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蓝莓产业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蓝莓产业问题与发展

我国蓝莓产业问题与发展

我国蓝莓产业问题与发展高建华;高鲲【摘要】蓝莓以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被称为"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抗氧化能力在水果和蔬菜中最强,抗氧化值(ORAC)高达2400/100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我国地域广大,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区,并有湿润海洋性和干旱大陆性气候,更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山区多、林草茂盛,并有多种野生蓝莓原生态分布。

【期刊名称】《新农业》【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蓝莓;联合国粮农组织;产业;抗氧化能力;大陆性气候;保健功效;营养价值;健康食品【作者】高建华;高鲲【作者单位】全国蓝莓发展协作组/丹东市高冠蓝莓研究开发中心;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2蓝莓以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被称为“世界水果之王”。

蓝莓抗氧化能力在水果和蔬菜中最强,抗氧化值(ORAC)高达2400/100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我国地域广大,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区,并有湿润海洋性和干旱大陆性气候,更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

山区多、林草茂盛,并有多种野生蓝莓原生态分布。

试验表明,现已引进的半高灌、北高灌、南高灌和兔眼4种蓝莓在我国都有理想的适栽区。

蓝莓栽培需要有酸性土壤,据统计我国酸性土总量达到30亿亩,其中适合蓝莓生产的酸性土壤至少有1.5亿亩,仅辽宁就有200万亩强酸性(pH值4.5~5.5)耕地,而酸性土壤(pH值5.5~6.5)多达1340万亩。

目前我国栽培蓝莓总面积已超过5万亩,重点分布在辽宁(现为国内最大的栽培蓝莓区)贵州、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区。

利用有利的生态条件积极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不仅填补我国市场空白、促进果业产品结构调整,而且能够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目前栽培水平下,蓝莓亩产可达800~1200公斤,效益2万~3万元。

《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指南》

《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指南》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指南》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指南》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指南》一、蓝莓栽培概述蓝莓栽培概述蓝莓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起源于北美洲,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下是关于蓝莓栽培的概述,包括蓝莓的起源与分布、分类与品种以及营养价值与经济意义。

蓝莓的起源与分布蓝莓起源于北美洲,最早由美洲原住民用于食品和药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莓逐渐被引入到世界各地,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蓝莓的种植,如美国、加拿大、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在我国,蓝莓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蓝莓的分类与品种蓝莓根据其果实颜色和成熟时间可分为两大类:高山蓝莓和低山蓝莓。

高山蓝莓果实颜色较深,成熟期较晚;低山蓝莓果实颜色较浅,成熟期较早。

此外,根据果实的形状和大小,蓝莓还可分为圆果蓝莓、椭圆果蓝莓、扁果蓝莓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蓝莓品种有东北蓝莓、蓝莓王、珍珠蓝莓、蓝珍珠、蓝精灵等。

蓝莓的营养价值与经济意义蓝莓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

研究发现,蓝莓具有改善视力、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功效。

因此,蓝莓被誉为“水果中的黄金”和“抗氧化之王”。

从经济角度来看,蓝莓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首先,蓝莓市场需求旺盛,售价较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其次,蓝莓种植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口感鲜美的小型浆果,具有高纤维、低糖分和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食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增加,蓝莓消费量逐年增加,全球蓝莓产业迎来了显著增长。

本文将对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蓝莓产业的现状(一)产量和种植面积目前全球蓝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留美农业和科技学会(IRTA)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约9.5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约27.3万公顷,年均增长率约为9.3%。

蓝莓的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智利、西班牙和南非等,这些国家的蓝莓产量占据全球的绝大部分。

(二)消费市场蓝莓消费市场逐年扩大。

据国际蓝莓组织(IBO)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消费量从2000年的约5.5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约26.2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9%。

蓝莓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的蓝莓消费量最大,占据全球消费总量的40%左右;欧洲地区的蓝莓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的市场需求旺盛;亚洲地区的蓝莓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中国的蓝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三)贸易全球蓝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际蓝莓组织(IBO)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贸易量从2000年的约3.1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约15.4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1.5%。

