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全版.ppt
新版GJB9001C培训教材PPT

三、术语和定义
26
3.2 首件鉴定
【标准条文】
首件鉴定(GJB 1405A 中3.34):对试生产的第一件(批)零部(组) 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 计要求的产品。
【理解要点】 1、首件鉴定是对试制或批量生产中首次制造的零(组)件所进行的全面的检验和试验。 其目的是,验证生产过程是否具备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能力,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 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证实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能否持续地制造出符合 设计要求的产品。 2、范围 (1)生产(工艺)定型前试制的零(部或组)件的首件。 (2)在成批生产中,设计、工艺重大更改后试生产的首件。 (3)产品转厂后试生产的首件。 (4)非连续批次试生产的首件。 (5)合同中指定的项目或其他具有试生产性质的零(部或组)件的首件。
GJB9001C-201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培训讲义
2020/6/9
PART 1
第一章 概述
一、GJB 9001C标准修订背景
1996 年1 月
在《军工产品质量管理 02 条例》基础上,增加了 JB/Z9000~9004—1996 系列国家军用标准。
1987 年6 月 01
中央军委批准发布 《军工产品质量管 理条例》。
坚持继承创新
健全质量工作体系、严 格质量责任追究、加强 质量信息管控、严格装 备全寿命质量管控。。
全面贯彻国家军队的各 项质量法规,坚持依法 管理,贯彻《武器装备 质量管理条例》《装备 通用质量特性管理工作 规定》等法规规章
针对GJB9001B-2009 继续采用“A+B”结构, 风险管理、通用质量特 将国家标准 性、软件工程化管理、 GB/T19001-2016《质 外包外协、关键过程控 量管理体系要求》与装 制、质量保障条件等薄 备质量管理特殊要求 弱环节,完善质量管理 有机融合,形成军民融 体系标准相关条款内容,合 提出细化、明确要求, 增强可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
2024版年度财务管理完整版电子课件

2024/2/3
22
05
税务筹划与合规经营
2024/2/3
23
税收政策法规解读及应对策略制定
2024/2/3
01
深入解读国家税收政策法规,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 所得税等税种的相关规定。
02
分析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
供依据。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税收法规的税务筹划方案,降低
者权益等项目。
利润表
02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等项目。
现金流量表
03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帮助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
9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和方法论述
持续经营原则
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或大 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原则
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 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企业背景介绍 行业地位、产品特点、市场分布等
成本降低措施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 劳动生产率等
2024/2/3
成本降低效果
成本降低幅度、经济效益提升情况等
经验总结与启示
总结成功降低成本的经验,为其他企 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17
04
资金筹集与运用策略
2024/2/3
18
资金需求评估及筹集渠道选择
2024/2/3
15
预算编制流程、审批及调整机制
01
02
03
预算编制流程
收集资料、确定预算目标、 编制预算草案、审批下达 等
2024/2/3
预算审批
实行分级审批制度,确保 预算合理性和可行性
绿色建筑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28
6
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体系
2024/1/28
7
国内外评价标准介绍
2024/1/28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 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
LEED(领先能效环境设计)标准
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综合考虑建筑的位置、交通、用水效率、能源与大气、 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因素。
03
22
05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在绿色建筑中 实践
2024/1/28
23
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
01
02
03
雨水收集
通过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 统,将建筑物屋顶、道路 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
2024/1/28
雨水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 法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 ,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 物。
雨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冲厕 、绿化浇灌、道路清洗等 非饮用用途,减少自来水 的用量。
特点:高强度、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 等。
02
05
特点: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 快等。
应用: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海洋工程 等。
03
2024/1/28
06
应用:厂房、仓库、体育馆、展览馆等。
19
室内环境优化措施探讨
通风设计
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024/1/28
合理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避免气流短路和死角。
20
室内环境优化措施探讨
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能耗。
合理设置窗户位置和大小,避免眩光和直射阳光 。
政府绩效评估ppt课件

