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综述
台风灾情评估及方法综述

!!台风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 一种自然灾害 ( &) " 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 &B#% 年至 "%%# 年造成全球保险损失金额最高的 &% 大灾 害中" A 起与台风有关 ( ") % 中国则是全世界遭受台 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BAA 年 @ "%&% 年" 中 国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B%9 =亿 ( <) 元 %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 台风灾害的经济损 失也呈逐年增加趋势 ( $) % 灾害评估" 是灾 害 的 预 测& 防 治 乃 至 灾 害 补 偿研究的基础" 其评估结果是国家和区域减灾决 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可靠依据% 灾害评估对防灾减 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和长 远的实践意义% 台风灾害评估自 &B>% 年代开始" 人们沿着不 同脉络开展研究"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 富成果% 综合现有学术研究" 台风灾害评估可以 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台风灾害系统论研究& 台 风灾害风险评估& 台风灾害灾情评估& 台风灾害 经济损失评估& 台风灾害减灾防灾能力评估& 台 风灾害的生态评估等% 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台 风灾害的灾情评估开展较多" 而生态评估与减灾 防灾效益较少开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资助两岸合作研究项目 * 台风灾害对南海北部浮游植物 和渔 业 资 源 的 影 响 + ! <&%>&&>%&B% $ # 广 东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团 队 项 目 * 华 南 沿 海 台 风 遥 感 检 测 与 灾 害 评 估 + ! A<=&%<%&%&%%%%%" $ & * 重大台风灾害及城市火灾应急响应集成系统研制+ ! "%&%C %<&B%%%$&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重要方向项目* 热带气旋及其年际变化对南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DE : F "@ G H@ ""> $ + 作者简介' 魏章进! &B>> @ $ " 男" 回族" 湖北省洪湖市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与灾害评估 9 I J K L M 8 'H N M E OL PQ R M PS&">9 : 7 K 通讯作者' 隋广军! &B>& @ $ " 男" 汉族" 北京市人" 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9 I J K L M 8 ' T Q R SQ UVW T 9 N UV9 : P 通讯作者' 唐丹玲! &B=B @ $ " 女" 汉族" 湖北省武汉市人" 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遥感X I J K L M 8 ' 8 M PQ E M T ; U8 S&">9 : 7 K
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

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不仅给人类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因此,进行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至关重要。
一、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不同受灾区域的受灾程度、灾害对各行业的影响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
首先,需要统计灾害中的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
其次,对士气行业的损失进行评估,包括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农作物受灾等。
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得出受灾地区的总损失金额。
2. 定性评估方法在定性评估方法中,主要通过灾后调查、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等方式来评估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
该方法对于灾情较为严重或灾后数据不够完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提供宝贵的经济损失评估参考。
二、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管理1. 预防为主,减少损失预防是灾害管理的关键一环,特别是在台风季节。
政府应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的抗灾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灾害预防意识等。
2. 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来说,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是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种重要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购买适当的灾害保险,通过保险机制为灾后重建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3. 加强国际合作台风灾害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管理至关重要。
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可以合作在台风预警监测、救灾物资调配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台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4. 建立应急预案为了有效应对台风灾害,政府和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需要包含对受灾地区的快速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措施,以减轻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结语台风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不能被忽视,通过科学的经济损失评估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应对台风灾害带来的困扰。
如何评估 台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如何评估台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台风是自然灾害中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它们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
评估台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评估台风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 宏观经济影响1.1. GDP减少台风对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之一就是GDP的减少。
台风带来的破坏和灾害会导致停工停产,商业中断和基础设施破坏,从而减少地区的产出和收入。
1.2. 财产损失台风造成的洪水、风暴和风灾会导致财产损失。
这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农田和基础设施的损毁。
