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剪断强度与抗剪强度的区别

合集下载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第六章岩体的力学性质

图6.1 岩体的压力--变形曲线第六章 岩体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岩体的变形性质、强度性质、动力学性质和水力学性质等方面。

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属性表现出非均质性、非连续、各向异性和非弹性。

岩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两个方面: 1)受力条件;2)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赋存环境条件。

其中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材料性质、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及性质(影响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同于岩块的本质原因);赋存环境条件包括天然应力和地下水。

第一节 岩体的变形性质一、 岩体变形试验及其变形参数确定变形参数包括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

按静力法得到静E ,动力法得到动E 。

⎪⎪⎪⎪⎪⎩⎪⎪⎪⎪⎪⎨⎧⎩⎨⎧⎪⎪⎪⎩⎪⎪⎪⎨⎧法波地震声波法动力法轴压缩试验法双单水压洞室法钻孔变形法扁千斤顶法狭缝法承压板法静力法按原理和方法分原位岩体变形试验)()()( )(1.承压板法刚性承压板法和柔性承压板法 各级压力P -W (岩体变形值)曲线 按布西涅斯克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 m (Mpa )和弹性模量E me (Mpa )。

⎪⎪⎩⎪⎪⎨⎧-=-=e m mem m W W PD E W W PD E )1()1(22μμ式中:P —承压板单位面积上的压力(Mpa ); D —承压板的直径或边长(cm );W,W e—为相应P下的总变形和弹性变形;ω—与承压板形状、刚度有关系数,圆形板ω=0.785,方形板ω=0.886。

μm—岩体的泊松比。

★定义:岩体变形模量(E m):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总应变之比值。

岩体弹性模量(E me):岩体在无侧限受压条件下的应力与弹性应变之比值。

图6.2 钻孔变形试验装置示意图②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笔图6.3 狭缝法试验装置如图6.3所示。

二、岩体变形参数估算现场原位试验费用昂贵,周期长,一般只在重要的或大型工程中进行,因此,岩体变形参数的很多情况下必须进行估算。

两种方法:① 现场地质调查→建立适当的岩体地质力学模型→室内小试件试验资料→进行估算; ② 岩体质量评价和大量试验资料→建立岩体分类指标与变形参数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估算。

混凝土重力坝抗剪与抗剪断两种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安全性研究

混凝土重力坝抗剪与抗剪断两种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安全性研究

I能源管理LOW CARBON WORLD2020/11混凝土重力坝抗剪与抗剪断两种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安全性研究卢显科仲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办事处,重庆400024)【摘要】通过抗剪与抗剪断两种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对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性进行研究,总结抗剪与抗剪断两种抗滑稳定计算方法在不同坝高、岩性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规律。

结果表明,一般情况,无论硬质岩还是软质岩,以抗剪强度公式控制设计的混凝土重力坝,安全富裕度大于以抗剪断强度公式控制设计的混凝土重力坝;从坝高分析,坝高越高,两个公式计算的安全系数值差距越小遥【关键词】抗剪;抗剪断;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中图分类号】TV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11-0112-021概述设计人员在进行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时,经常会遇到当采用其中一种计算方法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已满足规范要求,但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仍然未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

针对此情况,本文接下来将研究并总结其规律,为设计服务。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抗剪断强度计算公式和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我国水利行业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时采用的现行规范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18),根据该规范6.4.1条,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应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或抗剪强度公式计算。

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如下:f移W+c r A移P式中:K-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C-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断凝聚力,kPa;-坝基接触面截面积,m2;移W-作用于坝体上的全部荷载(包括扬压力,下同)对滑动平面的法向分值,kN;移P-作用于坝体上的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值,kN;K-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针对抗剪与抗剪断强度公式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其安全系数允许值是不同的。

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指的是在土体内部存在切变作用时,土体能够抵抗该切变作用并保持形状稳定的能力。

