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本专业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见《公共课课程标准》(试行)与《德育课与选修课课程标准》(试行),专业课课程标准如下:《机械基础》课程标准(216学时)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任务:通过教学,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内容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分析解决机械类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及应用等问题,能对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和螺纹连结进行功能分析及简易计算。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表(一)理论教学模块(二)实践教学模块四、说明1.教材的版本《机械基础》(机械类)第二版李世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本课程标准适用的专业与学制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制三年。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与车间实习、机械制图等课程联系紧密,也是中职阶段重要课程。
4.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①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讲解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学会独立学习思考。
多媒体教学:穿插多媒体教学,利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实践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在“做”中学。
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本课程可适当安排多媒体视频资料,使学生浏览、观摩、参考、学习。
合作式教学: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建议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联系实际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加强现场实际、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讲清基本理论、简化理论力学的推导、突出结构特性及应用,切忌抽象的做理论推导,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条理性和简明性。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标准(试行)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标准(试行)一、性质与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是学生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初始阶段,是其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一定的数控加工技术思维和能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的加工技艺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在数控加工行业中职业技能的持续成长起作基础性作用。
为指导和规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与质量评价,制定本教学标准。
针对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对数控加工基础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技能教学定位于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数控机床操作规范、识读工艺规程、基础加工等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胜任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和发展的技术技能,为其跨入行业直接就业或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进一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编制思路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机械制造行业数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趋势及中等职业教育本专业技能培养的定位,整合相关专业课程中的技能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及技能继续提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高于工作过程的原则,将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确定技能教学内容;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岗位规范,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技能学习应达到的教学要求。
2.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技能学习的通用性、专业性、发展性,将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岗位实践三个学习模块;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本着教学价值相关、具体内容独立的原则,将每个技能学习模块设计成若干技能学习领域。
3.按照保障有力、教学有效的要求,以提升技能教学质量为目标,对教师队伍、设备场地等实施条件提出一定要求,积极倡导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提出建议。
突出学校综合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作用和地位,确保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专)数控技术应用-3年制-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王鹏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中专)数控技术应用学制:初中毕业生、3年学时数:10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数控加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分类、发展。
2. 了解各种刀具的各部分及其作用。
3.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编程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规范、正确地刃磨刀具。
2. 能规范、正确地实施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3. 能拟定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4. 能对数控机床进行保养。
三、学时分配建议课程内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实验基本模块模块一:绪论 4 4模块二:数控加工基本知识课题1:金属切削运动及工件表面的形成 4 4课题2:刀具材料 2 2课题3: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8 6 2课题4:刀具的刃磨12 4 8课题5:切削加工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4 4课题6:工件的定位与夹紧8 8模块三:数控加工方法课题1:车削加工10 8 2课题2:铣削加工14 12 2课题3:钻削加工 6 6课题4:磨削加工 6 6课题5:特种加工8 8模块四:数控机床的保养8 8机动 6总计100 80 14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绪论了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概况、数控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模块二数控加工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理解切削运动的概念和各种不同的切削运动。
2.了解切削中工件表面的形成。
3.了解刀具组成,掌握车刀标准坐标系中主剖面系的几何角度及其定义,会画车刀的角度。
4.了解进给运动、刀具安装位置的变化对刀具实际工作角度的影响。
5.了解影响刀具刃磨的因素。
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走进数控》课程标准

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走进数控》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走进数控二、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三、教学课时:18 (可增加8~12机动课时用于参观当地企业)四、学分:2五、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入门教育课,课程要求通过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与数控加工技术关系的介绍,激发中职数控专业新生学习本专业的内在需求,引导本专业新生正确了解数控加工技术、初步认识典型数控加工装备与加工范围、明确数控加工未来的从业单位与岗位,指导新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学好数控加工技术、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典型数控优秀人才的介绍,树立本专业新生学好数控加工技术的信心,并积极地投身到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中。
职业能力目标:L能识别先进制造业,理解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数控加工技术的关系。
2.能判别各类数控装备、数控量具,能赴企业实地调研数控加工装备与加工范围。
3.能认识数控加工技术涉及的从业单位与岗位,赴企业实地调研数控加工相关岗位。
4.能认识校内外实训的重要性,了解从事数控加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内涵。
5.能正确认识自己,以成功典型为榜样,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六、设计思路:本教材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大量精美图片展示各知识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者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当代最新先进制造业及先进制造技术,极大地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