这些财产损失不仅会导致人们面临修复和重建的巨大花费,还会减少地区的财富和经济活动。
1.3. 就业和生计台风造成的经济破坏和停工停产会导致就业和生计的减少。
企业可能会裁员或暂停运营,这会让人们失去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
特别是在农业和渔业等易受灾行业,人们的生活可能会受到长期影响。
2. 社会影响2.1. 人员伤亡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洪水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
这不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悲伤,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
2.2. 基础设施破坏台风可能会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如桥梁、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等。
这样的破坏会导致交通阻塞和服务中断,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3. 教育和医疗服务中断台风破坏了学校和医疗机构,可能会导致教育和医疗服务的中断。
学生可能无法继续上学,居民可能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这对人们的健康和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 评估台风影响的方法3.1. 经济损失估算评估台风对经济的影响常采用经济损失估算。
这涉及对各个行业的损失进行评估,包括财产损失、损失的产出和收入,以及就业和生计损失等。
通过对这些损失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台风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3.2. 社会调查和统计数据评估台风对社会的影响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
这包括对受灾地区的人口状况、教育和医疗服务中断情况,以及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情况等的调查分析。
中国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结论
本研究对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 的风险较高,而西部沿海地区的风险较低。其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与台风 强度、降雨强度、潮位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在应对策略方面,虽然已有 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提高沿海地区的抗风能力和安 全水平。
参考内容二
引言
中国沿海地区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其中台风风暴潮是一种严重的自 然灾害。台风风暴潮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给沿海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 重威胁。因此,开展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理论价值。
文献综述
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多个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台风的风速、降雨强度和潮位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台风风暴 潮灾害的强度和破坏程度。此外,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防护措施 等因素也会影响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影响划的主要流程包括: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与台风灾害相关的数据,如致灾因子、承灾体和 孕灾环境等,并进行预处理。
2、指标选择与计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指标,如灾害频率、影 响程度等,并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指标值。
3、风险评估:将各指标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台风灾害的风险等级。 4、区划分析:依据风险等级和其他因素,进行风险区划。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呈现出明显 的地域差异。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风险较高,而西部沿海地区的风险较低。此 外,还发现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风险与台风强度、降雨强度、潮位变化等因素密切 相关。在应对策略方面,已有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 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台风对农业生产的损失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台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本文旨在评估台风对农业生产的损失,并探讨应对策略。
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各种农业损失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其次,分析台风对农作物、渔业和畜牧业等不同农业部门的影响。
然后,介绍一些常见的台风灾害应对策略,包括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技术和灾后恢复措施等。
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提高对台风灾害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引言台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台风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评估台风对农业生产的损失,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台风对农业生产的损失类型和影响因素1. 农作物损失1.1. 台风对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影响1.2. 台风对农作物品质和数量的影响1.3. 台风对农作物市场供应的影响2. 渔业损失2.1. 台风对渔船和渔网设备的破坏2.2. 台风对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3. 台风对渔业市场需求的影响3. 畜牧业损失3.1. 台风对畜牧业饲料和饮水的影响3.2. 台风对畜禽养殖场所的破坏3.3. 台风对畜牧业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影响台风对不同农业部门的影响1. 农作物部门1.1. 台风对种植作物的影响1.1.1. 台风对稻米种植的影响1.1.2. 台风对小麦种植的影响1.2. 台风对果树种植的影响1.3. 台风对蔬菜种植的影响2. 渔业部门2.1. 台风对海洋渔业的影响2.2. 台风对淡水渔业的影响2.3. 台风对水族养殖的影响3. 畜牧业部门3.1. 台风对家禽养殖的影响3.2. 台风对牛羊养殖的影响3.3. 台风对猪养殖的影响台风灾害应对策略1. 农业保险1.1. 农作物保险1.2. 渔业保险1.3. 畜牧业保险2. 风险管理技术2.1. 台风预警系统2.2. 台风风险评估和监测技术2.3. 台风灾害应急响应机制3. 灾后恢复措施3.1. 农业设施重建3.2. 农产品市场恢复3.3. 农民收入补偿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建议1. 台风灾害预测和预警技术的改进2. 台风灾害应对策略的有效性评估3. 农业生产系统的抗台风能力提升结论台风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决策技术研究

