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妊娠母猪各阶段管理要点

妊娠母猪各阶段管理要点
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妊娠母猪各阶段的管理要点,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
咱先说说妊娠初期,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得稳稳当当。
母猪刚怀上,得让它安静舒适,别受惊吓。
就像咱们人刚怀孕,也得小心翼翼,对吧?这时候饲料不能给太多,不然母猪长得太胖,肚子里的小猪可就难受啦!你想想,要是房子地基打得太厚实,房子反而不好往上盖,是不是这个理儿?
到了妊娠中期,母猪的胃口慢慢变大啦,就像我们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容易饿。
这时候饲料要适当增加,营养也得跟上。
但也别乱喂,得讲究个平衡。
好比做饭,盐多了不行,糖多了也不行。
而且得让母猪多活动活动,增强体质,这样生小猪的时候才有劲儿,就像运动员比赛前得好好训练一样。
再说说妊娠后期,这可是关键时期。
母猪肚子里的小猪长得飞快,就像春天的竹笋,“噌噌”地长。
这时候饲料要加量,还要提高质量,蛋白质、维生素都不能少。
同时,要注意观察母猪的状态,要是它有啥不舒服,可得赶紧找兽医。
这就好比考试前的最后冲刺,得时刻保持警惕。
还有啊,整个妊娠期间,母猪的居住环境也很重要。
猪舍要干净、干燥、通风,不能又脏又臭,不然母猪容易生病。
这和咱们住的房子一个道理,谁愿意住在又潮又脏的地方呢?
另外,母猪的心情也得照顾好。
别老是大声呵斥它,要温柔对待,让它心情愉快。
这就像咱们上班,要是老板天天凶巴巴的,咱们能好好干活吗?
总之,妊娠母猪各阶段的管理可不能马虎。
只有用心照顾好母猪,才能迎来健康可爱的小猪仔,咱们的养殖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在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母猪的健康成长、生殖能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
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母猪进入妊娠期后,需要细致的饲养管理,以便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以下是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管理在母猪妊娠早期,应将其饲养在富有营养的环境中。
优质饲料能够为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仔猪出生时的存活率。
建议妊娠初期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如玉米、豆饼等。
中后期则应逐渐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使母猪在出生前适度肥胖。
疾病预防妊娠中的母猪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
因此,饲养管理时应保护母猪免受外界病菌感染。
一些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包括布鲁氏菌病、猪乳突病、副嗜血鸭蛋白菌病等。
为此,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空间管理在妊娠期,母猪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
多数母猪会变得行动不便,因此需要保持一个安静、有活动空间的环境。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是母猪最为繁忙的生长阶段,此时需要对母猪进行密切的监管和饲养管理,以下是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管理在哺乳期,母猪的能量消耗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给母猪提供更多的优质饲料。
此时的饲料应以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为主,如豆饼、鱼粉、糯米等。
哺乳初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母猪需要得到充分的营养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要。
疾病预防哺乳期的母猪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应定期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清洁卫生在母猪哺乳期,应保持母猪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期清理猪舍,使其保持干净、卫生。
既要保证空气流通,又要保证温度适宜,以便母猪产后恢复和乳汁分泌。
断奶后的饲养管理在随后的日子里,母猪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以使其身体能迅速适应非哺乳状态,并恢复到合适的食量和生产状态。
饲料管理断奶后的母猪食量会有所下降,此时饲料合理搭配非常重要。
应逐渐减少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增加粗饲料,如禾本科植物等。
