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头部特征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人体基本型结构是指人体的整体构造和组织方式。
基本型结构包括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主要部分。
头颈部主要包括头盖骨、面部和颈部。
头盖骨包括颅骨和面骨,保护和支撑着脑、眼、耳和其他重要的感觉器官。
面部包括额、颞、颧、下颌和眶周等部分,它们与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感官器官紧密相连。
颈部由颈椎组成,连接头颅和躯干,起到支撑头部和运送血管、神经的作用。
躯干是人体的核心部分,包括胸部和腹部。
胸部由胸骨、肋骨和胸椎构成,保护和支撑着心脏、肺和其他重要脏器。
腹部由腹肌和腹膜组成,腹膜包裹着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器官,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四肢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包括上肢和下肢。
上肢由肩部、臂部、前臂和手部组成。
肩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关节,臂部包括肱骨和尺骨,前臂由尺桡骨和它们之间的软组织构成,手部包括掌部和手指。
下肢由髋部、股部、小腿和足部组成。
髋部连接下肢和躯干,股部由股骨、胫骨和腓骨构成,小腿由胫骨和腓骨构成,足部包括脚底和脚趾。
人体形态结构是指人体各个部分的形状和外观。
人体形态结构包括头颈、胸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
头颈部的形态特点是头盖骨高而窄,面部平坦,颈部短而粗。
胸部的形态特点是呈锥形,上窄下宽,前后径较短。
腹部的形态特点是上腹部稍凸,下腹部稍凹。
四肢的形态特点是上肢粗壮,下肢较长。
在形态结构中,人体的外形和比例也是重要的内容。
一般来说,男性的外形较为结实和粗犷,身高较高;女性的外形较为柔美和娇小,身高较低。
此外,不同个体之间的外形和比例也存在差异,这取决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总之,人体的基本型结构和形态结构是人体解剖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
基本型结构描述了人体的整体构造和组织方式,包括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主要部分;形态结构描述了人体各个部分的形状和外观,包括头颈、胸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
了解人体基本型结构和形态结构对于理解人体的正常构造和形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头部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时间:2009-08-14 13:39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818次头部结构头部结构图人体头部结构图头部肌肉结构头部骨骼结构动态素描头部结构头部结构示意图人的头部人的头部右基底节人的头部有哪些穴位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
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 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图123)。
图(123)头部形体结构②、外形特征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
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
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
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
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
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
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图124)。
图(124)男女头部外形特征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
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
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
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
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
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
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
颅骨发育特点

颅骨发育特点
颅骨是人体头部的骨骼保护罩,其发育特点可简单概括如下:
1. 初期阶段:胎儿期和婴幼儿阶段,颅骨由若干块未完全愈合的软骨骨头组成(如前囟和后囟),这有利于通过产道及适应大脑快速发育时体积的增长。
2. 生长与缝合:随着年龄增长,颅骨各骨片之间的缝隙(颅缝)逐渐被骨化并愈合,形成完整的颅腔。
前囟通常在1-2岁闭合,后囟则在出生后不久闭合。
3. 形状变化:颅骨发育过程中会伴随形态的变化以适应脑组织和面部肌肉的发展,例如颅宽增大、颅顶升高以及面部轮廓立体化等。
4. 智能相关:颅骨特别是颅腔的大小和形状与智力发展并无直接关系,但确保了大脑有足够的空间正常发育。
5. 性别差异:男女颅骨在整体上有所不同,比如男性颅骨一般较女性更为粗壮,而女性颅骨相对较为圆润。
