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高一语文12月份统测卷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怪癖(pǐ)犄(j ī)角蛮横(hèng)瞠(chēng)目结舌B.驯(xùn)良恪(kè)守田塍(chéng)桑梓(zǐ)C.跬(guǐ)步纤(qiàn)绳句读(dòu)锲(qì)而不舍D.衽(rèn)席六艺经传(zhuàn)桂棹(zhào)愀(qiǎo)然2.下列各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急燥烦锁斑斓金璧辉煌B.舟楫睥将共震怨天尤人C. 迷惘祈祷翱翔引吭高歌D.暇想斐薄骐骥针砭时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上海市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安排,精心准备,进一步落实了试卷运送、保管环节。

②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③警官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A.周密云集振聋发聩B.严密聚集振聋发聩C.周密云集震耳欲聋D.严密聚集震耳欲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D.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现在看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不够慎重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向左邻右舍请教。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D.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鳖。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郁乎苍苍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梦亦同趣D.君子生非异也7.下列加点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上食埃土B.下江陵C.日与其徒上高山D.乌鹊南飞8.与“学于余”句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游于赤壁之下D.是岁,元和四年也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高一语文12月测试卷

高一语文12月测试卷

高一语文12月测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A.斗.牛之间(dǒu )修葺.(qí)双栖.(xī)外甥.(shēng)B.水波不兴.(xīn)先妣.(bǐ)如晤.(wù)笃.厚(dù)C.酾.酒临江(shī)垣.墙(huán)泠.然(lín)领衔.(xián)D.外强中干.(gān)眷.属(juàn) 艳羡(xiàn) 镌.刻(ju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边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往行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B.整整十年,中国足协制造“国奥队”这个系统工程已被事实证明是“豆腐渣工程.....”。

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四年耗费几百万的国奥队失败,则完全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C.只有战略准确,细节才会有意义。

如果只顾细节,忽视战略,盲目执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汪国新画马更具特色,骐骥骅骝,或振鬣奋蹄,或悲嘶怒鸣,多姿多彩,无一雷同,且与战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各国的经济繁荣。

B.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持续减少,当前仅存两千多只。

C.中国电影非常像换季的美人,急于抢占时髦之先,换妆改颜,于是,难免陷入不顾自身条件强行起飞而遭致观众白眼的尴尬。

D.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人,很多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4、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②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③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显示出来的。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月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旨在了解世界文学而进行的作品选择将因人而异:它不仅取决于一位读者为满足这个高尚的需求能够牺牲多少时间和金钱,还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

对这个人也许柏拉图是最可敬的智者,荷马是最可爱的诗人,对于他,柏拉图和荷马始终将成为全部文学的中心;可对另一个人,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也将是另一些名字。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

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④伴随着战争剧《铁血红安》在央视的热播,针对观众们的猜想,该剧的编剧朱苏进表示,主人公刘铜锣没有特定的人物_________,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将军的共同点。

A. 遏制只有信手拈来原型B.遏止于是游刃有余原形C.遏制甚至信手拈来原型D.遏止以致游刃有余原形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 “雅” “颂” “赋” “比” “兴”。

《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

B.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和《汉书》《后汉书》《左传》合称“前四史”C.《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巴金晚年写的《随感录》被誉为一部“讲真话的书”。

D.“新格律诗派”亦称“新月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

新格律诗最突出的特征是讲求“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千秋文化诗意解张同吾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曾诞生了许多才情卓绝的诗人,他们创作出的想象神奇、构思灵妙、语言精湛、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的诗篇不胜枚举。

这些作品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都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江河,它们像熏风细雨一般,浸润着世代中国人的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文化性格、哲学理念和审美心理。

我们把当代人按照古典诗词的艺术法则、美学范式和表现程式创作的诗词,称为旧体诗词。

当下旧体诗词创作呈繁盛态势,作者之众铺天盖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尽管其中多有平泛概念之作,却也不乏显现诗人禀赋和诗艺才华的诗篇。

