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系统 通信信息集要求

合集下载

关于运输信息和控制系统(TICS)的工作文件:世界范围和进展与经验

关于运输信息和控制系统(TICS)的工作文件:世界范围和进展与经验

关于运输信息和控制系统(TICS)的工作文件:世界范围和
进展与经验
丁宝峰
【期刊名称】《电联信息》
【年(卷),期】1997(000)001
【总页数】11页(P46-55,59)
【作者】丁宝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
【相关文献】
1.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 [J], 于颖平
2.国标《运输信息及控制系统车载导航系统通信信息集要求》的研究与制定 [J], 陈希;杨琪;王春燕;鲍枫;王琪琳
3.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RTMS/ETCS)能成为全球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全球列车控制系统(URTMS/UTCS)吗? [J], 李汉平
4.为《交通信息和控制系统(TICS):技术》新建议草案生成的工作文件(问题ITU... [J], 丁宝峰
5.世界范围荒漠化和我国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 [J], 罗斌;周士威;张相辅;孟新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载mtk方案

车载mtk方案

车载MTK方案概述车载MTK方案是指将MTK芯片应用于车载设备中的解决方案。

MTK(MediaTek)是一家台湾芯片制造公司,专门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各种领域的芯片,包括移动设备、电视、车载设备等。

车载MTK方案通过将MTK芯片与车载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实现了车载娱乐、导航、通信等功能。

车载MTK方案的优势1.强大的处理能力:MTK芯片采用先进的多核处理器架构,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能够满足车载设备对高效运行的需求。

2.丰富的外设支持:MTK芯片支持多种接口和协议,使得车载设备可以连接各种外设设备,如触摸屏、摄像头、音频设备等,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操作和功能体验。

3.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MTK芯片支持海量的音视频编码解码格式,能够实现高清视频播放和流畅的音频输出,为车载娱乐系统提供优异的音视频性能。

4.定位导航功能:MTK芯片内置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模块,能够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支持车载导航功能,让用户更加便捷地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操作。

5.高效的通信能力:MTK芯片支持各种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4G等,能够实现车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通信方式和互联功能。

车载MTK方案的应用场景车载MTK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载设备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车载娱乐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是车载MTK方案的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将MTK芯片与车载设备的显示屏、音频设备等进行集成,可以实现多媒体播放、在线音乐、在线视频、FM收音、蓝牙音频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物理按钮对娱乐系统进行操作,享受高质量的音视频体验。

车载导航系统车载导航系统是车载MTK方案的另一个主要应用。

MTK芯片内置的GNSS模块可以提供车辆的精确定位,通过与地图软件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导航、路况信息、路径规划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车载显示屏或语音导航进行操作,方便高效地进行行车导航。

车载通信系统车载MTK方案还可以用于车载通信系统。

国标《运输信息及控制系统 车载导航系统 通信信息集要求》的研究与制定

国标《运输信息及控制系统 车载导航系统 通信信息集要求》的研究与制定

剧 增 加,导致 交通 状 况不 断恶 化。 同
时 , 由于 受 到土 地 资 源 和 投 资 的 限制 ,
二 、 编制 过 程 任 务 下 达 后 ,编 制组 进 行 了大量 的 调 研 和 资 料 收集 工 作 ,编 写 了 本标 ; 隹的
修 筑 大 量道 路基 础 设 施 并 不 现 实。 车 载

意见稿及本标准 编制说明。
征 求 意 见 稿 完成 后 ,征 求 了北 京 航 天 航 空 大学 、北 京 诚 达 交 通科 技 有 限公 司 、北 京公 科 飞 达 交 通 工程 发 展 有 限公
司 、北 京 市 交 通 信 息 技 术 中 心 、北 京 市
交 通 发展 研 究 中心 、 福 建省 交 通 信 息通 信 中 心和 成 都 市 交通 委 员会 等 单 位 的专 家 意 见 ,并 在 汇 总 整理 专 家意 见 的 基础 上,于 2 0 0 6年 9月 3 日 完 成 了 送 审 0 稿。 20 0 7年 8月 9 日, 由 全 国 智 能 运 输 标 ; 技 术 委 员 会 组 织 召 开 本 标 准 隹化
以及 途 中追 踪 车辆 位 置 的定 位 设 备。 2)中 心 型 路 径诱 导 系 统 通 过 车
对明显不符合国情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2 编 制 依据 编 制 组在 编 写过 程 中 ,充 分 考 虑 了 与 现 有标 ; 隹的协 调 ,尽 量 引用 已有 的标 准 内容 。根 据 标 ; 隹的性 质 及 类 别 ,主要 参考 了 以下 文献 资料 :
M e s g e q ie e s s a e S t Re u r m nt ”
◎文 / 陈



