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塔计算部分

合集下载

第3章吸收5节填料吸收塔的计算

第3章吸收5节填料吸收塔的计算

当气速增大到 C点时,液体充满了整个空隙,气体 的压强降几乎是垂直上升。同时填料层顶部开始出 现泡沫层,进而充满整个塔,气体以气泡状通过液 体,这种现象称为液泛现象。把开始出现此现象的 点称为泛点。
泛点对应的气速称为液泛速度。要使塔的操作正常及 压强降不致过大,气速必须低于液泛速度,但要高于 载点气速。由于,从低持液量到载点的转变不十分明 显,无法目测,即载点及载点气速难以明确定出。而 液泛现象十分明显,可以目测,即液泛点及液泛气速 可明确定出。液泛速度较易确定,通常以液泛速度v f 为基础来确定操作的空塔气速 v 。 影响液泛速度 的因素很多——填料的形状、大 小,气、液相的物理性质,气、液相的相对流量等 常用的液泛速度关联式如下:
§5 填料吸收塔的计算
本节重点讨论气液逆流操作时填料 塔的有关计算。

Y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于给定的生产任务( Y1 、 2
V 、 X 2 已知),计算吸收剂用量 L 、塔底完成 液浓度 X 1 、塔高、塔径。
5.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在进行物料衡算时,以不变的惰性组分 流量和吸收剂流量作为计算基准,并用摩尔 比表示气相和液相的组成将很方便。


L 1.2 LM 1.2 0.74625 50 44. (Y1 Y2 ) 50 (0.0134 6.7 10 ) X1 0.0149 L 44.775
Y mX 1 0.75 0.0149 0.0112


N OG 只与体系的相平衡及气体进出口的浓度有关,它反
映了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分离要求高或吸收剂性 能差,过程的平均推动力小,则表明吸收过程难度 大,相应传质单元数就多。
H OG 与设备的型式及操作条件有关,是吸收设备效能 高低的反映。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大,填料层的 有效比表面积小,则一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 层高度就大。

填料塔的计算.doc

填料塔的计算.doc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一) 操作条件的确定1.1吸收剂的选择1.2装置流程的确定1.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1.4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45℃常压(二)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2.1基础物性数据①液相物性数据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质量分数为30%MEA 的物性数据7.熔根据上式计算如下: 混合密度是:1013.865KG/M3 混合粘度0.001288 Pa ·s 暂取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表面张力б=72.6dyn/cm=940896kg/h 3②气相物性数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vm =y i M i =0.133*44+0.0381*64+0.7162*14+0.00005*96+0.1125*18 =20.347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ρvm ==⨯⨯=301314.805.333.101RT PMvm 101.6*20.347/(8.314*323)=0.769kg/m3混合气体粘度近似取空气粘度,手册28℃空气粘度为μV =1.78×10-5Pa ·s=0.064kg/(m •h) 查手册得C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 V =1.8×10-5m 2/s=0.065m 2/h 由文献时CO 2在MEA 中的亨利常数:在水中亨利系数E=2.6⨯105kPa相平衡常数为m=1.25596.101106.25=⨯=P E 溶解度系数为H=)/(1013.218106.22.997345kPa m kmol E M s•⨯=⨯⨯=-ρ2.2物料衡算进塔气相摩尔比为Y1=0.133/(1-0.133)= 0.153403 出塔气相摩尔比为Y2= 0.153403×0.05=0.00767 进塔惰性气相流量为V=992.1mol/s=275.58kmol/h该吸收过程为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按下式计算,即2121min /X m Y Y Y )V L(--=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组成为X2=02121min /X m Y Y Y )V L(--==(0.153403-0.00767)/(0.1534/1.78)=1.78取操作液气比(?)为L/V=1.5L/V=1.5×1.78=2.67 L=2.67×275.58=735.7986kmol/h ∵V(Y1-Y2)=L(X1-X2) ∴X1=0.054581①塔径计算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气相质量流量为 W V =13.74kg/s=49464kg/h 液相质量流量计算即W L =735.7986×(0.7*18+0.3*54)=21190.99968kg/h Eckert 通用关联图横坐标为0.011799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226.02.0=••L LV F F g u μρρϕφ(查表相差不多) 查表(散装填料泛点填料因子平均值)得1260-=m F φ s m g u LV F LF /552.21338.112602.99881.9226.0226.02.02.0=⨯⨯⨯⨯⨯==μϕρφρUf=3.964272m/s取u=0.8u F =0.8×3.352=2.6816m/s 由=1.839191m圆整塔径,取D=1.9m 泛点率校核 u=s m /12.26.0785.03600/15002=⨯ = 4.724397m/s100522.212.2⨯=F u u ﹪=84.18%(在允许范围内) =3.352964272/ 4.724397=70.9% 填料规格校核:82425600>==d D =1900/25=76》8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取最小润湿速率为 (L W )min =0.08m 3/m ·h 查塑料阶梯环特性数据表得:型号为DN25的阶梯环的比表面积 a t =228 m 2/m 3 U min =(L W )min a t =0.08×228=18.24m 3/m 2·h U=min 251.76.0785.02.998/312121U 。