名山含古寺,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浸染其中,如披神秘的面纱,含蕴氤氲的气氛。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12月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12月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12月月考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

前不久,一份由近十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的名单上,既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古代文学大家,也有鲁迅、老舍这样的近现代著名作家,更有韩寒、郭敬明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青春文学写手。

毫无疑问,网络让文学加速进入了娱乐时代。

几年时间里,网络文学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文学“神话”。

从描写青涩爱情的青春小说,到描写困惑和挣扎的成长小说,一阵阵风潮来而复去。

到2007年,以惊险、刺激见长的“盗墓小说”大行其道。

系列小说《鬼吹灯》至今已出版了多本,销量惊人。

某著名导演有意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版的《夺宝奇兵》。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网络的平民化气质使文学更具娱乐性。

在网络上,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千万的点击量。

不仅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纪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网络给“80后”提供了舞台,更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于是以“一文成名”者并不鲜见,一些作品或以精彩的故事、或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也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

网络上的原创作品,也成了出版商挖掘畅销书的“金矿”。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

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

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大都是经营管理类图书和时下热门的“说史”图书。

而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讲述都市情感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所包围。

文学类书籍在书店里受了冷落,却不代表读书的人少了。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全卷共150分。

②考试时间:全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蓊蓊郁郁wěnɡwěnɡ弥望mí一椽破屋chuán蕈菌xùnB.四牡骙骙kuíkuí猗郁qī夙兴夜寐sù偭规矩而改错miǎnC. 雨雪霏霏yǔ鸷鸟zhì溘死kè攘诟ɡòuD. 青青子衿jìn玉玦kuài自缢yì戮力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惦念水泻不通打搅苍桑B. 烦燥一翻好意不祥抉择C. 纯碎迫不急待滞留敷衍D. 时辰生死攸关推销驰骋3. 选出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我计算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

②每逢遇到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

③在那里,我有几位的老师,照理说,应该在数学方面得到深造。

A. 推行推崇怠慢卓越B. 推崇推行冷漠卓越C. 推崇推行怠慢卓著D. 推行推崇冷漠卓著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三岁的孙子抓起笔在画布上一通乱画,爷爷即将完成的作品顷刻间变得面目全非。

B. 这所中学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大家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相处愉快。

C. 大概是星期天玩得太过火了吧,周一上课时大家一个个暮气沉沉,提不起精神来。

D. 走进园林,只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鬼斧神工,令人不禁啧啧称奇,大加赞叹。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天,清华大学的教授们聚到一起能不能破格把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的问题。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遒劲./劲.草贫瘠./脊.梁锲.而不舍/契.约给.以/给.予B.什刹.海/刹.车慰藉./狼藉.桂棹./泥淖.月晕./晕.车C.褪色./颜色.殡.仪馆/妃嫔.炮烙./烙.印嗥.叫/翱.翔D.熨.帖/熨.斗隽.永/隽.秀充塞./堵塞.悲怆./寒伧.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战栗坍圮一愁莫展雾蔼B.屏窒艾篙毛骨耸然狙击C.蜇居发轫直接了当怪癖D.缔造饿殍铩羽而归凄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敞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B.杭州的餐饮业与其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没有互为支撑形成共生共赢的局面,从而导致城市餐饮文化也方兴未艾....,难以做大做强。

C. 如果我们总是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能的人,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D. 国庆期间,各大旅游景区到处是游玩的人,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 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C.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

5.下列对联,最不适合校庆的是:()A.贵客盈门皆欢笑,共赏百年佳绩;嘉宾满座齐畅谈,同庆不尽辉煌。

B.胜友如云,举隆仪,同聚庆功会,不亦乐乎;涉园成趣,挥彩笔,再描育才图,诚为壮哉。

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一百八十年辛苦耕耘迎来满园桃李艳;六万五千日呕心教诲输送全国桑梓英。

