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201810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 0053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A.觉得有点挤脚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D.没有试鞋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第三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A.师生关系B.兄弟关系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7.“荷花淀深”的代表作家是【】A.汪曾祺B.孙犁C.丰子恺D.阿城8.“文革”后,表达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觉醒的代表作是【】A.《随想录》B.《回看血泪相和流》C.《哭小弟》D.《干校六记》9.散文《母亲的羽衣》一文的主题是【】A.对女性婚后不幸命运的同情 B对母亲少女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C.对母爱的真诚讴歌D.对母女情深的赞颂10.下列选项中,属于张洁的一组作品是【】A.《方舟》《拣麦穗》B.《白雪乌鸦》《亲亲土豆》C.《与往事干杯》《私人生活》D.《小姨多鹅》《少女小渔》11.散文《学圃记闲》记叙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的生活故事,其时代背景是【】A.抗日战争时期B.“文革”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2.下列诗人中,属于“七月诗派”的是【】A.北岛B.曾卓C.西川D.王家新13.散文《秦腔》中呈现出的秦腔艺术特点是【】A.秀而无骨B.细腻婉转C.大喊大叫D.清脆流丽14.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与巩乃斯的马进行对比,借此表现其特性的动物【】A.牛、羊和骆驼B.牛、骆驼和驴子C.狗、骆驼和驴子D.羊、狗和牛15.散文《我与地坛》中的“我”指的是【】A.郭路生B.张承志C.高晓声D.史铁生16.散文《髻》中“髻”象征着女子的青春美丽,寄寓着母亲和姨娘的喜怒哀愁,文中“我”更喜欢的是【】A.母亲的“飽鱼头” B.姨娘的“横爱司髻”C.母亲的“风凰髻”D.姨娘的“螺丝髻”17.悼亡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乔大壮去世的原因是【】A.被杀B.重病C.自杀D.醉酒18.散文《致西绪福斯》中,作者重新解读的西绪福斯神话来自【】A.古希腊神话B.古罗马神话C.古印度神话D.古埃及神话19.诗歌《望星空》中所抒发的情感变化轨迹是【】A.由惆怅到自豪B.由豪迈到惆怅C.由惆怅到苦闷D.由痛苦到绝望20.诗歌《麦坚利堡》的语言特点是【】A.简洁明快B.含蓄隽永C.风趣幽默D.凝练沉重21.“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这些诗句表达的意蕴是【】A.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 B.迫切需要人们的赞美C.希望获得美好的爱情D.希望社会快速地发展22.诗歌《乡愁》的形式特点是【】A.诗节匀称,句式整齐B.诗节均衡对称,又有长短句变化C.句式整饬,节奏铿锵D.诗行整齐,节与节之间转韵23.诗歌《双桅船》中诗人展开抒情的视角是【】A.双桅船B.灯C.岸D.风暴24.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意象运用上呈现出来的特点是【】A.简练B.繁多C.深邃D.直白25.诗歌《智慧之歌》中,诗句“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形容的是【】A.青春的爱情B.喧腾的友谊C.迷人的理想D.宏伟的事业26.诗歌《红玉米》的开头和结尾以“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和“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寄寓的是【】A.历史文化与现代精神 B.童年记忆与现实体验C.童年记忆与未来憧憬D.未来愿景与当下现实27.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将《圣经》故事当成背景和比照的对象,由此凸显的是【】A.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B.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C.“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D.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28.“一株镜子里的蔷薇”“华清池中/等待双手捧起的/泡沫”“一朵菊花在她嘴边/一口黑井在她眼中”,这些诗句描绘的人物形象是【】A.蓝田玉 B.马丽娅C.杨贵妃D.花木兰29.诗歌《哎,大森林——刻在烈士饮恨的洼地上》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象征B.隐喻C.对比D.夸张30.话剧《关汉卿》剧情展开的中心线索是【】A.关汉卿一生的经历B.关汉卿和朱帘秀的爱情纠葛C.关汉卿的抗元活动D.