填料塔的计算

填料塔的计算

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 (一) 操作条件的确定1.1吸收剂的选择1.2装置流程的确定1.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1.4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45℃ 常压(二)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2.1基础物性数据①液相物性数据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质量分数为30%MEA 的物性数据7.熔 根据上式计算如下:混合密度是:1013.865KG/M3混合粘度0.001288 Pa ·s暂取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表面张力б=72.6dyn/cm=940896kg/h 3②气相物性数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vm =y i M i =0.133*44+0.0381*64+0.7162*14+0.00005*96+0.1125*18 =20.347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ρvm = =⨯⨯=301314.805.333.101RT PMvm 101.6*20.347/(8.314*323)=0.769kg/m 3混合气体粘度近似取空气粘度,手册28℃空气粘度为μV =1.78×10-5Pa ·s=0.064kg/(m?h)查手册得C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D V =1.8×10-5m 2/s=0.065m 2/h由文献时CO 2在MEA 中的亨利常数:在水中亨利系数E=2.6⨯105kPa 相平衡常数为m=1.25596.101106.25=⨯=P E 溶解度系数为H=)/(1013.218106.22.997345kPa m kmol E M s ∙⨯=⨯⨯=-ρ 2.2物料衡算进塔气相摩尔比为Y1=0.133/(1-0.133)= 0.153403出塔气相摩尔比为Y2= 0.153403×0.05=0.00767进塔惰性气相流量为V=992.1mol/s=275.58kmol/h 该吸收过程为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按下式计算,即 2121min /X m Y Y Y )V L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组成为X2=0 2121min /X m Y Y Y )V L (--==(0.153403-0.00767)/(0.1534/1.78)=1.78 取操作液气比(?)为L/V=1.5L/V=1.5×1.78=2.67L=2.67×275.58=735.7986kmol/h∵V(Y1-Y2)=L(X1-X2)∴X1=0.054581①塔径计算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气相质量流量为 W V =13.74kg/s=49464kg/h液相质量流量计算即W L =735.7986×(0.7*18+0.3*54)=21190.99968kg/hEckert 通用关联图横坐标为0.011799 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226.02.0=∙∙L LV F F g u μρρϕφ(查表相差不多) 查表(散装填料泛点填料因子平均值)得1260-=m F φUf=3.964272m/s取u=0.8u F =0.8×3.352=2.6816m/s由=1.839191m圆整塔径,取D=1.9m泛点率校核 u=s m /12.26.0785.03600/15002=⨯ = 4.724397m/s 100522.212.2⨯=F u u ﹪=84.18%(在允许范围内) = 4.724397=70.9%填料规格校核:82425600>==d D =1900/25=76》8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取最小润湿速率为 (L W )min =0.08m 3/m ·h查塑料阶梯环特性数据表得:型号为DN25的阶梯环的比表面积 a t =228 m 2/m 3U min =(L W )min a t =0.08×228=18.24m 3/m 2·h U=min 251.76.0785.02.998/312121U 。

