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合集下载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机器轴温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机器设备的故障和事故,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就像其他电子设备一样,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也可能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红外线测温异常红外线测温异常是指在使用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时,测温数据与实际的轴温存在明显的偏差。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引起的:1. 红外线测温模块故障。

解决方法是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尝试重新启动红外线测温模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需要更换新的模块。

2. 红外线测温模块与轴的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是检查红外线测温模块与轴的接触是否紧密,如果接触不良,则需要重新调整模块的位置,确保与轴的接触良好。

3. 环境温度变化过大。

解决方法是对红外线测温系统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控,如果环境温度变化过大,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稳定温度。

二、数据传输异常数据传输异常是指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在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时出现问题,导致数据无法正常显示或丢失。

1. 通信线路故障。

解决方法是检查通信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如果发现线路有损坏或接触不良,则需要修复或更换线路。

2. 控制终端故障。

解决方法是检查控制终端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控制终端出现故障,则需要修复或更换终端设备。

3. 数据传输软件故障。

解决方法是检查数据传输软件是否正常运行,如果软件出现故障,则需要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三、报警系统异常报警系统异常是指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在检测到轴温异常时,无法及时报警或报警功能失效。

3. 报警设置不正确。

解决方法是检查报警设置是否正确,包括报警温度的设定值、报警延迟时间等参数,如果设置不正确,则需要重新设置。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其故障处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来减少故障的发生,并及时解决故障,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厂家也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处理故障。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故
障及其处理方法。

1. 红外传感器故障:如果系统不能准确地检测到轴上的温度变化,可能是红外传感
器故障导致的。

这时可以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连接,是否有杂散光的干扰等。

如果传感
器无法修复,需要更换新的传感器。

2. 数据采集故障:如果系统无法正常采集和处理红外线数据,可能是数据采集模块
出现故障。

可以先检查数据采集模块的电源是否正常,接线是否松动等。

如果这些都正常,可以尝试重启系统,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更换数据采集模块。

3. 软件故障:有时候系统的监测软件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工作。

这时可以
尝试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需要联系系统供应商或技术支持人员
进行进一步维修或升级。

4. 系统误差: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操作不当,系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


时可以通过校准系统来减小误差。

可以使用标准温度源校准系统,调整系统的灵敏度和精
确度,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5. 系统不稳定:如果系统频繁出现故障或不稳定,可以考虑检查系统的电源供应是
否稳定,系统是否存在过载等问题。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能需要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排查和修复。

在处理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碰高温部件并遵循相
关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保养,保持系统的良好状态,也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焦柳线红外线轴温探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焦柳线红外线轴温探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焦柳线红外线轴温探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秦刘柱
【期刊名称】《广西铁道》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针对焦柳线红外线轴温探测存在设备磁头、探头故障、电力故障、通讯中断,以及人员素质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红外线关键设备及配件的检测检修,更换新型磁钢、安装UPS或加装二路电源,强化故障分析及提高人员素质等相应的对策。

【总页数】3页(P19-20,22)
【作者】秦刘柱
【作者单位】柳州铁路局柳州车辆段,广西柳州545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7
【相关文献】
1.关于HZT-Ⅱ9012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对客、货车轴温探测点的探讨 [J], 李新东;卢桂云
2.建设黎钦等三线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方案 [J], 刘国奋;陈培锋
3.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武夫
4.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探头的探测角度 [J], 周中元
5.关于大秦线红外线轴温探测预报兑现的分析 [J], 郭志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故障处理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是用于监测机器轴承的温度变化,并及时发出警报以防止机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也有可能出现故障,造成监测不准确或无法正常工作。

下面是针对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可能出现的几种故障情况及其解决方法。

1. 温度读数不准确:如果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相差较大,可能是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者污染。

解决方法是首先清洁传感器,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传感器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杂质附着。

如果清洁后仍然温度读数不准确,可能是传感器损坏,需要更换新的传感器。

2. 报警功能失效: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的报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机器轴承的温度超过安全范围,但如果报警功能失效,将会给机器带来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解决方法是检查报警装置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断裂,确保连接稳固。

还要检查报警装置的设定温度是否正确,如果设定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报警功能失效。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报警装置本身存在故障,需要修理或更换。

3. 无法正常工作:如果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完全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电源故障或者主控制器故障。