主要的蓝莓贸易国家包括美国、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蓝莓进口国和出口国;智利是全球最大的蓝莓出口国之一,其蓝莓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50%左右。

二、蓝莓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与种植方式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蓝莓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创新。

现代蓝莓种植采用温室和大棚种植方式,可以在全年提供优质的蓝莓供应;无土栽培和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蓝莓的精准管理和远程监控。

智利:2023

智利:2023

2023年第40卷第12期占智利苹果出口总量的14%,其次是哥伦比亚(13%)和巴西(10%)。

蓝莓位居第四,出口量为7.3万t(下降19.5%),离岸出口额3.27亿美元(减少8.8%),占鲜果出口总额的6.7%。

美国(48.6%)和荷兰(19.3%)是智利蓝莓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资料来源:Odepa,清浅/摘译)乌兹别克斯坦:柑桔等水果进口增加宏观经济与地区研究所的专家对2018—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猕猴桃与柑桔类水果(甜橙和宽皮柑桔)、腰果、椰枣的进口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

与2018年相比,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猕猴桃及柑桔、腰果和椰枣的进口大幅增长。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经济持续增长。

2018—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强劲的经济增长对水果进口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平均GDP增长5.3%,人口增长1.9%。

有利的宏观经济条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8年的1604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255美元,促进了2018—2022年32.1%的实际人均收入增长。

取消进口关税。

2021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对柑桔进口实行零关税制度,并随后延长,这对水果进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的零关税有效期至2024年1月1日。

食品零售业扩张。

营销研究显示,2015—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现代零售市场的年均增长率为17%,其中超过58%的销售额归因于食品零售。

到2026年,现代零售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份额可能会翻番。

就进口量而言,与2018年相比,2022年以下水果和坚果的进口增长显著:腰果增长8.2倍,椰枣增长7.6倍,宽皮柑桔增长6.6倍,猕猴桃增长4.7倍,甜橙增长3.9倍。

(资料来源:Uzdaily,清浅/摘译)南非:柑桔出口增长低于预期2023年出口季,南非柑桔种植者共出口柑桔1.651亿箱(15kg/箱)。

虽然比去年增加了约80万箱,但仍比今年开始时的预估数量少50万箱,离未来4年出口量达到2亿箱的目标尚远。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前言近年来,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逐渐兴起,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产量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的蓝莓种植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智利、中国等。

据预测,未来几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竞争格局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蓝莓种植企业和深加工企业。

一方面,蓝莓种植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和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深加工企业需要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品质的产品。

在竞争格局中,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些企业往往能够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趋势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蓝莓作为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备受青睐。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蓝莓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再次,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蓝莓种植和深加工技术的创新,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种类和更高品质的蓝莓产品。

此外,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多,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同时,发展趋势显示,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企业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顺利抓住市场机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的简要内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市场报告和研究文献。

秘鲁:2024年蓝莓产量下降

秘鲁:2024年蓝莓产量下降

Vol.41No.042024 China Fruit News甜橙产量为1580万箱,比上产季下降了62%;葡萄柚产量为181万箱,比上产季下降了46%。

美国柑桔产量排名前五的县包括波尔克(352万箱)、高地(278万箱)、德索托(226万箱)、圣露西(210万箱)和亨德利(187万箱),共占美国柑桔总产量的69%。

在美国柑桔类水果中,甜橙产量占87%,葡萄柚占10%,宽皮柑桔占3%。

(资料来源:,禾本/摘译)美国:2024年加州柑桔形势看好尽管面临着无数挑战,包括缺水、劳动力短缺和柑桔木虱威胁,美国加州的柑桔种植者对当前产季仍然保持乐观。

加州鼓励果农采取创新战略来缓解上诉问题并保持竞争优势。

缺水是加州柑桔产业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果农不得不采用更高效的灌溉技术,在不影响柑桔品质的情况下优化用水。

