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合集下载

广西南丹大厂矿田深部成矿预测

广西南丹大厂矿田深部成矿预测

广西南丹大厂矿田深部成矿预测杨进文【摘要】大厂矿田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老矿区,早已进入寻找盲矿体阶段。

事实证明,矿田内的矿床与构造有密切关系,如矿带的展布方向,矿床产出的部位,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的大小均受构造制约。

目前发现的矿体均位于泥盆系中统纳标组以上,根据矿田地质特征,推测在泥盆系下统及以下的地层中或者岩体中也有成矿的可能,但成矿规模相对较小。

【期刊名称】《沿海企业与科技》【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构造;矿田深部;大厂矿田【作者】杨进文【作者单位】广西二一五地质队勘查院,广西柳州,54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6广西南丹大厂矿田是世界上少有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产地之一,位于我国著名的丹池成矿带中部。

地理位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行政区划属河池市南丹县。

这里公路四通八达,距河池市50公里,距首府南宁市301公里,桂黔渝川西南出海大通道高速公路和桂黔铁路在此经过,交通便利。

近60年来,大厂矿田找矿勘查曾经取得辉煌的成果,探获两个特大型矿床、五个大型矿床、四个中型矿床和一批小型矿床,累计提交金属总量1103万吨。

由于勘探深度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矿床均位于泥盆系中统纳标组以上,在泥盆系地层下统及以下地层或者岩体中还未有突破,钻探最大进尺1800余米,穿过下泥盆统塘丁组并进到下伏岩浆岩体50米的深度止。

根据大厂矿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等多方因素,综合各科研单位研究及215队的资料,笔者认为:在大厂矿田深部也有成矿的可能,今后应在导矿构造的上盘适当位置布置2500米以上的深钻,探寻深部可能以铅锌银钨等元素为主的盲矿体。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位于江南古隆起的西南缘、右江再生地槽边缘的丹池褶皱带中,属古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

从大地构造性质看,丹池成矿带位于桂北台隆南西侧,属桂西再生地槽东缘的丹池断褶带北段,分布在广西河池地区,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100公里。

广西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广西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广西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日前,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复《广西南丹大厂锡多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总体规划》,认为该矿田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要求广西抓紧组织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强调,南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锡、锑、锌和铟等生产基地,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3,并且伴有铅、铜、银、钨、镉、镓、砷、金等矿产,是目前国内锡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开采条件最复杂的矿区,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开展南丹大厂示范基地建设,对于提高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显著增强资源供给能力、保障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要求,广西要加快大厂矿区锡多金属贫矿和难利用复杂尾矿采选关键技术、工艺的突破,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确保到2015 年,南丹大厂示范基地锡多金属开采和综合利用规模达到500 万吨/年以上,增加和盘活锡多金属资源金属量230 万吨,开采回采率83%以上,选矿回收率72%以上。

统筹推进示范基地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矿地和谐等建设工作,实现无废开采,壮大企业实力,显著提高矿业发展水平。

组织实施好铜坑矿区、高峰矿区综合回收开采、低品位锡多金属矿选冶联合、鲁塘锡多金属尾矿高效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项目,切实在锡多金属矿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加快综合利用平台建设,解决锡多金属矿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

严格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每年将对示范基地上一年度建设的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对于通过核查的继续给予支持;对于第一次未通过核查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将取消示范基地资格,收回财。

广西南丹罗富东桥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西南丹罗富东桥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西南丹罗富东桥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南丹罗富东桥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质特征情况,并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根据矿体地质特征与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广西南丹罗富东桥锑矿成矿受地层、背斜、断裂联合控制。

标签:丹池成矿带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有大厂、芒场、北香和芙蓉厂四个矿田。

矿带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矿化空间大而深,有用组分多,矿石储量大而集中为世界所罕见。

其中,笔者在南丹罗富地区的找矿实践,对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1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大地构造位于桂北台隆南西侧,桂西再生地槽东缘的丹池褶断带罗富背斜。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下统至三叠系上统碎屑岩、碳酸盐、硅质岩。

泥盆系地层是最主要的赋矿地层。

区域构造以丹池复式大背斜及丹池大断裂为主体,其次级背斜和次级断裂等组成紧密线状复式褶皱带,控制矿床带状分布。

由主构造派生的次级构造裂隙带,层间滑动带等形成良好的容矿空间,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