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源线是否松动或者破损。

如果电源正常,可能是主控制器出现问题,需要检查控制器的连接线是否正常,各个模块是否正常运作。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能是主控制器故障,需要重新配置或更换主控制器。

4. 信号丢失:如果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的信号丢失,可能是信号线路松动或断裂。

解决方法是首先检查信号线连接是否稳固,确保信号线没有松动或者破损。

如果信号线连接正常,可能是信号线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新的信号线。

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的故障处理需要仔细检查和分析,找到具体的故障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

在处理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故障能够及时修复并恢复正常工作。

影响轴温测量精度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轴温测量精度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轴温测量精度因素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简析并阐述了轨道交通车辆轴温测量精度要求,对影响精度测量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轴温;测量;精度轴温测量主要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而物体的表面辐射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质和表面状态(如氧化情况、涂层材料、粗糙程度及污秽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材料相同,但在不同情形下,其测温结果也可能不同;因不同性质的材料反射透射性能各异,所以必然使之发射性能不同。

物体表面形貌特征对反射率和发射率造成影响是随机性的,很难用固定模式来表述,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分别对待。

为此,给红外监测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检测时利用发射率来修正检测结果。

1.被测物体的影响红外辐射测温主要是通过物体的辐射能量来标征物体的温度状态。

而物体的表面辐射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性质和表面状态(如氧化情况、涂层材料、粗糙程度及污秽情况),也就是说即使材料相同,但在不同情形下,其测温结果也可能不同,这种区别用发射率ε来表示。

为此,给红外监测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检测时利用发射率来修正检测结果。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物体的入射辐射的吸收率α、反射率ρ和透射率τ之和必为1,即α+ρ+τ=1。

在热平衡条件下,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量必然转化为该物体向外发射的辐射能量。

即物体的吸收率α等于同温度下物体的发射率ε。

因不同性质的材料反射透射性能各异,所以必然使之发射性能不同。

物体表面形貌特征对反射率和发射率造成影响是随机性的,很难用固定模式来表述,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分别对待。

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物体的发射率是解决非黑体辐射问题获得准确的红外数据的关键。

在红外检测和诊断的工作中应对实际的发射率进行测定,现场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仪器直测法、涂料法及接触测温法。

2.仪器性能的影响(1)仪器接受辐射信号能力。

仪器接受辐射信号的能力越强则响应灵敏,准确度越高。

依据普朗克辐射定律,黑体在波长λ下辐射功率Mλ与波长λ、温度T满足下列关系:式中:c——真空中的光速;H——普朗克常数,h=6.6256×10-34W/S2;K——玻耳兹曼常数,k=1.38054×10-23W·S/K;C1——第一辐射常数,C1=πhc2=3.7415×10-16W·m2;C2——第二辐射常数,C2=hc/K=1.43879×10-2W·K。

提高红外测温准确性的方法

提高红外测温准确性的方法

.提高红外测温准确性的方法在现场进行设备红外检测和故障诊断时,往往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以致影响检测故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提高故障检测与诊断效果,除了正确运用分析处理方法以外,还必须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想。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方法,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1测温准确性设备故障红外诊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求准确地获得被测设备的温度分布或故障相关部位温度值与温升值。

这个温度信息不仅是判断设备有无故障的依据,也是判断故障属性、位置、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

因此,对被测设备故障相关部位温度的计算与合理修正,将是提高检测设备表面温度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场进行设备红外检测时,由于检测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变化,可能导致同一设备因检测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因此,为了提高红外检测的准确度,必须对现场检测过程中或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中,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或选择良好的检测条件,或对检测现场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

如作业人员的组织培训,计划的制定,受检对象的选择,检测仪器的准备,检测位置的选择或设定等等。

1.2运行状态的影响与对策电气设备故障无论是电流效应引起的发热故障(导电回路故障),发热功率与负荷电流值的平方成正比。

电压效应引起的发热故障(绝缘介质故障),发热功率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设备的工作电压和负荷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红外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效果。

泄漏电流的增大,能造成高压设备部分电压不均匀。

如果没有加载运行或者负荷很低,则会使设备故障发热不明显,即使存在较严重的故障,也不可能因特征性热异常的形式暴露出来。

只有当设备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而且负荷越大时,发热及温升才越严重,故障点的特征性热异常也暴露得越明显。