面对劳动力市场短缺,果农们正在探索机械化作业方案,以确保在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能够顺利进行果实采收。

柑桔木虱可能是加州柑桔果农面临的最大挑战,这种害虫可携带对柑桔产业而言致命的柑桔黄龙病病原菌。

目前,柑桔园的柑桔木虱监测和管理措施已经到位,以遏制柑桔黄龙病的威胁,保护加州柑桔产业。

虽然存在上述挑战,但强劲的市场需求和有利的天气条件仍支撑着加州柑桔产业,为提高柑桔产量奠定了基础,2024产季加州柑桔产业形势看好。

(资料来源:Agnetwest,禾本/摘译)韩国:苹果生产面临危机韩国正在努力解决因苹果短缺导致的价格飙升问题,被称为“苹果通胀”危机。

今年3月上旬,韩国苹果的批发价格已飙升至4.11美元/kg,较去年同期上涨97.33%。

苹果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导致新鲜水果整体价格同比大幅上涨41.2%,这是30多年来韩国整体水果价格的最大涨幅。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多种因素。

一方面,受不良气候条件影响,韩国2023年的苹果产量相比上年暴跌30%:春季霜冻、寒冷天气、频繁降雨和苹果炭疽病的暴发严重阻碍了苹果生产,导致苹果严重短缺。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的采收与贮藏
采收
蓝莓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批采收。一般当蓝莓果面由白色转 为深蓝色时即可采收。
贮藏
蓝莓贮藏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可采用冷库贮藏。贮藏前要清 洗干净并除去破损、腐烂的果实,贮藏期间要保持空气流通 ,并定期检查贮藏情况。
04
蓝莓栽培前景与挑战
蓝莓栽培的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蓝莓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认可,对蓝莓的需求也在不断 增长。
整形方式
根据蓝莓的生长特性和品种特点选 择合适的树形,通过修剪和牵引使 树体结构合理、分布均匀,有利于 提高蓝莓产量和品质。
03
蓝莓栽培管理
蓝莓的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选择疏松、通气性好、排水良 好的土壤,同时要注意土壤酸 碱度,蓝莓适宜生长在pH值为
4.5-5.5的酸性土壤中。
肥料管理
蓝莓对肥料需求较高,特别是 氮肥,但在生长季不能施用过 多,否则会影响其生殖生长。
经济效益高
蓝莓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水果,其栽培经济效益较高,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 收益。
蓝莓栽培的技术挑战
生长条件要求高
蓝莓对土壤、水源、气候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仔细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生长 环境。
繁殖与栽培技术难度大
蓝莓的繁殖和栽培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蓝莓栽培的产业发展
02
蓝莓栽培技术
蓝莓的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
选择成熟、饱满的蓝莓种子, 进行催芽、育苗和移栽。
扦插繁殖
选用健康无病害的蓝莓枝条,进 行扦插、养护和移栽。
分株繁殖
将蓝莓植株分成若干小株,分别移 栽。
蓝莓的园地选择与规划
土壤选择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 酸性土壤,同时考虑土壤的肥

蓝莓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我国产业化发展前景探讨

蓝莓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我国产业化发展前景探讨

蓝莓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我国产业化发展前景探讨摘要:蓝莓被称为“水果皇后”和“浆果之王”,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营养价值丰富。

蓝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我国蓝莓的产业化栽培进展比较缓慢,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水果生产大国的国情不相符。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到蓝莓的经济价值,并探索其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了蓝莓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概述了我国发展蓝莓的有利条件,并为我国蓝莓产业化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蓝莓;经济价值;产业化发展一、蓝莓的保健作用及经济价值1. 蓝莓的保健作用蓝莓又名蓝浆果,为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桔属( VacciniumL. )小浆果类果树,原产北美。

其果实肉质细腻、酸甜适度、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多种老少皆宜的食品。

除含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熊果苷、蛋白质、花色苷、类黄酮、叶酸、食用纤维以及钾、铁、锌、钙等矿质元素。

