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类图腾崇拜之心理根源探究
图腾崇拜对人类审美心理的培育

图腾崇拜对人类审美心理的培育张佐邦(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摘要:从审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看,笔者不太同意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原始文化起源与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性心理)发生同步的观点。
而是认为人类起源在前,文化起源在后,人类的审美心理发生在前,原始文化起源在后。
笔者的结论是: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遗传,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形式美的感受体验,表显于第一件艺术品(石器)的创制,发展于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
关键词:图腾崇拜;原始人类;审美心理;培育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4-0054-06Cultivation Of Totemism On H uman Aesthetic PsychologyZH ANG Zuo -bang(Y unnan University ,C ollege of Humanities ,K unm ing ,Y unnan 650091,China )Abstract :Loo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I do not agree with the view point ofsynchronization of cultural origin and human origin ,primitive cultural origin and human aesthetic sense (aesthetic rational psychology ),but believing that the human origin and human aesthetic psychology oc 2curred firstly ,followed by the cultural origin and primitive cultural origin.My conclusion is :the aesthet 2ic psychology of primitive man lay at the root of racial inheritance of higher animal (ape man ),originated from the formation of concept of space -time and experience to natural beauty ,represented in the cre 2ation of the first piece of artw ork (stone im plement )and developed with the totem w orship ,religion witchcraft ,myth and legends ,literature and art.K ey w ords :T otemism ;Primitive man ;Aesthetic psychology ;Cultivate从审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不太同意文化与人类起源同步、原始文化起源与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性心理)发生同步的观点。
浅谈图腾崇拜

浅谈图腾崇拜作者:程瑞玲来源:《大观》2017年第06期摘要: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形式之一,原始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承认自己和图腾有特殊的血族关系并对此加以崇拜。
关键词:图腾;崇拜;信仰;形象;氏族;宗教原始社会时期,每个氏族及部落以某个自然作为本族的标志,称为图腾;而每个成员都须承认自己和图腾有特殊的血族关系,并对此加以崇拜,即为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形式之一,“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
”图腾信仰者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或生物之间,这种图腾就是该族的祖先和保护神,也是该氏族的微号、标志和象征。
原始宗教是不断发展的,起初是自然崇拜,人们崇拜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土石、动物植物等等。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水平的进步,才有了抽象的思维和幻想能力。
在自然崇拜的实践中,逐渐发现有少数自然现象与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如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某种动物往往为自己提供了急需的生活资料,使人们对它们有一种亲切的感激之情;或者因某种凶悍的动物给人们带来致命的威胁,因而使人们无比畏惧,诚惶诚恐。
在超自然观念的支配下,人们把上述自然现象看作是与自己生命有关的神灵。
同时,当时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也搞不清生育的因果关系,人类在追溯自己的来源时,除了明确自己的始祖母外,并不知其父,而把上述的神灵看作是自己来源之一。
从而产生了图腾信仰,每个氏族选择作为本氏族图腾的崇拜对象,往往是与各个氏族的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或微生物。
因此,图腾是与母系氏族同时产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
当一个氏族发展为两个以上的氏族时,原来氏族图腾就演变为胞族图腾,新生或女儿氏族则有了新的图腾。
如傈傈族有一个熊氏族,后来发展为三个女儿氏族,跟随而来的出现了狗熊、猪熊和大熊三个图腾。
随着母系氏族的解体,图腾信仰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最初的图腾形象就是图腾的自身形象,如蛇就是蛇,虎就是虎。
图腾的起源文献综述

图腾的起源文献综述图腾是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秘的力量。
图腾起源于古代部落社会,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崇拜和表达。
本文将通过综合文献资料,探讨图腾的起源和演变,并分析其在不同文化和民族中的多样化表现。
一、图腾的起源1.1 原始部落社会最早的图腾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社会。
在原始部落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崇拜表现在对特定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元素的崇拜和祭祀上。
这些被崇拜的对象被称为图腾,它们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成为部落的象征和信仰对象。
1.2 宗教信仰随着文明的发展,图腾逐渐与宗教信仰相联系。
在许多宗教文化中,图腾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某种特定的神灵或宗教故事。