《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2)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生死疲劳》 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沉重的翅膀》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A·鞋子 B.雨伞 C.铅笔盒 D.月亮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A.女乘务员、波外翁 B.赵慧文、李爱杰C.癞六伯、志煌 D.凤娇、“北京话”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 B.小毛 C.“我” D.王一生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A.坚持做礼拜 B.街头卖艺 C.为邮局送信 D.领养弃婴6.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小渔“嫁”给洋老头的原因是A.一见钟情 B.贪图钱财 C.获得绿卡 D. 日久生情7.王安忆小说《喜宴》中,知青和小岗村教师一家交往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喝茶 B.喜宴和下棋 C.喜宴和送葬D. 喜宴和割麦8.刘庆邦小说《鞋》塑造守明这一人物形象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侧面烘托D.环境描写9.陈映真小说《将军族》中,最终殉情的国民党老兵是A.王利发 B.杨三老汉 C.“三角脸” D.秦山10.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的文体风格是A.浪漫抒情 B.寓庄于谐 C.先锋魔幻D.荒诞滑稽11.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故事在对苦难现实的真实写照中幻化出童话色彩,其主题意蕴是A.对“文革”时代的否定和批判B.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和批判C.对神秘世界的膜拜D.对黑孩特异功能的推崇12.韩少功小说《马桥词典》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是A.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北小镇B.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南泪罗县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台东县D.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山东高密东北乡13. 张学东小说《送一个人上路》中,信守诺言、悉心照料绝户老人韩老七并为之送终的人物是A.“我”母亲 B.“我”父亲 C.“我”祖父 D.“我”和弟妹们14.汪曾祺小说《受戒》叙写了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所采用的叙述笔调是A.愤懑激昂 B.沉郁凝重 C.热烈奔放 D.平淡含蓄15.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以个体生命为例证所阐发的认识是A.生命是苦难充溢、随遇而安的过程B.生命是乐天知足、享受人生的旅程C.生命是积极进取、孤军奋战的历程D.生命是磨难与幸运、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6.傅雷书信《致傅聪》中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最主要的要求是A.精于学问的钻研B.美丽端庄,擅长家务活C.把丈夫视为她整个的世界D.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17.诗歌《双桅船》的作者舒婷是A.朦胧诗派诗人 B.蓝星诗社诗人 C.九叶诗派诗人 D.七月诗派诗人18.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中,母亲“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原因是A.成为母亲 B.工作劳累 C.生活封闭 D.疾病缠身19.张洁散文《拣麦穗》中对“我”特别疼爱的人是A.放羊的老头 B.卖灶糖的老汉 C.张胜媳妇 D.李六奶奶20.杨绛散文《学圃记闲》中,与“我”经常在菜园见面的“默存”这一人物是A.“我”的丈夫 B.“我”的兄长 C.“我”的邻居 D.“我”的同事21.下列表述中,对贾平凹散文《秦腔》中“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理解正确的是A.秦腔的风格秀丽无骨B.秦腔的唱腔婉转流丽C.秦腔的旋律和秦川的地理构造相统一D.秦腔是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22.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中,用来与马对比的动物牛、骆驼和毛驴所共有的特点是A.都具有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B.都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C.都追求自由、奔放、率性的生活D.都是作为人类朋友的形象出现23.牛汉散文《童年二题》中,象征一代知识分予苦难命运及其追求的意象是A.夜间唱歌的蟋蟀 B.外婆家的荞麦田C.黎明起飞的鸟 D.早熟的枣子24.琦君散文《髻》中,母亲对姨娘态度变化的轨迹是A.从体贴、怜悯到怨恨不已 B.从疏远、不满到患难相依C.从接受、忍耐到最终抛弃 D.从钦佩、羡慕到产生隔膜25.