总之,颅骨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既保证了大脑的安全成长,又体现了个体生长发育的独特性。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1.细胞结构: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各种器官和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各个部分。
2.组织结构: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
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主要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结缔组织提供机
械支持和填充,肌肉组织用于运动,神经组织负责传递信号。
3.器官结构:人体内有许多不同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
肾等等。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它们通过神经和血管等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4.系统结构:人体的各个器官会组成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等。
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以保持
人体的正常功能。
人体形态结构涉及到人类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人类进化和地理环境的
影响使得人体的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的
特征。
1.头部特征:人类的头部相对较大,有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等器官。
头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反映个体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2.身体比例:人类的身体比例通常是头部较大,肢体较短。
这可以帮
助我们进行立体视觉和更好地控制身体。
3.肌肉和骨骼: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结构是支撑我们的身体和实现运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和骨骼的形态可以反映个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方式。
4.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人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通常有更宽的肩膀和较窄的髋部,女性则相反。
这些差异与性别特征和遗传等因素相关。
人体工程学尺寸

人体工程学尺寸人体工程学尺寸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和运动机能,设计和确定产品的尺寸,以提高人体使用产品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效率。
在各个领域中,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人体工程学尺寸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头部、上肢、下肢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等方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人体工程学尺寸。
一、头部尺寸:1. 头围:成年男性平均头围约为56-58厘米,女性约为54-56厘米。
2. 额头高度:由眉毛上缘到发际线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6-7厘米,女性约为5-6厘米。
3. 额颧角宽度:从额角到颧骨最宽处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14-15厘米,女性约为12-13厘米。
二、上肢尺寸:1. 手掌长度:从手腕横纹至中指指尖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18-19厘米,女性约为16-17厘米。
2. 手掌宽度:手掌最宽处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8-9厘米,女性约为7-8厘米。
3. 上臂长度:从肩部最高点到肘关节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32-34厘米,女性约为30-32厘米。
三、下肢尺寸:1. 腿长:从坐骨结节到地面的距离,成年男性约为78-80厘米,女性约为73-75厘米。
2. 大腿周长:大腿最宽处的周长,成年男性约为50-52厘米,女性约为46-48厘米。
3. 小腿周长:小腿最宽处的周长,成年男性约为35-37厘米,女性约为32-34厘米。
四、身体其他部位:1. 身高:站立时头顶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约为170-17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160-165厘米。
2. 肩宽:两侧肩峰之间的距离,成年男性平均肩宽约为40-45厘米,女性平均肩宽约为35-40厘米。
3. 身体重量分布:人体重心位于胸骨下缘和脊柱之间,成年男性身体重心位于脊柱前方约50-55%处,女性约为45-50%处。
以上尺寸仅为平均值,个体差异较大。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考虑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如老年人、儿童等。
人体工程学尺寸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舒适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和不适感。
列举头部五官基本几何形体,肢体基本几何形体