因此在进行红外检测时,为了能够取得可靠的检测效果,要尽量保证设备在额定电压和满负荷下运行,即使不能做到连续满负荷运行,也应编制一个运行方案,以便在检测前和检测过程中,能让设备满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如4~6h),使设备故障部位有足够的发热时间,并保证其表面达到稳定温升。

大气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干扰的解决措施_杨再文

大气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干扰的解决措施_杨再文

文章编号:1002 7602(2008)01 0032 03大气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干扰的解决措施杨再文(成都铁路局南充机务车辆段,四川南充637103)摘 要:介绍了红外线轴温检测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红外线轴温检测;故障分析;措施中图分类号:U270.7 文献标识码:B1 红外线轴温检测存在的问题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中各种成分的吸收和散射会引起辐射功率逐渐衰减。

这种衰减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与辐射传播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大气的性质、粒子的大小和所使用的波长有关,甚至与地形有关。

因此利用红外辐射测量列车轴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红外辐射光路经过的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探头标定、红外线动态检测过程中,常发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等气候条件会对红外线测量温度值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红外线日常检修、定标中,都是由维修人员在地面进行扣标,即黑体(标准温度源)置于探头视窗处进收稿日期:2007 06 01作者简介:杨再文(1979 ),男,助理工程师。

行标定,并根据经验考虑红外辐射的衰减量,使测量值适当大于黑体设置温度。

但由于日常工作经验因人因地而异,测量值会存在较大的出入,不能保证测温精度全部精确,给行车秩序和行车安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表1将达成线金堂站H BDS 2型红外探测站某次检测车测量的温度数据与月检标定的温度数据做了对比。

系统探测温度的辐射源为检测车模拟轴箱,地面标定的辐射源为黑体。

系统探测位置为检测车模拟轴箱处,地面标定位置为探头视窗口处,前者比后者的辐射经路长1m多。

由表1可以看出:(1)同等系统硬件条件下(探头、电路、处理模块不变),温度相同的辐射源通过不等距离的大气后测量系统均没有强制要求,但均要求车辆具备灭火系统。

这一点在车辆上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司机室和客室准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目前,国内一些地铁车辆上开始配备火灾自动探测系统,而国外的一些车辆上,除已经配备了较完善的火灾探测系统外,还配备了自动灭火系统。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货车方面的运用分析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货车方面的运用分析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货车方面的运用分析作者:杨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2期摘要:在现代化的铁路运行系统内,为了确保列车安全,通常会安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并在动态化的状况下,通过动态化监测装置完成智能化探测、智能化信息收集、一体化故障发现后及时处理等。

下文先对货车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说明,提出应用该探测系统的理由,再按照运用实践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货车;运用;分析在我国实践“一路一带”后,从重庆开始已经实现了国际化的物流通道,主要通过火车运输来完成;西北路线也以此为准。

可以看到由于铁路运输方面的货车车量数量不断增加、货运车量节数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相应的运行影响因素,从而给货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以下选取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货车方面的运用展开针对主题的分析。

一、铁路货车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目前铁路建设规模大、线路越来越长,因而存在下沉区线路中的弯道阻碍,以及相关不利条件的影响;在货车运输中由于装卸相对频繁,装卸站点的条件限制也会造成对货车检验作业的相对阻碍,影响全面检查;同时,由于货车提速、智能化发展,以及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后,相关的检修人员在技术、检修流程等各个方面也会因知识学习与操作培训中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而造成相应的误判;尤其是在不同线路段中的环境因素、天气因素、速度因素等会造成诸多监测不到位的影响。

因此当问题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会逐渐造成货车轴承方面的磨损现象;而且在热轴向切轴的转换时间相对较短,若更换不及时也会造成可能性的安全事故,因此,必要通过现代化的探测系统,选取智能程度高、与当前列车匹配程度较高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解决此类问题,并提升货车运行安全系统等。

二、应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解决对策1、基本原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在现代化的铁路车辆运输中比较常见,它的特征主要是动态化探测装置,能够与现代化的铁路网络进行有效连接,并对货车运行安全动态进行实时监测、信息收集、问题反馈,有助于及时解决轴温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车辆轴温动态自动监测。

