D .3 2 (江西理9) 12.设2:()e ln 21x p f x x x mx =++++在(0)+∞,内单调递增,:5q m -≥,则p 是q 的( B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江西理5) 5.若π 02 x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D ) A.3sin πx x < B.3sin πx x > C.2 24sin π x x < D.2 24sin π x x >

(江西文8) 若π 02x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 ) A.2sin πx x < B.2sin πx x > C.3sin πx x < D.3 sin π x x > (辽宁理12) 已知()f x 与()g x 是定义在R 上的连续函数,如果()f x 与()g x 仅当0x =时的函数值为0,且()()f x g x ≥,那么下列情形不可能... 出现的是( ) A .0是()f x 的极大值,也是()g x 的极大值 B .0是()f x 的极小值,也是()g x 的极小值 C .0是()f x 的极大值,但不是()g x 的极值 D .0是()f x 的极小值,但不是()g x 的极值 (全国一文11) 曲线313y x x =+在点413??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A ) A.19 B.29 C.13 D.23 (全国二文8) 已知曲线2 4 x y =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12,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A ) A .1 B .2 C .3 D .4 (浙江理8) 设()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将()y f x =和()y f x '=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D ) (北京文9) ()f x '是3 1()213 f x x x = ++的导函数,则(1)f '-的值是____.3 (广东文12)

文科数学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解三角形,三角函数)

2012——2014(全国卷,新课标1卷,新课标2卷)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二) 班级 姓名 一、三角函数 1、若函数()sin ([0,2])3 x f x ??π+=∈是偶函数,则=?( ) (A )2π (B )3 2π (C )23π (D )35π 2、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3sin 5 α=,则sin 2α=( ) (A )2524- (B )2512- (C )2512 (D )2524 3、当函数sin 3cos (02)y x x x π=-≤<取得最大值时,x =___________. 4、已知ω>0,0<φ<π,直线x =π4和x =5π4 是函数f (x )=sin(ωx +φ)图像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φ=( ) (A )π4 (B )π3 (C )π2 (D )3π4 5、设函数f (x )=(x +1)2+sin x x 2+1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m =____ 6、已知a 是第二象限角,5sin ,cos 13 a a ==则( ) (A )1213- (B )513- (C )513 (D )1213 7、若函数()()sin 0=y x ω?ωω=+>的部分图像如图,则 (A )5 (B )4 (C )3 (D )2 (B ) 8、函数()(1cos )sin f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 9、设当x θ=时,函数()sin 2cos f x x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10、已知sin2a 3 2=,则cos2(a+4π)=( ) (A ) (B ) (C ) (D )

11、函数)()2cos(y π?π?<≤-+=,x 的图像向右平移 2π个单位后,与函数y=sin (2x+3 π)的图像重合,则?=___________. 12、若0tan >α,则( ) A. 0sin >α B. 0cos >α C. 02sin >α D. 02cos >α 13、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③)62cos(π+ =x y ,④)42tan(π -=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函数x x x f cos sin 2)sin()(??-+=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二、解三角形 1、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6c =,则b =( ) (A )10 (B )9 (C )8 (D )5 2、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23cos cos 20A A +=,7a =, 6c =,则b =( ) (A )10 (B )9 (C )8 (D )5 2、△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2,B=,C=,则△ABC 的面积为 (A )2+2 (B ) (C )2 (D )-1 3、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 M 点的仰角60MAN ∠=?,C 点的仰角45CAB ∠=?以及75MAC ∠=?;从C 点测得60MCA ∠=?.已知山高100BC m =,则山高MN =________m .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全)

201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第一节 集合分类汇编 1.[2019?全国Ⅰ,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2.[2019?全国Ⅱ,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详解】由题意得,{}{} 2,3,1A x x x B x x ==<或,则{} 1A B x x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点为集合的运算,为基础题目,难度偏易.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3.[2019?全国Ⅲ,1]已知集合{}{} 2 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答案】A 【解析】【分析】 先求出集合B 再求出交集. 【详解】由题意得,{} 11B x x =-≤≤,则{}1,0,1A B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求法,是基础题. 4.[2019?江苏,1]已知集合{1,0,1,6}A =-,{} 0,B x x x R =∈,则A B ?=_____. 【答案】{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