这些物质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使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防癌、抗癌;解除眼睛疲劳,改善视力;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降低心脏疾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功能,成为当今世界果品发展中方兴未艾的小果类果树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由于蓝莓的保健作用,其鲜果和加工品消费量不断上升。

在1981年-1990年间,美国的人均鲜果和加工品的消费量增加了50%。

目前,含有蓝莓的加工产品有1500多种,包括果酒、果汁饮料、乳制品、糖果、干果、烘焙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以及果酱等,产品类型比较丰富。

在不足百年的栽培时期内,全世界栽培面积已达8万多公顷,其中北美占90%左右。

产量也有1970年的4. 54万吨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3.5万吨以上。

1920 年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进行了蓝莓的引种和栽培,包括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利越橘产业现状吴林,刘海广,李怡爽,李亚东,张志东(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长春130118)摘要:介绍了智利越橘的研究与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生产区域分布、品种选择、气候土壤条件及栽培技术、采收和市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越橘产业智利2000年以来,世界越橘生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7年,越橘栽植面积在8年时间里增长了51%。

新增生产地区是北欧、西班牙、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海岸、智利和亚洲一些地区。

作为对北半球市场“反季节”生产的新兴种植国家,智利的越橘生产发展迅速,并且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笔者曾在2001年赴智利考察越橘生产,2008年12月1—8日又再次对智利越橘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

我国与智利同属越橘的新增商业生产地区,智利越橘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越橘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智利越橘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智利没有野生的越橘分布。

1979年,Patricio San Martin博士率先从美国引入亚特兰大(Atlantic)、蓝丰(Bluecrop)、蓝线(Blueray)、瑞恩科斯(Rancocas)、斯坦利(Stanley)和考克(Concord)6个越橘品种,在INIA CRI-Remuhue 研究所的La Pama Center建立了0.2 hm2引种栽培试验园。

1990年,从产量、果实品质、耐贮运能力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综合评价,筛选出蓝丰品种,并在果树生产中推广应用。

智利越橘的商业化栽培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2年,高丛越橘栽培面积为240 hm2,兔眼越橘栽培面积为160 hm2。

从1992年开始,智利越橘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2001年底,全国栽培面积达到1 800 hm2,总产量10 000 t。

此后,栽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2007年栽培面积达到10 763 hm2(高丛越橘与兔眼越橘合计),2007/2008年度产量达到35 500 t,其中86%作为鲜果利用。

21世纪以来,尽管世界范围越橘生产呈现增长趋势,但智利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其他地区,智利已经成为南半球最重要的越橘出口国,2004年出口量达到10 000 t。

2 越橘生产区域分布智利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其生产越橘时间是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此期间正是美国和欧洲主要消费市场越橘鲜果的供应断档期。

该国越橘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纬29°~42°之间的3个区域,其中约11%分布在北部地区(IV、V和RM地区,南纬29°10′~33°50′),33%分布在中部地区(Ⅵ、Ⅶ和Ⅷ地区,南纬33°50′38°10′),32%分布在南部地区(Ⅸ和Ⅹ地区,南纬38°10′~43°55′)。

智利北部地区冬季干热,仅有200~600小时的低温累积,夏季炎热,被认为是非传统越橘种植区,由于该区栽植越橘的鲜果采收期早于中部地区,10—11月较高的果实售价使当地的许多种植者选择栽植低冷温需求量的南高丛品种,如科金博 (Coquimbo)近年已新建一定规模的越橘生产基地,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地区已有13年的越橘栽培历史。

从圣地亚哥(Santiago)向南到特木科(Temuco)为智利的中部越橘产区。

该区的特点是土壤为沙土,气候干旱,降雨量低,尤其是圣地亚哥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50 mm,而且集中在冬季。