进行分数整合 核结果
估结果
民主管理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
绩效管理委 绩效指标及标
员会
准、权重总体 控制
评估结果总 体控制
复核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复核 总体监控
11
绩效评估指标构建的原则
贵精不贵多 贵明确不贵模糊 贵敏感不贵迟钝 贵关键不贵空泛
多样性考核指标是否整合需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整合时要考 虑考核指标本身的双重差异以及不同考核者由于对标准尺度掌 握的松紧不一和评判角度所带来的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
22
1 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
•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程序和环节 1、评估周期确定 2、绩效评估动员 3、绩效对象自评 4、评估信息的搜集和反馈 5、评估结果的形成 6、绩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
23
1 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
• 四、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分析 1、评估数据的汇总、分类 2、确定权重 3、评估结果的表示方法
24
2 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
• 2.1 政府绩效结果的传递和沟通方式 • 2.2 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 • 2.3 政府绩效反馈改进过程中的沟通
25
2 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
• 一、政府绩效结果的传递和沟通方式 1、列表形式 2、绘图形式
26
2 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
• 二、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 1、政府绩效结果反馈 2、政府绩效反馈面谈 (1)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内容形式 (2)政府绩效面谈的原则 (3)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 (4)确定时间地点 (5)面谈实际操作步骤与技巧 (6)绩效评估面谈例表
2评估机构的利益涉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评估2121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和确定1评估主体的类型2政府绩效评估人员的资格要求2222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三政府绩效评估的实施程序和环节1评估周期确定2绩效评估动员3绩效对象自评4评估信息的搜集和反馈5评估结果的形成6绩效实施中的重要环节2323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四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分析1评估数据的汇总分类2确定权重3评估结果的表示方法2424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21政府绩效结果的传递和沟通方式22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23政府绩效反馈改进过程中的沟通2525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一政府绩效结果的传递和沟通方式1列表形式2绘图形式2626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二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1政府绩效结果反馈2政府绩效反馈面谈1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内容形式2政府绩效面谈的原则3政府绩效反馈面谈的准备4确定时间地点5面谈实际操作步骤与技巧6绩效评估面谈例表2727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政府绩效反馈与政府绩效沟通三政府绩效反馈改进过程中的沟通1绩效沟通的作用2政府绩效沟通的网络3政府绩效沟通的方式2828政府绩效改进政府绩效改进31绩效不佳公务员的绩效改进32政府绩效改进模式设计33绩效改进计划方案和运用34以结果驱动的改进方案2929政府绩效改进政府绩效改进一绩效不佳公务员的绩效改进1绩效不佳公务员的分类2改进绩效不佳的公务员3030政府绩效改进政府绩效改进二政府绩效改进模式设计1绩效改进的困境2绩效改进的要点3绩效改进的要求4绩效改进的解决方法3131政府绩效改进政府绩效改进三绩效改进计划方案和运用1绩效改进的原则2目标设定流程3撰写发展计划步骤3232政府绩效改进政府绩效改进四以结果驱动的改进方案1对比两种改进措施的不同2以结果驱动的绩效改进方法具备的优点3以结果驱动的绩效改进管理的应用3333
2024版《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完整版

2023REPORTING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完整版•现代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绿色物流及未来发展趋势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现代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发展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发展物流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流管理逐渐从传统的以运输、仓储为主的模式向供应链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系统化现代物流管理将物流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注重各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物流活动进行智能分析和优化。
倡导环保理念,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化柔性化全球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提高物流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间物流合作与交流。
03020103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水平,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01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在运输、仓储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02提高客户满意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2023REPORTINGPART02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环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与功能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系统的分类按照物品流动范围、性质和服务对象等标准进行分类。
高教社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M6单元二 数据分析报告撰写