王 春燕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
车载无线通信系统标准主要包含车载无线设备技术要 求和检测方法,车载窄带语音通信设备传输性能要求和测试 方法,车载无线通信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车载通信终 端与手持终端互联规范等。
3. 通信业务与应用技术标准
10
车联网产业相关的业务与应用包括效率出行类应用、主 动安全类应用、信息通信平台类应用、车载紧急救援应用、 信息共享和使用、基础数据和云服务等。通信业务与应用技 术标准主要规定具体服务产品和系统在联网以及互联互通 时对公共通信网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等。例如,针对效率出行类制定智能运输系统中道路信息结 构化和交互数据集标准;针对主动安全类应用开展基于网联 式的主动安全通信性能和自动驾驶技术通信性能要求和测 试方法;针对信息通信平台制定车载服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 及测试方法、平台与车载终端信息交互(OTA 技术等)技 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标准;车载紧急救援通信系列标准主要 面向车辆遇到突发状况采取紧急救援是对通信网要求开展 的标准化,包括紧急救援应用通信功能模型、网络架构、通 信业务流程、接口、紧急信息采集、消息格式等内容,涉及 网络业务平台、承载网络及通信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信 息共享和使用包括车联网产业数据共享与开放相关要求等; 制定基础数据和云服务平台的参考架构、公共服务数据开放 共享与流通等。
1
一、 车联网产业(信息通信)标准体系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加速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发挥 标准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促进车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 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满足研发、测试、示范、 运行等需求,推动汽车网联化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整车制造、汽车电子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建立跨行业、 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车联网信息通信标 准体系。 (二)基本原则 立足国情,统筹规划。结合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 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顶层设计、组织协 调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制定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 相结合的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车联网信 息通信标准体系。 基础先立,急用先行。科学确定车联网信息通信标准 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 究制定;考虑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应用需求,合理安排技术 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度,加快推进急需标准项目的研究制定。

车载通信标准

车载通信标准

车载通信标准
车载通信标准是一套用于车辆间通信的技术规范,旨在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常见的车载通信标准有以下几种:
1. 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标准:V2X通信标准包
括V2V(车辆对车辆)、V2I(车辆对基础设施)、V2P(车
辆对行人)、V2N(车辆对网络)等通信方式,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和周边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

2. 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是
一种短程通信技术,运行在5.9 GHz频段,用于车辆间的通信
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

它提供了实时数据传输和高可靠性的连接性。

3. 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是一种基
于蜂窝网络的车辆通信技术,通过车辆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实现车辆间的信息交互和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C-V2X可以利用4G、5G等高速蜂窝网络实现更远距离和更稳定的通信。

4. LTE-V(Long Term Evolution for Vehicle):LTE-V是一种
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车载通信技术,通过
车辆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互联互通。

LTE-V具有较大的带宽和较低的延迟,适用于车辆间实时数
据的交换。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车载通信标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

车载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车载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车载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目录一、基础概念 (2)1. 车载网络通信的定义 (3)2. 车载网络通信的重要性 (3)3. 车载网络通信的发展历程 (5)二、基本原理 (6)1. 车载网络通信的协议层次结构 (7)2. 数据传输方式 (9)2.1 串行传输 (11)2.2 并行传输 (12)3. 车载网络通信的拓扑结构 (13)3.1 星型拓扑 (14)3.2 总线拓扑 (16)3.3 环型拓扑 (17)3.4 网状拓扑 (18)三、常用车载网络通信协议 (18)四、车载网络通信设备 (20)1. 车载通信控制器 (21)2. 车载通信接口 (22)3. 车载通信线缆 (23)4. 车载通信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25)五、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 (26)1.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通信 (28)2. 车辆网络化控制系统 (29)3. 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30)4. 车载导航与娱乐系统 (31)六、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32)1.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 (33)2. 车载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问题 (35)3. 车载网络通信的标准化与互操作性 (36)4. 车载网络通信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37)一、基础概念车载网络通信技术:车载网络通信技术是指在汽车内部,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和设备,实现车辆内部各个系统之间以及车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的技术。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车载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车辆内部各个系统之间以及车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通信速率、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车载通信设备:车载通信设备包括车载以太网、车载CAN总线、车载FlexRay总线、WiFi等,它们是实现车载网络通信的关键组件。