列举头部五官基本几何形体,肢体基本几何形体头部五官基本几何形体,肢体基本几何形体人类的头部五官是构成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对于人的外貌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肢体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对于人的日常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下面将分别列举头部五官的基本几何形体和肢体的基本几何形体。
首先,我们来看头部五官的基本几何形体。
头部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额头。
眼睛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它们位于脸部的中部,两眼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一个眼睛的宽度。
鼻子通常呈三角形或梯形,位于眼睛的下方,鼻梁的形状可以是直线或弧线。
嘴巴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位于鼻子的下方,嘴唇的形状可以是直线或弧线。
耳朵通常呈半圆形或椭圆形,位于头部的两侧,耳朵的大小和形状因个体而异。
额头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位于头部的上方,额头的宽度和高度因个体而异。
接下来,我们来看肢体的基本几何形体。
肢体包括手臂、腿和脚。
手臂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手臂的长度和粗细因个体而异。
腿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腿的长度和粗细因个体而异。
脚通常呈长方形或椭圆形,脚的长度和宽度因个体而异。
手臂和腿的关节通常呈球形或椭球形,它们的运动范围和灵活性决定了人体的活动能力。
总结起来,头部五官的基本几何形体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额头,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对于人的外貌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肢体的基本几何形体包括手臂、腿和脚,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对于人的日常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几何形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绘人体的形态和特征。
同时,这也为我们在绘画、雕塑和设计等领域中创作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作品提供了基础。
人体头部骨骼的生理知识 PPT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人体生理基础知识
人体头部骨骼的生理知识
颅 骨
脑颅骨 面颅骨
成人 骨骼
(206块)
躯 干 骨 四 肢 骨
一、脑颅骨(又称颅盖骨由8块骨构成。)
额骨
额骨(1块) 顶骨(2块) 枕骨 (1块) 蝶骨(1块)
枕骨
颞骨(2块) 筛骨(1块)
面颅骨(由15块骨构成)
梨骨(1块)
上下颌骨(2块) 鼻骨(2块) 泪骨(2块) 颧骨(2块) 下鼻骨(2块)
头部肌肉- 表情肌、咀嚼肌
1、额肌
收缩时出现皱纹 2、眼轮匝肌 控制眼睛开合
3、皱眉肌 收缩时产生“川”皱 4、降眉肌 加强皱眉肌形 成的表情 收缩时外拉嘴角 呈微笑状
5、笑肌
咀嚼肌-
颞肌和咬肌
咀嚼运动时在颞窝 收缩时上提下颌骨, 处可触动该肌起伏, 咬紧牙齿时上下牙 帮助咀嚼 齿能强力咬合
颈肌-
腭骨(2块)
下颌骨(1块) 舌骨(1块)
不 同 顾 客 颅 骨 特 征
种类 特 点
男 子
顶部正方,额部略向后倾斜顶部比较圆润,下颌稍尖源自额面较平直女 子老年人
上下颌骨明显突出,(牙齿脱落)
幼 儿
颌部内收,脑颅部位显大
肌肉的特征:(500多块,占人体质 量的40%;收缩和放松是特征)
分为:头肌、颈肌
了解人体结构

了解人体结构人体结构是指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和特点。
了解人体结构是人类对自身身体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头部、躯干和四肢三个方面来探讨人体结构。
头部部分人体的头部是人体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颅骨、脑、眼睛、耳朵、口鼻等组织和器官。
颅骨是保护脑部的骨骼结构,具有坚硬和抗震的特点。
脑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各项功能活动,是智力和思维的中心。
眼睛是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
耳朵是听觉器官,可以感受声音和音乐的美妙。
口鼻是呼吸和咀嚼食物的通道,同时还是说话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躯干部分人体的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
胸部是呼吸器官的所在地,内含心脏和肺部。
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肺部则是呼吸器官,通过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保持人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腹部则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消化系统通过胃、肠等器官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生殖系统参与人类的繁衍。
四肢部分人体的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上肢包括手臂和手,手臂是连接身体和手的部分,手则是人体灵活的工具,可以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手指是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指的活动我们可以写字、弹钢琴等。