6.以下是香港大学2009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怎样看待男生和女生的地位?你怎样看待上海闵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

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语文学科高一年级第I卷 (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

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

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

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德的根本,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伦理思想资源。

“善事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

这首先指“能养之孝”。

孔子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要求“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敬亲之孝”。

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那么,怎么才算敬养,怎么才算孝子之行呢?《孝经》中提出来了“五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也,然后能事其亲。

”现在社会的深刻变化,引发了传统孝道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首先,生产方式的改变引发家庭关系变化。

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主要靠经验,而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值得社会尊重,故而老人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但在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地位都超越长辈时,他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便会加大,而老人们的地位难免会“边缘化”。

其次,民主政治取代封建孝治。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要求臣子对自己尽“忠”而鼓吹百姓们行“孝”,“忠孝”也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

而在当今社会中,古时的“父母官”变成了当今的“人民公仆”;那时的“子民”“草民”,而今变成了“公民”“国家的主人”;执政党的理念,也转变为各级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江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12月份统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教师:何云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植物生产塑料最近,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利用植物”制成的电器外罩和汽车配件等塑料产品。

这表明,利用玉米或者甘蔗等农产品为原料所制成的“聚乳酸”塑料,已经开始在各个不同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应用。

但是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造的塑料比较起来,利用植物制造的这种聚乳酸塑料,成本较高,而且在60度左右就会变形。

由于存在这些缺点,这种材料至今难以普及。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非常看好聚乳酸。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植物作为原料。

且聚乳酸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和地球变暖两大难题做出巨大贡献。

聚乳酸是一种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生物分解”的塑料。

所谓容易被生物分解,就是说,这种塑料不久就会被微生物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在这里,微生物对聚乳酸所起的作用,同微生物在堆肥中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传统的塑料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他们在自然环境下不会分解,因此越积越多,结果造成了污染海洋和破坏生态系统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全世界都十分重视对废物再生利用,可是,如何处理那些无法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始终是困惑着人们的难题。

大量使用能够被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为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这个难题提供了希望。

聚乳酸在大气中遇火也不会燃烧,这是它受到各家企业关注的一个很大的优点。

聚乳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螺旋结构。

如果使它变成晶体,就有可能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但是,聚乳酸变成晶体后,就失去了透明特性。

若要保持透明特性,就只能把它应用于不高于60℃的环境。

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所制成的产品是透明的。

要求不透明时,需使用结晶聚乳酸,但是聚乳酸的结晶过程十分缓慢,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富士通公司在2009年1月推出了一种其外壳使用了聚乳酸的笔记本电脑。

据该公司的发言人介绍,这种聚乳酸是用玉米制成的,由于在其中掺入了一种叫聚碳酸脂的合成树脂,保证了这种新材料具有同传统的塑料外壳一样的耐热性。

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十分看重聚乳酸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生物吸收特性,因此,对它进行了积极的临床实用研究。

例如,如果把聚乳酸用作医治骨折的结合材料,那么,随着断处的愈合,聚乳酸会逐渐被分解,最终完全消失。

而且,聚乳酸分解以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它们被代谢后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目前,这种聚乳酸已经被制成医疗器具,被用于医疗实践中。

在日本,市场上已经能够买到由Tkiron公司生产的这种医疗器具。

1.根据文意,下列对“聚乳酸”优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聚乳酸是利用玉米、甘蔗等植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塑料。

B.聚乳酸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变成无害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C.聚乳酸虽然耐热性差但在大气中遇火不会燃烧。

D.聚乳酸材料能够在人体内被分解和吸收。

2.下列对“聚乳酸”的一些缺陷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一旦达到60℃聚乳酸就会变形,所以它只适合应用于不高于60℃的环境。