在古埃及文明中,动物被视为神灵的化身,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图腾;而在印度教中,各种动物和神兽被用作神的载体,成为图腾的象征。
1.3 社会标识除了宗教信仰,图腾还被用作社会标识,代表着特定的部落、家族或氏族。
在许多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会以特定的动物或植物图腾来标识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
这种图腾的起源和意义与个体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认同密切相关,反映了人类对于共同体和文化传承的追求。
二、图腾的演变2.1 艺术表现随着文明的发展,图腾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表现和发展。
在古代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图腾被广泛运用,并成为了艺术作品的重要元素。
在印第安文化中,图腾被用来装饰各种器皿、服饰和建筑,传承着部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2.2 文化象征图腾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表现,它还成为了各种文化的象征。
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中,图腾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之物和国家象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图腾。
2.3 精神符号除了在艺术和文化中的表现,图腾还被视为一种精神符号,在心理层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图腾被视为一种原始的心理投射物,反映着人类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投射。
崇拜的心理和文化

崇拜的心理和文化“崇拜”就一般的语义上讲,乃是指人对外在事物(或其他人)所产生的内在尊敬和钦佩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良性的。
但是,当崇拜心理发展到无条件的痴迷和依赖时,那就成为一种宗教意识了。
原始人类的崇拜心理就是一种宗教意识,其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在于原始人对自然斗争的软弱无力。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还没有力量支配自然界的物质去征服自然,因而不可能不受自然的支配。
当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领域还处于无知,而又不能超出自己的实际经验求得解释时,便产生和构造出一连串的不正确的虚幻观念,形成强烈的崇拜心理。
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敬畏鬼魂和迷信占卜等。
①自然崇拜原始人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大自然千变万化、运动不息。
但是他们对这种状况并不理解,于是便将其归之于神秘力量支配的结果,而且在想象这种神秘力量时,最直接最方便的思路就是用自身类比的方法,即凭着自我感受去想象自然物,认为它们也同人一样,具有思想、意志和感情,也有各自的灵魂存在,这种灵魂支配着自然物的运动,这便是万物有灵的观念。
在原始人眼里,日、月、风、雨、雷、电等都有神灵;天、地、山、川、水、火等背后也是由神灵在主宰;总之,人死为鬼,树久有灵,顽石能言,风雨有主,无物不神,无鬼不灵。
既然各种自然之神分管着各种自然物象,原始人为了求福避祸,就得讨好它们,于是便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祭神活动,向神贡献牺牲,诉说心愿,舞蹈礼拜,以博取神的欢心。
这便是原始的自然崇拜。
这种崇拜活动到了仰韶文化时代,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
在临潼姜寨发现的母系氏族村落基址上,有五片住房,每片中心有一个方形大房屋,是供氏族集会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在我国原始时代,有关对日、月、星辰的崇拜,流传下来的标记不多,仅只从考古发掘的仰韶文化彩陶中有日、月的花纹图案,反映出那时人们对日、月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有可能也是对日、月崇拜的一种证明。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的历史溯源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的历史溯源图腾崇拜,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图腾崇拜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图腾崇拜开始,逐步探究其历史溯源。
1. 人类社会早期的图腾崇拜早在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之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开始出现图腾崇拜的现象。
图腾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往往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力量的恐惧而起。
2. 图腾崇拜在古代文明中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图腾崇拜逐渐成为古代文明的一部分。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图腾崇拜的影响,比如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图腾,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
在古埃及,人们崇拜猫头鹰、乌鸦等动物作为图腾。
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图腾柱代表着一族的标志和形象。
3. 图腾崇拜的社会功能图腾崇拜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首先,它作为一个信仰系统,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群体认同感,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其次,图腾崇拜也有助于人们理解自然和宇宙的运行规律,提升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
此外,图腾崇拜也有助于统治者巩固权威,通过塑造自身的神性以维持统治地位。
4. 图腾崇拜与现代社会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迈入科学和理性的时代,但是图腾崇拜的影响依然可以在某些方面找到。
比如,一些企业或团体会选择图腾作为标识,以展示自身的形象和价值观。
同时,一些现代宗教也保留了图腾崇拜的元素,将其融入信仰体系中。
5. 图腾崇拜的思考图腾崇拜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引发了我们对于信仰、文化传统和权威的思考。