但智利采用土壤营养液施肥,获得了栽培成功。

此地区为南高丛和兔眼越橘主要产区,仅特木科地区附近有北高丛越橘栽培,其果实成熟期比南部地区早7~14天,市场价位好。

兔眼越橘果实成熟期晚(一般在1—2月成熟),风味较差,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渐被淘汰。

生产上主要以发展南高丛越橘为主,在每年11月供应国际市场。

从特木科(Temuco)向南到奥索尔诺(Osorno)为智利的北部越橘产区。

该区属海洋性气候,较温和,冬季最低气温-2℃,冬季低温累积量小,春季温暖,夏季炎热。

年降水量1 200 mm。

土壤类型从沙土到粘重土壤,从低pH值到高pH,有机质含量8%~12%。

此地区为南高丛和兔眼越橘主要产区,果实采收期在12月至翌年3月。

3 越橘品种选择智利越橘以鲜果出口为主要目标,一般海运至北美地区需要15~25天时间,再加上包装、贮藏7~15天及7天的货架供应期,所以要求鲜果贮藏时间在30~45天。

因此,果实耐贮运能力强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智利早期发展的北高丛品种中的赫尔伯特(Herbert)、北春(Northcountry)和蓝天(Blueheaven),虽然果实风味好,但由于耐贮运能力差,在后期发展中被逐渐被淘汰。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点发展蓝丰、伯克利(Berkeley)、康维尔(Coville)、埃利奥特(Elliott)、泽西(Jersey)。

其中蓝丰、康维尔、伯克利、泽西作为中熟品种,埃利奥特作为晚熟品种发展。

蓝丰是北高丛越橘表现最优良的品种,果实整齐,大小一致,适应性强,果实质地硬,采收后,颜色、质地变化缓慢,耐贮运能力很强。

该品种在智利一直是主栽品种,栽植面积占北高丛越橘总栽植面积的60%以上。

早熟的北高丛品种,如早蓝(Earliblue),由于果实耐贮运能力差,栽培很少。

主要以北部和中部地区生产的南高丛越橘品种供应早期市场,主栽品种有奥尼尔(O'Neal)、密斯蒂(Misty)、佐治亚(Georgia Gem)和马里巴(Marimba)等。

采用蓝丰延迟成熟或贮存方法达到在3月供应鲜果的目的。

2003年,智利中部越橘产区最主要的栽培品种是奥尼尔和都克,而伯克利、布鲁吉塔和埃利奥特居中。

通过对20个种植者所选品种研究发现,对奥尼尔和都克选择率高达75%和70%;伯克利、布鲁吉塔和埃利奥特3个品种的选择率为30%;对喜来、北卫(Patriot)、蓝丰的选择率为20%;对丹尼斯(Denise Blue)、蓝线、蓝金(Bluegold)品种的选择率为15%;对斯巴坦、康维尔的选择率为10%;其余为5%。

是不是一个品种类型(是,都是高丛类型)据Strick(2007)和Strick and Yarborough(2005)报道,美国最普遍选用的北高丛越橘品种是蓝丰、泽西和都克,最多选用的南高丛品种是奥尼尔、蓝片(Bluecrisp)和瑞维尔(Reveille)。

而南高丛品种奥尼尔和北高丛品种都克是也是智利的主栽越橘品种。

智利快速发展的越橘产业更需要适宜不同区域特点的品种,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不断引入筛选新品种。

在过去的10—15年时间里,福罗里达大学培育出南高丛越橘品种,将越橘的种植区域扩展到低纬度地区,如美国福罗里达、加利福尼亚、阿根廷中部地区,扩大了生产范围,形成越橘市场新的竞争局面。

借鉴美国的经验,近年来,智利在北部和中部自然条件特殊的低纬度越橘产区大力发展南高丛品种。

都克(Duke)作为一种早熟北高丛品种发展较快。

布鲁吉塔(Brigitta)、蓝金2个新品种表现优良,喜来(Sierra)和陶柔(Toro)有取代蓝丰的趋势。

在越橘产业发展过程中,智利的果树科研人员认识到,一些美国越橘品种在智利特定区域的生态条件下表现不佳,多数美国品种也不能很好地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因此,P.D.S. Caligari等已在近年开展了越橘新品种选育工作。