养殖技术-分阶段管理妊娠母猪技术要点

养殖技术-分阶段管理妊娠母猪技术要点母猪饲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
”可见仔猪的出生素质很重要,而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仔猪的出生素质、窝产仔数及产仔窝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需按阶段饲养好母猪,以增加经济效益。
一、第一阶段(断奶至配种)1.管理目标:促进母猪发情,增加排卵数,增加窝产仔数。
2.短期优饲: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母猪专用饲料。
3.管理要求:后备猪在配种前14天开始短期优饲,经产猪从断奶第二天到配种采用短期优饲饲喂。
注意:对于不发情的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可用催情针和药物诱导发情,并饲喂优质的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通风卫生搞好、冬天防止冷应激、加强母猪运动。
引起母猪屡配不孕的病因主要有伪狂犬、猪瘟、蓝耳病、乙脑等疾病。
另外,哺乳期母猪的体重通常下降很大,短期优饲可以增加猪的排卵数,经产母猪宜28天断奶,初产母猪宜25天断奶,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产性能。
二、第二阶段(妊娠0-30天)1.管理目标:提高受精卵着床率。
2.饲喂要求:营养均衡的低能量妊娠母猪前期饲料。
配种当天不喂,前三天喂1.3-1.8公斤饲料,以后每头每天2公斤左右,不能多喂。
注意:此时的能量水平过高、采食量过高,能引起肝脏血液流速加快、体内黄体酮清除加快,能导致子宫乳分泌减少,造成早期胚胎死亡。
此时期还要注意妊娠发情和假妊娠。
三、第三阶段(妊娠30-75天)1.管理目标:调整母猪膘情,节约成本。
2.管理程序:可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饲喂的数量,饲喂妊娠母猪前期营养均衡的低能量饲料。
四、第四阶段(妊娠75-95天)1.管理目标:促进乳腺发育。
2.饲喂要求:使用妊娠母猪前期饲料、营养均衡低能量饲料,以每天每头2公斤为宜。
注意:此阶段是乳腺细胞发育时期,关系着泌乳能力大小。
若此阶段采食量过大,能量过高,母猪易得产后热,易引起仔猪的黄白痢。
另外,此阶段还要做好伪狂犬、蓝耳、口蹄疫、乙脑、大肠杆菌等疫苗的产前免疫接种。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母猪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叫妊娠期。
母猪妊娠期的饲养与管理,直接影响着母猪的产仔数、初生重、成活率和泌乳繁殖性能,对于养殖场的生产收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养猪行业有句众所周知的话:“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肥猪差十斤。
”此话形象地说明了仔猪初生重对于整个育肥阶段的重要性。
要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泌乳期生产性能,应深入了解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需求,重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猪胚胎生长发育的特点母猪妊娠期的胚胎生长发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胚胎前期。
胚胎前期的胚胎死亡率可达到40%,此阶段以保胎为主。
受精卵移动到子宫的各个地方进行定植,并开始形成胚膜、胚盘。
在胚膜、胚盘还未形成之前,如果遇到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营养供给不足、机械撞击和冷热应激等不良因素,都会影响胚膜、胚盘形成。
因此在妊娠母猪前期要细心护理,避免以上情况造成的损失。
同时,妊娠母猪前期增重及胚胎生长发育比较缓慢,所以在喂养管理方面不需要增加喂量,只要能够保持体况正常即可。
2.胚胎中期。
胚胎中期的胎儿死亡率可达到30%,此阶段以维持母猪健康为主。
这段时间母猪腹中的胎儿生长较快,胎儿在子宫内会出现排挤现象,容易使定植在子宫角中间部位的胎儿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这些胎儿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长而死亡。
此时若对母猪的管理粗暴,如以大声喧闹、用板子敲打、追赶踢踹等暴力行为对待母猪,都会刺激母猪,使之体内子宫血液循环受阻,加剧子宫内的胎儿相互排母猪吃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挤,从而增加胎儿的死亡率上升。
所以,应在配种前将母猪赶入各个栏位,而不要在配种后赶入,以方便配种,减少驱赶和发生拥挤情况,并增加饲料营养,确保腹中胎儿健康生长发育。
3.胚胎后期。
胚胎后期的胎儿死亡率可达到10%,此阶段要注意防止母猪流产。
这段时期母猪新陈代谢加快,体重增加较快,胎儿也迅速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母体和胎儿增重。
怀孕母猪的分段饲养法

怀孕母猪的分段饲养法
母猪是家畜养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每年可以产生大量猪肉及其它猪产品。