本教材教学中,坚持理实一体,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理念,强调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统一,各知识点的学习都安排了理论与实践调研试题,用以引导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自觉地走向社会、融入生活,为从事数控加工技术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七、内容纲要项目一认识先进制造业4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识别先进制造业,理解先进制造业的特点促成目标:1.能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判别先进制造业,指出先进制造业的特点2.能正确认识中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3.能理解数控加工技术对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模块一:判别先进制造业(一)工作任务会判别先进制造业,理解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二)实践知识1.能根据先进制造业特点,判别先进制造业2.能正确指出区域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三)理论知识1.先进制造业的概念2.先进制造业的特点3.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模块二:认识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一)工作任务认识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二)实践知识1.能说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国家2.认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3.认识中外先进制造业若干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三)理论知识1.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2.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六大典型领域3.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模块三:认识先进制造业与数控加工技术的关系(一)工作任务认识数控加工技术促进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意义(二)实践知识1.能说出先进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业核心的原因2.考察区域产业,理解数控加工技术在区域产业中的应用状况(三)理论知识1.发达国家以数控加工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类型2.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巨大作用项目二认识数控设备4学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识别各类数控机床及其相关工量具装备促成目标:1.能说出数控技术的内涵及其加工过程2.能判别各类数控机床3.能识别数控加工技术的工、量、刃具等相关器具4.能考察区域相关企业,调研数控设备类型及其应用情况模块一:认识数控技术(一)工作任务认识数控技术(二)实践知识1.能说出数控技术的内涵2.能简要表述数控加工过程(三)理论知识1.数控技术概念2.数控技术加工过程3.数控加工的优点模块二:认识数控机床识别典型的各类数控机床,了解相应的加工范围(二)实践知识1.能判别数控机床类型2.能简单判别各类数控机床的加工零件(三)理论知识1.常用数控机床的类型2.常用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模块三:认识数控工、量、刃具等相关器具(一)工作任务识别数控工、量、刃具等相关器具(二)实践知识1.识别数控刀具2.识别常用量具及数控专用量具3.识别通用及数控专用工装夹具(三)理论知识1.数控刀具类型及其特点2.常用量具与精密量具的类型与特点3.通用夹具与数控专用夹具的类型、特点与应用场合项目三认识数控岗位4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识别企业类型,知道数控从业岗位及条件。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资料-《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标准

邯郸市职教中心课程标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时间安排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专业核心课程第2学年180学时紧前课程平行课程紧后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车削仿真数控车床操作操作实训车削中心编程与操作课程描述《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及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趋势,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该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能够依据生产工艺文件(或零件)选择刀具、夹具和测量工具,在数控车床上独立完成零件的车削加工,正确对零件进行检测,达到数控机床操作工岗位的要求。
该课程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教学目标职业素养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具有质量、效率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1)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要求,制定合理工作计划和方案,并正确实施方案;(1)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选择的原则,会编制数控车削较复杂零件的工艺文件;(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学习项目,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精神;(3)在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5)通过学习和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能够应用所学的工艺知识,解决数控车削加工中出现的问题;(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知识,能编制较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程序;(3)会正确选用车刀和数控车削常用量具、夹具;(4)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术,具备数控车削较复杂零件的能力;(5)熟练掌握数控车削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会分析影响加工质量的原因;(6)掌握数控车床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方法,会维护保养数控车床及其工夹量具;工作任务 1.数控车床编程;2.数控车床操作;工作过程要求(1)能读懂零件图;(2)能读懂和编制车削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文件;(3)能使用通用夹具进行零件定位与装夹;(4)能根据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车床常用刀具;(5)能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调整;(6)能使用数控仿真软件验证数控加工程序;(7)能使用CAXA数控车软件自动编程;(8)能利用数控车床进行轮廓、螺纹、槽及孔的加工;(9)能进行零件的长度、内径、外径、螺纹和角度的精度检验;(10)能进行数控车床的正确操作,独立完成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11)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
6《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电气系统各部件的认知能力,掌握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具备从事数控机床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与维护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应用作前期准备。
本课程的相关前继课程是《基础物理》课程。
可以让学员达到《数控车工(四级)》职业资格标准中的相关模块要求,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数控程序识读和编制的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数控技术应用岗位的学员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模块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模块的内容,模块内容涵盖职业资格中的“数控车削编程与仿真”考核模块。
本课程从数控机床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以满足本专业就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数控机床系统组建、管理、维护的基本技能为基础,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紧密岗位工作目标与任务解析,又适合学生现状,通过实体操作,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故障排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达到数控机床工(四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建议课时116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机床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职业技能,并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为提高学生专业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识别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硬件设备●能熟练诊断数控机床电气系的统故障原因●能准确排除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简单故障●能熟练判别数控机床电气系统中各电器元件的好坏。