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因其A.牺牲小我,乐予向人类奉献自己B.坚持理想,追求独立与自由C.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乐天知命D.适应严酷的环境,积极改造自我26.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天上人间,感叹人生的虚无渺小,仍赞颂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诗作是A.曾卓《有赠》 B.罗门《麦坚利堡》C.郭小川《望星空》D.臧克家《有的人》27.创作了一组关于“麦地”的诗作,因而被人称为“麦地诗人”的作家是A.海子 B.公刘 C.绿原 D.诬川28.余光中诗歌《乡愁》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比喻和反复 B.拟人和比喻C.夸张和对比 D.暗示和双关29.洛夫诗歌《长恨歌》以现代人的意识观照历史而塑造出来的入物形象是A.乔大壮 B.杨贵妃C.司马昭 D.向秀30.老舍戏剧《茶馆》中人物语言的地域特色是A.具有浓厚的湘方言色彩 B.具有浓厚的吴方言色彩C.具有浓厚的闽方言色彩 D.具有浓厚的北京方言色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原话是()A.以人的生活为材料的文字B.视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文字C.合乎礼教道德的生活的文字D.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2.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A.浅草社B.未名社C.莽原社D.狂飙社3.1928年发生的革命文学论争的两方主要是()A.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B.创造社——太阳社C.太阳社——新月社D.左联——“自由人”和“第三种人”4.“孤岛文学”指的是()A.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B.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D.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5.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是()A.反帝国主义B. 反对国民党统治C.反封建D.阶级斗争6.下列能概括鲁迅杂文主要思想内容的是()A.对帝国主义的抨击B.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揭露C.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D.歌颂人民革命7.最能体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篇或诗集是()A.胡适的《尝试集》B.周作人的《小河》C.郭沫若的《女神》D.朱自清的《毁灭》8.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刊物是()A.《新潮》B.《语丝》C.《每周评论》D.《新月》9.“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出自郁达夫下列作品中的()A.《南迁》B. 《沉沦》C. 《春风沉醉的晚上》D. 《薄奠》10.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主要表现了()1A.村民的愚昧与无知B.农村劳动者的贫穷与痛苦C.乡村劳动妇女的本色美D.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11. 属于茅盾《子夜》中创造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是()A.周朴园B.吴荪甫C.潘月亭D.赵伯韬12.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的三部作品是()A.《幻灭》《彷徨》《追求》B. 《呐喊》《动摇》《追求》C. 《幻灭》《动摇》《新生》D. 《幻灭》《动摇》《追求》13.老舍在英国创作的小说除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还有()A.《文博士》B. 《小坡的生日》C. 《离婚》D. 《二马》14.《月牙儿》的主要思想内容是()A.母亲沦为娼妓的悲惨命运B.母女两人的悲剧遭遇C.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D.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15.巴金的小说《火》三部曲又称()A.激流三部曲B.抗战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都市三部曲16.巴金的小说《新生》、《灭亡》主要表现了()A.异域生活B.旧式家庭的罪恶C.对青年革命道路和社会革命的探索D.时代青年的爱情生活17.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其民族出身的正确判断应是()A.汉族作家B.土家族作家C.苗汉血统作家D.回族作家18.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长河》B. 《八骏图》C. 《阿黑小史》D. 《湘西》19.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A.