因此,正确的饲养方法对母猪的育种及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尤其在母猪怀孕期间,正确的饲养护理更显得重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它能够顺利分娩并出生健康的小猪。
一般来说,母猪的饲养方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怀孕后期、分娩后期及母乳喂养期。
首先是准备期,在此阶段应加强母猪的营养支持,使其强健起来,为迎接后续的生殖过程做好准备,有利于维持母猪的健康状况。
最主要的营养支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脂肪,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食物或饲料提供。
此外,在准备期,还可以为母猪提供维生素和氨基酸的营养支持,以增加其胚胎发育速度,有利于母猪胎儿健康成长。
接下来是怀孕后期,即第60天左右。
此时,母猪的内脏发育已经很成熟,生殖系统也处于兴奋状态,怀孕的胚胎也正在快速发育,此时的饲养应以均衡的营养为基础,以确保充足的营养支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提供保障。
此外,饲料中应含有大量的脂肪,以保证母猪有足够的能量,以及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
然后是分娩后期,此阶段应以母猪的母乳喂养为主,为母猪和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其他的营养要素可以通过饲料补充。
在此期间,母猪可能会出现一些疲劳症状,因此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以增强母猪的体力。
最后是母乳喂养期,此阶段母猪主要以母乳哺育小猪,饲料中应包含大量碳水化合物,以补充母猪耗费的能量,同时也应含有其他必要的营养物质,以促进小猪的成长发育和健康发育。
总之,通过正确的母猪的饲养方法,可以更好的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能够顺利完成生育过程,保证小猪能够安全、健康的出生。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

妊娠母猪营养管理制度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1. 能量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能量消耗增加,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胎儿的发育和母猪的生理功能。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具有高能量,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2. 蛋白质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蛋白质需求量增加,主要用于胎儿的发育和母猪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护。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满足其蛋白质需求。
3.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也会增加,特别是对于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更为显著。
因此,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其需求。
4. 饮水需求: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功能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要保证妊娠母猪充足的饮水量,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妊娠母猪的营养管理制度1. 怀孕前期(1-6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主要需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准备。
饲料可以适量增加,以满足母猪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同时,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母猪的全面营养。
2. 妊娠中期(61-90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开始迅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其发育。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量。
3. 妊娠后期(91-114天):在这个阶段,母猪的胎儿已经基本发育完毕,但体重依然在增加。
此时,母猪的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的成分,以满足其需求。
同时,还要继续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确保母猪和胎儿的全面发育。
4. 分娩前期:在分娩前几天,母猪的能量消耗会明显增加,需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分娩及哺乳后的恢复。