试验在越橘主要生产区进行,采用原有品种和新选育基因型比较试验。

4 越橘栽培技术栽植时间在春、秋两季,1-2年生苗木。

高密度栽培(3333-6666株/hm2),株距1m,行距为3米或1.5m。

植株栽后14-18个月开始结果,主栽品种为奥尼尔和密斯蒂。

估计本区域有70%面积树龄1-3年,30%面积树龄4-13年。

果园100%使用滴灌。

土壤pH调节采用硫磺粉,然后通过硫酸肥料或磷酸肥料的施用进一步酸化土壤。

越橘植株生长受高pH值和盐化土壤强烈限制,栽培上尽量避免选择此类地块。

部分地区土壤中由于碳酸钙的存在,使pH降到6以下难度加大,需进行更细致的土壤改良。

松树锯末作为覆盖物,特别是土壤中粘土超过15%时进行覆盖,可有效改良土壤。

灌溉用水水源与水质选择是很重要的问题。

由于部分水源水的电导率高和钠离子的含量高,增加了植株发生盐分胁迫的可能性,需要对灌溉用水进行调整,同时实践证明充分的灌水有利于植株正常生长。

另外由于高温等因素,容易导致失水过多,导致根系生长受到限制,使整个生长季对水需求量大。

在Elqui Valley(Vicuna)一些果园通过遮阳网遮阴来减低太阳光强。

塑料大棚目前使用还不普遍,但在近期,会有更多越橘种植采用,Curracavi地区一个老越橘园,采用塑料大棚起到了提早成熟、减少霜害、防止花期降雨功能。

植株采用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冬季修剪有利于生长和丰产。

冬季修剪主要措施有疏剪、剪花芽等,其中种植第一、二年的幼树以去花芽、去弱枝为主;成龄树以疏剪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等,对5、6年以上枝条要及时回缩,成龄树也采用剪花芽方法去掉一部分花芽。

夏季修剪主要方法有疏花、疏果、新梢回缩等。

为实现早结果、好品质的生产目标,多数地区加强了栽培管理,主要管理措施有:降低土壤pH值,减少盐害威胁,供应充足水分。

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5 采后贮运技术相对完善智利越橘鲜果主要外销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有成熟的采收、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

出口的鲜果通常采用手工采收,用黑色遮阴网对采收后暂置地头的鲜果遮阴处理,然后快速运到预冷车间,总体称重、记录,预冷至4 ℃,进入1~3 ℃冷藏间备分选。

分选机器产自新西兰,分选能力为24 t/7.5小时,用工20人左右,机器直接剔除软果、破损果、带果柄果,人工检查继续剔除,自动辅以人工称重。

针对亚洲和北美市场采用125g/盒包装,纸质外包装,每包12盒。

对英国出口采用225g/盒包装,同样纸质外包装,每包12盒。

贮藏温度-1℃-0℃。

包装后采用冷链运输,一般选用20英尺冷藏集装箱,可装载6 t左右纸质外包装的越橘鲜果。

从工厂冷库直接装货,此过程无温度变化。

运输到亚洲一般需要27天左右,运到后即入冷库贮藏,随用随出库,可销售30天左右。

6 智利越橘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6.1 引种试验和品种区域化工作滞后于产业发展在智利越橘产业发展早期,由于引种试验的研究贮备不足,前期试验性种植和品种区域化工作滞后于越橘产业发展,不同生态区域的品种选择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一些损失。

如北春、埃利奥特、兔眼越橘等品种在未经前期试验性种植研究的情况下,即在生产中应用,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现北春、蓝天、赫尔波特等品种果实耐贮运差;埃利奥特、蓝线、蓝乐果实偏酸;兔眼越橘成熟期晚,果实风味差等问题,但已经发展到一定面积,不得不全部更换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