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生物合成

合集下载

dna生物合成法

dna生物合成法

dna生物合成法DNA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人工合成DNA序列,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

它在生物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DNA生物合成法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DNA生物合成法基于DNA的化学合成原理,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的DNA。

DNA合成可分为两种主要方法: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

固相合成是将DNA序列逐个碱基单位地合成在固相载体上,然后逐个碱基单位地进行去保护和连接,最终得到完整的DNA序列。

液相合成是将DNA序列逐个碱基单位地合成在液相中,并通过反应条件的调控来实现碱基的合成和连接。

DNA生物合成法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人工合成的DNA序列,可以构建特定的基因和基因组,用于研究基因功能、疾病机制以及药物研发。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合成DNA序列来研究某种基因在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揭示其调控机制。

此外,DNA生物合成法还可以用于合成人工基因组,用于构建合成生物和人工细胞等研究。

在农业领域,DNA生物合成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成DNA 序列,可以改良作物的性状和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合成DNA序列来改良作物的免疫系统,使其对病原体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此外,DNA生物合成法还可以用于合成转基因作物,使其具备特定的抗虫性或耐草甘膦等特性。

在工业领域,DNA生物合成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合成DNA 序列,可以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酶和代谢途径,用于生物催化合成和生物能源转化等领域。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合成DNA序列来构建高效的酶催化系统,用于生物催化合成有机化合物。

此外,DNA生物合成法还可以用于合成生物能源,如合成生物柴油和生物氢等。

DNA生物合成法在未来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DNA序列的合成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将为生物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DNA的生物合成(精)

DNA的生物合成(精)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 DNA的复制
复制部位:
真核生物:细胞核
原核生物:细胞质的核质区
(一) 复制的反应
一. DNA的复制
n1d ATP n2d CTP n3d GTP n4d TTP
DNA聚合酶 DNA模板
DNA +(n1+n2+n3+n4)PPi
PPi随即被焦磷酸酶水解,从 而推动聚合反应的进行。
做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 复制的方式 半保留复制
一. DNA的复制
(二) 复制的方式
一. DNA的复制
如何证明半保留复制
1958年,Meselson 证明:用,15NH4Cl唯一氮源
培养大肠杆菌,之后,用14NH4Cl培养,然后进行
CsCl2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由于15NH4Cl密度大于
双螺旋DNA
3′5′ 带切开的3′ 端单链穿越 与另一条连 接封口 Tyr
一.DNA的复制
TopⅠ被解离 (-) (-)
P OH
2个负超螺旋 DNA-酶中间物
O R HN CH C NH R′ CH 2 Tyrosine N O O O 5′ H Oˉ H P O O P Oˉ (b) O O H H DNA链 N H N NH 2 N
② 随后链的合成
引物的合成:随后链的每个冈崎片段都需要合成
RNA引物。也是由引物酶催化。
冈崎片段的合成: DNA聚合酶 Ⅲ (原核细胞 )在引物的 3'末端使DNA链延伸,直至抵达其 下游的另一个冈崎片段的 RNA引物
的5'端。
(五)复制的过程 3.复制叉的推进-复制叉推进的过程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共65张PPT)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共65张PPT)

配对
方向 引物
DNA(不对称转录)
NTP RNA聚合酶 mRNA,tRNA,rRNA,小RNA
A-U,T-A,G-C
5’ 3’ 不需要
DNA复制与转录的比较
以DNA为模板
相 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同 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 点 聚合过程都是生成磷酸二酯键
新链合成方向为5’→3’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
• 又称复制后修复( postreplication repair)
• 受损伤的DNA在进行复制时,跳 过损伤部位,在子代DNA链与损 伤相对应部位出现缺口。通过分子 间重组,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的 碱基顺序片段移至子链的缺口处, 然后再用合成的多核苷酸来补上母 链的空缺,此过程即重复修复。并 非完全校正。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no single stranded
DNA is visible.
No complete unwinding of the two
parental strands occurred before the
daughter strands are synthesized
• 当DNA受到大剂量紫外线(波长260nm附近)照射 时,可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聚合 ,形成二聚体,例如TT二聚体。
2. DNA损伤修复
• 光复活 • 切除修复 • 重组修复 • SOS修复
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 可见光(最有效波长 400nm)激活生物界 广泛分布(高等哺乳 动物除外)的光复活 酶,该酶分解嘧啶二 聚体。
二、DNA的复制
dnaA蛋白与起始点形成复合物,促进其他 dna蛋白也与起始点形成复合物。一旦双螺旋 解开成单链,SSB即结合单链。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功能型生物信息
组装
大分子的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DNA的生物合成
RNA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
DNA 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中心法则
复制
◆ 转录
◆ 翻译
RNA