车载网络拓扑结构:车载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车辆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组织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等。

车载网络通信协议栈:车载网络通信协议栈是指为实现车载网络通信而建立的一组层次化的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GPS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

GPS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

GPS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施文灶;王平【摘要】GPS车载导航系统融合了车辆、交通、计算机、通信、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相关技术,逐渐成为交通导航的重要工具。

本设计以处理器为S3C6410A的开发板作为开发平台,采用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选用GPS模块GR-87采集GPS数据,对GPS车载导航系统的方案进行论证,介绍了GPS数据的获取、电子地图的生成和显示。

以福建师范大学校园为实测环境,实现实时定位、动态路径规划等功能。

%GPS car navigation system which combined relatedifleds such as vehicles, transportati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systems scienc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for trafifc navigation. The design uses development board based on S3C6410A pro-cessor as a development platform, adopts Linux as an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selects GPS module GR-87 to collect GPS data. It dem-onstrated the design program for GPS car navigation system, GPS data acquisition, generation and display of the electronic map. This design us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measured environment, and achieves the function of real-time positioning and dynamic path planing.【期刊名称】《软件》【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GPS;导航;Linux;电子地图【作者】施文灶;王平【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本文著录格式:[1]施文灶,王平. GPS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J].软件,2014,35(4):32-361.1 系统功能目前关于GPS/GIS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主题,并得到迅猛的发展,地图数据公司崛起,导航软件推陈出新,往嵌入式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1]。

