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其他论文文档]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其他论文文档]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其他论文文档]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始终保持着其地位。但是,其理论贡献和缺失并存,给予其他学派生存的空间,并使国际关系理论走向新的综合成为可能和必要。

关键词: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

一作为理想类型的现实主义

理想类型是社会科学中以终极的或纯粹的形式阐述事物特性的一种概念,它常常反映出现

实的某些方面,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判断、解释或调查现实的基础。象其他类型一样,理想类型也是一种抽象。在现实世界中即使能够发现这种概念所指的事物现象,也会是很少的。

众所周知,“理想类型”概念是由韦伯创立的,后来为其他社会科学家所运用。韦伯最著名的理想类型是关于权威的,即传统权威、超凡魅力式权威和法定—理性权威。韦伯认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些理想类型所描述的“纯粹形式”,但它们提供了历史上可以见到的不

同权威体系的典型特点。据此,学者可以估计社会生活中发现的一种权威体系与这三种类

型的相对类似或差异。作为一种启发式设计,它还有助于提出新的研究途径。

政治现实主义也可以视为一种理想类型。在政治生活中很难发现一种“纯粹形式”的现实主义,所谓“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属于理想类型,而政治生活的实际往往要复杂得多,绝非那么“纯粹”,于是便有人揶揄说,制造这些术语、流派为很多人谋得了在大学里

的终身教职。话虽如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显然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帮助人们理解和考察经验现实中一国行为的逻辑。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之后,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依然在延续。

二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脉络

在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论争中,现实主义长期来处于中心地位。在理论史上,它虽屡次遭到挑战,但依然保持着主流地位。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思想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人们一般将其追溯到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生活在公元

前五世纪的修昔底德是西方现实主义思想之父,而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等则延续和

发展了这一思想传统。在当代,这一思想线索贯穿于E·H·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等人组成的这一脉,其中摩根索是公认的理论上集大成者。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核心观念包括:

1、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支配性的政治行为体;

2、与此相关,国家间关系的特征是竞争和冲突,战争则是解决冲突的一种选择,在战争中取胜被视为衡量政策和领导适当与否的标准;

3、相信国家都是理性的行为者,各自追求它们的利益;同时承认,由于政府内官僚系统的行为理性经常受到扭曲,因而不会对其他国家的福祉或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福祉给予足够

的尊重;

4、具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忽视国内社会和政治情形对国际关系中的冲突和安全性质的影响,认为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客观情势作为国际关系史的驱动力优先于意识形态、信念和领导力量;

5、对有关国际关系中暴力的角色发生根本变化的任何纲领都持悲观的态度,而对保持全球稳定的可能性则持乐观态度,即使是核武器的扩散也不影响它的这一态度。①

国家是理性的,各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凡国家都是权力最大化者,这样一种框架的现实主义,一般被称为经典现实主义或传统现实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肯尼思·沃尔兹等人发展出了结构现实主义,也称新现实主义。②这是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结构现实主义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发展表现在,在后者看来,国家作为“理性的”行为者总是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积累越来越大的权力。权力被视为是目的本身。结构现实主义不同,它

把权力看作是一种有可能使用的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有风险。明智的政

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沃尔兹并认为这是对现实主义的重要修正。③

因此新现实主义是发展和修正了的现实主义,它承认存在着出于自我利益的互惠行为,而且成为了国际政治生活中一个日益发展的维度。这就是说,结构现实主义的产生表明现实主

义的主流内部出现了理论的“调整”和发展,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合作也是可能的。④80

至90年代,经过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辩论以及现实主义流派内部的论争,现实主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经典现实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的区分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主义理论

精细的发展以及其内容的丰富性。

现实主义主流内部的发展表现为结构现实主义者之间的分歧,反映为两个论争。首先是在

防御性现实主义与进攻性现实主义之间。杰克·斯奈德(JackSnyder)在发表于1991年的《帝国的神话》一书中较早区分了“侵犯性的”(aggressive)和“防御性的”(defensive)现实主义。①“侵犯性的”现实主义这一名称后来演变为“进攻性现实主义”。这一支现实主义的中心论点是,国际体系促进了冲突和侵略。安全