该系统具有自动计辆计轴、自动测定轴箱温度、自动滚滑判别、自动热轴判别、自动报警打印和轴箱波形再现,以及客货车兼容等功能,可微机联网通讯,实现热轴跟踪和集中管理。

能有效地防止列车热轴、切轴事故发生,确保列车行车安全。

但对照铁道部红外线管理规程、标准以及红外线无故障运行考核的要求,从济南铁路局红外线的运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红外线运用、设备检修、设备质量、故障抢修和标准化车间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如下分析与对策:
1问题及分析
1.1红外线设备运行故障及质量问题
红外线设备运行中较突出的故障为磁头自检异常、探头自检异常、交流电自检异常)、通讯中断,现结合检修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1)磁头(钢)自检异常
当磁钢出现异常故障时会出现漏接车、错接车或不接车的现象,影响到红外线设备对列车轴温的正常探测。

在检修中发现,磁头异常故障出现较多的站点其磁钢噪声和绝缘值多数超标;有的磁钢使用年限超期,老化现象严重;有的磁钢安装高度不符合要求等,由此可见磁头自检异常故障的发生是由于磁钢的运行质量不高引起的。

2)探头自检异常
当探头自检异常的故障发生时多数反映为探测轴温波形异常,出现热轴报警异常或无探测轴温数据的现象。

在检修中发现,探头异常故障出现较多的站点其探头静噪声、漂移和输出幅值多数超标,电缆也有绝缘不良的现象,可见探头的技术指标异常和维护不到位是探头自检异常的直接原因。

3)交流电自检异常
根据铁道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管理检修运用规程》规定:交流电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是(176~253V);按红外线联网检测原理,当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超限或瞬间掉电时,系统就会检测到交流电异常的故障,对红外线设备的板件造成较大冲击,严重时还会引发其它部件的故障。

在检修室外供电设备时发现部分接贯通线的变压器有欠维护的现象;另外,还发现探测站的室内两路电转化接触器状态不良(触点焦化),当电压波动时误动作频繁,由此看出电转化装置的检查、维护是不到位的。

4)通讯中断、误码
按红外线联网检测原理及设备的通讯特性,当通信通道出现瞬间中断、信号质量不好(电平小于一13dB或噪声大)或设备通讯板件故障,系统便会准确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停时和次数。

从北极坡探测站的障数据看,交流电源断电、通讯中断及通信电平异常的故障较多。

1.2红外线设备检修的问题
1)突发性故障无法在《红细》规定时间内完成
《红细》规定红外线故障停机需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昼间6小时,夜间12小时。

按照管理实际情况,上线作业必须纳入天窗修范围,这样就无法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故障处理。

2)夜间检修作业设备质量和精度受到影响
京沪线红外线采用光子探测设备,探测角度和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个别尺寸精度达到毫米,检测环温箱时还要考虑阳光照射方位等因素。

因此,在夜间检修天窗进行维修,受自然条件制约,有些检修内容很难达到要求。

3)上道检修作业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维修员面临棘手的问题就是保证上道检修作业的安全性,自从第六次铁路大提速以来,京沪干线上的车密度特别的大,几乎就是几分钟一趟车,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3红外线设备故障抢修的问题
故障抢修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对设备故障的处理仍有超时的现象;对一些偏远的探测站未能制定相应的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对一些经常发生的设备故障未能进行总结分析,尚未形成典型故障的分析制度;对故障发生的地点、时问、故障及处理情况等尚无完整的记录;对红外线网络系统统计的故障特别是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故障未能开展全面的调查、分析,尚未制定有力的对策和措施;红外线值班员对设备故障的情况不熟悉,对设备故障的监控职责不清,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影响故障处理的问题。

可见对红外线设备的故障处理还存在着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缺陷。

1.4标准化红外线车间建设的问题
在车间管理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在硬件方面表现为所需配备的检测和维修仪器、仪表及工具不全,一些在用的仪表状态不良。

在软件方面表现为车问管理制度均未健全(如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制等);计量器具、红外线配件的台帐管理仍未健全,尚未真正形成“车辆段一车问一班组”的三级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新调入的维修工尚未经过培训取证;置场文明差距仍较大,车间定置管理不到位,一些探测站杂物较多,配件、工具摆放零乱、无定位。