因此,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成分,以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并恢复健康。
5. 分娩后期:在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哺乳和恢复。
饲料中要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含量,同时继续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母猪和幼猪的全面营养。
妊娠母猪管理技巧

妊娠母猪管理技巧1、母猪妊娠判定: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整体表现发情周期未个股表现发情,基本上表示母猪已妊娠,其外部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欲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
除采行传统方法以外,尚有阴道活组织检查法、诱导发情检查法、X光透视法、超声波测定法、尿中雌激素测定法和血清沉降速度检查法等。
2、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08~120天,平均为114天,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三、三、三”来表示,即母猪妊娠期为3个月3周零3天。
3、母猪早产初期管理:妊娠初期指妊娠前0~40天,受精卵从输卵管向子宫移行,到达子宫部位大约需要15天,20天左右还不能着床。
受精卵在子宫子宫着床形成胎盘需要30~40天。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原因在于会造成胚胎损失,诸如跌倒、打架、饲养环境的突然变化、发热等。
妊娠初期胎儿发育急速,用不着特意充分考虑考虑胎儿发育的额外饲料,如果过量给料,母猪过肥会引起受精卵或胎儿罹难的死亡,使产仔数减少。
妊娠初期流产的一般征兆是:有的母猪厌食1~2餐,有的一点点精神不振。
4、母猪妊娠中期运营管理:妊娠中期指妊娠后第40到80天,胎儿通过胎盘在母猪阴道牢固的着床生长的时期,流产和死胎很少发生。
这一阶段由于胎儿生长缓慢,不必增加大量饲料,要给予一定的青绿饲料,减轻饥饿感,防止过肥,有利于通便。
饲料青绿饲料掺入丰富的维生素,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提高繁殖率,使仔猪健壮,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
5、母猪分娩后期管理:妊娠后期指妊娠其后80~110天,妊娠前半期胎儿发育很快,大体到110胎龄时就完全成熟。
为使母猪在产后迅速恢复体力,同时满足胎儿的生长需要生存以及为泌乳蓄积营养,必须增加饲料的供给量,比平时增多10~15%。
如果日粮商品价格不足,不仅胎儿发育不良、不整齐,仔猪很弱,育成率下降,而且也给母猪带来影响。
在营养方面,要注意钙、磷和维生素的供给。
要给予一些蛋白质饲料。
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方案

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方案
母猪产房:产房是怀孕母猪待产和生仔猪的地方,对环境的卫生及消毒情况要求较高。
在前一批怀孕生产的母猪离开后,要彻底清扫卫生,用水枪将地面冲洗干净,使用两种消毒液对产房进行全面的消毒。
母猪饲喂:怀孕母猪一般使用定量杯定时定量进行饲喂,防止母猪过胖压到小猪、小猪过大导致母猪难产等情况的出现。
在产前1个月左右喂母猪营养成分高的饲料,保证母猪营养;母猪生产后,可以喂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饲料,并逐渐提高饲喂量,在第七天时达到最大量。
母猪保健:怀孕母猪整个孕期的抵抗力都很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充分消毒。
进入产房前及母猪生产前,为母猪进行充分的消毒。
饲养员要做好产房卫生及消毒,多观察怀孕母猪身体情况,做好记录工作,发现母猪有生产迹象时,做好接产准备。
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数量主要依照猪场所希望达到的生产性能来决定。
后备母猪的购买和选择在购买后备母猪前,要对种猪场有一定的了解。
最好能够进行实地考察。
发情和配种:配种舍的合理布局发情和配种都是在配种舍里完成的。
由于配种舍饲养着后备母猪、断奶后母猪、公猪等猪场的核心动物群,因此如何合理布置配种舍,完成发情和配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如下:
一、前期(配种~怀孕21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胎儿早期死亡的很多,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另一个在配种后的21天左右,所以这一时期通过搞好管理,减少胎儿死亡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时胎儿还非常小,对营养总量的要求不高,但对饲料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给母猪喂以过酸、过热、过冷、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如棉籽粕、菜籽粕、霉菌污染的玉米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