是稀缺的,导致了紧张的国际竞争并使战争成为可能。理性的国家在寻求安全时经常被迫

采取进攻性战略。约翰·米尔夏默是这一派最突出的代表。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际体系不一定导致紧张的冲突和战争。懂得国际体系特性的国家会认识到安全是充足的,防

御性战略是获得安全的最好路径。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Walt)和查尔斯·格拉瑟(CharlesGlaser)是这一派的代表。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经典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寻求最大限度的安全(扩张)的假设不同,防御性现实主义坚持国家寻求

最低限度的安全。其二,沃尔兹等的新现实主义通常将国内政治排除在论述之外,而许多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则相反,在他们的理论中经常使用国内政治来解释问题。②

第二个论争体现为,国际结果和外交政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力量的分配还是威胁的水平和根源。在这个问题上结构现实主义者分成了两派。沃尔兹、米尔夏默和克里斯托弗·莱恩是前一种立场的代表,他们强调一个国际体系中大国数量多少和极(polarity)的重要性,以及国家间相对力量变迁的重要影响。斯蒂芬·沃尔特和查尔斯·格拉瑟则是后一种立场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力量的总体分配不如威胁的水平和方向重要。沃尔特的“威胁平衡”论认为国家的反应是针对威胁作出的。一个给定国家所构成的威胁的水平不仅要看其总体力量,而且要看地理位置、进攻性力量和进攻性意图如何。类似地,格拉瑟论证说安全困境的严重性决定着当进攻有利可图时,力量是否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威胁,以及力量的增长是否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威胁,同时合作变得更为困难。③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随着2001年米尔夏默的《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发表,④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自1979年沃尔兹发表《国际政治理论》,确立了结构现实主义的地位,把现实主义发展为一种精致、简约的结构理论以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⑤一是吸收和采用现代经济分析的概念和理论,渐次以成本-收益为工具分析判断国际互动的结果和各国的政策。罗伯特·鲍威尔、吉尔平、劳埃德·格鲁伯和格伦·斯奈德把国家行为诉诸于得失的算计,以此来估价“平衡”、“领土扩张”或根据其相对收益决定加入国际组织等政策。现实主义的博弈理论分析也推进了这一研究路径。由此现实主义就向同样运用经济分析测定结果的新自由主义靠拢。这一路径的问题在于它把国家的行为简化为完全依照自身利益而作出。

第二种路径属于更为经验性的研究,在过去十余年间以米尔夏默所做的工作为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尔夏默的现实主义研究是向历史的回归。如果说前一种路径使现实主义被简化成为某种纯粹利己的国际行为考量的话,那么,米尔夏默的现实主义回到历史,由历史而对制衡行为、推卸责任行为、力量极的结构类型及其与” 战争的关联度等重要问题进行理论的分析。米尔夏默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自可见仁见智,但从国际的、历史的根源以及历史分析证明或证伪现实主义的理论论点,是理论探究的正确方向。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博弈论、理性选择和经济分析逻辑的渗入和盛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忽视历史的倾向趋于明显,有的是通过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来处理历史和史例,使理论研究趋向非历史化。以包罗万象的心理和行为博弈及理性选择代替历史分析和田野工作的倾向,已经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警觉和批评。①从这一意义上说,应该肯定米尔夏默回归历史的努力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的。

问题是人们有不同的理论假定,因而对历史就有不同的解读。在米尔夏默看来,各个大国无论何时都在为权力而相互竞争,并试图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霸主。它们之所以想争做霸主,想支配国际体系,是因为在国际政治中,这是获得生存的最佳方式。②无论何时何地,大国一定是追求权力最大化的。(这显然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假定,即国家追求的是安全的保证。)与新现实主义的国家力量过于弱小和过于强大都不安全的论点相区别,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力量越大越安全。它也跟摩根索的经典现实主义有区别。摩根索认为人生来就是追逐权力的,实际上他是说人生来就是恶的。而在米尔夏默看来,国家的行为跟人的天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无关。它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的,体系的结构迫使各国追求权力最大化。由此可以推论,大国是走不出相互冲突的历史宿命的。

这一核心论点,能否经得起经验事实的检验,可能正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软肋”。而防御性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区分本身是否能为人们普遍接受,也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三政治现实主义的贡献和缺失

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主流理论范式,多年来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占据着主导地位,说明它对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解释力,也具有相当的生命力。这可能就是吉尔平所说的“政治现实主义的丰富传统”使然吧。同时,现实主义理论也仍在继续发展之中,其活力表现为现实主义流派内部论争的继续以及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精细化。

●19世纪南美洲历史的特征是频繁的战争、争夺霸权和制衡行为,而今天尽管它是一个完整的次体系,为什么却不存在安全困境?