jt/t808-2013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 讯协议技术规范

jt/t808-2013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 讯协议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GNSS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of BD compatible vehicle terminal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二〇一三年一月目 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2)4 协议基础 (3)4.1 通信方式 (3)4.2 数据类型 (3)4.3 传输规则 (3)4.4 消息的组成 (3)5 通信连接 (5)5.1 连接的建立 (5)5.2 连接的维持 (5)5.3 连接的断开 (5)6 消息处理 (5)6.1 TCP和UDP消息处理 (5)6.2 SMS消息处理 (6)7 协议分类 (6)7.1 概述 (6)7.2 终端管理类协议 (6)7.3 位置、报警类协议 (7)7.4 信息类协议 (7)7.5 电话类协议 (8)7.6 车辆控制类协议 (8)7.7 车辆管理类协议 (8)7.8 信息采集类协议 (8)7.9 多媒体类协议 (9)7.10 通用数据传输类 (9)7.11 加密类协议 (9)7.12 分包消息 (10)8 数据格式 (10)8.1 终端通用应答 (10)8.2 平台通用应答 (10)8.3 终端心跳 (10)8.4 补传分包请求 (10)8.5 终端注册 (11)8.6 终端注册应答 (11)8.7 终端注销 (12)I8.9 设置终端参数 (12)8.10 查询终端参数 (18)8.11 查询指定终端参数 (18)8.12 查询终端参数应答 (18)8.13 终端控制 (18)8.14 查询终端属性 (20)8.15 查询终端属性应答 (20)8.16 下发终端升级包 (21)8.17 终端升级结果通知 (21)8.18 位置信息汇报 (21)8.19 位置信息查询 (26)8.20 位置信息查询应答 (27)8.21 临时位置跟踪控制 (27)8.22 人工确认报警消息 (27)8.23 文本信息下发 (28)8.24 事件设置 (28)8.25 事件报告 (29)8.26 提问下发 (29)8.27 提问应答 (30)8.28 信息点播菜单设置 (30)8.29 信息点播/取消 (31)8.30 信息服务 (31)8.31 电话回拨 (31)8.32 设置电话本 (31)8.33 车辆控制 (32)8.34 车辆控制应答 (32)8.35 设置圆形区域 (32)8.36 删除圆形区域 (34)8.37 设置矩形区域 (34)8.38 删除矩形区域 (35)8.39 设置多边形区域 (35)8.40 删除多边形区域 (36)8.41 设置路线 (36)8.42 删除路线 (37)8.43 行驶记录数据采集命令 (38)8.44 行驶记录数据上传 (38)8.45 行驶记录参数下传命令 (38)8.46 电子运单上报 (38)8.47 上报驾驶员身份信息请求 (39)8.48 驾驶员身份信息采集上报 (39)8.49 定位数据批量上传 (39)8.50 CAN总线数据上传 (40)8.51 多媒体事件信息上传 (40)8.52 多媒体数据上传 (41)8.53 多媒体数据上传应答 (41)II8.55 摄像头立即拍摄命令应答 (42)8.56 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 (43)8.57 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应答 (43)8.58 存储多媒体数据上传命令 (43)8.59 录音开始命令 (44)8.60 单条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上传命令 (44)8.61 数据下行透传 (44)8.62 数据上行透传 (44)8.63 数据压缩上报 (45)8.64 平台RSA公钥 (45)8.65 终端RSA公钥 (46)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车载终端与外接设备通讯协议 (47)A.1 设备 (47)A.2 通讯协议 (47)A.3 通用协议说明 (49)A.4 专用协议说明 (51)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消息对照表 (54)III前言本规范是对JT/T 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的补充和完善,与JT/T 808-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通信连接中5.2“连接的维持”的描述;——修改了协议分类中7.8.1“采集驾驶员身份信息数据”的流程描述;——增加了协议分类中7.12“分包消息”的流程描述;——修改了数据格式中,原8.4终端注册、8.8设置终端参数、8.12位置信息汇报、8.23文本信息下发、8.28设置圆形区域、8.36行驶记录数据采集命令、8.37行驶记录数据上传、8.38行驶记录参数下传命令、8.40驾驶员身份信息采集上报、8.41多媒体事件信息上传、8.42多媒体数据上传、8.43多媒体数据上传应答、8.46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应答、8.49数据下行透传、8.50数据上行透传等章节的内容;——增加了数据格式中,8.4 补传分包请求、8.11 查询指定终端参数、8.14 查询终端属性、8.15 查询终端属性应答、8.16 下发终端升级包、8.17 终端升级结果通知、8.22 人工确认报警消息、8.47 上报驾驶员身份信息请求、8.49 定位数据批量上传、8.50 CAN总线数据上传、8.55 摄像头立即拍摄命令应答、8.60 单条存储多媒体数据检索上传命令等12条命令,并对影响的章节和表格编号进行了调整;——修改了附录A中,表A.2外设类型编号表、表A.3命令类型表的内容;——增加了附录A中,A.3.4查询从机版本号信息、A.3.5从机自检、A.3.6从机固件更新、A.3.7查询外设属性、A.4.1道路运输证IC卡认证请求、A.4.2道路运输证IC卡读取结果通知、A.4.3卡片拔出通知、A.4.4主动触发读取IC卡等终端主机与外设的通讯协议指令;——修改了附录B消息对照表中上述修改相对应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于描述地理位置的标准化方法。地理位置包括点、点之间的路段以 及地理区域。