填料塔的计算范文

填料塔的计算范文

填料塔的计算范文料塔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用于储存和输送颗粒状物料。

其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计算,以确保料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安全承载预计的荷载。

本文将介绍料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如何进行料塔的计算。

一、料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1.确定设计参数:包括预计储存物料的密度、颗粒大小和湿度;预计料塔高度和直径;料塔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2.计算所需容量:根据预计储存物料的总重量和密度,计算料塔的总容量。

3.确定料塔的结构形式:包括筒形、锥形、碗形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4.计算料塔的自重和荷载:根据料塔的几何形状和预计物料的重量,计算料塔的自重;同时考虑其他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5.计算料塔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计算料塔的强度;同时根据料塔的几何形状和与地面的接触方式,计算料塔的稳定性。

6.进行结构优化: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小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二、料塔计算范例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筒形料塔,用于储存密度为1.2t/m³的玉米,预计储存量为2000t,料塔的高度为20m,直径为8m。

现在我们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料塔的计算。

1.设计参数:玉米的密度为1.2t/m³,预计料塔高度为20m,直径为8m,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风速为15m/s。

2.计算所需容量:预计储存量为2000t,根据玉米的密度计算料塔的总容量为2000t/1.2t/m³=1666.7m³。

3.结构形式:选择筒形料塔。

5.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计算料塔的强度;根据料塔的几何形状和与地面的接触方式,计算料塔的稳定性。

6.结构优化: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小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三、结论料塔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问题,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

填料塔计算部分

填料塔计算部分

二 基础物性参数的确定1 液相物性数据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由手册查2 气相物性参数设计压力: ,温度:20C ︒氨气在水中的扩散系数:92621.7610/ 6.33610/L D cm s m h --=⨯=⨯ 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查表得,氨气在0°C,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2/cm s , 根据关系式换算出20C ︒时的空气中的扩散系数:332200022293.150.171273.150.189/0.06804/VP T D D P T cm s m h ⎛⎫⎛⎫⎛⎫==⨯⨯ ⎪ ⎪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i 0.05170.982929.27V i M y M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3m 101.329.27 1.2178.314293.15V Vm PM kg m RT ρ⨯===⨯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0C ︒空气粘度为51.81100.065()V Pa s kg m h μ-=⨯•=•3 气液相平衡数据由手册查得,常压下20C ︒时,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76.3a E kP =相平衡常数76.30.7532101.3E m P ===溶解度系数3s998.20.726076.318.02LH kmol kPa m EM ρ===•⨯4 物料衡算进塔气相摩尔比1=110.050.05263110.05y Y y ==-- 出塔气相摩尔比321(1)0.05263(10.98) 1.05310A Y Y ϕ-=-=-=⨯混合气体流量330.1013(273.1520)16.10100.1013273.15V N Q Q m h ⨯⨯+==⨯⨯惰性气体摩尔流量273.15(10.05)636.1622.4273.1520V Q V kmol h =⨯-=+该吸收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1212L Y Y V Y m X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 20X =min0.052630.0010530.73810.052630.7532L V -⎛⎫== ⎪⎝⎭ 取操作液气比为 min1.4L L V V ⎛⎫= ⎪⎝⎭1.40.7381 1.0333LV=⨯= 1.0333636.16657.34L kmol h =⨯=1212()636.16(0.052630.001053)0.0499657.34V Y Y X X L -⨯-=+==表2-4-15 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塔径计算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填料塔设计详细计算过程

填料塔设计详细计算过程

第一章设计任务依据和要求一、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混合气体(空气中含SO2气体的混合气)处理量为:106Kmol/h2、混合气组成:SO2含量为6.7% (mol% ),空气为:93.3 %(mol%)3、要求出塔净化气含SO2为:0.148 %(mol%),H2O为:1.172 kmol/h4、吸收剂为水,不含SO25、常压,气体入塔温度为25℃,水入塔温度为20℃。

二、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

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及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3、填料塔附属结构的选型与设计。