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决策技术研究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决策技术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台风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台风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和灾难,因此,评估台风灾害风险并制定减灾决策,迫在眉睫。
本文重点探讨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以及相关减灾决策的技术研究。
一、风险评估方法1. 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台风灾害风险分析模型是评估台风灾害风险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结合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建立了涵盖台风路径、风速、降水和潮汐等因素的综合评估模型。
该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台风灾害的可能性和波及范围,为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风险传播分析风险传播分析是评估台风灾害风险的关键环节。
该分析通过考虑建筑物、道路、堤坝等社会系统因素的脆弱性与暴露度,结合不同强度台风对这些系统的影响,估计不同区域受灾程度和损失。
通过模拟和仿真等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台风灾害风险,并提供不同减灾策略和决策的依据。
二、减灾决策技术1. 预警系统建设预警系统是台风减灾的重要手段。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包括台风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等环节。
通过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引导民众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
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面对复杂多变的台风灾害情景,减灾决策需要科学、精确和快速。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整合多种数据和模型,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和风险评估。
该系统能够对不同减灾措施的效果进行模拟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选择。
三、技术研究挑战1. 数据不确定性台风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决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和不稳定。
天气、气象、地理等多种数据与模型之间的耦合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因此,如何提高数据质量和减小不确定性是未来技术研究的关键方向。
2. 多学科融合台风灾害的研究需要广泛的多学科融合,包括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台风后评估报告范文模板

台风后评估报告范文模板【标题】台风后评估报告【摘要】本篇报告对最近发生的台风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分析了其对人类、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通过该报告的撰写和发布,旨在帮助相关部门和人群更好地应对台风的威胁,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引言】2019年6月,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遭受了一次强度较大的台风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全面了解台风对该地区的影响,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次评估报告对台风后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该报告,我们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人民提供有益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台风及其后果。
【评估结果】1. 对人类的影响台风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失踪,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同时,道路交通受阻、通信中断、供水供电中断等问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对经济的影响台风对该地区的农业、渔业、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部分农作物和渔场遭受损失,导致了粮食和鱼类的供应减少。
旅游景点受损,游客流失,导致旅游业收入减少。
此外,台风还造成建筑物倒塌、交通中断、停工等问题,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3. 对环境的影响台风带来了强降雨和强风,导致地表水体泛滥和植被严重破坏。
洪水和泥石流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此外,台风的风暴潮也对海岸线和沿海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建议和措施】1.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针对台风威胁,加强相关部门及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和教育,提高应对台风风险的能力。
2. 完善应急预警体系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能力,完善预警体系,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做到人民群众及时避险,减少人员伤亡。
3. 提高基础设施抵御台风的能力加强基础设施的抗台风能力,包括建筑物的耐风能力、道路桥梁的抗灾能力、水利设施的排涝能力等,以减少台风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4.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增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提高地区的自然环境抵御台风的能力。
2012.2台风灾情评估及方法综述_魏章进

第27卷第4期2012年10月灾害学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Vol.27No.4Oct.2012台风灾情评估及方法综述*魏章进1,隋广军2,唐丹玲3(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学院,广东广州51042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632;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态环境遥感中心,广东广州510301)摘要:台风是一种导致严重灾害的天气系统,其灾害评估是减灾防灾的决策基础;国内外台风灾情评估基本区分为统计指标综合法和统计模拟法。
归纳了6种主要的统计指标综合方法,总结了统计模拟评估法的基本步骤,在此基础比较了台风灾情评估方法的不同特点。
从评估的模型、指标选择以及评估结果等几个方面评述了指标评估方法中以及统计模拟法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灾情评估发展趋势的5个方面进行展望,并指出:国内统计模拟方法的评估较少开展,应与指标评估方法相结合,积极开展统计模拟方法的灾情评估;选择不同的行业,针对行业具体特点,建立敏感行业的灾情评估模型;加强高新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灾害评估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关键词:台风灾害;灾情评估;进展;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12)04-0107-07台风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1],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统计,1970-2007年造成全球保险损失金额最高的10大灾害中,8起与台风有关[2]。