• 交通信息中心traffic message centre(TMC)
• 除了车与路侧(信标)的短程通讯外,还以任何通讯方式向(从)车 辆发送(接收)信息的中心。 • 注:这些信息大部分是和交通相关的。
主要技术内容-术语和定义
任务来源
• 欧洲的典型车辆导航系统Ali-Scout系统是欧洲最有代表性 的车载导航系统,由西门子公司和Bosch/Blaupunkt公司 联合开发。系统包括车内设备和车外设备两部分。车内有 定位、导航设备、磁场传感器、车轮转数计、带键盘和方 向指示器的操作面板,行驶时间测量仪、红外发射器、红 外接收器和目标存储器等;车外设备有信标红外发射器、 信标红外接收器、信标控制器和交通诱导计算机。车辆通 过信标以红外通信方式与中心交换信息。信标安装在路口 两旁,典型的是与交通信号灯安装在一起。交通诱导计算 机负责完成最优路径的计算、路段阻抗预测和数据库管理 等任务。
编制过程
编制过程
• 2005年8月20日编制整理完成标准说明草案稿 • 2005年9月31日,再次经过编制组成员内部审查, 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本标准编制说明 • 2006年9月30日完成了送审稿 • 2007年8月9日,由全国智能运输标标化技术委员 会组织召开本标准审查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 对该标准的审查,同时对本标准送审稿提出了意 见。修改后经ITS标委会专家组审查,形成了标准 报批稿
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技术内容
• 一、范围 • 二、术语和定义 • 三、信息集的内容和格式
主要技术内容-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车载导航系统所需的通讯信息内容 和信息格式,主要强调产生或提高路径指令的信 息,同时也强调一些不须被包括在通常的交通管 理信息列表的信息。 • 虽然本标准主要包括采用车载地图数据库数据来 确定路径的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的需求信息,但 是也包括主要利用导航中心数据确定路径的中心 型路径诱导系统的需求信息和某些增值信息。
途驾驶员提供实时动态的交通出行信息,这既有利 于道路交通管理,又有利于公众出行,从而缓解交通 压力。
任务来源
• 日本的典型车辆导航系统(VICS) • VICS是日本东京一家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的交通信 息处理、发布中心,它将警察部门和高速公路管 理部门提供的交通堵塞、驾驶所需时间、交通事 故、道路施工、车速及路线限制,以及停车场空 位等信息编辑处理后及时传输给交通参与者,特 别是在汽车导航车载机上以文字、图形显示。
主要技术内容-术语和定义
• 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locally determined route guidance system(LDRG)
• 通过车载系统给予驾驶员逐步驾驶提示的系统。 • 注:典型的系统包括显示屏、计算机、路径选择和诱导软件、导航地 图数据库以及途中追踪车辆位置的定位设备。
• 中心型路径诱导系统centrally determined route guidance system(CDRG)
车 辆 探 测 报 告 ( 路 侧 信 标 间 的 旅 行 时 间 )
1、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使用的信息
2、中心型路径诱导系统的附加信息 3、通过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规划 路径的增值信息
条文说明和解释
由ISO/TC 204指定的字母数字组合序 号,其标明信息在列表中的相对位置 及分类: L = LDRG,C = CDRG,V =附加值
条文说明和解释
标准中信息的简短描述
• 同时,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投资的限制,修筑大量道 路基础设施并不现实。
任务来源
• 以北京为例,2012年,北京汽车保有量将突破
500万辆,其中私家车数量占据大多数。
任务来源
• 因此,其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汽车导航系统和交 通信息通信系统,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改变现有的交 通管理模式。
任务来源
• 车载导航系统借助电子地图路径规划,可为在
• 数据字段:描述了此信息所需要的数据字段细节。本标准采用模块
化方式使用的数据字段为局部字段;
• 字段类型:A = 字符数字组合型,F = 浮点型, I = 整型,V = 变量; • 字段长度:以位(bit)为单位; • 字段格式:F=固定长度,V=可变长度。
1 - 通讯设备; 2 - 车载设备; 3 - 导航系统; a- IN(输入); b - OUT(输出)。
条文说明和解释
IN代表数据由基础设施(通 讯装置)流向车辆(导航系 统),OUT代表数据由车辆 (导航系统)流向基础设施 (通讯装置)
条文说明和解释
描述了此信息所需要的数据 字段细节。本标准采用模块 化方式使用的数据字段为局 部字段
条文说明和解释
A = 字符数字组合型, F = 浮点型, I = 整型, V = 变量
• 路侧信标roadside beacon(RS)
• 用于车-路短程通讯的设备。该设备带有固定的位置信息,车辆一旦 接收到该信息,就被定位在相应区域。
主要技术内容-信息集内容和格式
