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留学生在外过年的感受
留学生的春节生活

留学生的春节生活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团圆和欢庆的时刻。
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远离家乡和亲人,度过春节成为他们在异国他乡的一种挑战和思念。
然而,留学生的春节生活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本文将通过介绍留学生的春节生活,展示他们如何在海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温暖和亲切。
一、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生无法亲临祖国的春节庆典活动,但他们利用自己的方式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
在校园中,留学生会组织各类春节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表演、传统音乐演奏和中国美食展示等。
这些活动不仅为留学生带来了熟悉的氛围,也向当地学生和社区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与家人远程联络尽管无法与家人共度春节,留学生通过现代科技与家人保持联系。
视频通话成为留学生与家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他们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远在家乡的亲人团聚,一起共享春节的喜庆和祝福。
此外,留学生还会通过发送红包和祝福短信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三、举办春节聚会许多留学生会组织自己的春节聚会,邀请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一起庆祝春节。
他们会共同做传统的中国美食,如饺子、汤圆和年糕等,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和温暖。
此外,留学生还会一起观看春节晚会,品味中国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四、探索当地文化虽然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生也会利用春节假期来深入了解并体验当地的文化。
他们会参加当地的庆祝活动,如游行、焰火表演和庙会等,亲身感受异国风情。
同时,他们也会结识当地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春节习俗和传统,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建立。
五、寻找家的感觉尽管离开家乡,留学生始终努力在异国他乡寻找家的感觉。
他们会将宿舍装点得温馨舒适,贴上春联、挂上中国结,让宿舍充满节日的气息。
同时,留学生也会参加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协会或社团活动,与其他同乡相聚,分享彼此的思念和困惑,创造一种家的归属感。
总结尽管留学生在海外无法亲临祖国的春节庆典,但他们通过营造浓厚的春节氛围、与家人远程联络、举办聚会、探索当地文化以及寻找家的感觉,成功地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春节。
点课台全球大拜年 盘点海外留学生的洋味春节

点课台全球大拜年盘点海外留学生的洋味春节还有不到3天就是对于中国人和华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是九九重阳节诗人潸然泪下写下的怀念亲人的诗句,但是这句话对于过年没法回到国内的海外留学生来讲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美国学期制度和中国的不尽相同,所以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美国大部分的院校是不放假的!因此很多留学生和家人团聚的念头只能隔着时差和海洋通过视讯来表达!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留学海外的你一定有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在这个节日里,你一定有自己的规划!或是和好朋友一起来开派对享受大餐,或是和挚友来一趟短途旅行!这些都未尝不可!究竟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留学生们怎么庆祝春季呢?各地又有什么不同花样呢?海外留学生庆春季美国篇美国各个院校的华人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学校组织会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春节!比如南加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举行春节联欢晚会迎接这个专属中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在美国过春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将齐聚一堂举办春晚,在欢声笑语中度佳节。
在晚会所有节目都是多才多艺的学生们自己准备的!这一场春晚上你可以看到“山寨的”找赵本山、宋丹丹、刘德华。
西好莱坞的洛加大不像圣盖博地区有众多华人,春节气氛不浓,而且洛杉矶加大(UCLA)没类似南加大的春节晚会,不过学生们可以不要气馁。
因为干脆打算驱车前往拉斯韦加斯一场演唱会,将演唱会当作春晚。
到场的明星有不少国内大牌。
海外留学生庆春季英国篇腐国经过中国城收到派送的红包里,基本都是电话卡或者广告传单……如果运气好,有耐心,排队等“财神爷”给你发红包的话,好像能拿到一只5镑的红包,那个时候,居然有种说不出的开心~跑到中国城,在风雪中拍着队,只为看一眼歪果仁表演的舞龙舞狮,听一下放个几秒就卡住的鞭炮。
看春晚:你们在看春晚的时候,我们还在上课,考试,上班……之后也只能看youtube的重播;因为,如果我们想看直播,花个大半个小时找到资源后,可能一首3分钟的歌,要断断续续卡个10分钟。
春节外国留学生体验