《桥》B. 《北京人》C. 《原野》D. 《家》20.“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这句话被曹禺用来评价的人物形象是()A.金子 B.蘩漪C.陈白露D.愫方21.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作者是()A.王鲁彦B.王统照C.萧军D.李劼人22.30年代初,《水》、《田家冲》被称为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其作者是()A.蒋光慈B.沙汀C.丁玲D.萧红223.何其芳《画梦录》的主要艺术特色为()A.幽默、闲适、平和冲淡B.独语的情调、复合的意象、奇幻的想象C.匕首投枪之战斗性与冷嘲热讽的结合D.现代主义手法与杂文手法的结合24.下列属于张恨水的一组小说是()A.《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结婚十年》B.《啼笑因缘》、《八十一梦》、《金锁记》C.《五子登科》、《啼笑因缘》、《八十一梦》D. 《生死场》、《春明外史》、《啼笑因缘》25.“好一记鞭子”指的是()A.三篇杂文B.三篇小说C.三个街头剧D.三首枪杆诗26.师陀的《果园城记》是()A.散文集B.短篇小说集C.中篇小说D.长篇小说27.穆旦诗所表现的“自我”的特点是()A.夸饰B.浪漫多情C.感伤、自怨D.分裂、痛苦28.下列不.符合徐讠于小说特点的说法是()A.“人性与爱”的主题B.传奇性情节C.雅俗共赏D.客观写实的风格29.下列不.属于新歌剧的作品是()A.《兄妹开荒》B.《刘胡兰》C. 《王秀鸾》D. 《赤叶河》30.下列不.符合《白毛女》创作情况的一项是()A.根据民间故事加工、改编B.阮章竞、丁毅执笔C.贺敬之、丁毅执笔D.采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一、单项选择题【更多科目答案购买:】: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小说《阿正传》中,被王胡暴打后的无奈和掐小尼姑脸时的得意集中体现出阿的性格侧面是.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反差却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原因在于两人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贫病交加的失业者.异国他乡的漂泊者.困窘孤独的底层贫民.被茅盾称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沙汀.郁达夫.叶圣陶.路翎.小说《萧萧》批判了湘西世界的封闭落后,作者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白描.烘托.对比.小说《春蚕》中老通宝的人物性格特征是.勇敢果断、乐于奉献.勤劳俭朴、因循守旧.灵活变通、求新求异.冷漠麻木、自轻自贱.小说《蒹竹山房》中,抱着灵牌出嫁、被封建礼教折磨得虽生犹死的人物形象是.兰花.阿圆.大伯娘.二姑姑.小说《断魂枪》叙写沙子龙月夜练枪和孙老者的形象时所采用的手法是.白描.意识流.夸张.反讽.小说《小二黑结婚》描写了新一代的农民在成长,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小说《金锁记》中,童世舫最终未能与长安结合的直接原因是.童世舫得知长安吸食鸦片.童世舫与异国女友恢复关系.长安移情别恋.长馨作梗.小说《绣枕》以“绣枕”为中心所表达的思想意蕴是.揭露了工厂主对女工的剥削压榨.表现了大小姐渴望爱情而不褥的落寞.批判了旧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戕害.叙写了封建家长对自由恋爱的扼杀.小说《拜堂》中,构成了整个故事叙述内在线索的一句话是.“真是天也变了!” .“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总得图个吉利” .“好在肥水不落外人田”.现代文学中第一次艺术地表现女性“灵肉”分裂与矛盾的小说是.许地山《春桃》.萧红《小城三月》.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孙犁《荷花淀》.小说《送报夫》中的“我”背井离乡,不{!导不忍受老板残酷盘剥的根本原因是.闹土匪.日本殖民统治.抓壮丁.被骗签“卖身契”.诗歌《凤凰涅粲》中,在吟唱中追问年轻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哪儿去了的动物是.风.凰.鸽子.鹰.戴望舒诗歌创作所受的影响主要是.法国象征派和中国古典诗歌.法国象征派和美国自由诗.日本俳句和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和美国自由诗.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描写的对象是.雨巷.鼠曲草.康河.黄河.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意蕴是.歌颂了劳动妇女的勤劳无私,批判了罪恶的社会.表达了对生身父母的感恩.表现了自我的孤独感伤和爱情的幻灭.抒发了对祖国和土地的感恩之情.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诗人通过对潜藏在现实深处苦难本质的想象和思考,把所抒写的现实苦难的表层空间设置在.充满战斗热情的防空洞.战争残酷场景里的防空洞.孕育浪漫爱情故事的防空漏.带有日常生活气息的防空洞。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试频率