抗剪强度是评估土的力学性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1.2 定义土的抗剪强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抗剪强度是指应变固结下产生切线应力所需达到最大值。

在一定条件下,当施加沿某一平面方向的剪切应变时,通过实验可以测得该平面上允许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抗剪强度是由于岩石或土壤颗粒之间产生摩擦造成接触邻近颗粒受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关于土的抗剪强度概念,并说明其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详细解释土壤抗剪强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以及传统试验方法和先进试验方法的介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土壤抗剪强度与土体工程应用之间的关系。

在展示几个土体加固和处理技术的工程实践案例后,我们还将讨论抗剪强度在土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及其在土体工程中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2. 土的抗剪强度概念2.1 概述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能够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

它是土体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地质灾害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2.2 抗剪强度的定义土的抗剪强度可以分为有效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和总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

在有效应力状态下,土体颗粒之间由于摩擦及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一种阻止相对滑动或破坏的抵抗力。

该抵抗力即为土体的有效应力抗剪强度。

有效应力状态下,如果施加额外水平力,就会导致不可逆性变形,并可能引发失稳。

在总应力状态下,考虑了地下水对土体孔隙水压造成的影响。

总应力状态下的土壤承受着来自地表荷载及孔隙水压带来的综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衡量土壤较为复杂。

当存在地下水流动时,因渗流带来部分应力的释放,土壤受到的总应力也会相应减小。

第3讲第一章第一节岩体的特征(二)

第3讲第一章第一节岩体的特征(二)

〔二〕岩体结构特征1.结构体特征结构面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结构体。

根据其外形特征可大致归纳为柱状、块状、板状、楔形、菱形和锥形等六种根本形态。

当岩体发生强烈变形破碎时,也可形成片状、碎块状、鳞片状等结构体。

结构体的形状与岩层产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平缓产状的层状岩体中,常将岩体切割成方块体、三角形柱体等。

在陡立的岩层地区,往往形成块体、锥形体和各种柱体。

2.岩体结构类型二、岩体的力学特性【2022】5.建筑物结构设计对岩石地基主要关心的是〔〕A.岩体的弹性模量B.岩体的结构C.岩石的抗拉强度D.岩石的抗剪强度答案:A分析:就大多数岩体而言,一般建筑物的荷载远达不到岩体的极限强度值。

因此,设计人员所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

岩体变形参数是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由于岩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所以岩体的弹塑性变形较岩石更为显著。

【2022】4结构面结合力较差的工程地基岩体的工程特性是〔D〕。

A.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垂直层面方向B.沿层面方向有错动比有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性质差C.结构面倾向坡外比倾向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好D.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低于垂直层面方向【2022】5工程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其岩体强度完全受控于〔A〕。

A.结构面强度B.节理的密集性C.母岩的岩性D.层间错动幅度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一)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022】2关于地基岩石软化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

A.软化系数>0.25,工程性质良好B.软化系数<0.25,工程性质良好C.软化系数<0.75工程性质良好D.软化系数>0.75工程性质良好(2)岩石主要力学性质2.岩石的分级鉴于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开挖施工的难度,由松软至坚实共分为16级,分别以I-XⅥ表示,其中I~Ⅳ的4级为土,V~XⅥ的12级为岩石。

土分为一、二、三、四类,岩石分为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四类。

土力学 第6章抗剪强度

土力学 第6章抗剪强度

4、直剪试验的优缺点
优点:直接剪切仪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等 缺点:
①限定的剪切面; ②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③在计算抗剪强度时按土样的原截面积计算的; ④试验时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孔隙水
压力
二、三轴试验
1. 三轴压缩仪组成
压力室
周围压力系统 轴向加荷系统
有机玻璃罩
孔压量测系统
c
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关系
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1)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平衡状态 (2)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切点为A)——极限平衡状态 (3)摩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破坏状态
2、摩尔—库仑破坏准则
根据Mohr-Coulomb破坏理论,破坏时的 Mohr应力圆必定与破坏包线相切。
3. 强度包线
分别作围压为100 kPa 、 200kPa 、300 kPa的三轴试验, 得到破坏时相应的(1-)f
1- 3
绘制三个破坏状态的应力摩尔圆, 画出它们的公切线——强度包线, 得到强度指标 c 与