中国则是全世界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988-2010年,中国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90.5亿元[3]。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台风灾害的经济损失也呈逐年增加趋势[4]。
灾害评估,是灾害的预测、防治乃至灾害补偿研究的基础,其评估结果是国家和区域减灾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可靠依据。
灾害评估对防灾减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2010年第12期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综述■虞力陈和摘要:文章首先定义了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概括了进行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及其社会意义。
其次,综述了关于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与理论,并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我国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遇到的困难和不足。
最后,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台风;台风灾害评估;经济损失评估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华南沿海台风遥感检测与灾害评估》(编号:83510301010000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台风灾害及城市火灾应急响应集成系统研制》。
作者简介:虞力,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粤商研究所研究人员。
1.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提出(1)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定义以及构成分类。
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是灾害评估和灾情统计的核心,一般认为其构成可分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
直接经济损失范围包括企业资产损失、居民财产损失、自然资源损失等(于庆东、沈荣芳,1996),而间接经济损失确定为停产减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投资溢价损失等(黄渝祥等,1994)。
但由于核算灾害经济损失不但涉及内容广泛,而且计算方法复杂,所以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比较妥善的方法。
(2)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必要性。
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是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具体安排防灾减灾措施的基础,是政府合理安排筹措救灾资金、保险企业进行灾后损失赔偿和分配救灾资金的依据。
对于灾后恢复工作和重建科学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我国东濒太平洋,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平均每年登陆我国台风都有6.9个,最多年份达到12个,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民富庶,这种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有较大影响,且地域分布十分不均(丁燕、史培军,2002)。
因此正确评估台风灾害经济损失,特别是准确预测和测算灾害经济损失,对调整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具有相当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2.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台风成灾是由于多种因子共同相互作用而成,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种基本因子(王劲峰等,1993)。
台风灾害成灾程度与台风灾害自身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人类社会的自然地理条件、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响应能力等几个方面有关,要做好台风灾害的评估工作就要掌握大量的基础数据,但由于现有的灾害资料的规范化和系统性都不够理想,可能常常出现缺乏必要的资料而无法得出明确的评估结果的情况。
目前在进行专业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和实践中,一些专家学者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1)模糊系统。
模糊数学理论是研究和处理数据处于模糊性现象的一种工具方法。
研究模糊现象一般是用隶属函数来刻画,确定隶属函数后通过实践效果来检验和调整隶属度函数。
选取台风气压最低值、最大瞬时风速以及过程降水量的极值作为灾害因子,由于各种灾情因子对灾害影响程度不同,选择适当方法来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进而得到综合灾情指数,通过综合灾情指数对灾害进行等级划分,最后进行分析得出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樊琦、梁必骐,2000)。
神经网络技术综合了数理统计、神经计算、符号逻辑等人工智能理论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动力学系统,其不要求对事物机制有明确的了解,也不需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连接权,而这些连接权的数值则是通过训练样本学习获得,这种方法对解决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机理尚不明确,有一定模糊性的问题特别有效(娄伟平等,2009)。
选取台风登陆时的中心气压和近中心最大风速作为影响因子,综合考虑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指数。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统一标准化后得到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神经元,将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指数作为其输出层神经元,然后进行系统训练,确定出最合理的评估网络结构。
(2)层次分析。
采用层次分析法,按评估因子和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把参与评估的指标进行分层,建立一种分析结构,使指标体系条理化。
在综合考虑台风本身强度、登陆地点和路径以及产生的风、雨影响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台风综合影响指数对台风成灾程度进行分级评判(李春梅等,2006)。
同时在每一层次中按已确定的准则对该元素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别,并辅之以一致性检验专题研究143_●2010年第12期以保证评价人的思维判断的符实性。
再与历史灾情数据对比,预测出台风可以影响的经济损失范围,定量地估算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
(3)数理统计。