考期作者类型作品问202210我与地坛202210没压中关汉卿202210送一个人上路20221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02210麦坚利堡202210202210202210202204陈染精说空的窗简析陈染小说《空的窗》的叙事特点。
2022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主题思想。
202204台静农泛散记波外翁简析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刻画波外翁性格的艺术方法。
202204西川诗歌泛诗一个人老了简析西川诗歌《一个人老了》的主题意蕴。
202204孙犁精散黄鹂病期琐事分析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怎样通过叙述和描绘有关黄鹏的日常生活画面以揭示美的含义。
202110海子诗歌精诗麦地简析海子诗歌《麦地》中重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202110田汉精戏关汉卿简析田汉话剧《关汉卿》的主题意蕴。
202110张承志泛说残月简析张承志小说《残月》中杨三老汉这一艺术形象。
202110柯灵散文泛散回看血泪相和流简析柯灵散文《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术特点。
202110阿城精说棋王论述阿城小说《棋王》中对“吃”和“棋”的描写内容以及由此揭示的主题意蕴。
202110 202110202104王蒙精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这个简析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意蕴。
2021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戏剧《茶馆》的结构特征。
202104王小波泛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合历史背景,简析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的形象及其意义。
202104绿原泛诗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简析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的表现手法。
202104茹志鹃精说百合花论述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
202104 202104 202104202010严歌苓精说少女小渔简析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的艺术特色。
202010琦君散文泛散髻简析琦君散文《髻》的主题意蕴。
202010北岛诗歌泛诗回答简析北岛诗歌《回答》的语言特色。
201804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生死疲劳》 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D.《沉重的翅膀》【正确答案】B(P46)【答案解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发表于1956年,是王蒙早期的代表作。
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A·鞋子 B.雨伞C.铅笔盒 D.月亮【正确答案】B(P72)【答案解析】小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A.女乘务员、波外翁 B.赵慧文、李爱杰C.癞六伯、志煌 D.凤娇、“北京话”【正确答案】D(P79)【答案解析】《哦,香雪》叙述一条铁路线经过北方小山村台儿沟,每天在那里只停留一分钟,却给香雪、凤娇等一群乡村少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波澜。
香雪对铅笔盒的向往,凤娇对北京话”的特别好感,暗示了她们对山外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 B.小毛C.“我” D.王一生【正确答案】D(P100)【答案解析】原文: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
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黏液,眼泪就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
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妈—”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 A.坚持做礼拜 B.街头卖艺C.为邮局送信 D.领养弃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空的窗》写的是“我”和老人摆脱绝望的生活、重拾生活信念的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00531答案及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考卷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这两句话出自()A.《听听那冷雨》B.《怀念萧珊》C.《黄鹂——病期琐事》D.《秦腔》2.《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A.胡适、沈从文B.郁达夫、沈从文C.黄永玉、沈从文D.徐志摩、沈从文3.《茶花赋》中,作者通过“茶花”所刻画和赞美的人物是()A.一位教师B.一位作家C.