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第一讲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完整讲义

第一章著作权法一、著作权的客体(一)作品(F3,《条例》F4);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表达,不保护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主题。
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不予保护的对象(F5);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例题·多选题】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选项?()(2011-3-61)A.法院判决书B.《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C.《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D.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答疑编号2787010101]『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法院判决书属于国家机关司法性质的文件,著作权法不予保护。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官方中文译文属于官方正式译文,著作权法不予保护。
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属于思想范畴,不是一种有形的表达方式。
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和主题,而保护对思想和主题进行表达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作品。
我国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适用国民待遇,即在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获得著作权。
所以《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国民的未发表且未经我国有关部门审批的境外影视作品适用我国《著作权法》。
二、著作权的主体(一)著作权的一般主体—作者(F11):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知识产权法课件(完整)

03 04
法国1791《表演权法》,1793《作者 权法》,使著作权法离开了“印刷”, “出版”的基点,成为名副其实的保护
作者权的法律
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首部 著作权法:《为鼓励知识创作而授 予作者及购买者就其已印刷成册的 图书在一定时期内之权利法》,即 《安娜法》
05
第一章 著作权法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 是我国历部著作权法。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
一
力创造成果。单纯的思想或情感本身不能成为著作权客体。 保护条件为独
创性+有形形式复制;
类别: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
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和以类似制作电影的方法创
二
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
目录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章 商标权 第四章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五章 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第一章 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课程框架(体系、思维导图)
1、原始主体 2、继受主体 3、特术作品 3、计算机软件
客体
1、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性; 2、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 广播权等 3、著作权保护期限
美术作品
指作者隐去姓名,其中包括不具名或不写明其真实姓名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 该类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 后,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如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 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有权保护其署名权、修改权和维护作品完整权。
匿名作品
第一章 著作权
第1讲:知识产权法导论

2020/2/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3
第1讲 知识产权法导论
2、知识产权成为国际外交的焦点
▪ 美国影响其他国家立法 ▪ 布什:全世界都必须高度关注知识产权
3、知识产权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
▪ 从关税壁垒到知识产权壁垒 ▪ 温州打火机的遭遇
2020/2/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 四大件:专利权、商标(含地理标志)权、著作权、 商业秘密。
▪ 四小件:商号权、植物新品种权、布图设计权以及 与反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包装、装潢)。
2020/2/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12
第1讲 知识产权法导论
(三)知识产权的分类
1、列举式的知识产权分类 2、工业产权与著作权 3、智力成果类知识产权与商业标识类知识产权 4、技术创新类、文化艺术类、商业标识类和反不正当竞争类
202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18
第1讲 知识产权法导论
五、知识产权法的现代发展(略) ▪ (一)在权利客体上的发展 ▪ (二)在权利归属上的发展 ▪ (三)在权利内容上的发展 ▪ (四)在权利限制上的发展 ▪ (五)在制度整合上的发展 ▪ (六)在国际合作上的发展
2020/2/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19
第1讲 知识产权法导论
六、知识产权法的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 1、知识产权法在民法上的位置 (1)知识产权法的民法属性 ▪ 民法说 ▪ 行政法说 ▪ 经济法说 ▪ 科技法说 ▪ 独立法律部门说
2020/2/22
Copyright © 2009 袁真富
知识产权法 第1节 知识产权、著作权概述