矿区内主要褶皱为罗富背斜,并且次级褶皱发育,呈雁行排列,这些雁行褶皱控制着矿点金属量异常的分布。

断裂有北北西、北东、北东东向3组。

其中北北西组层间滑动破碎带为控制矿床分布及矿体特征的构造。

北东、北东东组横断裂及更次级节理裂隙则是具体控制矿脉、矿化富集的容矿构造。

矿区东南方向约20千米的大厂矿田出露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矿区北东方向约20千米的芒场矿田出露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本区发育地层有泥盆系下统至石炭系中下统,其中以泥盆纪地层分布最为广泛,出露面积最大。

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下泥盆统:莲花山组、那高岭组、益兰组和塘丁组。

莲花山组(D1l):出露于测区西南角玉盘河河曲一带。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

在测区内出露面积较小。

那高岭组(D1n):大面积出露于测区西南部至中部。

岩性以灰黑色薄-中层状泥质砂岩为主,夹灰白色粉砂岩、泥灰岩、泥岩。

南丹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展望

南丹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展望

南丹县位于广西河池市,因锡储量位列全国第二而被称为“锡都”。

以往粗放式的矿业开发使矿山附近的土壤(基本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日益严重[1-5],南丹成为国务院确定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138个污染重点治理区之一。

有效解决南丹县矿山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既是确保当地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1 南丹绿色矿山建设及成效全国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南丹县按照有关规定,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现已建成了2个国家级试点绿色矿山,4个自治区级试点绿色矿山。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消除了矿山过去存在的尾矿管理不善、废石堆积、占用和破坏农田等现象;工业废水的直排,跑、渗、漏等现象已经得到遏制。

目前,绿色矿山中经过环保处理后排放的工业废水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矿区绿水青山再现。

1.1 矿山工业废水治理矿山废水对当地水系、土壤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南丹县采用了两种有效手段对矿山废水进行处理:一是通过对采选矿产生的废水进行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二是通过安装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运用“强化絮凝+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的工艺对矿井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见图1)。

1.2 尾矿处理尾矿是矿山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如果尾矿库的防渗措施不到位,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水中而引发污染。

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南丹县通过对废弃的尾矿库采用底部隔离、表面加固复绿等措施,逐步控制了尾矿库底部渗漏和地表冲刷造成的污染问题(见图2)。

对于新产生的尾矿则南丹绿色矿山建设成效及展望● 黄醒云1,张 宏2(1.广西国土资源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2.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扶绥 543200)[摘 要]文章介绍了南丹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基本上从源头上控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的趋势,逐步绿化和美化了社区人居环境,促进了企业与社区的和谐。

南丹绿色矿山建设是国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典型代表,展示了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成果,由此可推测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之后,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将更有成效,人们将进一步享受优美的环境。