我们应该认识到图腾崇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类心理的需求,但也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不盲目迷信。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形式,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总结:图腾崇拜作为人类社会早期信仰的象征,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
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社会,图腾崇拜对于塑造社会认同和维持社会秩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图腾的起源及探索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 青铜装饰艺术飞速 发展 ,龙也有 了改变 ,从
形体柔软到威武 ,三 爪的锋利 ,张 口吐舌并在全身装饰 了对 称鳞 纹 ,从原始造型 凶神 恶刹转变为动感威 武形 。虽然经历 了原 始到 春秋战国时期近千年 的 “ ”的演变 ,也 积累无数先人们智 慧的 龙 结晶 , “ ”这个象 征权势和吉祥雏形 才P I 开始 。在秦汉 时期 龙 lU J l  ̄ 的龙有了神化 ,当时著名的回神图案在如 今还被我们经 常用 于堆
案 挚 朴 ,到 了 商 周 时 期 因 为 各 部 落 的 综 合 ,让 人 们 心 中 的 龙 也 有
粗壮 的 四肢 ,锋 利的 五爪 ,在背 部有 大小 不等 的鳍 ,有五根 到 七根 奇数组 成 的尾 巴 ,使整 个龙 的造 型刻 画的淋 漓尽致 ,妙 笔
生 花 ,特 别 在 姿 态 上 也 有 了 很 大 的 变 化 和 调 整 ,最 典 型 的 就 是 乾 隆 年 间 现 在 在 北 京 古 典 园 林 北 海 的 九 龙 壁 ,九 条 彩 龙 形 态 各
那时规定五 爪龙只限皇帝使用 , 的设计也很霸气 ,目光炯炯有 龙
神 ,四肢粗 壮有力 ,有的图案甚至 在龙的前爪两侧 装饰 和了翼 ,
或许是觉得 这样 才能飞的更高 , 人民心 目中龙 的形象 更威严 、 使
更 敬 仰 ,无 所 不 能 。
进 入成 熟 期 龙 图腾 的 清代 ,在 这 里我 不 得 不佩 服 先 人 “ 计 设 者 ”们的 眼光 ,从历 代龙 的造型 到清 代 , “ 设计 者 ”们 把 它们 大致 归纳 到 :头 部把 眼 、牙 、须 、鼻 、角 、面部 肌 肉的组成 , 翻开历史 画卷 ,据考古发现 ,距 今七干多年前新 石器时代一只玉 雕龙 ,从 画面上看身体象蛇 ,无 足 ,却有个类似 人的头 ,鼓 眼怒 睛 ,面 目狰狞而凶悍 ,象似趋赶 凶恶野兽 ,线条粗犷 、简单 ,图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体现求知欲望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体现求知欲望初中历史图腾崇拜体现求知欲望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宗教形式,也是古代文明发展的见证。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关于图腾崇拜的知识,通过对图腾崇拜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求知欲望在其中得到体现。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原始形式的宗教信仰,最早出现在人类社会的远古时代。
在图腾崇拜的体系中,图腾被人们视为神圣的象征,是氏族或部落共同信仰的对象。
人们通过崇拜和祭祀图腾,寄托了对神秘力量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这种追求和渴望正是人类求知欲望的一种表现。
首先,图腾崇拜体现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求知欲望。
图腾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动物或物象,它蕴含着更深的意义。
人们通过图腾崇拜,试图从宇宙和自然界中寻找和获得智慧和力量。
他们希望通过图腾与宇宙建立联系,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通过祈祷和祭祀来获得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其次,图腾崇拜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身份和归属的求知欲望。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与图腾的联系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
图腾崇拜的对象往往与氏族、部落的名字直接相关,通过拥有共同的图腾,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的亲近和团结。
这种求知欲望的体现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对社交关系的研究。
此外,图腾崇拜也反映了人类对历史的求知欲望。
通过对图腾崇拜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族群迁徙以及文化交流等。
图腾作为一种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承载着记忆和符号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
它既是人类对历史进程的感知,也是历史进程在人们心中的反映。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中关于图腾崇拜的学习不仅仅是对古代宗教形式的了解,更是对人类求知欲望的体现。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信仰形式,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自然、自身身份、历史等方面的求知欲望。
通过对图腾崇拜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类的文明历程,并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除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也为我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起源和演变

初中历史图腾崇拜起源和演变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存在的宗教信仰形式,它起源于远古社会,经过演变和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中图腾崇拜的起源和演变。
一、图腾崇拜的起源图腾崇拜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社会。
那个时期的人类尚处于采集狩猎的阶段,对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感十分敏锐。
他们相信动植物等自然事物具有神灵的力量,可以保护部落,帮助人类获得食物和生存。
人们根据自己的部落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动物或植物作为图腾,将其视为神圣的象征。
通过图腾的崇拜,人们希望得到来自神明的保佑,获得成功和幸福。
还有一些部落相信图腾代表着他们的祖先,因此图腾崇拜也具有一定的宗族性质。
二、图腾崇拜的演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图腾崇拜逐渐从原始的信仰形式演变为更加复杂的宗教系统。