蛋白质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
引言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心法则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损伤与修复
底物:dNTP

(三)DNA的复制过程(大肠杆菌)
(四)真核细胞的DNA复制

(五)复制高度准确性的保障
(六)逆转录
(五)复制高度准确性的保障
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基础上,
细胞通过RNA引物、DNA聚合
酶的识别及外切酶活性、复制组
分的协同作用、端粒酶的作用及
强大的损伤修复系统最终保证了
复制的高保真。
正常生理情况下,错配率在10-10以下。
链的延长具有严格
的方向性:
5’ → 3’
7、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酶作用的严格的延长方向
的制约所导致。
7、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前导链,后随链。
冈崎片段:
5’→3’,1000~2000bp,
7~11s 的均一小片段。
8、RNA引物的切除与填补
及子链DNA片段的连接:
DNA聚合酶Ⅰ切除引物
并合成DNA填补片段;
半保留
复制的
生物学
意义?
→超螺旋的解旋?
→双螺旋的解旋?
→单核苷酸链的稳定?
→复制的具体过程?

11.DNA的生物合成

11.DNA的生物合成


The model of DNA-pol III
11/62
DNA pol I
H B
J
小片段 大片段 (Klenow fragment)
5 ‘ →3 ’聚合功能, 3 ' →5 '外切酶活性 5 ' →3 '外切酶活性
12/62
真核细胞中DNA聚合酶
种类: DNA-pol α、β、γ、δ、ε… DNA pol δ:合成领头链
UGA(终止密码子):Trp AGA/AGG(Arg):终止密码子 AUA(Ile):Met(起始密码子)
14/62
3’
5’ 5’ 3’
OH
P
DNA-pol
5’
3’ 5’
3’
DNA-pol 的 5´3´聚合作用
15/62
外切酶与内切酶作用图解
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 5´ 3´外切 5’ 3´5´外切 3’
4. 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不连续复制的片段
38/62
ori 5. 双向复制 以起始点为中 心,向两个方 向进行复制。
6. 复制子(replicon) 真核生物两个相 邻复制起始点之 间的DNA片段。 ori
ori
ori
39/62
滚环复制
是某些病毒,质粒、线粒体 DNA的特殊复制形式。
性质
Ⅲ 20 100000 有 无 有 复制
10/62
Leading strand synthesis

Lagging strand synthesis






form the catalytic core

第13章 DNA生物合成(简明生物化学)

第13章 DNA生物合成(简明生物化学)
引物酶:合成RNA引物(十个bp左右),方向 为5’ 到 3’
Dna A辨认复制启始点,然后引物酶进入(DnaG 蛋白) ,加上解螺旋酶、 DnaB蛋白和DnaC蛋 白等,与DNA的起始复制区域形成引发体。
DNA聚合酶Ⅲ 由其β亚单位辨认引物,新链的 第一个脱氧核苷酸与引物的3-OH形成磷酸二酯键, 开始复制
滚动环式:单向复制,低等生物如质粒 共价闭环双链分子的正链由核酸内切酶在一特
定位点切开,游离出的5’-磷酸基末端固定在细胞膜 上,然后以环状负链为模板,从正链的3’-OH末端 延长形成正链。不需要另外合成引物。
3′ 5′
5′
3′
领头链
5′Leabharlann 5′ 随从链3′ 3′
5′
(二)引发体的生成
复制过程需要引物--短链RNA
拓扑异构酶 单链结合蛋白 解链酶 引物酶及引发体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引物
冈崎片段
领头链 3′ 5′
随从链 3′
5′
五、 DNA连接酶(ligase)
• 催化两段DNA之间的连接