4、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三、H2O-SO2在常压20℃下的平衡数据X Y X Y0.00281 0.0776 0.000423 0.007630.001965 0.00513 0.000281 0.00420.001405 0.0342 0.0001405 0.001580.000845 0.0185 0.0000564 0.000660.000564 0.0112四、气体及液体的物性数据1、气体的物性:气体粘度()0.0652/G u kg m h =⋅气体扩散系数20.0393/G D m s = 气体密度31.383/G kg m ρ=2、液体的物性:液体粘度µL =3.6 kg /(m ·h); 液体扩散系数D L =5.3×10-6m 2/s; 密度ρL =998.2 kg /m 3;液体表面张力 4273/92.7110/L dyn cm kg h σ==× 五、 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填料塔图(2号图)一张第二章 SO 2净化技术和设备 一、SO 2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二氧化硫的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火山活动,森林火灾以及海水飞沫。

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大类:自然来源主要是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地质深处的天然硫元素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燃烧氧化为二氧化硫,随火山灰一起喷射到大气中。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教学内容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教学内容
❖液泛气速uf的计算步骤(图9.7)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
❖填料塔塔径
➢泛点对应的空塔气速为液泛气速uf ➢设计时,操作气速=50%~80%的泛点气速。 ➢液泛气速uf与流体物性、液气流量比、填料 充填方式和填料特性等因素有关。
❖液泛气速uf的计算步骤(图9.7)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
❖填料塔塔径的计算
对数坐标:该图中的横坐标轴(x轴)是对数坐标。在此
轴上,某点与原点的实际距离为该点对应数的对数值, 但是在该点标出的值是真数。为了说明作图的原理,作 一条平行于横坐标轴的对数数值线.
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3. 若气速继续增大,到达图中B点时,由于液体不能 顺利向下流动,使填料层的持液量不断增大,填 料层内几乎充满液体。气速增加很小便会引起压 降的剧增,此现象称为液泛,开始发生液泛现象 时的气速称为泛点气速,以uf表示,曲线上的点B, 称为泛点。从载点到泛点的区域称为载液区,泛 点以上的区域称为液泛区。
下转折点称为“载点”, 上转折点成为“泛点” 载点以下为恒持液区,
载点至泛点间为拦液区, 泛点以上为液泛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液泛气速的计算
❖液泛(液泛气速uf )
➢泛点对应的空塔气速为液泛气速uf ➢设计时,操作气速=50%~80%的泛点气速。 ➢液泛气速uf与流体物性、液气流量比、填料 充填方式和填料特性等因素有关。
填料塔塔径和阻力的计算
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特性
❖填料层的压降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体,依靠重力 在填料表面成膜状向下流动,上升气体与下降液膜的摩擦阻 力形成了填料层的压降。 •填料层压降与液体喷淋量L及气速u有关,在一定的气速下, 液体喷淋量越大,压降越大;在一定的液体喷淋量下,气速 越大,压降也越大。

填料塔计算公式

填料塔计算公式

填料塔计算公式填料塔是化工、环保等领域中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要想设计和操作好填料塔,掌握相关的计算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先来说说填料塔的塔径计算公式。

这就好比给塔选一件合适的“衣服”,太大了浪费材料,太小了又影响工作效率。

塔径的计算主要考虑气体的体积流量、空塔气速等因素。

计算公式大致是:D = √(4Vs / πu),这里的 D 表示塔径,Vs 是气体体积流量,u 是空塔气速。

咱就拿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之前我在一个化工厂实习的时候,就碰到了填料塔塔径计算的问题。

当时厂里要对一个旧的填料塔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首先得确定气体的流量,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通过各种测量仪表,像流量计啥的,获取准确的数据。

然后再根据工艺要求和经验,确定合适的空塔气速。

这个空塔气速的选择可不能马虎,选高了,气体阻力增大,能耗增加;选低了,塔的处理能力又不够。

我们那时候是反复讨论、计算,才最终确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塔径。

再来说说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

这就像是给塔盖房子,得盖多高才能让气液充分接触,完成传质任务呢?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传质单元数法和等板高度法。