下肢则包括腿和脚,腿是连接身体和脚的部分,脚是支撑和行走的器官,脚趾则是脚的组成部分,通过脚趾的活动我们可以站立、行走。
总结通过了解人体结构,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进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同时,了解人体结构也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合理地运动、合理饮食、预防疾病。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增进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头部结构——学习软陶公仔必看的基础知识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
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 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图123)。
②、外形特征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
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
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
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
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
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
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图124)。
图(124)男女头部外形特征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
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
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
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
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
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
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
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图125)。
图(125)中国传统人相“八格”分析“八格”的不同特征即可发现,“甲”、“由”、“申”三种头形是头顶骨与下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田”、“目”、“国”三种头形是由颧骨的宽窄与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用”、“风”两种头型是由下颌骨的宽窄、开合来决定的。
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头部的基本比例与五官位置a、头部的基本比例。
头部的基本比例为“三庭五眼”,发际至眉间、眉间至鼻尖,鼻尖至下巴,三段的长度相等而通称“三庭”;从正面看脸部最宽的地方为五个眼睛的宽度,两眼间距离为一眼宽,两眼外眦至两耳分别为一眼宽,即通称“五眼”(图126)。
图(126)头部基本比例b、头与五官的位置关系眼约在头面部1/2处,两眼处眦至鼻尖构成等腰三角形,这一三角形的高,决定着颜面中部的形体特征。
鼻在面部正中突出部分。
鼻尖处于额发际线至下颏底1/3的位置,鼻翼的宽度为一眼宽,从眼内眦引垂线可决定鼻翼的宽度。
嘴的裂位于鼻尖至下颌底 1/3 处。
耳处在左右两个侧面上,耳的长度等于眉到鼻尖的距离,从侧面观看耳与鼻的倾斜度基本一致,从正侧面观看时,耳屏、嘴角到眼处眦的距离相等(图127)。
图(127)头部五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④、头、颈、胸的关系头部通过颈与胸部连结。
颈像一段圆柱,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
头部与颈、颈与胸部在结构上是相互嵌入的,就像木匠合榫一样。
由于颈椎有一个自然的生理曲线,因此颈部并不是垂直的,在自然的常态下,头部也不是垂直的。
从侧面看,颈部呈倾斜状的长方形,头部在靠前位置与颈连结;从正面看,颈的界线从下颌骨两旁一直垂下,圆柱状的颈部由三块三角形的面组成。
男子颈部(颌底至锁骨)的长度,等于颌底到鼻底的长度。
颈部两侧,从颈窝两边的锁骨和胸骨一直伸到耳后的乳突有一对“胸锁乳突肌”,它的伸缩能使颈部(头部)转动(图128)。
图(128) 1、颈部的外形与肌肉;2、颈部的形体与结构⑤、头部的运动与透视头部的运动范围很小,只能左右转动,偏斜或前俯、后仰,同时使面部五官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
掌握头部动势和透视变化,可以用立方体或卵形来帮助理解。
头部动势及五官透视变化表现为以下规律。
a、正势。
写生对象面朝正前方,头部正直,与画者彼此间视线高低基本相同。
通过面部眉间、鼻梁、下颏结的一条中轴线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线相互垂直。
头部上下、左右两侧的形体结构部位均呈现基本对称的状态(图129 下中——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b、俯势。
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俯势而呈现为孤形向下的曲线。
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前额部面积扩大,面颊部,下颏、嘴、鼻之间距离缩小(图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c、仰势。