模块六 数据监控与报告撰写
目录
CONTENT
单元一
数据监控
单元二
数据分析报告撰写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电子商务常用数据指标及其含义 熟悉数据监控的一般流程 掌握数据监控报表制作的设计要素 了解数据分析报告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技能目标
能够完成数据监控报表的制作及异常数据的鉴别与分析 能够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框架,并完成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
引导案例
8.62% 9.02%
8.04%
8.64% 3.64%
3.70% 7.66%
50.68%
福建 安徽 广东 山东 云南 浙江 上海
2.产品构成
图6-23 茶叶的发货地分布
目前,茶叶类目中的主要产品品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草茶、白茶、黑茶、
黄茶等。其中红茶排在第五位,占比约为15%。按照100亿元的茶叶类目销售总额计算,红茶的年
二、数据分析报告结构设计
在数据分析报告中,附录并不是必备的,需要根据需求进
行撰写,且每个内容都需要编号,以备查询。一般来说,在附
录中补充正文应用到的分析方法、展示图形、专业术语、重要
原始数据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报告中的内
容,也为读者提供一条深入研究数据分析报告的途径。
2
附录
三、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1.市场规模 截至目前,某电商平台现有茶叶类目店铺数量为89 565家,其中活跃店铺数量为18905家。 2021年全年,该平台茶叶销售额为93亿元,预计未来连续三年销售增长超过20%。2022年 10月21 日,该平台数据搜索结果显示,茶叶类目共有商品89.82万款,月销200笔以上的产品共有1 551款。 通过对茶叶的主产区进行分析,发现茶叶的主产区也是主要发货地,在销量前1 000名的产品 中,发货地布局如图6-23所示。
《大学》完整版本ppt课件

国际合作项目类型及实施方式
01
教师互访与交流
通过教师互访、学术研讨等方式,增进双方了解,推动教学科研合作。
02
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
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实施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经
历。
03
合作研究与项目合作
针对共同关心的领域和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申请国际科研项目,
推动学术进步。
留学生招生及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标准
参照国内外高等教育相关标准,确保质量标 准的先进性和国际性。
利益相关者需求
充分考虑政府、社会、企业、学生等利益相 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持续改进策略实施效果
01
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 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社会服务拓展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观念
倡导创新教育
认为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
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 科研能力。
06 大学国际交流与 合作
国际交流重要性及意义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通过国际交流,学生能够接触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 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国际交流有助于学校与国际接轨,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和影响力。
推动科研合作与创新
国际交流为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平台,有助于推动科 研合作与创新,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体系