此外,能量过高也能引起胎儿死亡,所以膘情适中或者肥胖的母猪在配种后一定要减料,一般每头猪一天喂妊娠母猪料3—4斤,如果母猪体况较差可不减少喂量。
这一阶段母猪一般在后备圈或者空怀圈饲养,根据母猪体型大小、强弱不同分为不同小群,饲养在一个栏里,每栏4~6头,每头占用面积应在2.5平方米以上。
在21天左右进行妊娠鉴定,确定怀孕的母猪要即时转入怀孕(妊娠)母猪舍进行饲养。
三、中期(怀孕22~84天)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传统经验,重视怀孕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营养和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对怀孕中期的管理也不能放松。
这个阶段胎儿发育较慢,对营养的总量要求不高,所以要抓
紧这一时期进行体况的调整。
对于体况正常的母猪,可以在21天前的饲喂量上增加半斤左右。
一般为三斤半到四斤半。
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就需要根据前边的评分标准进行加料或减料。
评分1分的母猪一天要增加喂料量1~1.2斤, 2分的增加半斤,4分的减少半斤,5分水平减少1~1.2斤。
为了避免母猪减料后饥饿不安和为怀孕后期增加采食量提供胃容量,可以喂一些青饲料或在饲料中增加10—20%的优质草粉,但总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母猪肚大下垂。
怀孕中期母猪应当在单体定位栏内饲养,虽然在定位栏内养猪存在着运动困难,母猪肢蹄病多等不利的一面,但是方便管理、有利于个体观察、单个喂养,能起到有效控制母猪体况,防止争斗引起流产,减少饲养面积等众多好处,所以整体利大于弊,在养殖户中应用比较普及。
在饲养量较大的猪场,一定要加强管理,坚决防止饲养员不负责任,喂猪时图省事,不管体况随意倒料的做法。
有条件可以安装自动送料和定量喂料相关配套设备,只要设置好喂量,可以彻底防止人工随意喂料造成的差错,保证通过控制猪的采食来准确的控制母猪体况。
同时,这一阶段应随时观察母猪的健康情况,每天检查母猪采食、精神、粪便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后期(85天~产仔)这一阶段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新生仔猪体重的2/3左右都要在这一阶段长成。
因为母猪是
多胎动物,按每胎12头仔猪计算,这一阶段仅胎儿体重就要增加近20斤,所以母猪需要的营养物质会大量增加,在管理上要开始增加喂料量,并逐渐减少最终停止饲喂草粉。
一般每头母猪喂料在怀孕95天以前增加到5斤左右,95天以后不限量,母猪能吃多少吃多少。
怀孕母猪从85天改为哺乳母猪料,因为怀孕后期母猪还要为产仔后泌乳贮备一定的营养,改为哺乳母猪料会促使母猪的乳腺发育,增加泌乳期的产奶量。
一般怀孕后期增重越多,那么哺乳期减重也越多,也就是说怀孕母猪体内积攒的营养物质是为泌乳而准备的,通过转化为乳汁可以迅速被利用掉。
所以凡怀孕期增重较快,哺乳期体重又很快减少的母猪都是好母猪。
怀孕母猪预产期一定要算准,并提前10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快要产仔分娩变化的母猪就及时送入产房(分娩舍),正常猪在产前七天要赶上产床,上产床前要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
在产前三天每头母猪喂料量减少到4—5斤/天,产仔当天不喂料,否则很多母猪会因为产仔时体质虚,在产仔当天吃饱后,产仔后就会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四、怀孕母猪管理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饲料品质。
怀孕期母猪饲料品质要优良,不能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有毒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饲料,否则会引起弱仔、死胎、流产。
饲料的营养一定要全面,
原料也不要经常变换,并保证饮水充足,干净卫生。
2、怀孕母猪转群。
根据母猪体质、体重和怀孕阶段对妊娠母猪转群,先后从空怀舍转入怀孕舍,最后转入产房,以便更好地进行护理。
转群时不要驱赶得太急,不能打猪、惊吓猪,防止造成流产。
3、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按程序进行各种传染病的防疫注射和预防保健,要注意不能随意使用药物,防止危害胎儿。
注射疫苗时要尽量减少应激,防止机械性流产。
对猪舍内外及饲养场地,每周定期进行清扫与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4、沐浴消毒。
母猪怀孕107天左右,就要由妊娠猪舍转到产仔(分娩)舍,进入产床内饲养。
进入产房前,对母猪身体特别是乳房及外阴部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冲洗猪体时要用温水,不可用凉水冲洗,以免造成母猪感冒,引起泌乳力下降,分娩不顺利。
5、精心管理。
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怀孕后期应单圈(栏)饲养,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不要过热过冷。
怀孕母猪平时不要驱赶,严禁鞭打,防止拥挤、惊吓和滑倒引起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