春节外国留学生体验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初一,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中国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作为外国留学生,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中国人独特而充满乐趣的春节庆祝活动,并深刻体验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春节期间,演艺节目是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区,我都参加了许多精彩的演出。
舞狮、舞龙、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我被这些充满活力和热情的表演深深吸引。
特别是舞狮和舞龙表演,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华丽的表演,不禁为中国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
演员们身手矫健,灵动的舞姿和跳跃的动作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热情和追求。
不仅如此,现场气氛的热烈和洋溢着喜庆氛围的舞台设置,使我完全沉浸在春节的快乐中。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食物。
中国人以食物为荣,春节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吃喝玩乐的时光。
煮年糕、包饺子、亲朋好友相聚的年夜饭,这些传统美食都让我大开眼界。
我喜欢参与包饺子的活动,我们坐在一起,亲手将馅料包裹在薄皮上,这种传统的经验感带给我一种归属感和亲近感。
而尝试不同的年夜饭菜品,我对中国烹饪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美味的食物携手美好的祝福,让我的春节体验更加难忘。
尽管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但中国人也非常慷慨地邀请外国朋友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
每年春节,我都能收到中国朋友的邀请,和他们一起参与各种传统活动。
他们给我讲解中国的习俗和文化背景,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这些亲身经历,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友善。
无论是在游戏、聚餐还是交流中,我的中国朋友总是用真诚的笑容和热情的招待让我感到宾至如归。
除此之外,参观中国的传统庙宇和花灯节也是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
我去过许多庙宇,感受到了静谧和神圣。
在这些庙宇里,我看到了虔诚的中国人做礼拜和祈福。
花灯节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各种各样的灯笼和艺术作品点缀了整个城市。
夜晚的时候,我看到了城市的变幻之美,这些灯笼散发着光芒,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海外项目过年心得体会作文

海外项目过年心得体会作文
今年春节,我在海外进行了一个项目,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
春节。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我并没有觉得孤单,反而感受到
了不同寻常的温暖和感恩。
我所在的团队中有多位海外华人,他们和我一样不能回家过年。
我们互相送上祝福和馈赠,一起在23日晚上庆祝春节到来,一起
品尝了烤鸭、饺子、汤圆和年糕,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笑声不断,
这一晚上度过得异常愉快。
在节日期间,团队也加入了一些当地人,我们一起参加了当地
的节庆活动。
狮舞、舞龙、烟火、街头表演等等,这些场面让我
们感受到异国风情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和
交汇点。
相信这样的经历是我们人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虽然万里之遥,家乡的喜庆气氛也能感受到。
我们用视频通话
联系家人,亲戚给予我们最真挚的祝福,家乡的节日氛围也通过
网络传递到了我们这里。
虽然不能和家人享受团聚和家庭团圆的
氛围,但是 gratitude、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和美好的生活条件,让
我们感恩,也感觉到了一份幸福。
这一次海外项目经历,让我学会了更多的感恩和互相尊重,也
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差异和相通点。
虽然无法像家乡那样
欢聚一堂,但是借助现代科技,也能让我们弥补距离,心存感恩,共享新春佳节的欢乐和温馨。
最后,我想说,越过千山万水、跨越国界,过年的氛围和祝福
都是一样的。
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可以将心系于这份浓郁的春
节氛围之中,感受到与家人亲友同在的温暖和幸福。
(完)。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外过年的感受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外过年的感受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在电话里,留学澳洲的陈备与妈妈还是一起哭了。
家乡南京此时正万家灯火,乐意融融,一片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陈备却身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一个叫霍巴特的城市,准备下厨给老外房东尝点中国年味。
没钱回家过年就必须忍受孤独给老外下厨是陈备的又一次尝试,他希望借助中国人的过年展现自己大度热情的风格,让老外进一步认识自己。
不过,陈备忘了,此时此地,他才是真正的老外。
陈备说,留学不可避免地要忍受孤独的,“华人想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几乎没有可能,文化、思维差异巨大,交流的习惯与表达的方式难以真正统一。
”中国的春节在他眼里是个机会,是与当地人走近的机会。
不过陈备还是失败了。
他发现自己表达的思乡之情,房东根本无法准确地体会。
“除非你一开始就出生在那里,一开始就是和他们受一样的教育;或者你非常有钱,当地人就可以迁就你。
总之,外国人真的不知道中国是啥样。
”陈备明显带着沮丧。
陈备和留守的中国留学生联系了一下,希望大家聚在一起搞个活动,吃顿水饺。
“80%的留学生都回家过年了,即使是暂时中断学业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春节回家过年是种信仰,陈备这样理解。
异乡年味的辛酸与艰辛十多个人聚在一起,辛酸的味道泛起。
有个留学生迫于经济压力做起传销的故事,被他们反复议论着。
这十多个人当中,有人是专门留下来打工的。
“每年需要学费15万元人民币,7万元甚至更多的生活费。
这也决定了留学生活很简单。
一周三到四天有课,有课的时候去上课,课一般三小时。
所有课都会分组,所以课结束了,小组都要讨论。
这个现状是,因为有些科目中国留学生非常多,讨论的时候有时就直接用中文了,锻炼英语的机会也减少了……平时,空下来就会串串门什么的,再就是打工了,大多还是餐馆工,洗洗盘子,或者做侍者之类。
因为没有绿卡想找正式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我待的地方因为农业比较发达,所以还有摘水果的工作,这个很消耗体力,一般人一周最多做一回吧。
”陈备简单概括了留学生活的全部。
海外留学生的春节独白