试测并修改
2.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的主要形式有个别访谈法、头脑风暴法 和德尔菲法等。
3. 问卷调查法
这种方法就是设计者根据需要,把要调查的内容
设计在一张调查表或问卷上,写好填表或答卷说明和要 求,分别发给有关人员填写,以收集和征求不同人员意 见的一种方法。
问卷形式按答案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开放问卷和 封闭式问卷两种。
4.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AIP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1)针对测评指标在同一层次的各个测评指标,运用 两两比较的方法建立判断矩阵; (2)类似对偶比较法求出每个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 (3)对权重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删除不合格测评指标; (4)进行综合运算,得出各测评指标在整个体系权重。
(三)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的计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五、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
对大学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 体系的设计,主要应测评哪些方面?
•
(一)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确定
1. 职务分析(工作分析):人员分析与事务分析
2 .理论构思:严密性,准确性,简明性等 3 .要素调查与评判 :专家判断,筛选 4 .预试检验修订 :小范围预试,充实完善
业务经验
感召力
业务年限 对业务熟悉吗?
擅长说服,善于赢得支持
()年 是() 否()
精通()一般()较差()
•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
• 指标体系是由数个指标体系(要素)组成。 如,测评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指标体系由 知识、能力、动机、人格类型和职业兴趣等指 标构成。 每一个素质与能力结构成分(一级指标) 又由相应的测评二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又由 三级指标构成。 品德——社会品德:原则性,公德意识;政策性 管理品德:事业心;责任心;公正性 商业品德:利益观;承诺性;协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第五节 指标值域的变换
在综合评价实践中,为了使评价计算结果 的物理含义更加直观,通常需要对指标乃至 评价值的值域进行变换。常用的值域变换有 :线性变换(最常用)、非线性变换。
优选
43
线性变换
优选
44
第六节 定性变量的定量化方法
定性变量的定量化方法很多,主要有: 直接评分法、分解-合并法、模糊统计法、两 两对比评分法、分类统计法。
优选
2
二、综合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
全面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与评价方法一致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优选
3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与过程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基本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相应的有两个内 容:单项评价指标的构造和指标体系结构的 构造。
单向式逆变换:是将一个适度指标的取值 单项化过程。
优选
34
一、转向式逆变换
差式逆变换 差式逆变换是通过正逆指标之间的互补关
系而确立的一种逆变换方式。写成公式为:
ynew c1 c2 yold
优选
35
注:对于所有的线性评价模型,这种线性 逆变换都不影响综合评价结论。但对于非线 性综合评价模型,线性逆变换却有可能会导 致评价结论的变化。
优选
36
商式逆变换 商式逆变换是通过正逆指标的互反关系而 确立的一种逆变换方式。
ynew c yold
优选
37
注:对于所有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倒数化变 换都会影响综合评价的结论。
优选
38
二、单向式逆变换——绝对离差法
绝对离差法基本思路是先计算指标值与适 度值之间的离差,再取绝对值消去符号的影 响。写成公式为:
辨识度:可由变量变异系数衡量。
优选
27
整体系统优化方法——冗余度分析
冗余度分析是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的各 分项评价指标之间在计算内容上的重复(重 叠)程度。
优选
28
比较有效的方法:
聚类分析法:根据“指标聚类”方式来对原 指标
进行归类,然后根据一定的选择标准确定出 相应的分类数,从每一类中选择一个或者若 干个有代表性指标,最后构成一个指标体系
单指标的测验主要以“逻辑测验”为主要 手段,具体包括内容完整性、关联性、方向 性、可行性、辨识度等。
优选
26
关联性:如,评价“农业现代化”的时候, 选择“农村人均GDP”、评价“企业科技水 平”的时候,选择“每万人中大学生人 数”。
方向性:如评价环境质量时,选择“某类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或者“处理率”。
优选
21
步骤一:
对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作出合理解释, 划分概念的侧面结构,明确评价的总目标与 子目标。如,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 系。现代化评价体系、综合国力评价体系 等。
优选
22
步骤二:
对每一子目标或概念侧面进行细分解。越 复杂的对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这种细分解就 越为重要。
优选
23
步骤三:
优选
13
总目标层
社会公平 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活力 社会治理 社会意识 人与自然
优选
14
优选
15
优选
16
优选
17
第三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方法
纵观多指标综合评价实践,评价指标体系 的初选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指标属性分 组法等。
优选
18
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是指对已存在的一些指标群 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的一种 构造指标体系的方法。
yc yold k
优选
39
当指标的适度性是一个点值,写成公式为:
yc yold k
优选
40
当指标的适变换结果应该是:
yc
yold k 0
yold
k
当yold k 时 当k yold k 时 当yold k 时
优选
41
优选
优选
19
指标属性分组法
指标属性分组法是指从指标属性角度构思 体系中指标元素的组成。
指标属性可指“动态、静态”;也可“绝 对 数、相对数、平均数”;等。
优选
20
分析法(最常用的方法)
分析法是指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度量对 象和度量目标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组成部分或 不同侧面(即子系统),并逐步细分(即形 成各级子子系统及功能模块),直到每一个 部分和侧面都可以用具体的统计指标来描 述、实现。
优选
29
优选
30
优选
31
优选
32
因子分析法: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 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以较少的几个 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优选
33
第四节 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变换问题
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存在正形式、逆形 式与适度形式三种类型。
转向式逆变换:是从正形式变换成逆形 式,从逆形式变换成正形式的过程。
重复第二步,直到每一个侧面或子子目标 都可以直接用一个或几个明确的指标来反 映。
优选
24
步骤四:
设计每一子层次的指标。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指标可以是可量化的指标,也可以是 定性指标。
优选
25
第三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验方法
初选之后,必须对其进行完善优化。主要 是对单指标的测验和整体系统的优化。
一般是先建立结构,再设计元素。
优选
4
优选
5
中小企业竞争力 (A)
生存能力 (B1)
成长能力 (B2)
发展能力 (B3)
经经
济济
规效 模益
财 产 技职 企 经 务 品 术工 业 营 状 营 创素 家 环 况 销 新质 才 境
能
优选
6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础——理论准 备与理论模型设计
一、理论准备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设计者 对拟评价的领域基础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和广 度认知;二是应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与方法 素养。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设计方法
优选
1
第一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综合评价指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初选方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验方法(优选方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单项指标设计理论与指标
(变量)变换理论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变量的数量化技术
优选
7
二、理论模型设计
优选
8
优选
9
优选
10
优选
11
参考文献
齐心、梅松:”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 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统计研究》, 2007(7)。
优选
12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社会[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