●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国家武装力量的改造是从防务有关的职能转变到维持和平及维持内部治安(包括对本国人民的镇压)?

●如果世界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和安全困境(来自邻国的威胁),为什么今天多数国家并没有准备保卫其边界抵御外部侵略呢?法德边界如今是一个无武装地带,挪威与瑞典之间、美国与加拿大之间、莫桑比克和马拉维之间、象牙海岸与加纳之间,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之间均是如此。

●在南美或东南亚,也许还包括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为什么不存在霸主国家或妄想取得这种角色和地位者?

●为什么1945年以来大多数的武装冲突都发生在国家之内?驱动现实主义分析的突出问题是国家间的关系,然而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家间战争的发生率大幅下降。在这一时期,因其政府、分离主义运动、原始国家或军阀而死亡或受到威胁的人数比起因于外国政府的要多得多。

●为什么国家间战争的前景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几乎不存在?西欧国家间战争可能性的戏剧性下降在当代国际政治的本质方面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西欧国家间的关系如此根本性地不同于仅一代人之前它们间的关系,更不用说三百年之前了?

任何理论都有例外,都会有解释不了的现象。但例外多了的话,就一定会使人们对理论本身提出质疑。我们能够举出的很多现象,以及上述的种种,也许已经超出了个别例外的范围。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讨论现实主义理论的盲点和缺失。大致上,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现实主义(尤其是结构现实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静止的理论,难以看到国际事务中的变化,也无法解释国际体系的变化。结构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和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性作用,既然行为单位的特征并不能使我们得以预测它们的行为,我们就必须从体系的角度进行考察。国际体系的结构导致战争一再爆发。也有的现实主义者如吉尔平的确论述了国际体系的变化,但通常是把它跟战争联系在一起。沃尔兹论述了两极的稳定性,但难以解释两

极的崩塌,在对北约走向的预见上也出现过失误。①在这方面,约翰·刘易斯·加迪斯曾批评国际关系理论未能使人们预见到冷战的终结;②此前也有人批评现实主义无法解释国际

政治从中世纪到近代体系的转变。可以这么说,国际关系中出现主权观念和确立主权原则,当然是一种革命性的发展,也并没有过时。但是应该看到,主权是历史的产物,也在发展变

化之中,它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这里的意思是说,国际关系和国际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

是处于变迁之中的,然而现实主义理论基本上不是变迁的理论,故难以解释和预见国际体系中的变革。

其次,现实主义低估了国家间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大国间合作的可能性。不难看到,现实

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关于冲突和战争的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尤其是米尔夏默的)将其推向

极至,推论出关于大国必定冲突的结论,可谓登峰造极。这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对大国

合作持悲观主义的观点。然而,国际关系的现实也在变化中。三百多年来主导着国际关系

的大国间对抗在发生某种转变。在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已很难设想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

能性,相反,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增长中。象“9·11”这样一个对世界政治产生了如此

深刻的影响的事件,并不是来自于某个大国的行为。相反,这一事件促使了大国间更进一步的合作。

第三,现实主义有意无意地贬低国际制度的重要作用。国际制度的大量增生并对国际关系

产生各种规制作用,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从不同的制度

设计来看,国际制度有两种,一种是设立常设机构的,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刑事法庭等;另一种是没有常设机构的,一般是国际公约、条约等,如核不扩散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不管是哪一种,其对国际事务的调节作用在增大,约束性趋于增长。在已有国际制度的条件下,一国若不加入或加入以后又退出,就很可能要付出道义的和其他方面的成本。这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超强对国际制度的破坏作用。这是否能够证明现实主义理论的有效性,可以讨论。美国布什政府决定不执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定《京都议定书》,对这

一制度造成重大破坏,而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道义和信誉代价。2003年,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致使联合国被边缘化,造成对联合国地位和权威的一大打击,