一位花匠D.一位农民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A.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式C.人像展览式D.锁闭式5《慕尼黑》表达了诗人()A.渴盼暖春到来的心情B.对自然与劳作强烈的眷恋之情C.对坚持真理的高贵品格的不倦追求D.对人类和世界命运的深切关注6.《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7.小说《在山区收购站》主要揭示了()A.农村家庭矛盾B.农民利益和农村政策之间的矛盾C.农村个别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D.农村青年、老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8.《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A.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B.不怕困难的勇气C.懦弱无能、不思进取的性格D.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9.贾平凹在《秦腔》中说,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五大要素”的,除秦腔外,还有()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10.下列具有“诚”与“雅”完满结合艺术特色的小说是()A.《我的第一个上级》B.《红旗谱》C.《游园惊梦》D.《鲁鲁》11.下列作品集中,属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A.《朗润集》B.《山地笔记》C.《文化苦旅》D.《哈拉沙尔随笔》12.“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201810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 0053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卖油绳”B.“喜宴”和“上门喝茶”C.“假结婚”和“卖油绳”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正确答案】B(P125)【答案解析】《喜宴》以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历史背景, 描写下乡知青参加当地一对新婚夫妇的喜宴和挖干沟又到他们家“喝茶”的两个场景,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和知青下乡后的真实处境。
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A.觉得有点挤脚B.觉得有点大C.觉得正合脚D.没有试鞋【正确答案】D(P132)【答案解析】《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守明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在未婚夫外出前,两人相见时,守明提出让男子试鞋,几次请求都被拒绝。
故选D。
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正确答案】A(P239)【答案解析】《广陵散》塑造了一个坦然面对生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把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与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起来,语言质朴平易,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特色。
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含义是【】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正确答案】A(P306)【答案解析】在马桥方言中,“宝气”本来是傻的意思,但作者通过志煌对女人的态度、对自己劳动产品归属的看法等一系列情节的叙述和描写,不仅使志煌的形象生动独特,更使“宝气”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拓晨,揭示了“宝气”这个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作品中,王蒙创作的小说是A.《生死疲劳》B.《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沉重的翅膀》2.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贯穿故事始终的物品是A·鞋子B.雨伞C.铅笔盒D.月亮3.下列选项中,属于小说《哦,香雪》的一组人物形象是A.女乘务员、波外翁B.赵慧文、李爱杰C.癞六伯、志煌D.凤娇、“北京话”4.阿城小说《棋王》中,说“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物是A·脚卵B.小毛C.“我”D.王一生5.陈染小说《空的窗》中,让一位孤独寂寞的退休老人重燃生命热情的工作是A.坚持做礼拜B.街头卖艺C.为邮局送信D.领养弃婴6.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小渔“嫁”给洋老头的原因是A.一见钟情B.贪图钱财C.获得绿卡 D. 日久生情7.