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等奖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二、教学重点1、感受苏词豪放词风。

2、品味词中精炼传神的语言,掌握词中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词的理解来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传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是清乾隆手书,上面写了“虫二”两字,表示这块地方风光美好宜人。

很多人不解其意,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这两个字应该加上两个边框,读作风月无边,盛赞风景之美。

古人面对各式各样的自然风光总会产生不同的奇思妙想,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著名词人苏轼来到传说中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后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知人论世【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古代第一全才。

”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

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三)【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

历时五个月,苏辙等人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苏轼,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

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作,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8729;赤壁怀古》【乌台诗案】(四)解题这首词词牌是?“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

《念奴娇-赤壁怀古》级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级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教学目标】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幻片1】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

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

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板书课题】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诗词,重在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2、:3、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

请大家看时结合词的内容想象。

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刚刚读诗的初步理解(豪放)。

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

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犹如贝多芬的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yuwengz的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浙江省富阳中学骆文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豪放词,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情感目标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还原”——通过对字词运用的探讨和想象,还原写景之状。

“体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和诵读,体悟苏轼之情。

一交流热身二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点抽读一生,初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img TITLE="展开" ALIGN="absmiddle"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49" HEIGHT="20" E-NAME="b" ALT="《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img TITLE="阅读全文" ALIGN="absmiddle"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64" HEIGHT="20" ALT="《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 浙江省富阳中学骆文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豪放词,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本词;2、体会作者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3、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本词,并体会词人借怀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教学难点:赏析豪放派词气势磅礴的风格。

课时:一节课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部《三国演义》,展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当我们回首这些千古英雄时,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豪放派词人苏轼在缅怀这些英雄时抒发了怎样的豪情斗志呢?今天,让我们踏着音乐,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创设情境)二、生生对话,了解作者1、回忆作者,指生回忆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简介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这时苏轼年已四十七,事业无成,政治失意,借怀古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抱负。

(老师总结,点击幻灯片,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感情)三、朗诵课文,生生对话1、欣赏课文朗诵:注意朗诵的语气。

(结合视频,配乐朗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指三名学生朗诵,后全班齐读。

(学生朗诵,配以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有种美感。

)四、检查预习,疏通词意。

(指生说词意,教师总结。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五、赏析词意,师生对话(一)朗诵并思考:齐读上阕,思索:1、在上阕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又由景想到了什么?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

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使学生了解该篇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感情的抒发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意象和隐喻。

2. 运用修辞手法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分析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诵读、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教师讲解和学生发言。

五、教学准备:1.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歌文本。

2. 讲义和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相关图片或引发相关话题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做铺垫。

2. 学习导入教师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诗歌文本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诵读一遍。

鼓励学生从字面意思、意象和情感等方面进行理解和感受。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指导学生分析诗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话语解释和发表观点。

4. 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补充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引导。

5. 教师讲解教师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性。

6. 学习总结教师通过提问和总结,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考和体会。

七、课堂拓展:1. 邀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首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主题的诗歌。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精选10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精选10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精选10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怀古、抒情相结合的特点;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时的自主、合作、探究本事,掌握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3、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1、分析,比较,归纳,感悟豪放词的风格特点;2、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板书课题、作者)二、解题、作者及背景。

(教师略作提示)1、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

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一生宦海沉浮,但文学艺术成就颇丰。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

3、写作背景: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苏轼因被指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

此词是游赤鼻矶时的感怀之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正音强虏(lǔ)华发(huā)羽扇纶巾(guān)还酹江月(hái)(lèi)释义一尊(通樽,酒杯)华发(通花,花白)大江东去(名词作状语,向东)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句式①故国神游: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神游故国。

②多情应笑我:倒装句,宾语前置,应当为:应笑我多情。

2、品评朗读,感悟词情。

①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词。

读后教师作诵读指导。

②配乐朗读,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我们才能理解作品,神交作者。

关于如何朗诵这首词,还有一则小故事,请大家看屏幕。

)全文在那里就不再赘述,请大家看那里面有句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雄浑,应当读得铿锵有力,慷慨洒脱。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共3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共3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共3篇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1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一、教材解析《红楼梦》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恰如其分。

但一旦换个角度,这句话便能够浸染彼此的深情:“相思两地日落时,得不到你心中亦骚动;夜归时与我相拥,便有了永不分离的恃无恐。

”通过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唐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感受到唐朝诗人所具有的炽烈激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深情地表达对故国深深思念的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诗人对抗环境挫折的意志和坚韧。

这首诗更是诗人辗转思考,潜心揣摩自然界,最终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成就了这样宏伟的天地壮观,也让人更加增强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鉴赏、理解、分析本诗,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唐代的文学风貌,并把诗歌风格特点扎实地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去。