可见,红外线车间的现状与标准化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5 红外线配件的储备及送修的问题
车俩段尚未建立完善的配件储备及送修制度,主要表现在对配件的进、存、发没有一整套的管理程序;
对储备的配件数量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具体额定;配件储备台账存在格式不统一、账目不清晰的问题,有的单位还存在账面数据不真实、车间帐与班组帐不符问题。

总之,配件的储备尚未形成帐物相符、上下相通的动态管理模式。

配件送修存在的问题有车辆段送修制度尚未健全,表现在对配件的送修尚未形成统一回收、统一发放的管理模式,存在送修和取回不及时、帐目不清晰等问题;红外线配件的检修由红外所承担,目前各段反映的主要我呢提是配件(特别是探头)检修的周期过长,影响到各段配件的正常周转。

2 整改措施
通过对济南铁路局红外线工作平推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济南铁路局的红外线工作,现提出以下加强措施:
2.1 开展专项攻关活动,努力降低红外线运行故障
对铁道部“红外线无故障运行考核”所统计的故障,开展针对性的攻关活动,特别是探头自检异常、磁头自检异常、交流电自检异常和通讯中断等故障要进行重点攻关,首先对管辖的每个探测站进行一次有计划的排查,做到排查有记录、
记录有数据、数据有分析,从设备的技术状态和质量入手,找出设备质量与惯性故障的联系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设备质量,降低设备故障。

2.2落实红外线设备的检修和故障检修措施
按现行京沪线管理模式,红外线设备维修只能利用其它部门维修天窗,因此对突发故障,建议采用处发电报(车务部门必须会签),利用就近天窗进行检修。

在故障未处理前前方探测站采用提级预报。

京沪线所有行车设备检修,按路局规定必须纳入天窗修,现天窗时间设为夜间维修天窗,时间在2-3小时,昼间设检查天窗时间为60-90分钟。

按现行检修内容,在昼间检查天窗内也具备红外线检修条件,需处领导协调将红外线检修纳入昼间检查天窗范围。

根据新红规的要求,对于提速封闭区段内的线路的THDS探测站设备,要充分利用动态检测手段对设备进行检查,减少维修人员上道作业频次,确保人身安全,另外,每个探测站可以配两个黑体,这样可以节省黑体升降温的时间,使维修人员在规定的时间能更快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不但可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而且使维修人员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对红外线设备故障的处理车辆段要严格执行《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运用和故障处理督办机制》的要求,鉴于目前铁道部已实行红外线运行无故障考核的机制,红外线联网检测的故障考核同样适用于以上文件规定,因此要求必须对红外线联网检测的故障实施24h监控,当出现故障时要积极反馈信息、组织抢修。

对红外线故障抢修车辆段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组织处理、分析总结的制度,对偏远的探测站和经常发生的典型故障要有应急处理预案。

2.3 做好红外线配件的储备和送修、维修工作
铁道部已公布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配件配送管理办法》,对红外线配件的生产、配送、储备、送修及检修的管理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实施红外线3级复示和3个系统管理的基础上,配件的管理实行“铁道部(厂家)-铁路局(红外所)-车辆段(红外车间)”的联网动态信息流
和物质流同步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求红外所和车辆段必须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对红外线工作的要求,提前做好基础管理和实际工作。

红外所应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加强管理、合理组织生产,不断提高配件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周期,满足基层单位对红外线配件的需求。

车辆段要结合红外线车间的成立运作,建立一套完善的配件储备、送修的管理制度,在红外吸纳车间设配件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对全段的红外线配件进行动态管理;对配件的送修需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故障配件得以及时送修、取回。

2.4 完善红外线车间的管理,争创标准化红外线车间
车辆段在已建立的红外线车间的基础上,应继续在技术、管理、人员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尽快使红外线车间的各方面工作步入正常轨道,真正发挥其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的作用。

对原有的车辆段红外线管理制度要组织修订、完善,以适应当前红外线工作的发展;同时,红外线车间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对班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职能。

总之,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是发现车辆热轴、防止热切轴的重要安全保障设施,是车辆部门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车辆安全防范水平,正在努力建设的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5T”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从一代机的列检所就地检测到三代机联网跟踪,大量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形成了对车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实现了分散检测,集中报警,联网运行,信息共享,为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