王安忆小说《喜宴》中,知青和小岗村教师一家交往的两个场景是A.喜宴和喝茶B.喜宴和下棋C.喜宴和送葬D. 喜宴和割麦8.刘庆邦小说《鞋》塑造守明这一人物形象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心理描写B.外貌描写C.侧面烘托D.环境描写9.陈映真小说《将军族》中,最终殉情的国民党老兵是A.王利发B.杨三老汉C.“三角脸”D.秦山10.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的文体风格是A.浪漫抒情B.寓庄于谐C.先锋魔幻D.荒诞滑稽11.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故事在对苦难现实的真实写照中幻化出童话色彩,其主题意蕴是A.对“文革”时代的否定和批判B.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和批判C.对神秘世界的膜拜D.对黑孩特异功能的推崇12.韩少功小说《马桥词典》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是A.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北小镇B.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湖南泪罗县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台东县D.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山东高密东北乡13. 张学东小说《送一个人上路》中,信守诺言、悉心照料绝户老人韩老七并为之送终的人物是A.“我”母亲B.“我”父亲C.“我”祖父D.“我”和弟妹们14.汪曾祺小说《受戒》叙写了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所采用的叙述笔调是A.愤懑激昂B.沉郁凝重C.热烈奔放D.平淡含蓄15.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以个体生命为例证所阐发的认识是A.生命是苦难充溢、随遇而安的过程B.生命是乐天知足、享受人生的旅程C.生命是积极进取、孤军奋战的历程D.生命是磨难与幸运、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16.傅雷书信《致傅聪》中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最主要的要求是A.精于学问的钻研B.美丽端庄,擅长家务活C.把丈夫视为她整个的世界D.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17.诗歌《双桅船》的作者舒婷是A.朦胧诗派诗人B.蓝星诗社诗人C.九叶诗派诗人D.七月诗派诗人18.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中,母亲“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原因是A.成为母亲B.工作劳累C.生活封闭D.疾病缠身19.张洁散文《拣麦穗》中对“我”特别疼爱的人是A.放羊的老头B.卖灶糖的老汉C.张胜媳妇D.李六奶奶20.杨绛散文《学圃记闲》中,与“我”经常在菜园见面的“默存”这一人物是A.“我”的丈夫B.“我”的兄长C.“我”的邻居D.“我”的同事21.下列表述中,对贾平凹散文《秦腔》中“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理解正确的是A.秦腔的风格秀丽无骨B.秦腔的唱腔婉转流丽C.秦腔的旋律和秦川的地理构造相统一D.秦腔是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22.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中,用来与马对比的动物牛、骆驼和毛驴所共有的特点是A.都具有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B.都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C.都追求自由、奔放、率性的生活D.都是作为人类朋友的形象出现23.牛汉散文《童年二题》中,象征一代知识分予苦难命运及其追求的意象是A.夜间唱歌的蟋蟀B.外婆家的荞麦田C.黎明起飞的鸟D.早熟的枣子24.琦君散文《髻》中,母亲对姨娘态度变化的轨迹是A.从体贴、怜悯到怨恨不已B.从疏远、不满到患难相依C.从接受、忍耐到最终抛弃D.从钦佩、羡慕到产生隔膜25.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因其A.牺牲小我,乐予向人类奉献自己B.坚持理想,追求独立与自由C.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乐天知命D.适应严酷的环境,积极改造自我26.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天上人间,感叹人生的虚无渺小,仍赞颂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诗作是A.曾卓《有赠》B.罗门《麦坚利堡》C.郭小川《望星空》D.臧克家《有的人》27.创作了一组关于“麦地”的诗作,因而被人称为“麦地诗人”的作家是A.海子B.公刘C.绿原D.诬川28.余光中诗歌《乡愁》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比喻和反复B.拟人和比喻C.夸张和对比D.暗示和双关29.洛夫诗歌《长恨歌》以现代人的意识观照历史而塑造出来的入物形象是A.乔大壮B.杨贵妃C.司马昭D.向秀30.老舍戏剧《茶馆》中人物语言的地域特色是A.具有浓厚的湘方言色彩B.