在农业社会的兴起过程中,人类逐渐发现了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开始注重土地的利用和农业的生产。
这一时期的图腾崇拜与农业息息相关,人们开始将农作物、自然力量与图腾联系起来,崇拜与祭祀图腾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人们的认知和思想也得到了提升。
在古代社会中,图腾崇拜逐渐与其他宗教思想相融合,形成复杂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仪式。
一些古代文明如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崇拜体系,这些体系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制度。
三、图腾崇拜的影响图腾崇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图腾崇拜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共同的信仰系统,促进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
通过共同崇拜图腾,人们形成了共同体,建立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信任。
其次,图腾崇拜对艺术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腾作为一种神圣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化的雕塑、绘画和建筑等艺术形式中。
它丰富了人类的审美体验,也推动了艺术创作的繁荣。
最后,图腾崇拜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尊崇图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图腾崇拜也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观念,成为一种社会规范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人类图腾崇拜之心理根源探究
(2006-08-23 10:56:04)
转载▼
原始人类图腾崇拜之心理根源探究
摘要:图腾崇拜作为原始人类特有的文化仪式,其背后隐藏了那些原始个人与群体心理。
这些可以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关键词:原始人类图腾崇拜自我认证心理依据
图腾崇拜作为原始人类特有的文化仪式,具有部落象征、心理暗示、自然崇拜等功能。
既然作为一种群体性、具备社会化趋势的活动,其背后的原始个人乃至群体的心理依据是什么?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探寻的
一、图腾是人类自我意识确立的产物
原始社会中,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与自然在对立差异中求得生存。
在这种生存竞争中,人类不断的在这种差异中寻找自我的认证,并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实践自然的同时,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
人的主观意识需要把“自我”与“他我”区别开来。
从而使自我的认证合理化。
图腾在这种认证的过程中诞生了。
因此,图腾是一种原始人类自我认证的行为。
原始人类为什么会选择图腾作为他们自我认证的行为呢?原始人类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时,不自觉的会萌发出自我认证的意识。
同样他们本能的将自我认证与自然力量联系起来,试图通过“意识中与自然的联系”来强化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我意识得到顺利认证。
这种“意识中与自然的联系”导致图腾的直接出生,并由于原始人类在对抗自然力时结成的群体关系,使这种“与自然的联系”进一步扩大成“群体意识与自然的联系“,形成部落图腾崇拜。
这种集体意识的产生,意味着原始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上升为“文化审美”的自我,而“人类一旦获取这种文化意识,一种超越与自由的意识会喷涌而出”,朴素的审美意识同时也达到自我意识的认证,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审美文化意识形态即建立在这种朴素的文化活动即图腾崇拜呢?
图腾首先具备明显的自然性,无论使汉人的太阳崇拜,还是云南傣族的象崇拜,抑或某些民族的植物崇拜,他们的崇拜对象无一不是纯粹的自然对象与化身;即使图腾活动中的舞蹈、音乐、祭祀也具备某些自然性特征,这也恰恰印证了图腾的第二个特点—社会性、群体交往性质的活动。
最后,图腾具备审美性。
朦胧的、朴素的审美意识在图腾活动中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群体性的审美心理,同时放大到社会生活行为中,例如器皿的条纹、色彩、形状。
乃至舞蹈的事物中。
图腾的这些性质无一例外的凸显出人类所追求的自我意识、群体意识、审美意识的认证过程。
图腾崇拜也因此作为原始人类认证行为而得到广泛确立。
二、图腾崇拜产生的心理依据
首先,图腾崇拜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
人类活动大致分为个人活动和群体活动两种;原始人类日益强健的生理活动产生心理活动,从而形成各种事物的感知与意识的产生;而生理活动又引导人类从事社会活动,而原始人类最先从事的是生产劳动活动。
图腾崇拜大多祈求自然力量对生产劳动保护其顺利进行。
图腾崇拜因此大量的融合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中。
其次,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对自身力量低估的心理体现。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力量的对抗中,发现自身的弱小,他们需要从自然界某些强大的事物(如天气、动物、神灵)中获取力量。
自然界的不可抗拒力量以及不可知性,是原始人类低估自身力量的重要原因。
他们需要图腾崇拜活动,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对强大力量的获取,或者对他们的保佑,从而保证自我以至部
落的发展与延续。
同时,在图腾崇拜活动中,巫师也成为神灵的化身,从而使原始人类取得与天地、神灵、猛兽、自然平等的对话地位,如图腾崇拜中的面具舞蹈,原始人在心理上获得与神灵沟通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第三,图腾崇拜对原始人类文化心理道德标准和社会活动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华夏族对龙及太阳的崇拜,形成后来天子以“龙子龙孙”自称,并在服饰建筑中加入龙及太阳的银子,以起到彰显增加富贵的目的。
对原始人类而言,图腾崇拜使他们的第一人生课堂,他们获得的社会认同的意识以及行为,和所禁止的意识及行为,都源于图腾崇拜。
最后,原始人为了生存,他们需要或潜意识的在强大的自然力量中寻找保护自己的替代物;他们选择了图腾崇拜是必然的。
随着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图腾崇拜中形成的价值意识开始成为他们的生活支柱和理性追求。
三、总结及补充
通过图腾崇拜产生的心理探求,我们可以发现,图腾崇拜是人类自我意识认证的体验行为,也是原始人类自然性、社会性以及审美性的产物;同时,是与原始人类活动分不开的,是先民文化心理、道德标准、社会活动心理形成的基础。
如果用“原形理论”阐述,是否可以说图腾崇拜是发展较为成熟的群体心理的体现,是某种集体意识的沉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