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1.根据“数控车工(四级)、数控铣工(四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关于数控机床控制部分的要求,选用相关教材作为补充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3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汇编。
内容包括本专业课程设置、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专业设置标准、本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这些教学文件对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配有光盘,盘中除本书内容外,还附有教育部以教职成[2000]7号文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电工基础等23门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大纲,以供配套使用。
目录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1)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8)设备控制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8)数控系统教学基本要求 (13)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基本要求 (19)数控设备与编程教学基本要求 (24)机电专业英语教学基本要求 (29)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设置标准(供参考) (33)附录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 (36)后记 (42)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委(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2000]8号),并在目录中确定了83个专业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我们结合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有关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项目课题组,并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有关院校的大力配合下,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包括专业课程设置、部分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专业设置标准(供参考)等],将分批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实施。
数控专业课程标准

《机械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识图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课时:148四、学分:8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识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识读中等复程度的机械图样和绘制简单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数控应用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能了解和查阅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树控应用技术专业的一们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使每一教学内容有具体的事物、形象的描速、明确的任务,强调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七、内容纲要项目一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4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正确抄画平面图形促成目标;1.能查阅和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2.能选择合理的图线绘制平面图形模块一抄画平面图形(一)工作任务抄画平面图形(二)实践知识1.各种手工绘图工具的使用2.国家标准的选用;图幅、绘制图线、书写文字、标注尺寸等。
(三)理论知识1.图样的基本概念2.线型、线宽、图幅、字体、字号等国家标准(四)拓展性知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使用。
项目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作用 8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用正投影的方法正确绘制三视图促成目标: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投影规律绘制三视图模块一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一)工作任务绘制基本几何的三视图(二)实践知识1.运用直尺测量长方形尺寸2.绘图基本方法(三)理论知识1.正投影的原理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点、线、面的投影(四)拓展性知识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区别项目三基本几何体的识读和绘制 16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正确识读和绘制基本几何三视图促成目标:1.能根据特征视图,正确快速识读基本几何体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形体特征,正确绘制其三视图能绘制基本几何体的轴测图模块一棱柱三极视图的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绘制棱柱三视图2.能根据棱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二)实践知识1.棱柱尺寸的测量2.线性尺寸的标注(三)理论知识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原理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4.棱柱的概念(四)拓展性的知识1.不同方位的棱柱的三视图的绘制2.棱柱轴测图的绘制3.棱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求法模块二圆柱三视图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绘制圆柱三视图2.能根据圆柱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二)实践知识1.圆柱尺寸的测量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三)理论知识1.绘制圆柱零件图2.根据三视图绘制圆柱的轴测图(四)拓展性知识1.圆弧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2.圆柱表面上点线面的方法模块三棱锥三视图的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绘制棱锥三视图2.能根据棱锥三视图绘制其国同测图(二)实践知识1.棱锥尺寸的测量2.线性尺寸的标柱(三)理论知识1.正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原理2.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3.三视图的读图方法3.棱锥的概念(四)拓展性知识1.不同方法的棱锥的三视图的绘制2.棱锥轴测图的绘制3.棱锥表面上点线面的方法模块四圆锥三视图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绘制圆锥三视图2.能根据圆锥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二)实践知识1.圆锥尺寸的测量2.圆及圆弧尺寸的标注(三)理论知识1.圆锥零件图2.根据三视图绘制图锥的轴测图3.素线法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方法(四)拓展性知识1.截面法求圆锥表面上的点2.角度尺寸的标注3.圆柱零件在生活中的应用3.球体的三视图画法项目4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32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正确识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促成目标:1.会绘制叠加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2.会对叠加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3.能区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模块一叠加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识读和绘制叠加体三视图和轴测图2.能根据叠加体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3.能对叠加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二)实践知识1.叠加体视图的特征2.生活中叠加类零件的应用(三)理论知识1.叠加体的概念及基本体叠加方式2.叠加体基本尺寸的标注方法3.定位、定位尺寸的概念(四)拓展性知识1.视图的正确选择2.相贯线的计算模块二截割体三视图的识读与绘制(一)工作任务1.会识读和绘制截割体三视图和轴测图2.能根据截割体三视图绘制其轴测图3.能对截割体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二)实践知识1.截割体的形成2.截割体视图的特征(三)理论知识1.截割体的概念及应用2.截割体尺寸的标注方法(四)拓展性知识1.视图的正确选择2.截割体尺寸的测量及标注3.尺寸链的计算模块三复杂组合体的识读与绘制(一)工作任务1.能综合运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合理选择并表达形体(二)实践知识1.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实例及应用场合2.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结构分析(三)理论知识1.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2.剖视、剖面的概念3.组合体的概念(四)拓展知识1.零件的表达方式项目五数控加工零件图的识读 20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数控加工零件图和绘制简单数控加工零件图促成目标:1.掌握识读零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