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水平直线因仰势而呈现为弧形向上的曲线,双耳位置下移,头顶部转向看不见的后边,前额、眉弓、鼻头之间的距离缩小,嘴与下颏、腮角、颈部之间的距离扩大(图129 下右——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d、转势。
头部依靠胸窝左右的胸锁乳突肌、后部斜方肌的伸拉与收缩作用而左右转动。
颈的转动轴心在颈部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关节处(图129 上——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当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时,因头部形体的透视变化,从眉间到鼻梁、下颏的中轴垂线变为弧形向左或向右的曲线。
两眉弓、两眼,两鼻翼、两嘴角的距离因透视而缩短,并产生与正势、仰势相应的透视变化。
e、偏斜。
头部呈正势偏斜,面部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是不变的。
头部呈转势、俯势、仰势偏斜时,中轴线与三条水平线的关系将产生与三种动势相应的透视变化。
画者根据视点的高或低,双眉弓、双鼻翼、口裂三条线将呈现近宽远窄,近低远高或近高远低的透视变化。
在写生中,辅助线的应用对确定头部动势或五官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图129 头部的动势与透视)。
图(129)二、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掌握头部解剖结构,是人物头像写生的基础。
头部的解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骨、肌肉及五官三部分。
1、头骨头骨由脑颅骨骼和面颅骨骼构成,从前面和顶面观察,头部为长方形,从侧面观察,则接近正方形。
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坚固的球形脑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构成面颅骨骼,其中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图130)。
图(130)头部的解剖结构头部骨骼的形态与细节,都会在头部外表上显露出来,并决定着头部的形体特征,而成为素描造型的依据。
其中“骨点”在头部造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骨点”,是指头部骨骼中比较突出显露的部分,“骨点”具有对称性,它包括额丘、皱眉丘(眉弓),颧丘(颧骨)下颌骨、颏丘等。
用线将“骨点”连起来,即形成头部造型的基础。
“骨点”是头像写生中必须深入理解和刻画的部分(图131)。
图(131)头部形体起伏要点(骨点、高点)2、五官①、眼的形体与结构眼,被称为“灵魂的窗户”,是传神写照的重要部分。
眼部包括眼眶、眼睑、眼球三部分,眼眶为四边矩方形,内置眼球,双眼并置于脸部同一平面上。
眼睑俗称“眼皮”,它分为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
眼睑开口处称为“眼裂”,眼裂两端分别为内眦分与外眦。
上下眼睑并非是对称的半圆形,上眼睑弧度最高点靠近内眦。
下眼睑弧度最低点靠近外眦。
眼睑的开闭依靠上眼睑的活动。
上下眼睑长有放射状睫毛。
上眼睑睫毛较粗并上弯;下眼睑睫毛较细并下弯。
闭眼时睫毛不会交差。
眼球是一个球状水晶体,绝大部分被眼睑覆盖,但外形仍呈现球形状。
眼球主要由瞳孔、巩膜(俗称“白眼球”)构成。
双眼的运动始终是一致的,视点均在同一方向(图132)。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裂的弧度,眼球的位置、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132)眼的形体结构②、嘴的形体与结构嘴分为上唇和下唇,闭合处称“口裂”,两端称为“口角”。
口内有上下两列牙齿长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嘴的形体特征与上颌骨是一致的,构成半圆柱形。
嘴的中线上方为人中,唇侧有鼻唇沟与脸颊相接,下唇的额唇沟与颏部为界(图133)。
嘴的透视变化除随头部的透视而变化,还通过嘴裂的弧度,嘴角的距离及唇的厚薄表现出来。
图(133)嘴的形体结构③、眉的形体与结构眉毛依附在眼眶上缘即眉骨上。
眉毛靠近鼻根处为内端,称为“眉头”,中部称为“眉峰”,尾部为“眉梢”。
一般眉头毛较密;颜色较深;眉梢毛较疏,颜色较淡。
眉骨的起伏变化对眉毛的颜色浓淡也有影响。
眉毛的形状与浓淡,因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来讲,男性的眉毛粗而密,颜色浓;女性的眉毛细而长,颜色淡。
儿童的眉毛淡,老年人眉毛则浓淡兼有。
眉与眼的表情动作及其透视变化是协调一致的(图134)。
图(134)眉的形态④、鼻的形体与结构鼻在颜面最突出的中心部位,在造型上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鼻由鼻根、鼻背和鼻尖三部分构成,正视好似梯形,其体积由鼻梁、鼻两侧、鼻底四个面组成。
鼻根隆起的“嵴”俗称“鼻梁”,上部1/2处为鼻骨,上缘与额骨相连。
鼻骨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着鼻的长宽斜直。
鼻骨下缘宽而薄与鼻软骨相接。
鼻软骨包括鼻中隔,鼻侧和鼻翼软骨。
鼻尖为软骨组成的半球体,两侧为鼻翼,下面为两个亚圆状的鼻孔,鼻孔大端靠后(图135)。
鼻的形状取决于鼻根的高度、鼻梁的横断面和鼻软骨的形状,其形状特征与人种、民族的差异有着密切关系。
鼻的透视同样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鼻的长短、鼻梁宽窄鼻翼两侧的距离,鼻底线的弧度和鼻底的宽窄的表现。
图(135)鼻的形体结构⑤ 耳的形体与结构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和耳垂等部分构成。
耳斜长在头部两侧,极少有垂直和平贴于头部两侧的(图136)。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耳与五官的其它部分的高低位置、耳廊的长短宽窄来表现的。
2010-10-24 14:39:31 上传下载附件(25.99 KB)图(136)耳的位置与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