具有浓厚的吴方言色彩C.具有浓厚的闽方言色彩D.具有浓厚的北京方言色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充满浓郁的沧桑之感,其艺术特色有A.情节穿插昆曲片段,戏与人生、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B.融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手段于一体C.人物对自个性化,象征与暗示手法的灵活运用D.小说散文化,富有田园抒情的风格E.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32.陈翔鹤小说《广陵散》中,嵇康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有A.崇尚老庄,信任自然B.刚直不阿,反抗传统礼法C.个性独立,超脱名利D.不惧权贵,富有正义感E.对生死超然度外33.邵燕祥杂文《和尚之喻》引用的有关和尚的谚语有A.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不看僧面看佛面C.三个和尚没水吃D.粥少僧多E.外来的和尚好念经34.西西散文《致西绪福斯》中涉及的希腊神话故事有A.西绪福斯的故事B.奥德修斯的故事C.奥菲尔斯的故事D.犹大的故事E.摩话的故事35.下列各项中,对田汉话剧《关汉卿》分析正确的有A.以诗入剧,唱词优美B.善于运用和设置悬念C.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D.成功塑造了关汉卿、朱帘秀等艺术家形象E.以关汉卿为中心,紧扣《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展开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茹志鹃小说《百合花》中新媳妇的形象及其意义。
37.简析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征。
38.简析王家新诗歌《日记》的构思特点。
39.简析沙叶新戏剧《陈毅市长》的主题意蕴。
四、论述题:l2分。
40.分析穆旦诗歌《智慧之歌》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征。
五、阅读分析题:20分。
41.阅读傅昌尧小说《山路弯且直》,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
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附《山路弯且直》原文山路弯且直傅昌尧进城的路是山路,回,也是山路。
车子颠,一跛一跛,像摇窝,一车人睡得香,红扑扑的脸,长长的哈喇予一抽一抽。
山里的雨,细,有一阵没一阵,下在车顶、玻璃窗上,吱吱地像猫爪子在挠,不烦人。
山里黑得早,夜色一缕缕从岙里往外爬,车子慢下来,车灯亮了,把夜撕个大口子。
奎坐在后排,车里的一切都能看清,这是奎的习惯。
边上靠着奎的拐杖,拐杖被奎摩挲得发亮,它是奎的伙伴,奎心里有苦就对它诉,奎现在有苦的时候多。
奎比别人少一条胳膊少一条腿,奎的胳膊是管闲事管没的。
那天,有伙人把奎摁在地上,说奎你再管闲事,就废你一条腿。
奎没听……又一天,另一伙人硝,奎你再不识趣,就废你一条胳膊。
奎还是没听……奎像山里高高的柞树,没哈赦技叶叶,只断不弯。
奎剩下的左手紧紧捏着坐在屁股底下的包,迷迷糊糊地也瞌睡起来。
奎是太累了,一早到现在,为了屁股底下这一万块钱,他一条真腿领着一条假腿,踮了许多门槛(台阶)很高的大单位,在许多大大小小、长长方方的纸上摁手印。
麻烦奎倒不介意,奎怕看那些人的目光,那些在奎身上瞟来瞟去的目光,像松针树上的毛刺刺直往奎的心里扎。
有几次,奎真想回,不想要那些钱,他觉得人们不像他在戴红花拍电视时那样看他,奎不明白,是自己变骄气了,还是人们变漠然了?奎坐在城里冰冷的马路上想了很久,想得泪蛋蛋砸在那只真腿上,滚热滚热……奎擦了泪,还是揣上那些钱,奎没办法,奎要养家,奎要用这些钱弄一个自己能干的营生。
车猛然立住,头撞在前排靠背上,夜醒了,一车人愣了。
两把亮闪闪的刀在人们头顶上晃动,两个不知啥时上车的青年,瞪着四只鸿残的眼:“打劫!钱和首饰都交出来,快!”赤裸裸的表白,不容置疑。
愣怔是短暂的,骚动也是短暂的,有人开始掏钱,有人摸自己金灿灿的耳环和戒指。
奎差不多是在一秒钟内就清醒了,当他确认车上只有两个劫匪时,噌地站起,由于用力过猛,他听到假脏冀出刺耳的金属声。
那个站在中间的劫匪立即冲了上来,奎用左手举起拐杖,大声说:“大伙听着,我是奎!不要给他们钱,他们只有两个,不要怕,抓住他们!”话音刚落,前排站起一个高高的身影。
另一个劫匪扑上去,嘶喊着:“别动,动就捅了你!”高大的身影定格了。
奎大叫:“上啊!”刚往前跨一步,便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劫匪狞笑着说:“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奎?你上啊?冲啊?怎么不动啦?没腿了吧?没胳膊了吧?上啊?”他夺下奎手里的拐杖,敲碎窗玻璃,扔了出去,外面是陡峭的山崖。
劫匪再次命令人们交出钱物,奎大声阻止着,扶着靠背向劫匪冲去,可对方一脚将奎踹了回来.第三次被踹倒后,奎跌倒在座位上再也站起不来了。
先前被奎唤起的那个高大的身影也慢慢矮了下去。
洗劫在奎悲愤的目光中开始,只有哭声钻出车窗,在夜的山里回荡。
一对就要结婚的新人死死压住身下的提箱,刀在这对新人的手上划动,血腥气弥漫在车厢里,但他们没有松手。
刀移向了新娘的脸。
耋骑辩乙着站起,异常冷静地说:“行了,他们没有钱,放过他们吧!”奎举起手里的包,“别破了人家的相,钱我这里有。
”说着,奎从包里拿出那些钱,“看见了吧?整整一万块。
”劫匪显然没料到奎有这么多钱,那个踹奎的劫匪刚要上来,奎举包到窗口:“慢!听着,让我下车,你们下车来拿钱,否则我扔下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