5P
3′ OH
+ 5′ P
γ
P O-
β
O PO Oα-
3′
OH
DNA
ligase +AMP
5′ P
PPi
O 3′ OH
一种是全部轻的14N-14N。为1∶1; 3代:仍有两种分子,但14N-14N增多,为
1∶3; 4代:两者比为1∶7。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细菌 (含15N-DNA)
普通培养基
第一代
普通培养基
普通DNA
普通DNA 重DNA
第二代
重DNA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DNA链从5'端至3'方向合成,故子链沿着模板复制时,DNA复制的酶学与拓扑学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 底物(substrate): dATP, dGTP, dCTP, dTTP; 聚合酶(polymerase):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 DNA-pol; 模板(template):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生成磷酸二酯键是复制的基本化学反应 (dNMP)n + dNTP → (dNMP)n+1 + PPi 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方向进行 DNA聚合酶(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聚合 活性 5'-3' 的聚合活性 核酸外切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5'-3'外切酶活性 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分为三型
双向复制 (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定义 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 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原核生物
A. 环状双链DNA及复制起始点(一个复制点) B. 复制中的两个复制叉 C. 复制接近终止点 真核生物
多个复制起点,多起点双复制特征 从一个DNA复制起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称为复制子 半不连续复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拓扑异构分类 拓扑异构酶Ⅰ 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 DNA变为松弛状态。 反应不需ATP。 拓扑异构酶Ⅱ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母链DNA
复制过程中形成 的复制叉
子代DNA
目录
• 密度梯度实验
梯度离心结果
含重氮N15-DNA的细菌
培养于普 通培养液
第一代
继续培养于 普通培养液
第二代 ——实验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的设想。
目录
•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
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
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 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 但不是绝对的。
目录
(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DNA-pol DNA-pol DNA-pol DNA-pol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 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 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 口的作用。
目录
5' 3'
dCTP
dGTP
dTTP
dATP
dCTP
dATP
dGTP
dTTP
目录
领头链的合成
目录
随从链的合成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三)复制的终止
• 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 片段在复制的终止点(ter)处汇合。
ori
0
ori
50
82
32
ter
SV40

ter
E.coli
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简称:DNA-pol
活性:1. 5'→3' 的聚合酶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5’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1968年,日本科学家冈崎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发现了DNA的 半不连续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形成的原因:随从链DNA的合成方向与DNA的解 链方向相反。
一、预防医(学四的)概D念N、A复研制究具对有象高与保内真容性
§.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保证复制保真性; §.体内复制叉的复杂结构提高了复制的准确性; §. 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校读功能; §.复制后修复系统对错配加以纠正。
一实、验预技防术医:学密的度概梯念度、离研心究对象与内容
高速离心机
密度
用一定的介质(e.g.氯化铯,蔗糖和多聚蔗 糖)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 梯度
一实、验预材防料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大肠杆菌
一实、验预过防程医及学结的果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代
N15
离心
二代
N14
离心
N14
离心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DN、A研-po究l Ⅰ对象与内容
N端
C端
木瓜蛋白酶
小片段 323个氨基酸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大片段/Klenow 片段 604个氨基酸
DNA聚合酶活性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 Klenow片段用于实验室合成DNA,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
一原、核预生防物医D学N的A-概p念ol、Ⅰ研的究发对现象与内容
AGCAGCGCAAAAT CA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5’→3’聚合活性
5’
3’
T C GT C GC GU U U U A G T
AGCAGCGCAAAAT CA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3’→5’外切活性
CGT T T G
3’ T CGT CG
GCAAAAT CAAGCAGC
一全、保预留防复医制学与的实概验念结、果研究对象与内容
亲代
一代
二代
章混节合目复标制与实验结果
亲代
一代
二代
一半、保预留防复医制学与的实概验念结、果研究对象与内容
亲代
一代
二代
一、预防医学(的二概)念双、向研复究制对象与内容 复制起点
一、预防医学亲的本概念、研究对复象制与叉内容
复制叉
子一代
环状DNA复制
第13章 DNA的生物合成