知识产权的性质
A.隐私权 B.发现权 C.商号权 A.创新性 B.时间性 C.地域性 D.专有性
练习题
下列关于著作权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的单一性 B.内容的双重性 C.具体化的专有性 D.著作权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
练习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演进
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始于清朝末年。 (1)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2)1915年,该法为国民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所替代。
练习题
在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被称为
A.智慧财产权 B.智慧所有权 C.智力成果权 D.智力财产权
练习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1.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 (2)著作权利用上的特殊性 (3)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4)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 (5)著作权具有人身性 2.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专利权保护创造人的思想内容。 (2)保护条件不同。 (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 (4)适用领域不同。 3.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权利属性不同。(2)保护条件不同。(3)权利取得方式不同。
A.著作权与所有权系同义语 B.著作权与邻接权系同义语 C.著作权与文学产权系同义语 D.著作权即版权
练习题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二、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 • (一)概念:知识产权,也称智慧财产权或者知识财产所有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依法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和在商业活动中使用的(个性化)商业标记等非物质财 产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其他权利等。1、非物质财产;2、 智力成果和商业标志;3、专有权。知识产权是创造、使用、管理和保护智力成果和商 业标记的权利?
序言 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发展 一、中国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中国发展目标
四大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人才强国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 二、制定序知言识产知权识战略产的权原战因—略—与20中08国年知发识展产权战略纲要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技不如人
文不惊人
制度创新
提高技术研发 投入和成果转化率
提高文化产品 市场占有率
注重版权产业 增长率
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国际 知名品牌
加强知识产权 服务业发展
树立版权产业 贡献率
增加市场占有率
第二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物权和债权
• 一、知识与知识产权的概 念和关系
财产 知识产权 继承权和人身利益
(二)知识产权的种类
(三)知识产权的 特征
创造性成果权:著作权 和专利权
专有权或垄断性
商业标记权:商标权、 商号权和地理标志权等
时间性
反不正当竞争权?
经营性资信权:商誉权、 信用权、形象化权?
地域性
(四)知识产权的性质——私权 知识产权能否纳入民法典,如何纳入?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 :::..第一讲知识产权总则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统称。
知识产权是从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过来的。
有的又译为“知识财产权”、“知识所有权”、“精神产权”、“无形财产权”、“智慧财产权”等。
我国大陆地区现已习惯用“知识产权”的术语,台湾地区的不少学者常使用“智慧财产权”术语。
关于知识产权术语的起源,我国目前有两种学税:其一,认为知识产权最早起源于17世纪法国的大革命时代,主要倡导者为法国学者卡普佐夫(Capzov)。
指这种观点的著作主要有《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黄勤南主编)、《现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刘剑文、张里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等等。
其二,认为知识产权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
持这种观点的著作主要有《知识产权法》(司法部统编教材,郑成思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尽管人们对知识产权一词的起源以及文字表述上有一些不同,但在知识产权的基本内涵的理解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大家认为,知识产权是人们因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准确地或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日益扩大。
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范围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国内立法对知识产权范围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几个重要国际条例和国内立法对知识产权范围的规定,然后综合下一个结论。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规定的范围1967年一些国家在瑞士斯德哥尔摩签订了《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该公约于1970年生效,我国于1980年加入该公约,成为该组织的第90个成员国。
知识产权法(第六版)教学课件1

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思想内容与表达形
利的统一
式两分法
权利对象的可复 制性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
二、著作权法概述 著作权法是指以著作权法律关系为调整对 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著 作权法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 系为调整对象的民事法律中专门以著作权法律 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特别法。
对人的效 力范围
空间效力 范围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
3.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 保护著作权人合 1
法权益原则
2 保护作者权益和保护 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 原则
合法实施著作权 3 原则
4 国内立法保护和尊重 与适用国际条约和国 际惯例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
二、著作权法同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1 著作权法与民法的关系 2 著作权法与工业产权法的关系
➢ 建筑作品 ➢ 摄影作品 ➢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
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 图形作品 ➢ 模型作品 ➢ 计算机软件 ➢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第三节 不受保护的对象
著作权对象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政策的需要,不 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关于作品的保护范围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
下列作品部分或全部不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本章引例评析
引例中尽管哥哥为弟弟提出一些养殖技术上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不能达到可以满 足著作权法规定的能够获得法律保护的作品的高度,不能成为作品,即特定思想感情 的表现形式。由于哥哥未直接参与作为作品的《螃蟹网箱养殖法》的创作,因此不能 作为该书作者。
《螃蟹网箱养殖法》的读者依照本书传授的方法,养殖螃蟹,是根据作者的经验, 重复作者的劳动自行进行相关的生产活动。这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所在,也是作 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著作权法仅保护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现形式,不保护作品内 在思想,故他人按书中内容养殖螃蟹并不侵犯作者就该作品享有的著作权。
2024年度知识产权法讲义李课件1