出国后,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在门上贴个倒福,就当是过年了。
下面来说说海外留学生的春节独白,看看有没有get到你的泪点。
屏幕上的晚会欢声笑语而我看着看着却哭了都说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这些感受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留学生,以往的年,你是怎么过的?热闹都是人家的,与我无关。
来美国读高中三年,三年没有回家过年,生活在加州的小镇上,没有China Town,连中国餐馆也不多,所以没有感受到任何过年气氛,昨天除夕夜是以通宵复习度过的...感到略凄凉突然很想家坐标美东。
去年的大年三十,定了一个早上7点的闹铃,靠着YouTube 看上了春晚的直播,几个好友聚集到我家来,一起忙活着一桌年“夜”饭,不时就有到卧室里去给家里打视频的,出来的时候无一不是红着眼框,但感觉比我们更难受的,应该是父母吧!毕竟这是自我出生之后第一个没有我的春节。
出国第一年,强行逼自己起来看春晚直播;第二年,一个人鼓捣了一桌年夜饭;第三年,春晚不想看,年夜饭也不想做了。
才发现,春晚这个东西,只有和家人一起看才有意思,再烂再无聊也能边笑边嗑瓜子看得津津有味。
年夜饭,只有和家人一起吃才有感觉,否则只是一桌子这一餐吃不完还得留到下一餐下两餐的剩饭菜。
朋友圈里的热闹反衬出自己身边的寂静。
暗暗决定明年一定要回家过春节。
用这几年攒下来的新东方手艺给爸妈做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
要和他们一起穿新衣服四处走亲戚拜年。
再也不要强颜欢笑对着屏幕那边说几句过年好仿佛沾上几分喜庆似的。
今年是我第二次在新西兰过年,至于什么感受啊,应该说是…很冷清吧。
到了过年的前几天我就会开始睡不着觉,因为太过安静了,有的时候甚至安静到耳鸣的地步,在中国的时候鞭炮礼花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是整夜整夜的燃放,从房间的窗户往外看几乎家家都点着灯,可是在中国的时候我并没有太过在意。
去年是我第一次在新西兰过年,那时候我十五岁,刚好赶上语言学校的一个短短的假期,我的homestay带我去了海边露营,没有信号没有网,我连和家人联系都做不到,可是寄人篱下的我却说不出什么,我不想去,这样任性的话。
过年了 看看海外的留学生们都怎么想家

过年了看看海外的留学生们都怎么想家在每个人的心中,对故乡都存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平时或许感觉不到,但异国他乡行走一番之后,在对乡土的那份深情无处依存时,便弥散出了那种浓重的愁思。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和学习着,在两种国家文化的冲击下,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乡愁。
在国外读大学的学子们,此时此刻,你是否正难捺那即将踏上返乡归途的喜悦?还是计划留在他国迎接新的一年?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海外学子,听他们诉说那一缕思乡之愁,并记下这份乡愁,继续深爱着这片土地。
学了多种语言最亲切的依旧是乡音留学生:张晗年龄:24岁出国时间:5年韩国建国大学经济学研究生说起韩国,就不得不说起那些大长腿欧巴们演的韩剧了,如果你不知道经济学才女张晗所读的建国大学的话,那么你知道出演了电视剧《继承者们》的李敏镐吗?他就是建国大学电影艺术学的学生,著名的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man》也曾经在建国大学拍摄。
这下你知道张晗所读的建国大学的名气了吧?冬日的午后,记者一见到张晗,在打招呼时就立刻被这个文静的女生质朴的乡音吸引住了,当记者用普通话和她交流后发现,原来张晗的普通话说得也是十分标准。
张晗告诉记者,她2008年在淮阴师范学院读的是国际合作班,需要在国内读两年经济学的课程后,再到韩国继续学习两年的经济学。
张晗说:“在刚上大学的两年,我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韩语,现在用普通话、韩语、英语进行正常的交流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当记者问起张晗,学会了这么多的语言后,她认为哪种语言更动听?张晗立刻询问:“宿迁话算吗?如果算的话,那我觉得宿迁话最亲切了。
”张晗笑着表示,她每半年回来一次,这次为了在家乡过农历年,在去年的12月底就回来了。
从12月底一回到家,她就一直说着宿迁话,脚踏在家乡的土地,身边都是亲切的语言,用张晗的话来说,就是感到特别“得味”!在异国生活了5年,张晗在刚去的那年感到很多的不习惯,跟在中国不一样的是,韩国的早餐就开始吃米饭,张晗说:“平时早上在吃着韩饭的同时,心里面想的却是家乡各式各样的早点摊子上的早点啊。
国外的春节作文