利用自然界记录的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资料,收集影响上海地区的灾情数据,包括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农田受淹等灾情指标,在根据以上标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记录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再结合致灾成因分析,建立台风灾害指数序列,找出灾情指数和致灾因子的回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用5个灾情等级,评估灾情轻重的程度。
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式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中等程度以上的灾情年份进行预测(卢文芳,1995)。
(4)等级评价。
灾害损失等级评价是一种普适性广、可比性强而又相对准确的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特别是对指标繁多、资料信息获取难度大、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等的评价对象,有较好的评估效果。
采用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农作物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等资料相对完备而又容易获取的要素作为评价灾情的指标,构建灾害损失度。
同时再结合环境不稳定度,构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价(陈香等,2007)。
这种指标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解决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发生的灾害可比性的问题。
实际上,灾害损失等级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而在模糊识别的技术中引入感知器算法,利用灾情等级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准确的快速评估灾害损失(叶雯等,2004)。
3.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1)学科间交融不足。
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不仅是台风灾害经济规律和评估方法的探讨,也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贯通,包括了经济学、灾害学、气象学、数学、计算机等一系列多项学科纵横(史培军,2002)。
这就要求研究团队和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还要具备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做到理解有关灾害专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所提供数值的相关意义。
否则,无法将各个环节的可能性数值进行有意义的组合,也就无从谈起进行不确定性意义下的量化损失分析。
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成本高以外,学科交叉不受重视以及学科研究太专,都极大地制约了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发展(黄崇福,2005)。
(2)灾害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统一性。
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基础就是灾情的调查和统计,但在实际调查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建立台风灾害综合管理系统,没有制定统一的为各部门接受的灾情统计标准。
所以长期以来,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原始记录资料数据不一致。
即使对同一次、同一地区、同一时段的灾情统计数据也常常不同。
由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着像台风这种自然灾害,因此也就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灾害统计标准和灾害等级标准,而这些不同的标准和规定,在台风灾害损失评估中成为了最大的难题(高庆华等,2007)。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依据国家统计局或国家台风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准,这样无疑降低了台风灾情数据的专业性。
(3)评估时效的滞后性。
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某一次灾害的评估核算都必须在同一时间段的数据支持下进行,才具有整体性和可比性(黄崇福,2005)。
由于灾情调查落后,或管理系统不善,灾情调查和灾害评估往往跟不上灾害蔓延发展的步伐,以至于延误灾害应急时机。
以往的灾害评估,主要是运用人工调查的方法,对每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进而估算该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种评估对发展评估多样性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灾害发生前,或者是已知灾害即时发生情况下,如何能够利用已有的信息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进行快速评估,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4)缺乏数值化。
在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应该尽量做到具体数值化。
评估不论采用何种评价体系和指标,都应该做到相对统一和可以相互类比,而且为了方便建立模型,必须要求评估体系数量化。
但是一些指标是不可测的,例如间接经济损失中的房屋倒塌、企业停产、生态资源破坏等。
解决这类灾害损失评估问题,可以采用一组可观测相关指标去替代一组不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力求纳入统一的信息系统(高庆华等,2007)。
在灾害评估结果中,也应该尽量使结果清晰化和数值化,这样对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台风灾情和实施救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现有的研究和文献,都很少涉及到类似的领域,大多都是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的判断以及一些模糊的综合指数的应用。
4.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展望虽然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在理论研究上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实践上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新兴的损失评估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化和不断地完善提高,这也说明了该项研究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特别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要更加重视创新研究,对目前的研究思路要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从笼统的理论阐述向实证分析转变以及从单纯的研究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并重的转变。
参考文献[1]陈香,沈金瑞,陈静.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7(6).[2]丁燕,史培军.台风灾害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02(2).[3]高庆华,等.自然灾害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李春梅,罗晓玲,刘锦銮,何健.层次分析法在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06(6).(编辑:孟燕)专题研究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