1 =15% 1
强度包线

c
(1-)f (1-)f
• 四、土的强度理论
• 滑裂面上的剪应力达到极限值。 (注:与最大剪应力理论不同)
土的抗剪强度定义
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
工程应用
边坡的稳定性由强度控制; 土压力的计算; 地基的承载力需通过强度确定。
土力学研究内容
基础 物理性质
先导 土中 应力
核心 渗透特性 变形特性 强度特性
试验装置——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


2、试验分类

《土质学与土力学》7土的抗剪强度

《土质学与土力学》7土的抗剪强度

土质学与土力学 7土的抗剪强度《土质学与土力学》第七章 土的抗剪强度第一节 概述建筑物由于土的原因引起的事故中,一部分是沉降过大,或是差异沉降过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破坏而引起的。

对于土工建筑物(如:路堤、土坝等)来说,主要是后一个原因。

从事故的灾害性来说,强度问题比沉降问题要严重的多。

而土体的破坏通常都是剪切破坏;研究土的强度特性,就是研究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①土的抗剪强度(τf ):是指土体抵抗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破坏时滑动的剪应力。

②剪切面(剪切带):土体剪切破坏是沿某一面发生与剪切方向一致的相对位移,这个面通常称为剪切面。

其物理意义:可以认为是由颗粒间的内摩阻力以及由胶结物和束缚水膜的分子引力所造成的粘聚力所组成。

无粘性土一般无连结,抗剪强度主要是由颗粒间的摩擦力组成,这与粒度、密实度和含水情况有关。

粘性土颗粒间的连结比较复杂,连结强度起主要作用,粘性突的抗剪强度主要与连结有关。

决定土的抗剪强度因素很多,主要为:土体本身的性质,土的组成、状态和结构;而这些性质又与它形成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因素有关;此外,还决定于它当前所受的应力状态。

土的抗剪强度主要依靠室内经验和原位测试确定,试验中,仪器的种类和试验方法以及模拟土剪切破坏时的应力和工作条件好坏,对确定强度值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一、库仑定律(剪切定律) 1773年 法国学者在法向应力变化范围不大时,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的关系近似为一条直线,这就是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

无粘性土:φστtg f ⋅= 粘性土:φστtg f ⋅=+c式中:f τ:土的抗剪强度,Kpa ;σ:剪切面的法向压力,Kpa ;φtg :土的内摩擦系数;φ:土的内摩擦角,度;c :土的内聚力,Kpa 。

σφtg :内摩擦力。

库仑定律说明:(1)土的抗剪强度由土的内摩擦力σφtg 和内聚力c 两部分组成。

(2)内摩擦力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成正比,其比值为土的内摩擦系数φtg 。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性质

岩块的力学属性:1.弹性(elasticity):在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产生的全部变形当去除外力后能够立即恢复其原有的形状和大小的性质。

2.塑性(plasticity):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荷)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质。

不能恢复的变形叫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残余变形。

3.粘性(viscosity):物体受力后变形不能在瞬时完成,且应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质。

应变速率随应力变化的变形叫流动变形。

4.脆性(brittle):物质受力后,变形很小时就发生破裂的性质。

5.延性(ductile):物体能承受较大塑性变形而不丧失其承载力的性质。

第一节岩块的变形性质一、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岩块变形性质1.连续加载下的变形性质(1)加载方式:单调加载(等加载速率加载和等应变速率加载)循环加载(逐级循环加载和反复循环加载)(2)四个阶段:①Ⅰ:OA段,孔隙裂隙压密阶段;②Ⅱ:AC段,弹性变形至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AB段和BC段)弹性极限→屈服极限③Ⅲ:CD段,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累进破裂阶段)→“扩容”现象发生“扩容”:在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中,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岩石中的破裂(裂纹)继续发生和扩展,岩石的体积应变增量由压缩转为膨胀的力学过程。