• 本标准涉及的信息可以分为: 一、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确定推荐路径所需要的信息。 此类信息包括交通状况、收费、道路构造、空余车位 等; 二、中心型路径诱导系统确定推荐路径所需要的信息。 此类信息重点在于路径诱导信息的请求和传输 三、可以在车载导航系统上显示或提供诱导信息过程中 需要使用的增值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涉及突发事件、 通行费和其他费用支付以及合乘项的通讯信息。
编制原则与依据
编制原则与依据
• 在尽量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 5075: 2003(E)Transport informationand COnt rof systems—in—vehiCIenaviga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smessage set requirements的前提 下,对明显不符合国情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条文说明和解释
以位(bit)为单位
条文说明和解释
F=固定长度,V=可变长度
条文说明和解释
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使用的信息,共33类信息 中心型路径诱导系统的附加信息,共10类信息 通过本地型路径诱导系统规划路径的增值信息, 共12类信息
1L
¤信息代码(交通信息中心或路侧信标通用)
动从 态交 路通 段信 时息 间中 心 ( TMC ) 来 的
主要技术内容-信息集内容和格式
• 项目编号: 由ISO/TC 204指定的字母数字组合序号,其标明信息在
列表中的相对位置及分类: • L = LDRG,C = CDRG,V =附加值;
• 信息:标准中信息的简短描述; • 数据流:IN代表数据由基础设施(通讯装置)流向车辆(导航系
统),OUT代表数据由车辆(导航系统)流向基础设施(通讯装置), 见图1;
任务来源
• 美国的典型车辆导航系统。TRAVTEK是美国有代表性 的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它以实时路线引导和服务信息 系统实用化为目的,由交通管理中心、信息与服务中 心、装有导航装置的车辆组成。交通管理中心进行道 路交通信息的收集、管理与提供,同时还提供系统运 行所必需的信息;信息服务中心收集观光设施、旅馆、 饭店等为对象的各种服务信息;车载导航装置由车辆 定位模块、路线选择模块及接口模块构成,可显示交 通堵塞地段、事故及施工等信息的地图,以及按驾驶 员需要进行的路线引导及提供服务的文字信息等。
5
编制原则与依据
• 编制组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现有标准的协调, 尽量引用已有的标准内容。根据标准的性质及类别, 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资料: • 1)GB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 构和编写规则; • 2)SAE推荐的行标J2256车载导航系统通信设施信息集; 3)CEN TC 278(文档编号),RDSTMC信息集; • 4)CENTC 278 SWG 7.3(文档编号),lSOTC 204 SWG 3.3 and JASE:参照位置工作; • 5)日本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ICS),VICS概况,VICS中心, 1996年4月9 日: • 6)日本全局交通管理系统(UTMS),CDRG交互说明书; • 7)国家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美国交通部。
3L
请 求 车 辆 临 时 ID
信息代码(由车辆到TMC或路侧信标)
车辆选择的临时ID(随机)
4L
信息代码(从TMC或路侧信标到车辆) 车辆发送的临时ID 由TMC或路侧信标分配给车辆的临时ID —标明ID是由TMC(0)或路侧信标(1)分配得到的标志 —分配得到的车辆ID 注:日本的前16位是交易数,后23位是信标分配的ID
—起因代码[可选:路段 “暂停”,路段熄火,交通模式(TBD码)] —旅行时间(单位:秒)
—等待(停车)时间(单位:秒);FFF表示得不到数据 —抵达路段末端的旅行时间戳(精确到秒)
6L
信息代码(TMC和路侧信标通用) 分配的车辆ID 车辆测量的旅行时间(来源于前一定位信标) —前一信标的编号 —信标控制器的编号 —信标(位置)ID编号 —相邻路侧信标间车辆测量的旅行时间(单位:秒)
• 相关标准: • 此标准作为交通出行信息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 规范了车载导航系统的通信信息集。已经发布的 相关标准主要有:《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产品规范》 (G8/_r 20267—2006)和《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 处理技术规程》(GB/1-20268—2006)等标准。
条文说明和解释
条文说明和解释
通过车载装置给驾驶员提供类似LDRG的逐步驾驶提示的系统。 注:在中心型路径诱导系统中,路径选择提示由控制中心确定,并发送给车 辆。
主要技术内容-术语和定义
• 信息 message
• 符合电磁场传输过程中播送和广播要求的格式化数据元素。
• 标准位置参考 standard location references(SLR)
任务来源
• 国家标准《运输信息及控制系统车载导航系统通 信信息集要求》是交通运输部2005年制定的西部 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交通安全应用技术研究》 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 • 2007年上报国家标准计划,并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批准。 • 2009年3月31日发布,并于2009年11月1日实施,其标 准编号为GB/T23434-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