赔偿损失。
2024/2/3
03
社会监督
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任
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正当竞争行为,市场监督
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30
谢谢聆听
2024/2/3
31
13
商标注册与审查流程
商标注册申请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并按照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 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
商标局对受理的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审查通过的予以初步审定 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已解决的,予以核准注册。
商标注册过程中,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日的确定、一标多类等权利。
2024/2/3
25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06
2024/2/3
26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01
立法目的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4/2/3
02
调整对象
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关系。
03
基本原则
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准则。
27
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
混淆行为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 人企业名称等。
商标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 他人注册商标、销售侵犯注册商 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或擅自制
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
2024/2/3
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停止侵权、 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 的,还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
事责任。
商标侵权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 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16
04
著作权法律制度
法权益。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
第一讲:绪 论
一.基本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体系 三.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五.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
一. 基本概念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四)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 (五)知识产权制度的弊端
J.Lee推荐的定义 定义 1: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体依法对其智力创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
产生的精神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私权) 【讨论】知识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知识产权是准物权 【讨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作权的集体管理
•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三编 专利法
• 第十一章 专利法概述 •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 • 第十三章 专利权产生的实质条件
• 第十四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内容 •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主体 •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四编 商标法
• 第十八章 商标法概述 •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对象 • 第二十章 商标权 •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 • 第二十二章 注册商标无效 • 第二十三章 商标评审与商标确权制度 • 第二十四章 驰名商标及其保护 • 第二十五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具有人身权利因素的财产权 【例】职务作品、单位作品,执笔人的署名的权利由单
位决定;如果署名与单位利益有严重的冲突或者有约 定的话,可能不能署名,除此之外,根据民法的一般 规定,应该有权利进行署名。著作权法中没有“执笔 人”的概念。
知识产权法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即与其它民事权利的区别(如“专有性”不 应该是知识产权的特征),同时也是知识产权 的共同的属性。 无形财产权 【讨论】智力成果能被占有吗?“占有”在知识 产权上是否有价值? 地域性 时间性
知识产权法
二.知识产权的体系
(一)传统知识产权
(二)新兴知识产权 【讨论】网络中的虚拟财产是不是知识
产权?
(三)其他分类
知识产权法
三.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民法 【讨论】是否应把知识产权法放在民法典中? (二)经济法 (三)竞争法 【案例】夏新注册HDTV,长虹也在电视上打上
HDTV,夏新要求工商局查封。 【案例】抢注商标或域名,有不正当竞争的成分。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知识产权法
周课时:2 总课时:36 主讲:李嘉
目录
知识产权法
第一编 绪论
•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二编 著作权法
•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 • 第六章 邻接权 •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 第九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和著
为什么有的设定期限?有的不设定?商誉和 商标为什么要给与无限或延长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
(四)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
促进科学与文艺的创新 专利是往天才的火焰上浇利益之油
——林肯 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 推动国际文化科技与经济合作
知识产权法
(五)知识产权制度的弊端
可能完全是外力强加的,因而对我 国不利,外国掌握大量的知识产权, 可能会滥用。
知识产权法
五.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
(一)引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二)巴黎公约 (三)伯尔尼公约 (四)知识产权协定(TRIPs)
第五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六编 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
参考书目
知识产权法
• 【美】威廉·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5年版 ;
• 【匈】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 • 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 • 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 • 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张耕:《商业标志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汤宗舜:《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 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不同学者的定义: 定义 1:依法对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定义 2:基于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
定义 3:人们对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结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 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定义 4:民事主体以法律的规定支配其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信息,享 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特别法未规范,则一般法可规范。 【案例】著作权法。若有人以《无极》为名写了一
部小说。陈凯歌不大可能在著作权法领域维权, 只可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争夺利益。 (四)其他法律
知识产权法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简史 (二)法律渊源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IPL): 知识产权民法(知识产权民事法律制度) (三)基本原则 (四)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