—峰值强度或单轴抗压强度④Ⅳ:D点以后阶段,破坏后阶段(残余强度)以上说明:岩块在外荷作用下变形→破坏的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峰值前阶段(前区)2)峰值后阶段(后区)(3)峰值前岩块的变形特征(Miller,1965)①应力—应变曲线类型米勒(Miller,1965)6类(σ—εL曲线),如图4.3所示:Ⅰ:近似直线型(坚硬、极坚硬岩石):如玄武岩、石英岩等;Ⅱ:下凹型(较坚硬、少裂隙岩石):如石灰岩、砂砾岩;Ⅲ:上凹型(坚硬有裂隙发育):如花岗岩、砂岩;Ⅳ:陡“S”型(坚硬变质岩):如大理岩、片麻岩;Ⅴ:缓“S”型(压缩性较高的岩石):如片岩;Ⅵ:下凹型(极软岩)。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1.定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抗压强度:金属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3)抗弯强度:金属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力矩。

(4)抗剪强度:金属材料在剪切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

3.影响因素:(1)材料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

(2)材料的微观结构:晶粒大小、晶界、位错等微观缺陷会影响金属材料的强度。

(3)温度: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降低。

(4)应变速率:应变速率越快,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

1.定义: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能量的能力。

(1)冲击韧性: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韧性。

(2)断裂韧性:金属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韧性。

3.影响因素:(1)材料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

(2)材料的微观结构:晶粒大小、晶界、位错等微观缺陷会影响金属材料的韧性。

(3)温度:金属材料在低温下的韧性会降低。

(4)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下,金属材料的韧性优于单向应力状态。

三、强度和韧性的关系1.强度和韧性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强度高的材料,韧性往往较低;韧性好的材料,强度往往较低。

2.衡量强度和韧性的指标:韧脆转变温度(DBTT),即材料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的温度。

3.如何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1)合金化:通过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2)热处理: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微观缺陷控制:通过控制晶粒大小、晶界和位错等微观缺陷,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四、应用实例1.航空领域: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在航空器结构件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韧性。

2.汽车领域: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

3.建筑领域:不锈钢、钢筋等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良好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剪断强度与抗剪强度的区别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0266-99)第2.11.12条,内容见附图。

从这里可以看出剪强度还是由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两个参数组成的。

岩块剪切强度与岩体剪切强度定义
岩块剪切强度: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岩块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剪应力通常分三种强度:
(1)抗剪断强度试件在一定法向应力作用下,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反应了岩块的内聚力和内摩擦阻力。

主要试验:直剪、変角剪和三轴等。

(2)抗切强度指试件上的法向应力为0时,沿预定剪切面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由于法向应力为0,其强度取决于内聚力方法:单(双)面剪切及冲孔试验。

(3)摩擦强度指试件在一定法向应力作用下,沿已有破裂面(层面、节理等)再次剪切破坏时的最大剪应力。

对应试验为摩擦试验二岩体的剪切强度
由于结构面、非均质、非连续等影响其强度一般低于岩块强度。

介于结构面与岩体强度之间岩体内任一方向剪切面,在法向应力作用下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可细分为抗剪断强度、抗剪强度、抗切强度。

抗剪断强度是指在任一法向应力作用下横切结构面剪切破坏时岩体能抵抗的最大剪应力;在任一法向应力作用下,岩体沿已有破裂面剪切破坏时的最大剪应力称抗剪强度,实际为某结构面抗剪强度;
抗切强度为剪切面上法向应力为零时的抗剪断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