但事实又表明,美国回过头来还是要借重联合国来收” 拾伊拉克的局面。所有这些,都呈

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

第四,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可能除外)忽略国内因素的影响作用,妨碍了它对国际现象的解释力。历史已经表明,不谈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国内变化的因素,是无法解释冷战之终结的。对冷战终结这一重大发展,现实主义理论显得捉襟见肘。关于中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形。米尔夏默在看中国时,基本上不考虑中国国内的情形及其发展变化。然而,不谈国内因素,而仅仅按照其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推演,就会作出中美必然冲突的推论。这就免不了要发生偏差。从多方面情况看,实际上,中国并无意把美国的势力赶出亚洲,也无意挑战

美国的世界地位。世人已经看到,西欧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不存在了,离开了国内因素,如何能解释二次大战后欧洲的和平呢。战后60年间,西欧各国在经济上逐步连为一体,日益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由经济上的整合扩展为社会和政治的整合,逐渐消弥了战争和对抗的可能性。现实主义为其理论所囿,看不到一个国家的世界观和国际行为

是可以变化的,国家之间的相互看法也是可以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可能对国家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缺失需要由其他方面的理论发现来加以弥补。

四走向新的综合

理论家的思想活动,或多或少都是由于受到现实政治的刺激而进行的。一般说来,理论不是理论家忽发奇想的结果,也不是现实政治机械的反映,而是两方面相互激荡的结果。制度主义是70年代以来国际事务变迁在理论上的能动的反映,社会建构主义则更具有理论上的自主性,抓住了文化、认同等非物质因素在国家间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异军突起,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不管是制度主义,还是社会建构主义,都是有现实政治作为支撑的;他们所注意到的问题,都是被现实主义理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但又都已被证明是十分重要的。

现实主义之绵延不绝,自有其道理在,它毕竟抓住了国际政治中一些相当核心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它又忽略了其他某些重要因素。米尔夏默将现实主义的论述推至极端,号称“进攻性现实主义”,不考虑国内因素,也不考虑国际制度,认定一国(或大国)无论何时都是追求权力最大化的,而这一假定却可能不成立,得不到事实的有力证明。因此,“进攻性现实主义”鲜明则鲜明矣,但为自圆其说,终免不了要削足适履。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欧洲国际关系问题上,进攻性现实主义就明显缺乏说服力,这就难怪《大国政治的悲剧》最后一章论述的薄弱了。原因盖在于,欧洲的演变已经超越了现实主义所描述的阶段,已经产生了新的外交政策理念和行为模式。现实主义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说明这种发展了。因此,现实主义需要超越就成为理论发展的题中之义。

不同理论流派的并立和相互激荡对于理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对立面的存在之中,理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各国的国际行为和外交实践则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和催化剂。作为理想类型,现实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思想框架或参照系,它的各种假定也好,论述也好,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激发,应认为提供了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不应认为是提供了答案。拿美国来说,它的政策和行为对国际制度理论而言是一大难题,也对制度主义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国际行为,也不是现实主义理论能够很好解释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米尔夏默坚决反对布什政府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就颇能说明问题。世界不是静止的,国际体系不是静止的,我们需要

一种能够理解和解释国际关系变迁的理论。

归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现实主义理论需要发展,也需要超越。应该说,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和建构,有着广阔的空间。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学术标准及基本规范(20140515)

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学术标准及基本规范 学分:8分执笔人:丁启红、李珊审订人: 一、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目的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做出较全面系统的归纳、论证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该过程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综合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系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英语语言和文学以及与英语语言相关的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4.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 度; 5.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文献资 料查阅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总之,这一环节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检验学生四年来的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最基本的学术训练水平,以及英语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选题 (一)选题原则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培养知识面广、有创新思维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能体现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 题目来源包括指导教师科研题目、教师拟定、学生自拟。选题范围包括英语语言学研究、英美文学研究、翻译研究、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研究、英语教学研究,以及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如经贸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科技英语等)。 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论文题目,做到一人一题。 (二)选题类型与主要研究设计内容 本专业选题类型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 理论研究类论文主要就某一理论问题充分展开正面论证,阐述自己的理论见解。论文的关键在于有论有述,述论结合,论大于述。选题方向和内容主要涉及西方文论、美学、比较文学、文学史、翻译史、翻译理论、语言哲学等方面。 应用研究类论文主要是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论文侧重 1