国外的春节作文
国外的春节可真是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每逢这个时节,我总会被异国他乡的新年氛围所折服。
这里的春节可没有中国那么热闹喧嚷,没有街头巷尾处处张灯结彩,也没有遍地的鞭炮声响彻云霄。
但它散发着一种低调而浪漫的韵味,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广场上总会竖起一棵高大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五彩缤纷的彩灯,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虽说圣诞节已过,但这盏盏明亮的灯火仍在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街道两旁的橱窗里,琳琅满目的新年促销商品让人垂涎欲滴。
店家们也会用红色的喜庆元素来装点门面,向世界各地的游客献上节日的祝福。
走在街上,你随时都能听到街头艺人们用乐器奏响动人的旋律,或是遇上热情的外国人向你道声"新年快乐!"尽管语言不通,但大家的心往往是相通的。
我最喜欢的时刻是午夜钟声敲响的那一刻。
人们会欢聚在公园或广场,等待新一年的到来。
当最后一声钟响彻夜空,所有人便会热烈拥抱、高声欢呼,对未来的一年满怀憧憬。
那一刻,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仿佛就是最亲密的家人。
这种别样的新年氛围,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与宽容。
它没有中国新年那样的热烈喧嚣,却有着独特的从容与亲和力。
在这
个特殊的节日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被爱与和平的力量紧紧相连,共同拥抱新的一年。
我为生于斯,为在这个包容、多元的大家庭中成长而骄傲和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外过年的感受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在电话里,留学澳洲的陈备与妈妈还是一起哭了。
家乡南京此时正万家灯火,乐意融融,一片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陈备却身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一个叫霍巴特的城市,准备下厨给老外房东尝点中国年味。
没钱回家过年就必须忍受孤独
给老外下厨是陈备的又一次尝试,他希望借助中国人的过年展现自己大度热情的风格,让老外进一步认识自己。
不过,陈备忘了,此时此地,他才是真正的老外。
陈备说,留学不可避免地要忍受孤独的,“华人想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几乎没有可能,文化、思维差异巨大,交流的习惯与表达的方式难以真正统一。
”中国的春节在他眼里是个机会,是与当地人走近的机
会。
不过陈备还是失败了。
他发现自己表达的思乡之情,房东根本无法准确地体会。
“除非你一开始就出生在那里,一开始就是和他们受一样
的教育;或者你非常有钱,当地人就可以迁就你。
总之,外国人真的不知道中国是啥样。
”陈备明显带着沮丧。
陈备和留守的中国留学生联系了一下,希望大家聚在一起搞个活动,吃顿水饺。
“80%的留学生都回家过年了,即使是暂时中断学业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春节回家过年是种信仰,陈备这样理解。
异乡年味的辛酸与艰辛
十多个人聚在一起,辛酸的味道泛起。
有个留学生迫于经济压力做起传销的故事,被他们反复议论着。
这十多个人当中,有人是专门留下来打工的。
“每年需要学费15万元人民币,7万元甚至更多的生活费。
这也决定了留学生活很简单。
一周三到四天有课,有课的时候去上课,
课一般三小时。
所有课都会分组,所以课结束了,小组都要讨论。
这个现状是,因为有些科目中国留学生非常多,讨论的时候有时就直接用中
文了,锻炼英语的机会也减少了……平时,空下来就会串串门什么的,再就是打工了,大多还是餐馆工,洗洗盘子,或者做侍者之类。
因为没有绿卡想找正式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我待的地方因为农业比较发达,所以还有摘水果的工作,这个很消耗体力,一般人一周最多做一回吧。
”陈备简单概括了留学生活的全部。
摘水果、刷盘子并不入流的工作,这些留学生必须在新年接受,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减轻远在中国父母的经济负担。
春节不回家,他们只是想多挣一些钱,让父母少汇一点钱。
他们安慰自己,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个方式,而不必非得见面磕头。
女孩子们娇嫩的手已经可以熟练地包水饺了,虽然味道总是怪怪的,但大家吃得还是很开心。
留学生们过年预感危机
有人担心“海龟变海带”。
自己在国外学习的东西是否一定在国内就学不到?回国后,自己的长处体现在哪里?这是个现实问题,过了新年,很多人将完成学业,找工作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主攻会计专业的
陈备对此的打算是,想办法先在澳大利亚工作,赚澳大利亚的钱然后回国花。
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没有家人相伴独自面对的生活、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从未做过的体力活、未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绚丽灿烂,这一切就是留学生陈备新年的真正内容。
他必须一个人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