2、让学生在欣赏赏析诗歌的同时,始终把心灵放到静谧状态,感受并理解抒情诗的内涵和情感需求,同时激发出学生对于未来和生活的积极向上和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3、培养学生在阅读抒情诗歌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成长意识和学习态度。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感性地理解抒情诗歌的内涵,也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将其传达出去。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唐代文化教学的前期准备,让学生对唐代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以及作家名家等基本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认知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突出介绍唐朝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和贡献。

2、独立学习和思考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诗歌原文,然后让学生开始一个自主解读和理解的过程,即让学生深入思考本诗的文学背景、情感内涵、规模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3、专题分析和讲授环节在深入了解了本诗的基本内涵和诗歌风格以后,我们将通过讲授和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本诗的理解和掌握。

1《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千古赤壁,豪情万丈——《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篇目,群文分析根据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的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篇目确定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杜牧的《赤壁》,以“千古赤壁,豪情万丈"为主题,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吟诵,把握诗词内容,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思想感情,体会苏轼在失意中的旷达与豪迈情怀。

其中与“赤壁”相关的历史事件把《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两篇课文联系在一起,主要从题材、风格、手法方面进行比较鉴赏。

鉴赏比较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作者、相同题材的作品,通过知人论事,从中感受作者的人生际遇、观点态度。

“豪情"则把《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两篇课文联系在一起,这两首词主要鉴赏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同一风格的作品,从中体会不同的豪迈情怀,进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苏子的人格力量。

课前预习相关背景材料,了解关于“赤壁”的那些人、那些事。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东坡生平及思想,理解其豪放风格,总结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及鉴赏方法;2、在比较鉴赏中,加深对作者不同风格特点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解读;3、领悟东坡身处逆境却能乐观豁达的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的处世能力。

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熟悉东坡生平及思想,理解其豪放风格,总结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及鉴赏方法;2、在比较鉴赏中,加深对作者不同风格特点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解读;3、领悟东坡身处逆境却能乐观豁达的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的处世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在烟波浩淼的长江岸边,于悬崖绝壁之上,“赤壁"二字清晰可见,字迹苍劲有力,气势宏伟。

面对昼夜不息的江水,穿越时空,我们仿佛看到了:赤壁战火中的刀光剑影,还有“羽扇纶巾”英姿飒爽的周郎,还有“酾酒临江,横朔赋诗"的一世之雄——曹操,还有“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苏子及其友人……自幼亲近山水、热爱自然的北宋文坛领袖苏东坡,在“赤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今天我们将用智慧的双眼、比较的方法,来学习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杭州优质课一等奖
浙江省富阳中学骆文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豪放词,体会豪放词的风格。

能力目标:体会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

情感目标:在字斟句酌中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还原”——通过对字词运用的探讨和想象,还原写景之状。

“体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挖掘和诵读,体悟苏轼之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热身
二、在朗读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点抽读一生,初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师: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代表,你觉得“豪放”体现在哪里学生
1 学生
2 学生3
三、在字斟句酌中深入领会豪放特色
1.写景气势磅礴
朗读另一版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说说你想象中“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所描绘的图景。

与课文比较后,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学生回答2.战争场面和英雄形象
通过词语的本义和上下文的揣摩,领会相关评点,体会英雄豪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外有明主知遇,内有娇妻相伴。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参照上述评点,试着描述自己品味下列诗句的过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诵读指导:
从两个不同版本的比较中,给我们一点诵读启示,有一些动词,在诵读时需要我们放慢节奏,加重语气来重读强调。

比如“淘”、“乱”、“穿”、“拍”、“卷”等。

学生齐读
教师小结:第一次反思——
①回想一下,初读本词,你注意到了自己在诵读时所涌起的豪放之感是怎样产生的吗
②你能否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呈现出那气势磅礴的写景画面和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
四、在比较中体会词的豪放内涵
咏赤壁(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朗读李白的《咏赤壁》)
1.通过比较,体会诗人的情感。

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周瑜的时候突然把笔锋一,引出词人自己。

这也正是咏史和怀古的区别。

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

赞美周瑜,实际是为了和诗人自己进行对比。

无论是写景,还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为了能更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怀。

2.通过互文性阅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旷达的豪放之情。

资料链接:
资料一:
对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断句和理解,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①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苏轼,“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整句话是指诗人自笑在青春不复的时候,还怀想“风流人物”,太多情了。

这体现了苏轼在人生失意时的自我嘲解。

②断句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的主语是周瑜,“多情”
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周瑜之笑,饱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

资料二:
1.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国色的小乔。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湖北黄州游赤壁时的怀古之作,这时四十七岁。

3.(在黄州期间他开垦“东坡”,建造“雪堂”,参禅悟道、研习书法、广交朋友)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

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或是官方的监禁。

他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也以《大江东去》着称;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承天寺夜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