南丹五一矿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

南丹五一矿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

2
图 1.1-1 交通位置图 表 1.1-1 南丹县泰星五一矿业有限公司大福楼矿区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编号 1 2 3 4 5 X 2755622.65 2753882.65 2753882.64 2753142.63 2753142.63 Y 36460617.66 36460667.65 36462187.66 36462187.66 36462927.67 拐点编号 6 7 8 9 10 X 2754342.64 2754342.64 2756362.65 2756422.66 2756172.66 Y 36462927.67 36462187.67 36462127.68 36461557.67 36460882.66
注:表中的坐标系为西安 80 坐标系。
1.2 矿山历史简介
(1)1966 年 5 月,成立南丹县五一矿,属地方国有企业,包含五一矿大福 楼和坑马两个矿区, 期间自行设计开采 0 号矿体, 采用平硐+多级盲斜井开拓 (因 已开采多年,经现场踏勘,未见上述井硐) 。
3
(2)1985 年 5 月, 《南丹五一锡矿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广西壮族自 治区计划委员会批复(桂计规字[1985]181 号) ,批准改扩建项目分阶段实施,先 完善 200t/d 采选能力,待地质资源储量报批后扩建为 400 t/d 采选能力。 (3)1987 年,由二一五地质队完成《广西南丹县大厂锡矿田大福楼锡矿床 详查地质报告》 ,发现 21、22 号矿体。 (4)1988 年,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完成《广西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 矿区深部探采设计》 ,采用竖井、南回风井开拓,设计探采 21、22 号矿体,采矿 规模为 10 万 t/a,初步形成目前矿区内的大福楼工区;选矿规模为 9.6 万 t/a,采 用三段破碎--粗选--扫选--精选三级重选工艺,产品为锡精矿。 (5)1989 年 6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以“桂计基字[1989]167 号” 文批准“南丹五一锡矿 200t/d 探采工程列入一九八九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同 意将 21 号、 22 号矿体 200t/d 探采工程作为矿山已有 200t/d 采选工程的续建工程, 期间按照 1988 年探采设计对 22 号矿体南段进行探采,对 21 号矿体探矿而未正 式组织开采。1992 年 400t/d 选矿工程建成,产品为锡精矿,为现在选矿厂一车 间一系统,据企业提供资料,随着设备的老化,目前选矿能力为 300t/d;同年, 在一车间旁建立五一矿金马选矿厂,至今经多次技改,选矿规模为 700t/d,产品 为锌精矿、 锡精矿、 硫铁精矿和铅锑精矿, 为现在选矿厂二车间, 目前正在技改。 (6)1995 年,为满足矿山选矿需要,企业自行设计,在一车间一系统旁进 行扩建,建成 500t/d 选矿工程,为现在选矿厂一车间二系统,目前正在技改。 (7)2003 年 10 月,重新由河池市地质勘察设计院完成《广西南丹县大福 楼矿区五一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 ,发现南部细矿脉带,2004 年 3 月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桂资储备案[2004]20 号) 。 (8)2004 年 3 月,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完成《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 矿区开采方案设计》 ,新建北回风井,采用竖井与南、北回风井开拓,设计开采 21 号矿体和 22 号矿体北段,采矿规模为 9.9 万 t/a;利用原有选矿工程,产品为 锡精矿。 (9)2006 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桂国土资函 [2006]572 号) ,南丹县五一矿开始在矿区东南角对大福楼矿区灰乐矿段进行审查勘探,成 立灰乐工区。 (10)2007 年,南丹县五一矿改制,由广西堂汉锌铟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大 福楼矿区的经营管理。 (11)2007 年 10 月,为解决大福楼工区井下通风问题和扩大生产能力,在 04 年开采设计基础上由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矿 区开采设计方案(修改) 》 ,新建 501 坑口,采用竖井、501 坑口、南、北回风井

用科学战胜混乱——关于南丹矿业秩序整顿的新闻调查(之二)

用科学战胜混乱——关于南丹矿业秩序整顿的新闻调查(之二)
实施矿山最低开采规模 ; 2 1 年 , 到 0 0 年 剩下 10多万吨。 0 本来应该开 3 年的矿 , 年就基本上 得到有效调控 , 0 8 开采矿石量要控制在 40万吨以内;逐步完成对 大厂 5 采完 了 。
采矿权 的调整和重组 , 组建一家大型 乱, 就是无序。 而有序 的前提 , 是规划。 ・7 7 1 矿难发 矿 田已有探矿权 、 到 00 整个大厂矿 田 8 平方公里范围 矿业集 团; 2 1 年 ,
维普资讯
◆b n k h a 卿 e an z u n
用 学 胜 乱 科 战 混
— —
关于南丹矿 业秩序 整顿的新 闻调 查 ( 之二 )
■ 特约记者 赵 凡
河池市国土资源局是广西 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规 划编制工作 的试点之一 。 ・7矿难发生后 , 71 该局组织有 关人员对矿产资源的规划进行 了重大修改 ,搜集 了大
矿产资源的规划上 , 下足 了力气。
评审会 , 广西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 田矿产资源规 对《
进行评审。同年 l 月 2 1 3日, 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 在河池采访时 ,该市 国土资源局的同志给记者拿 划》 出了蓝色和绿色两本与南丹矿业开发直接有关的 《 规 发布这个规划 。 并在复函中提 出, 大厂锡多金属矿 田是
随后 , 广西 国土资源厅又组织编制 了《 广西南丹县
。 个矿体。 他们打着各种各样的名义 , 四面八方 向这个 大厂锡多金属矿 田矿产资源规划》 总体 目标是要建立 从 矿体快速伸进。而 7 1 矿难 , ・7 就发生在这样 的抢夺 富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矿 的过程 中 。
南丹县矿业开发 的新思路 ,是尽可能多的应用科
垌 坑矿 区索道运 矿