实证研究型论文提纲写法Research Paper Outline

Research Paper Outline The research paper outline is essential for any article or term paper. The outline may make a great difference on how your work is interpreted. Writing a research paper is as important as performing the actual research or experiment itself and can appear to be a very daunting task. It does not matter what conclusions you arrived at or how perfect your experimentation was, if you put no effort into writing a good report then your study will not be taken seriously. If you break report writing down into its constituent parts, it is not as complex as it seems and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 worried. Scientific reports,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disciplines, are all structured in the same way; if you follow this structure then you cannot go far wrong. It is useful to note that every scientific discipline, every university and even supervisors can have their own preferre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reports; with this in mind, do not be afraid to ask for advice on the best research paper format for your report. LAYOUT AND LENGTH For most assessed reports you will be told how long it should be, generally by the number of words. This is generally only a guide and is not set in stone; in most cases this limit does not include appendices and citation pages. If you plan to write for a specific journal, a good advice is to check the research paper outline of some of the articles to get a better idea on how to write your article. Here are a few outline samples. If your report is complex and strays over this limit, there should be no problem, as long as you have not repeated yourself or filled your work with irrelevant information. It is good practice to bear in mind that the appendix is there for any information that you feel could be omitted from the report without affecting the clarity. Your report can be shorter than the advised word limit if everything that needs to be included is there. This is preferable than trying to pad out the report in order to fulfill some ‘word count’ facility on the computer, risking being penalized for irrelevance.

英语论文outline规范范例

My outline (080703120 汤煜芳) A Paralysed Wilderness —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Thesis statement:The symbo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religion and characters in Araby are ingeniously adopted, which manifests a stretch of paralysed wilderness typical of Dublin and contributes immensely to the success of the short story. Outline: 1. Introduction 2. Demonstration 2.1 Symbo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2.1.1 Blind alley in North Richmond Street—hopelessness, bleakness, and ignorance 2.1.2 Houses and gardens in the street—decay and gloom 2.1.3 Lamplight 2.1. 3.1 Lamplight in the street—spiritual decadence 2.1. 3.2 Lamplight in Araby fair—darkness and disillusionment 2.1.4 Araby bazaar—boy’s goal and social reality 2.2 Symbols involving religion 2.2.1 Dead priest and his abandoned belongings—collapse of the religious belief 2.2.2 The wild garden—spiritual paralysis 2.2.3 The chalice—boy’s yearning for beautiful love 2.3 Symbols concerning the characters 2.3.1 Mangan’s sister—boy’s pursuit of dream 2.3.2 Aunt and uncle of th e narrator “I”—short-sighted and indifferent people 3. Conclusion 1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Good morning, professors and everyone. I come from JMU College. I am xxx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xxx.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Ahab’s Personality Tragedy in Moby Dick. I choose this title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work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 . Last but not least , Moby-Dick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summit not only of Melville’s art but of American nineteenth-centry fi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study Captain Ahab,the role in Moby-Dick, whose leg was bitten by the white whale in his process of the whaling. After losing his leg, he determined to revenge Moby Dick and tried to kill it. In order to revenge, Ahab ultimately dooms the crew of the Pequod (save for Ishmael) to death by his obsession with Moby Dick. By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erspective of Moby-Dick, this thesis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life of the Author Herman Melvillehe ,Part two present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hab.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have been divided to analyze his characters: his monomania , his selfishness, and his individualism. Part three presents The Consequences of Ahabs Personality Tragedy. OK, thats all. Thank you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2) Good morning, appraises committee members and schoolmates. I come from class 08951, and I am Yu Lianfei. Today,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On the Network Novels. In recent years, the network literature is developing rapidly. Network novel is one of the fast of them. In the middle schools, high schools and even universities, there is no lack of network novels addicts.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on the network novels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Then, I will show it to you. In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 divide it into four parts, a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novel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ir author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novels and the prospects of that. The first part, the definition. Its concep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generalized and the narrow. And it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boys’ and girls’ in another way.