B.由于耐热性差和强度低,超过60℃聚乳酸就会迅速地结晶而失去透明性。

C.使用聚乳酸虽然很环保,但是含有聚乳酸的产品极容易被生物分解掉。

D.由于聚乳酸耐热性差和强度低再加上生产成本高,这种材料至今难以普及。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聚乳酸的出现解决了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和地球变暖两大难题。

B.大量使用能够被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将有望解决如何处理那些无法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这个困惑着人们的难题。

C.富士通公司生产的外壳使用了聚乳酸的笔记本电脑告诉我们,只要掺入一种叫聚碳酸脂的合成树脂,就能保证聚乳酸塑料具有同传统的塑料一样的耐热性。

D.在医学临床实用研究中,聚乳酸在人体中“完成使命”后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直接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二、基础知识题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凋.谢(diāo)似.的(sì)廿.四桥(niàn)潜.意识(qiǎn)B. 驯.鸽(xún)脉脉..(mî)一椽.破屋(chuán)潭柘.寺(zhã)C. 袅娜.(nuï)参差..(cēn cī)点缀.(zhuì)蓊.郁(wēng)D. 混.沌(hùn)平仄.(zâ)弥.望(mí)幽僻.(pì)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饱尝艰辛恣行无忌颓费色彩缓慢悠闲领略秋味B. 钟声幽远花木雕零姿态万千回味不咏鲈鱼大蟹C. 焦躁不安俨然类画隐逸恬适眷恋之情迫不急待D. 落寞寂寥以情驭景一叶知秋不能自己秋蝉嘶叫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企业为实现全球发展收购欧美知名企业的名牌产品,与后者剥离低利润率产品业务的想法不期而遇....,今后类似的收购将接踵而来。

B.虚拟人进入中国电视剧标志着我国电脑特技技术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C.偏激而善良的言论,对于利用舆论监督,改进社会治理绩效而言,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苦.口良药...”。

D.“梅兰芳”走进日本动漫,在应用现代手段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方面,日本同行已风行一时....,国内原创动漫业界不禁议论纷纷。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战斗结束了,枪炮声仍在幽深的山谷中。

②一旦洪水,被缩小的湖泊河川更容易泛滥。

③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

④接连在原是的亚洲的土地上。

A、回应爆发苍凉凄凉B、回荡爆发苍茫凄凉C、回应暴发苍凉荒凉D、回荡暴发苍茫荒凉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回答问题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②。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①黍(s hǔ):亦称糜子。

我国北方栽培多,子粒可食用或酿酒。

②乐土:与下文的“乐国”、“乐郊”,都是劳动人民向往的安居乐业的地方。

③爰(yuán):焉,于是。

所:处所,地方。

9.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我肯顾(顾及、照管)莫我肯德(道德、品德)莫我肯劳(慰劳,抚恤)B.无(同“毋”,不要)食我黍三岁(多年)贯女(通“汝”)C.逝(通“誓”)将去(离开)女D.谁之(语助词,在此表示反诘语气)永号(长叹)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莫我肯顾A.秋以为期B.俟我于城隅C.非为织作迟D.相见日常稀11.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2)12.诗句默写(10分,每空一分)(1)《氓》一诗中劝喻女子不要沉溺于情爱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2)《离骚》里作者直接抒发哀叹百姓生活艰难的句子是,。

(3)对酒当歌,!,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4)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 ,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3.本诗表现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分)14. 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

(22分)暗香皓明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

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②我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

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

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在那个时候才关的。

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

直到。

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

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

我们的心湿漉漉的。

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

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15.文章思路清晰,请从“闻香”开始,理出本文思路,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4分)答:闻香――16.文章中“桂花”的特点是什么?“看门老人”的特点是什么?(6分)(1)桂花:(2)老人:17.文中画线句子“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的含义是什么?(6分)18.试谈文章标题在文中有什么意思。

(6分)六、语言运用(10分)19.仿照下面的一段话的句式,换一个话题仿写一句话。

(5分)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答:20.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5分)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