广西南丹县羊角尖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广西南丹县羊角尖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广西南丹县羊角尖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广西南丹县羊角尖锌铜矿床是广西省著名的多金属矿床之一,位于南丹县永乐乡,距离南丹县城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4°05′~24°09′,东经107°27′~107°32′。

该矿床主要包含铜、铅、锌、金、银五种金属矿物,为一种复合类型的矿床。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一、地质特征1.岩性:羊角尖锌铜矿床主要赋存于志留系灰岩和水扇状砂砾岩层中。

其中主要矿化层位于水扇状砂砾岩中,为单一的有色金属矿控制构造。

2.构造:该矿床受印支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主要构造有中北向断裂和NNW向古隆起构造。

3.矿体:羊角尖锌铜矿床矿体呈带状、片状、块体状,大小不一。

其采矿工艺多为开拓式采矿。

4.矿石组成:矿石中含有较高的铜、铅、锌、金、银等矿物。

其中以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石英、方铅矿等为主,通常呈现出较高的硬度、密度以及挥发性等特征。

5.成矿阶段:该矿床主要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分别是早期的富铅银矿化和后期的多金属矿化阶段。

两个阶段之间有一段不稳定期,形成中晚期嵌套矿体。

二、成矿条件1.地质构造条件:羊角尖锌铜矿床所处的区域处于印支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下,形成了中北向断裂和NNW向古隆起构造。

2.地质物理条件:该区域的岩石组成多样,岩浆活动也十分活跃,地质力学条件十分复杂,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条件。

3.地质化学条件:该区域火山活动、花岗岩侵入和伴随矽化作用等地质化学作用是矿床形成的直接条件。

4.成矿物质来源:地下水中的有色金属离子、硫化物等是矿床形成的成矿物质来源。

5.深部热液流体作用:羊角尖锌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内深部热液流体作用以及局部的风化作用(氧化、硫化)密不可分。

三、结论羊角尖锌铜矿床是一种复杂的多金属矿床, main 以铜、铅、锌、金、银为主。

该矿床的形成与该区域火山活动、花岗岩侵入,伴随矽化作用等地质化学因素,以及区域深部热液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广西南丹地区有色金属尾砂型人工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化 陈志强 宁熊

广西南丹地区有色金属尾砂型人工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化 陈志强 宁熊

广西南丹地区有色金属尾砂型人工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化陈志强宁熊发表时间:2016-09-27T15:26:49.4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9期作者:陈志强宁熊[导读]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广西南丹地区有色金属尾砂型人工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化,以供参考。

衢州之源矿业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广西南丹地区有色金属尾砂型人工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资源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尾砂矿床;背景;地质特征一、尾矿资源成矿背景分析尾矿形成的外部条件1、选矿能力强,尾砂排放量大根据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2002年8月统计,南丹县境内有选矿企业69家,其中国营6家、国营控股企业1家,余为私营企业。

总选矿能力为年处理量730多万吨,总建设规模22340吨/日处理量,按85%排放量计算,日排放尾砂量18989吨,年排放量可达627万吨。

2、开发技术水平不平衡,选矿方法单一,综合利用率低据调查,早期相当长一段时间,生产厂家均以锡石为主要目的矿物,采用重选提取,其它伴生矿物都留在尾砂之中,这才有“老尾矿富”的说法,60年代前后强调综合利用,开始回收铅、锑、锌等有价元素,70年代选冶的目的矿物增加到3种,即锡石、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其它有用伴生矿物仍然排放在尾矿之中。

同时,由于主要目的矿物锡石采用重选回收宜粗磨,硫化物采用浮选分离需细磨,这一在选别粒度上的矛盾,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至今锡的回收率仍较低,致使细微级锡石仍以“浆矿锡”的形式排放于尾砂之中,其量不少,品位均在1.00% 上下,龙泉中心库就是典型例证。