英文essay outline怎么写(附上范例)

撰写essay之前,好的outline对你撰写正文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不管你要撰写的是什么类型的文章,outline 都是非常必要(通常情况下也是必须的)。接下来的内容对撰写提纲有很大帮助。 1.明确文章的主旨。 一篇文章都有其所要表达主旨。选择一个最终主旨不仅能引导你主题的方向,还有助于你有逻辑的组织文章。比如你在写论文,写下能够概括文章主旨的中心思想,以帮助你确定主旨: ?比较和对照两个事物。 ?列出因果 ?阐明或分析一个特殊方面 ?列出单个或两者的论证 ?提供证据并得出结论 ?列出问题然后提供解决方案 2.收集辅助材料。 这些被收集来的材料可能来自引用他人成果、数据统计、理论、实验结果等。通过收集材料,明确这些材料使用,这些东西可能会体现在essay outline中。 3.决定如何安排辅助论证来支撑主旨。 举例:如果你在呈现一个历史概述,你可以按年代来排序;如果你在辩论文学方面内容,你可能要按主题排序;如果你处在某观点立场的两级徘徊时,你可以先列出和你立场有矛盾的证据,然后用反论证消除达到有说服力的结果。 4.撰写主题提纲或者句子提纲。 如果文章非常灵活多变,那么你可以用利用一些短语作为主题大纲;用句子大纲阐述细节。 ?一般来说你可以尝试先用主题提纲来开始你的提纲撰写,然后再逐步转变成句子提纲。 5.确定主要类别。 根据文章的主旨和找到的辅助材料来决定把全文的大主题分散整理到不同逻辑类别。这些类别将会被标记成罗马数字来形成提纲的第一步。 ?当写文章时,通常会用一个大点去代表一个段落:比如,一、文章的开头段,二、主体段落的第一段,等等。例如,如果描写飞机历史发展史的概论,每一个大点就该包括各个飞机历史上的时期。 6.确定论点。 每个分类至少想两个论点,根据你文章的主旨和你之前收集的论据材料来选择你的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就是你提纲的第二个层级。一般它们是用英文字母标示的。(比如A、B、C 等等) ?让你的第二层级比你的第一层级缩进1.27到2.54厘米 ?还是用飞机发展史历史的例子,每一个分点就可以描写那个时代的发动机型号 7.根据需要确定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在中心论点上确定分论点。这么做会最大化你文章的逻辑性。再把这些分论点放在你提纲的第三层,并用阿拉伯数字标示。(1、2、3、4 等等) ?为了方便标识,你可以在下一层用小写罗马字符(i、 ii、 iii、 iv等等),接着用小写英文字母(a、b、 c、d等等),最后可以用回阿拉伯数字(1、2、3、4,等等) ?在写提纲时基本上不需要四个层级。如果出现这类状况,试着合并论点。

英语正式论文thesis outline范例

Class Four Katherine Topic: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es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steps to abolish the death penalty. Ⅰ. Introduction A.Defin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B.History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China C.Thesis statement Ⅱ. Necessities of abolishing the death penalty in China A.The global trend 1.Considera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2.Quotations from the celebrities 3.Example of abolishing the death penalty abroad B.Defectiveness of the death penalty 1.Racial inequality 2.Economic inequality 3.Erroneous judgment 4.Ineffective deterrence C.Home Requirement 1.Attitudes of the party concerned 2.The nee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Ⅲ. Necessities of taking steps A.The enormous population and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B.Economic condition C.Public order condition D.Legislative condition E.Judicial condition F.Social psychology Ⅳ. How to take steps A.Revision of the laws B.Reformation of the judicature C.Promote people’s concep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D.Promote leaders’ concep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Ⅴ. Conclusion A.Summary of above information B.Restate thesis in different words C.Closing remark