传质单元数法呢,需要先计算出传质单元数,然后乘以传质单元高度,就得到了填料层高度。

等板高度法呢,是先确定理论板数,再乘以等板高度。

我记得有一次,在设计一个新的填料塔时,为了确定填料层高度,我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先是在实验室里做小试,模拟实际的操作条件,测量各种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不断调整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那几天,我们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很晚,大家都在为了这个项目努力。

还有填料的压降计算也不能忽视。

压降大了,会增加能耗;压降小了,又可能影响传质效果。

总之,填料塔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多做实验和计算,就一定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填料塔,为生产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填料塔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料塔计算部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二 基础物性参数的确定
本设计方案信息如下表所示:
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由手册查得,20C ︒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2 气相物性参数
设计压力: ,温度:20C ︒
氨气在水中的扩散系数:92621.7610/ 6.33610/L D cm s m h --=⨯=⨯
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查表得,氨气在0°C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2/cm s ,
根据关系式换算出20C ︒时的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0C ︒空气粘度为
3 气液相平衡数据
由手册查得,常压下20C ︒时,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相平衡常数
溶解度系数
4 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
出塔气相摩尔比
混合气体流量
惰性气体摩尔流量
该吸收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
取操作液气比为
填料物性参数查表得:
表2-4-1
5 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塔径计算
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Eckert 通用关联图:
气体质量流量为
液体质量流量可近似按纯水的流量计算:
Eckert 通用关联图的横坐标为
根据关联图对应坐标可得
由表2-4-1可知
F φ=260 1m -
取 0.80.8 2.360 1.888/F u u m s ==⨯=
由 1.737D ===m 圆整塔径(常用的标准塔径有400mm 、500mm 、600mm 、800mm 、1000mm 、1200mm 、1400mm 、1600mm 、2000mm 、2200mm 等)本设计方案取D=2000mm 。

泛点率校核:
因为填料塔的适宜空塔气速一般取泛点气速的50%-80%,泛点率值在允许范围内。

填料塔规格校核:
200080825
D d ==>(在允许范围之内)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取最小润湿速率为
由表2-4-1可知:
由于喷淋密度过小,可采用增大回流比或采用液体再循环的方法加大液体流量,以保证填料的润湿性能;也可适当的增加填料层高度的办法予以补偿。

填料层高度计算
脱吸因数为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为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查表2-4-1得
液体质量通量为
气膜吸收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气体质量通量为:
液膜吸收系数由下式计算:
由 1.1G G W k a k a ψ=得
73.90%50%F
u u => ,需选用下面的关系式对气膜和液膜系数进行校核修正。

修正结果:

考虑恩田公式的最大误差,为了安全取设计填料层高度为
设计取填料层高度为 Z '=4.0m 在填料塔计过程中,对于阶梯环填料,
max 8~15,6h h mm D =≤, 取8h D
=,则 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4000mm ,故不需分段
5.3 填料层压降计算
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
横坐标为
由表2-4-1得,1176P m φ-=
纵坐标为
查Eckert 通用关联图,P ∆/Z 位于40g ~50gPa/m 范围内,取
P ∆/Z=45g=m
填料层压降为
6 P ∆=⨯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本设计的吸收塔气液相负荷相差不大,无固体悬浮物和液体粘度不大,加上设计建议是优先选用槽盘式分布器,所以本设计选用槽盘式分布器。

分布点密度计算
按Eckert 建议值,1200D ≥时,喷淋点密度为42点/2m ,由于该塔喷淋密度较小,设计区分喷淋点密度为90点/2m 。

布液点数为
按分布点几何均匀与流量均匀原则,进行布点设计。

其结果为:二级槽共设七道,在槽侧面开孔,槽宽度为80mm ,槽高度为210mm ,两槽中心矩为160mm 。

分布点采用三角形排列,实际设计布点数为n=140点,布液点示意图如下:
布液计算
由 204s d n π=L
取 0.60,160H mm φ=∆=
d=4mm。

设计取
7 接口管径计算
根据圆形管道内的流量公式,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