3、由于管理力度不够,人为造成尾矿富化(1)、坚持矿业开发综合利用方针不够,仅对常规元素锡、铅、锑、锌等进行回收,其它毒砂、磁黄铁矿、黄铁矿等残余金属硫化物虽然相对富集了,仍排放于尾砂之中,经查明:由于毒砂等主要载金矿物的人工富集,原矿中金品位0.30×10-6富集到尾砂中金品位0.70×10-6,最高达2.94×10-6,同时由于毒砂的相对富集,其As品位可达2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丹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南丹是广西乃至全国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

经过建国后50年全面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我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县份,查明矿产24种,有色金属矿产具有明显的优势,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

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锑的储量及生产量胜在首屈一指的“锑都”——湖南锡矿山,超过世界锑生产基地玻利维亚;铅、锌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铟的保有储量,在全世界也独点鳌头。

南丹境内有色金属种类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大是世界罕见的富集矿区,南丹也因此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

目前南丹县矿产资源开发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开发利用的矿种达到23种,锡、锑、锌、铟等矿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国民经济必须的矿产煤、铁、磷等比较贫乏。

南丹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区域构造位于丹池褶断带上,属于国家级右江红水河矿产资源集中区的一部份。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多期次的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各类矿产,已查明的一批特大型和大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大厂镇、车河镇、芒场镇。

全县有色金属矿产以共生和伴生较为特色,但难选综合矿(大厂锡多金属矿等)较多。

与矿产资源开发相配套的资源、电力、能源充足,矿床开采条件较好。

重要矿产:
原生锡矿:查明矿产地13处,特大型和大型矿床7处,中型5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锡769356吨,占河池市总量94.86%,分布于大厂矿田、芒场矿田。

其中大厂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为世界级特大型富矿。

砂锡:分布于大厂镇。

查明矿产地4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2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锡94432吨。

锌矿:查明矿产地11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4处,小型3处。

多为共生矿。

保有资源储量锌3476254吨,占河池市总量70.89%。

锑矿:查明矿产地9处,大型矿床3处,中型3处,小型3处。

主要为共生矿产。

保有资源储量锑556575吨,占河池市总量84.34%。

第1页铅矿:查明矿产地9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3处,小型5处,为共生矿产。

保有资源储量铅653444吨,占河池市总量65.98%。

伴生铟矿和伴生镉矿:查明铟矿产地5处,铟伴生于大厂100号、105号矿体,长坡、铜坑及大福楼矿区,保有资源储量铟727吨,占河池市总量
17.36%,镉矿查明产地3处,为伴生矿产,保有资源储量镉3977吨,占河池市总量15.98%。

煤炭:查明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1381千吨,占河池市总量的0.33%。

水泥用灰岩及水泥配料:查明水泥用灰岩矿产地3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2处。

保有矿石资源储量3735万吨,含氧化钙53.94—55.36%。

次要矿产:
伴生银矿:查明矿产地7处,大型矿床2处、中型3处、小型2处。

保有资源储量银3354吨,占河池市总量的72.94%,主要为有色多金属矿的共生、伴生矿。

锰矿:查明矿产地3处,均为矿点。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215千吨,为氧化锰矿石。

钨矿(原生矿):查明矿产地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3处,矿点1处。

保有资源储量:三氧化钨11946吨,占河池市总量63.76%。

铜矿:查明矿产地1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铜18240吨。

占河池市总量的
59.30%。

伴生硫:查明伴生硫铁矿产地6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5处。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6186千吨,占河池市总量91.40%。

伴生砷矿:查明伴生砷矿4处,大型矿床1处,中型2处,小型1处。

保有资源储量砷519360吨,占河池市总量的77.02%。

铝土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保有资源储量3651千吨,未利用。

褐铁矿:查明矿产地2处,为小型矿床。

保有资源储量矿石489千吨。

汞矿:查明矿产地5处,大型矿床1处(已闭坑)、中型1处、小型3处,保有资源储量汞402吨,占河池市总量的66.3%。

热泉水:查明矿产地1处,大型,位于车河镇牛洞坡。

尾矿:经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调查,全县(包括华锡集团)61座尾矿库共存砂量约在2000万吨,全县尾矿其资源潜在价值约20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

详见所附《南丹县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

南丹县是中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现已探明的660平方公里的丹池矿田中,仅大厂矿区12平方公里蕴藏的矿产价值1000亿元以第2页上,潜在价值更不可估量。