论文写作outline

论文题目(英语) How To Tre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rrors in the Classroom ———————————————————————————————————————(以下部分用中文阐述) 一、意义简述(100字内) 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通过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观察出他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试图提出几条处理错误的方法,以改进教学实践。然而老师对待学生们的学习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调查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错误观及纠错方式。旨在提升教师的纠错方式,并促进中国教师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共同进步。 二、文献综述(150字内) 本文将对以下问题作相应研究探讨: 1.研究中学生英语错误的必要性 2学生英语错误在当今的研究 3.范围界定:正确认识英语学习中”errors”和”mistakes”的区别 4.如何应对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错误 教学中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才能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工作的开展,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三、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100字内) 错误分析法 1、罗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错误。 2、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3、评价错误的后果。 2)研究问题或假设(150字内) 1. 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那些错误? 2. 教师应如何应对学生的不同错误?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工具(如果是调查或课堂观察研究方法,注明研究工具,如自己设计还是采纳已有问卷表)(100字内) 以课堂观察的形式对中学生中英语学习者进行研究,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 4)研究步骤(200字内) 1, 查阅相关书籍文献,收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材料; 2. 联系所收集的理论,联系课堂观察中教师对学生学习错误的不同应对策略及效果,撰写教师应对学生错误的正确策略总结; 3. 指定整体论文框架,咨询导师吸收修改意见; 4. 撰写并修改论文; 5.导师终审并提交论文终稿; 6.论文开题答辩。 五、预期结论与研究局限性(150字) 预期结论:对学生英语错误的合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能够客观真实地指出,教师使用科学的、针对性的策略来解决学生英语学习错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研究局限性:调查范围有限,怕不够全面的反映问题。

如何写论文提纲(Outline)

如何拟定论文大纲 How to write an outline of a term paper? 1. 题目: to be specific and relatively "narrow" 2. 破题: 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并说明选择该题目的原因和意义 3. 论文的目的/拟完成的研究任务: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in this research/dissertation/paper: e.g., (a) to systemically review the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ASAC in SOE reform, (b) to..., (c) to..., (d) to.... 4. 论文要探究的具体问题或者要廓清的争议: 分项说明major issues and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5. 你进行研究的基础(即已有材料、文献和讨论)以及既有研究的缺漏/未尽之处: previous work done by others which you can draw on,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gaps (i.e., gaps left unaddressed in previous work by others) you expect to fill. This part is essentially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of others' work 6.论文的分析框架和组织结构(具体章节):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research: i.e., chapters 7. 论文应用的研究方法(可以不限一种):methodology of research: how you are going to present your arguments and how you are going to organize material? (to adopt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doctrinal, empirical, comparative, case study...) 8. 论文边界的限定:qualifications of research scope (the limits of your research and issues which are not discussed in detail but are worth exploring in you future research)

开题报告outline

英语系毕业论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文献综述+论文)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1. The Cogni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2) 1.1 Approach (2) 1.1.1 Theory of Language (2) 1.1.2 Theory of Learning (3) 1.2 Design (3) 1.2.1 Objectives (3) 1.2.2 The Syllabus (4) 1.2.3 Typ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4) 1.2.4 Learner Roles (4) 1.2.5 Teacher Roles (5) 1.2.6 The Role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5) 2.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English (5) 2.1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Techniqu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6) 2.2 Four Kinds of Methods to Found the Situation (7) 2.2.1 Creating the Happy Situa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7) 2.2.2 Creating the Question Situ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s (9) 2.2.3 Creating the Language Situation to Consolidate Students’ Interests (12) 2.2.4 Creating the Activi ty Situ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s (14) 3. The Key Point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16) 3.1 The Role’s Independence and Creativity (16) 3.2 The Blending of the Role and the Situation (17) 3.3 “The Role” Is Interactive in Situational Teaching (17)

本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本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关于《本科生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论文封面:汉语,由教务处统一格式和印制,各学院制作。论文题目用汉语。 2. 封二:学生对论文写作内容的声明,文责自负,由教务处统一格式和印制,各学院制作,学生本人填写。 3. 封三: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语页,统一印制。 4. 封底:(毕业论文)答辩记录、答辩成绩及论文总评成绩。

教务处统一格式,各学院制作。 5. 英文论文封面(English Title Page):由学生按照统一的格式制作。 6.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和中文摘要及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论文要有200-300字的摘要,能客观反映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包含性。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3~8个。单独一页。 7. 提纲和论文陈述(Outline and Thesis Statement):另起一页开始提纲。 8. 正文部分(The Text of the Paper):另起一页开始正文。学年论文正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6000字以内,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文内夹注格式参照教材《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论文模板”。

1. Introduction 2. Body 3. Conclusion 9. 尾注(Notes):另起一页开始尾注。 10. 引用文献(Works Cited):英语文献在前,汉语文献在后,另起一页附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格式参照教材《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论文模板”。 11. 全篇论文格式参见本文档中的“论文模板”。 12. “论文模板”中未详尽例举的格式,请参阅教材《英语学