章节目标
2.熟悉
真核生物参与DNA 复制的酶及其功能 ;逆转录过程; 端粒;DNA损伤; DNA修复;
1.掌握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原核生物参与DNA复制的 酶及其功能;原核生物 DNA复制的过程;
3.了解
与DNA合成 有关的抗肿瘤 药
一一、、预D防N医A学复的制概的念特、点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复制子(replicon)是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由一个复制起点与 其两边的复制终点构成。
一真、核预生防物医多学复的制概子念复、制研究对象与内容
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
复制起点
复制子
一、预防(医三学)的半概不念连、续研复究制对象与内容
3’
5’ DN随A从聚链合酶R的NA聚引合物方向冈5领’崎头片链→断3’
•2个核心酶(, , ) •1个-复合物 (,,,,, )
•1对-亚基 (可滑动的DNA夹子)
核心酶(α、ε和θ)
τ
τ
γτ
τ
β
δ’ δ
β
γ复合物
一、核预心防酶医的学组的成概及念功、能研究对象与内容
亚基:主要功能是合成DNA 亚基:具有35外切酶活性
(复制保真性所必需)亚基可增强其活性 亚基:可能起组装作用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参与DNA复制的酶及蛋白因子
(一)DNA聚合酶
以 dATP 、 dGTP 、 dTTP 和 dCTP 为 底 物 , 催 化 DNA 沿 5’→3’ 方向合成的一类酶。
一、DN预A防聚医合学酶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英文缩写:DDDP或DNA-pol 合成方向:5’ -3’ 合成需要RNA引物
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Arthur Kornberg 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 获得195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作用: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真核内生容物
转录酶
Roger Kornberg
Arthur Kornberg DNA-polⅠ
一、原预核防生医物学DN的A概聚念合、酶研究对象与内容
DNA-polⅠ
DNA-polⅡ
DNA-polⅢ
组成
单体
聚合速度

功能
切除引物 填补空缺 修复
单体 低
备用
多聚体 高
复制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PolⅣ Pol Ⅴ
DNA损伤修复, TLS
跨越损伤合成 (translesion sythesis,TLS)
(一)半保留复制 (二)双向复制 (三)半不连续复制 (四)DNA复制具有高保真性
一、预防医学(的一概)念、半研保究留对复象制与内容
模板
模板
子代DNA 亲代DNA 子代DNA
一半、保预防留医复学制的的概证念、实研究对象与内容
全保留
半保留
混合式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1958年,Messelson和Stahl用实验证实了半保留复制。 Watson和Crick称他们的实验是“The most beautiful experiment in biology ”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β亚基:发挥夹稳DNA模板链,并使酶沿模板滑动的作用 -复合物:促进全酶组装至模板上及增强核心酶活性的作用
一、真预核防生医物学DN的A概聚念合、酶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原、核预生防物医D学N的A-概p念ol、Ⅰ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个被发现的DNA聚合酶,由927个AA构成的单聚体,有三种酶活性:
5’ →3’ 聚合酶活性 3’ →5’ 外切酶活性 5’ →3’ 外切酶活性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5’→3’外切活性
5’
3’
T C G T C GCpol Ⅲ
Thomas Kornberg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DNA-pol Ⅱ(120kD)
DNA-pol Ⅱ对模板的特异性不高,即使在已发生损伤的DNA模 板上,它也能催化核苷酸聚合。因此认为,它参与DNA损伤的应 急状态修复。
一、预防医D学N的A概聚念合、酶研Ⅲ究全对象酶与结内构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