现主要成矿区外围如大厂铜坑锡铅锌矿区和巴力—龙头山锡多金属矿区,以及县境内打牛锌多金属矿、巴平汞矿、罗富更桥锑矿、车河大平村锌矿等矿产资源勘查潜力巨大。

矿产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生产矿山8座,其中,有色矿山7座,其它矿山1座。

有色矿山企业有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广西拉么锌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拉么综合选矿厂马鞍山分厂等6家,有色金属矿石年总量达300多万吨。

各类生产矿山中,锡矿开采有大型矿山1座,中型矿山1座,小型矿山2座,矿山企业有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大福楼、亢马)等,开采矿区为大厂矿田铜坑、100号矿
体、大福楼、亢马等;锌矿开采有小型矿山4座,主要产锌矿山企业有华锡、高峰两公司、广西拉么锌矿以及拉么综合选矿厂马鞍山分厂,主要开采矿区有为大厂、车河、芒场等;锑矿开采主要有小型矿山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茶山矿区,华锡、高峰公司开采大厂矿田与锡铅锌共生的锑矿;铅矿主要产量来自各有色金属矿山共生矿回收;水泥用灰岩矿开采有小型矿山1座,为南丹县水泥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石场有27座。

铜、钨、银、砷、铟、镉矿、硫铁矿、萤石矿等在有色金属锡铅锌锑矿中伴生,开采时综合回收利用。

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三率):根据1999年矿山企业基础报表资料,有色金属矿回采率83—98%,一般90%,选矿回收率62—90%,一般80%。

综合利用情况:有色金属矿共生伴生矿种多,大厂铜坑矿区、100号矿体含有用矿产9种,矿山企业重视回收伴生矿。

目前柳州华锡集团已在回收利用尾矿资源,开采回采巴厘老尾矿库、大厂洪塘库等,现尾矿日处理700吨,主要回收锡和锌金属。

华锡公司综合利用回收的副产品收入占本公司矿业总产值22.9%达2.77亿元;1999年华锡公司回收铟50吨(来宾冶炼厂回收),占世界产量28%。

2002年回收银1204吨。

但是还有一些副产品未综合利用。

矿山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由于多年来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恶化。

比较严重的矿山有大厂、车河、芒场等有色金属矿山。

采矿选矿产生的大量废石、废碴、废水侵占土地、破坏植被,使土质、水质恶化,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
第3页流等地质灾害。

尤其是大厂采空区问题严重,亟待治理。

因采矿选矿产生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排入江河,造成刁江污染严重。

近年来开展的矿山治理整顿工作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一些成效,无证采矿的窿道、小选厂已全部关闭,污染源已大大减少。

目前,南丹县境内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共约72家,主要有自治区属、河池市属、南丹县属企业等,主要包括华锡集团铜坑矿、车河选矿厂、长坡选矿厂,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河池金河矿冶公司拉么锌矿,南丹县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广西堂汉锌铟公司,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南丹县南
星锑业有限公司、广西广田冶炼有限公司(中港合资)、新南星矿冶有限公司(中澳合资)、南丹县南星冶金化工有限公司(中港合资)、南丹县吉朗矿冶公司、南丹县吉朗铟业公司、南丹县五一矿、南丹县锡冶炼厂、南丹县拉么综合选矿厂、南丹县金山铟锗有限公司(在建)等。

企业产品主要有电解锌、锌焙砂、氧化锌、硫酸锌、锑白、锡锭、锑锭、铅锭、精铟、粗铟、锡精矿、锌精矿、铅锌精矿、铜精矿、硫酸等。

南丹的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拥有了一批在工业界比较活跃的企业实体和企业家队伍,全县矿产品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产品产量、质量在广西、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

目前,南丹县综合采选能力达到年350万吨左右,采选企业拥有成熟的工艺和先进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亚洲最大的锡选矿厂——车河选矿厂就座落在南丹;综合冶炼能力达到年34.3万吨,已成为国内主要的铟生产基地,锡锭、铟锭、锌锭、锑锭、铅锭等是国家名牌产品,出口免检,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挂牌;南丹的有色金属产业链正进一步延伸,一批深加工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正顺利实施中。

第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