English Paper Outline英语论文提纲模板

Topic: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si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 Introduction A. Defini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 Thesis statem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I. Expands the market A. Example of market expansions tha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1. Thailand ’s rice export III. Make use of more fund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 Example of the state of using foreign funds in China IV. Expedites the update of technologies A.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hone technology in South Korea V. Conclusion A. Summary of above information B. Restate thesis in different words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1、毕业论文写作概述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是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1.1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 1.2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的题材与体裁:专业性与学术性(professional and scholarly) 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独创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original, authentic and scientific) 毕业论文的结构:规范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standard, complete and unified) 毕业论文的语言:准确性、得体性及生动多样性( accurate, proper, vivid and varied) 1.3论文的种类 从学位等级的角度来看,学位论文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为学士学位论文。 从专业范围来看,理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属于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文科学生(包括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属于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 从研究方法来看,毕业论文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分析评论型、描述推展型、文献综合型和自身设计型。分析评论型论文主要是某位作家、某部作品、某种语言现象或教学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描述推展型论文是指首先深入学习研究他人在某一问题上已做出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归纳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撰写文献综合型论文要求作者大量阅读文献,研究学者们在某一方面已获得的学术成果,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性介绍和客观的评价;在自身设计型论文中,作者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并加以说明和论证。 1.4毕业论文的写作范围 1.4.1文学(Literature) 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

英语论文提纲outline格式

OUTLINE NOTES Thesis statement:Japanese theater rose from a popular to elite and then returned to a popular art form. I.Introduction II.Early theatrical forms A.Bugaku B.Sarugaku C.Primitive Noh D.Authors and Audience III.Noh theater A.Authors B.Props 1.Masks a.women b.demons c.old men 2.Structure of Stage C.Themes 1.Buddhist influence 2.The supernatural D.Kyogen interludes E.Audience IV.Kabuki A.Authors B.Props 1.make-up 2.special effects C.Themes 1.Love stories 2.Revenge D.Audience V.Bunraku(puppet)theater A.Authors B.Props C.Themes 1.Love stories 2.Historical romances D.Audience VI.Conclusion The thesis is stated in the first section,which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and breaks down the points the author wishes to make. Note that some section have subdivisions, others do not,depending on the demands of the paper. In this outline,II,III,&IV all have similar structure,but this will not necessarily be true for all papers.Some may only have three major sections,others more than the five given here. Your conclusion should restate your thesis, and never introduce new material

Outline 论文大纲

Outline Part 1 I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 (A Sample) Title: A Content-analysis of EFL Student-Teachers’ Questioning in the Classroom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 in classroom questioning between EFL student-teacher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ir classroom discourse focusing on the features of student-teachers’ questioning strategies (for linguistic knowledge, comprehension, application, analysis, synthesis, evaluation) in three aspects: (1) the purposes of questioning, (2) the waiting time for students’ responses and (3) the feedback to students’ responses. It aims at clarifying what’s lacking in student teachers’ classroom questioning skills & strategies and the reasons why they have the problems. The research may help EFL teachers understand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the way of classroom-teaching investigation by content analysi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is introduced. Key words: questioning; question types; waiting time; feedback 1. Introduction 1.1. Understanding “interaction” 1.1.1. “Interaction” in socio-culture theory 1.1. 2. Classroom interactions 1.2. Classroom discourse 1.2.1. What is classroom discourse? 1.2.2. IRF Content-analysi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2.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the function 2.1. Definition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2.1.1. Conception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its development 2.1.2. The criteria for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the classroom 2.2. Categories of questioning and their functions 2.2.1 Questioning for linguistic knowledge (for students to recall or remember the previously learnt structural knowledge) 2.2.2 Questioning for comprehension (for students to translate,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materials) 2.2.3 Questioning for application (for students to generalize, or to use learnt materials in new and concrete situations) 2.2.4 Questioning for analysis (for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material into its component parts so that it may be more easily understood) 2.2.5 Questioning for synthesis (for students to compose, to put materials together, to form a new one) 2.2.6 Questioning for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to judge the value of the material for a given purpose) 3. Investigation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3.1 Purpose and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2.1.1 The purposes 2.1.2 The object 3.2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2.2.1 IRF (Initiate-Response-Feedback) analysis on classroom discour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